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4cb9cfc281e53a5802fff5.png)
浙江省作为我国旅游的强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实现浙江省旅游业同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据统计,2010年,浙江接待入境游客684.7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外汇收入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1.9%;接待国内游客2.95亿人次,同比增长20.9%;国内旅游收入3045.5亿元,同比增长25.7%;实现旅游总收入3312.6亿元,同比增长25.3%。据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超过1亿人次,旅游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浙江省旅游服务经过改革开放30年多来的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尽管近年来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本身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技术含量低,技术水平低下,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等。因此,研究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我国提出要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把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作为重要目标。此后三十多年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创汇由1990年的22.1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708.4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良好的增长势头,对稳定经济、增加外汇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步跨入世界市场。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9459efa45177232e60a243.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随着世界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自我国加入WTO九个年头,我国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放开本国市场的义务。
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贸易行业——旅游服务贸易,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格局。
外国旅游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以其雄厚的资金、优秀的人才、先进的管理、良好的服务抢占国际旅游市场份额。
在21世纪,既要正确认识加入WTO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各种影响,抓住难得的机遇,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诸多的研究。
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
且在分析某个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状况时,只是侧重分析当地的历史、地缘等传统旅游优势,对于当前全球服务贸易一体化格局下该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新发展较少涉及。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开放市场承诺的进一步履行,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更是经历着与过往不同的竞争、挑战、改革与创新,更为开放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也给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以浙江为例,研究当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选题意义在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更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对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新形势进行了诸多的研究。
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
因此,本文从浙江省当前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出发,具体结合浙江旅游贸易自由化程度,分析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关于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献,而且更具体地阐明了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e4d7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b.png)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旅游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入境游客、国内旅游消费也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增长势头。
旅游服务贸易作
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能够为国家创汇。
然而,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日益竞争,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研
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
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其特点的剖析;
2. 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分析及其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
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的评估;
4. 提出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具体的参考和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论文结构
本研究论文的结构分为五章:
第一章: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
第三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其特点;
第四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第五章: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以上即是本研究的开题报告,谢谢评阅。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a070a8102de2bd960588dc.png)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第三章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3.1钻石模型下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钻石模型”这一名词是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这种分析模式是其团队历时数年,通过对当今国际市社会中10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上百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分析评价,因此对于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通过在钻石模型下对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1)资源优势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区,不但水资源丰富,而且具有相当大的肥沃平原,有山有水、气候宜人。
通过浙江省的旅游资源整合,发现其不但有西溪这样的自然美景,而且还有我国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嘉兴,浙江省的京杭运河也是一条历时名河,在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中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服役于浙江省的交通运输。
浙江省还具有比较特色的文化气息,早在石器时代浙江省便有人居住,可以说是我国人文社会发展的起源地之一,浙江省的杭州市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建成,并且成为南宋的首都。
浙江省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桑蚕丝织、篆刻、渔民号子、松阳端午茶等都是比较有名的,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
浙江省作为旅游大省,在其省范围之内十分注重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每年都为社会培养2万多旅游从业人员。
根据对浙江省导游行业人员统计显示,每年浙江省的导游素质培训、岗位技能提升的培训支出要占据全省教育投入的4.8%,因此在该省内导游人员的素质明显提升,并且有效的满足了省内对于导游力量的需求。
(2)旅游附属产业浙江省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比较快,因此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比较完善,这便更激发了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浙江省内的酒店、旅行社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完全统计显示浙江省的星级酒店有1532家,而旅行社则多达2314家,每年浙江省入境旅游的游客都呈现增长的趋势,由此可见浙江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在住房上需要提升,以避免在旅游旺季出现住宿困难的问题。
旅游服务贸易开题报告
![旅游服务贸易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6a55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0.png)
