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褐蛋鸡育雏阶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蛋鸡的饲养管理
应综合进行防疫卫生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同一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同一品种的鸡群,保证鸡群达到标准的生产指标。
商品蛋鸡的饲养方式
商品蛋鸡的主要饲养方式在舍内进行,这种饲养方式分多种类型。舍饲主要分平养和笼养两种。因我国商品蛋鸡多采用笼养方式进行管理,有雏鸡笼、育成鸡笼、蛋鸡笼。笼养大部分采用阶梯式笼养,鸡笼层数商品蛋鸡一般采用3层,机械化鸡场可采用自动饮水系统、自动上料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可节省饲料,减少疾病传播。
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设备、环境的整理
A、先将舍内粪便、羽毛及其他杂物清理干净。
B、将舍内设备:饮水器、料槽、粪板等设施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5%的火碱水喷洒消毒;
C、笼具用火焰喷枪进行火焰消毒后在用火碱水喷洒消毒。
D、物品清洗工作准备就绪后,进行设备的检修和安装。以待备用。并进行最后一遍整体喷洒消毒,消毒剂可选用季胺盐、碘制剂、氯制剂等。对地面、墙面可进行火碱喷洒消毒。
E、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对育雏舍进行熏蒸消毒,间隔30天后进雏。对鸡舍开封后路面、育雏舍进出口撒上白石灰。
2、饲料的准备
进雏前根据育雏鸡数计算出需要的饲料数量,在进雏前2-3天提前准备好,雏鸡的饲料最好选择营养全价的颗粒饲料,以便鸡群能够达到标准的育雏体重。
3、药物和疫苗的准备
A、准备雏鸡预防性药物(葡萄糖、电解多维、恩诺沙星等);
B、育雏期是基础免疫期,免疫频繁,应事先选择好疫苗的厂家和疫苗的品种及数量,在进雏前购进并妥善保管。(按照疫苗瓶上说明保存,一般活毒疫苗冷冻保存,油乳剂苗冷藏保存。)
4、光照设备和供温设备的准备
A、育雏舍内的光照设备可选用60W的白炽灯(头三天舍内也可使用100W灯泡,使光照尽量强,便于雏鸡饮水和采食),根据育雏日龄的增加逐步调整到40W。
B、在进雏前将供温设备检修好备用,并在进雏前一天对舍内升温。
二、育雏期的日常操作规程
雏鸡经过运输到达预定的育雏舍,先将育雏箱放置在育雏舍内适应1-2分钟,然后上笼,根据育雏笼多少,采用从上到下的装鸡原则,一般先装上两层,根据日龄的增加,在逐步扩群。
1、饮水要求
雏鸡到达育雏舍后,先饮水后开食,为了缓解长途运输带来的应激反映,第一天可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或白糖水,水装至饮水器的1/3,为了保持饮水卫生,每天应更换3-4次,有条件的可用凉开水,切忌用温水饮水。
2、饲料

鸡饮水后开始饲喂饲料,开始1-2天可在
笼底铺报纸,将全价颗粒饲料撒放到报纸上,以便鸡群采食,随着日龄增大,可撤掉报纸,换上料槽,育雏期喂料,少量、勤添为主,可每2小时添加一次,当雏鸡到达7-9日龄断喙时,应增加饲料厚度,减少断喙造成的应激。
3、温、湿度控制
A、进雏第一天的温度应达到37-38℃(温度控制不要单一的要求度数,应看鸡施温,保持鸡群均匀的分布到鸡笼,不要集中热源或远离热源)以后逐渐下降温度以每天下降0.5-1℃为宜。
B、在确保温度的同时,我们应控制舍内湿度,可在地面上适当喷洒一些清水,或在炉子上放置一个水盆或水壶,用来增加舍内湿度,湿度保持在70%,一般不低于60%,以维持雏鸡正常的代谢活动、卵黄吸收、避免脱水、促进羽毛生长等。
4、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是否恰当,与雏鸡发育和充分利用鸡舍密切相关。密度过大、过小都不合适。应根据雏鸡日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通风条件等进行调整。雏鸡1-2周龄饲养密度,笼养60只/平方米,平养30只/平方米;3-4周龄笼养40只/平方米,平养25只/平方米。
5、光照
光照强度20-30勒克司(Lux)(10 Lux相当1-2瓦/平方米),第一周23-24小时/天,目的是为了让雏鸡尽快适应环境,便于饮水、采食。(详细内容参见光照程序)
6、通风
育雏期间以保温为主,但不能忽略了通风工作,在舍内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应增加通风换气量,随着日龄的增大,适当增大通风换气面积,可在舍内安装小型的排风扇,每天开启3-5次。保证人进入鸡舍后没有强烈的刺鼻气味。
