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的人物故事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名士风度的故事集,它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流和人物品格:
王羲之爱鹅:王羲之爱鹅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著名故事,他不仅喜欢鹅,还善于品评鹅的品质和特点。
这个故事体现了魏晋名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谢安隐居: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保卫了国家。
后来他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和权力斗争,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清静的生活。
这个故事体现了魏晋名士的超然和洒脱。
何晏王弼之谈:何晏和王弼是魏晋时期的著名玄学家,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玄理,探究天地人的本质和关系。
他们的谈话出神入化,引人入胜,被称为“何王之谈”。
这个故事体现了魏晋名士的智慧和博学。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都是出身名门的士族,但是因为不满当时的社会动乱和朝政黑暗,而放弃了仕途,聚集在一起,以酒会友,以诗为乐,以清谈为娱。
他们的行为风格放诞不拘,不受礼法的约束,体现了魏晋名士的个性和自由。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流的三个显著特征
意识 的回归。
“ 清谈 玄理” 、 “ 品评
人 物” 、 “ 服 药饮 酒 ” , 属 于魏 晋 时代 上层社会 的潮 流风 尚。魏晋 名士 身处动 荡年代 , 却 仍然 能够 坚定执 著地 追求生命 的觉 醒和
向对实 际才能 的考察 , 此后. 曹丕 又设立 了与 “ 唯才 是举 ” 南
卷 四门依 次是 “ 德行 ” 、 “ 言语 ” 、 “ 政事” 、 “ 文学” , 这 显 然 受 了 儒 家所谓 的“ 孔 门四科 ” 的影 响 。 说 明 此 书 的 思 想 倾 向 有 崇
加 以延 伸 , 探讨 有关天 地人事万物 的一些形而 上的问题 。例 如, 《 文学 》 第8 则 记述王 弼论及 的“ 有 无之学 ” , 就 是来源 于老
一
、
清谈玄理
《 世 说新语 》 花 费 了大量篇 幅记 载魏 晋名 士 的清谈 。清
谈 是 由东汉太学 的清议 发展而来 的 。东汉 中叶 。 由于政治 腐
败、 社会 动乱 , 太学生 们高言放 论 、 评议 时政 、 臧否人 物 . 逐 渐 成 为 一 种 风 气 。魏 晋 时 期 , 王朝更替 , 朝 臣争权 , 统 治 阶级 内 部充满 了虚伪 、 狡诈、 猜 忌 和 凶 杀 等 不 堪 行 径 。 曹 操 在 建 立
晋 时代特征 。
l l 撕 中对士族 阶层进 行 了浓 墨重 彩 的描 绘 。 足 以 称其 为一 本 魏
鄹
晋 名 士 风 流 的 故 事 集 子 。按 照 冯 友 兰 先 生 的 说 法 . 风 流 是 一 种人 格美 , 构 成 真 风 流 有 四个 条 件 : 玄心、 洞见 、 妙赏、 深情 。
读《世说新语》,漫谈魏晋六朝士人的审美时尚 (定稿!)
