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人教A版必修一 指数函数 教案

合集下载

4.2.1指数函数的概念 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4.2.1指数函数的概念 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4.2.1指数函数的概念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特殊点;(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学归纳的思想等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的概念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判断.三、教学过程:知识探究思考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以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有怎样的关系?2第1次:2个 (1)2第2次:4个 (2)2第3次:8个 (3)第x 次:2x 个………………………………………………….x y 2= 思考2:《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请你写出截取x 次后,木棰剩余量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1,()2x y x N ⎛⎫=∈ ⎪⎝⎭ 提问思考122x x y y ⎛⎫== ⎪⎝⎭与 这两个函数的特点 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 =a x (a >0且a ≠0)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 :(1) 为一个整体,前面系数为1;(2)a>0,且 a ≠1 ;(3)自变量x 指数的位置上且为单个x ;为什么要规定底数10≠>a a 且呢?(探讨:若不满足上述条件) 总结出以下三点:①若a =0,则当x >0时,x a =0,无意义时,x a x 0<②若a <0,则对于x 的某些数值,可使x a 无意义.③若a =1, 则对于任何1=∈x a R x ,是一个常数,没有研究的必要性; 理论迁移判断下列哪些函数是指数函数.22,24,(4)1(21)(,1),2,4,x x x x x y x x Ry x Ry x Ry a a a x R y x R y x Rπ=∈=⨯∈=-∈=->≠∈=∈=∈(1) ( )(2)( )(3),( )(4) ( )(5) ( )(6) ( )四、课堂小结1.指数函数的定义2.如何判断指数函数五、作业:配套练习 若函数y =(a 2-5a +7)·a x 是指数函数,则( ) A .a =2或a =3 B .a =3 C .a =2 D .a >0,且a ≠1配套练习1.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 )A .4y x =B .C .πx y =D .()4x y =-2.已知正整数指数函数()(2)x f x a a =-,则(2)f =( )A .2B .3C .9D .163.已知()22x x f x -=+,若()4f a =,则(2)f a =( )A .10B .12C .13D .144.若指数函数f (x )的图象经过点(2,9),则f (-1)=________.5.设函数1()()2x f x =,则 的值等于__________.6.某住宅小区计划植树不少于100棵,若第一天植2棵,以后每天植树的棵数是前一天的2倍,则需要的最少天数n (n ∈N *)为多少?32=⨯x y (2)-f5 参考答案: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 =a x (a >0且a ≠0)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1.C【详解】对于A,4y x =是幂函数,对于B ,32x y =⨯系数不为1,不是指数函数,对于C, πx y =是底数为π的指数函数,对于D,()4x y =-底数不满足大于0且不为1,故不是指数函数, 2.C 【详解】因为函数()(2)x f x a a =-是指数函数,所以21a -=,则3a =,所以()3x f x =,+∈x N ,所以2(2)39f ==.3.D 【详解】∵()22x x f x -=+,()4f a =, ∴()224a a f a -=+=, ∴22211(2)2221621422a a a a f a ⎛⎫=+=+-=-= ⎪⎝⎭. 4.13 【详解】设f (x )=ax (a >0,且a ≠1),将点(2,9)代入,得a 2=9,解得a =3或a =-3(舍去).所以f (x )=3x .所以f (-1)=3-1=13. 5.4 【详解】()()2212242-⎛⎫==-= ⎪⎝⎭f6.最少需要6天. 【详解】解:∵21+22+23+24+25=62, 21+22+23+24+25+26=126.∴n ≥6,故最少需要6天.。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察、发现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适时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难点:底数a 的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动感显示,通过颜色的区别,加深其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事例引入T: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指数有关的函数。

什么是函数?S: --------T:主要是体现两个变量的关系。

我们来考虑一个与医学有关的例子:大家对“非典”应该并不陌生,它与其它的传染病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里病原体在机体内不断地繁殖,病原体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C:动画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

一个这样的球菌分裂x次后,得到的球菌的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y = 2 x )S,T:(讨论) 这是球菌个数 y 关于分裂次数 x 的函数,该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指数形式),从函数特征分析:底数 2 是一个不等于 1 的正数,是常量,而指数 x 却是变量,我们称这种函数为指数函数——点题。

二、指数函数的定义C:定义:函数 y = a x (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x∈R.。

问题 1:为何要规定 a > 0 且a ≠1?S:(讨论)C: (1)当 a <0 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 a=﹣3 时,当x= 就没有意义;(2)当 a=0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x= - 2时,(3)当 a = 1 时,函数值 y 恒等于1,没有研究的必要。

高中数学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画出具体指数函数图象,能经过观察图象得出两类指数函数图象的地位关系;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成绩;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画板作图加深对指数函数的认识,让先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领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本节课自主探求研讨式教学,使先生获得研讨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先生自动学习、合作交流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指数函数式在先生零碎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函数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讨的,是先生对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的第一次运用.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链各个理论的例子(GDP的增长成绩和碳14的衰减成绩),曾经让先生感遭到了指数函数的理论背景,但这两个例子的背景对于先生来说有些陌生.本节课先设计两个看似简单的成绩,但能经过得到超出想象的结果来激发先生学习新知的兴味和愿望。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根据理论情况,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三节课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运用(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运用(2)】,这是第一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消费理论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底数互为倒数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2.教学难点:底数a的范围讨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由函数的图象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五、【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求、体验践行。

六、 【教学装备】多媒体装备。

七、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新知课)。

八、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成绩(约3分钟)师:观察图片,你能说出这是甚么吗?生:国际象棋师:这盘象棋隐含了这么一个故事?生:....师:国王为了奖励发明者达依尔特许愿满足他提的任意一个请求,那么达伊尔提出如下要求在棋盘第一格放2粒大米,第二格放4粒大米,第三格放8粒大米,…按这个规律.最初一格棋盘上的大米数就是我要的.请问:最初一格的大米数是多少呢?生:642师:那么国王能否满足他的要求呢?【学情预设】先生会说能.也有说不能的.教师公布数据领会指数函数的爆炸增长,642粒大米是每年全世界粮食产量的1000多倍,明显国王是满足不了他的请求.师:请写出米粒数与棋盘格数的函数关系式.生:{}2,1,2,,64x y x =∈师: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来自著名的《庄子·天下篇》,哪位同学能用数学言语来表述它的含义?生:。

人教版A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2)

人教版A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2)