7、断喙
首次断喙的最佳日龄为7-9日龄,断喙时一般上喙切去1/2(从喙尖到鼻孔之间),下喙切去1/3,断喙时要求操作人员动作熟练、准确迅速,防止流血或将喙全部断掉,造成应激或因断喙过重影响鸡群采食,为了缓解断喙应激反映,可在饮水中加入抗菌素(环丙沙星)和维生素K,防止继发感染。
8、免疫工作
整个育雏期是生产过程中免疫最频繁的时期,也是鸡群生长最快的时期。
A、首先我们应根据当地的疾病发生日龄、流行情况和育雏的季节制定出符合本场的免疫程序来,根据免疫程序表,鸡群的数量,提前将疫苗选择好,并妥善保管(一般活毒疫苗冷冻保存,油苗冷藏保存。)
B、在疫苗选择上养殖户有一定的购买误区,只看重价格,不看重质量。
C、进行疫苗免疫时,一般活苗在稀释后半小时内用完,最长不能超过1小时,油苗也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免疫完。在免疫期间,建议活苗免疫在免疫前后三天不进行消毒,油苗免疫一般上午免疫

,下午就可以进行消毒工作。一般在做免疫前后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或电解多维
,缓解疫苗应激反映。
D、因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疫苗反映比较大,建议使用涂肛的免疫方法,但操作时应仔细认真,棉签涂擦肛门处见潮红时产生免疫反映,证明免疫成功。如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免疫,建议免疫前在饮水中加入红霉素和电解多维,尽量缓解产生的疫苗反应。
E、在整个育雏过程中尤其是免疫时期切记温度忽高忽低,滴鼻、点眼免疫时一定要确保疫苗吸收后在将鸡放入笼内,免疫后的疫苗的空瓶应放置在盛有碘消毒液的消毒盆中(保持疫苗瓶内有消毒液)消毒2-3小时后掩埋。
9、体重和胫长
A、进雏第一天应对雏鸡称量初生重,对照体重标准表,了解鸡群的体重状况。以后每周进行随机称重,鸡只数量为饲养总量的5%为宜,最少不低于100只,对照体重增长表,根据体重增长速度,对鸡群进行扩群,将体重偏轻的鸡群放置上层,给予特殊照顾和营养全价的饲料。促使鸡群整齐度提高。
10、日常管理工作
A、日常工作中应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分布、采食、饮水、粪便)情况,检查舍内温、湿度,通风情况。将体质较弱的鸡只挑出单独饲养,使其尽快恢复,如确没有饲养价值应及时淘汰。
B、对各项生产指标进行记录,以便以后工作中进行查询。(存栏量、死淘数、采食量、平均体重、整齐度、成活率、免疫加药情况等)
C、育雏期是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病的高发期,我们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应根据以往的发病情况进行预防性投药,在饮水或饲料中加药时,剂量要准确、搅拌均匀。
三、育雏期饲料
整个育雏期间最好饲喂营养全价的颗粒饲料,根据体重达标情况,确定更换饲料时间。
蛋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雏鸡的生理特点
(1)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
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体温度低3度,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之后才能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所以雏鸡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只有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才能保证雏鸡的正常发育和雏鸡的健康。
(2)消化机能差
初生的幼雏消化机能不健全,胃肠体积小。进食量受到限制,同时消化酶的分泌能力还不太健全,消化机能差,所以配制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容易消化的原料,配制高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在这里我们推荐3周龄前饲喂肉仔鸡前期料,对育成鸡成活率及生长发育均有好处。
(3)雏鸡的生长发育速度快
蛋雏鸡2周龄的体重

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4周龄时为5倍,雏鸡代谢旺盛,因此在满足营养需要和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供给新