读《世说新语》,漫谈魏晋六朝士人的审美时尚一、说不尽道不完的“风流”《世说新语》是一部清谈之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部有关“风流”的教科书。
关于魏晋风流,前人之述备矣。
古人对“风流”二字是推崇备至的。
说什么韩掾偷香、二陆年少、兰亭雅集、桃叶桃根、沈腰潘鬓、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这些天然的一段气质,后来却不知被多少好事文人意淫得潋滟风情。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杜牧此言非虚。
但“风流”的确切意思是什么呢?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各种词典里对它有很多项释义,却总感觉不能尽意。
人们对这个词的喜欢,正因为它的内涵极为丰富,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当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时,可以形容他的样貌、气质,可以形容他的品性或格调,也可以是他的文采或韵致,等等,……似乎没有一个特定的确切概念。
如果一定要解词的话,从感性来说,也许只有英文中的“romantic”一词总体上与它大致相当。
(把“romantic”译成“浪漫”,真是神来之笔,——音、形、义以及感情色彩,都蕴含在这个译词里了)。
在文学作品的英汉互译中,“风流”就时常被译为“romantic”或“swanky”(但后者仅表示仪表的潇洒风流这一个方面)。
比如,北宋晏殊的词集名称被译为“the Romantic and Elegant Zhuyu Lyrics”(中文原名《风流闲雅珠玉词》);而美剧“the Romantic Comedy”则被译作《风流快活》;《贵妇风流》的译名为“A Romantic Lady”。
……看来,这个“romantic”还真是堪比中国的“风流”。
(到这里,突然发觉“浪漫”“风流”两词在结构和形像色彩上还挺相称,——白浪的漫岸与清风的流动,同样具有一种动态美)。
而“魏晋风流”的发源,又好像与道家略有些关系;这也难怪有人曾断言:中国文化的儒家和道家,分别与西方的古典主义(classicism)和浪漫主义(romanticism)大致相对应。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文档资料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狂狷一、狂狷的表现“放诞”与“简傲”等作为魏晋时期流行在士人中间的一种社会风气,有很多表现形式,主要方式有嗜酒、裸体、不拘礼节、蔑视权威等等。
在《世说新语》中,我们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
1.嗜酒酒在魏晋文人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2](《世说?仁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世说?仁诞》),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世说?仁诞》)可见饮酒对于魏晋文人来说已经是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也是因为酒,他们常常做出一些令我们现代人看来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示。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世说?仁诞》)刘伶对酒的渴求已经超过了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他甚至不惜为此说谎,如此嗜酒者,实属罕见;蔑视权威、视金钱权利如浮云的阮籍竟然为了酒而屈就自己,求做步兵校尉的官职,可见魏晋人对于酒的感情也超过了对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的追求。
2.裸体鲁迅先生曾指出,魏晋士人风行穿宽衣是因为服食“五石散”的缘故:“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
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
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
” [3] 或许魏晋文人中间有裸体的风潮也是因为他们服药的缘故,毕竟穿的衣服再宽松舒适也难免会磨破皮肤,倒不如干脆不穿更为自在。
不管原因为何,裸体都实在是魏晋文人放达狂狷的一种表现。
在这些用裸体表现狂放的士人中间,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刘伶了: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这些故事形象的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
他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清净明澈的心灵,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千古流传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
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
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
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
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
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
其实现在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东汉末以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魏晋士人的言行轶事,充分体现着魏晋士人独特的言行风范和精神特质。
从《世说新语》中的“酒”与“药”看魏晋名士
从《世说新语》中的酒与药谈起——魏晋名士及其“洒脱”人生简析摘要:魏晋名士指的是生活与三国、两晋晋时期的名士。
此间名士迭出,形成一个非常活跃、影响极大的阶层,虽人格内涵与外在表现仍在流动变化之中,但具有一些比较一致的特征,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里显得特别突出,且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风度”或曰“魏晋风流”,至今人们对此并不感到陌生。
而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对于文人学士来说,天下愈乱,愈见士至;天下越黑,越见士节。
