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练习题(一) 含答案

合集下载

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测试题

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测试题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

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至20个物种的功能和生存。

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

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

这说明()A.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2.“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概念就是各种物的总和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③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④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有了确切的科学依据。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4.关于运动的说法有“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依次属于()A.辩证法、二元论、客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辩证法、主观唯心主义C.辩证法、相对主义、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法、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5.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主要体现了()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一事例中,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 )①符合唯物主义的要求②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7.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一)世界的物质性(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

据此回答1-3题1、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 D )A人对自然物属性的认识程度B人的本身能力的大小C承认自然界的可知性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2、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 B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改造自然物D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3、下列选项中,包含有世界的本质问题合理思想的有( C )(1)天地合气,万物自生(2)世界是由“元气构成的(3)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4)生命是“造物主”的力量的表现A(1)B(1)(2)C(1)(2)(3)D(1)(2)(3)(4)4、基督教宣称,上帝耶和华居住在天国;佛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以外,有一个佛居住在西方极乐世界;道教也认为,玉皇大帝领导的众神居住在天宫。

现代电子天文望远镜已经能使我们观察到36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也没有发现天国在哪里。

相反,现代天文学证明:每一个天体都有自己的起源、变化与灭亡的过程,那些遥远的星球和地球都具有同样的化学元素和同样的运动规律。

这表明( B )A上帝及其天国离我们太遥远B天和地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C宇宙天体都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星球D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还很少5、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 A )(1)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3)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4)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A(1)(2)(3)B(1)(2)(4)C(2)(3)(4)D(1)(3)(4)6、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D )A所有物质现象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们能够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2003年7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威胁,专家提醒,“水域生态荒漠化”正在逼近。

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选择题答案汇总

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选择题答案汇总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易错点一:混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提醒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表明( )①物质具有可知性②物质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感觉是物质存在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含义、特性。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表明物质具有可知性,①符合题意;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 符合题意;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抽象、概括和总结,②错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④说法错误。

易错点二:混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提醒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而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以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 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客观实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抽象概括,但不等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A、C D排除,B是对“客观实在”的正确理解,当选。

3.步入21 世纪,人类不仅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如棉花、大豆、木瓜,而且还能利用动物的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如猪、奶牛等。

这些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 )①证明了自然界不具有物质性②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③证明了人类进入随意创造自然物的时代④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A.①④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4单元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含解析)(必修4)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4单元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含解析)(必修4)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4单元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含解析)(必修4)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这些事物( )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B.不存在共同的属性和特征C.都具有主动创造性D.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属性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A项正确;B项否定了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共性,排除;C项错误,主动创造性是意识活动而不是物质的特点;D项否定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A2.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

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

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灭绝。

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

这说明( )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解析: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与人类的活动无关的说法则是错误的,B项不选。

D 项中“不可捉摸”说法错误。

C项与题意不符。

材料体现的是自然界的客观性,A项正确。

答案:A3.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

然而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解析:②③不符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题意要求。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基础练习1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基础练习1

《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基础练习一世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产生之后,人类所到之处都有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此回答1~2题。

1.虽然“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物的活动必须以()A.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基础B.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为基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为基础D.人类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为基础2.人类的活动已使整个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自己的意识印记。

这说明()A.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是主观的B.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C.在特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D.人们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3.“共同富裕”是十一五规划的主调,从一定意义上讲,以前一直倡导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也将让位于“效率与公平并重”。

或“更加注重公平”。

这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实践决定认识4.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可见()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5.社会的发展受自身规律的支配,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不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改变不了由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这说明()A.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没有区别的D.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6.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2019年11月2日,据环境保护部消息, 4日至8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北京市6日估计达到严重污染、雾霾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规律发挥作用A。

①②Bﻩ、②③Cﻩ、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新的规律,也不能限制规律发挥作用,故②④错误;题中雾霾天气的出现是人们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启发我们应该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故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C。

2.欧洲两位物理学家因1964年预言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强子对撞实验已探测到该粒子的存在。

这说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ﻫ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ﻫC。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D。

