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健康三维可视化平台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

02
03
混合通信
结合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根据实际 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提高数据 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网络架构设计
局域网架构
适用于桥梁监测设备数量较少、分布集中 的情况。采用以太网等标准协议,实现设
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广域网架构
适用于桥梁监测设备数量较多、分布广泛 的场景。采用VPN、SDH等传输技术, 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监控。
桥梁健康监测的必要性
随着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桥梁结构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车辆荷载、自然灾害、材料老化等,导致结构 性能下降。因此,对桥梁进行健康监测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桥梁健康监测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桥梁病害
通过定期或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桥 梁结构中的病害,如裂缝、变形等,为
维修和加固提供依据。
系统组成
传感器网络
用于监测桥梁结构的关键部位,包括应变、 位移、振动、温度等。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 。
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 信息。
预警与评估系统
根据分析结果,对桥梁结构进行评估,并发 出预警信息。
工作原理
传感器网络通过测量桥梁结构 的关键部位,获取结构状态信 息。
混合网络架构
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局域网和广域网架构 ,实现数据传输和监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数据传输速率与稳定性要求
数据传输速率
根据桥梁监测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 合适的数据传输速率,确保数据实时 性和准确性。
数据传输稳定性
采用可靠的传输协议和传输介质,提 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 数据丢失和误码率。同时,采取备份 和容错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 整性。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策略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策略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策略在现代交通体系中,桥梁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承载着巨大的交通流量和重要的经济使命。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桥梁结构的状态信息,为桥梁的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常由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以及评估与预警子系统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子系统是整个监测系统的基础,负责感知桥梁结构的各种物理参数,如应变、位移、加速度、温度等。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应变计、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以适应桥梁复杂的环境条件。

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传输。

为了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通常采用高性能的数据采集设备和可靠的通信方式,如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或两者结合的方式。

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关键环节。

通过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和算法,如滤波、去噪、特征提取等,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以评估桥梁结构的健康状况。

评估与预警子系统则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1、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监测目标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布置传感器时,需要遵循重点部位优先、均匀分布和便于安装维护的原则。

对于大跨度桥梁,通常需要在主跨、桥墩、桥台等关键部位布置较多的传感器;而对于中小跨度桥梁,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传感器的数量。

2、数据采集频率的确定数据采集频率的确定需要考虑桥梁的动态特性、监测目标和数据处理能力等因素。

对于动态响应较为敏感的桥梁结构,如悬索桥、斜拉桥等,需要采用较高的采集频率;而对于静态结构为主的桥梁,可以适当降低采集频率。

桥梁结构健康与安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桥梁结构健康与安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事后维修(BM) Breakdown Maintenance
监控报警系统
监控报警系统,将物联管理平台的原始异构数据转换成逻辑设备数据,由用户根据场景需求,定义自己关注的逻辑设备模型及监控数据的处理分析策略,并提供异常事件的闭环处理
设备原始数据
物联管理平台
业务数据
逻辑设备
自定义报警配置
异常报警
平台弹窗、短信通知运维人员运维人员确认异常原因数据分析监控报警系统
光格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新一代光纤传感、智能物联网设备和资产数字化运维平台的创新公司,是提供资产状态监测、数字化、精益化监管维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导企业。
发展历程
参与国家863科技项目;研发EtherCAT和 IPLC系列产品;
首届科技部创新创业大赛华东区第一名;CCTV全国总决赛入围并获奖
率先通过分布式光纤火灾探测器型式认证;
物联管理平台
EAM中台
应用平台
监控报警中台
平台数据处理
各类传感器
数据采集及传输
数据处理及控制
监测报警子系统
物联管理平台
资产管理子系统
EAM中台
平台首页
桥梁三维可视化
资产管理
Management
预防性维修(PM) Preventive Maintence
预测性维修(PdM) Predictive Maintenance
维护(Maintenance)以资产为对象,以维护手册为中心,以工单为牵引,实现周期维护和预测性维护。
管理(Management)
以企业资产为核心,通过电子台账和大数据,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物联架构体系
电缆通道 B厂家
感知层
网络层
平台层 PaaS

桥梁三维正向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上机交流会

桥梁三维正向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上机交流会

桥梁三维正向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上机交流会【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桥梁设计逐渐从传统的手绘转向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

