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工艺流程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ADA法(亦称蒽醌二磺酸钠法)

(1)基本原理:该脱硫法的反应机理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pH—8.5~9.2范围内,在脱硫塔内稀碱液吸收硫化氢生成硫氢化物。

Na C03 + H S NaHS + NaHCO (6-1)

第二阶段,在液相中,硫氢化物被偏钒酸钠迅速氧化成硫。而偏钒酸钠被还原成焦钒酸钠。

2NaHS + 4NaV0 + H 0 Na V O + 4NaOH + 2S (6-2)

第三阶段,还原性的焦钒酸钠与氧化态的ADA反应,生成还原态的ADA,而焦钒酸钠则被ADA氧化,再生成偏钒酸钠盐

第四阶段,还原态ADA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氧化态的ADA,恢复了ADA的氧化性能。

反应式(6-1)中消耗的碳酸钠由反应式(6-2)生成的氢氧化钠得到T补偿。

恢复活性后的溶液循环使用。

当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氰化氢时,尚有下列副反应发生:

气体中混有这些杂质是不可避免的。可见,总有一些碳酸钠消耗在副反应上,因而在进行物料平衡计算时,应把这些反应计入。

(2)影响溶液对硫化氢吸收速度的因素

影响溶液对硫化氧吸收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溶液的组分、吸收温度、吸收压力等。

①溶液的组分。包括总碱度、碳酸钠浓度、溶液的pH值及其他组分。

②溶液的总碱度和碳酸钠浓度:溶液的总碱度和碳酸钠浓度是影响溶液对硫化氢吸收速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在净化低硫原料气时多采用总碱度为0.4mol/L、碳酸钠为0.1mol/L的稀溶液。随原料气中硫化氢含量的增加,可相应提高溶液浓度,直到采用总碱度为1.0mol/L,碳酸钠为0.4mol/L的浓溶液。

③溶液的pH值

④溶液中其他组分的影响:偏钒酸盐与硫化氢反应相当快。但当出现硫化氢局部过浓时,会形成“钒-氧-硫”黑色沉淀。添加少量酒石酸钠钾可防止生成“钒-氧硫”沉淀。酒石酸钠钾的用量应与钒浓度有一定比例,酒石酸钠钾的浓度一般是偏钒酸钠钾的一半左右。

溶度中的杂质对脱硫有很大影响,例如硫代硫酸钠,硫氰化钠以及原料气中夹带的焦油、苯、萘等对脱硫都有害。

⑤温度:吸收和再生过程对温度均无严格要求。温度在15~60 范围内均可正常操作。但温度太低,一方面会引起碳酸钠、ADA、偏钒酸钠盐等沉淀;另一方面,温度低吸收速度慢,溶液再生不好。温度太高时,会使生成硫代硫酸钠的副反应加速。通常溶液温度需维持在40~45 。这时生成的硫磺粒度也较大。

⑥压力:脱硫过程对压力无特殊要求,由常压至68~65MPa(表压)范围内,吸收过程均能正常进行。吸收压力取决于原料气的压力。加压操作对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原料气有更好的适应性。

(3)工艺流程:

常压改良ADA法脱硫的生产流程:

图6-5是常压改良ADA法脱硫的生产流程。气体由脱硫塔1底部人塔,在塔内的木格上与吸收液逆流接触,硫化氢被吸收。硫化氢被吸收后,气体由塔顶放出,送往后工序。吸收后的溶液从塔底流出,经水封2进入溶液循环槽3,然后用循环泵4打入溶液加热器,再生塔内脱硫液得到再生。析出的硫磺,被空气鼓吹到溶液表面,呈泡沫状,在再生塔上部的扩大部分与再生后的溶蔽分离。溶液自扩大部分的下部流出,经过渡位调节器6和空气弛放罐7溢流入脱硫塔,循环使用。硫泡沫自再生塔顶溢流经泡沫槽8,再流入真空过滤器9过滤后进入熔硫槽熔融后成型,滤液送蒸发器13蒸发浓缩。浓缩后的溶液放至热过滤槽进

行真空抽滤。抽滤后得的固体主要是碳酸钠,被进至溶解槽溶解后返回系统。滤液则放入结晶槽冷却结晶.再经离心机分离,得到硫氰化钠粗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