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增进对同学的了解,学会尊敬和欣赏他人的名字。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技巧。
3.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名字,发现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名字故事,增进彼此了解。
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并在口语交际中表达清晰、连贯。
三、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准备关于自己名字的故事,了解名字的寓意和背后的文化。
2. 教师准备相关素材,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以自己的名字为例,讲述名字的由来和寓意,激发学生对名字故事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反馈。
3. 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就名字故事展开讨论,如名字的寓意、背后的文化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名字故事,讨论名字中的趣味事,培养团队协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搜集家族成员的名字故事,了解家族文化。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的名字,发现名字中的美好寓意,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分享内容和小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提升。
2.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表达和交流态度,评价他们的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名字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名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
2. 组织学生参观姓氏博物馆或相关文化展览,增进对姓氏文化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 名字里的故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名字背后的故事,理解名字的意义和重要性;2.掌握正确的拼读名字的方法;3.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生活动1.学生自我介绍: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爱好等;2.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寓意和来由;3.学生学习认读一些常见汉字。
2. 教师引导1.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故事,如智慧、勇气、坚强等;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拼读名字方法;3.教师教学常见汉字的认读和拼写技巧。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1.教师先介绍自己的名字故事,如智慧、勇气、坚强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名字的由来和有关故事。
2.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构成和拼音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认读汉字时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方法。
2. 学生活动1.学生逐个介绍自己的姓名、来自哪里、家庭情况、爱好等,让学生能够积极与他人交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各自的名字通过口头讲述的形式与组员分享;3.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寓意和来由,以此了解每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名字的意义和重要性;4.学生学习认读一些常见汉字,如山、水、人、口、心、手等,并掌握正确的拼读和书写方法。
四、教学评估1.学生完成汉字写作练习;2.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读自己和他人的名字;3.学生在小组分享中能够自由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故事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自我介绍、讲述名字故事和认读汉字等多种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热爱语文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起友好互助的小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学会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名字,并理解名字中的寓意。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技巧。
3. 引导学生感受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名字,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2. 学习名字中的寓意,了解父母给孩子起名时的良苦用心。
3. 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练习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名字,理解名字中的寓意。
2. 难点:如何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表达清晰、流畅,兼顾倾听他人。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名字寓意相关的资料,如名人名言、诗词等。
2. 准备一些关于名字的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口语交际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名字的由来和寓意,引发学生对名字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名字,包括基本信息和名字寓意。
3. 口语交际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寓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口语交际的技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使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寓意,录制成视频或音频,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度、流畅性和互动性。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名字文化内涵的理解。
3. 收集学生的作业作品,评价他们在家练习的成果,以及他们对名字寓意表达的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增进家长对学校教学的了解和支持。
2. 组织一次班级名字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名字的由来和寓意,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分享自己名字的含义,了解名字背后的文化及家族传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故事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倾听、表达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名字的自豪感,增进对家人情感的理解,同时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名字故事。
教学内容1. 名字的含义: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包括名字的字面意义和背后的寓意。
2. 家族故事:鼓励学生分享家族传统或与名字相关的家族故事。
3. 文化背景:介绍名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如家族谱系、吉祥寓意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自信地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并对他人的分享表示尊重和兴趣。
-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名字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名字与文化背景的相关资料。
- 学具:学生准备纸笔,用于记录自己和他人的名字故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围绕名字展开讨论,激发兴趣。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享各自的名字故事,促进互动和交流。
3. 全班分享:每组选取代表在全班分享名字故事,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反馈。