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C【解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强子对撞实验已探测到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验证了欧洲两位物理学家的预言,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C符合题意;ﻫA、B、D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ﻫ故本题选C。

ﻫ3.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受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我们的感受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表明()①物质具有可知性②物质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的A、①②Bﻩ。

①③ 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物质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单选题1.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

一201路最美寄语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

但从哲学角度看()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②物质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40多年的实践证明,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必须顺应历史逻辑与时代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时代同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一论断的依据是①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只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一定能获得成功③认识和利用规律需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革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9年我们将迎来澳门回归20周年。

20年来,“一国两制”构想下的澳门愈加繁荣,同时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

这体现的哲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B.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D.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4.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④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②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③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习题3.美国科学家宣称,已经在一个废弃的地下铁矿中捕获到暗物粒子。

几十年来,暗物质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谜。

普遍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只有四分之一的物质是可见的,而那四分之三的不可见神秘物质就是所谓的暗物质。

如果这一发现最终得到证实,它将成为近百年来物理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从哲学上看,暗物质的存在再次证明A.暗物质是客观世界的本原B.物质世界不是永恒不变的C.不同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D.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答案】D4.关于哲学上的物质,恩格斯如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所说的“物质”①它包括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现象,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②它是现实世界里各种形态的物质直接相加和积累的结果③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它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6.10.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该诗蕴含的哲理是( )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②自然界的事物按自身固有的规律发展③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④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是说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

这说明自然界的事物按自身固有的规律发展,②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说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这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答案C2018年6月8日,美国公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30多亿年前形成的沉积岩钻探到了有机分子,这可能是火星存在古生命的证据。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含解析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含解析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达尔文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还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

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为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

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

材料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反物质是人类意识的产物C.物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有(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漫画中父亲的做法( )①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②体现了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③忽视了运动的无条件性、永恒性和绝对性④体现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欧布里德向邻居借了一笔钱后,一直拖着不还,邻居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一个月前向你借钱的我了,你怎么能叫现在的我为过去的我还钱呢?”下列选项中与欧布里德犯了同样错误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子非鱼,焉知鱼之乐③白马非马④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高中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 同步练习1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高中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 同步练习1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高中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1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一、单项选择题:1、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D、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A、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B、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C、金、木、水、火、土等具体实体D、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3、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

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5、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这说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B、人们的认识具有客观性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紧密联系的6、据天文学家观察研究表明,宇宙空间93%的元素是氢,另外还有无数的其他物质充满星际空间。

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A、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出现的B、劳动在古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物质是世界的本质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据此回答7-8题:7、社会发展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是:A、人的意识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影响B、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受意识的影响C、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意识D、社会发展的规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8、社会发展与人的意识的关系表明:A、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社会具有客观性,其本质是物质D、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的性质就不同二、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包含世界的本质问题合理思想的有:A、天地合气,万物自生B、世界是由“元气”构成的C、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D、生命是“造物主”力量的表现2、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物质概念:A、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认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而形成的C、它是世界的本质D、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3、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A、地理环境B、人口要素C、生产力D、生产关系4、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A、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不可能离开人的意识而存在C、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D、先有意识后有客观实在性5、人类从羊身上取出基因,人工复制“克隆羊”,否则是不可能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练习题一、选择题1、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汁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2、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用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这提醒我们扎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 o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3、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

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

从哲学上看①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②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③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④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A、®®B、②③C、③④D、②④4、“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无规律可循5、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C、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6、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也包括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

哲学的物质槪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区别是A、前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后者依赖于人的意识B、前者是永恒的,后者是暂时的C、前者具有客观实在性,后者没有D、前者是可知的,后者不是7、“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经济“伤不起”。

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②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③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运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④观点错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②不符合题意。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二者都()A.没有看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B.认为物质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没有看到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没有认识到物质是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解析:选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答案为C。

3.《深圳特区报》报道,由于在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一度占了上风。

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在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

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

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解析:选D材料从人类的自然演化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产生的客观性;B错误,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都具有客观性。

