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临床讲义
合集下载
第七章 血液流变学检验—临床检验专业知识课件
一、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一)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3.技术因素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知识
一、血液流变学的概念 二、血液流变学的基本特性 三、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一、血液流变学的概念
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流动与形变规律 的学科称为血液流变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一、血液流变学的概念
血液流变学研究层次 宏观流变学 血细胞流变学 分子血液流变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二、血液流变学的基本特性
4.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变形性是指红细胞在流动过程中的 变形能力。 变形的大小和取向的一致性随切变率的增 加而增加,从而致使血流阻力降低,全血粘 度下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二、血液流变学的基本特性
4.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变形性是决定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 之一,它主要影响高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 红细胞的变形行为主要是红细胞膜能围绕 细胞质进行“坦克履带式运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二、血液流变学的基本特性血液在血 管内流动时分为极薄的许多环状层,各层的 流速不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血液在血管中的层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二、血液流变学的基本特性
一、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一)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1. 红细胞因素 ⑶红细胞的聚集状态 红细胞在沉降过程中彼此接触与碰撞,易使细 胞彼此两平面相结合而呈“串(缗)钱状” ,使细 胞的总体表面积减少,重量增加。随着坠体总量不 断增多,也减少了每个细胞下沉时对邻近细胞下沉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红细胞聚集数量越多,聚集块越大,血沉加快 越明显。红细胞串钱状形成是妊娠和各种疾病时 血沉加快的主要原因。
第十一章 血液的流变性精讲
同,该处就存在速度梯度。
3.库厄特流动及速度梯度
(1)库厄特流动: 是一种特殊的流动 方式。流体的流动形 态是定常流动,且速 度是从0自下而上正 比例地增加到V0。
(2)库厄特流动的速度梯度 由图可见在位置x和x+△x上,流速分别为v 和v+△v,由于流速是正比例增加的,所以 其速度梯度为: △v/△x=V0/l 可见库厄特流动的速度梯度是定值,处 处相等。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 每一个剪变率对应一个粘度,称为 表观粘度。
3.还原粘度 还原粘度是建立在单位红细胞压积的基 础上,其大小的差异主要来自红细胞的流 变性质,如聚集性,变形性。还原粘度大 小主要表征红细胞的流变性。(后面介绍) 4.血液的相对粘度 是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之比。 5.比粘度 某液体的粘度与标准参照液粘度之比。当 前医院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的血液粘度基 本上都是比粘度。
2.牛顿流体粘度与剪切率的关系 • 粘度是度量流体粘滞性的物理量,它反映流体流动时的内 摩擦力大小。在一定的温度下,牛顿流体的剪应力与剪切 率呈线性关系,粘度不随流动状态变化,即与剪切率变化 无关。由此可见,在液体层流中,剪应力与剪切率的比值 是固定的,剪应力趋于0时,剪应力亦趋于0。
(二)非牛顿流体
6.pH及渗透压 pH和渗透压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们引起红 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的改变。 pH降低可使红细胞膜变硬,细胞变形下降。低渗状态可 使红细胞球形化,变形性降低。高渗条件可使细胞内水分 外流,细胞内粘度升高。因而这些因素都可使低剪切率下 粘度降低,高剪切率下粘度升高。 7.剪切率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率的变化而变化。 在高剪切率时全血粘度低,而在低剪切率时,全血粘度则 增高。 这是因为低剪切时,红细胞易于发生聚集,高剪切率时 红细胞聚集被冲开,又处于分散状态。剪切率主要是影响 红细胞的聚集与变形,而血液粘度与红细胞聚集和变形密 切相关 。
3.库厄特流动及速度梯度
(1)库厄特流动: 是一种特殊的流动 方式。流体的流动形 态是定常流动,且速 度是从0自下而上正 比例地增加到V0。
(2)库厄特流动的速度梯度 由图可见在位置x和x+△x上,流速分别为v 和v+△v,由于流速是正比例增加的,所以 其速度梯度为: △v/△x=V0/l 可见库厄特流动的速度梯度是定值,处 处相等。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 每一个剪变率对应一个粘度,称为 表观粘度。
