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新课标九年级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三个尊重”的含义。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高演绎推理思维、抽象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他们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课前准备】1、了解、安排和落实课前5分钟的新闻播报的准备情况。
(学生准备,属于常规教学的计划) 2、要求学生收集参加各民族的服饰、代表节日;收集香港、澳门回归的图片;西藏和台湾问题的等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情景创设(导入)以知识竞赛的模式,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老师自己收集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或认识我国作为多民族中国的国情。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图片,创设课堂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
结论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2)“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一、背景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被建立,由秦始皇来统治。
在秦始皇治下,中国的统一、国土的完整和边疆的稳定都有了飞跃的发展。
同时,秦始皇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国内建设和文化统一,甚至颁布了一系列教令规范各个方面的生产、生活和社会行为。
其中,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二、多民族的背景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国大约分为七十多个部落和诸侯国,各个地方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都不同。
随着战争的不断爆发,各个部落在不断地融合和消亡。
在秦始皇统一后,他的治国理念也要求民族之间的文化统一和身份认同,同时要求建立起一个有序、高效的政治体系。
三、秦始皇开展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育1. 书同文在秦始皇的时代,实行了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把不同地方的文字和度量衡合并起来。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在各个地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和隔阂,降低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冲突。
另外,也便于在全国范围内交流和交易。
2. 教化天下秦始皇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为大幅提高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文化素质。
因此,他大规模地实施教育制度,开展“教化天下”的政策,为不同民族提供相应的课程并制定了严格的教育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逐渐发挥了显著的效果,秦始皇能够将国家的统治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3. 华夏文化秦朝时期以华夏文化为主导,以中原文化为核心。
华夏文化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发展阶段,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基础。
它是由各个民族合并和融合而成的,涉及许多不同的文化元素和种族。
华夏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深层次文化和历史进程,并对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秦始皇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育的意义尽管秦始皇的教育政策在现代看来算是有所欠缺,但它确实起到了重要的统一和加强国家文化认同的作用。
秦始皇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育政策是中国历史上开展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典型案例,不仅给后世以启示,而且也对于现代中国的多民族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教案标题: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统一发展的重要性。
2. 探讨如何在教育中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和谐发展。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包容性思维。
教学重点:1. 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
2. 统一教育的重要性。
3. 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和包容性思维。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教育中平衡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和统一发展。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包容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
2. 激发兴趣:组织学生讨论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色,引导他们认识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3. 知识传递:介绍多民族国家统一教育的重要性,讲解如何在教育中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和谐发展。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多民族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如何平衡文化差异和统一发展。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教育中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和谐发展,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成果,强调包容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学生讨论表现。
2. 学生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3. 学生个人总结反思。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2. 鼓励学生参与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活动,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资源:1. 多民族国家文化图片或视频。
2. 多民族国家教育政策和实践案例资料。
3. 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方案。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统一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包容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和谐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教案标题: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3.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团结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1. 多民族国家的定义和特点;2.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的重要性;4. 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多民族国家的国旗、地图等素材,引发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认知和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和特点,包括不同民族的共同生活和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包括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等方面。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多个多民族国家的案例,分析其巩固统一的经验和策略,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国家中巩固民族团结。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促进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交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五步: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总结,强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教学活动与方法:1. 视觉展示:通过展示多民族国家的国旗、地图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与讨论:通过讲解知识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等。
2.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性的短文,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多民族国家的国旗、地图等素材;2. 多民族国家的案例资料;3. 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1. 引言在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中,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教育系统,以促进民族和谐、促进国家发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以确保各个民族受到平等的待遇,同时又能体现各民族的特色和文化。
2. 背景2.1 多民族国家的现状多民族国家通常面临着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问题。
这些差异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国家分裂的风险。
2.2 教育对于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教育是促进多民族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不同民族的青少年可以加深了解和尊重,培养对其他民族的包容性和友好性,同时也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各民族的人才。
3. 设计原则为了确保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的成功实施,以下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3.1 平等性原则教育资源和权益应该平等地分配给各个民族。
不论民族背景如何,每个学生应该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3.2 全面性原则教育内容要全面涵盖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
各个民族的特色和传统都应该被尊重和传承。
3.3 可持续性原则教育系统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变化的需求。
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4. 实施步骤4.1 制定教育政策首先,多民族国家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教育政策,明确各个民族的权益和需求。
