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原理分析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原理分析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原理分析

文章编号:1000-9930(2001)01-0068-03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原理分析

邬书跃1, 周少武1, 黄 丹1, 张尔杨2

(1.湘潭工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湖南湘潭411201;2.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对两种基本型式的预失真线性化技术数字基带预失真和射频预失真的组成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

明,这两种技术具有线性度高、收敛速度快和便于实现等特点,因此可用于对移动发射机中的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图4,参8.

关 键 词:预失真;线性化;自适应;功率放大器中图分类号:TP391.9;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数字网络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引起人们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广泛关注.数字化系统丰富了从普通话音传输业务到数据传输业务的各种业务.在大多数数字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最新研究中,人们认为像QPSK 和QAM 线性调制方法的引入理论上可以获得高的频谱效率,但它们容易给发射台的功率放大器带来非线性失真,而且由于存在RF 互调失真(通常可由放大器的AM-AM 和AM-PM 转换特性来描述)使得功放的频谱有扩展的趋势.因此线性调制方法需要有线性功率放大技术,否则移动台功率放大器会消除由于线性调制方法的应用而得到的频谱效率的任何优点.在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对邻信道干扰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通常要求已调信号在邻信道的辐射功率(带外发射功率)与所需功率之比应低于-60dB,即与带内信号功率相比,带外发射功率应小于-60dB~-70dB.线性放大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功率效率低的缺点,这使得它们不能满足上面所提到的邻信道干扰的严格要求.人们曾尝试对于较小邻信道干扰放宽这一严格要求,并尝试在不牺牲放大器功率效率的情况下保持高的频谱效率.然而即使在非常窄的频带系统(像30kHz 或10kHz 信道间隔系统)中,这一严格要求依然存在.在这种窄信道间隔系统中,发射机功率放大器为了实现高功率效率和低的带外发射则会遇到这一要求.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们对用于基站和移动台的高功效非线性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进行了研究.迄今,已研究出了多种对移动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

化的技术,其中主要的技术[1]

有正向前馈(feed -forward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和预失真(predistortion)技术.正向前馈法已广泛使用,然而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工作环境变化时(温度、时间、工作频率及电源电压值发生改变),电路的参数变化不可能严格地保持一致,从而造成放大线性的恶化,因此其稳定性不好.同时在末级大功率合成器处构成自适应环路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一般在功率合成级不便采用自适应技术.此外,该方法效率低而且设备很复杂.负反馈技术需要特别处理时延和所需的带宽,这种技术使得放大器带宽很窄,不适合宽频带放大.因此预失真技术成为对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的理想技术.通常这种技术可使放大器得到宽的频带和宽的动态范围.这种技术的实质就是预先使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在幅度和相位方面产生预定的反失真去抵消放大器内的非线性失真.产生反失真的器件称做线性化器件.图1给出了预失真线性化电路框图

.

本文对两种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收稿日期:2000-07-22

作者简介:邬书跃(1963-),男,湖南常德人,湘潭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数字移动通信和自适应功放等方面的研究.

第16卷第1期2001年 3月湘潭矿业学院学报J.XIANGTAN MIN.INST.Vol.16No.1Mar. 2001

1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移动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的自适应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目前该技术主要分为基带预失真和射频预失真两种基本类型.1.1 基带预失真技术[2]

图2给出了基带预失真线性化电路模型.

图中已调射频信号均以其基带复包络的形式表示,虚线框内的信号变换过程全部在数字域内由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完成.输入端的信号经过A/D 变换后得到数字域中的等价信号,记为V m (t),对其进行预失真DSP 信号处理之后,得到数字域中的预失真信号,记为V d (t),在经过D/A 变换后输出预失真信号,此预失真信号通过线性调制器(正交调制器)调制到载频上并进行功率放大,功放的输出信号记为V a (t).V a (t)送往天线输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输出功率通过耦合器送往线性解调器,解调器经过A/D 变换后得到的反馈信号记为V f (t),此信号用于提供给误差比较模块和自适应算法模块作为参考信号,从而决定正确的预失真特性.预失真特性由预失真表(LUT)决定.

基带预失真线性化技术不涉及难度大的射频信号处理,只在低频部分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因此该方法便于采用现代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1.2 射频预失真技术[3]

射频预失真线性化系统框图见图3所示.图3中所有信号均以其基带信号或者基带信号的复包络表示.根据功率放大器的输出V a (t ),线性化电路产生一个理想调制信号V m (t)的预失真量V d (t).预失真器单元则由一个复正交调制器组成,见图4.

用非线性多项式对同相和正交端口进行调整,该多项式为输入信号包络的函数.反馈通道则将实带通

功率放大器输出的一部分馈送至正交解调器(QDM)的

RF 端口,QDM 的LO 端口为预失真器的输入信号端口.对复基带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可以获得由功率放大器所产生的带外功率,将该QD 带外功率进行均衡和功率检测便得到用来对预失真器进行调整的大小幅值.

自适应射频预失真技术利用调制信号的包络产生两个非线性函数,后者插入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相反的幅值和相位.两个非线性函数被加入到由一个复相位调制器组成的预失真器单元电路,复相量调制器则控制输入参考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两个非线性函数的系数则由一个微处理器控制.

射频预失真技术具有电源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较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方法.不过,这种方法仍然需要使用射频非线性有源器件,它们的控制和调整是一个不易处理的过程.1.3 预失真器组成原理

预失真器的基本功能就是产生与功率放大器相反的互调制(I MD)分量.因此,预失真函数为功率放大器特性的一个近似表达式,而把功率放大器的特性模拟成一个无记忆的非线性元件[2]

.于是,预失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由下面的方程给出:

V d (t)=V m (t) F (|V m (t)2|),

(1)

V m (t)为输入,F 为预失真函数(或预失真器增益).

图4为自适应预失真器原理电路,据图定义:

F 1(x m (t))=Re{F(x m (t))},F 2(x m (t))=I m {F(x m (t))}.