旅游服务贸易开题报告旅游服务贸易开题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探讨旅游服务贸易的相关问题,包括其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引言旅游服务贸易是指国际旅游活动中的服务交换,包括旅游运输、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报告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2. 旅游服务贸易的特点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旅游服务贸易是一种跨国交易,涉及多个国家之间的服务交换。
第二,旅游服务贸易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旅游者可以自由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服务提供商。
第三,旅游服务贸易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3.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服务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第一,旅游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二,旅游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第三,旅游服务贸易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加深,旅游业与餐饮、交通、文化等行业的合作日益紧密。
4. 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旅游服务贸易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第三,旅游服务贸易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5. 旅游服务贸易对社会的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服务贸易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第二,旅游服务贸易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
第三,旅游服务贸易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消除贫困,为贫困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支持。
6. 结论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形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
【开题报告】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开题报告】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e2d9fb680203d8ce2f2472.png)
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随着世界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自我国加入WTO九个年头,我国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放开本国市场的义务。
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贸易行业——旅游服务贸易,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格局。
外国旅游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以其雄厚的资金、优秀的人才、先进的管理、良好的服务抢占国际旅游市场份额。
在21世纪,既要正确认识加入WTO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各种影响,抓住难得的机遇,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诸多的研究。
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
且在分析某个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状况时,只是侧重分析当地的历史、地缘等传统旅游优势,对于当前全球服务贸易一体化格局下该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新发展较少涉及。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开放市场承诺的进一步履行,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更是经历着与过往不同的竞争、挑战、改革与创新,更为开放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也给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以浙江为例,研究当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选题意义在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更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对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新形势进行了诸多的研究。
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
因此,本文从浙江省当前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出发,具体结合浙江旅游贸易自由化程度,分析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关于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献,而且更具体地阐明了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关于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研究【开题报告】
![关于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ee219eff00bed5b9f31dbc.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关于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浙江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长期以来,浙江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旅游培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0年1—11月份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6850万人次,同比增长19.4%,实现旅游收入27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接待入境旅游者6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9.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
旅游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旅游特色建设正在逐步开展。
尽管浙江省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国内其他旅游发达省市比较,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国内旅游方面,浙江省与国内其他旅游发达省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绝对量上的差距:2006年浙江省接待人数与江苏相差3805万,国内旅游收入相差493亿元,与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相比,差距更大。
二是国内游客的人均消费偏低:2006年浙江省国内旅游者的人均消费为940.96元,同期广东省达到1971.3元,上海市达到1466.3元,江苏省达到1009.3元。
在国际旅游方面,差距更为明显。
2007年浙江省旅游外汇收入仅为广东省的31.1%、北京市的59%、上海市的57.9%、江苏省的78%。
2007年该省入境旅游者人数、外汇收入与江苏相差14万人次和7.6亿美元。
分析其原因,一是入境游客在浙平均逗留天数较短,仅为2.61天,同期北京、上海、江苏分别达到了4.18、3.69和4.10天;二是入境游客在浙的平均花费相对较少。
2006年浙江省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平均每人每天花费是203.1美元,而同期北京、上海分别达到了251.9、243.7美元。
由此可见,浙江省区域旅游竞争力仍然不够强大,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
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把旅游业纳入全省总体战略,掀起新一轮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高潮,既揭示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也对全国又好又快地发展旅游提供了重要启示。
基于国内比较的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国内比较的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acc3d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6.png)
基于国内比较的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旅游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服务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中国旅游发展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浙江省作为中国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其旅游服务贸易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此,开展基于国内比较的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对于浙江省加强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提高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任务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国内比较的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具体任务如下:(1)分析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2)比较浙江省与其他省份(如广东、北京)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3)分析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提出提高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旅游服务贸易对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2)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发展态势。