4. 文化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名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分享学习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板书设计- 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 教学主题: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重点:分享与倾听- 教学难点:文化理解与表达作业设计- 学生需要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名字故事的短文,要求包含名字的含义、家族故事和文化背景。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 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本教案旨在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不仅学会表达自己的名字故事,还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名字里的故事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名字的故事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学习兴趣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名字
•学会在交流中合理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
教学内容:
1.讲解:名字里的故事
2.练习:自我介绍及描述他人名字
3.游戏:取名字游戏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名人名字表
3.取名字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15分钟)
1.老师写下自己的名字,让学生猜测老师的名字的含义,引出名字里的故事;
2.通过图片、课件等形式讲解名字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名字与人物之间的联系。
二、练习(25分钟)
1.自我介绍:老师以自己的名字为例,让学生模仿自己介绍自己的名字,并描述名字中蕴含的故事;
2.描述他人名字:老师出示名人名字表,学生随机选择一位名人的名字,描述其名字可能蕴含的故事。
三、游戏(20分钟)
1.取名字游戏:老师将缩写拼成的一些生僻的名字呈现在PPT上,学生猜测名字的全称和名字可能蕴含的故事;
2.小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强调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1.讲解:名字里的故事,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名字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2.练习:在自我介绍和描述他人名字两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比较好,基本能达到教学目标;
3.游戏:取名字游戏比较受学生欢迎,但是一些名字的全称过于生僻,让学生有些无从下手;
4.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名字的理解和整合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交流的信心。
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的提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三篇

【导语】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发现并了解⾃⼰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
并且能够了解⼀些名⼈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的趣味性,提⾼学⽣对学习语⽂的积极性。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1.通过⼝语交际,介绍⾃⼰的名字或他⼈的名字。
2.对名字进⾏详细的介绍,说清楚其中蕴含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齿清楚,思路清晰,讲清名字⾥蕴含的意义。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
每个⼈都有⾃⼰的名字,每⼀个名字往往都蕴含着⽗母对你们的期待与希望,你知道⾃⼰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请跟⼤家说⼀说! ⼆、⼩组合作,交流。
和同学说⼀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他⼈名字的。
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适时发问。
别⼈讲话时,要有礼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四、全班交流。
1.每⼀组挑选⼀名同学,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讲明名字⾥蕴含的故事,说清⽗母对⾃⼰的期待或希望。
注意:⼝齿清晰,讲述完整具体。
2.听了同学的发⾔,你有什么感受? 3.讲讲今后的打算。
4.师⽣共同点评 5.评⽐:谁讲得。
教学⽬标五、作业。
回家和家⾥⼈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发现并了解⾃⼰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
并且能够了解⼀些名⼈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的趣味性,提⾼学⽣对学习语⽂的积极性。
篇⼆ 【教学⽬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名字⾥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敢于发表⾃⼰的意见,能清楚明⽩的向别⼈介绍⾃⼰名字⾥的故事。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增进学生对名字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庭、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包括家庭文化、长辈期望等。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名字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家庭、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名字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户口本、家庭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名字,激发学生对名字的好奇心。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3. 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在全班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4.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2. 主体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交流,了解更多关于自己名字的故事。
2. 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总之,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家庭、传统文化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口语交际4 名字里的故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口语交际4 名字里的故事1. 课前导入老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来导入本节课的话题,例如:•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字?•你知道你的名字的故事吗?•你们家人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2. 学生口语交际活动1:介绍自己的名字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并简单介绍名字的含义或来源。
示例:小明: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小明。
我的名字有明亮、聪明之意,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能聪明伶俐,做个有出息的人。
小红:我叫小红。
红色是喜庆、祝福的颜色,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能开朗、乐观、快乐。
活动2:讲述有趣的名字故事要求:在课前让学生家长准备一个有关自己孩子名字的小故事,让孩子在课上讲述出来。
示例:小明的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常常喜欢在晚上散步,每到晚上八点钟,都会听到远处的安保员大爷高喊着“小明,该回家了啊”。
孩子出生后,妈妈就想起晚上经常被喊的小明,于是就给孩子取了这个名字。
活动3:猜谜语要求:老师出一些名字的谜语,让学生猜出名字。
示例:谜语1:一只鸟,名字和颜色一样。
绿色的是绿头鸭,黄色的是黄鹂,那么红色的是什么鸟?(红隼)谜语2:一篇文章,名字里有「春夏秋冬」四个字,是哪篇文章?(《四季歌》)3. 课后作业要求:让学生回家问问自己家人的名字故事,并写一篇关于自己名字的小作文。
提示:•品读别人的名字故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彼此,也能让我们更加珍视自己的名字;•写作文的时候,可以从名字的含义入手,或者从父母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名字入手。
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和家人的名字故事,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也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珍视自己的名字。
在居家学习的情况下,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更好地与孩子互动,促进家庭和睦和亲子关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第1课时
月日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耐心听完,礼貌回应。
3、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挑战性
目标
明白名字对人的影响重大,不拿姓名开玩笑,并早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
讲话要有重点,突出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有的同学爸爸妈妈的姓都用上了,那她的姓氏现在是几个字?