桥梁三维正向设计作为当前设计领域的前沿技术,已经成为业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近日,一场关于桥梁三维正向设计整体解决方案的上机交流会在我国某地成功举办,为广大桥梁设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桥梁三维正向设计的重要性】桥梁三维正向设计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为基础,利用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工程力学、材料科学等理论知识,对桥梁结构进行全面的建模、分析和优化。

相比于传统设计方法,三维正向设计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设计效率:三维建模可以实时展示桥梁结构,便于设计人员快速调整设计方案,缩短设计周期。

2.提高设计质量: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精确的分析与计算,降低因设计失误导致的工程风险。

3.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三维设计模型可直接导入施工图,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沟通误差。

【整体解决方案的概述】本次上机交流会旨在推广桥梁三维正向设计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专业软件培训:针对桥梁设计师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软件操作培训,提高设计师的三维建模技巧。

2.设计流程优化:分享成功案例,引导设计师遵循科学的设计流程,确保设计质量。

3.技术支持与服务:为设计师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4.设计成果评价与优化:通过专家评审,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提出优化建议。

【上机交流会的内容与收获】本次交流会邀请了业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了桥梁三维正向设计的理论基础、软件操作技巧、设计案例分析等方面。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交流会,他们对桥梁三维正向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桥梁三维正向设计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桥梁工程设计的需求持续增长。

桥梁三维正向设计将成为未来桥梁设计的主流趋势,有望推动我国桥梁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

【结论】本次桥梁三维正向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上机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桥梁设计行业正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BIM智慧桥梁检测系统建设方案

BIM智慧桥梁检测系统建设方案
三维可视化
利用BIM技术实现桥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展示,提高信息直观性和理 解度。
数据可视化
将检测数据以图表、曲线等形式直观展示,帮助用户快速分析数据规 律和趋势。
交互效果增强
采用动画、音效等多媒体手段增强交互效果,提高用户参与度和沉浸 感。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
结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用户提供更真实的 桥梁检测场景和交互体验。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分配
评估指标
包括平台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权重分配
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合理分配权重,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持续改进计划制定和执行跟踪
改进计划
针对平台测试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措施 、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桥梁灾害应急响应
利用BIM技术建立桥梁灾害应急响 应系统,快速响应和处理桥梁灾害 事件,保障桥梁通行安全。
基于BIM模型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流程
01
02
03
数据共享
建立BIM模型数据中心, 实现桥梁检测相关数据的 集中存储和共享,提高数 据利用效率。
协同工作
基于BIM模型进行协同设 计、施工和运维管理,实 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 和高效协作。
数据传输协议及安全保障措施
数据传输协议
采用标准化的数据传输协议,如 TCP/IP、MQTT等,确保数据传输的 稳定性和实时性;同时,对传输数据 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安全。
安全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 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 访问安全等方面;采用防火墙、入侵 检测等安全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 和非法访问。

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光纤传感器敷设方式
光纤传感器敷设方式
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力 监测主机
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区域控制单元
区域控制单元(ACU)
防护等级 IP68
EMC电磁 兼容4级
EtherCAT 先进技术
产品特点
1、汇聚节点,负责工业现场的感知信号采集、控制输出和通信等任务 2、支持可视化编程语言,具有AI、DI、DO、RS485等工业接口,灵活扩展 3、工业级设计,工作温度-40 ℃ ~+70 ℃,EMC电磁兼容4级,IP68防护等级 4、支持边缘计算,实现数据处理;支持动态策略管理,可进行本地化控制 5、高集成设计,现场安装方便,减少安装工程量
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
桥梁监测的内容
监测类别
监测内容
环境
温度、湿度
桥址区环境温度、湿度 主梁内温度、湿度a
索塔锚固区温度、湿度
雨量
降雨量
车辆荷载
所有车道车重、轴重、轴数、车速 所有车道车流量
作用
风速、风向 结构温度
桥面风速、风向 塔顶风速、风向
混凝土或钢结构构件温度
地震
承台顶或桥墩底部加速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及以上)
加强抗灾应急能力
推动行业发展
及时发现并监测突发灾 害等特殊事件的发展变 化,记录完整的突发事 件过程,便于时候评估 处理
通过对桥梁健康监测系 统的研究,推动物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先 进信息化技术在桥梁工 程中的应用
桥梁监测现状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指采用各种现代化监测技术,对桥梁结构全生命期的运营环境、荷载输入、 结构力学状态指标及响应参数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并以一定的策略和技术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 存储、分析、进而对桥梁整体运营情况进行判断、指导桥梁的管养决策。