政策要确保平等待遇,同时又要尊重各个民族的特色和传统。
4.2 教育资源平等配置在实施教育政策时,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
各个民族地区的学校应该具有相同的教学资源和条件,以保证学生们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4.3 多元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多元化,包含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和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各个民族的特色和传统,以便学生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4.4 互相交流学习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和交流,可以组织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和文化展示,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课人:金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理解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1、在获得有关我国民族国情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学习,采用合作、发现、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尊重少数民族,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方针的意义教学流程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渲染气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民族知识知多少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2、请你最少说出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总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大花园,共同感受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课堂情境、教学设置㈠、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活动一:交流分享针对学生我国各民族状况的了解以及各个民族的分布情况,提出问题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提问:我国有这么多民族,是怎样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呢?引导学生通过读教材找出答案: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相应的自治机关,由少数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即民族区域自治。
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吗?学生回答后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我国这么多民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呢?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又是什么呢?㈡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体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主讲人:刘冰(周口师范学院)(1)教材分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框内容,主要讲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祖国统一方面的重大成就。
本框内容共分三个部分,即“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本框从这一主题出发,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这两个内容统一起来讲。
这个内容无论是在本课还是整个单元,都有着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懂得国家的稳定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协作;理解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本框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国情、培养维护祖国统一情感的重要内容。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三个尊重”的含义;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必然趋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逐步掌握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来分析有关政治现象的思维方法;理解、活化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尊重少数民族,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拥护“一国两制”的方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教学难点:学生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解(5)教法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6)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乐曲《嘎达梅林》,歌曲《格桑啦》[教师]这两首曲子分别属于哪一个民族?你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俗吗?这两个民族各有自己的英雄人物,你知道是谁吗?你还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和风俗吗?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结果回答,说出《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乐曲,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英雄;《格桑啦》是藏族的歌曲,格萨尔王是藏族人民世代景仰的英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理解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能够把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他们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页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引出本课内容。
学生聆听歌曲。
思考:这首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出示自学提纲: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有哪些少数民族自治区?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中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么做?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其含义呢?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是什么?青少年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应怎么做?2、学生自己结合老师出示的自学提纲内容,带者问题阅读教材P41-45的内容,并用铅笔把自己的见解在教材上批下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
3、老师在观察中帮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约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利用划分的学习小组,针对老师所出示的自学问题,让同学们在所在学习小组合作竞争,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能力。
4、老师在学生讲解对问题认识的同时,对理解不太准确的问题,做重点讲解。
约用10分钟的时间,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阐明本组对问题的见解,正确的老师作以肯定就可以了,不如意的地方有其他小组来补充和完善。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秦统一的进程与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的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培养基本的时空观念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了解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了解朝代更替的一般过程。
3.★通过秦军事统一和制度统一的全面分析,理解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同秦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
4.★通过深入分析秦速亡的原因,认识秦国家治理弊端的历史教训。
【教科书分析】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秦的统一”包括军事层面的统一、制度层面的统一和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
“秦朝的暴政”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是秦统一后罔顾民意,大兴土木,百姓不堪重负;二是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思想;三是秦二世沿用峻法,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从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讲到项羽、刘邦等义军风起云涌,秦王朝迅速灭亡再到秦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胜项败。
本课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秦统一的背景;秦速亡的原因。
本课建议授课时间为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一一、导入新课铺垫:(出示始皇铜车马图片)1980年冬天,在秦始皇陵东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两乘铜车马。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礼制最高、形象最完整的古代车马。
全车集稳定性、舒适性与安全性于一体,体现了秦制造技术的精良,被世人誉为两千多年前集“空调”与“软卧”为一体的“超级豪华跑车”。
历史上的秦国恰如这辆马车,在秦王的驾驭下以显著的优势横扫六合,从西部小国发展成为庞大帝国。
然而,秦却又极迅速地冲进了历史的深渊。
秦之命运缘何如此?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一览秦之兴衰。
【设计意图】通过对国宝的介绍,迅速使学生神入历史,产生对秦空前强盛却又速亡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本课的展开埋下伏笔。
二、新课教学1.天下归秦提问: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出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请大家分组讨论。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1500字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15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了解历史事件的产生与演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统一和多民族交融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秦始皇在建立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2. 教学难点:(1)秦始皇统一多民族的过程和方法。