【新教材】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人教A 版)指数函数与幂函数是相通的,本节在已经学习幂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总结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通过函数的三个特征解决一些与函数概念有关的问题.课程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指数函数的概念;2.逻辑推理: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及解析值;3.数学运算: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求参数;4.数学建模:通过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一般的思想总结指数函数概念.重点: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难点: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一、 情景导入在本章的开头,问题(1)中时间与GDP 值中的 ,请问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 预习课本,引入新课x 1.073(20)xy x x =∈≤与问题(2)中时间t 和C-14含量P的对应关系t 1P=[(2y =a x (a >0,且a ≠1) 阅读课本111-113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 指数函数的概念是什么?2. 指数函数解析式的特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 新知探究1、指数函数的定义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2.指数函数解析式的3个特征( 1)底数a 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2)自变量x 的位置在指数上,且x 的系数是1.( 3)a x 的系数是1.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题型一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例1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1)22x y += (2)(2)x y =-(3)2x y =- (4)x y π=【答案】由指数函数的定义易知(1)(2)(3)不是指数函数,(4)是指数函数.解题技巧:(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1)需判断其解析式是否符合y =a x ( a >0,且a ≠1)这一结构特征、( 2)看是否具备指数函数解析式具有的三个特征、只要有一个特征不具备,则该函数不是指数函数、 跟踪训练一1.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1)2y x = (2)24y x = (3)x y x = (4)(1)xy a =- (a >1,且2a ≠) 【答案】(1)(2)(3)不是指数函数,(4)是指数函数.题型二 指数函数的概念例2 (1)已知指数函数(>0且≠1)的图象过点(3,π),求( 2)已知函数y=( a 2-3a+3)a x是指数函数,求a 的值.()x f x a =a a (0),(1),(3)f f f -的值.【答案】( 1),, ( 2) 2【解析】(1)将点(3,π),代入得到,即,解得:,于是,所以, ,.(2)由y=( a 2-3a+3)a x是指数函数,可得{a 2-3a +3=1,a >0,且a ≠1,解得{a =1或a =2,a >0,且a ≠1,故a=2.解题技巧:(利用指数函数定义求参数)跟踪训练二 1. 已知指数函数图象经过点P( -1,3),则f( 3)= .2. 已知函数f( x)=( a 2-2a+2)( a+1)x 为指数函数,则a= .【答案】1. 127 2. 1 【解析】1. 设指数函数为f ( x )=a x ( a>0且a ≠1),由题意得 a -1=3,解得a=13,所以f ( x )=(13)x ,故f ( 3)=(13)3=127.2. 函数f ( x )=( a 2-2a+2)( a+1)x是指数函数,∴{a 2-2a +2=1,a +1>0,a +1≠1,解得a=1.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六、板书设计 0(0)1f π==13(0)f π==11(3)f ππ--==()x f x a =(3)f π=3a π=13a π=3()x f x π=0(0)1f π==13(0)f π==11(3)f ππ--==七、作业课本118页习题4.2中 1题2题5题本节主要学习了一类新的函数:指数函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案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案新

2.1.2-1指数函数的概念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2. 在理解指数函数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 通过类比,回顾归纳从图象和解析式两个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4. 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只重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6粒米,4号同学准备8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0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粒米? 学生:回答粒数师:如果改成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粒米? 师:大家能否估计一下50好同学准备的米有多重吗?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准备的大米约有1.2亿吨师:1.2亿吨是什么概念?相当于2007~2008年度我国全年的大米产量!以上两个问题中,每位同学所需准备的米粒数用y 表示,每位同学的座号数用x 表示,y 与x 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y=2x 和y =2x(*x N ∈)学生可能漏掉x 的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中x 的取值范围。

2、新知探究(1)指数函数的定义师:在本章开头的问题中,也有一个与y =2x类似的关系式 1.073xy =(*x N ∈且x20≤)请思考以下问题①y =2x(*x N ∈)和 1.073xy =(*x N ∈且x20≤)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②他们能否构成函数?③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师:把这两个函数归为一般形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函数,我们把它称作指数函数.(2)让学生讨论并给出指数函数的的定义。