三维可视化桥梁安全监测解决方案

三维可视化桥梁安全监测解决方案

三维可视化桥梁安全监测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解决方案概述 (4)二、三维可视化技术原理 (5)2.1 三维可视化技术定义 (6)2.2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领域 (7)三、桥梁安全监测需求分析 (8)3.1 桥梁结构特点分析 (9)3.2 安全监测需求分析 (11)四、三维可视化桥梁安全监测解决方案设计 (12)4.1 系统架构设计 (13)4.2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案 (15)4.3 可视化展示方案 (17)4.4 安全预警机制设计 (18)五、系统实现与关键技术 (20)5.1 三维可视化平台选择 (21)5.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22)5.3 可视化展示技术 (24)5.4 安全预警算法研究 (25)六、案例分析 (26)6.1 案例背景介绍 (27)6.2 解决方案实施过程 (29)6.3 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 (30)七、总结与展望 (32)7.1 解决方案总结 (33)7.2 发展前景展望 (34)一、内容概述随着现代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公众和工程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维可视化桥梁安全监测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它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手段,为桥梁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实时、直观的桥梁健康状态监测平台。

本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对桥梁结构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

方案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到分析、展示的全过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工作环境。

在数据采集方面,我们采用了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测量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我们运用了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桥梁的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在可视化展示方面,我们采用了高清三维渲染和交互式界面设计,为用户呈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桥梁模型,并支持用户进行自定义查询和分析。

2035桥梁智慧建造系统建设方案

2035桥梁智慧建造系统建设方案

风险评估与预警功能实现
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01
通过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等级评定与预警
02
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等级评定,
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执行
03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施工进度模拟功能实现
1 2 3
施工计划制定与调整
根据桥梁施工的实际需求和现场情况,制定详细 的施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施工进度实时监控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对施工过程中的 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确保施工按 照计划进行。
施工进度可视化展示
将实时监控的数据与三维模型相结合,以直观的 方式展示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及 时了解和掌握施工情况。
持。
04
系统功能实现与展示
三维可视化建模功能实现
高精度地形地貌建模
利用高精度地图数据和遥感影像,构 建桥梁所在区域的三维地形地貌模型 ,为桥梁设计提供准确的地理环境信 息。
桥梁结构精细化建模
桥梁施工过程模拟
在三维模型中,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 模拟,展示桥梁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 构完成的整个过程。
基于BIM技术,实现桥梁结构的三维 精细化建模,包括桥墩、桥面、护栏 、伸缩缝等细节的准确表达。
2035桥梁智慧建造 系统建设方案
汇报人:XX
2024-01-29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智慧建造系统架构设计 •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系统功能实现与展示 • 项目实施计划与时间安排 • 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 项目效益评估与推广前景

桥梁健康监测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桥梁健康监测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桥梁健康监测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我区设施部门对桥梁及智能化监管能力,同时响应考核要求,在建设市政综合监管平台的同时,同步完善綦江区桥梁健康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与智慧市政平台实现数据与统计结果的对接,一下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详细情况:第一章系统功能架构根据桥梁监测系统的目的,本项目设计分为自动化传感监测子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系统、基于监测结果的综合预警和安全评估子系统、用户界面子系统4部分,分别为:1.自动化传感监测子系统本系统包含以下三个模块:(1)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物理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其基本功能是检测信号和信号转换,通过传感器将各类监测信号转换为电(光)信号。

传感器处于监测系统的最前端,用于获取监测信号,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健康监测系统,对测量精确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2)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将监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完成远程传输。

(3)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将监测信号进行预处理以及二次处理以向其它子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源或力学指标,根据需要设定程序控制监测参数的采集。

2.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系统将监测信号进行预处理以及二次处理以向其它子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源或力学指标,根据需要设定程序控制监测参数的采集。

通过该子系统可实现整个健康监测所有数据的平台管理工作,完成数据的归档、查询、存储等操作,在系统全寿命期内统一组织与管理数据信息,为系统维护与管理提供便利,也为各应用子系统提供可靠的分布式数据交换与存储平台,方便开发与使用。

