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农村与城市社区间的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我国农村与城市社区间的差异

摘要:通过对农村与城市社区的比较,了解它们的特征,认识社区的发展趋势。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把握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城市社区差异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在1881年由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随即这个概念便成为个人、家庭之后又一个研究社会构成的单元。从最初的含义,即“是由一种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已经延伸成为一个新的定义,即“人们的集体,这些人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情感的、自治的社会单位。”

在我国,社区在农村与城市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本文将从形成、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从静态角度分析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一)形成上的不同

1、农村社区的形成,受自然进化的影响较为突出,具体有3条途径:

自然起源,即一个农业家族按自然进化过程扩大为一个农村社区。此种途径形成的村落的特点是,家族势力大,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合,即由若干独立的农业家庭联合而成。这些农业家庭一般是由不同地方迁移而来,没有血缘关系,相互之间社会往来增多,便形成了村落。在这种农村社区中,个人的作用相对提高,社会势力减弱,家族势力微乎其微。

农村建设,即在一块空地上建立一个新社区。它与自然起源的农村社区不同,是通过人为力量建设起来的;与社会组合的农村社区也不同,不是在许多独立个人家庭的基础上结合而成,而是在群体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

2、城市社区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结果。它的产生一般需要3个条件:生态因素,包括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等。

经济因素,要有相对发达的农业,除自给自足外,有多余的产品能够拿到市场上出售。

社会因素,有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与制度,有了劳动分工,出现了一批不直接与土地打交道的人。

(二)经济活动上的不同

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生产效率低,季节性强,专业分工差,社区经济活动简单。

城市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工业、商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城市的经济活动特点促进了人口集中,加速了人际问的交流,促进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也缩短了物质和能源在流动转换中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社会结构上的不同

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简单,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生活资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没有专门的生活服务系统。

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分工精细,专业化强,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此外,人口稠密,各种组织、机构林立,生产、生活的社会化,就需要有规模庞大,内部职能分工、权力分层复杂的科层管理结构。

(四)人口特征的不同

农村社区人们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小。

城市社区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的异质性特点突出,城市居民在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性。

(五)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

农村社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节奏松散。而且,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思想上偏于保守。

城市社区生产水平较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较高,生活方式具多样性特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

(六)社会关系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的社会流动小,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以及长期在一起生活形成的乡亲关系,在农村社区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突出,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娱乐单位。农村生活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家庭、亲属、邻里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村民十分注意维护家庭、亲属、邻里等初级关系。

城市社区社会流动性大,职业复杂,生活多样化、社会化,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充分互动与直接接触。人际交往多向、频繁,而且主要是角色之间的交往,人与人的了解往往限于某个方面,社会关系趋向表面化、匿名性、短暂性。另外,城市社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等价交换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渗透到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表现出商品化、理性化、世俗化、非人格化等特征,即以效率和效能作为衡量与评价日常生活的标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色彩少,对事件的处理以效率为基本准则,凡事对事不对人,讲求实效,注重结果和切身利益,追逐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待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明显的容忍性,“见怪不怪”。这使他们敢开风气之先,敢于标新立异,易接受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

以上对城乡社区的比较,是从静态的角度,从两种最基本存在形式的对比认识社区。要全面地认识社区,特别是要认识社区的发展,仅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考察杜区,即从城市化的过程研究社区。

二、从动态角度分析变化中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村社区充满了活力,在社区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功能。

(一)社区结构系统由封闭化趋于开放化

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结构简单,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低,社会组织单位间的结构关系较为松散,而不同于城市社区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高、阶层复杂多样,次级群体是社会群体的主流。

农村经济改革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小农经济为根基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封闭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田园农耕式村落社区的结构开始分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形成了独特的与城市不同的工业、农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齐全的产业结构,以及特有的开放化的社区结构。

(二)劳动人口群体由同质化趋向异质化

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居民无论从内在心理或外在表现上,均趋向于同质化,而城市居民则趋于异质化。加之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社区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受教育上存在着机会的不平等,致使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城市居民。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农村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带来了社区劳动组织方式、农民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社区居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家庭功能,以及产业结构的大变化,由此农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多样化的职业类型。长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村社区同质性的劳动人口逐渐分化为异质性的各行各业的劳动人口。劳动人口群体的流动与分化,众多农民成为相对自由的,不必固守土地的社会流动群体,从而改变了原先僵化的社会关系结构,使乡村社会具有了多元性、复杂性的特质,有利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

(三)社区经济活动由简单化趋于复杂化

农村改革带来了两个直接结果,一个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的大发展,具体表现为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大量增长;一个是农村社区人口摆脱了千百年来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农业劳动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具体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现,相对自由的劳动力要素流动,加快了农民向城乡二、三产业的转移。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由此带来农村经济的非农化趋势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突破了旧有的农村经济的封闭式的生产格局。市场经济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每种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来完成,劳动分工越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产品的规模效益越能体现,社区内外的经济联系也日益频繁。城市发展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业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由此农民从单纯的种植业这一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走向更加广阔的农、工、商、贸多种经营的生产与生活空间。

(四)社区组织由行政归属型趋于利益归属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计划经济下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在利益的驱动下,其功能日趋分化、专门化,开始与行政组织进行结构关系重组,包括乡村组织的变迁,即初级关系(如血缘的或地缘的群体)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次级关系(如具有共同利益的正式组织、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的重要性在逐步提高。社区组织已不完全依附于行政部门,由于利益分化、具体化,形成不同组织和层次间的利益关系网络。村民自治在农村社区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关系由乡村取向趋于城市取向,社会组织形式也从简单的行政依附型向复杂的利益归属型的运动成为农村社区组织变迁的基本趋势。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中,小城镇作为一种介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的特定社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谓小城镇社区,是指在一定地理位置内,以乡镇工业、商业以及手工业生产为主要社会活动的人口集聚区域。在地域结构、人口分布、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它既具有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相异的存在方式,又有与周围农村和城市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自身特点。小城镇社区这种联系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对我国城乡社区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城乡二元经济对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