(3)比较浙江省与其他省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包括目的地吸引力、交通便利性、旅游资源丰富度、服务质量等。
(4)分析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营销手段不足、旅游服务品质不高、旅游消费税负过重等。
(5)提出提高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品牌建设、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降低税负等措施。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通过对浙江省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又从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深入了解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面掌握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状况。
(2)比较浙江省与其他省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为提高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提供借鉴。
(3)提出一系列针对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不足和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加强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浙江省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旅游服务贸易开题报告
![旅游服务贸易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371c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7.png)
旅游服务贸易开题报告旅游服务贸易开题报告一、引言旅游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对旅游服务贸易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趋势。
二、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与特点旅游服务贸易是指各国之间通过提供旅游服务而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
旅游服务包括旅游咨询、旅游规划、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各个环节。
旅游服务贸易的特点是高度依赖人员服务,具有不可逆性和地域性。
三、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1. 全球旅游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数据,旅游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占比逐年增长,成为最重要的服务贸易领域之一。
2. 发展中国家成为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由于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丰富,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
3. 旅游服务贸易创新模式的出现。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共享经济、在线旅游平台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旅游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1. 政策环境。
国家对旅游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与否,包括签证政策、税收政策等,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经济因素。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繁荣程度密切相关,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能够带动旅游需求的增长。
3. 交通设施和基础设施。
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等,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文化和自然资源。
国家拥有的独特文化和自然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基础。
五、旅游服务贸易的未来趋势1. 旅游服务贸易将更加依赖数字化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旅游服务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旅游服务贸易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环保和文化保护将成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3. 旅游服务贸易将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0cae3d3968011ca3009148.png)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
旅游服务贸易成为了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浙江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良好的地理环境优势,近几年来,旅游服务贸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仍显落后。
针对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不足与劣势,为了能够抓住机会,迅速抢占竞争市场,立于领先的地位,我们将对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目前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浙江省旅游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对策。
二、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外事接待型到现如今的集旅游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独具特色的经济产业。
据相关数据统计,仅2014年前三季度,浙江省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达3.66亿人次,同比增长6%;实现外汇收入42.8亿美元,同比增长5.6%。
浙江省的旅游服务贸易对象较显集中,没有很好的获得海外游客关注。
据相关数据分析,入境外国旅游者中,主要以亚洲游客为主。
这表明了浙江省在海外旅游的宣传上做的还不够到位,也反映出浙江省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我们去挖掘。
浙江省各城市的旅游服务贸易实力差距悬殊。
杭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是浙江省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其旅游总收入,几乎是衢州市的十倍还多,遥遥领先领先于省内其他10个城市。
当然,其他城市也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仍处于不断的开发建设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势必会迎头赶上。
三、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针对于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我们将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对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给出比较有价值的对策。
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开题报告】
![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23c671f111f18583d05ae4.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服务贸易总协定》签署和实施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
作为服务贸易重要的部分,旅游服务贸易以其丰厚的利润及对一国和地区的巨大贡献日益得到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广泛关注。
我省外贸结构失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严重不对称。
作为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服务贸易一直保持顺差,积极发展旅游服务贸易,能带动整个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实现我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研究动态在国际方面,邓宁和麦奎因(Dunning and Mcqueen,1982)在搜集和分析一组跨国公司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项描述性研究,并试图运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如意解释。
蔡和奥尔森(Tse and Olsen,1990)等人对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做了概念性的分析,指出了一些当前正在实施的具体战略等。
同年,霍夫曼和施耐德尔詹斯(Hoffman and Schniederjans)在对东欧个案研究就的基础上提出了饭店业全球扩张决策的国际战略管理模型。
为了建立服务贸易的纯理论,各国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家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了尝试,一是尝试建立独立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新的服务贸易理论;另一个探索方向是运用既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进行解释和分析,试图将商品贸易理论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一体化和一般化。
