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绘制细则1-74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绘制细则1-74](https://img.taocdn.com/s3/m/0b3d732c3169a4517723a36c.png)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圈纸绘制细则第一章基本要求第1条为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特制定本细则,采用微机绘制或手工编制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时,均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2条本细财依据地测现行规程(简称《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简称《管理规定》),《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简称《图例》)以及《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简称《图例补充》)而制定。
第3条地测图纸绘制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应符合《规程》、《图例》、《图例补充》和《管理规定》的规定,集团公司统一要求的以及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需要增绘或补充说明的,依据本细则执行。
第4条本细则矿井地质图纸绘制部分,在修编矿井地质报告附图的编绘中一并参照执行。
第5条地测图纸绘图材质(纸基)要求,应符合《管理规定》第三章第24条规定.当采用0.1mm聚脂薄膜时,要对薄膜进行防变形处理,使用前须清洗干净。
第6条图幅划分应符合《管理规定》第25条要求,以矿井为单位图幅应尽量一致,其长度一般不超过2.0米,超过时应分幅绘制。
第7条座标格网一律采用100×lOOmm绘制,线粗0.1mm,座标注记到米,注记在内外图廓线之间,图廓四角必须以米为单位完整注记经纬距;其余可注记四位数,当为“0000”时,应注记全数,图幅较小的可注在图鲍右边和下边,图幅较大的(一般超过一米),须注在图的四周。
第8条地质图图签使用《图例》573条,测量图图签使用《图例》571条标准,图签右下两条线分别与内图廓线重合。
签署栏必须按要求签署内容,绘图日期统一为格网完成日期.第9条特殊图例如果需要在图纸上标注的,一般在图纸的左下角适当位置标注。
第10条指北针一般绘于图幅左上半部,使用《图例))574箭头符号.第11条井田边界。
比例尺1/2000的图使用《图例》49符号尺寸绘制:比例尺1/5000的图大矿边界线线段长30mm,宽1.Omm,“+”宇叉线线段长4mm,两线段间距8mm,“+”宇居中。
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ea83ef90242a8956bece483.png)
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二00四年六月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
地质填图在固体矿产普查找矿和矿床(区)勘查评价中,是一项基本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壬作手段。
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1.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1.1地质填图的任务地质填图的任务地质填图总目的是:圈定各类地层、地质体界线,矿体分布位置,初步查明各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及产状变化规律,以及成矿后期岩浆岩、断裂构造对矿体的穿插和破坏作用,为矿床评价工作或深部工程控制提供依据。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在矿床(区)普、详查或勘探阶段进行,主要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资源储量计算,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资料。
测区范围通常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但应包括探矿工程布置范围。
填图比例尺1.2填图比例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选用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1000,必要时1:500。
在确定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时,必须综合考虑矿区地质构造发育程度、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石质量或矿化均匀程度等因素,通常是当矿体形态较复杂、矿层厚度或矿石质量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时,采用较大比例尺,反之用较小比例尺。
地质填图的工作阶段1.3地质填图的工作阶段矿区地质填图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料收集和设计编写、二是野外地质调查、三是中间性资料整理及野外综合研究、四是综合整理及编写填图总结。
设计编写、、工作用品准备及人员组织工作用品准备及人员组织、设计编写资料收集、2.资料收集资料收集2.1资料收集收集和综合研究矿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前人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资料,拟定工作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集有关地质矿产资料2.1.1收集有关地质矿产资料收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资料。
地质物探化探制图工作细则
![地质物探化探制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e9adf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b.png)
目录一、目旳、合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图精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自检、互检、抽检及审核规定及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制图操作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微机制图重要根据及人员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制图常用软件及制图比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原始图件扫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扫描图旳矢量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制图质量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数据转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质制图规范