雷锋的故事:
雷锋已经死了,还有很多人署名雷锋,为什么?
五、作业布置,活动延伸
老舍先生给自己起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笔名,如果你给自己再起个名字,你会叫什么呢?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名字:家人的期望、祝福
教学反思:
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这正是李白名字的故事。
2、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名字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原来名字里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向父母了解了自己名字的来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听一听名字里的故事。
二、初学适异,提炼方法。
3、指名说说印象最深刻的他人的名字。
4、教师小结。
四、拓学展异,深入思考
1、小结,引导质疑。在探究“名字的故事”的时候,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发现吗?
2、预设:
姓名的年代性
许多爷爷奶奶都叫:建国、卫国、国红、国芳。
爸爸妈妈一辈有很多单子的名字,
我们的名字都是三个字的,还有不少四字名字。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分享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增进彼此的了解。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懂得礼貌待人,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教材P36“名字里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分享自己名字的背后的故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名字中的寓意和家族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学会尊重他人,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2.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分享的过程。
3. 划分学习小组,确保小组讨论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片,引发对名字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3. 分享交流:组织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名字的背后的故事,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反馈。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名字中的寓意和家族文化,记录讨论成果。
6.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中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名字故事,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名字起源和含义的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交流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名字的故事,增进家庭亲子互动。
2. 组织一次班级名字故事比赛,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作业,采访家庭成员,了解家族名字的传承和意义,培养对家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c77e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9.png)
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名字的由来和意义,认识到名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名字的起源和作用。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名字的由来:讲解名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名字的意义和作用。
2. 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分析名字中的字词寓意,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
3. 口语交际训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名字的故事分享,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名字的由来和文化内涵,学会运用口语交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名字的资料,准备教案、PPT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自己的名字含义,准备分享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名字的意义,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讲解名字的由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名字的起源和发展。
3. 分析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分析名字中的字词寓意,感受中华文化。
4. 口语交际训练:分组进行名字的故事分享,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名字文化的了解。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家族中的名字故事,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分享等,评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在小组分享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认读与自己相关的名字,并理解名称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表达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名字的重要性,并良好地与他人相处。
教学内容:1. 收听并欣赏名字相关的故事,了解各个名字的含义、来源、文化背景等。
2. 通过绘本、图片、课堂讲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名字,并学会正确书写和发音。
3.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名字及其故事,提高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口语互动方式了解学生对名字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名字的含义和来源。
2. 制定探究名字的主题,激发学生探究名字的兴趣。
二、提高识字水平(10分钟)1. 教师通过绘本、图片等方式,给学生展示不同名字的书写和发音。
2. 要求学生跟读、模仿书写,并结合故事情节、文化背景等,理解名字的含义。
三、听故事,认识名字(15分钟)1. 分享与名字相关的故事,讲述名字的来源、文化背景等。
例如:苏轼的名字来源、才子佳人胡静安的名字故事等。
2.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理解,通过故事中不同名字的涵义,加深对名字的认识和理解。
四、小组互动,分享故事(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要求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名字,讲述自己名字的来源、含义、文化背景等,并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和互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进行讨论,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对名字的认识和理解是否有所提高,是否对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来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名字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学生要珍惜自己的名字,与他人良好相处,并劝导学生不要轻易更改自己的名字。
教学方式: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互动式教学法等。
2. 语言轻松、愉悦,生动形象。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提问、分享、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姓名,尊重他人的姓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准备自己的姓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相问好,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述名字里的故事(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姓名。
(3)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
(2)组内成员轮流讲述自己的名字故事,其他成员认真倾听。
(3)组长负责组织讨论,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言。