汉末魏晋名士正是处在天下大乱且黑暗的历史时代,故名士之宏志、气节也更加张扬或也更隐晦。
魏晋名士实际上是一批生活于魏晋期间的精神贵族,是高扬生命意识、崇尚清逸自然、具有非凡才情、洞识人生玄理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自觉追求完美的人格,表现出与世俗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①。
他们自建安至东晋末年的两百余年中,在混乱黑暗的社会中闪出耀眼亮丽的色彩,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关键词:酒、药、魏晋名士、魏晋风度一、学术史回顾关于魏晋风度,学术史上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其中罗宗强先生在他的《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是从玄学这个思想领域对魏晋士人的心态以及作为作出的探讨;范子烨先生的《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则是全方位的解读了那个时代的文人生活和文化现象;而余英时先生则是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从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上用了三章(这三章分别是: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主要探讨的就是魏晋时期的士人及魏晋时期的思想与文化;再者如王晓毅先生所著《中国文化的清流》,又是从政治史的角度将魏晋风度的内在精神做出了阐释。
由于魏晋时期文化的大繁荣和魏晋士人之独特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①周海平著,《魏晋名士人格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的学者进行研究,对于前人之探索与研究自己了解的还太少,但感觉对于魏晋风度和魏晋名士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文化史和思想史方面,对于他们的放诞不羁和潇洒风流的生活态度虽然都有提及,但没有集中阐述,特别是对“酒”和“药”这两个在魏晋士人生活乃至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色还没有较为全面的探讨。
《世说新语》读后感魏晋风度名士风采
《世说新语》读后感魏晋风度名士风采《世说新语》读后感魏晋风度名士风采《世说新语》是一部以魏晋时期名士言谈和轶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著作,它是有关魏晋风度的重要文化遗产。
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我对魏晋时期的人文、哲学以及人性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魏晋时期名士的风度。
对于这个“风度”这个词,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是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魏晋名士们的谦逊、自律和谨慎。
比如,《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毛玠为朝散大夫时,常谢牀下醒者。
对于这个故事,在现代看来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
然而,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名士们不仅注重自律规范,也非常重视人际关系。
这种处世之道,让我不禁想起我们现代人在面对许多陌生人时的无措和不安。
如果我们能学习魏晋名士们的处世之道,对于我们自己的发展和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魏晋时期名士们的的哲学思想也令人深思。
他们注重“言必信,行必果”的准则,更加强调真实、泰然和稳重。
比如,《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于嵩见孔融,谓曰:“汝为鬼雄,诈术之辈。
世俗之人不知汝之险,天下之士不见汝之险,何也?”孔融笑曰:“吾以骨肉之亲,故蒙侯景之隆。
君子之行也,君子之言也,岂有险阻哉?”这个故事传达的是孔融在面对众人的质疑时,能够镇定自若的态度,以及对待身处困境的风范。
这样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引领和启迪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面对困难时,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坚定和勇气。
最后,名士轶事,是《世说新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这些轶事里包含着面对人生的智慧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如《世说新语》中有一则轶事:吕袭之初学礼,属意于尹文。
文每至,袭必奉笔墨,听经论,纪录其语;及数年,尹文卒,吕袭自可取焉。
文子诣袭曰:“吾为乡里谏官,俸钱无厌于来;今子在宰辅之侧,窃闻有苦,颇有以结交者,如何为而后可?”袭具言主上难以言之,将休,何恕礼法。
文子笑曰:“子非讼人,乃学者也。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作者:谢勇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5期摘要:《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诸多方面。
其中该书反映最丰富的一部分内容,是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
那么何为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为何在这一时期产生?书中所反映的魏晋名士风度对后世又有什么影响?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名士风度;原因及影响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是两大类别之分,而这两大类小说均不约而同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走向自觉,具备了小说的雏形。
当然这与整个魏晋作为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轶事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名士的故事集。