国际上对于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为“适用论”,认为传统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
第二为“不适用论”,例如马库森(J.Msrkusen,1986),基尔兹克斯基(H.Kierkowski,1987),琼斯(Ronald Jones)和基尔兹克斯基(H.Kierkowski,1988)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前提下纯理论,而现实中的垄断竞争、产品差异化,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应该用新贸易理论来解释。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07ff5133d4b14e84246817.png)
开题报告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
旅游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个分支,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贸易特别是旅游服务贸易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从而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
除此之外,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对浙江经济也有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可以提高浙江省的产业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使之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达到贸易结构的优化。
与此同时,也可以为其它省市研究相关课题提供借鉴意义。
因此,如何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当前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研究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浙江省在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运用回归分析和竞争力指标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提升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要比国内早得多,因而旅游服务贸易的理论多由国外学者提出。
但是目前旅游竞争理论的研究大部分是借鉴其它学科(主要是经济学)的竞争理论来解释旅游贸易中存在的竞争问题,这些竞争理论与旅游产业的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结合,尚未形成旅游竞争力研究自身的理论体系。
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学术文献所引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竞争力理论。
近几年对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J.R.Brent RITCHIE and Geoffrey I.CROUCH(1993)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是旅游业竞争力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模型。
这一模型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强调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可持续性,认为这种可持续竞争力是由微观竞争环境和宏观总体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竞争力的因子不仅在于目的地的核心资源和吸引力因子,还包括目的地管理因子以及众多的决定目的地质量和附加值的因素和支持因素等。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6d130379563c1ec5da71e5.png)
毕业论文材料专业班级国本**班姓名***指导教师***(教授)所在学院*****学院2012年6月总目录一、毕业论文二、开题报告三、文献综述四、外文翻译毕业论文题目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班姓名***指导教师***(教授)所在学院*****学院完成时间:2012年6月承诺书我谨此郑重承诺:本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
凡涉及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释。
如有抄袭或其它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本人愿接受学校处分。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猛。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给旅游服务贸易一个较为完整明确的概念界定,并基于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描述法、定量分析法,发现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仍面临诸多问题。
科学分析其竞争力,对提升浙江旅游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情况,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等六个要素对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得出其竞争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分析结果,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对策和结论。
关键词: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Zhejiang province tourism services trade competitive analysisMajo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Business, Institute Of ModernServiceAbstract: As a emerging industry, tourism is Showing a great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and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ic. Recent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Zhejiang’s tourism services trad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orting of related literatures, sums up to tourism services trade a more complete clear concept definition. And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data, using the description metho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founding that Zhejiang’s tourism service trade are still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it has practical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whole 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s tourism services trade,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alizing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is based on Michael porter's “diamond model”, analysis Zhejiang’s tourism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six factors including production elements, and demand, relevant and support industries, enterprise strategy,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end, we ge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conclusion for the Analysis resul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 tourism; trade in services;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目录一、引言 (1)二、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一)旅游服务贸易的概念及范畴 (1)(二)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收入稳步增长 (1)(三)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对象较为集中 (2)(四)浙江省各城市的旅游服务贸易实力相差较大 (4)三、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一)波特的“钻石模型” (5)(二)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6)1、生产要素 (6)2、需求情况 (7)3、相关和支撑产业 (7)4、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 (8)5、政府 (9)6、机遇 (9)四、促进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10)(一)政府角度 (10)1、协调发展区域旅游经济 (10)2、加强旅游产业的基础建设 (10)3、优化旅游服务贸易的法律环境 (11)4、推动支持产业的快速发展 (11)(二)旅游企业角度 (11)1、企业集团化、网络化 (11)2、增强品牌竞争力 (12)3、信息化 (12)五、结论 (12)致谢 (14)参考文献 (15)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aade4703d8ce2f0066236d.png)