鲜的空气。
(4)生活力和抗病力差
幼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和抗疾病力差,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就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要给雏鸡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育雏的环境要求
(1)适宜的环境温度
雏鸡采食、饮水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都与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有直接关系,温度过低时雏鸡畏寒而密集,影响卵黄吸收,影响抗病能力,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严重时互相挤压扎堆而造成大量损伤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发育缓慢,也易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病。近几年来采用的高温育雏技术,主要是在前几天采用高温育雏,即比常规育雏温度高2-3度,一般在36度左右,据试验,高温育雏能减少鸡白痢病死亡率80%以上,对雏鸡卵黄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雏鸡成活率。
(2)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雏鸡日龄越小,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越高,初期日温差应控制在3度之内,到育雏后期日温差应控制在6度之内,避免因温度的不稳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夜间因为雏鸡活动量小,温度应比白天高出1-2度,断喙、接种疫苗等给鸡群造成很大应激时,也需要提高育雏温度。
(3)适宜的湿度
高温低湿时,鸡体内水分散失增多,腹内蛋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发脆,脚趾干瘪,雏鸡易受风寒侵袭,患呼吸道疾病,为提高湿度,可在大炉上放一盆水蒸发水分。低温高湿时舍内既潮湿又冷,雏鸡易患感冒和胃肠疾病,可提高舍内温度,增加通风量,高温高湿时,雏鸡体内热量不易散发,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抵抗力减弱,应加强通风换气。
(4)通气换风
在高温、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育雏舍内由于雏鸡呼吸、粪便及潮湿料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和二氧化碳等,超过一定浓度就会危害雏鸡健康,所以要及时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在育雏期间常用的通风方法是:采取定时的短时间大换气量通风,如每小时敞开全部门窗1-3分钟,有人担心这种在短时间内室内全部污浊空气换成新鲜空气的方法会使雏鸡受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会使雏鸡感冒,反而能增加雏鸡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因为换进的空气虽然是冷的,但舍内四壁、地面顶棚都有还是温热的,如取暖设备没有问题,舍温很快就能恢复,只要气候不是特别冷、在育雏的第四天就可以实行这种换气法。
(5)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是

否适宜,与养好雏鸡和充分利用鸡舍空间有很大关系,密度过大不但室内空气不好,影响雏鸡发育,而且鸡群互相挤压在一起抢食,
体重发育不均匀,影响鸡群健康,还易发生啄癖;密度过小鸡舍利用率低。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大小、品种、饲养方法、季节和通风条件等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冬季和早春育雏饲养密度比夏季和秋季育雏饲养密度大一些。
每平方米饲养雏鸡数
周龄 立体饲养(只/平方米)1-2:60,3-4:40,5-6:30
(6)适宜的光照