名士风度,也称魏晋风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们的言谈举止的一个总体概括。
名士风度主要有三个外在的表现形式:饮酒、服药和清谈。
魏晋时期士人阶层中嗜酒成风,而且毫无节制。
例如《刘伶病酒》:“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
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我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饮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伶因为纵酒过度而卧床不起,妻子劝谏他戒酒,但是他却假意戒酒,骗说让妻子准备酒肉,自己在鬼神面前发誓戒酒,但是自己却在祷告时说:“天生我刘伶,酒是我的命。
一次喝一壶,五斗消酒病。
妇人之言,万不可信。
”说完拿起酒又是一饮而尽。
魏晋风度的第二个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服药,服五石散。
五石散主要石油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这五种金石类药调制而成,药性较为猛烈,服药后需要奔跑行走把药性给发散掉,故名五石散。
魏晋名士服五石散的目的一是为了长生不老,二是为了感官上的刺激,为了美容,因为吃了五石散,容貌焕发,心情开朗,体力增强。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
2 6
一
版
的 统 治 已失 去 了名 士 对 其 政 权 的尊 重 他 们 表 面 上 虽 然 是 行 为 狂放 的 狷 介 之 士 . 绝 不 会 违 背 真 正 的 伦理 大 德 但 不 可 名 状 的 忧 患 . 凉 和 无 奈 . 他 们 精 神 的 实 质 。 而 达 观 悲 是 风 流 , 简 任 诞 , 拓 不 羁 . 成 为 文 士 们 与 统 治 阶级 决 绝 抗 争 高 落 则 的一 种 方 式 。貌 似 狂 放 失 常 , 是 一 种 最 高 傲 的姿 态 , 种 无 言 实 一 而有 力 的 睥 睨 。在 那 个 华 丽 而 哀 怨 的 时 代 . 何 去 外 圣 内王 . 如 于
行 间 而 成为 全 书 的脉 理 。《 说 新 语 》 小 说 集 , 世 是 它最 大 的特 点 即 或 被 杀 , 被 迫 朝 隐 . 是 纵 酒 放 诞 的 畸 形 人 生 出 现 了 . 途 恸 或 于 穷 笔 墨 清 简 : 量 篇 中记 载 , 安 , 绰 等 人 泛 海 遇 风 暴 , 等 “ 雅 谢 孙 孙 神 哭 . 身 狂 饮 . 是 个 性 极 度 压 抑 后 的 释 放 。 阮籍 的劝 进 文 , 裸 都 穷途 向 刘 都 色 惶 急 ” 谢 却 “ 闲 意 悦 ” 这 样 一 躁 一 宁 间 . 格 顿 显 。更 不 要 恸 哭 , 秀 只写 了一 半 的思 旧赋 , 伶 的 以酒 为命 , 透 露 Ⅲ 人 格 , 貌 , 人 是 说 它 奉 献 出多 少 脍 炙 人 口的故 事 . 造 出 多 少 传 世 成 语 . 存 了 被 严 重 扭 曲的 无 限 悲哀 越 名 教 而 任 自然 , 因为 这 个 弑 君 而 来 创 保 度 人 是 不 吃 牛 肉 的 . 个 部 落 或 氏族 之 间 所 崇 拜 的动 物 不 同 . 各 容 权 的 至高 无 上 在 宋 代 至 清 代 . 的代 表 意 义 呈 二 元 化 的 趋 势 . 龙 易 造 成 不 必 要 的纷 争 甲部 落 以 马 为 图腾 . 乙部 落 以 牛 为 图 腾 , 甲部 落 的 人 请 乙部 落 的人 吃 牛 肉很 显 然 会 引发 纠 纷 龙 作 为 不 存 在 的 想 象 中 的 图腾 . 以一 定 程 度 上减 少 这 种 摩 擦 。涂 尔 干认 可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理想人格
5 ・ O
面 。蔡答 日 :我本不 为卿 面作计 。 其后 二人俱 不 ’ ‘ ’ 介 意 。 ( 雅量 》 1 因坐 了蔡 子 叔 的位 置 , 万 被 ”《 3) 谢 蔡 掀 翻在 地 , 帽子 、 巾都 摔 掉 了 , 才气 高 峻 , 头 “ 早
内心活动如何 , 只能深 藏不露 , 现出来 的应是 宽 表
位 。古 代各家学 派无 一例外都 有 自己推崇 的理想
人格 , 如儒家 的“ 人” “ 圣 、 君子 ” 法 家 的 “ ; 能法 之 士” “ 、耿介 之士” 道家 的“ ; 至人 ” “ 、 真人 ” 墨家 的 ; “ 士” “ 兼 、任侠 ” 。 《 世说新 语 》 录 了上 起 汉 末 , 至 东 晋 , 记 下 约 3 0年 间士族 阶层 的遗 闻轶事 , 0 多角 度再 现 了魏 晋士人 的生存状 态 和精 神风 貌 , 塑造 出 了栩 栩如 生 的士人 群体形 象 。本文 试 图通 过这样 一 部 “ 客 观实 录” 的作 品来较 为全面 、 深入地 探讨魏晋 时期 士人群体所 追寻 的理 想人 格 , 析 这种 理 想人 格 分 形 成的原 因及 意义 。这不仅 有利于我们 更为准确 地把握 魏晋士人 的真 实 人生 , 而且 能够使 我们 更 深入地 认识到魏 晋时期的这种理 想人格在构 成 中
括 魏晋人们最 为崇 尚的品格 , 这个词 就是《 世说新
[ 稿 日期 ] 2 0 —0 — 2 收 09 9 2 [ 者 简 介] 胡 中方 (9 5 ) 男 , 作 17一 , 江苏 丹 阳人 , 江高 等 专科 学 校 讲 师 , 士 , 要从 事 中 国古 代 文学 和 中学语 文教 学 研究 。 镇 硕 主
中 国传 统文 化 , 是极 为看重 人格 修养的 。一 个人 的人格 的高下 , 不仅关 系到他个人 的形象 , 关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心中的自然山水美
30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15期总第862期No.15,2021Total of 8620 引言魏晋六朝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形象鲜明,其所处特殊的历史时期孕育了中国瑰奇的文化风貌,并建构起独到的中式美学。
需了解的是,政权跌宕和异族纷争所导致的王朝迅速更迭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精神有了更多清静无为的虚无倾向,宽松政治背景下的美学自由也诞生了极为独特的自然审美情操,进而生发出与众不同的精神文化生活风貌。
《世说新语》作为典型代表,通过魏晋六朝名士生活所示来呈现名士生活状态,表达一个时代的精神气息。
1 魏晋人关注山水的原因1.1 气候变迁《世说新语》当中魏晋名士所仰赖欣赏的山水及其背后隐含的自然文化,离不开客观层面的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而气候变迁也成为了自然山水能够独立形成审美的滥觞。
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是魏晋名士思维认知的重心,在此过程中构建起了天人之际的交感,形成了情境式的内心境界。