3.基于监测结果的综合预警和安全评估子系统通过该子系统实现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结构状态与损伤识别,并综合识别的结果对结构的安全使用状况进行预警评估。

具体为:能够对监测及识别的结果进行趋势对比、分析与预测;对结构变形等监测参数建立明确的预警指标,能够对监测结果进行分级预警;通过人工干预综合各种监测数据、定期测量信息、内力状态信息对结构进行综合评估。

桥梁健康三维可视化平台解决方案

桥梁健康三维可视化平台解决方案

桥梁健康三维可视化平台解决方案1.概述古往今来,桥梁作为交通大动脉的主干枢纽,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桥梁在建成后的服役期内,在内部因素材料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和外部因素气候、有害物质侵蚀,荷载的长期静、动力效应、疲劳效应,车辆、咫风、地震、船舶撞击等共同作用下,桥梁结构各部分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在极端情况下导致各类桥梁事故频繁发生。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惨痛的教训启示着人们寻找一种有效维护在役桥梁运营状况方法,从而提前预知桥梁病害程度,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采用三维GIS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桥梁病害信息动态显示在三维视图中,可提高病害描述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为养护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支持。

本系统以桥梁养护管理业务为信息来源,覆盖桥梁养护管理的各方面业务;系统以桥梁道路设施数据库为核心,实现桥梁道路病害信息的采集、存贮、分析与应用,为用户提供病害数据采集、病害处理、维修工程资料管理、基础信息查询浏览、竣工图纸查询浏览、道路技术指标分析预测理等包括图、文、表等各种信息在内的一体化信息服务。

2.三维场景建模在稳定光照条件下的多角度真实物体拍摄,运用三维建模软件等生成可交互的立体影像,对桥梁进行三维重构。

三维建模成果将导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帮助工作人员对桥梁进行病害维护。

建模成果将依照桥梁的外观,对其外观、形状、布局、纹理等进行真实还原,建筑物的体积及占地面积按照实物大小进行等比例缩小。

同时,为了达到仿真效果,对其周边的道路、树木等参照物也进行三维建模,在三维系统中真实还原桥梁周边的实景。

2.1.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为了适应桥梁病害管理的需要,需要统一三维建模、野外纹理采集规范等,为桥梁病害管理提供正确的基础数据。

2.1.1.三维建模规范三维模型制作标准主要包括:1)模型坐标系2)模型的基本单位3)模型的制作4)模型定位参考点5)模型的高度6)样条曲线∕面的使用7)相片处理8)纹理映射9)模型的制作工具与成果提交形式等方面。

浅谈CBMS系统在桥梁BIM模型中数据可视化展示

浅谈CBMS系统在桥梁BIM模型中数据可视化展示

浅谈CBMS系统在桥梁BIM模型中数据可视化展示摘要:据统计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公路桥梁达80.53万座,拥有如此多的桥梁但需要重建的危桥就超过10万座。

在经历大规模的建设后,我国桥梁的研究人员的目光将逐步从新建转移到管养。

中国公里桥梁管理系统CBMS(China Bridge Management System)是交通部公路所“七五”期间开发的科技成果,一直发展至今是一套完整、实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综合管理技术。

BIM技术是继CAD之后又一次重大的技术改革,在我国最先将其运用在建筑领域,具有很好的三维可视化效果。

本文就CBMS桥梁管理系统中的桥梁数据结合桥梁BIM模型,对桥梁后期管养的健康数据可视化展示进行讨论。

关键词:CBMS;BIM三维可视化;桥梁管养1 引言桥梁是作为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行人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路时使用的一种重要建筑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出行中扮演着重要,而且他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管在任何时代,桥梁总是被各国当成重要的一种资源。

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和意大利等国家的桥梁大部分修建于二战后的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但当时没有设定荷载标准,导致英国百分之的桥梁无法满足于现代交通的要求,而在美国与澳大利亚大概有百分之的桥梁已在役超过五十年。

1987年,美国全国材料咨询委员会(National Materials Advisory Board);曾报告指出,约254000座桥梁在检测中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将严重威胁着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在面对桥梁的结构损伤疲劳更应该汲取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将建养并驾齐驱。