开题报告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旅游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产业,它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文化环境效益好的综合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
2010年全球旅游业强势复苏,呈现三大新走向:积极拓展亚洲等新兴市场,绿色低碳旅游成为政府行动,旅游对就业、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显现。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三大市场中保持稳定增长的最为强劲主体。
旅游业虽然不是浙江省的强势产业,但也一直处于国内发展较领先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浙江旅游业已处于难得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当前旅游业呈现出国际化、高端化、个性化、集群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旅游业是浙江省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但浙江省旅游业还存在着如旅游产业层次提升较慢、旅游企业竞争力整体较弱等各方面问题,这是浙江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新机遇,也是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如何使浙江省旅游产业在全球化市场上得到更多发展?如何提高浙江省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结合理论分析解浙江省国际旅游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对于如何提高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外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状况2.1.1 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研究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旅游业竞争力是指旅游目的地不但能保持其已有的市场地位和份额,而且能随着时间不断提高其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的能力(Hartserre,2000)。
其还应包括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保证该地获得长期优势并使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均衡地获得回报的能力(Buhalis,2000)。
旅游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旅游部门增加其产品价值,是指一个国家创造增加值和通过管理资产、生产过程、吸引物、侵略性和亲近性,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一个考虑到目的地的自然资本以及对下一代的供给能力的经济和社会模式中,带来国家财富增加的能力(Ritchie,1999)。
促进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促进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fc3b3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3.png)
促进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浙江省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但与其经济实力和开放程度相比,其服务贸易总量和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发展,从而支持浙江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
具体而言,本次研究的内容包括:1、浙江省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深入了解浙江省服务贸易的总量、结构、水平等情况,为制定促进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措施提供参考。
2、浙江省服务贸易的瓶颈和问题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探究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问题,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3、制定促进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基于对上述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包括政策、投资、人才等方面的建议,旨在推动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浙江省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法规、数据报告、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深入了解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的情况。
2、实地调研法。
通过深入走访、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充分了解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3、统计分析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统计数据,深入了解浙江省服务贸易的结构、水平等情况,为制定措施和建议提供数据支撑。
四、研究进度计划本次研究预计耗时六个月,计划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搜集和分析。
预计用时一个月。
2、第二阶段: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
预计用时两个月。
3、第三阶段: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
预计用时一个月。
旅游服务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旅游服务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9f03b783c4bb4cf7ecd1b3.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旅游服务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一、选题的背景、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其速度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的部分。
而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丰厚的利润及对一国和地区经济的巨大贡献日益得到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浙江省作为沿海省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因此也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
我们知道,对外贸易是拉动浙江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
其中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在服务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占全部服务贸易量的1/3。
尤其是近几年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更是迅猛,旅游经济效益日益明显。
统计资料显示,从1996年到2009年,浙江全省入境旅游接待者人次从72.9万增加到570.6万,旅游创汇从2.9亿美元增加到32.2亿美元;旅游总收入从25亿元增加到2643.70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6.7%上升到11.5%。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一直都处于增长状态,而且旅游服务贸易总体上一直都处于顺差状态,为缩小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直以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文献层出不穷,但是目前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确是非常少见。
笔者认为,进行旅游服务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影响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将对加快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这对提高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研究动态近几年,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发展缓慢,并没有什么新的突破,相关研究都是建立在早前的理论研究基础上。
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却日趋丰富,有关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实证研究方面。
大多是研究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分析服务贸易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
旅游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个分支,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贸易特别是旅游服务贸易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从而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
除此之外,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对浙江经济也有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可以提高浙江省的产业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使之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达到贸易结构的优化。
与此同时,也可以为其它省市研究相关课题提供借鉴意义。