2.1 指数函数 新人教A版必修1优秀教案

2.1  指数函数 新人教A版必修1优秀教案

2.1 指数函数 新人教A 版必修1优秀教案目录(共六个教案)2.1指数函数约6课时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本章教材分析教材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当作三种重要的函数模型来学习,强调通过实例和图象的直观,揭示这三种函数模型增长的差异及其关系,从而让学生体会建立和研究一个函数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具体的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总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f(x)=a x 的符号及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别点),通过应用实例的教学,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及其简单应用,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函数,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f(x)=log a x 的符号及意义,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 互为反函数(a >0,a≠1),初步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和f -1(x)的意义;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五种具体函数y=x,y=x 2,y=x 3,y=x -1,y=x 21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本章的重点是三种初等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要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几个特殊函数图象的观察,归纳得出一般图象及性质,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数学的基本方法.把这三种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搞清楚是本章的难点.教材注重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引出指数函数概念,所举例子比较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这些材料的作用,并尽可能联系一些熟悉的事例,以丰富教学的情境创设.在学习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教材将它与指数函数的有关内容作了比较,让学生体会两种函数模型的增长区别与关联,渗透了类比思想.建议教学中重视知识间的迁移与互逆作用.教材对反函数的学习要求仅限于初步的知道概念,目的在于强化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两种函数模型的学习,教学中不宜对其定义做更多的拓展.教材对幂函数的内容做了削减,仅限于学习五种学生易于掌握的幂函数,并且安排的顺序向后调整,教学中应防止增加这部分内容,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运用计算机绘制指数函数的动态图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教师要尽量发挥电脑绘图的教学功能.教材安排了“阅读与思考”的内容,有利于加强数学文化的教育,应指导学生认真研读.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2.1 指数函数 约6课时 2.2 对数函数 约6课时 2.3 幂函数 约1课时本章复习约1课时2.1 指数函数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我们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了解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从本节开始我们将在回顾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基础上,类比出正数的n次方根的定义,从而把指数推广到分数指数.进而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再推广到实数指数,并将幂的运算性质由整数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教材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外就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先给出两个具体例子:GDP的增长问题和碳14的衰减问题.前一个问题,既让学生回顾了初中学过的整数指数幂,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函数模型,并且还有思想教育价值.后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函数模型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分数指数幂、无理数指数幂的兴趣与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本节安排的内容蕴涵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推广的思想(指数幂运算律的推广)、类比的思想、逼近的思想(有理数指数幂逼近无理数指数幂)、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等,同时,充分关注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尽量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三维目标1.通过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进而学习指数幂的性质.掌握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的能力.2.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运算训练,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3.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指数幂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科学正确的计算能力.4.通过训练及点评,让学生更能熟练掌握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展示函数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统一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数指数幂和根式概念的理解.(2)掌握并运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运用有理指数幂性质进行化简、求值.教学难点:(1)分数指数幂及根式概念的理解.(2)有理指数幂性质的灵活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导入新课思路 1.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否知道考古学家如何判断生物的发展与进化,又怎样判断它们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是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来判断生物的发展与进化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不太清楚)考古学家是按照这样一条规律推测生物所处的年代的.教师板书本节课题:指数函数——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思路2.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那么有没有四次方根、五次方根…n次方根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堂课研究的课题:指数函数——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几个,立方根呢?(2)如x4=a,x5=a,x6=a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3)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能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吗?(4)可否用一个式子表达呢?活动: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的平方根、立方根是如何定义的,对照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释上面的式子,对问题②的结论进行引申、推广,相互交流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启发学生,具体问题一般化,归纳类比出n次方根的概念,评价学生的思维.讨论结果:(1)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正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如:4的平方根为±2,负数没有平方根,同理,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如:-8的立方根为-2.(2)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一个数的四次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a的四次方根.一个数的五次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a的五次方根.一个数的六次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a的六次方根.(3)类比(2)得到一个数的n次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a的n次方根.(4)用一个式子表达是,若x n=a,则x叫a的n次方根.教师板书n次方根的意义:一般地,如果x n=a,那么x叫a的n次方根(n-throot),其中n>1且n∈N*.可以看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是n次方根的概念的特例.提出问题(1)你能根据n次方根的意义求出下列数的n次方根吗?(多媒体显示以下题目).①4的平方根;②±8的立方根;③16的4次方根;④32的5次方根;⑤-32的5次方根;⑥0的7次方根;⑦a6的立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4次方根,5次方根,7次方根,分别对应的方根的指数是什么数,有什么特点?4,±8,16,-32,32,0,a6分别对应什么性质的数,有什么特点?(3)问题(2)中,既然方根有奇次的也有偶次的,数a有正有负,还有零,结论有一个的,也有两个的,你能否总结一般规律呢?(4)任何一个数a的偶次方根是否存在呢?活动:教师提示学生切实紧扣n次方根的概念,求一个数a的n次方根,就是求出的那个数的n次方等于a,及时点拨学生,从数的分类考虑,可以把具体的数写出来,观察数的特点,对问题(2)中的结论,类比推广引申,考虑要全面,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讨论结果:(1)因为±2的平方等于4,±2的立方等于8,±2的4次方等于16,2的5次方等于32,-2的5次方等于-32,0的7次方等于0,a2的立方等于a6,所以4的平方根,±8的立方根,16的4次方根,32的5次方根,-32的5次方根,0的7次方根,a6的立方根分别是±2,±2,±2,2,-2,0,a2.(2)方根的指数是2,3,4,5,7…特点是有奇数和偶数.总的来看,这些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3)一个数a的奇次方根只有一个,一个正数a的偶次方根有两个,是互为相反数.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4)任何一个数a的偶次方根不一定存在,如负数的偶次方根就不存在,因为没有一个数的偶次方是一个负数.类比前面的平方根、立方根,结合刚才的讨论,归纳出一般情形,得到n次方根的性质:①当n为偶数时,a的n次方根有两个,是互为相反数,正的n次方根用n a表示,如果是负数,表示,正的n次方根与负的n次方根合并写成±n a(a>0).负的n次方根用n a②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这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③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 上面的文字语言可用下面的式子表示:a 为正数:⎪⎩⎪⎨⎧±.,,,nn a n a n a n a n 次方根有两个为的为偶数次方根有一个为的为奇数a 为负数:⎪⎩⎪⎨⎧.,,,次方根不存在的为偶数次方根只有一个为的为奇数n a n a n a n n零的n 次方根为零,记为n 0=0.可以看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是n 次方根的性质的特例.思考根据n 次方根的性质能否举例说明上述几种情况? 活动:教师提示学生对方根的性质要分类掌握,即正数的奇偶次方根,负数的奇次方根,零的任何次方根,这样才不重不漏,同时巡视学生,随机给出一个数,我们写出它的平方根,立方根,4次方根等,看是否有意义,注意观察方根的形式,及时纠正学生在举例过程中的问题.解答:答案不唯一,比如,64的立方根是4,16的四次方根为±2,-27的5次方根为527-,而-27的4次方根不存在等.其中527-也表示方根,它类似于n a 的形式,现在我们给式子n a 一个名称——根式. 根式的概念:式子n a 叫根式,其中a 叫被开方数,n 叫根指数. 如327-中,3叫根指数,-27叫被开方数. 思考nn a 表示a n 的n 次方根,等式n n a =a 一定成立吗?如果不一定成立,那么n n a 等于什么?活动:教师让学生注意讨论n 为奇偶数和a 的符号,充分让学生多举实例,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注意归纳整理.〔如33)3(-=327-=-3,44)8(-=|-8|=8〕.解答:根据n 次方根的意义,可得:(n a )n =a. 通过探究得到:n 为奇数,n n a =a.n 为偶数,nna =|a|=⎩⎨⎧<-≥.0,,0,a a a a因此我们得到n 次方根的运算性质:①(n a )n =a.先开方,再乘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②n 为奇数,n n a =a.先奇次乘方,再开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 n 为偶数,n n a =|a|=a,⎩⎨⎧<-≥.0,,0,a a a a 先偶次乘方,再开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的绝对值.应用示例思路1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33)8(-;(2)2)10(-;(3)44)3(π-;(4)2)(b a -(a>b).活动:求某些式子的值,首先考虑的应是什么,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都用到哪些知识,关键是啥,搞清这些之后,再针对每一个题目仔细分析.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让学生展示结果,抓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求下列各式的值实际上是求数的方根,可按方根的运算性质来解,首先要搞清楚运算顺序,目的是把被开方数的符号定准,然后看根指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是奇数,无需考虑符号,如果是偶数,开方的结果必须是非负数.解:(1)33)8(-=-8;(2)2)10(-=10;(3)44)3(π-=π-3;(4)2)(b a -=a-b(a>b).点评:不注意n 的奇偶性对式子n n a 的值的影响,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准,记熟,会用,活用. 变式训练求出下列各式的值:(1)77)2(-;(2)33)33(-a (a≤1);(3)44)33(-a .解:(1)77)2(-=-2,(2)33)33(-a (a≤1)=3a -3,(3)44)33(-a =⎩⎨⎧<-≥-.1,33,1,33a a a a点评:本题易错的是第(3)题,往往忽视a 与1大小的讨论,造成错解.思路2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1)44a =a;(2)62)2(-=32-;(3)a 0=1;(4)105)12(-=)12(-.活动:教师提示,这是一道选择题,本题考查n 次方根的运算性质,应首先考虑根据方根的意义和运算性质来解,既要考虑被开方数,又要考虑根指数,严格按求方根的步骤,体会方根运算的实质,学生先思考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再回答.解:(1)44a =a,考查n 次方根的运算性质,当n 为偶数时,应先写n n a =|a|,故本题错.(2)62)2(-=32-,本质上与上题相同,是一个正数的偶次方根,根据运算顺序也应如此,结论为62)2(-=32,故本题错.(3)a 0=1是有条件的,即a≠0,故本题也错.(4)是一个正数的偶次方根,根据运算顺序也应如此,故本题正确.所以答案选(4).点评:本题由于考查n 次方根的运算性质与运算顺序,有时极易选错,选四个答案的情况都会有,因此解题时千万要细心.