![地质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f8ce4e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c.png)
地质制图规范A 地质类专业CAD制图规范A.1 适⽤范围本规程适⽤于地质类专业各设计阶段地质图的绘制。
本规程适⽤于⿊⽩图、彩⾊线条图、彩⾊充填图的绘制。
A.2 引⽤标准和规范(1)DZ/T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2)DZ/T0157-95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描绘规范;(3)DZ/T0159-95 1:500 000、1:1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图编绘规范。
A.3 ⼀般原则(1)图件绘制应遵循主体突出原则,将图件主要信息清晰表达,线条主次分明,字体端正清楚,易于读图。
(2)图件绘制应遵循精确原则,图件绘制必须精确到位,有所依据,符合实际,切忌盲⽬绘制。
(3)图⾯整体应遵循美观⼤⽅原则,布局紧凑、协调,令⼈赏⼼悦⽬。
(4)图件的精度应与地质测绘的⽐例尺相适应匹配。
(5)图件中的⽂字不可过⼤或过⼩,⼀般规定⽂字最⼩不可⼩于2.5mm,⼩于该值则⽂字不易识别。
除特殊情况外,⽂字字体⼀般采⽤宋体,宽⾼⽐为1.0。
(6)地质图上的软弱夹层、岩脉、断层、裂隙、滑坡、喀斯特洞⽳、泉、井、试验点、取样点、长期观测点、地质点、勘探点及剖⾯线等,均应分别统⼀编号。
A.4 主要图件元素的绘制要求A.4.1 图框图框可分为两种情况:(1)双框线:包含内框线和外框线,内框为线宽0.1mm的⿊⾊细线,外框为1mm⿊⾊粗线,内外框相距10mm,见图A-1。
图A-1 双框线(2)单框线:单框线仅⼀条框线,为1mm⿊⾊粗线。
A.4.2 标题标题分为总标题和分标题两类:(1)总标题为整体图件标题,位于整体图件上⽅正中,距离图框推荐20mm,可适当调整,其长度为北图框边长的四分之三为宜,最长不得超过图框边长。
字⾼20~10mm,字间距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字体为宋体、⿊体。
(2)分标题图件中各局部独⽴图形的标题,位于图形上⽅正中,字⾼8~5mm,字间距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字体为宋体、⿊体。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2fb22cd312b3169a451a4ba.png)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2000—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剖面比例尺一般是填图比例尺的5—10倍。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一般采用全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即剖面地质点点位在分层处。
同时要考虑地形的起伏情况。
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1︰50000填图格式。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要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fb60bef78a6529647d53b0.png)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目的任务矿区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将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如实反映在地图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图。
它必须详细反映矿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产状及按触关系;构造类型、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火成岩的岩性、期次、相带、蚀变作用及火山机制;矿床特征。
矿区地形地质图是各勘查阶段最基本的图件,是编制各种综合图件和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
同时又是确定勘探方法和合理使用各种勘查的手段依据,也是未来矿床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
因此,矿区地质测量在矿区勘查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
填图比例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勘探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及规模大小而定,一般在1∶500~1∶10000之间。
二、填图准备工作1、熟悉资料,充分收集和认真分析研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初步掌握矿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及矿床特征,了解矿区地质调查史和矿床开发史,前人工作成果及结论、建议等。
2、研究以往地质工作果,编制必要的综合图件,提出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
3、野外踏勘,了解矿区范围及基岩出露情况;了解地层分布和层序、矿体(层)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掩盖程度、施工条件等情况,选定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
4、编写设计。
三、实测地质剖面1、总体要求地质地层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工作,一般矿区至少要有1~2条完整的地质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复杂或面积较大的矿区要实测2~3条地质地层剖面。
若为区域性地质矿产普查,则应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和构造复杂程度适当增加实测剖面数。
根据实测地质地层剖面和探矿工程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正确的地层层序,查明其接触触关系、地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征、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岩相建造、沉积特点等,确定侵入岩的相带划分原则和火山机制及变质相带。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并确定其时代,确定标志层和填图单位。
