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导学案:4.4 两极格局的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
[课标要求]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课堂互动
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
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
(1)背景:苏联的实力下降。
(2)政策:新“遏制”政策。
(3)军事措施
①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以重新夺取军事优势。
②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
(4)意识形态措施
①号召对苏联进行讨伐。②支持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电台活动。
[教材互补]
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新一届的总统,提出了一套“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试图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情报等各种手段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里根也主张从实力出发,同苏联对话和谈判,对苏联施加压力。(岳麓版)
[历史概念]
“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证明了美国通过科技力量装配军事使之更加强大,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更优势的地位;苏联经不起这样的拖累,只有从“缓和”到“收缩”走向“崩溃”。
2.苏联的“新思维”
(1)提出者:戈尔巴乔夫。
(2)内容: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不主张进行核战争。
(3)美苏关系的缓和
①签订“中导条约”,双方约定销毁部分核军备。②双方交流合作取得进展。
[重点精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转为全面收缩的原因。
(1)从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上比较,苏联仍落后于美国。为了达到在军事力量方面领先的目标,苏联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
(2)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
[深化探究]
材料“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使竞争激化,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实验证明,“星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思考
(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有哪些目的?
(2)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3)结合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4)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有何启示?答案(1)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2)影响: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3)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4)启示: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二、冷战的结束
1.背景
(1)布什关注苏联国内的改革,并通过提供经济援助试图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2)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并未扭转经济下滑颓势,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引发了全面
社会危机。
2.表现
(1)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
(2)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3)苏联解体:1991年,原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解体。
[教材互补]
德国的分裂是战后欧洲最严重的政治问题之一。在1989年东欧的政治动荡中,东德也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面对强大的压力,东德政府只好开放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和全部边界。1990年,两个德国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方式最终完成了统一。(岳麓版)
[关键点拨]
戈尔巴乔夫的“全面收缩”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之举。长期的争霸使苏联的经济被拖垮,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所以苏联已经不具备与美国在全球争霸的能力。
[重点精讲]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原因。
(1)都是根源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2)都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政策有关。
(3)都受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深化探究]
探究点1东欧剧变
材料一
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柏林墙被推倒
材料二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
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思考
(1)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国际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德国是怎样实现统一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欧剧变的本质。
(3)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1)两极格局由确立到瓦解的趋势。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全力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
探究点2苏联解体
材料一1991年8月19日凌晨,塔斯社发表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鉴于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欠佳,即日起由他本人履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实行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进入了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
材料二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不承认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21日晚上,戈尔巴乔夫声明他开始“完全控制”局势。
思考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
(2)材料二中布什为什么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
答案(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效果,苏联经济继续下滑。政治改革使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方向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内局势失控,国家面临分裂。
(2)戈尔巴乔夫对外战略收缩,寻求与美国缓和,对美国有利。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影响
(1)消极方面:①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