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分层突破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
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① 内力作用 ② 断层 ③ 向斜 ④ 交通运输 ⑤ 侵蚀作用 ⑥ 三角洲平原
拓展层•典题链接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F 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
(用T 表示,
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 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 1〜2题。
IR
层-知识整台\
- ® -
沟各娃其它
情皱山
斷块山
的力扯
IIJ
地地
形
河激电
粗④ 陳蒋井布
1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向斜东侧大
B.背斜东侧小
C.向斜西侧大
D.背斜西侧小
2. 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 甲
B.乙
C.丙
D. 丁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河谷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
斜构造。根据河流阶地形态及相同沉积物分布的高度可知,西侧地壳抬升的幅度更大,故选
项C正确。第2题,由题目材料可知,这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于河床沙中,图中乙地广泛分
布着流水沉积形成的沙和卵石,故该地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选项B正确。
【答案】 1.C 2.B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3〜4题。
屮
3. 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一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 甲一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 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 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4. 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 石灰岩砂岩
B. 花岗岩流纹岩
C. 大理岩石英岩
D. 安山岩玄武岩
【解析】 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 第3题,首先根据图示岩层
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 A 选项错误;向斜槽 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
B 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
老两翼新,为背斜,故 D 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 成为谷地,故C 选项正确。第4题,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虽然地壳 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出露,故没有岩浆岩,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 岩均属于岩浆岩,故 B 、D 选项错误;而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 是变质岩,而此处没有高温高压而发生变质作用的条件,
也就不能形成变质岩, 故C 选项错
误。"飞来峰”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 A
选项正确。
【答案】 3.C 4.A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 标志
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
5〜7题。
5 •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
A.
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6.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 形成新的贝壳堤
B.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 形成河口三角洲
D. 迫使河流改道
7•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
A.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3□贝壳堤
C.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第5题,贝壳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堤,根据贝壳堤的位置可确定古海岸
的位置,根据新老贝壳堤的关系,也可以分析海岸线演变过程与动态。图中三条贝壳堤自西
向东排列,反映了自古至今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但本题考查的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
程中海岸线的状况,因为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的,假如海岸线不稳
定而是反复进退,就不会形成任何一条贝壳堤,故在任一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位
置稳定。第6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会使得贝
壳堤外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因而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7题,由于河
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图中三条贝壳堤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
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也说明了河流带来的泥沙多,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量大,导致河流入海
口的位置多次变动。
【答案】 5.C 6.B 7.D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
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8〜9题。
& 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 持续淤积B •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 •先淤积、后侵蚀
9.推测1992〜1997年期间()
【导学号:23010222】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解析】第8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
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
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从图中不难
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年至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