在此背景之下,山水自然便开始逐渐成为一种生命情趣之中的外部显化的目标,并独立于意识之外完成了外放式的呈现。
魏晋名士通过身心践行塑造了一个拥有人格温度的外部世界,钩住了清幽澄澈的山水境遇[1]。
1.2 魏晋玄学影响魏晋玄学托化于早期道家思想,并自东汉起逐渐盛行。
相较于一般古代学术,玄学关注的自然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自然价值,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
以生态理论视角对于《世说新语》进行反观也可以意识到在自然遭受破坏后,与之相对应的人的精神也会进入到失衡,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魏晋士人开始深入探究人与自然的关联,进而得到一种若即若离的疏离状态,这种状态最终表现为庙堂和草野之间的区隔抉择,在面对政治不顺遂时可以内化成为自我内心的慰藉,构建起寄情山水的自然美感[2]。
1.3 社会转型社会快速的跌宕和转型也塑造了魏晋士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并表现为别样的美学情操。
《世说新语》所记载的魏晋名士极为生动地呈现出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积极热情,同时彰显了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坚守。
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的故事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
多备受推崇的名士。
他们以才华横溢、思想开阔和为政清廉著称,对中国文化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世说新语中关于魏晋名士的一些故事:
一、嵇康与阮籍的交往:
嵇康和阮籍是魏晋时期最具才华的两位名士。
他们以自由不羁的个性和才华横
溢而闻名。
两人结交甚密,互相切磋琴棋书画,并共同研究诗歌与音乐。
嵇康和阮籍不仅在文学艺术上互相启发,还共同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对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王羲之是魏晋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他精通隶书、篆书、草书等各种书体,尤以行草书而称。
王羲之崇尚自然,他认为书法应该追求自然流畅的笔画与简洁的结构,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他的书法作品传世至今,被后世称为“王羲
之法帖”,对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陶渊明与归田之志:
陶渊明是文人雅士中的代表人物,他对于归田田园的向往与追求成为魏晋时期
知识分子的共同情感。
陶渊明远离尘世,隐居于田园之中,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优美的诗歌作品。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淡泊、宁静的追求,成为了唐宋以后田园诗的重要源头。
这些故事展现了魏晋时期名士们的文化修养、思想追求和为人处世的方向。
他
们以独特的才情和与世无争的态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成就,不仅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榜样,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世说新语-魏晋风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这些故事形象的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
他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清净明澈的心灵,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千古流传的魏晋风度。
在《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清谈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
一、清谈之风清谈即谈玄,魏晋士人重才性,亦不乏才华横溢之辈。
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驰骋思辩的清谈之风。
从《世说新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清谈之主要特征:(一)互相辩难。
魏晋玄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便是玄谈。
名士们相聚而谈,剖玄析理,开辟了一个思辨的时代。
他们一般采用辩难和讲座两种形式。
讲座的形式是指一人单独树义讲论,听者不与讲者辩论,气氛比较和缓。
辩难通常在两人之间进行,也可以一人对数人辩难,还可以数人互相辩难,甚至有一人自为客主,自己问难自己辩答的。
如: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
支为法师,许为都讲。
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
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
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世说新语•文学》第40 则)[1]这是两人之间的辩难,所谓“二家之美”,即是支、许二人清谈的风度之美,四座鼓掌欢迎,但共嗟咏,不辩其理之所在。
之所以产生这种效应,是因为他们完全陶醉在支、许谈玄论辩那种优雅风采的美感享受之中了。
其他如《文学》篇第55 则“支道林、许、谢盛德”条,则是一人对数人辩难,《文学》篇第6 则“何晏为吏部尚书”条,则是自己问难自己辩答,兹不赘述。
(二)追求优雅的风致。
清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了高贵的身份和高雅的情趣,所以,仅有敏捷的才思是不够的;谈家的言谈举止还常常带有艺术化的装饰,呈现一种优雅的美感。
[2]例如: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
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
4.《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反叛与追求