例223++223-=_________活动:让同学们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本题乍一看内容与本节无关,但仔细一想,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方根,这里是带有双重根号的式子,去掉一层根号,根据方根的运算求出结果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将根号下面的式子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就更为关键了,从何处入手?需利用和的平方公式与差的平方公式化为完全平方式.正确分析题意是关键,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解题的思路. 解:223+=2)2(221++=2)21(+=2+1.223-=122)2(2+-=2)12(-=2-1.所以223++223-=22.点评:不难看出223-与223+形式上有些特点,即是对称根式,是B A 2±形式的式子,我们总能找到办法把其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思考上面的例2还有别的解法吗? 活动:教师引导,去根号常常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有时平方差公式也可,同学们观察两个式子的特点,具有对称性,再考虑并交流讨论,一个是+,一个是-,去掉一层根号后,相加正好抵消.同时借助平方差,又可去掉根号,因此把两个式子的和看成一个整体,两边平方即可,探讨得另一种解法.另解:利用整体思想,x=223++223-,两边平方得x 2=3+22+3-22+2(223+)(223-)=6+222)22(3-=6+2=8,所以x=22.点评:对双重二次根式,特别是B A 2±形式的式子,我们总能找到办法将根号下面的式子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问题迎刃而解,另外对B A B A 22-±+的式子,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去解. 变式训练若12a -a 2+=a-1,求a 的取值范围.解:因为12a -a 2+=a-1,而12a -a 2+=2)1(-a =|a-1|=a-1,即a-1≥0, 所以a≥1.点评:利用方根的运算性质转化为去绝对值符号,是解题的关键. 知能训练(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 B.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 C.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D.a 的n 次方根用n a 表示(以上n >1且n ∈N *). 答案:C2.化简下列各式:(1)664;(2)42)3(-;(3)48x ;(4)636y x ;(5)2y)-(x .答案:(1)2;(2)9;(3)x 2;(4)|x|y ;(5)|x-y|.3.计算407407-++=__________. 解:407407-++=2222)2(252)5()2(252)5(+∙-++∙+ =22)25()25(-++=5+2+5-2- =25. 答案:25 拓展提升问题:n n a =a 与(n a )n =a (n >1,n ∈N )哪一个是恒等式,为什么?请举例说明.活动:组织学生结合前面的例题及其解答,进行分析讨论,解决这一问题要紧扣n 次方根的定义.通过归纳,得出问题结果,对a 是正数和零,n 为偶数时,n 为奇数时讨论一下.再对a 是负数,n 为偶数时,n 为奇数时讨论一下,就可得到相应的结论. 解答:①(n a )n =a (n >1,n ∈N ).如果x n =a (n >1,且n ∈N )有意义,则无论n 是奇数或偶数,x=n a 一定是它的一个n 次方根,所以(n a )n =a 恒成立. 例如:(43)4=3,33)5(-=-5. ②n n a =⎩⎨⎧.|,|,,为偶数当为奇数当n a n a当n 为奇数时,a ∈R ,n n a =a 恒成立.例如:552=2,55)2(-=-2.当n 为偶数时,a ∈R ,a n ≥0,n n a 表示正的n 次方根或0,所以如果a ≥0,那么n n a =a.例如443=3,40=0;如果a <0,那么n n a =|a|=-a,如2(-3)=23=3.即(n a na )n =a (n >1,n ∈N )是恒等式,n n a =a (n >1,n ∈N )是有条件的. 点评:实质上是对n 次方根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性质的深刻理解. 课堂小结学生仔细交流讨论后,在笔记上写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 1.如果x n =a,那么x 叫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用式子n a 表示,式子n a 叫根式,其中a 叫被开方数,n 叫根指数.(1)当n 为偶数时,a 的n 次方根有两个,是互为相反数,正的n 次方根用n a 表示,如果是负数,负的n 次方根用-n a 表示,正的n 次方根与负的n 次方根合并写成±n a (a >0).(2)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这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3)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2.掌握两个公式:n 为奇数时,(n a )n =a,n 为偶数时,n n a =|a|=⎩⎨⎧<-≥.0,,0,a a a a作业课本P 59习题2.1A 组 1. 补充作业:1.化简下列各式:(1)681;(2)1532-;(3)48x ;(4)642b a . 解:(1)681=643=323=39; (2)1532-=1552-=32-;(3)48x =442)(x =x 2;(4)642b a =622)|(|b a ∙=32||b a ∙.2.若5<a<8,则式子22)8()5(---a a 的值为__________.分析:因为5<a<8,所以22)8()5(---a a =a-5-8+a=2a-13.答案:2a-13.3.625625-++=__________.分析:对双重二次根式,我们觉得难以下笔,我们考虑只有在开方的前提下才可能解出,由此提示我们想办法去掉一层根式,不难看出625+=22)(3+=3+2.同理625-=22)(3-=3-2.所以625++625-=23.答案:23设计感想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根式的内容是这些内容的推广,本节课由于方根和根式的概念和性质难以理解,在引入根式的概念时,要结合已学内容,列举具体实例,根式n a 的讲解要分n 是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来进行,每种情况又分a>0,a<0,a=0三种情况,并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因此设计了大量的类比和练习题目,要灵活处理这些题目,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所以需要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第2课时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导入新课思路1.碳14测年法.原来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再为动物吸收,只要植物和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吸收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约5 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便可推断其年代(半衰期:经过一定的时间,变为原来的一半).引出本节课题: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之分数指数幂.思路 2.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习了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那么整数指数幂是否可以推广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本节的主讲内容,教师板书本节课题——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之分数指数幂.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1)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 (2)观察以下式子,并总结出规律:a >0, ①510a=352)(a =a 2=a510;②8a =24)(a =a 4=a 28; ③412a =443)(a =a 3=a 412; ④210a=225)(a =a 5=a210.(3)利用(2)的规律,你能表示下列式子吗?435,357,57a ,n m x (x>0,m,n ∈N *,且n>1).(4)你能用方根的意义来解释(3)的式子吗? (5)你能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吗?活动: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整数指数幂及运算性质,仔细观察,特别是每题的开始和最后两步的指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方根的意义,用方根的意义加以解释,指点启发学生类比(2)的规律表示,借鉴(2)(3),我们把具体推广到一般,对写正确的同学及时表扬,其他学生鼓励提示.讨论结果:(1)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 n =a·a·a·…·a,a 0=1(a≠0);00无意义; a -n =n a1(a≠0);a m ·a n =a m+n ;(a m )n =a mn ;(a n )m =a mn ;(ab)n =a n b n . (2)①a 2是a 10的5次方根;②a 4是a 8的2次方根;③a 3是a 12的4次方根;④a 5是a 10的2次方根.实质上①510a =a510,②8a =a 28,③412a=a412,④210a=a210结果的a 的指数是2,4,3,5分别写成了510,28,412,510,形式上变了,本质没变. 根据4个式子的最后结果可以总结:当根式的被开方数的指数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可以写成分数作为指数的形式(分数指数幂形式).(3)利用(2)的规律,435=543,357=735,57a =a 57,n m x =x nm .(4)53的四次方根是543,75的三次方根是735,a 7的五次方根是a 57,x m 的n 次方根是x nm . 结果表明方根的结果和分数指数幂是相通的.(5)如果a>0,那么a m 的n 次方根可表示为n a m =a nm ,即a nm =n a m (a>0,m,n ∈N *,n>1).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教师板书: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 mn =n a m (a>0,m,n ∈N *,n>1).提出问题①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是怎样规定的? ②你能得出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吗?③你认为应怎样规定零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④综合上述,如何规定分数指数幂的意义?⑤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中,为什么规定a >0,去掉这个规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⑥既然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否也适用于有理数指数幂呢?活动:学生回想初中学习的情形,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回答,根据零的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来类比,把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与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融合起来,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类比可得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合作交流,以具体的实例说明a >0的必要性,教师及时作出评价. 讨论结果:①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 -n =n a1(a≠0),n ∈N *. ②既然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是这样规定的,类比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可得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mn -=mn a1=nma 1(a>0,m,n ∈N *,n>1).③规定:零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零的正分数次幂等于零,零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④教师板书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就是: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 mn =n m a (a>0,m,n ∈N *,n>1),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mn -=mn a1=nma 1(a>0,m,n ∈N *,n>1),零的正分数次幂等于零,零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⑤若没有a >0这个条件会怎样呢?如(-1)31=3-1=-1,(-1)62=6(-1)2=1具有同样意义的两个式子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只说明分数指数幂在底数小于零时是无意义的.因此在把根式化成分数指数时,切记要使底数大于零,如无a >0的条件,比如式子3a 2=|a|32,同时负数开奇次方是有意义的,负数开奇次方时,应把负号移到根式的外边,然后再按规定化成分数指数幂,也就是说,负分数指数幂在有意义的情况下总表示正数,而不是负数,负数只是出现在指数上.⑥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任意的有理数r,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1)a r ·a s =a r+s (a>0,r,s ∈Q ), (2)(a r )s =a rs (a>0,r,s ∈Q ), (3)(a·b)r =a r b r (a>0,b>0,r ∈Q ).我们利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来看下面的例题. 应用示例思路1例1求值:①832;②2521-③(21)-5;④(8116)43-.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考虑解题的方法,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出数值或化成最简根式,根据题目要求,把底数写成幂的形式,8写成23,25写成52,21写成2-1,8116写成(32)4,利用有理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解答,完成后,把自己的答案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解:①832=(23)32=2323⨯=22=4; ②2521-=(52)21-=5)21(2-⨯=5-1=51; ③(21)-5=(2-1)-5=2-1×(-5)=32; ④(8116)43-=(32))43(4-⨯=(32)-3=827.点评:本例主要考查幂值运算,要按规定来解.在进行幂值运算时,要首先考虑转化为指数运算,而不是首先转化为熟悉的根式运算,如832=328=364=4. 例2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a 3·a ;a 2·32a ;3a a (a>0).活动:学生观察、思考,根据解题的顺序,把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再由幂的运算性质来运算,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时,要由里往外依次进行,把握好运算性质和顺序,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解题步骤,教师评价学生的解题情况,鼓励学生注意总结. 解:a 3·a =a 3·a 21=a213+=a 27;a 2·32a =a 2·a 32=a 232+=a 38;3a a =(a·a 31)21=(a 34)21=a 32.点评:利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根式运算时,其顺序是先把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再由幂的运算性质来运算.对于计算的结果,不强求统一用什么形式来表示,没有特别要求,就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来表示,但结果不能既有分数指数又有根式,也不能既有分母又有负指数.例3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2a 32b 21)(-6a 21b 31)÷(-3a 61b 65); (2)(m 41n83-)8.活动:先由学生观察以上两个式子的特征,然后分析,四则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整数幂的运算性质及运算规律扩充到分数指数幂后,其运算顺序仍符合我们以前的四则运算顺序,再解答,把自己的答案用投影仪展示出来,相互交。