4. 课堂分享(1)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2)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3)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姓名的重要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 名字里故事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名字的由来,探究名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名字的寓意,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名字的故事,能够表达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寓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和他人的名字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名字的由来、名字的寓意等。
2. 学生准备自己的名字故事,以及了解一些著名人物的名字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名字的由来和寓意,引导学生关注名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2. 探究: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的名字故事,了解著名人物的名字寓意。
3. 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名字故事和著名人物名字寓意。
4. 讨论:全班同学针对展示的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询问自己的名字由来和寓意,并与家长分享。
2. 学生选择一位著名人物,了解其名字寓意,下节课向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水平。
关注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名字的由来和寓意。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著名人物的名字寓意,加深对名字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
七、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完成情况,以及对著名人物名字寓意的了解。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

其次,我发现部分同学在口头表达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在组织语言、表达情感方面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口语表达训练,通过提供语言框架、示范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自己名字的故事。
3.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尊重和关心同伴的品质。
4.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享名字里的故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清晰、流畅地表达个人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传达:如何在口语表达中融入个人情感,使故事更具感染力,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文化深度:学生对名字背后的文化含义可能了解不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例如解释某些字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交际策略: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可能不知道如何恰当回应,需要教师教授交际策略,如点头、微笑、提问等。
举例:针对语言组织难点,教师可以提供“故事框架”帮助学生构思,如“我的名字是…,这个名字的寓意是…,我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我对此的感受是…”。针对情感传达,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或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不同的语调、语速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名字寓意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 名字里故事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名字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倾听、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珍惜自己的名字,增强自我认知。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名字里的故事》。
2. 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学习人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3. 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名字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倾听、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名字,了解名字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学习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对话氛围。
3. 分析课文:讲解课文中的对话,学习人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4. 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
5.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人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交流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对于名字含义和背后故事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提高情况。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自己的名字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记录下来。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八、课程回顾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在口语交际、课文学习等方面的进步。
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考虑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3.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初步感受家的温馨,体会家人对自己寄予的爱和希望,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激起对父母、长辈的爱和感激。
4.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的故事。
5.乐于交流,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态度礼貌大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展开交谈。
【教学重点】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学生乐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采用灵活多样的交际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等口语交际的能力。
长辈的期待藏着的故事
别人讲话要礼貌地回应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开课伊始,以教师主动提出想和同学“交朋友”的方式,师生间进行平等亲切的对话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下一步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行有效活动创造了条件,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名字的来历和含义,不只落脚于学生的姓名,还拓展延伸了学习内容,将品德、社会、传统文化等相关学科的内容有机结合,同时也不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他们的体验与新知结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激发学生愿意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欲望。
五个福娃的引入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把大家共同关注的时事问题纳入了教学,巧妙地渗透了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让学生对自己名字的来历和含义进行展示交流的环节,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别人欣赏,被别人尊重,会引发主动与别人交流的意愿,更自信、更轻松地与别人交流。
引导学生探寻由名字引发的关爱,去感受生活中家人对自己无私的关爱,从而激起感激与回报之心。
既重视学生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又升华了前面活动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加强了德育的有效性,也达成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对课堂上列举的几个名人的名字的来历和含义了解很少,只能有老师进行讲述。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积累相关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