《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反叛与追求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乱世,动荡不安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整个社会时常笼罩在恐怖肃杀的气氛之下。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社会各阶层、各集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作为社会文化界精英和思想界领袖的知识分子,他们受到的冲击尤为强烈。
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世族文人,先是经历了东汉末年的两次党锢之祸,接着是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的权利之争,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后又爆发了“八王之乱”,许多文人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血腥的政治斗争中而遭到杀戮。
在接连遭受了几次惨烈的打击之后,知识分子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情的险恶,于是他们在自己的生存困境中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追求。
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在他们身上悄然隐退,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对自我人生的强烈关照和个体生命的极度张扬,并由此形成了为无数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的魏晋风度。
但也正如古往今来众多学者所指出的:魏晋风度不过是表面看起来潇洒风流,骨子里却潜藏着巨大的痛苦、抑郁和悲哀。
下文将撷取《世说新语》中世族名士的几个生活片段来解读魏晋士人的悲剧人生,进而了解那个人的自觉的时代。
一、从赏誉篇透视魏晋士人的内省式的精神世界治国平天下本是知识分子的角色天职,但时局的动乱、世情的险恶已容不得他们随意插手政治,甚至他们为求得保身不得不对此退避三舍。
于是,这些在现实政治中战战兢兢、无法立足的文人士子们,暂时放弃了他们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豪情壮志,而把生活的中心转移到了对自我人生的追求和关照上。
从赏誉篇中所记来看,率真质朴、闲适清高、简约旷达、宁静淡泊等品性成为了时人品评关注的焦点,如: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
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这里,王戎以未经雕饰的“璞玉浑金”来比喻山涛品地的率真、质朴,此间真意,尽在其中。
谢公称蓝田:“掇皮皆真。
”这句话的意思是:“剥去他的皮,体内也全是真诚的。
”真可谓至真至诚!简文目庾赤玉:“省率治除。
”谢仁祖云:“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世说新语》人物分析:中国古代名士的形象
《世说新语》人物分析:中国古代名士的形象世说新语是一本记载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言行的文献,作者是刘义庆。
该书以精炼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许多中国古代名士丰富多彩的形象。
本文将对《世说新语》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进行分析,以展示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第一章:曹操——智勇双全的谋略家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位名士。
他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勇猛的军事才能而闻名于世。
他是刘备和孙权的对手,也是魏国的奠基者。
曹操以其卓越的才智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第二章:诸葛亮——智谋超凡的谦谦君子诸葛亮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物之一。
他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也是以智胜于力的代表人物。
《世说新语》中描述了许多诸葛亮智谋超凡的故事,例如他独创的木牛流马、火攻等战略,使刘备在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许多战争的胜利。
第三章: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巨擘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在艺术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世说新语》中对他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例如他的书法理念、字体特点以及创作风格等等。
王羲之的书法精湛,独具风格,对后世书法家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章:陶渊明——诗人与士人的结合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和士人。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生活和理想的热爱与追求,在《世说新语》中也有不少记录。
陶渊明的诗作主题广泛,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田园生活、隐逸境界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第五章:陆机——旷达豪放的文学家陆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其旷达豪放、情感激烈的作品而著名。
《世说新语》中描写了陆机的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例如他的文学才华、对诗词的独特见解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陆机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其作品更加自然而流畅。
结语:以上是对《世说新语》中一些重要人物形象的分析。
通过对这些名士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这些名士们以其杰出的才华和卓越的品德,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静穆的伟大——《世说新语·雅量》解读