①光照强度:为了让雏鸡很快熟悉环境,学习饮水采食,初期应该用较强的灯光,可用60-100瓦的灯泡,三日龄之后夜间应换成25-40瓦的灯泡,光照稍暗些,鸡群相对安静,在过强的光照下,鸡烦躁不安,活动量大,易出现互的恶癖。
②光照时间:6周龄之内光照时间的长短还不会影响雏鸡性成熟的早晚,但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雏鸡的采食时间和采食量,育雏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增重过慢,达不到标准体重,给予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雏鸡增重,一般三日之内的光照可定为23小时,1-6周龄的光照时间分别为22、20、18、16、12、10小时。
在光照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一是不考虑雏鸡增重情况,在第二、三周龄就实施8小时光照,二是长期给予20小时以上的光照,过长的光照时间会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睡眠,使雏鸡疲劳,降低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3、雏鸡的标准体重和日采食量
各育种公司都制定了自己商品鸡的标准体重,如果雏鸡在培育过程中各周都按标准体重增加,就可能获得较理想的生产成绩,由于长途运输、环境控制不适宜,各种疫苗的免疫、断喙、营养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干扰,一般在育雏初期较难达到标准体重,除了尽可能地减轻各种因素的干扰,减少雏鸡的应激外,必要时可提高雏鸡料的营养水平,而在雏鸡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之前,即使过了6周龄,也仍然应该使用营养水平较高的雏鸡料。
4、断喙
断喙一般在6-10日龄进行,此时断喙对雏鸡的应激小,若雏鸡状况不太好时可以往后推迟,青年鸡转入鸡笼时,对个别断喙不成功的鸡再修整一次,断喙后料槽应多添饲料,以免雏鸡吸食到槽底,创口疼痛,为避免出血,可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2毫克维生素K。
5、日常管理
(1)饮水管理
幼雏饮水最好用温开水,饮水的温度与舍温基本一致,对于长途运输或存放过长的雏鸡,应该在饮水中添加5%的白糖,补液盐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抗生素,饮水器每天清洗1-2次,水要保持清洁,定时更换,育雏期内,每只雏鸡最好有2厘米的饮水位置,不要断水。


为了让雏鸡尽快学会饮水,可轻轻抓住雏鸡头部,将嘴部按入水中1秒左右,每100只雏鸡教5只,则全群很快学会。
(2)饲喂管理
雏鸡运到育雏室休息片刻后先饮水,饮
水后2-3小时开食,出壳后到开食一般不要超过36小时。饲喂雏鸡时,提倡饲喂颗粒料,开始喂破碎料,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围栏内的塑料布上或饲料盘中,让小鸡自由采食,并引诱雏鸡尽快地都能吃上饲料,个别不会采食的小鸡,可以人工帮助喂料,并少给勤添以刺激食欲,最初几天内,昼夜每隔3小时喂1次,以后夜间不喂,白天每4小时喂一次,为了便于雏鸡采食,在饲喂干粉料时饲料中应加入30%的饮水,拌匀后饲料捏起来成团,撒下去能散开即可,这样饲料中的粉面能粘在粒状饲料上便于雏鸡采食,每天必须准确纪录雏鸡的食量,以便随时了解鸡群的发育情况。
(3)卫生管理
雏鸡幼偌抗病力低,一定要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严格实行隔离饲养,坚持日常消毒,适时确定地做好各种免疫,及时预防性用药。
6、育雏好坏的判断标准
(1)育成率的高低是个重要指标,良好的鸡群应该有98%以上的育雏成活率。
(2)检查体形结构是否良好,即体重是否符合要求,体形合格达标,良好的鸡群平均体重应基本上按标准体重增长,但平均体重接近标准的鸡群中也有可能部分鸡体重小,而又有部分鸡超标。
(3)检查鸡群的均匀度。每周末定时在雏鸡空腹时称重,称重时随即抓取鸡群得3%或5%,也可围圈100-200只雏鸡,逐只称重,然后计算鸡群的均匀度,计算方法是先算出鸡群的平均体重,再将平均体重分别乘0.9和1.1得到二个数字,体重在这二个数字之间的鸡数占全部称重鸡数的比例就是这群鸡的均匀度,如果鸡群的均匀度为80%以上,就可以认为这群鸡的体重是比较均匀的,如果不足70%则说明相当部分的鸡长得不好,鸡群的生长不符合要求。如果鸡群的均匀度低则必须追查原因,采取措施,鸡群在发育过程中,各周的均匀度是变动的,当发现均匀度比上一周差时,过去一周的饲养过程中一定有某种因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可避免造成大的损失。