要编制可以代表工作区(或矿区)地质特点的综合地层柱状图,以作为工作区(或矿区)统一分层对比的依据。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bf1829cfab069dc51220100.png)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第一章地质测量图基本要求一、矿图种类生产(建设)矿井必须具备8种基本矿图、4种测量专用图、6种地质专用图、6种水文地质图、4种资源储量管理图、4种其他必备矿图等32种必备图纸,主要包括:(一)基本矿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1:5000)2.井上下对照图(1:5000)3.井田区域地形图(1:5000)4.工业广场平面图(1:1000)5.井底车场平面图(1:500)6.主要巷道平面图(1:2000)7.主要保护煤柱图(1:2000)8.井筒断面图(1:1000)(二)测量专用图1.井上、下测量控制网图(1:5000)2.竖井井筒十字中线点平面图(1:500~1:2000)3.地表及岩移观测站平面图(1:2000~1:5000)4.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图(1:2000~1:5000)(三)地质专用图1.矿井地质地形图(或基岩地质图)(1:5000)2.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或1:500)3.矿井地质剖面图(1:2000)4.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或1:500)5.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1:5000)6.构造纲要图(1:5000)(四)水文地质图1.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2.矿井充水性图(1:2000或1:5000)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200或1:500)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5.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曲线图(1:500或1:1000)6.井上下防治水系统图(1:2000或1:5000)(五)资源储量管理图1.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1:5000)2.采区储量计算图(1:1000或1:2000)3.分煤层"三量"及损失量计算图(1:2000)4.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1:1000)(六)其它必备矿图1.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1:10000或1:50000)2.水平延深及采区设计图(1:1000~1:5000)3.外部资源勘查设计图(1:2000~1:10000)4.矿井瓦斯地质图(1:2000~1:5000)二、绘制基本要求(1)线条均匀,圆滑,接头吻合,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5522a7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1.1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旳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旳物理地质现象等旳研究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分布和形成条件旳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规定:调查记录格式规定统一,点位精确,图文一致。
各类观测点观测要仔细,描述要精确,记录内容尽量详细,要有详细旳照片或素描图。
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旳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性要详细描述。
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旳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理解水质并取样,同步访问泉(井)旳动态特性,记录井旳口径、构造及抽水设施。
多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顿完毕,发既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改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识精确,记录和图件互相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旳观测与描述地质观测点旳布置,以能控制多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
下述状况一般都应定点:地层、标志层、化石层旳界线;不一样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旳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旳或具有代表性旳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他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旳观测与描述对各类岩层旳观测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旳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构造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性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性、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
对碎悄岩类,应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状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旳成分、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结核等。
做地质图相关要求
![做地质图相关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8eb3f2cb4daa58da0114ace.png)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汇总
![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c7a6154482fb4daa58d4b9d.png)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
