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验设计第20组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实验教学》第20组作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组成员:王开涛王海涛魏刚

1.小组组员分工、合作情况

本组组员共三人,详细分工合作如下:王开涛:负责制作课堂讲解ppt;王海涛:负责课堂ppt的课堂展示讲解;三人合作负责(魏刚主要操作)实验用具的准备和实验操作,王海涛和王开涛负责小组作业的最后完成提交。

2.实验设计的各个要素是否齐全

本实验的设计完整,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的操作、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的总结反思等,要素齐全。

3.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1)实验材料合理性分析:

本实验主要利用砂土、饮用水和盐水(盐度为35‰)来分别模仿陆地、淡水和海洋,通过实验来证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和规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地理原理形象化的理解。砂土性质可模拟大陆,饮用水属于淡水,可以用来模拟地球上的淡水区,而盐度35‰的溶液则可用来近似模拟海水的性质。

(2)实验环境合理性分析:

实验环境选择室内(室温低于室外)和室外(有较强阳光照射,天气状况稳定)两个地点,可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准确性、教育性。考虑到自然界中海陆热力差异的显现均在自然条件下(有各种外界因素干扰),所以此实验选择近似自然的情况较为合理,能达到实验目的。

4.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

实验操作简单易掌握,适合中学生亲自操作和学习。

(1)实验用品简单常见,容易找到。

(2)实验过程简单易懂,适合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3)实验要求宽松,主要保证室内(室温低于室外)和室外(有较强阳光照耀,天气状况稳定)两个条件,及测温时温度计放在水和砂土中上方即可。

5.实验设计的教育性

通过实验手段,形象的展示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

可将此次实验作为逐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表明高中地理教学的理念之一“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展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此实验也是新理念的有效落实。

附:实验设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存在证明》

实验前的准备:

所需素材:纸杯、温度计、干砂、纯净水、盐

实验时间选择:选择7月6日中午,天气状况稳定,有较强阳光照射。

实验的操作:

1.取三个相同容积的纸杯,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饮用水,干砂和盐水(盐度为35‰)。

2.把三个纸杯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正午),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干砂、纯净水、盐水的温度计读数并记录,晒一定时间后(30分钟),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次记录。

3.再把纸杯杯移入室内,过一定时间后,再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记录。

数据分析:

1.在阳光下晒三十分后,读出干砂、饮用水和盐水的温度,并与实验前的温度进行对比,得出温度变化度数。

2.纸杯移到室内五分钟后,再读出细砂、饮用水和盐水的温度,算出各自与其在阳光下晒30分钟后的温度的差值。

得出结论:

温度变化幅度:细砂>盐水>饮用水

交流合作:引起温度变化不同的原因是水和细砂的比热不同。水的比热大,而砂石的比热小,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温度升高的就比较小,而细砂升高的就比较多。

实验的注意事项:

保证室内(室温低于室外)和室外(有较强阳光照耀,天气状况稳定);

测温时温度计放在水和砂土中上方,因为短时间内不能保证杯中所用水和砂土同时发生明显温度变化。

请老师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