(4)鸡群健康,新城疫等疾病的抗体水平较高。
7、育雏失败的几种情况及原因分析
(1)第一周死亡率高的可能原因
①细菌感染。大多是由种鸡垂直传染或种蛋保管过程及孵化过程中卫生管理上的失误引起的。
②环境因素。第一周的雏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温度过低鸡群扎堆,部分雏鸡被挤压窒息死亡,某段时间在温度控制上的失误,雏鸡也会腹泻得病。一般情况

下,刚接来的部分雏鸡体内多少带有一些有害细菌,在鸡群体质健壮时并不都会出现问题。如果雏鸡生活在不适宜不稳定的环境中会影响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抗病能力下降,部分雏鸡就可能发病死亡。为减少育雏
初期的死亡,一好似要从卫生管理好的种鸡场进雏,其次要控制好育雏环境,前三天可预防性用些抗菌素。
(2)体重落后于标准的原因
①现在的饲养管理手册制定的体重标准都比较高,育雏期间多次免疫,还要进行断喙,应激因素太多,所以难以完全按标准体重增长。
②体重落后于标准太多时应多方面追查原因,可能的影响因素有:
饲料营养水平太低。环境管理失宜。育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采食量,一般情况下温度稍微低一些,雏鸡的食欲好,采食量大,但温度过低,采食量则会下降并能引发疾病,通风换气不良也能造成采食量下降,从而影响增重。鸡群密度过大。照明时间不当,雏鸡采食时不足,采食量少,影响增重。疾病的影响,鸡患病往往采食量上不去。
(3)雏鸡发育不齐的原因
①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鸡群社会混乱,竞争激烈,生活环境恶化,特别是采食,饮水位置不足,会使部分鸡体质下降,增长落后于全群。
②饲养环境控制失误。如局部地区温度过低,部分雏鸡睡眠时受凉,造成严重应激,生长就会落后于全群。
③疾病的影响:感染了由种鸡传来的鸡白痢、支原体等病或被细菌污染的雏鸡,即使不发病,增重也会落后。
④断喙失误:部分雏鸡留得过短,严重影响采食,增重受到影响。
⑤饲料营养不良:饲料中某种营养素缺乏或某种成分过多,造成营养不平衡,由于鸡个体间的承受能力不同,增长速度也会产生差别,即使是营养很全面的饲料,如果不能使鸡群中的每个鸡都同时采食,那么先采食的鸡抢食大粒的玉米、豆粕等,后采食的鸡只能吃剩下的粉面状饲料,由于粉状部分能量含量过低,矿物质含量高,营养很不平衡,自然严重影响增重,使体力小的鸡越来越落后。
⑥未能及时分群。如能及时挑出体重小、体质弱的鸡,放在竞争较缓的舒适环境中饲喂高营养水平饲料,也能赶上大群的体重。
8、转群
当鸡群满6周龄后,需转入育成舍,在转群时需要注意:
育成舍除应该提前做好清洗消毒外,还要注意温度,必须保证育成舍温度不低于育雏舍7℃以上,否则可能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为减少应激,夏季应在清晨开始转群,午前结束,冬季应在较温暖的午后进行,避开雨雪天和大风天转群对鸡来说是个很大的应激,采食量下降也需2-

3天才能恢复,如果鸡群状况不太好时,不要同时进行免疫断喙以免加重鸡的应激,必要时可饲喂维生素和抗生素防止鸡群发病。从育雏期到育成期饲料的更换不23能太突然,需有一个过渡时期。
雏鸡管理
海兰褐雏鸡对平养和笼养育雏系统均能适
应。除接种预防马立克氏病的疫苗外,不需特殊的孵化服务。
一般性建议:
1.雏鸡入舍前
a.清扫并消毒笼养或平养育雏区域,清扫鸡舍内、附属服务区及设备。
b.检查并确认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调整到适当高度。
c.将陈旧的饲料从贮料箱、加料斗和饲槽中清除,在新饲料入舍前将设备消毒并晾干。
d.在雏鸡接触不到的地方放置灭鼠药。
2.入舍前一天
a.调整供热系统,鸡背同高温度调至34℃~36℃(93℉~97℉)。
b.检查供水系统,调整到适于雏鸡的高度。消毒并冲洗水管。
3.入舍当天
a.将饮水器盛满水,或使自动饮水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检查育雏器的温度。
b.雏鸡入舍后,触动水杯或乳头饮水器,训练雏鸡饮水。
c.若使用乳头饮水器则需降低水压,使雏鸡能看见饮水器上悬挂的水滴。
d.饮料应放在笼内纸上。开动进料器,将料槽内饲料添加到最高水平。
e.第一周内保持每天20~22小时的高强度光照。
生长期管理:
小母鸡生长期的前17周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期间的精心管理,可确保小母鸡在蛋鸡舍内遗传性生产潜力的正常发挥。通常,在前17周内所造成的错误在蛋鸡舍内难以纠正。
一般性建议:
1.小母鸡必须严格地与老鸡分开饲养。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安排工作时尽可能避免将病原微生物从老龄鸡带给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小母鸡。
2.在前6周每天至少给料两次以上。6周之后,对照本手册的体重标准表,检查饲料的消耗量和体重发育情况。
3. 从第五周龄起,后备期每周称100只小母鸡的体重。
4.每天检查每排鸡笼的供水情况,检查并维修、更换损坏的饮水器。随着鸡长大,将饮水器提高(乳头饮水器应高于鸡头,水杯或水槽应与鸡背水平)。
5. 制订并执行一个适合本地区的免疫接种日程表。
6.每天取走死鸡并做适当处理。查找死亡过多的原因。
7. 在小母鸡转入蛋鸡舍前3天开始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和电解质,入舍后继续添加3天,这将有助于减少转群的应激。转群时抓鸡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伤害。
8. 小母鸡应在17周龄(性成熟前)转入产蛋鸡舍。
生长期建议饲养面积
笼 养 平 养
饲养面积 310厘米2(48平方英寸) 饲养面积 835厘米2 (0.9平方英尺)
料 位 5厘

米/只(2 英寸/只) 料 位 5厘米/只(2英寸/只)50只/料盘
水槽长度 2.5厘米/只(1英寸/只) 水槽长度 2厘米/只(0.8英尺/只)
饮水杯/乳头饮水器: 每8只鸡1个 饮水杯/乳头饮水器 每15只鸡1个
钟状饮器 —— 钟状饮水器 每1
50只鸡1个
笼养育雏:
在雏鸡到达之前,鸡舍按下述步骤准备:
1.在笼的底部铺上防滑的纸,这些纸可能会被鸡踩碎并从笼底掉下,或在断喙时(10日龄)撤掉。
2.雏鸡入舍前24小时启动加热系统,将温度调至34℃~36℃(93℉~97℉)。
3.保持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在笼养育雏中,适当的湿度很重要,必要时可以将水喷洒在墙壁、地面上,以增加湿度。
温度管理:
查看超温(气喘、嗜睡)或过冷(扎堆、大声鸣叫)的征兆,并进行适当调整。由于笼养雏鸡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寻找舒适的地方,所以笼养育雏的温度控制更显关键。
平养育雏:
在雏鸡入舍前24小时,按下述步骤准备鸡舍:
1.每个育雏单元安置一个育雏器围栏。
2.调整育雏器温度至35℃~36℃(95℉~97℉)。
3.把饮水器加满水,每100只鸡需要2个4升(1加仑)的饮水器。
4.避免鸡舍中有贼风。
温度管理:
观察雏鸡能看出温度是否正常。如果太冷,它们会靠近热源扎堆;如果太热,它们会远离热源。如果通风过量,它们会在远离冷空气进入的地方扎堆。感觉舒适的雏鸡会在整个育雏区里均匀散开,而不会扎堆。
平养育雏应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雏鸡适宜的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时。
育雏温度
鸡龄 笼养育雏 平养育雏
°C °F °C °F
第1-3天 34-36 93-97 35-36 95-97
第4-7天 32-32 86-90 33-35 92-95
第8-14天 28-30 82-86 31-33 89-91
第15-21天 26-28 78-82 29-31 84-87
第22-28天 23-26 74-78 26-27 79-81
第29-35天 21-23 70-74 23-25 74-77
第36天→ 21 70 21 70
断 喙:
断喙在所有的饲养方式中都并非必须进行,若要进行断喙,请按下面要求进行。
海兰褐小母鸡一般在孵化厅采用红外线断喙,或在7~10日龄使用凸轮式断喙器断喙。金属导向板上有孔径为4.00、4.37和4.75毫米(10/64、11/64和12/64英寸)的孔。断喙时选择适宜的孔径,使鼻孔和切烙面间有2毫米的距离。适合的孔径大小取决于鸡的体格和年龄的大小。
建议使用烧灼至樱桃红色的刀片进行切烙。测量刀片温度的较好方法是使用高温计,使刀片的温

度保持在约595℃(1100℉)。使用线电压表测量,使断喙器在整个断喙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当的温度。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38℃(100℉)的变化是常见的,而且这种差异不为肉眼所觉察。
以下为注意事项,必须始终遵守:
不要给病鸡断喙。
断喙速度不要过快。
断喙刀片要保持锋利。
断喙时要注意避免烧
烙过度,避免伤及舌头。
断喙前后一周内,不要进行转群、免疫和驱虫等工作。
断喙前两天和断喙后两天,饮水中加入一些电解质和维生素(包括维生素K)。
红外线断喙前(4日龄) 成功的断喙(18周龄)
断喙后数日内,在料槽里添加较厚的饲料层(5厘米以上)。增加加料机运转次数和人工加料次数,促进鸡群采食。