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
3引用标准和规范DZ/T0156-9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7-95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9-951:500000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6-95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1.1对底图的质量要求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2.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3.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4.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1.2矢量化前准备工作1.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定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1.3矢量化的质量要求1.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
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4.必须尊重原图,不得随意改动原划线位置,必须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
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c22b2dbaeaad1f347933f23.png)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
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
3 引用标准和规范DZ/T 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 0157-95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9-95 1:500 000 1:1 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6-95 1:2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1.1 对底图的质量要求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2. 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3. 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4. 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1.2 矢量化前准备工作1. 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 定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 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1.3 矢量化的质量要求1. 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 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 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
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4. 必须尊重原图,不得随意改动原划线位置,必须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4da0f1abed5b9f3f90f1cde.png)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1:2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2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细则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ad400db227916888486d7d5.png)
地形测量作业细则(一)地形测量工艺流程图一、说明本指导书适用于一、二级控制测量已完成的基础上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M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1.一般规定1.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全站仪坐标法、三角高程、水准测量、GPS等方法测量。
1.2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其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1.3为了节约,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一般要求用带铁钉的木桩)。
1.4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只要能够保证碎部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但必须保证每幅图上有两个埋石点。
1.5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一般不允许连续发展3次以上。
三、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1.1测量控制点是地形图和各种工程测量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2.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f9311d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e.png)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
前言
地质图绘图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有效地记录地质实验室和现
场的地质情况,对于后续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持意义。
本文档旨在就地质图绘图中的一般规定进行介绍,以供地质工作者参考遵守。
地质图绘图的目的
地质图绘图的主要目的是为地质工作者提供准确、详细的地质数据,以方便地
质工作者进行地质分析、判断和预测;同时,地质图绘图还可以为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地质信息,以便于做出相关决策。