“指数函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

“指数函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

“指数函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具体实例(如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14C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教材分析指数函数是高中阶段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后所学的第一种新的函数模型。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也为后续学习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指数函数不仅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它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基础分析:学生已经积累了研究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般经验;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对应说”;熟悉数形结合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2.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學生初步掌握了用函数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指数运技能,具备了进行指数运算的能力。

在思维特征上,学生对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认识还不深刻,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简单应用。

2.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概括指数函数的过程,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3.通过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体会数学的理性、严谨及数与形的和谐统一美,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底数的变化对指数函数性质的影响。

教学进程:一、直接引入新课教师行为:生活中很多例子都能用数学有效的描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类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函数,先来看看它们是怎样和生活中的实例联系的。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定义域、值域。

3.掌握指数函数的运算法则。

4.能够解决简单的指数函数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特征。

2.指数函数的五个基本法则。

三、教学方法:1.结合图像、实例等进行讲解。

2.通过题目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

3.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四、教学内容:1.指数函数的定义及性质(1)定义:设a是正实数且a≠1,x是任意实数,则函数y=a^x称为以a为底的指数函数,记作y=a^x。

(2)性质:1)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x>0时,函数单调递增;x<0时,函数单调递减。

3)函数在x=0处取到1的最小值,即y=1。

4)a>1时,函数在x→+∞时趋于正无穷,x→-∞时趋于零;0<a<1时,函数在x→+∞时趋于零,x→-∞时趋于正无穷。

2.指数函数的图像以2^x为例,作出以下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函数在x小于0处是关于y轴对称的,过(0,1)且在x大于0时单调递增。

而在a>1时,图像从左上角向右上角转;而在0<a<1时,图像从右上角向左上角转。

3.指数函数的五个基本法则(1)a^m·a^n=a^(m+n)(2)a^(-n)=1/a^n(a≠0)(3)(a^m)^n=a^(mn)(4)a^0=1(a≠0)(5)a^m/a^n=a^(m-n)(a≠0)四、课堂练习1.下列函数中,不是指数函数的是()A. y=3^xB.y=2^(x-1)C. y=Math.PI^xD. y=0.5^x2.指数函数y=2^(x+1),x=1时的函数值为()A. 1B. 2C. 4D. 83.已知a^x=2,b^x=4,则a/b的值为()A. 1/2B. 2C. 4D. 84.下列函数中,函数最大值为1的是()A. y=2^xB.y=3^xC. y=(1/2)^xD. y=(1/3)^x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1)a^x函数的值域为(0,+∞)2)指数函数在x=0处取到1的最小值3)a>1时,函数在x→+∞时趋于正无穷A. 1,2B. 2,3C. 1,3D.1,2,3五、课后作业1.练习P22,完成课后练习第1~8题。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案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2 指数函数4.2.2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运用描点法画指数函数的图象,用图象来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达到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一的层次.2.结合实例,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研究问题的方法,达到逻辑推理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二的层次.3.能通过数形结合,解决定点、单调性等问题,达到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二的层次.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数形式的函数的图象、性质的应用. 2.教学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复习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的,函数( 0,1)xa a >≠且y=a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 是自变量,定义域为R . 思考:指数函数对于底数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0﹤a <1和a >1时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复习回顾指数函数的概念,明确对底数a 的限制条件.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首先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然后借助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画出2xy =的图像,请同学们完成x ,y 的对应值表4.2-2,并用描点法画出函数2xy =的图像(图4.2-4).为了得到指数函数( 0,1)xa a >≠且y=a 的性质,我们还需要画出更多的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进行观察. (二)探索新知 探究一:指数函数的图像教师提问:画出函数1()2x y =的图象,并与函数2xy =的图象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关系?能否利用函数2xy =的图象,画出函数1()2xy =的图象?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图像.因为1()2x y ==-2x ,点(x ,y )与点(-x ,y )关于y 轴对称,所以函数2xy =图象上任意一点P (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1(-x ,y )都在函数1()2xy =的图象上,反之亦然. 由此可知,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根据这种对称性,就可以利用一个函数的图象,画出另一个函数的图象,比如利用函数2xy =的图象,画出1()2xy =的图象(图4.2-5).探究二:指数函数的图像的性质教师提问:选取底数a (a >0,且a ≠1)的若干个不同的值,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相应的指数函数的图象.观察这些图象的位置、公共点和变化趋势,它们有哪些共性?由此你能概括出指数函数( 0,1)xa a >≠且y=a 的值域和性质吗?教师总结,如图4.2-6,选取底数a 的若干值,用信息技术画图,发现指数函数y =a x 的图象按底数a 的取值,可分为0<a <1和a >1两种类型.因此,指数函数的性质也可以分0<a <1和a >1两种情况进行研究.一般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表4.2-3所示.探究三:指数函数的性质应用 例1: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531.7,1.7; (2) 230.8--(3) 0.33.11.7,0.9.教师让学生完成例题,要求尽可能使用多种方法求解,看看哪种方法最简便,实用性最强.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方法:分析:对于(1)(2),要比较的两个值可以看作一个指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因此可以直接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对于(3),0.31.7和 3.10.9不能看作某一个指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可以利用函数y=1.7x 和y=0.9x的单调性,以及“x=0时,y=1”这条性质把它们联系起来.解:(1) 2.51.7和31.7可以看作函数 1.7xy =当x 分别取2.5和3时所对应的两个函数值,因为底数1.7大于1,所以指数函数 1.7x y =为增函数,又因为2.5小于3,所以 2.531.7<1.7;(2)同理,因为0﹤0.8﹤1,所以指数函数0.8xy =是减函数.因为—2<3-,所以230.8<0.8--.(3)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0.303.101.7>1.71,0.9<0.91==,所以0.3 3.11.7<0.9.例2:如图4.2-7.某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1)根据图象,估计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倍增期); (2)该城市人口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会增长到多少万人?分析:(1)因为该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而同指数函数的倍增期是相同的,所以可以从图象中选取适当的点计算倍增期.(2)要计算20年后的人口数,关键是要找到20年与倍增期的数量关系.解:(1)观察图4.2-7.发现该城市人口经过20年约为10万人,经过40年约为20万人,即由10万人口增加到20万人口所用的时间约为20年,所以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约为20年.(2)因为倍增期为20年,所以每经过20年,人口将翻一番.因此,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该城市人口大约会增长到160万人.教师讲解:例2是针对指数函数的实际应用题,体现了指数函数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使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三)课堂练习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3xy =和1()3xy =的图像,并说明它们的关系. 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52.30.3,0.3--;(3)0.51.21.2,0.5. (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1.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指数函数图像性质的应用. 四、板书设计1.复习指数函数的概念;2.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指数型函数的应用.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数学 必修1新课标人教A版指数函数教案.docx