在饲料消耗未恢复到正常以前,如果需使用某种抗球虫药,应在饮水中投给水溶性抗球虫剂。
为方便饮水,饮水器内深度至少应在1厘米以上。
10.只能让受过良好训练的技术人员操作断喙。
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
1、雏鸡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
一是雏鸡生长发育迅速。两周龄体重是出生重的2倍,6周龄增加10倍,8周龄时增加15倍。二是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刚出壳的雏鸡体温较成年鸡的体温低3℃,约39℃,10天后才接近成年鸡的正常体温,初生雏全身着生绒毛,绒毛的保温能力差,随着羽毛的生长和退换,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加强,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正常情况下,雏鸡6-7周龄绒毛脱尽换上羽毛,才具备一定的保温能力,因此育雏开始必须供给较高温度,从第二周起,逐步降温,一般于4-6周龄前后脱温。三是雏鸡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差,但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另外雏鸡神经敏感,无自卫能力。因此管理上应做到供给充足的营养和饮水,保持鸡舍空气流通,及时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注意清洁卫生,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音,加强防疫消毒,预防疾病发生等工作。
2、育雏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育雏室在进鸡前要经过彻底清扫、冲刷和消毒处理,对损坏的笼具要进行整修,门窗完好,防止鼠猫等进入,备齐料槽、水槽等,育雏舍在最后消毒后至少空舍3周方可进鸡。
接雏前5天,要将垫料铺平,将门窗关闭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42毫升甲醛,21克高锰酸钾熏蒸后密闭门窗24小时。
接雏前3天,打开门窗排除甲醛刺激性气体,检查加热设备,育雏室开始加热升温,如达不到温度要求,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接雏前1天,育雏舍温要达到35℃,并按1000只雏鸡准备20公斤凉开水,10公斤开食

料。
3、育雏鸡应注意哪些问题?
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雏鸡出壳后消化机能不健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靠两个来源:一是靠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饲料;二是靠雏鸡本身腹内没吸收完的卵黄提供营养物质。雏鸡对卵黄的吸收快慢,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温度。温度在33-34℃有利于吸收。二是饮水。充足
的饮水能增加卵黄里营养物质的转化和代谢。
育雏期间必须满足雏鸡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鸡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如温度过低,则雏鸡畏冷而密集,影响采食和运动,严重时则相互挤压致死,有的则引起感冒、下痢致死。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体质衰弱,发育缓慢,易引起感冒或呼吸道病,喙癖等。
育雏温度、应随季节、育雏器种类、鸡的品种略有差异,以平养为例,热源中心区温度可采用34℃,温度计可悬挂于距垫料5厘米位置(相当于雏鸡背高位置),室温与热源中心区温度可保持3-4℃差距,这样雏鸡可按照自身需要选择适温带,育雏温度随饲养日龄渐减,一般每周降2℃左右,至四周末保持在25℃左右。
温度是否合适可由雏鸡的动态观察出来,温度正常时,雏鸡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洁,晚上雏鸡在热源休息时分布均匀。温度低时,雏鸡密集在一起,或紧靠热源,发出尖叫声。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气喘,饮水增加。因此,养鸡户要学会看鸡施温。
4、怎样掌握雏鸡开食与饮水时间?
