地方特色文化与小学劳技课堂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特色文化与小学劳技课堂的融合
地方历史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它就等于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作为水乡“北大门”,本地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珍珠,具有“珍珠天堂”的美誉;草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琴弓,享誉国内外,还有一些民间的艺术:剪纸、编织……,以及各种民风民俗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周一次的劳技课,是一门以操作性为主的动手动脑的课,如果融人地方特色文化,那么使劳技课更灵动,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为此,笔者经过自身的经历与实践,浅谈地方特色文化与小学劳技课堂的融合。
一、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劳技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为此,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动手制作的能力。
以五年级下册《编船篮》为例,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编织,在上学期基本的编织方法下进行延伸。本课主要编织材料可以是塑料包装袋,可以是纸条或其他代替。但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草编织。此时,可以给学生渗透本地草编织。草编的原材料在当地较多,可以让学生多接触草的种类,认识更多的编织材料。同时在讲解“挑一压二”的基本编织方法时,可结合当地草编,挖掘地方草编文化,进行历史文化的讲解。
又如五年级下册《丝网花》,通过观看各式各样的花,学生增加对花的种类的认识。本地凤凰泾是个现代农业园,享誉全区,学生通过参观学习,从中了解很多花的知识。
二、激活地方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特色劳技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孩子们在生活中,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当地的文化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同时不局限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可以走出校外,走进社会。本地有最大的珍珠交易市场,在市场里能看到各种琳琅满目的珍珠饰品、串珠编织的专家,比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更全面、灵活。还能参观珍珠养殖基地,了解养殖方法,学会基本的养殖技能。本地珍珠深入每家每户,部分家庭以买卖珍珠为生,个别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串珠、编织有一定能力,为此,教师可以让该生作示范,从而延伸教材。
三、把握地方文化创新特质,搭建学生实践的舞台
地方文化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文化,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来符合现代审美。通过地方文化的特殊性,创造学生实践的机会,更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舞台。
1.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手实践是劳技课的最大特点,通过不断地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学生在三年级劳技课上掌握了一定的剪纸方法,为丰富学生剪纸的形式,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兴趣,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剪纸,笔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集体创作剪纸的剪贴活动,如有主题性的剪贴活动;创意性剪贴画活动等。珍珠工艺品、蚌壳工艺品的设计是极富创造性的过程,通过学生一系列活动如“小小设计师…‘珍珠艺术节”等,发挥想象,大显身手,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舞台。
2.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是创造的源泉,更是劳技课的生命。
中国结,是我国传统的手工工艺品。通过学生参观本地线厂,了解中国结绳、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自编简易中国结,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在参观的过程中,为了了解中国结发展的过程,耐心地倾听工人的讲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需要与对方沟通。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学会与人沟通,变得自信。同时学生们走进社会,宣传传统手工工艺品等活动,加强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四、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德育内涵
“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这是教育家杜威说过的一句名言。传统的德育形式均以老师的说教为主,缺乏创新。而
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大大地改变这一传统模式,有助于孩子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健康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
1.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本地草编,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沿袭了传统手法和吴文化元素,同时又体现出苏州水乡秀丽婉约的艺术特色;本地珍珠,美丽晶莹,民间流传的各种动人传说,通过挖掘珍珠本身蘊涵的美丽品质,如珍珠犹如美的化身,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与快乐;珍珠生成于逆境却释放璀璨光芒。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使之自然而然地萌生爱家乡的情感。比如,先带孩子们到阳澄湖生态养殖河蚌基地,看着碧波蓝天、清澈见底的河水,摇曳着小船,河蚌张开合拢的动态美,再带他们参观珍珠制作坊,听着机器欢快的轰鸣声,想象着一颗颗珠子穿成的各种饰品。又如走进大自然,割一些蔺草,闻闻大地的气味,想想经过人们的巧手,用草制作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内心里哪能不油然地升起热爱和自豪感呢?
小学劳技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利用和开发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果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将是锦上添花,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既能让学生在创作和享受艺术作品时,时刻为自己的家乡拥有这样的艺术感到自豪,为我们的
民族文化感到骄傲;还能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树立正确审美观、完善健康人格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苏州相城区渭塘实验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