下表为我国桥梁近年来事故,表1-1 我国桥梁事故实例2 基于CBMS桥梁管养信息中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最新版本为V12.00是基于桥梁结构工程、病害机理、检测技术、评定标准和数据采集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功能、评价决策方法和管理学理论,实现对桥梁进行状况登记、评价分析和养护决策等功能的一套综合管理系统。

基于BIM技术的桥梁病害信息三维可视化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桥梁病害信息三维可视化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桥梁病害信息三维可视化研究摘要:桥梁养护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活动,而桥梁病害情况是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的重要依据。

在本文中,基于BIM技术,提出了桥梁病害三维可视化方案,实现了对裂缝和其他局部病害、构件损伤程度等病害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希望可以给桥梁养护信息利用效率的提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桥梁病害;三维可视化桥梁养护对于桥梁结构安全与效益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病害的空间分布情况、随时间的发展情况,对于了解结构服役状况、分析病害成因、制定维修方案都非常重要。

在桥梁养护过程中,需检查并记录桥梁的病害,而桥梁病害一般表现为局部现象,工程人员采用文本描述或者二维图纸标记的方式,来记录桥梁病害位置,然后根据病害记录中所载的病害信息,利用大脑思维构建病害的空间分布图。

这种方式效率很低,而且也不够准确。

BIM技术描述体系中,一般都含有构件的空间几何信息,其分析结果也以可视化形式表达。

如果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数字模型,病害位置就能通过模型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来进行表达,且病害记录的存储进行标准化之后,还能很方便地通过计算机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来展示病害信息。

“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包含科学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两个分支。

在桥梁养护中,利用BIM技术的三维模型可视化优势,将病害标记在对应的位置,建立良好的桥梁全寿命周期内的信息采集、存储、共享机制,可为桥梁病害提供高效的信息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桥梁信息的价值。

一、信息可视化与病害标记体在信息可视化技术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图形,比较常见的柱状图、饼状图、色彩云图、气泡图等,都是信息可视化的方法。

当明确了桥梁病害记录的位置后,就可用图形的方式来展示病害记录中的一些病害参数,以实现病害信息的三维可视化。

为了便于技术人员观察,在三维空间中,病害记录的标记体用三维图形来进行表达,病害标记体用不同的外观属性,包括形状、大小、朝向等属性,来表征不同信息间的差异。

三维可视化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三维可视化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GIS基础知识介绍
模型数据 矢量数据 DOM数据 DEM数据
GIS数据合成
三维 GIS基础功能介绍
三维GIS的基础应用主要功能包括: 1. 搜索定位 2. 浏览体验 3. 测量分析 4. 图层控制
三维 GIS基础功能介绍
1.搜索定位
✓ 可分类的关键字模糊搜索
如:区域、模型、图层、自定义兴趣点等分类。
三维 GIS基础功能介绍
3. 空间分析
✓ 测量计算 分为:空间距离、地表距离、水平面积、地表面积测量。
三维 GIS基础功能介绍
3. 空间分析
✓ 挖填土方 基于DEM 数据,计算出所选区域的挖方和填方量。 ✓ 水淹分析 实时可视化的分析查看受淹区域与安全区域。 ✓ 流域分析 基于 DEM 数据,分析计算出流域的水量、安全警戒区域等信息。
大桥养护监测测系统案例
➢ 桥梁三维仿真 ➢ 传感器数据接入 ➢ 传感器定位 ➢ 智能监测 ➢ 智能报警 ➢ 自动漫游
系统框架图
功能结构图
地 图 操 作 模 块













分 析 功 能 模 块 块
输 出 模 块
二维平台
放大 缩小 漫游 选择 自由缩放 全图显示 恢复刷新 清除 距离量算 面积量算 放大 缩小 自由缩放 平移 选择
三维 GIS基础平台介绍
三维 GIS是什么
三维GIS基础平台是一个B/S架构、全三维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及其业务子系统。 1平台 + N系统
数字城市基础平台 + 智慧交通、应急预案、城市规划、数字旅游、数字文博…
三维 GIS
“耳聪目明” 见多识广 思维缜密 总结反思 健康、漂亮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桥梁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桥梁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桥梁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高级空间模拟展示技术,而桥梁方案设计也需要三维的空间呈现,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入到桥梁方案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为场地分析、桥型设计和效果呈现提供更加直观的依据,可以直观化、清晰化地展现方案特色。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具体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桥梁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新技术的使用大幅地提高了桥梁设计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技术;桥梁方案;海丝天桥;方案呈现随着工程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设计水准的提高,传统的二维剖切面的视觉呈现手法在应对复杂构造时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三维可视化的设计方法提供了可能。