雏鸡最好在孵出后12-24小时开食,如果长途运输最好也不超过36小时。一般情况下,当鸡群中有1/3个体有啄食动作时,开始加料,给食过迟会使雏鸡消耗体力,发生失水和虚弱,影响以后的生长和成活率。开食时为便于雏鸡学会吃料,可将饲料散布在浅平料盘或深色塑料布上,开食料最好选用煮熟的小米或料度适当的碎玉米粒,也可直接选用全价颗粒料。
雏鸡开食之前要先饮水,每50只鸡备一个2公斤大小的钟式饮水器,饮水器距地面高度应随日龄增长作调整,初次饮水,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电解多维,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5、育雏的密度和通风应如何掌握?
育雏密度指每平方米饲养雏鸡的数量。平养育雏前2周每平方米20-30只,随着鸡体重的增加,3-4周每平方米最好保持在15-20只,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煤气中毒,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6、雏鸡应如何断喙?
蛋用型鸡育成期间易发生啄癖,断喙是防啄的最有效措施。断喙在7-9日龄进行,上喙断1/2,下喙断1/3,断

喙可用专用电动断喙机,为防止鸡断喙时出血,预防应激,断喙前后2天,在料中可加入Vk3粉和Vc。
7、如何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
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是保证鸡群健康的重要环节,养鸡户要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和以往防疫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防疫程序,并严格实施。主要包括选用质量可靠的疫苗,选择正确的接种途
径,保证每只鸡获得足够剂量的疫苗。另外,接种前中后3天,要投放防止应激的药物和使用免疫增强剂。
小鸡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叫雏鸡,这段时间的培育亦称育雏。人工育雏,就是根据雏鸡的生长发生规律,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喂养。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度如下表:
周 龄 温度 (白天) 温度 (晚上) 相对湿度(%)
1-2 32-28 34-30 65-60
3-4 28-26 30-28 65-55
5-6 26-23 28-25 55
7-8 23-20 25-22 55
8周龄以上 20 22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1 雏鸡适宜的温度
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2 育雏舍湿度调节
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1 雏鸡饮水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

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2 幼雏喂料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
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3 雏鸡的饮料配合
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育雏的条件:
(1)温度:温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相当重要。“峪口雏鸡”在育雏阶段适应较高温环境。第一周前三天37℃,后三天35℃,以后每周降温2℃直到21℃。雏鸡的分布状态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温度合适则雏鸡均匀分布、运动自如、形象舒服。雏鸡扎堆、叽叫、靠近热源,说明温度偏低;雏鸡远离热源、翅膀散开并张口喘气、呼吸急促,说明温度偏高。
(2)湿度:雏鸡舍要维持适宜的湿度。1-10天以65%-70%的湿度为宜;11日龄以后雏鸡呼吸排粪相应增多,容易潮湿,以50%-55%的湿度为宜,但不能小于40%,
(3)通风:在通风之

前把鸡舍温度提高2-3℃,应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进行,不能让气流直吹雏鸡,防止贼风出现。
(4)光照:光照强度20-30勒克司(Lux)(10 Lux相当平方米1-2瓦),第一周23-24小时/天,目的是为了让雏鸡尽快熟悉环境,便于饮水,采食。(详细内容参见8光照程序)
(5)饲养密度:进鸡后,装鸡时要注意把握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密度过大会限制雏鸡活动、采食、饮水,生长不整
齐,密度过小,浪费设备和人力,增加保温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