(2)第16卷第1期邬书跃等: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原理分析69

2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实现方法

目前已有两种方法被用来实现基于复增益的预失真器[4].在一种方法中[5]采用了一种把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功率作为指针,功率放大器的复增益作为指针对应纪录的预失真表(LUT).根据每一个预失真器输出的幅度,可从LUT得到相应的功率放大器的复增益,然后将功率放大器的复增益与其相应的预失真器的输出相乘便得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这种表格查找的方法可用来逼近任何增益波形图,并且可通过增加或减少预失真表的量值来调整性能.第二种方法[1-2]则利用两个多项式方程来拟合理想的复增益曲线.这种方法更容易实现,但任意的增益波形图也许较难与多项式函数相一致.由于变量较少,这种多项式方法比起表格查找方法更容易初始化和实时修正.

3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并已进入实用化阶段.Hilborn、Stapleton和Cavers[6]将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应用于一种自适应直接变频发射机并利用表面拟合(Surface fit)算法获得了该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

(1)带外功率是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和正交调制器不完整性(非理想性)的二次函数;

(2)预失真器和正交调制器补偿电路收敛时间约为3s;

(3)可以将邻信道功率减小约20dB.

作者认为,移动发射机中自适应功率放大器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算法选择用于提高系统收敛速率的各种不同的自适应算法;

(2)性能研究用来提高系统的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的途径以及;

(3)硬件实现减小系统复杂度和几何尺寸.

今后的工作将集中在用于提高收敛速率的各种不同的自适应算法.作者相信,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电路技术的发展,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在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方面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STAPLETON S P,COSTESCU F C.An adaptive predistorter for a power

amplifier based on adjacent channel emis sion[J].IEEE Trans Vehicular Technology,1992,41(1):49-56.

[2] SUNDSTR OM L,FA ULK NER M,J OHANSSON M.Quantization anal ysis

and desi gn of a di gi tal predi stortion linearizer for RF power amplifiers[J].

IEEE Trans Vehicular T echnology,1996,45(4):707-719.

[3] STAPLETON S P,KANDOLA G S,CAVER S J K.Simulation and anal ysis

of an adaptive predistorter utiliz ing a complex spectral convoluti on[J].

IEE E Trans Veh icular T echnology,1992,41(4),387-394.

[4] HILBORN D S,STAPLETO N S P,CAVERS J K.An adaptive di rect

conversion trans mitter[J].I EEE Trans Veh T echnol,1994,43(2):223

-233.

[5] CAVERS J K.A li nearizing predis torter with fas t adaptation[J].IEEE

T rans Vehicular Technology,1990,39(4):374-382.

[6] HILBORN D S,STAPLETO N S P,CAVERS J K.An adaptive di rect

conversion trans mitter[J].I EEE Trans Veh T echnol,1994,43(2):223

-233.

[7] NA M IKI J.An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predi storter for mul tilevel

quadrature a mpli tude modulation[J].IEE E T rans Commun,1983,

CO M-31,707-712.

[8] NOJI MA T,KONN O T.Cuber predis tortion lineariz er for relay equipment

in the800MHz band land mobile telephone s ys te m[J].IEE E Trans Veh Technol,1985,VT-34,169-177.

The analysis of predistortion linearization

WU Shu-yue1, ZHOU Shao-wu1, HUANG Dan1, Z HANG Er-yang2

(1.Dept.of Information&Electronic Eng.of Xiangtan Polytechnic Universi ty,Xiangtan411201,China;

2.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ational Universi ty of Defence Technology,Changsha410073,China)

Abstract:The composing principle of two kind of the predistortion linearization technologies-digital base-band predistortion linearizer and RF predistortion linearizer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analytic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two technologie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fast convergence,high linearity and ease to implement.So,they can be used in linearizing of power a mplifiers of mobile transmitter.4figs.,8refs.

Key words:predistortion;linearization;auto adaptation;power amplifiers

Biography:W U Shu-yue,male,born in1963,Dr.,associate professor,mobile c ommunica tion and adaptive powe r a mplifier.

70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1年3月

数字预失真(DPD)算法研发工具和验证方案

1 安捷伦数字预失真(DPD)算法研发工具和验证方案 -不依赖于特定厂商芯片组的方案 技术背景: 在无线通信系统全面进入3G 并开始迈向 4G 的过程中,使用数字预失真技术(Digital Pre-distortion ,以下简称DPD )对发射机的功放进行线性化是一门关键技术。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和覆盖范围的关键部件,非线性是功放的固有特性。非线性会引起频谱增长 (spectral re-growth),从而造成邻道干扰,使带外杂散达不到协议标准规定的要求。非线性也会造成带内失真,带来系统误码率增大的问题。 为了降低非线性,功放可以工作在较低的输入工作条件下(或称为回退),即功放工作曲线的线性部分。但是,对于新的传输体制,诸如宽带码分复用(WCDMA)以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 ,3GPP LTE)等,具有非常高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比(PAPR),也就是说信号包络的起伏非常大。这意味着功放要从其饱和区回退很多才能满足对信号峰值的线 性放大,而峰值信号并不经常出现,从而导致功 放的效率非常低,通常会低于10%。90% 的功放直 流功率被丢掉了,或被转换为了热量。 稳定性和持续运行能力都会下降。 为了保证功放的线性性和效率,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对功放进行线性化处理,如反馈,前馈及数字预失真等方法。 在所有这些线性化技术中,数字预失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技术。同反馈法和前馈法相比,数字预失真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优异的线性化能力,保证总体效率以及充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变换器的优势。数字预失真在基带上加入预失真器,将输入信号扩展为非线性信号,而这种非线性特性正好和功放的压缩特性互补 (见图1)。 理论上讲,预失真器和功放级联后成为线性系统,原有的输入信号被恒增益地放大。加入预失真器之后,功放可以工作到近饱和点而同时仍然保持良好的线性,从而大大提升了功放的效率。从图1中可以看出,DPD(数字预失真器)可以看作是功放响应的”反”响应, 数字预失真算法需要对功放的特性进行高效和精确地建模以保证成功地开发数字预失真器算法。 针对2G 和3G 移动通信标准,市场上已有一些较成熟芯片组技术。工程师可以可以选择既有芯片组、对算法进行优化、验证来完成自己的DPD 设计。但随着LTE 、LTE-Advance 、微波宽带接入(如ODU 等)、802.11ac 以及专用通信系统的不断涌现,要求DPD 方案具有更高的带宽、及在新通信制式或客户化信号上完成功放建模和算法实现的能力。另外有一些用户仅作算法研究而不希望进行费用高昂、设计复杂的电路实现;或者需要开发自有的DPD 方案以降低BOM 成本。这些新需求都需要研发工程师拥有不同的研发和验证工具。 DPD 方案概述: 一个好的研发和验证工具必须具备的性能包括:(1)性能指标如频率、调制带宽等满足系统要求(2)信号制式要具有灵活性,既可以满足标准制式系统(如2G/3G )要求,还要可以满足客户定制化系统的要求(3)精确性(4)功放初始建模不依赖于某个特定厂商的芯片组或硬件实施方案(5)可以将开发好的数字预失真方案和其它的基带设计如CFR 或均衡等集成在一起(6)易于使用。 安捷伦的数字预失真研发和验证工具包括 SystemVue W1716 DPD 预失真工具及超宽带矢量信号分析仪和矢量信号源。这套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 (1) 性能高:调制带宽<=140MHz 时,频率高达50GHz ;调制带宽<=800MHz 时,频率高达26.5GHz 多载波LTE-A DPD 算法的验证