新的技术带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桥梁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将客观场景和构想方案通过建模渲染技术直观地呈现出来,可以为场地分析、方案设计和效果呈现提供更加直观的依据。

新的技术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应用,这样可以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三维可视化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计算机视觉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1],是一种高级图像处理技术。

三维可视化桥梁方案设计,是利用该技术将一定范围内的项目场地环境和桥梁方案的三维结构模拟出来,然后以动画、图形、文字等形式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对桥梁方案的直观设计。

桥梁方案设计是桥梁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桥梁的整体布置形式和使用效果,也会影响后续设计和施工的所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场地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呈现。

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引入将这个过程直观化、清晰化。

下面就从方案设计的三个阶段入手,结合具体案例陈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桥梁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一、在场地分析阶段的应用首先,桥梁方案的成型往往需要综合城市规划和场地空间分析、边界条件分析、交通动线分析以及地域文化分析。

由于涉及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情况非常复杂,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多种要素直观地呈现出来,方便比较分析。

海丝天桥位于九龙大道和毗邻支路交叉路口处,九龙大道北侧是海丝知识中心和新建高校的教学办公区,道路南侧是缤纷城商业区和住宅居住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健康三维可视化平台解决方案
1.概述
古往今来,桥梁作为交通大动脉的主干枢纽,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桥梁在建成后的服役期内,在内部因素材料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和外部因素气候、有害物质侵蚀,荷载的长期静、动力效应、疲劳效应,车辆、咫风、地震、船舶撞击等共同作用下,桥梁结构各部分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在极端情况下导致各类桥梁事故频繁发生。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惨痛的教训启示着人们寻找一种有效维护在役桥梁运营状况方法,从而提前预知桥梁病害程度,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采用三维GIS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桥梁病害信息动态显示在三维视图中,可提高病害描述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为养护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支持。

本系统以桥梁养护管理业务为信息来源,覆盖桥梁养护管理的各方面业务;系统以桥梁道路设施数据库为核心,实现桥梁道路病害信息的采集、存贮、分析与应用,为用户提供病害数据采集、病害处理、维修工程资料管理、基础信息查询浏览、竣工图纸查询浏览、道路技术指标分析预测理等包括图、文、表等各种信息在内的一体化信息服务。

2.三维场景建模
在稳定光照条件下的多角度真实物体拍摄,运用三维建模软件等生成可交互的立体影像,对桥梁进行三维重构。

三维建模成果将导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帮助工作人员对桥梁进行病害维护。

建模成果将依照桥梁的外观,对其外观、形状、布局、纹理等进行真实还原,建筑物的体积及占地面积按照实物大小进行等比例缩小。

同时,为了达到仿真效果,对其周边的道路、树木等参照物也进行三维建模,在三维系统中真实还原桥梁周边的实景。

2.1.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为了适应桥梁病害管理的需要,需要统一三维建模、野外纹理采集规范等,为桥梁病害管理提供正确的基础数据。

2.1.1.三维建模规范
三维模型制作标准主要包括:1)模型坐标系2)模型的基本单位3)模型的制作4)模型定位参考点5)模型的高度6)样条曲线∕面的使用7)相片处理8)纹理映射9)模型的制作工具与成果提交形式等方面。

2.1.2.纹理采集规范
纹理采集需要对采集时间、设备要求和数据格式、透视角度、采集环境、采集记录要求、文件目录编写要求、采集原则、采集方法等制定统一标准。

2.2.三维建模实现
建筑物对象三维重构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工作基本流程如下图:
图 1三维建模流程示意图
2.2.1.三维数据和纹理数据采集
三维数据的来源包括:1、通过向相关部门申请获取规划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和文档资料。

2、利用摄影测量技术采集桥梁几何信息(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将空间物体转换为三维模型来获取)。