3.还原粘度 还原粘度是建立在单位红细胞压积的基 础上,其大小的差异主要来自红细胞的流 变性质,如聚集性,变形性。还原粘度大 小主要表征红细胞的流变性。(后面介绍) 4.血液的相对粘度 是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之比。 5.比粘度 某液体的粘度与标准参照液粘度之比。当 前医院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的血液粘度基 本上都是比粘度。
2.牛顿流体粘度与剪切率的关系 • 粘度是度量流体粘滞性的物理量,它反映流体流动时的内 摩擦力大小。在一定的温度下,牛顿流体的剪应力与剪切 率呈线性关系,粘度不随流动状态变化,即与剪切率变化 无关。由此可见,在液体层流中,剪应力与剪切率的比值 是固定的,剪应力趋于0时,剪应力亦趋于0。
(二)非牛顿流体
6.pH及渗透压 pH和渗透压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们引起红 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的改变。 pH降低可使红细胞膜变硬,细胞变形下降。低渗状态可 使红细胞球形化,变形性降低。高渗条件可使细胞内水分 外流,细胞内粘度升高。因而这些因素都可使低剪切率下 粘度降低,高剪切率下粘度升高。 7.剪切率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率的变化而变化。 在高剪切率时全血粘度低,而在低剪切率时,全血粘度则 增高。 这是因为低剪切时,红细胞易于发生聚集,高剪切率时 红细胞聚集被冲开,又处于分散状态。剪切率主要是影响 红细胞的聚集与变形,而血液粘度与红细胞聚集和变形密 切相关 。
血液的流变性医学PPT
血液的流变性
血液的流变特性
一、速度梯度与剪变率
(一)速度梯度
1.概念:在流体中某处, 速度正在其垂直方向 上的变化率称为该处 的速度梯度。
如果在X方向的微小距离 △X上,流速增量为 △V,则速度梯度为 △V /△X。 单位:s-1(1/秒)
微分学中
lim v dv x0 x dx
2.物理意义 描述速度随空间变化程度的 物理量。空间某点附近流速不 同,该处就存在速度梯度。
粘弹性流体从管内自由流出时,通常可以看 到射流膨胀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挤出物膨胀(如 图)。例如,聚苯乙烯在175~200℃条件下 较快挤出时,直径膨胀达2.8倍。以上现象都是 由于粘弹性流体受剪切时产生法向应力差的结 果。
(二)粘弹体的特点
(1).应力松弛:当粘
应变
弹体突然发生应变时,
若保持应变恒定,则应
生物流体具有粘弹性的原因:
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
蛋白质分子图像
水有粘性也是因为水分子是链状的
“隔年陈水有毒,隔夜陈水莫喝。”科学研究 证明,水分子是链状结构,水在漫长岁月中, 如不经常流动,这种链状结构会不断扩大延伸, 即成衰老之水。衰老之水,活力极差,进入动 植物体内,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影响生 长发育。古人说:“流水不腐。”死水、陈水 中尘埃会增多,细菌增加,有害成分比例上升, 极易致病。
r0
v
各层的流速呈抛物线分布。
r
流体要流动,必须有外力抵消内 摩擦力,即管子两端L存在压强差 (⊿p)。
Q r04 p 8l
泊肃叶流动 的速度分布
适用条件:牛顿流体,流体作定常流动,均匀的水平圆管。
泊肃叶定律应用 它是设计竖直毛细粘度计 的理论依据。
Q r04 p 8l
血液的流变特性
一、速度梯度与剪变率
(一)速度梯度
1.概念:在流体中某处, 速度正在其垂直方向 上的变化率称为该处 的速度梯度。
如果在X方向的微小距离 △X上,流速增量为 △V,则速度梯度为 △V /△X。 单位:s-1(1/秒)
微分学中
lim v dv x0 x dx
2.物理意义 描述速度随空间变化程度的 物理量。空间某点附近流速不 同,该处就存在速度梯度。
粘弹性流体从管内自由流出时,通常可以看 到射流膨胀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挤出物膨胀(如 图)。例如,聚苯乙烯在175~200℃条件下 较快挤出时,直径膨胀达2.8倍。以上现象都是 由于粘弹性流体受剪切时产生法向应力差的结 果。
(二)粘弹体的特点
(1).应力松弛:当粘
应变
弹体突然发生应变时,
若保持应变恒定,则应
生物流体具有粘弹性的原因:
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
蛋白质分子图像
水有粘性也是因为水分子是链状的
“隔年陈水有毒,隔夜陈水莫喝。”科学研究 证明,水分子是链状结构,水在漫长岁月中, 如不经常流动,这种链状结构会不断扩大延伸, 即成衰老之水。衰老之水,活力极差,进入动 植物体内,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影响生 长发育。古人说:“流水不腐。”死水、陈水 中尘埃会增多,细菌增加,有害成分比例上升, 极易致病。
r0
v
各层的流速呈抛物线分布。
r
流体要流动,必须有外力抵消内 摩擦力,即管子两端L存在压强差 (⊿p)。
Q r04 p 8l
泊肃叶流动 的速度分布
适用条件:牛顿流体,流体作定常流动,均匀的水平圆管。
泊肃叶定律应用 它是设计竖直毛细粘度计 的理论依据。
Q r04 p 8l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与临床讲解
二、血液流变性质的影响因素