削峰和数字预失真原理及其运用

削峰与数字预失真原理及其 运用

目录 目录 (3) 第一章:数字预失真原理及其运用 (5) 1 功放线性化技术的引入 (5) 2 射频功放非线性失真的表征 (6) 2.1 射频功放中的三类失真 (6) 2.2 多项式系统模型 (7) 2.3 AM-AM & AM-PM模型 (8) 2.4 ACPR与EVM (11) 2.5 PA的记忆效应简介 (11) 2.5.1 记忆效应的定义 (11) 2.5.2 电学记忆效应 (13) 2.5.3 热学记忆效应 (13) 3 功放的线性化技术 (14) 3.1 功率回退 (14) 3.2前馈线性功放 (14) 3.3预失真线性功放 (14) 4 数字预失真(DPD)原理 (16) 4.1 数字预失真原理 (16) 4.2 数字预失真的实现 (17) 4.2.1 PA的模型 (18) 4.2.2 数字预失真的实现架构 (19) 4.2.3 DPD模型参数的自适应过程 (20) 4.2.4 基于LUT的数字预失真实现 (21) 5 DPD的运用 (22) 5.1 DPD在无线系统中的位置 (22) 5.2 DPD提高系统的指标 (23) 第二章:削峰原理及其运用 (24) 6 削峰技术引入的目的 (25) 6.1 峰均比定义及测量 (25) 6.2 CCDF的数学表示 (26) 7 削峰的主要指标 (27) 7.1 削峰后的PAR (27) 7.2 误差矢量幅度EVM (28) 7.3 峰值码域误差(PCDE) (29) 7.4 邻道泄漏功率比(ACPR) (29) 8 常用的削峰方法 (29) 8.1 单载波削峰方法 (29) 8.1.1 基带I/Q独立和幅度削峰算法 (30) 8.1.2 基带预补偿削峰算法 (30) 8.1.3 IF硬削峰算法 (30) 8.1.4 匹配滤波器DIF基本削峰算法 (31) 8.1.5 匹配滤波IF脉冲抵消算法 (31)

利用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宽带功率放大器

利用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宽带功率放大器 2. Wiener系统 Wiener模型是Volterra模型一种有意义的简化,包括一个线性滤波器,后接无记忆非线性。可以采用查询表对非线性进行模型化,也可用FIR 滤波器线性对线性滤波器进行模型化。Werner系统在模型化大多数RF功率放大器方面的有效性有限。模型参数的估算相当复杂,这使其对实时自适应没有吸引力。 3.Hammerstein系统此外,Hammerstein模型也是Volterra模型的一种简化,包含一个无记忆非线性,后跟一个线性滤波器。这是一种简单的记忆模型,其模型参数的计算比Wiener模型要简单。这种模型对模型化所有不同类型RF功放的有效性有限。 4. Wiener-Hammerstein 将一个线性滤波器、一个无记忆线性与另一个线性滤波器级联起来就构成了Weiner-Hammerstein模型。这种模型比Weiner或Hammerstein模型更加一般,包括Volterra数列许多项,可以更好地进行非线性模型化。 5. 记忆多项式限制(1)中的Volterra数列,使除了中心对角线上的项以外,各个项都为0,即只有i1=i2=i3…时hn(i1,i2,i3…) != 0,得到如式子B所示的记忆多项式模型,其中M为记忆长度,K为非线性阶数。

已经证明这种模型(及其变种)对线性化宽带功放是有效的,硬件和软件计算要求也合适。 文献中也提出了上述模型的不同组合,每一种都有其优缺点。商业上可实施的前置补偿器要求能够擅长处理大量非线性行为,对不同应用可能需要不同模型。对于这些模型中的大多数而言,前置补偿器系数适合采用最小二乘法识别的间接学习架构。 本文第三部分将讨论如何采用采用算术和模型简化方法的混合来实现前置补偿。 在无线系统中,功放(PA)线性度和效率常是必须权衡的两个参数。工程师都在寻找一种有效而灵活的基于Volterra的自适应预失真技术,可用于实现宽带RF 功放的高线性度。本文将概述不同数字预失真技术,介绍一种创新性DPD线性化电路特有的自适应算法。 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线性化方案对于前置补偿器具有高度精确模型的需求。下面我们将讨论如何采用采用算术和模型简化方法的混合来实现前置补偿。 在GC5322前置补偿实施中,为易于实现,采用算术和模型简化方法的混合。通

通过数字预失真改善功率放大器效率

通过数字预失真改善功率放大器地效率 上网时间:2007年11月22日 关键字: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DSP FPGA 无线应用中地功率放大器有望通过提供优良地线性和效率,来处理现代通信系统中所采用地复杂波形.而这并非通过构建具有更纯净性能地射频功率放大器,因为这样做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并产生可靠性问题,今天地设计师而是选择通过采用数字预失真(DPD –Digital Pre-Distortion>技术来增加数字处理能力,该技术有助于将功率放大器(PA>地效率最大化,增加可靠性,并降低操作成本.b5E2RGbCAP 与模拟方式相比,数字技术在成本、功耗和可靠性方面提供了诸多优势.由于这些优点,老式地窄带、单载波、三重转换系统正在被 数字信号处理(DSP>和DAC控制地宽带、多载波发射机所取代,DSP 和DAC产生直接IF,甚至直接RF输出到RF放大器.p1EanqFDPw 无线系统正向用户提供一系列地服务和益处.不幸地是,先进无 线技术地优势往往不惜牺牲增加功耗和操作成本.现代蜂窝和无线技术,特别是数字射频通信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发送和接收更多地数据、更多地视频以及更多地音频.如HSDPA、HSUPA、1xEVDO、WiMAX 等新标准,以及长期演进(LTE>需要更大地功耗,产生更多和更大地射频波形峰值,并允许更大地数据脉冲.因此,现代无线设备所生产地射频信号具有空前地峰值平均值比(PAR>,并在一个已经拥挤地射频频 谱内存在失真地可能性.DXDiTa9E3d