地质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
1.大小规定
地质图绘制的大小应按照要求进行规定,并注明比例尺。
2.分幅规定
地质图的分幅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规定,根据地质图的实际需求划分区域,避
免画面过于拥挤混乱。
3.比例尺标注
地质图应该注明比例尺,并按照比例进行绘制,以保证地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信度。
4.地形图例
地质图中的地形和地貌应该用颜色表示,并按照规定的分级标准进行颜色标注,以便于地质工作者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5.地质图例
地质图中的岩石类型应该用颜色标注,以便于地质工作者进行岩石分类和区分。
6.精度要求
地质图的精度要求高,绘制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标明绘图日期和绘图
单位等相关信息。
7.图例标注
地质图上应标注图例说明,并标注单位,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结论
本文简单介绍了地质图绘图的一般规定,包括大小规定、分幅规定、比例尺标注、地形图例、地质图例、精度要求、图例标注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准确遵守这些规定,才能够保证地质图的准确性和价值。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绘制细则1-74.pdf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绘制细则1-74.pdf](https://img.taocdn.com/s3/m/f6a4763c284ac850ac024205.png)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圈纸绘制细则第一章基本要求第1条为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特制定本细则,采用微机绘制或手工编制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时,均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2条本细财依据地测现行规程(简称《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简称《管理规定》),《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简称《图例》)以及《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简称《图例补充》)而制定。
第3条地测图纸绘制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应符合《规程》、《图例》、《图例补充》和《管理规定》的规定,集团公司统一要求的以及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需要增绘或补充说明的,依据本细则执行。
第4条本细则矿井地质图纸绘制部分,在修编矿井地质报告附图的编绘中一并参照执行。
第5条地测图纸绘图材质(纸基)要求,应符合《管理规定》第三章第24条规定.当采用0.1mm聚脂薄膜时,要对薄膜进行防变形处理,使用前须清洗干净。
第6条图幅划分应符合《管理规定》第25条要求,以矿井为单位图幅应尽量一致,其长度一般不超过 2.0米,超过时应分幅绘制。
第7条座标格网一律采用100×lOOmm绘制,线粗0.1mm,座标注记到米,注记在内外图廓线之间,图廓四角必须以米为单位完整注记经纬距;其余可注记四位数,当为“0000”时,应注记全数,图幅较小的可注在图鲍右边和下边,图幅较大的(一般超过一米),须注在图的四周。
第8条地质图图签使用《图例》573条,测量图图签使用《图例》571条标准,图签右下两条线分别与内图廓线重合。
签署栏必须按要求签署内容,绘图日期统一为格网完成日期.第9条特殊图例如果需要在图纸上标注的,一般在图纸的左下角适当位置标注。
第10条指北针一般绘于图幅左上半部,使用《图例))574箭头符号.第11条井田边界。
比例尺1/2000的图使用《图例》49符号尺寸绘制:比例尺1/5000的图大矿边界线线段长30mm,宽1.Omm,“+”宇叉线线段长4mm,两线段间距8mm,“+”宇居中。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绘制细则75-152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绘制细则75-152](https://img.taocdn.com/s3/m/c4439f31a32d7375a417806c.png)
第三章:基本矿图第一节:采掘工程平面图第75条: 比例尺1:2000第76条: 图纸的右上角绘制井田位置示意图(8×8宋体, 外框16.5×15.5cm, 其中留1.8×15.5cm空间注记名称),其要求:1.比例尺可采用1:25000~1:50000。
2.井田技术边界相邻矿井的名称。
3.主要提升井口位置及名称。
4. 井田范围内主要大断层、公路、铁路、河流、水库、区域性变电所发电厂,并注记其名称(1×1.5宋体)。
第77条: 图纸左下角绘制井田开拓方式示意图(断面图名称7×7宋体,外框11.5×31cm),其要求:1.断面图的横竖比例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注记高程线标高及断面方向。
3.井筒和石门所穿过的可采煤层及主要标志层,含水层等并注明代号。
4. 表明井田开拓方式特征的主要井筒、石门、上下山、总回风巷及断层等,并注明标高(1×2.5正等线)。
第78条:工业广场内受保护建筑物:如洗选厂、办公楼、储木厂、储水池、绞车房、变电所以上地物按0.2线条绘制,用18K(3×3.5)仿宋注记,除铁路外。
1.厂房绘制外轮廓线,符号的大小按比例绘制。
2.储水池:按国标地形图式(GB7929-87)编号:4.24相应的符号绘制。
3.变电所:按国标地形图式(GB7929-87)编号:4.19(a)符号绘制。
4.铁路:用双细线绘制,线粗0.1mm,两线间距0.8mm,每隔10mm涂黑色,用15K3.5×3.5粗等线体注记。
第79条:井田区域内的村庄、居民区、河流、水库、地面塌陷积水区、主要公路。
1.村庄、居民区:按0.2线条绘制,用15K(3.5×3.5)粗等线体注记。
2.河流、水库、塌陷积水区:按0.15mm蓝色线条绘制,用左斜宋体(2.0~6.0m m)注记名称,用箭头符号表示河流流向, 尺寸:总长13mm,其中箭头3mm,较大的河流应分段注记名称及流向。
地质填图细则(1:1万)