(一)红细胞 (1)数量:血液粘度随着红细胞比容增大而增大,特别是红 细胞比容大于40%以上时,这种倾向更为显著。若血液浓缩, 红细胞比容达到80%左右时,血液流动性几乎接近丧失。 (2)变形能力:红细胞在流过营养性毛细血管时,可以顺着 血流方向变成子弹形或降落伞形。通常描述红细胞呈双凹圆盘 形,这只代表在不受到外在应力时的形态。在体内血液循环过 程中,红细胞总有不同程度的变形。若以戊二醛使红细胞固化, 引起变形能力丧失,将这种固化的红细胞浮于白蛋白溶液中, 则其粘度不再随切变速率变化而改变。这是由于溶液中缺乏大 分子桥联物质,红细胞并不发生聚集,故在低切变速率条件下, 粘度无明显改变,同时由于红细胞固化,无法随应力变化而产 生相应的取向变形,因此在高切变速率条件下粘度也无明显改 变。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与临床
• 流变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 血液流变性质的影响因素 • 血液流变性改变与临床 • 治疗高粘综合症的生理学基础
流变学(rheology)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由于物体的流动 与变形是不可分割的,即变形是流动的基础,流动是变形在 时间上的连续,故称为流变学。研究生物机体(包括人体)生 命过程中有关的流变学称为生物流变学(biorheology)。在 生物流变学中,专门研究与循环血流有关的流变学称为血液 流变学(hemorheology)。血液的生理功能是通过循环血液的 流变来实现的,因此血液流变学是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血浆
血浆本身的粘度主要取决于血浆中各种蛋白的含量,蛋 白质含量增高,血浆粘度越大。但与含有球形大分子(如白 蛋白)的一般溶液相比,血浆显示更大的粘度.这一现象的 产生主要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有关。纤维蛋白原不仅分子 量大,形状是链状的,而且在结构上很不对称,因而它们在 血浆中可以形成网状结构。由于网状结构的形成,则可出现 结构粘度。在应力与温度较低时,结构粘度更为明显。当应 力与温度升高超过一定范围时,由纤维蛋白所形成的网状结 构就会破坏,结构粘度则消失,此时血浆粘度系牛顿粘度。 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故老人血浆 粘度高于青年人。除纤维蛋白原外,其他大分子蛋白质如α2 巨球蛋白、γ球蛋白等亦是血浆粘度的重要来源。
血液流变学课件
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血液流变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的疾病范围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未来,血液流变学将与更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02
CHAPTER
血液流变学基础知识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血细胞约占45%。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等,而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南,促进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和普及推广。
临床转化与普及推广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血液流变学通过研究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和变形性,帮助医生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中具有指导意义。
详细描述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脑血栓、脑栓塞等。通过监测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预防性治疗
03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等,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定期检测与预防性治疗
个体化评估与干预措施
个体化评估
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疾病风险和血液循环状况。
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
定义与特性
特性
定义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指标,如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血液流变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的疾病范围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未来,血液流变学将与更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02
CHAPTER
血液流变学基础知识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血细胞约占45%。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等,而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南,促进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和普及推广。
临床转化与普及推广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血液流变学通过研究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和变形性,帮助医生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中具有指导意义。