静穆的伟大——《世说新语·雅量》解读-大学语文论文静穆的伟大——《世说新语·雅量》解读○樊露露《世说新语·雅量》篇表现了魏晋名士临危不惧、宠辱不惊的超然气度。
如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而弹;夏侯玄倚柱作书,霹雳破柱而岿然不动;王衍与人宴饮,遭俗人攻击而不予计较;谢安泛舟海上,风起浪涌而神态安闲。
这“静穆的伟大”体现了魏晋名士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气魄。
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是人之常情,但由于气质禀赋、文化修养和人格追求的差异,个人的反应会有强弱缓急之别。
以《世说新语·雅量》第三十六则为例: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
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
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遭遇险情时,王氏兄弟的表现形成极大反差。
王子猷慌忙逃命,斯文扫地;王子敬镇定自若,不失其贵族气派。
“雅量”是魏晋时期人物品评的一个重要标准,王子敬以其淡定的神情和高雅的气度胜出。
《世说新语》推崇的是虚静恬淡的人格之美。
这源于门阀贵族的文化修养和魏晋玄学的人格追求。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力图融通儒道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潮。
玄学理想人格正是儒家“圣贤人格”和道家“逍遥人格”的结合。
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以外在规范节制内在情感,表现出中庸平和、悠游坦荡的圣贤气象。
道家主张无情无欲,复归天道,以自然之理消解情欲,呈现出“不为物累”的逍遥之境。
宗白华先生称魏晋人“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
《世说新语·雅量》第一则,真实描述了顾雍丧子之后的情绪变化,清晰展现了魏晋人用理智控制情感的全过程:豫章太守顾劭,是雍之子。
劭在郡卒。
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
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
初闻噩耗时,顾雍“神气不变”,但“以爪掐掌,血流沾褥”的细节却透露出他内心巨大的悲痛。
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摘要:一、引言-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的关系- 本文主要内容二、魏晋风度的特点1.崇尚自然2.重视个性3.喜好清谈4.超然物外三、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1.曹操与杨修2.竹林七贤3.王羲之与兰亭序4.谢安与淝水之战四、魏晋风度的影响1.对后世文人墨客的启示2.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五、结论- 世说新语对魏晋风度的传承与发扬- 总结全文正文:一、引言《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了魏晋时期名士言行轶事的小说集,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精神。
魏晋风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世说新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将通过对《世说新语》的分析,来探讨魏晋风度的特点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魏晋风度的特点魏晋风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崇尚自然:魏晋时期的名士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们热爱山水,喜欢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士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辉。
2.重视个性:魏晋风度强调个性解放,尊重个人意愿。
名士们不拘泥于传统礼教,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士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3.喜好清谈:魏晋时期的名士热衷于清谈,即对人生、哲学、文学等问题的讨论。
清谈不仅是他们增进友谊、交流思想的方式,更是他们展现自己才华、获得声誉的重要途径。
在《世说新语》中,清谈的场景屡见不鲜。
4.超然物外:魏晋风度强调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
名士们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纷繁复杂的世界,寻求心灵的宁静。
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士以幽默、讽刺等手法对待世俗纷争,表现出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三、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1.曹操与杨修:《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曹操与杨修的故事。
杨修才华横溢,却因过于张扬而被曹操所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这个故事反映了魏晋时期名士个性张扬、不顾一切追求自己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全书分为文学、言语、德行、政事、雅量、方正等三十六门,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是关于魏晋名士的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其语言精简凝练,文字生动鲜活,因而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众多文人的喜爱和重视,一直流传到今天,仍在中国文学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刘义庆把握住历史素材,将当时的社会风貌,通过《世说新语》客观地描绘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做了最真实的呈现。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孤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