(2)秦始皇对各民族的政策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请学生看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全国各族人民怀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伟大传统的代表者之一。
毛泽东同志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富于中国特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极强的真理性、历史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1)问题:你知道毛泽东同志是哪个时期的领导人吗?(2)问题:毛泽东同志所创造的理论体系有哪些特点?指导学生思考,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播放视频和讲解(1)播放视频“秦始皇”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了解秦始皇采取的措施和政策,以及实现统一国家带来的意义。
3. 小结请学生回答问题:“你在这节课中学习到了哪些知识?秦始皇是怎样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秦始皇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和政策?实现统一国家对其所在时期的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4. 练习与巩固请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和展示,讨论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展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从课堂导入、播放视频讲解、小结和讨论展示四个环节展开。
通过视频的播放和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提高其对祖国统一和多民族交融的认识和尊重。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目标:1. 了解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培养尊重多样性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多民族国家的定义和特点介绍。
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价值观。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与导入 (5分钟)- 提问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和挑战。
步骤二:知识介绍 (15分钟)- 通过PPT、课件或演讲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多民族国家的定义和特点。
- 引导学生理解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如民族文化差异、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的矛盾等。
步骤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和方法 (2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统一多民族国家进行辩论。
- 指导学生思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如促进国家稳定、保护民族文化等。
- 引导学生探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法,如教育、政府政策等。
步骤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价值观 (15分钟)- 分组或个人阅读与讨论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价值观。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和谐、互相尊重和包容等价值观的培养。
步骤五: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 (20分钟)- 提供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案例,例如中国、马来西亚等。
- 学生讨论并分析这些案例中如何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 分组或个人完成相关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理解。
步骤六:总结与展望 (5分钟)- 提问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
- 引导学生展望未来,如何继续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教学辅助工具:- PPT、课件或演讲等多媒体工具- 多民族国家案例资料- 分组讨论和辩论的指导表格- 课堂练习的题目和练习册评估方法:-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和答案质量- 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概念的理解程度拓展活动:- 邀请多民族国家的相关专家或代表进行学生座谈会或讲座- 组织学生参观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活动或多民族社区,亲身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
(在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得出:)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离不开”来阐述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2、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卢店镇初级中学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总计第八课时
课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主备人
张红霞
执教者
张红霞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板书)
一国两制
(并明确告诉学生:)
坚持一个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板书)
(再从连、宋打破僵局,访问大陆到目前台湾民众意愿来说明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趋势。)
(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第三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学生预习第四课内容。)
预习提纲:①当今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要发展,应当怎么办?中国如何走发展之路?
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从两幅图案入手,了解并体会祖国统一及“一国两制”)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教师讲述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并用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制度的事例,来说明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板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由学生朗诵“一国两制”的说明。使他们对此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然后再请学生深情并茂朗读相关连接内容,从而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具有的生命活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清朝初期的统治措施和效果;
技能目标:能归纳清朝初期为稳定边疆做了哪些努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清朝初期的疆域概况;
教学难点:能归纳清朝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朝的疆域概况吗?清朝为统一全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师:课件出示清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清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清朝为稳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安定边疆: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清朝能统一全国的原因,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清朝初期为安定边疆采取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的效果如何?清朝的疆域概况又是什么样子的?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001]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一、背景介绍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开国皇帝秦始皇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才华统一了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大一统政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开国君主。
此外,在统一和建立全国性政权的过程中,秦始皇扫平了许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山区地区,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为了维护秦朝的统一和稳定,秦始皇还大力推广儒家思想,并制定了许多法律和制度,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秦朝的历史背景以及秦始皇的治国思想和政策。
2.了解秦始皇通过对多民族地区的统一和推广儒家思想等措施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3.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秦始皇的治国思想和政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制度建设。
在战国时期,六国之间存在着不少地区性的行政区划,这种局面是形成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秦始皇提出了建立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完整行政机构的政策,将全国分为36个郡,每个郡下设若干县,以郡县制代替了分散的封建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的行政区划体系,为后来的历史演进奠定了基础。
此外,秦始皇还推行沟通水利工程和交通运输等基本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大力发展经济和人民生产力。
这些政策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为秦朝的强盛提供了有力支撑。
2. 秦始皇对多民族地区的统一和措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国面临了大量的民族融合问题。
他通过坚决削弱封建贵族力量、推行郡县制、进行社会改革,重新规范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秩序,给了各民族以平等的状态。
其中,秦始皇在对少数民族进行统一时,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实行同化政策秦始皇认为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一,如果不打破原有的族群关系,难以把他们纳入中央集权。
因此,他实行了同化政策,统一了语言文字、度量衡、货币制度和法律制度,使各民族在政治制度上融为一体。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教案: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多民族国家以及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的重要性。