因此,如何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当前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研究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浙江省在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运用回归分析和竞争力指标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提升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要比国内早得多,因而旅游服务贸易的理论多由国外学者提出。
但是目前旅游竞争理论的研究大部分是借鉴其它学科(主要是经济学)的竞争理论来解释旅游贸易中存在的竞争问题,这些竞争理论与旅游产业的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结合,尚未形成旅游竞争力研究自身的理论体系。
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学术文献所引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竞争力理论。
近几年对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J.R.Brent RITCHIE and Geoffrey I.CROUCH(1993)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是旅游业竞争力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模型。
这一模型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强调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可持续性,认为这种可持续竞争力是由微观竞争环境和宏观总体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竞争力的因子不仅在于目的地的核心资源和吸引力因子,还包括目的地管理因子以及众多的决定目的地质量和附加值的因素和支持因素等。
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加入了“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开发”子因子,强调良好适度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够为旅游目的地创造出促进繁荣的发展环境。
因子的层层剖析,为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Enrighe(2004)认为,Ritehie和Croueh模型对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理解还不够充分。
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不仅要包括与目的地竞争力和旅游直接有关的要素,还应该包含影响旅游企业和与生产旅游产品有关的相关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这样影响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实际上就是与目的地旅游直接有关的要素和影响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因素两个方面。
他将旅游目的地企业特征与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特征作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因素。
除此之外,学者还利用一些竞争力模型进行研究。
Michael E.Porter提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是服务贸易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将其运用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是指出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J.R.Brent RITCHIE 和 Geoffrey I.CROUCH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是旅游业竞争力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模型。
这一模型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强调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可持续性,认为这种可持续竞争力是由微观竞争环境和宏观总体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ill Faulkner和Martin Oppermann(1999)对澳大利亚南部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探索研究。
文中指出,目的地竞争力分析在战略定位和市场规划上己取得重要地位,但应用在旅游发展研究却较为少见。
同时作者运用定性的方法在对旅行社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南部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国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大多从现实角度出发,从发现旅游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到提出解决的策略,从旅游服务贸易对区域经济的正面影响到负面影响,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整体情况到具体到部分省市的旅游服务贸易。
首先,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庞丽、王铮、刘清春(2006)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研究入境旅游和各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东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入境旅游通过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引起GDP增长加快,但全国和中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余操(2008)以SWOT模型作为发展西部旅游服务贸易的理论依据,指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西部大开发的引擎,西部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不仅会获得很大的贸易利益,而且也会拉动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地区整体的经济增长。
刘迎辉、郝索(2009)选取了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年统计数据,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国内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强于入境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这为未来旅游业三大市场发展的政策调整提供了必要的数量依据。
并且强调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因素不利于发展入境旅游的地区,更应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戴学锋、巫宁(2006)指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增长已经呈现出许多的负面影响。
出入境旅游的增长速度已明显超出了规划的预期,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出入境旅游发展的趋势极不平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入境旅游收入将保持年增长5%-10%左右的水平,而出境旅游年增长则至少为15%,甚至达到20%。
出境旅游快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内需“漏出”,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李仲广、王娟(2008)运用了Eviews5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并且通过构建旅游服务贸易与旅游经济增长的ECM模型,得出结论:旅游服务贸易在长期内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但短期内对旅游经济的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入境旅游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出境旅游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较多条件的制约,因而出境旅游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
基于以上研究,此文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在重视入境旅游的基础上,把提高旅游业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摆到突出的位置,转变旅游业传统的需求导向的管理,除了开发建设好自然和人文景区外,大力推进旅游业生产手段和产品的现代化、高级化和持续创新,把旅游需求管理建立在有效供给的基础上。
第二,发挥出境旅游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减少其消极作用。
任晓燕、霍朱莲(2008)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区域结构特点是“东重西轻”。
第二,客源市场不够丰富。
这反映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并未挖掘出更为广阔的市场,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未被开发出来。
第三,高质量的旅游人才缺乏。
对入境旅游,缺乏一批高素质的、精通国际旅游业务、旅游管理的旅游人才,而境外旅游方面的电子商务人才更为奇缺。
第四,旅游市场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旅游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有关旅游法规不健全,对旅游业中介市场监管乏力,过度竞争,非法竞争问题突出。
最后,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不够。
从事旅游服务贸易的企业要吸引客源,提高知名度,必须从市场营销着手,而我国在旅游服务贸易市场营销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同时,国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也颇有成果。
董小麟、庞小霞(2007)在文中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距离,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加快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服务贸易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研究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上也有所欠缺。