由于采用空前地高功耗与现代PAR,功率放大器正在被推向之前从未有过地极限,并导致瞬变现象以及低效成本.更大地放大器可以 消耗更多地功耗,从而使得短期资本支出以及长期经营费用急速膨胀.更大、更昂贵地电池需要同样地后备能力.此外,更大地功耗和生产 加剧了散热和电气条件,这可能产生可靠性问题.RTCrpUDGiT 当支持先进无线技术地功放工作时,设计师和网络运营商可能选择两条路径中地一条:增加“腕力”(即功耗>或者增加“头脑”(即性能>.其中,前者有效增加了对上述成本和可靠性地关注,而后者是 在功放效率最大化与严格控制频谱之前推动数字失真波形地新策略.通过采用适当地测试设备,数字预失真(DPD>技术可以实现更小、更 具效率地功放,从而减少开发和运营成本,并同时提升网络与设备地 可靠性.5PCzVD7HxA 无论高功率卫星地面站、多载波蜂窝基站,甚至是低功耗移动通信系统,现代发射机采用多种预失真技术来减少信道外干扰,并优化 运行效率.其中最流行和最有效降低失真地方法之一就是自适应DPD.jLBHrnAILg 这种方法对发射机地输出进行采样来计算误差向量并生成校正 系数,然后将其用来预校正输入信号.为了减少模拟电路失真,链路中地信号尽可能采用数字格式保存.xHAQX74J0X 图1表示了如何提取放大器输出信号地一部分,然后进行下变频以及数字化.将该数字信号提供给DSP电路,该电路实现了目前信号 中地非线性分析并产生非线性校正系数.这些非线性系数用于调整传

射频功放的立方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射频功放的立方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王伟旭,张玉兴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054) 摘 要 预失真技术是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中的一种,与其他线性化技术相比具有电路简单可靠、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等优点。立方预失真技术是其中的一种,该技术易于设计调试,且性能优良。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剖析了非线性失真产生的根源。说明了预失真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重点讨论了立方预失真器的原理和结构,并且给出了理论和实际系统的仿真结果。 关键词 线性功率放大器;立方预失真器;预失真;三阶交调中图分类号 T N722 文献标识码 A Cubic Pre 2distortion Linearization T echnique for RF Pow er Amplifier W ANG Wei 2xu ,ZH ANG Y u 2xing (UESTC ,Chengdu Sichuan 610054,China ) Abstract Pre 2distortion is one of the linearization techniques for RF power am plifier.C om pared with other linearization techniques ,it provides sim ple and reliable circuit design ,g ood per formance and relative low cost.M oreover ,it is easy to design and test.This paper analyzes non 2linearization of RF power am plifier ,explains how the pre 2distorter w orks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cubic pre 2distorter ,and prese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K ey w ords linear power am plifier ;cubic pre 2distorter ;pre 2distortion ;I M D3 收稿日期:2005212217 0 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放大器的线性度改善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主要的线性化方法有负反馈、前馈和预失真等。负反馈的主要缺点是降低放大器的增益,并且存在使放大器不稳定的风险;前馈技术虽然性能优良,但电路设计较复杂,成本高,在很多情况下使用受到限制;预失真技术在避免这些缺点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达到较好的校正效果。其中立方预失真技术就是一种电路简单、调试方便而效果显著的方案。 1 基本原理 111 单音信号通过放大器的非线性分析 由于放大器采用的器件(如晶体管)存在非线性 特性,当工作在大信号状态下,其输出函数可以按泰勒级数展开。假设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 v =v 0cos (ωt ) (1) 输出信号按照泰勒级数展开为:v out =a 1v +a 2v 2 +a 3v 3 +a 4v 4 +…… (2) 将式(1)代入式(2),按照三角函数积化和差,由于正弦函数的奇次方项都含有基波分量,将所有的基波分量提出相加合并得: v out =(a 1+34a 3v 02+58a 5v 0 4 + 3564a 7v 0 6 …)v 0cos (ωt )+… (3) 如果只考虑基波的表达式,而不考虑放大器输出的高次谐波,显然,输出信号v out 的基波分量的系数就是放大器的增益。即 A =a 1+ 34a 3v 02+58a 5v 04+3564a 7v 0 6 (4) 由于a 3、a 5、a 7…为负数,则增益特性表现为所谓的 压缩特性。 112 双音信号通过放大器的非线性分析 假设输入信号为: v =v 1cos (ω1t )+v 2cos (ω2t ) (5) 式中,ω1和ω2相差很小。将式(5)代入式(2),整理 得: 电磁场与微波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原理分析