通过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这些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有一则故事是关于王子猷的。
原文如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安道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说的是,王之猷住在浙江绍兴,吟诗作对之时回忆起戴安道,于是半夜起来乘舟造访在嵊县的名人戴安道。
行程一整夜才到达。
可是,到了戴安道的家门口却不进去,又掉头返回。
同行的人感到奇怪,王之猷说道:“我原本是乘兴而来,现在又尽兴而回,见不见戴安道倒无关要。
”相信当时同行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当然,就算放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王之猷这种乘兴而来,乘兴而归;不问结果,只看过程的“过程论”。
这就是魏晋名士。
又如,魏晋名士饮酒风度的豪爽超迈,也许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就想刘伶,以饮酒而著称,他的言辞也颇具幽默感。
原文道: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
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谨不可听!”便饮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说的是,因饮酒过度,刘伶害了一场大病。
可他还是馋酒喝,于是开口向夫人要。
他的夫人很生气,把酒倒在地上,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哭着劝刘伶,喝酒太多不是养生之道,劝他一定要戒酒。
刘伶装作言听计从的样子,和夫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夫人所言极是,只是我嗜酒如命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必须借助鬼神的力量才能戒掉。
麻烦你准备酒肉,我要祭祀鬼神。
”夫人信以为真,高兴地按他的意思办好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
只见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我刘伶天生一个酒鬼,一次要饮十斗,至少五斗才能解除酒病。
我的婆娘(要我戒酒)的话,你可万万不可听取。
”说罢,迅速拿起祭祀鬼神的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儿就又醉得不省人事。
看看刘伶这位名士,就是这样我行我素,不管旁人怎么说,自己爱怎样就怎样,最后还不忘开自己夫人的玩笑。
除此之外,刘伶以纵酒放诞为情趣,蔑视传统的“礼法”。
他这种嗜酒如命不加节制的豪饮非常狂放,喝醉了就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来看望他让他穿好衣服,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诸君何为我褌中?”说的是“我的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怎
么跑进我的裤子来?”而且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时期,血统高贵的士族和庶族、白身是不相往来的。
而刘伶却无视这些所谓的道德礼教,经常与不同身份的人饮酒,足见其对门阀制度的极度漠视。
正所谓真名士,自风流。
魏晋名士风采各异,却人人无愧于风流二字。
他们志趣玄远,不滞于物;多情善感,内心痛苦;寄情山水,谈玄论道;蔑视权贵,宁折不弯;恃才放狂,傲视古今。
他们可以一时兴起,深夜出行,也可以饮酒啖肉,不避女色,无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法。
他们的率性而为不被常人所理解,甚至被看做是癫狂之举。
他们无不才情卓越、气度非凡、风骨俨然,带着自己不朽的作品,穿越古今,款款走入读者的视野。
有关礼教方面《世说新语》还有这方面的记叙: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炉沽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
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说的是阮籍邻居家的女人长得很美,在酒铺里卖酒。
阮籍和王安丰经常到女人这里喝酒,阮籍喝醉后,就在女人的身边睡着了。
女人的丈夫开始还怀疑阮籍有不轨举动,就伺机观察,结果发现阮籍没有什么企图。
通常这种行为不要说在古代,就是放到现代,在常人看来也觉得是淫贼、色狼所为,但是阮籍却能够无所顾忌,大大方方这样做。
这说明他心里本就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用阮籍自己的话来解释:“礼岂为我辈设也?”
经常有人责骂嵇康阮籍毁坏礼教,这是错的。
魏晋名士表面上是毁坏礼教者,实际上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阮籍丧母这则故事就可以很好地解释。
原文道: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说的是阮籍在给母亲出殡时,蒸了一头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和母亲诀别,他只说了一句:“完了!”大号一声,随即口吐鲜血,昏厥过去,很久才醒来。
也许有人会质疑,丧事不是不该喝酒食肉的吗?但其实这只是表面,阮籍的这一行为比那些做作的奉行礼教的人要率真得多,这才是真实的奉行礼教。
诸如此类比比皆是,魏晋名士不遵守的只是当时统治者所谓的礼教,但是在他们心中自有一把道德标尺。
他们的行为既狂放又乖张,他们的思想惊世骇俗、天马行空,他们的个性特立独行、自由奔放,这就是“魏晋风度”。
可以说《世说新语》是魏晋黑暗政治之下的贵族哲学,是魏晋名士的自由赞歌,是知识分子脱离儒教的笼罩所产生的自我觉醒。
正是有了《世说新语》,我们才能够了解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风貌,透过这些故事,展现的是魏晋时代所有政治、社会与人文的整个缩影。
《世说新语》不像个别史书那样长篇大论,而是以简约、清新、洒脱的短文形式做画龙点睛式的描绘,往往在简约的文字背后,有余味无穷的空白,让世人展现无尽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