纹理数据采集方法包括:1、利用摄影器材远距离设站在稳定光照条件下,多角度分块拍摄真实物体获取纹理数据。

2、航空摄影测量,利用飞行平台,搭载航拍摄相机对桥梁连续摄取有一定重叠度像片,提取纹理数据。

2.2.2.三维几何模型创建
根据获取的三维数据,利用专业三维建模软件完成实体对象的三维几何模型创建。

如下图所示:
图 2 三维几何模型示意图
2.2.
3.纹理镶贴和色彩还原
在纹理镶贴和色彩还原这一过程中,将拍摄到的实体的纹理图,填加到实体三维模型表
面,进行相应的色彩处理,从而得到实体对象的真实感三维模型。

如下图所示:
图 3三维模型示意图
2.3.三维模型展现
对桥梁实现真三维建模,并将三维模型显示于三维场景中,将三维建模对象导入三维地
理信息系统中,实现三维模型的展现。

对于三维模型,需要将其固定在一个图层中,通过对
图层显隐控制来实现三维模型的展示。

如下列图,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图 4 三维模型展示
图 5 三维模型展示
3.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
从软件框架角度和实际桥梁健康监测的需求出发,分析系统设计要点,结合软件体系结构的特点和系统扩展性、动态性、可复用性的需要,设计桥梁健康监测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框架和服务层次,在建立的系统框架和服务层次基础上,总体上遵循组件化结构的设计模式,分别设计系统系统界面、三维动画交互功能、桥梁信息的动态维护、数据查询、信息导出功能功能。

3.1.软件体系结构
数据库采用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存贮管理,实现对桥梁道路的空间、属性、图纸等形式的资料实现多源、一体化管理,并支持C/S和B/S结构体系。

系统基于DVIEWGLOBE 的解决方案,实现对桥梁道路所有信息的可视化空间、属性连接管理,同时实现三维桥梁、病害的再现。

3.2. 系统组成 桥梁病害三维可视化系统
数据库三维可视化界面外业数据采集
内部网络内部网络3G/4G 网络GPS (定位)
数码相机(病害相片)
笔记本电脑(记录病害
信息)空间数据引擎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标准规范
为了便于业务整合和服务提供,简化管理,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

3.3.2. 业务数据库
工程信息数据库:桥梁工程资料包括图纸、桥梁维护改建活动记录、桥梁交通属性等工程资料。

桥梁病害数据库:桥梁损伤程度及病害情况是由一系列物理参数反映的,主要桥梁病害位置、缺陷类型等。

3.3.3. 空间数据库
三维模型数据:包括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根据采集来的数据所建立起来的各类实体模型;
3.4. 系统功能设计
3.4.1. 基本功能
系统可实现对三维场景放大、缩小、鹰眼导航、全图显示、回到初始视野、测量距离/面积等功能。

3.4.2.桥梁病害漫游功能
该系统实现了桥梁场景的绘制和渲染,提供在三维可视化场景中进行多模式漫游,对三维桥梁场景进行左移、右移、上移、下移等功能,从不同视角游历场景,实现对桥梁的全面展示。

图6桥梁漫游
图7桥梁展示
3.4.3.桥梁信息动态维护功能
1、工程资料管理
对全线工程资料进行面向养护对象的结构化管理,建立起图纸与病害、结构物相关联的工程资料管理新模式,实现工程资料的科学性、合理化管理;为日常养护工作提供快速、准确地养护依据。

图8 桥梁工程信息查询
2、病害信息管理
根据病害的生命周期和工作流程,建立起病害档案,实现对病害的科学化管理。

图9 病害业务流程
3.4.4.病害信息查询功能
系统对三维数据和桥梁管理养护业务数据进行了关联,在三维可视化GIS中可对场景内的任意节点进行相关属性信息的查询。

属性信息可以通过文字、数据、图纸、图像以及多媒体等形式表现出来。

用户可以通过停放、点击桥梁部件点,读取数据库并显示相关信息,包括病害信息、记录信息等。

并且系统能够实现病害等的检索查询,并且通过病害统计功能实现对病害类型的统计分类。

图10桥梁三维病害显示
3.4.5.病害信息导出功能
通过病害信息查询功能,生成病害信息报表,支持将病害信息导出到WORD和EXCEL,并支持打印预览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