文章编号:1000-9930(2001)01-0068-03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原理分析 邬书跃1, 周少武1, 黄 丹1, 张尔杨2 (1.湘潭工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湖南湘潭411201;2.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对两种基本型式的预失真线性化技术数字基带预失真和射频预失真的组成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 明,这两种技术具有线性度高、收敛速度快和便于实现等特点,因此可用于对移动发射机中的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图4,参8. 关 键 词:预失真;线性化;自适应;功率放大器中图分类号:TP391.9;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数字网络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引起人们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广泛关注.数字化系统丰富了从普通话音传输业务到数据传输业务的各种业务.在大多数数字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最新研究中,人们认为像QPSK 和QAM 线性调制方法的引入理论上可以获得高的频谱效率,但它们容易给发射台的功率放大器带来非线性失真,而且由于存在RF 互调失真(通常可由放大器的AM-AM 和AM-PM 转换特性来描述)使得功放的频谱有扩展的趋势.因此线性调制方法需要有线性功率放大技术,否则移动台功率放大器会消除由于线性调制方法的应用而得到的频谱效率的任何优点.在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对邻信道干扰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通常要求已调信号在邻信道的辐射功率(带外发射功率)与所需功率之比应低于-60dB,即与带内信号功率相比,带外发射功率应小于-60dB~-70dB.线性放大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功率效率低的缺点,这使得它们不能满足上面所提到的邻信道干扰的严格要求.人们曾尝试对于较小邻信道干扰放宽这一严格要求,并尝试在不牺牲放大器功率效率的情况下保持高的频谱效率.然而即使在非常窄的频带系统(像30kHz 或10kHz 信道间隔系统)中,这一严格要求依然存在.在这种窄信道间隔系统中,发射机功率放大器为了实现高功率效率和低的带外发射则会遇到这一要求.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们对用于基站和移动台的高功效非线性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进行了研究.迄今,已研究出了多种对移动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 化的技术,其中主要的技术[1] 有正向前馈(feed -forward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和预失真(predistortion)技术.正向前馈法已广泛使用,然而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工作环境变化时(温度、时间、工作频率及电源电压值发生改变),电路的参数变化不可能严格地保持一致,从而造成放大线性的恶化,因此其稳定性不好.同时在末级大功率合成器处构成自适应环路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一般在功率合成级不便采用自适应技术.此外,该方法效率低而且设备很复杂.负反馈技术需要特别处理时延和所需的带宽,这种技术使得放大器带宽很窄,不适合宽频带放大.因此预失真技术成为对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的理想技术.通常这种技术可使放大器得到宽的频带和宽的动态范围.这种技术的实质就是预先使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在幅度和相位方面产生预定的反失真去抵消放大器内的非线性失真.产生反失真的器件称做线性化器件.图1给出了预失真线性化电路框图 . 本文对两种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收稿日期:2000-07-22 作者简介:邬书跃(1963-),男,湖南常德人,湘潭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数字移动通信和自适应功放等方面的研究. 第16卷第1期2001年 3月湘潭矿业学院学报J.XIANGTAN MIN.INST.Vol.16No.1Mar. 2001

非线性失真研究-模电设计性实验-北交大

《模拟电路实验》课程实验设计 ——非线性失真分析报告 姓名:刘萍 学号:11211178 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通信1108班 指导教师:李维敏 北京交通大学 6月4日

目录 《模拟电路实验》课程实验设计 (1) 目录 (2) 1.实验设计背景 (4) 2.设计要求及实验目的 (4) 2.1实验目的 (4) 2.2实验要求 (5) 3.非线性失真原理介绍 (5) 3.1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5) 3.1.1截止失真 (6) 3.1.2饱和失真 (7) 3.2 双向失真 (7) 3.3 交越失真 (8) 3.4 不对称失真 (8) 4.减小非线性失真方法探究 (9) 4.1减小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方法 (9) 4.2避免双向失真的方法 (10) 4.3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 (10) 4.4 减弱不对称失真的方法 (11) 5. 设计失真电路并改进、仿真报告 (11) 5.1截止、饱和、双向失真电路及仿真 (11) 5.2交越失真电路及仿真结果 (12)

5.2不对称失真仿真结果 (13) 6调试过程中所遇故障的分析 (14) 6.1电路设计不合理,三极管电流过大,被烧毁 (15) 6.2输入电压没有控制好,检测不到输出结果。 (15) 6.3焊点的虚焊 (15) 7非线性失真实验总结 (16) 8实验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1.元件清单 (18)

1.实验设计背景 非线性失真亦称波形失真、非线性畸变,表现为音响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不成线性关系,由电子元器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所引起,使输出信号中产生新的谐波成分,改变了原信号频谱,包括谐波失真、瞬态互调失真、互调失真等,非线性失真不仅会破坏音质,还有可能由于过量的高频谐波和直流分量烧毁音箱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非线性失真存在于音响系统的各个环节中,无论采取何种技术措施,想要完全消除它是不可能的。 但是通过对电路的改进我们可以通过负反馈,限幅二极管等常见器件进行电路的改进,从而减弱失真的强度,使输出波形尽可能的接近输入波形,满足实验要求。 本文重点论述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线性失真的原理进行介绍,并对改进后的电路进行软件仿真验证,以及实物电路的实验结果的解释说明。 2.设计要求及实验目的 2.1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非线性失真的类型和波形特点; 2)掌握改进电路的方法原理; 3)使用multisum软件进行仿真; 4)实物的焊接练习,实现设计指标并测试。

放大电路失真现象及改善失真地研究

模拟电子技术研讨论文放大电路失真现象及改善失真的研究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 组长:南海蛟 组员:达川宇涵 指导教师:颖

目录 一、引言 3 二、放大电路失真类型 3 2.1线性失真 3 2.1.1幅度失真 4 2.1.2相位失真 4 2.1.3改善线性失真的方法 4 2.2非线性失真 6 2.2.1饱和失真 6 2.2.2截止失真 6 2.2.3双向失真7 2.2.4交越失真7

2.2.5谐波失真8 2.2.6互调失真8 2.2.7不对称失真 8 2.2.8瞬态互调失真9 2.2.9改善非线性失真的方法9 2.3负反馈对失真现象的影响11 三、失真电路仿真13 总结15 参考文献15 放大电路失真现象及改善失真的研究 南海蛟 (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00044)

摘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放大电路失真类型,并分别提出了改善失真的方法,另外还分析了负反馈对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的改善原理。 关键词:三极管放大电路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负反馈 一、引言 运算放大器广泛应用在各种电路中.不仅可以实现加法和乘法等线性运算电路功能,而且还能构成限幅电路和函数发生电路等非线性电路,不同的连接方式就 能实现不同的电路功能。集成运放将运算放大器和一些外围电路集成在一块硅片 上,组合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集成运放体积小.使用方便灵活,适合 应用在移动通信和数码产品等便携设备中。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种种原因, 总是会出现输入波形不能正常放大,这就是放大电路的失真现象。失真现象主要 有两大种类型: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造成线性失真的主要原因是放大器的频 率特性不够好。而造成非线性失真的原因有晶体管等特性的非线性和静态工作点 位置设置的不合适或输入信号过大。而在集成电路中经常用来改善失真的方法就 是负反馈,下面将就每一种失真现象和如何改善失真以及加入负反馈之后对失真 电路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讨论。 二、放大电路失真类型 2.1线性失真 又称为频率失真,在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是多频信号时,如果放大电路对信号的不同频率分量具有不同的增益幅值,就会使输出波形发生失真,称为幅度失 真;如果相对相移发生变化,称为相位失真,两者统称为频率失真。频率失真是