2. 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措施。
3. 掌握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措施。
2. 掌握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1.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2. 多民族国家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讨论的相关话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什么重要?请学生做一个简短的思考。
Step 2:讲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教师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措施。
重点强调中国政府在民族地区工作中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以及宪法对多民族国家权益的保障。
Step 3:讨论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方法和策略教师通过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 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如何解决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差异和矛盾?2. 如何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3. 如何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Step 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于国家的和谐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Step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结合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并通过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看法。
政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政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多民族的国情,理解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同胞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程。
2.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民族政策,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聊一聊: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这些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2.知识讲解a.讲解我国多民族的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民族融合等。
b.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c.讲解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优惠政策等。
3.案例分析a.案例一: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历程i.分析西藏地区的发展变化,了解民族政策在西藏的实施情况。
b.案例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团结i.分析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课堂讨论a.讨论题目:如何增强民族团结,共同维护国家统一?b.学生发言:从自身做起,尊重、关爱各民族同胞,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等。
5.课后作业b.收集有关我国民族政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情况?2.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课后作业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通过讲解我国多民族的形成原因、民族政策以及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程。
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培养了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同胞的情感,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我国多民族的形成原因:让学生通过历史故事、地理分布图等方式,更直观地理解多民族的成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材料,总结提炼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资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做到“三个尊重”。
二、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个尊重的原则
三、教学难点:
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001]1500字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001]1500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和创业历程,以及秦朝的基本统治制度。
2. 理解秦始皇在统一国家中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如吏治制度、法律制度、货币制度、烽火台等。
3. 知道秦始皇所做的一些文化成就,如统一文字、测量土地、修筑长城等。
4. 了解秦始皇反复边疆,开拓疆土的历史背景和历程。
5.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认识和历史发展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
2. 秦始皇的文化成就。
3. 秦始皇的边疆开拓。
三、教学难点:1.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实现的历史背景和历程。
2. 秦始皇对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
3. 秦始皇对边疆开拓的动机和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
2. 小组讨论法。
3. 观察法。
4. 分组报告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秦始皇的生平和创业历程一、教师先让学生听一首《赤壁赋》,从中了解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认识秦国和秦始皇的地位。
二、鼓励学生自主检索信息,向小组内的同学分享。
三、由组内一名学生代表,讲述和展示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名字。
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更加具体的认识秦始皇以及他的创业历程。
第二课时: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一、教师让学生展示几张历史图片,如秦兵马俑、秦王台料等,让学生联想秦始皇时代的景象。
二、演讲小组发言,通过互相交流,了解并讲述吏治制度、法律制度、族宗制度、货币制度、烽火台、取消郡县制、士族和文化学习等政策和措施,让学生对于秦国的统一政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教师和学生对话剖析秦始皇的政策有哪些亮点和缺陷。
同时,教师还可以自行发挥一些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如“秦始皇为什么采用烽火台的方式进行统一?”、“秦始皇为什么取消了郡县制度?”等等。
第三课时:秦始皇的文化成就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影响很大的图片,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学生根据图画,了解秦陵建筑风格、兵器战车样式以及兵马俑形制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教案标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目标:1. 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意义和特点。
2. 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方法和手段。
3. 思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困难和挑战。
4. 培养学生对封建国家的历史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方法和手段。
2. 封建国家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难点:1. 思考封建国家的巩固问题。
2. 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工具:1. 电子白板。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一、引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个影片片段,向学生介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背景和意义。
二、讲解知识点(15分钟)1. 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方法和手段,如政治手段、军事手段和文化手段。
2. 探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困难和挑战,如民族起义、地方割据和外族入侵等。
三、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有效方法和应对困难的策略。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共同总结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方法和困难。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小论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六、课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收获,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思考和准备。
教学方式:1. 影片片段引入。
2. 讲述知识点。
3. 小组讨论。
4. 展示和总结。
5. 作业布置。
6. 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2课时)课标要求: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以活动探究为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并归纳、提炼出主题。
学情分析: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情况和台湾问题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
本课将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认识社会现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从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深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坚信台湾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如何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难点: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的内容和可行性。
三、教学方法:音乐熏陶法、视频播放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