详细描述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脑血栓、脑栓塞等。通过监测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预防性治疗
03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等,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定期检测与预防性治疗
个体化评估与干预措施
个体化评估
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疾病风险和血液循环状况。
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
定义与特性
特性
定义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指标,如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
血液流变课件共50页
研究内容
宏观流变学(Macrorheology):研究全血在各种切 变率下的表观粘度,包括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 沉等。
血细胞流变学(Cellular hemorheology):研究血液 有形成分的流变学特性,包括红细胞聚集性与变形 性;白细胞的变形性、趋化性及粘附特性;血小板 的粘附性与聚集性等。
红细胞变形性的临床意义
当红细胞膜发生病变、膜成分改变、血液的生理环境 发生改变时,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直接影响微循 环的血液流动,使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的寿命缩短。
红细胞变形性可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冠状动脉 狭窄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冠状动脉阻塞 支数越多,红细胞的变形性越差;心肌梗塞患者的红 细胞变形性最差。
Hct>10%时,血液即表现出非牛顿特性,其粘度随 着液体的流动速度(切变率)变化而改变。随血液 的流动速度减慢,血液的粘度增加。
血沉方程K 值
血沉方程K 值是用方程式来表达血沉与红细胞压积 的关系,可以获得更符合实际的血沉,也可以对红 细胞聚集的程度进行估算。
K=ESR/[1-H+lnH](H为Hct) 参考值:53±40
➢ 层流中单位距离的两个液层的流速之差称速度梯度 (rate gradient),用r表示,速度梯度又称切变率。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血细胞在血管中的滚动
血液具有粘滞性
这种粘滞性是由于液体内部的分子和颗粒之间的 摩擦力所造成。
血液的粘度主要决定与红细胞的数量和在血浆中 的分布状态和血浆的粘度。血液的粘度越高,血液 在血管中的流动阻力越大,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状 态就越差,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
红细胞电泳
红细胞电泳是指在电场作用下,观察红细胞的泳动速 度。由于红细胞带负电荷,故向正极移动,移动速度 越快,说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越大,红细胞愈不 易聚集,反之表示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加。
临床(血流变)PPT演示课件
锥板流变仪特性
由于间隙高度与半径成正比, 速度也与半径成正比,而切变 率为速度与高度之比,从而使 切变率与半径无关,处处相等, 使得对应于确定的转速就得到 确定的切变率。该仪器能在确 定的切变率下测量各种液体粘 度,故既适用于牛顿流体,更 适用于测量特定切变率下非牛 顿流体的表观粘度。
h
q
V. = r ω h = r tan q
反映血液粘滞的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 原粘度
反映血液聚集的指标:全血低切变率粘度,血沉, 血小板聚集率
反映血液凝固的指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
三、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
高粘度血症和血液高粘滞综合症 血液流变学疾病的新概念 血液高粘滞综合症的几种常见病 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纠正
(2)、挤压式蠕动泵不会产生管路变形拉长,进样量准确。
7、血液流变试验前常规质控要求
(1)、样品采集: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肘前静脉采血,尽量 缩短压脉带的压迫时间,针头刺入血管后,松开压脉带 后至少5秒以上才能抽取血液。最好用7号以上针头,避 免用力快速抽血。
(2)、样品抗凝:测量粘度的血液抗凝剂通常采用肝素。其浓
3、血流变仪的切变率测试范围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保证测量精确度和重复性的前提下,应采用全量程 逐点测量方式。
a、根据国际血流变学标准化委员会建议:
血流变学的全血测量应参考切变率200s-1∽1s-1的粘度的 变化, 即:全量程测量。因为高切变率200s-1和低切变 率 1s-1时的粘度能充分反映出红细胞的变形性和聚集性 以及非牛顿流体—全血的非线性。否则,对临床的应用 价值就非常局限。
.
.
.
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