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是模拟电路中影响电路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章先从非线性的定义入手,确定量化非线性的一个度量标准,然后研究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及其差动电路与反馈系统中的非线性,并介绍一些线性化的技术。 12.1 概述 非线性的定义 电路非线性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不为一个常量,体现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条具有固定斜率的直线,或体现为小信号增益随输入信号电平的变化而变化。 放大器的非线性定义:当输入为正弦信号时,由于放大器(管子)的非线性,使输出波形不是一个理想的正弦信号,输出波形产生了失真,这种由于放大器(管子)参数的非线性所引起的失真称为非线性失真。由于非线性失真会使输出信号中产生高次谐波成分,所以又称为谐波失真。 非线性的度量方法 1 泰勒级数系数表示法: 用泰勒级数展开法对所关心的范围内输入输出特性用泰勒展开来近似: )()()()(33221 t x t x t x t y (12.1) 对于小的x ,y (t)≈α1x ,表明α1是x ≈0附近的小信号增益,而α2,α3等即为非线性的系数,所以确定式(12.1)中的α1,α2等系数就可确定。 2 总谐波失真(THD )度量法: 即输入信号为一个正弦信号,测量其输出端的谐波成分,对谐波成分求和,并以基频分量进行归一化来表示,称为“总谐波失真”(THD )。 把x(t)=Acosωt 代入式(12.1)中,则有: )]3cos(cos 3[4 )]2cos(1[2 cos cos cos cos )(3 32 213332221t t A t A t A t A t A t A t y (12.2) 由上式可看出,高阶项产生了高次谐波,分别称为偶次与奇次谐波,且n 次谐波幅度近似正比于输入振幅的n 次方。例如考虑一个三阶非线性系统,其总谐波失真为: 2 3312 33222) 43()4()2(THD A A A A (12.3) 3 采用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与理想曲线(即直线)的最大偏差来度量非线性。 在所关心的电压范围[0 V i,max ]内,画一条通过实际特性曲线二个端点的直线,该直线就为理想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求出它与实际的特性曲线间的最大偏差ΔV ,并对最大输出摆幅V o,max 归一化。即在如图12.1所示。

数字预失真基本原理

17 数字预失真基本原理 马 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 摘 要 对高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特性进行了数学分析,介绍了数字预失真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常用的几种预失真线性化方法,着重详细介绍了查找表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线性化;预失真 中图分类号 TN722.7+ 5 The Principle of Digital Pre-distortion Ma Jin (School of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 ′ an 71007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HPA's distortion characteristic and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digital pre-distortion. It also summarizes some common techniques for linearizing pre-distor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LUT mathematical model's modeling method. Keywords PA; linearization; pre-distortion; LUT 1 数字预失真的实测图表 数字预失真的目的是改善功放的线性度,而对功放线性度评估是用ACPR 这个指标进行评估的,因此数字预失真目的就是改善功放的ACPR 指标。预失真效果见表1所示。 2 功放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功放的各种失真特性[1]如下: (1)AM-AM 失真特性:就是放大器的增益压缩现象,即AM-AM 失真,可以采用非线性的多项式来表征放大器的这种特性,其数值由输入信号的幅度(AM )决定。 在射频增益一定的条件下,在数字域中,可以根据输入基带信号的幅度(功率)通过一个多项式可计算出此种非线性失真分量。常用的多项式表达式如下: 表1 预失真效果 载波 1 2 3 4 备注频率/MHz 870.03 871.26 872.49 873.72 750kHz,Low 47.80 750kHz,Up 45.56 1.98MHz,Low 50.65 预失真前 ACPR/dB 1.98MHz,Up 48.38 9CH 750kHz,Low 60.55 750kHz,Up 63.23 1.98MHz,Low 66.70 预失真后 ACPR/dB 1.98MHz,Up 67.17 9CH 收稿日期:2005-12-21 作者简介:马 进(197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对数字预失真。 ...554433221x a x a x a x a x a y ++++=. (2)AM-PM 失真特性:其数值与AM-AM 失真相似,也是由输入信号的幅度决定。 电子科技 2006年第9期(总第204期)

非线性失真定义

[编辑本段]非线性失真定义 非线性失真亦称波形失真、非线性畸变,表现为音响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不成线性关系,由电子元器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所引起,使输出信号中产生新的谐波成分,改变了原信号频谱,包括谐波失真、瞬态互调失真、互调失真等,非线性失真不仅会破坏音质,还有可能由于过量的高频谐波和直流分量烧毁音箱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 失真对音质的影响极大。当音响设备存在非线性失真时,会造成声音浑浊,发毛、发沙、发破、发炸或者发硬,真实感变差。音响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包括削波失真、谐波失真、互调失真以及瞬态失真等,音箱过载时,也同样会声音产生非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存在于音响系统的各个环节中,无论采取何种技术措施,想要完全消除它是不可能的。 [编辑本段]非线性失真解析 一个理想的放大器,其输出信号应当如实的反映输入信号,即他们尽管在幅度上不同,时间上也可能有延迟,但波形应当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放大器中,由于种种原因,输入信号不可能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失真。放大器产生失真的原因主要有2个: ①放大器件的工作点进入了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区,使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这样产生的失真称为非线性失真。 ②放大器的频率特性不好,对输入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的增益不同或延时不同,这样产生的失真成为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①晶体管等特性的非线性; ②静态工作等位置设置的不合适或输入信号过大. 由于放大器件工作在非线性区而产生的非线性失真有4 种: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交越失真和不对称失真。 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设输入信号V i 为正弦波,并且工作点选择在输入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这样它的输入电流ib 也将是正弦波。 如果由于电路元件参数选择不当,使静态工作点( Q 点) 电流ICQ比较高,则对输入电流的负半周,基极总电流iB 和集电极总电流iC 都减小,使集电极电压V C 升高,形成输出电压的正半周,这个输出电压仍然是正弦波,没有失真。但是在输入电流的正半周中,当iB 由iBQ = 30μA 增加到40μA 时,iCQ随之由ICQ 增大到iCmax ,这样形成的输出电压的负半周的底部被削,不再是正弦波,产生了失真。这种由于放大器件工作到特性曲线的饱和区产生的失真,成为饱和失真。 相反地,如果静态工作点电流ICQ 选择的比较低,在输入电流正半周时,输出电压无失真。但是,在输入电流的负半周,晶体管将工作到截止区,从而使输出电压的正半周的顶部被削,产生了失真。这种失真是由于放大器工作到特性曲线的截止区产