数学 必修1新课标人教A版指数函数教案.docx

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指数函数图象特征.通过观察, 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2.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及性质.(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如计算机或计算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5 -1. 0 0.50 1.00 1.5C 2.0(一学生观察、归纳、总结,教师诱导、点评.描点,作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再研究y = a x (0< a <1)的图象,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绘出函数y =(,-y的图象.x -2.5 -2.C -1J -1.C 0.00 1.00 1.50 2.00 2.5C1[来源:学科网]从图中我们看出y = 2皆的畤有什么关系?通过图象看出丁 = 2*与的站关于轴对称,y实质是y = 2A- ±不同情况进行对照,使学生再次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点(x, y)与尹(爭点—关肝瀚对椒讨论:y = 2*与y = 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所以这两个函数是偶函数,对吗?②利用电脑软件画出y = 5\y = 3\y = (-)\y = (-)r的函数图象.问题:从画出的图象中,你能发现函数的图象与底数间有什么样的规律.从图上看y = a x (a>l)与y = a^x两函数图象的特征 ---------------- 关于y轴对称.例]:(P66例6)已知指数函数f (x) = a x ( a >0且tz#l) 的图象过点(3, 7i),求f (0), f (1), f (-3)^值.例1分析:要求应用举例/(0),/(1), /'(—3)的值,1只需求出爲出f()点沪",再把0, 1, 3分别代入X,有普遍性的问识,培养学题,应及时提到生的数形结即可求得/(0), /(I), /(-3).解:将点(3,兀),代入f(x) = a x得到/(3) = 7C ,即a3 = ;r,£x解得:a = 7^,于是f(x) = ^ ,所以/(0) = 71° = 1,全体学生面前合思想和创供大家讨论.[来新能力.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学生思考、解答、交流,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发现带巩固所学知A 1 買1)=”亍=畅,-/'(_3)= ”"= — .冗网]1、理解指数函数y = a x(a>0),注意与两科靖况< 12、解题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可有利于清晰地分析题目, 培养数型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形成图象特征概念a >10V a VI概念向X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函数的定义域为[来R源:图象关于原点或y轴不对称:非奇非偶函数学科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函数的值域为R+网ZXX K]深化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 1): (7°=1自左向右,图象逐渐上升:增函数自左向右,图象逐渐下降: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1:象纵坐标都小于1:x >0, a x >1兀>0, a x<l在第二象限内的图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1:象纵坐标都大于1:x<0, a x<\x<0, a x>l学生先自回顾反思,教师点评完善.通过师生的合作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形成知识体系.师:引导学生观察指数函数的图通过分析象,归纳出图象的特征. 图象,得生:从渐进线、对称轴、特殊点、到图象特图象的升降等方面观察指数函征,从而数的图象,归纳出图象的特征. 进一步师:帮助学生完善得到指数.师:画出几个图象提出问题. 函数的性生:画出几个底数不同的指数函质。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指数函数》教案15篇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指数函数》教案1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指数函数》教案15篇人教版高一数学《指数函数》教案15篇人教版高一数学《指数函数》教案(1)课题:§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任务:(1)使学生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2)理解指数函数的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备选引例)1.(合作讨论)人口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由于全球人口迅猛增加,已引起全世界关注.世界人口2000年大约是60亿,而且以每年1.3%的增长率增长,按照这种增长速度,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多亿,大有“人口爆炸”的趋势.为此,全球范围内敲起了人口警钟,并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呼吁各国要控制人口增长.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许多国家都实行了计划生育.我国人口问题更为突出,在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的国土上,却养育着22%的世界人口.因此,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公认的社会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达到13亿,年增长率约为1%.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按照上述材料中的1%的增长率,从2000年起,x年后我国的人口将达到2000年的多少倍?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多少?你认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上一节中GDP问题中时间x与GDP值y的对应关系y=1.073x(x∈N*,x≤20)能否构成函数?3.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成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的残留量是原来的84%,那么以时间x年为自变量,残留量y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4.上面的几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二、新课教学(一)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 function),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注意: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形式定义,要引导学生辨析;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引导学生分析底数为什么不能是负数、零和1.巩固练习: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解决(教材P68例2、3)(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问题:你能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时的思路,提出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研究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研究内容: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探索研究: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2)(3)(4)(5)2.从画出的图象中你能发现函数的图象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可否利用的图象画出的图象?3.从画出的图象(、和)中,你能发现函数的图象与其底数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4.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吗?5.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1)在[a,b]上,值域是或;(2)若,则;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3)对于指数函数,总有;(4)当时,若,则;(三)典型例题例1.(教材P56例6).解:(略)例2.(教材P57例7)解:(略)巩固练习:(教材P59习题A组第7题)三、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本节主要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四、作业布置1.必做题:教材P59习题2.1(A组)第5、6、8、12题.2.选做题:教材P60习题2.1(B组)第1题.人教版高一数学《指数函数》教案(2)3.1.2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够判断指数函数。

【新教材】 新人教A版必修一 指数函数 教案

【新教材】 新人教A版必修一 指数函数 教案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 版必修一 指数函数 教案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高考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难度偏小,属于低档题. 归纳起来常见的命题探究角度有:1.比较指数式的大小.2.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奇偶性及应用.3.探究指数型函数的性质.探究一比较指数式的大小1.(2015·高考山东卷)设a =0.60.6,b =0.61.5,c =1。

50。

6,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a <c <bC .b 〈a <cD .b <c <a 解析:由指数函数y =0.6x 在(0,+∞)上单调递减,可知0.61.5〈0。