因此,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王永玲、希冷洛(2008)用竞争指数说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情况。
指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具有相对微弱的出口竞争力;而CAI指数为负的国家有日本、加拿大、英国和德国,都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净进口国,因而出口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
蔡荣华(2008)指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的国际地位,并且单纯的比较优势并不能对抗当今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旅游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同时认为资本要素的投入和外商的直接投资对于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洪涓、张楠(2007)运用SWOT分析,在充分考虑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北京应对其发展充分挥现有优势,根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及与此相伴共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奥运会带来的机遇相结合,充分利用北京的旅游资源,显现出比较优势。
力、物力、人力的投人,逐步减少存在的劣势;重视威胁的存在,确实制可行的方针政策,以增强北京的旅游服务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使北京跻身于国际旅游强市的行列。
黄岚(2008)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对浙江省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认识和评价。
她认为浙江省的旅游竞争力在华东六省一市排名第3位,处于第二等级,提高浙江省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要从容面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改善旅游业竞争环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文中构建了一个区域旅游竞争力模型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此模型和指标体系用于浙江省旅游国际竞争力研究中,根据定量分析和对比评价的结果对浙江省旅游贸易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及全面提升竞争力提出建议。
孙小蕾(2009)对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重点通过构建一个反映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这一体系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影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五大因素,通过东北三省的对比分析,对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度和评价,并提供了分析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新视角,对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探索性研究。
赖晓芬(2009)通过综合考虑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各方面的影响因子,结合对其市场情况的BCG矩阵分析,在CEPA构造的区域合作的大环境下,研究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并对其发展定位和对策提出相关的建议。
另外本文还将BCG矩阵分析运用于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市场情况的分析,结合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国外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要比国内早得多,因而旅游服务贸易的理论多由国外学者提出。
国内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问题上,指出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中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些针对部分省市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文献,但具体到浙江的比较少。
3.参考文献[1]庞丽、王铮、刘清春.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2]余操.西部旅游服务贸易跨区域合作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8.[3]刘迎辉、郝索.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4).[4]戴学锋、巫宁.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J].旅游学刊,2006(2).[5]李仲广、王娟.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旅游业GDP关系的时间序列模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6]任晓燕、霍朱莲.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报,2008(7).[7]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2).[8]王永玲、希冷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浅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4).[9]蔡荣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08.[10]洪涓、张楠. 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SWOT分析[J].国际服务贸易,2007.[11]黄岚.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旅游国际竞争力研究[D]. 浙江:浙江大学,2008.[12]孙小蕾.黑龙江省旅游服务竞争力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9.[13]赖晓芬.CEPA背景下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研究[D].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20]J.R.Brent RITCHIE and Geoffrey I.CROUCH.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M]. CABIPublishing,1993.[21]M.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The Free Press,1990.[22]Enright MJ.and Newton,J.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 quantitativeapproach[J].Toursim Management,2004,25(4):777-788.[23]Faulkner and Oppermann.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n exploratoryExamination of South Australia’s core attraction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1999,5(2):125-139.[24]Mathicson A,Wall G. Tourism: 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 LongmanInc,1982.[14]Valentinas Navickas,skaite.The Possibiliti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Evaluation of Tourism Sector Competitiveness Factors.ENGINEERINGECONOMICS.2009.No 1 (61).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基础理论1.1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概念1.2理论基础1.2.1比较优势理论1.2.2要素禀赋论1.2.3竞争力理论1.3理论模型1.3.1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1.3.2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1.4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指标简介2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2.1浙江旅游服务贸易总体情况2.2旅游服务贸易对浙江经济的影响3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3.1影响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3.2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3.2.1各变量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相关系数和一元回归3.2.2各变量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多元回归分析3.3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4提升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4.1宏观方面4.2微观方面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本文将搜集历年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定量分析旅游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并用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 软件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与影响因素的进行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