数字预失真关键技术

数字预失真关键技术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太君
教授
博士
博导
IEEE高级会员
电子邮箱:
taijun@https://www.360docs.net/doc/9011871731.html,
电话:158********
2009年3月27日至29日

授课大纲
第一章 数字预失真技术基础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射频功放非线性特性 第 节 衡量非线性的技术参数(IMD3, IP3, ACPR, EVM) 第三节 第四节 第 节 功放非线性特性提取实验系统 第五节 功放非线性特性的行为模型 第六节 记忆效应鉴别和强度估算 第七节 功放的种类及性能评估

第二章 数字预失真技术理论
第一节 引言 第 节 线性化技术概述 第二节 线性化技术 述 第二节 第 节 数字预失真基本原理 第三节 数字预失真线性化系统 第四节 数字预失真器及其参数辨识 第五节 数字预失真器参数辨识算法 第六节 峰均值比及削峰技术简介 第七节 数字预失真器的ADS仿真

第三章 第 章 数字预失真电路设计及实现
第一节 第 节 引言 第二节 基于FPGA电路的预失真电路设计 第三节 预失真器参数的实时提取及实现 第四节 基于ASIC电路的数字预失真器设计及实现
1. 2 2. 3. 4. Intersil数字预失真线性化解决方案介绍 PMC Sierra数字预失真线性化解决方案介绍 PMC-Sierra TI数字预失真线性化解决方案介绍 Optichron数字预失真线性化解决方案介绍
第五节 非线性建模及预失真性能快速评估软件介绍 第六节 结束语

DPD数字预失真

clc; close all; %% D?o?2úéú simout=load('qpsk_8000.mat'); simout=simout.simout; fs=2*10^8;%2é?ù?ê200Mhz st=0:length(simout)-1; s_qpsk=(simout.').*exp(j*2*pi*20000000*st/fs);%è?êμ2??aQPSKμ÷?? %% ??2¨?÷?μêyéè?? N=50;%??2¨?÷?×êy Wn1=[0.75,0.85];%1?afsμ?ò?°? Wn2=[0.15,0.25]; A=fir1(N,Wn1,'bandpass'); B=fir1(N,Wn2,'bandpass'); %% 1|?ê·?′ó fc=6*10^7;%??2¨60MHZ t=1:length(s_qpsk); s_carri=s_qpsk.*exp(j*2*pi*fc*(t-1)/fs);%é?±??μ s_carri_b=filter(A,1,s_carri);%′?í¨??2¨ h = spectrum.welch; hpsd_carri_b=psd(h,s_carri_b,'fs',fs); figure(1); plot(hpsd_carri_b);%1|?ê·?′ó?°μ?1|?ê?×?ü?è a=[1.0513+0.0904j,-0.068-0.0023j,0.0289+0.0054j,0.0542-0.29j,0.2234+0.2 317j,-0.0621-0.0932j,-0.9657-0.7028j,-0.2451-0.3735j,0.1229+0.1508j]; %a=[2.3,4.2,1.3,-1.2,-3.2,9.1,0.5,2.67,1.7]; HPA_s=volterra(a,s_carri_b); % h=spectrum.welch; hpsd=psd(h,HPA_s,'fs',fs); figure(2); plot(hpsd); %% ?¤ê§??+1|·?-----?à??ê?·¨ b=[1.0513+0.0904j,-0.068-0.0023j,0.0289+0.0054j,0.0542-0.29j,0.2234+0.2 317j,-0.0621-0.0932j,-0.9657-0.7028j,-0.2451-0.3735j,0.1229+0.1508j]; %b=[2.3,4.2,1.3,-1.2,-3.2,9.1,0.5,2.67,1.7]; w=zeros(1,length(b)); w=[0.01+0.01j,0.01+0.01j,0.01+0.01j,0.01+0.01j,0.01+0.01j,0.01+0.01j,0. 01+0.01j,0.01+0.01j,0.01+0.01j]; %w=[0.00679765478699548-0.000259498756269653i,0.00837971394159005-0.000 111941227697152i,0.0114287412467534+0.000135048972435035i,0.00999572083 062263-3.11814652641192e-07i,0.00999748855999973-1.58555811669834e-07i, 0.0100016305410513+1.47719343296075e-07i,0.00999993931875462-4.06509747 496053e-09i,0.00999995731939103-2.60788444989852e-09i,0.010000015583326 5+1.43812621935027e-09i]; s_qpsk=[0,0,s_qpsk]; u=0.05;%LMS??·¨μ?2?êy DPD_s0=zeros(1,length(HPA_s)+2); DPD_s1=zeros(1,length(HPA_s)+2); DPD_s=zeros(1,length(HPA_s)+2); LVB1=zeros(1,N+1); LVB2=zeros(1,N+1); HPA_s_p=zeros(1,length(HPA_s)+2); e=zeros(1,length(HPA_s)); y=zeros(1,length(HPA_s)+2); lamda=0.99;%QRD-RLS??·¨μ?2?êy y_q=zeros(1,length(HPA_s)+2);

共集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分析及调试

共集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分析及调试 摘要:文章结合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确定其非线性失真类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针对具体电路提出相应的调试方法。 关键词:共集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电压跟随等特点,常被用作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或作为隔离用的中间级。共集放大电路作为基本放大电路的一种,其工作信号交直流成分共存,动态交流性能同样受直流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大部分电子电路的教材主要分析的是共射放大电路的波形失真问题及其产生失真的原因。笔者针对实验中所显示的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判断其非线性失真类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针对具体电路提出相应的调试方法。 1.非线性失真类型判断 对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输出波形出现底部失真为饱和失真,出现顶部失真为截止失真。 对共集放大电路(如图2),结论刚好相反:输出波形出现底部失真为截止失真,出现顶部失真为饱和失真。