60。

6,由幂函数y =x 0。

6在(0,+∞)上单调递增,可知0.60.6〈1。

50.6,所以b <a <c ,故选C 。

答案:C探究二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奇偶性及应用2.(2015·高考山东卷)若函数f (x )=2x +12x -a是奇函数,则使f (x )>3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1,0)C .(0,1)D .(1,+∞)解析:f (-x )=2-x +12-x -a=错误!,由f (-x )=-f (x )得错误!=-错误!,即1-a ·2x =-2x+a,化简得a·(1+2x)=1+2x,所以a=1,f(x)=错误!。

由f(x)〉3得0〈x〈1.故选C.答案:C探究三指数型函数的性质应用3.已知函数f(x)=错误!ax2-4x+3。

(1)若a=-1,求f(x)的单调区间;(2)若f(x)有最大值3,求a的值;(3)若f(x)的值域是(0,+∞),求a的值.解:(1)当a=-1时,f(x)=错误!-x2-4x+3,令g(x)=-x2-4x+3,由于g(x)在(-∞,-2)上单调递增,在(-2,+∞)上单调递减,而y=错误!t在R上单调递减,所以f(x)在(-∞,-2)上单调递减,在(-2,+∞)上单调递增,即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单调递减区间是(-∞,-2).(2)令g(x)=ax2-4x+3,f(x)=错误!g(x),由于f(x)有最大值3,所以g(x)应有最小值-1,因此必有错误!解得a=1,即当f(x)有最大值3时,a的值等于1.(3)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要使y=错误!g(x)的值域为(0,+∞).应使g(x)=ax2-4x+3的值域为R,因此只能a=0.(因为若a≠0,则g(x)为二次函数,其值域不可能为R).故a的值为0。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指数函数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指数函数图象特征.通过观察,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2.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及性质.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如计算机或计算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 在本章的开头,问题(1)中时间x与GDP值中的1.073(20)xy x x=∈≤与问题(2)中时间t和C-14含量P的对应关系]t51301P=[()2,请问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2. 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思考回答函数的特征.由实际问题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157301][()]2t P =t57301把P=[()变成2,从而得出这两个关系式中的底数是一个正数,自变量为指数,即都可以用x y a =(a >0且a ≠1来表示).力.形成概念 理解概念 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x y a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回答: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1)22x y += (2)(2)x y =- (3)2x y =- (4)xy π= (5)2y x = (6)24y x =(7)x y x = (8)(1)xy a =- (a >1,且2a ≠) 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a >0,x 是任意一个实数时,x 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000,0x x a a x a ⎧>⎪=⎨≤⎪⎩x当时,等于若当时,无意义若a <0, 如1(2),,8x y x x =-=1先时,对于=等等,6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若a =1, 11,x y == 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只有满足(0,1)x y a a a =>≠且的形式才能称为指数函数,a 为常数, 如:,,x y x =1xxy=2-3,y=253,31x x y y +==+等等,不符合(01)x y a a a =>≠且的形式, 所以不是指数函数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注意个别指导,学生探讨分析,教师点拨指导.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深化概念我们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函数的图象,即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研究. 下面我们通过 先来研究x y a =(a >1)的图象,学生列表计算,描点、作图.通过列表、计算使学生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且用计算机画出函数2x y =的图象 x 3.00- 2.50-2.00- 1.50- 1.00-00.000.50 1.00 1.50 2.002xy = 18-1412124再研究x y a =(0<a <1)的图象,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绘出函数1()2x y =的图象.从图中我们看出12()2x x y y ==与的图象有什么关系?通过图象看出12()2x x y y y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实质是2x y =上的点(x ,y )x y x,y y 1与=()上点(-)关于轴对称.2讨论:12()2x x y y ==与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所以这x2.50- 2.00- 1.50- 1.00- 0.00 1.00 1.50 2.00 2.50 1()2x y =14121 2 4教师动画演示.学生观察、归纳、总结,教师诱导、点评. 体会、感受指数函数图象的化趋势,通过描点,作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同情况进行对照,使学生再次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两个函数是偶函数,对吗?②利用电脑软件画出115,3,(),()35x x x x y y y y ====的函数图象.问题:从画出的图象中,你能发现函数的图象与底数间有什么样的规律.从图上看x y a =(a >1)与x y a -=两函数图象的特征——关于y 轴对称.应用 举例 例1(P 66 例6)已知指数函数()x f x a =(a >0且a ≠1)的图象过点(3,π),求(0),(1),(3)f f f -的值.例1分析:要求(0),(1),(3)f f f -的值,,,xa x π13只需求出得出f()=()再把0,1,3分别代入x ,即可求得(0),(1),(3)f f f -. 解:将点(3,π),代入()x f x a =得到(3)f π=,即3a π=,解得:13a π=,于是3()x f x π=,所以0(0)1f π==, f(1)=31π=3π , 11(3)f ππ--==.学生思考、解答、交流,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及时提到全体学生面前供大家讨论. 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和创新能力. 0归纳总结1、理解指数函数(0),xy a a=>101a a><<注意与两种情况2、解题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可有利于清晰地分析题目,培养数型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学生先自回顾反思,教师点评完善.通过师生的合作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形成知识体系.形成概念概念深化图象特征a>1 0<a<1向x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函数的定义域为R图象关于原点或y轴不对称:非奇非偶函数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函数的值域为R+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1):0a=1自左向右,图象逐渐上升:增函数自左向右,图象逐渐下降: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1:x>0,x a>1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1:x>0,x a<1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1:x<0,x a<1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1:x<0,x a>1问题:指数函数xy a=(a>0且a≠1),当底数越大时,函数图象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师:引导学生观察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图象的特征.生:从渐进线、对称轴、特殊点、图象的升降等方面观察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图象的特征.师:帮助学生完善.师:画出几个图象提出问题.生:画出几个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图象,得到指数函数xy a=(a>0且a≠1),当底数越大时,在第一象限的函数图象越高.(底大图高)通过分析图象,得到图象特征,从而进一步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

高中数学 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 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数学》第一册(上)P70—74一、教材分析1.教材背景指数函数是在学习了函数的现代定义及其图象、性质,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并将幂指数从整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之后,学习的第一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函数》一章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第二、三课时为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本课为第一课时。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既是函数内容的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在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蕴含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培养学生的函数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重点:本节课是围绕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并依据图象特征归纳其性质展开的。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 1、对于1>a 和10<<a 时函数图象的不同特征,学生不容易归纳认识清楚。

因此,弄清楚底数a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之一。

2、底数相同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三、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过程性目标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过程,完善认知结构,领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严谨及数与形的和谐统一美,展现数学实用价值及其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学生刚刚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已经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2.不利因素本节内容思维量较大,对思维的严谨性和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五、教法学法根据对教材、重难点、目标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本着教法为学法服务的宗旨,确定以下教法、学法:探究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学习法,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 版必修一 指数函数 教案1、分数指数幂与无理指数幂 (1)、如果,那么x 就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1,且;当n 是正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当n 是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是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偶次方程,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 (2)、叫根式,n 叫根指数,a 叫被方数.在有意义的前提下,=,当n 为奇数时,=a ;当n 是偶数时, =| a | (3)、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a>0,m,n1),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为= (a>0,m,n1),0的正分数指数幂是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4)、一般地,无理数指数幂 (a 〉0,k 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 2、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 (a 〉0,r ,s ) = =3、指数数函数及性质 (1)指数函数的定义: (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图象的性质主要指①定义域②值域③单调性④奇偶性⑤周期性⑥特殊点⑦特殊线 图象分a1 与a<1两种情况。