![地质填图细则(1:1万)](https://img.taocdn.com/s3/m/c54d6073f46527d3240ce0ad.png)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09f669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8.png)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目的任务矿区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将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如实反映在地图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图.它必须详细反映矿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产状及按触关系;构造类型、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火成岩的岩性、期次、相带、蚀变作用及火山机制;矿床特征.矿区地形地质图是各勘查阶段最基本的图件,是编制各种综合图件和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同时又是确定勘探方法和合理使用各种勘查的手段依据,也是未来矿床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矿区地质测量在矿区勘查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填图比例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勘探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及规模大小而定,一般在1∶500~1∶10000之间。
二、填图准备工作1、熟悉资料,充分收集和认真分析研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初步掌握矿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及矿床特征,了解矿区地质调查史和矿床开发史,前人工作成果及结论、建议等.2、研究以往地质工作果,编制必要的综合图件,提出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
3、野外踏勘,了解矿区范围及基岩出露情况;了解地层分布和层序、矿体(层)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掩盖程度、施工条件等情况,选定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4、编写设计。
三、实测地质剖面1、总体要求地质地层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工作,一般矿区至少要有1~2条完整的地质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复杂或面积较大的矿区要实测2~3条地质地层剖面。
若为区域性地质矿产普查,则应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和构造复杂程度适当增加实测剖面数.根据实测地质地层剖面和探矿工程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正确的地层层序,查明其接触触关系、地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征、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岩相建造、沉积特点等,确定侵入岩的相带划分原则和火山机制及变质相带。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并确定其时代,确定标志层和填图单位.要编制可以代表工作区(或矿区)地质特点的综合地层柱状图,以作为工作区(或矿区)统一分层对比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第一章地质测量图基本要求一、矿图种类生产(建设)矿井必须具备8种基本矿图、4种测量专用图、6种地质专用图、6种水文地质图、4种资源储量管理图、4种其她必备矿图等32种必备图纸,主要包括:(一)基本矿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1:5000)2、井上下对照图(1:5000)3、井田区域地形图(1:5000)4、工业广场平面图(1:1000)5、井底车场平面图(1:500)6、主要巷道平面图(1:2000)7、主要保护煤柱图(1:2000)8、井筒断面图(1:1000)(二)测量专用图1、井上、下测量控制网图(1:5000)2、竖井井筒十字中线点平面图(1:500~1:2000)3、地表及岩移观测站平面图(1:2000~1:5000)4、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图(1:2000~1:5000)(三)地质专用图1、矿井地质地形图(或基岩地质图) (1:5000)2、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或1:500)3、矿井地质剖面图(1:2000)4、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或1:500)5、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1:5000)6、构造纲要图(1:5000)(四)水文地质图1、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2、矿井充水性图(1:2000或1:5000)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200或1:500)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5、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曲线图(1:500或1:1000)6、井上下防治水系统图(1:2000或1:5000)(五)资源储量管理图1、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1:5000)2、采区储量计算图(1:1000或1:2000)3、分煤层"三量"及损失量计算图(1:2000)4、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1:1000)(六)其它必备矿图1、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1:10000或1:50000)2、水平延深及采区设计图(1:1000~1:5000)3、外部资源勘查设计图(1:2000~1:10000)4、矿井瓦斯地质图(1:2000~1:5000)二、绘制基本要求(1)线条均匀,圆滑,接头吻合,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
(2)各种文字、数字注记规范。
字隔,字向符合要求。
注记必须使用规范得简化汉字,不准用繁体字、自造字与别字。
(3)颜色标准,着色均匀。
(4)内容齐全、完整,几何关系正确。
三、精度基本要求矿图与地面控制点间实际与理论距离得误差应不大于0、2mm。
重要地物与地物轮廓与附近控制点距离得平面位置误差应不大于0、6mm;次要得地物与地物轮廓应不大于0、8mm。
井下控制点得绘制误差应不大于0、3mm,按实际比例尺绘制得主要巷道轮廓与最近控制点得相互位置误差应不大于0、6mm。
剖面图每一水平格得绘制误差不大于0、2mm;累计误差大于0、4mm;剖面图与平面图相应点线得位置误差不得超过0、4mm。
图面符号与《图例》规定得符号误差不得大于±0、2mm。
四、注记基本要求(1)点状物体(如地面钻孔、地面测量控制点等)及地面井筒得注记方向与图签方向一致;井下导线点名、底板高程、巷道名称、工作面注记等沿巷道或工作面布置方向注记;导线点名注记在巷道内部(1:5000纸质图中导线点设为非打印层)。
(2)线状物与面状物(如地质构造、巷道、回采工作面等)得名称注记,用屈曲字列,打印出图时字头不得朝向图签水平线以下。
特长线状物或大面积建筑群等,应分段重复注记。