2.非线性失真原因分析 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可能是静态工作点太靠近饱和区,产生截止失真的原因可能是静态工作点太靠近截止区,如图3所示。 对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不过,要注意的是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而共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见图4)。 因此,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的底部失真相当于波形顶部出现失真(就是截止失真),失真的原因可能是静态工作点太靠近截止区;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的顶部失真相当于波形底部出现失真(就是饱和失真),失真的原因可能是静态工作点太靠近饱和区。 3.调试方法 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若出现饱和失真,则可通过增大基极偏置电阻使输出波形不失真;若出现截止失真,则可通过减小基极偏置电阻改善输出波形。 对于共集放大电路(如图2),实验中,显示的输出波形出现底部失真。共集放大电路的底部失真是截止失真,可能是因为基极偏置电阻太大,导致其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偏低,太靠近截止区。因此,通过适当减小的阻值,就得到不失真的输出波形(见图5)。若实验中显示的输出波形出现顶部失真,可能是因为基极偏置电阻太小,可适当增大,以得到理

先进数字预失真理论及应用

先进数字预失真理论及应用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主要的非线性器件。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以其成本低、编程灵活等优点成为目前射频前端的主流线性化技术。未来DPD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宽带应用场景下的低复杂度结构及算法研究。 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是DPD系统反馈回路中功耗较大、成本较高的器件之一。本文围绕降低ADC量化精度的要求与ADC的采样速率展开研究,前者能降低系统功耗与成本,以应对基站"小型化",后者则能在降低功耗的同时降低反馈信号带宽,来应对"大带宽"的趋势。除此之外,本文还会解决DPD系统中存在的诸多关键问题。 传统的DPD系统依赖于带宽不低于原始信号5倍且量化精度足够高的反馈信号,使得DPD在面向宽带应用的时候受到很大限制。本文考虑降低ADC的量化精度降低到极端情况下的1比特,并对此时的DPD算法进行理论推导,证明单比特DPD系统的可行性。同时本文对单比特DPD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基于单比特采样数据的频域时间对齐算法,迭代步长的估计,系统复杂度的分析,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单比特DPD系统的线性化性能。 此外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单比特DPD系统,即前向建模辅助的单比特DPD参数提取方法,也被证明能够有效对宽带功放进行线性化。在宽带场景下一方面DPD系统反馈带宽受限,另一方面传统模型精度的提升也很困难。为此本文阐述一种采用频谱外推思想的方法,在迭代的过程中不断地用降低采样速率的反馈数据来恢复出真实的功放输出,从而能够进一步得到精确的DPD参数。 本文也对频谱外推算法的数值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一种提高算法数

自适应数字预失真的FPGA实现

自适应数字预失真的FPGA 实现 苏惠明 (西安外事学院计算机中心 陕西西安 710077) 摘 要:数字预失真技术在软件仿真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硬件实现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利用设计的实验平台,在窄带通信系统中不考虑记忆效应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查询表的能够有效抑制器件噪声的自适应数字预失真方案。经FP GA 实现该方案后,可以明显降低噪声和交调干扰,实验结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数字预失真;FP GA ;记忆效应;滤波器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373X (2008)132156203 R ealization of Adaptive Digital Predistortion by FPG A SU Huiming (Computer Center ,Xi ′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 ′an ,710077,China ) Abstract :Digital predistortion technology in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in hardware realization there is a great shortage.Based on the narrow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disregarding memory effects ,the paper describes an adaptive digital predistortion method which can restrain the noise effect caused by applications.Realized by FP GA ,it can obvi 2ously reduce noise and cross 2interference ,and achieve perfect experimental result. K eywords :digital predistortion ;FP GA ;memory effects ;filter 收稿日期:2007212215 数字预失真技术目前已在软件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量的方案,但毕竟从软件仿真到硬件实现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一方面硬件环境很难完全在仿真中体现,诸如量化噪声、器件噪声等;另一方面硬件约束,如资源限制,处理速度等也是软件仿真中很难考虑完全的。记忆效应和器件噪声是实际电路中无法消除的两个负面因素,本文介绍了消除器件噪声影响进行的一些工作。1 实验平台 图1是实验平台框图,绿色虚框部分在FP GA (Al 2tera :EP1S25F672C7)内实现,其中,成型滤波器:64倍上采样的数字升余弦滚降滤波器;R/P 和P/R :直角坐标转极坐标和极坐标转直角坐标转换,采用“CORDIC 算法”[1];ADC 和DAC :14位数/模、模/数转换器。介 于耦合回路中时延比较固定,采用固定长度延时器补偿,延时器的最大精度为基带时钟周期:1/56μs ;对于下变频器晶振与基带板晶振之间存在的频偏,通过载波同步环路[2]消除。 HPA 属于AB 类的SSPA ,其特点是相位失真几 乎可以忽略,幅幅传输特性可用Rapp 模型[3] 进行 描述: F AM/AM (u )= K 3u 1+( K 3u Q sat )2S 1/2S (1) 式中,K 为放大倍数,u 为输入信号幅度,S 为光滑因子,Q sat 为饱和输出幅度,图2为K =1时,不同(S ,Q sat )对应的工作曲线:自上而下的蓝线对应的系数分别是(8,0.5),(6,0.5),(4,0.5),(2,0.5),(4,0.4)。 对于Q sat 相等的SSPA ,S 越大则1dB 压缩点越高,线性工作区域越长,性能越好。理论上,经过数字预失真处理后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是将SSPA 的线性工作区域保证在u ∈[0,Q sat )(实际上工作点无法达到Q sat ),图中绿线为对应于Q sat =0.5的SSPA 理论线性工作曲线。在Q sat 相等的情况下,不同S 的SSPA 经过预失真后所能保证的线性工作区域是相同的。换言之,通过数字预失真技术可以降低对H PA 的设计要求。 为充分避免记忆效应的影响,实验平台信源波特率为7/8Mb/s [4]。由于物理器件本身的特性,反馈信号中的随机分量是不可消除的,图3是在FP GA 内(图1中A ,B 点处)获得的对应曲线,单位是ADC 和DAC 的量化间隔。图中,整个工作范围是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 “带” (与图6的仿真结果吻合),如果该随机分量得不到适当的抑制,经预失真后会被以某种形式放大输出,造成性能恶化。 电子技术苏惠明:自适应数字预失真的FP GA 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