指数函数不具有奇偶性与周期性,从而,指数函数最为重要的性质是单调性,对单调性的考查,一方面是利用自变量的大小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反映在题目上就上比较大小,另一方面是利用函数值的大小比较自变量的大小 ,反映在题目上就是解不等式。

二、题型探究 [探究一]、根式、指数幂的运算 例1:计算:(1)。

错误!+错误!-(错误!)0-错误!;(2)。

a 1。

5·a -1。

5·(a -5)0。

5·(a 0.5)3(a >0).解析:(1)原式=0。

5+52-1-错误!=错误!。

(2)原式=a 1。

5-1。

5-2.5+1.5=a -1=错误!。

[探究二]、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例2:已知,试用“<”或“>”填入下列空格: ; (; (; ; (([探究三]、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方程不等式问题 例3:解关于x 的不等式[探究四]、考察指数函数的图象的变换例4:已知函数 存在实数a , b(a 〈b ) ,满足, 的取值范围。

三、方法提升:1、指数函数是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因为它在定义域内只是单调增函数(1)或者是单调减函数(),所以涉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比较简单,在高考中,通常考查指数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指数函数与其它函数进行各种运算后的函数等,多与导数结合,主要考察函数的单调性;2、本节复习的内容多数都是在小题中考察的,比如指数幂、指数值的比较大小问题、函数图象的应用问题。

四、反思感悟:五、课时作业:指数与指数函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简1111132168421212121212-----⎛⎫⎛⎫⎛⎫⎛⎫⎛⎫+++++ ⎪⎪⎪⎪⎪⎝⎭⎝⎭⎝⎭⎝⎭⎝⎭,结果是( )A 、11321122--⎛⎫- ⎪⎝⎭B 、113212--⎛⎫- ⎪⎝⎭ C 、13212-- D 、1321122-⎛⎫- ⎪⎝⎭2、44等于( ) A 、16a B 、8a C 、4a D 、2a 3、若1,0ab ><,且bba a -+=则b b a a --的值等于( )A 、6B 、2±C 、2-D 、24、函数()2()1xf x a =-在R 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2<a C、a <、1a <5、下列函数式中,满足1(1)()2f x f x +=的是( ) A 、1(1)2x +B 、14x + C 、2x D 、2x -6、下列2()(1)x xf x a a -=+是( )A 、奇函数B 、偶函数C 、非奇非偶函数D 、既奇且偶函数7、已知,0a b ab >≠,下列不等式(1)22a b >;(2)22a b>;(3)ba 11<;(4)1133a b >;(5)1133a b⎛⎫⎛⎫< ⎪ ⎪⎝⎭⎝⎭中恒成立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函数2121x x y -=+是( )A 、奇函数B 、偶函数C 、既奇又偶函数D 、非奇非偶函数 9、函数121x y =-的值域是( ) A 、(),1-∞ B 、()(),00,-∞+∞ C 、()1,-+∞ D 、()(,1)0,-∞-+∞10、已知01,1a b <<<-,则函数xy a b =+的图像必定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1、2()1()(0)21xF x f x x ⎛⎫=+⋅≠ ⎪-⎝⎭是偶函数,且()f x 不恒等于零,则()f x ( ) A 、是奇函数 B 、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 C 、是偶函数 D 、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12、一批设备价值a 万元,由于使用磨损,每年比上一年价值降低%b ,则n 年后这批设备的价值为( )A 、(1%)na b -B 、(1%)a nb -C 、[1(%)]n a b -D 、(1%)na b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3、若103,104xy==,则10x y-=。

14、函数22811(31)3x x y x --+⎛⎫=- ⎪⎝⎭≤≤的值域是。

15、函数2233x y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16、若21(5)2x f x -=-,则(125)f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设01a <<,解关于x 的不等式22232223x x xx a a -++->。

18、已知[]3,2x ∈-,求11()142xx f x =-+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19、设a R ∈,22()()21x xa a f x x R ⋅+-=∈+,试确定a 的值,使()f x 为奇函数。

20、已知函数22513x x y ++⎛⎫= ⎪⎝⎭,求其单调区间及值域。

21、若函数的值域为[]1,7,试确定x 的取值范围.22、已知函数1()(1)1x xa f x a a -=>+,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求该函数的值域;(3)证明()f x 是R 上的增函数.指数与指数函数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3、4314、991,33⎡⎤⎛⎫⎢⎥ ⎪⎝⎭⎢⎥⎣⎦,令222812(2)9U x x x =--+=-++,∵31,99x U -∴-≤≤≤≤,又∵13Uy ⎛⎫= ⎪⎝⎭为减函数,∴99133y ⎛⎫ ⎪⎝⎭≤≤。

15、()0,+∞,令23,23Uy U x ==-,∵3Uy =为增函数,∴2233x y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

16、 0,3221(125)(5)(5)220f f f ⨯-===-=三、解答题17、∵01a <<,∴xy a =在(),-∞+∞上为减函数,∵22232223x x xx aa -++->, ∴222322231x x x x x -+<+-⇒>18、221113()142122124224x x x x x x x f x -----⎛⎫=-+=-+=-+=-+ ⎪⎝⎭,∵[]3,2x ∈-, ∴1284x -≤≤. 则当122x-=,即1x =时,()f x 有最小值43;当28x-=,即3x =-时,()f x 有最大值57。

19、要使()f x 为奇函数,∵x R ∈,∴需()()0f x f x +-=,∴1222(),()212121x x x x f x a f x a a +-=--=-=-+++,由 12202121x x x a a +-+-=++,得2(21)2021x xa +-=+,1a ∴=。

20、令13Uy ⎛⎫= ⎪⎝⎭,225U x x =++,则y 是关于U 的减函数,而U 是(),1-∞-上的减函数,()1,-+∞上的增函数,∴22513x x y ++⎛⎫= ⎪⎝⎭在(),1-∞-上是增函数,而在()1,-+∞上是减函数,又∵2225(1)44U x x x =++=++≥, ∴22513x x y ++⎛⎫= ⎪⎝⎭的值域为410,3⎛⎤⎛⎫ ⎥ ⎪ ⎝⎭⎥⎝⎦。

21、243232323xxxx y =-⋅+=-⋅+,依题意有22(2)3237(2)3231x x x x ⎧-⋅+⎪⎨-⋅+⎪⎩≤≥即1242221x x x⎧-⎪⎨⎪⎩或≤≤≥≤,∴224021,x x<或≤≤≤ 由函数2xy =的单调性可得(,0][1,2]x ∈-∞。

22、(1)∵定义域为x R ∈,且11()(),()11x xxxa a f x f x f x a a -----===-∴++是奇函数; (2)1222()1,11,02,111x xx x x a f x a a a a +-==-+>∴<<+++∵即()f x 的值域为()1,1-;(3)设12,x x R ∈,且12x x <,12121212121122()()011(1)(1)x x x x x x x x a a a a f x f x a a a a ----=-=<++++(∵分母大于零,且12x x a a <) ∴()f x 是R 上的增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