四、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达到情感体验与活动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提示学生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重点关注“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2、结合所学历史、地理知识,收集反映我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学习的史实。
3、收集个别国家和极少数分裂分子企图利用民族问题分裂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相关材料。
4、收集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保持稳定、繁荣发展的数据和事例;收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相关政策、方针和相关事例。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反复播放flash 《爱我中华》(设计思路: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入语:欢快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这个欢乐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乐、带着自豪、带着美好的祝愿走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活动探究、学习新课第一目: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①、邮票展示的服饰属于哪个民族?答:蒙古族;鄂温克族;藏族;维吾尔族。
②、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哪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答:云南;壮族。
③、介绍一个你感兴趣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瑰宝、代表人物等等。
略(设计思路:提升兴趣,了解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的了解程度)【活动二:】过渡语:我们的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分化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民族面貌(视频播放),提问(1):说说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分析,讨论。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归纳: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得出结论: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
提问(2):根据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应采取何种方式管理各少数民族地区。
思考并分析归纳:应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引导学生看书并交流各自对这项制度的了解。
提问(3):这项制度的含义及重要地位如何?(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聚居区即五大民族自治区的情况出示图片展示地理方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区。
、教师总结:我国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板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过渡语: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引导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迎来了民族关系的新时代。
第二目: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1、提出问题:结合42——43页两个活动题,阅读教材42页中间大字部分找到新时期的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问:我国现在的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学生阅读分析交流,归纳得出: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归纳: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并简单讲述三者关系。
出示材料,提问:举例分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也先后有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时候,可见今天的平等与团结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才能有效地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平等与团结呢?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发言: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不歧视少数民族、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3)引导学生自学书上“三个尊重”原则(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相关内容。
阅读,自学教材内容(设计思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理解什么是三个尊重原则)。
出示图片,并简述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一些优惠政策;看图片,并听教师讲述教师总结: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发生之后,相关人员不但受到法律制裁,还遭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谴责。
因此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维护民族团结,绝不能做任何有损民族团结的事情。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所见所感体会三个尊重原则是实实在在在现实生活中的。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应如何落实三个尊重的内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应该怎么做。
(设计思路: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活动二】①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A、相互学习各民族的歌舞艺术;B、一些学校专门设置符合不同民族饮食习惯的食堂;C、不同民族在一起欢度藏历新年等等。
②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答:A、要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B、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C、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总结知识:将本课所学内容做一简要总结。
①民族分布特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④落实三个尊重原则和教师一起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设计思路:知识体系的回顾,加深印象。
)播放歌曲,大家共唱《大中华》结束本课(设计思路:升华学生情感)】过渡语:我国是一个民族较多的国家,只有民族团结了,我们才能期盼祖国的统一,而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中华儿女为此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请阅读教材43到44页一段,找到是哪些人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学生阅读教材得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第三目:实现祖国和平统一1、分析思考:接下来,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企盼祖国统一的历史——展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问题:(1)说一说两个区徽各自代表的含义?(2)结合收集的材料小组内交流一下香港、澳门回归艰辛历程。
过渡语:是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日益强大使得香港澳门回归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那么香港、澳门回顾后是否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进行问题思考。
2、情境分析——播放视频“香港回归十年的辉煌历程”问题:(1)视频资料用事实证明了什么?(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靠的是什么?(3)相互交流你所了解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
3、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视频和图表和课前收集的资料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祖国大陆;资本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过渡语: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我们的统一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是令人值得骄傲的事,然而祖国的统一大业并没有完全实现。
4、情境探究——多媒体播放《乡愁》教师:一首《乡愁》,勾起了遥远的记忆,有人说这哪里是乡愁,明明是国愁,为什么把乡愁叫做国愁,愁什么?学生回答:愁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教师:最近国际社会上经常有人宣扬台湾不是中国领土,台湾是不是中国领土,请你拿出自己的证据?学生回答: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地理学家发现台湾是地壳运动后从大陆脱离的、台湾生活着高山族……教师答:(1)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
(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3)清朝施琅挫败分割台湾的阴谋。
(4)18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5)1943年《的开罗会议》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在国际法上明确无误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教师:台湾回归祖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借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经验,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遵循什么方针?做到哪四个决不?学生阅读分析回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教师总结:浅浅的海峡,阻不断两岸人民的统一之情。
具有5000多年历史中华民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彰显着强大的凝聚力,相信有了民族的团结,有了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归纳所学、提炼感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谈一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感悟?结合上材料,谈谈你认为我国应当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答:A、坚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台湾独立”、“一中一台”。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坚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与台湾当局和平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E、积极发展两岸关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