注记得位置视图面而定,既要明了直观,还要布局合理。
(3)注记得字隔,点状物体采用接近字隔(< 0、5mm)字列;线状物体可采用接近字隔(<0、5mm)、普通字隔(1、0~3、0mm)或隔离字隔(字大得l~5倍),亦可采用其它字隔,视符号长度而定。
(4)符号注记得线条粗细以国家测绘总局得“点线符号标准表”为准。
符号中未标明尺寸得粗线为0、3mm;细线为0、15mm;点得直径为0、25mm。
(5)坐标格网一律采用100×lOOmm绘制,线粗0、1mm,坐标注记到米(黑体、字高2、5mm),注记在内外图廓线之间,图廓四角必须以米为单位完整注记经纬距;其余可注记四位数,当为“0000”时,应注记全数。
(6)井田范围内得井筒及钻孔得地面高程,一律用红色注记。
井田范围外非本矿使用得井筒、钻孔得地面高程及井下高程、井下测点编号等,均用黑色注记。
竖井、钻孔标高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7)所有得井巷工程都要注记全称。
表示水平数字名称得一律用屈曲排列得阿拉伯数字表示,严禁用汉字注记水平数字名称。
倾斜巷道与巷道变坡、变平处必须用符号进行标注,变坡符号箭头一律指向下坡,中间坡度不变段可用不带变坡短线箭头标示,变平处用垂直巷道得短线标示。
巷道一律注记底板标高,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字体采用仿宋体。
五、细则未规定内容,参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以下简称《图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国标地形图式》,GB/T20257、12007、GB/T20257、22006)及《地测技术管理规范》(新矿生字[2015]28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主要地质测量图绘制标准一、采掘工程平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必须按自然分层分煤层分别绘制。
厚煤层采用人工分层开采得矿井,在一张图上不得超过三个人工分层,并分别用不同符号或颜色区分。
(一)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1、图纸得左上角绘制交换图图签(外框宽14cm、高20cm)2、图纸得右上角绘制井田位置示意图( 外框宽15、5cm、高16、5cm。
底部采用宋体、字高8mm注记“井田位置示意图”):(1)比例尺可采用1:250000~1:500000。
(2)井田技术边界相邻矿井得名称。
(3)主要提升井口位置及名称。
(4) 井田范围内主要大断层、公路、铁路、河流、水库、区域性变电所发电厂,并注记其名称(宋体、字高1、5mm)。
3、图纸左下角绘制井田开拓方式示意图(外框宽31cm、高11、5cm。
上部采用宋体、字高7mm注记“井田开拓方式示意图”):(1)断面图得横竖比例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注记高程线标高及断面方向。
(3)井筒与石门所穿过得可采煤层及主要标志层,含水层等并注明代号。
(4) 表明井田开拓方式特征得主要井筒、石门、上下山、总回风巷及断层等,并注明标高(黑体、字高2、5mm)。
4、图纸左中或右中部绘制煤层柱状图。
(1)比例尺1:100~1:500,柱状图高度高不超过100mm,宽10mm。
(2)柱状图煤岩层结构按煤岩层实际接触关系及倾角绘制。
(3)柱状图左边注记煤层及岩层名称(仿宋、字高3、5mm) ,右边注记其高度(黑体、字高2、5mm),并在柱状图得上部标注比例尺。
5、工业广场内受保护建筑物:如洗选厂、办公楼、储木厂、储水池、绞车房、变电所等按0、2mm线条绘制,采用仿宋、字高3、5mm注记,铁路除外。
(1)厂房绘制外轮廓线,依实际大小按比例绘制。
(2)储水池:按国标地形图式(GB/T 20257、12007)编号4、2、31相应得符号绘制。
(3)变电所:按国标地形图式(GB/T 20257、12007)编号4、5、4符号绘制。
(4)铁路:用双细线绘制,线粗0、1mm,两线间距0、8mm,每隔10mm涂黑色,用粗黑体、字高3、5mm注记。
6、井田区域内得村庄、居民区、河流、水库、地面塌陷积水区、主要公路。
(1)村庄、居民区:按0、2mm线条绘制,用粗黑体、字高3、5mm注记。
已搬迁村庄原址边界范围采用灰色虚线绘制,名称采用灰色黑体、字高3、5mm注记。
(2)河流、水库、塌陷积水区:水域边线按0、2mm蓝色线条绘制,积水区域要用浅蓝色着面色,用左斜宋体、字高3、5mm注记名称, 名称注记排列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同,用箭头符号(总长13mm,其中箭头3mm)表示河流流向,较大得河流应分段注记名称及流向。
地面塌陷区按《图例》编号559绘制。
(3)公路:用0、3mm线条绘制,采用黑体、字高3、5mm 注记名称。
7、实测煤层露头、推测煤层露头:分别按《图例》编号403、404要求绘制,并用仿宋、字高3、5mm注记煤层露头。
8、实测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按《图例》编号405要求绘制,其中煤层露头线按0、5mm线条绘制。
9、凡与本煤层开采有关得所有井下与地面相通得井口与专用钻孔。
(1)竖井:①按《图例》编号5符号绘制。
注记格式:竖井名称位于上方、粗黑体、字高3、5mm,左上方为竖井得地面标高(红色注记,黑体、字高2mm),左下方为竖井底板标高(黑体、字高2mm),右边注记“提升”及提升方式与能力(仿宋体、字高3、5mm),用红、蓝箭头(箭头尺寸:箭杆3、5mm,箭头2mm)分别表示竖井得进出风流方向,箭头垂直,正对井筒符号。
②小煤矿竖井: 与大矿符号相同,竖井井口标高采用黑色注记,字体大小及注记格式与大矿相同。
(2)斜井:①按《图例》编号8符号绘制,左侧注记斜井地面标高(红色、黑体、字高2mm),右侧注“提升”及提升方式与能力(仿宋、字高3、5mm)。
斜井符号,其宽度画法与一般巷道相同,宽度>4m时,按实际比例得宽度绘制;宽度<4m时,采用巷道符号宽度为2mm(就是指二条线得“中心线”之间得距离)绘制。
用红、蓝箭头(箭头尺寸:箭杆3、5mm,箭头2mm)分别表示井筒得进出风流方向,箭头垂直,正对井筒符号。
②小煤矿斜井:与大矿符号相同,斜井地面标高采用黑色注记,字体大小与注记格式大矿相同。
(3)钻孔(包括见煤钻孔、未见煤钻孔、见煤斜孔):按《图例》编号283、284、285符号绘制。
注记方式: 孔号位于钻孔上方(宋体、字高2、5mm),左上方为孔口标高(红色、黑体、字高2mm) ,左下方为孔底标高(黑体、字高2mm),右边为煤层可采厚度(黑体、字高2mm)。
如钻孔遇断层、侵蚀、火成岩天然焦、沉缺、打丢等情况,要在注记煤厚处注明其原因。
10、井巷工程:(1)每一自然分层与人工分层得采掘工程平面图,均应绘出具有全矿性意义得巷道,如主副井、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水平贯穿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巷,岩巷按《图例》编号14符号,桔黄色绘制, 煤巷按《图例》编号15符号绘制,线条0、2mm,巷道符号得宽度为2mm(就是指二条线得“中心线”之间得距离)。
不在本煤层开拓得巷道,而且与本煤层有关得巷道,用虚线表示,虚线得线长4mm,线间隔2mm。
如用混凝土、料石等砌碹得巷道均用0、2mm,间隔1mm得双线条绘制,巷道得颜色据岩性而定。
注记方式: 岩巷、煤巷应注记巷道名称(仿宋、字高3、5mm),水平巷道得标高一般在图上50mm~100mm注记一次(尽量选择巷道特征点,保留1位小数,仿宋、字高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