A、C与材料无关。

4.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曾激励了无数南开学子。

下列校训所蕴含的哲理与之相一致的是()A.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B.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C.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D.华盛顿大学:力量借助于真理解析:选B本题考查运动变化的观点。

高考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请认真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总结以前的4000多年,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

从15世纪,人类开始主宰自然界。

但是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

这是因为( )A.人类社会是客观的B.自然界是客观的C.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D.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客观性,A不选。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但并不是始终和谐统一,故C不选。

D本身错误。

答案:B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客观的,因为(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社会地理环境是客观的③人口因素是客观存在的④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是客观的⑤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⑥生产力要素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⑤⑥解析:社会意识形态是主观的东西,而生产关系则是客观的,故④⑥不选。

答案:C3.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解析:即万事万物唯一的共同的特点。

答案:D4.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 )A.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B.运动的规律相同C.都具有客观实在性D.构成因素相同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A、B、D的叙述均是错误的。

答案:C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A.物质运动的绝对性B.世界的物质性C.自然界的物质性D.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答案:B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

人教A版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Word版含答案作业

人教A版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Word版含答案作业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

”这句格言的寓意是()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是客观的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错误反映2.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①地理环境②人文环境 ③人口因素 ④生产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 “天人合一 ”是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①承认人与自然之间的客观性联系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造规律③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④尊重自然,与自然 和谐相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右图漫画《工业序曲》体现了 ()①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 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③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 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5.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忽视了()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静止是 ( )A.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的承担载体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①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②墨守成规、刻舟求剑6.有一副对联, 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 阁中鸽,'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刻舟求剑的做法错在工业序曲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 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探究世界的本质(附答案)

探究世界的本质(附答案)

探究世界的本质(附答案)单项选择题: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 ( C ) A.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B.从社会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C、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菸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C )A、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B.宏观和微观物质的位移C、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D.事物多少的变化3.运动之所以离不开物质,是因为 ( C )A.物质是运动的动力 B、物质在运动中存在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4.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 ( A ) A.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B.永恒的、有条件的、相对的C、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D.暂时的、无条件的、绝对的5.我们每一个人在活着的几十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张三和李四。

这表明了 ( D )A.事物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的B.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C、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D.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据北回答6-7题。

6、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 A )A.肯定了物质的运动 B.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夸大了物质的绝对运动7.克拉底鲁的观点 ( B )A.正确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C.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肯定了运动的绝对性8.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的存在,这说明 ( C )A.运动都是客观事物的运动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句话说明了( D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10.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B )A.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 B.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它不能被人的感觉直接感知 D.它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11.生命在于运动,但一味蛮干也会损害健康,这表明 ( A )A、规律制约着人的活动B、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存在不利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12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已神秘地消失了。

(完整版)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一)含答案

(完整版)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一)含答案

C.②④
D.①②
A.运动
B.客观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规律性
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2.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18.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的观点
第1页共3页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
13.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两寓言反映同一哲理是
D.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5.“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D.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客观实在
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4.有人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A.运动是相对的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变害为利。”这个观点
12.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因为

高二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试题(有答案).doc

高二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试题(有答案).doc

高二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试题(有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1.(海南卷)达尔文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

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相关知识。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体现了人类社会是物质性的。

②说法错误,错在“根本内因”;④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选。

答案:A2.下列对哲学上所讲的物质,认识正确的是(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物质的具体形态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④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⑤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⑥是对万事万物共性的反映A.①③④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故选D项。

答案:D3.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宣布,在长岛上演的一次微型“大爆炸”创造了一种新型反物质。

这种新发现的粒子被称之为“反超氚”,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

从哲学上看,“反超氚”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 )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B.物质是无法被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解析:此题以“反超氚”的发现为实例背景来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反超氚”的发现表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A、B两项表述错误,C 项表述与材料关系不大。

答案:D4.恩格斯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哲学生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一)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客观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规律性
2.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自然选择,适者生
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⑥⑨ B. ②③④⑧C. ⑥⑦⑧⑩D.②④⑥⑦
3.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哲学上物质的概念是指
A.具体的物质形态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实在
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D.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客观实在
4.有人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变害为利。

”这个观点
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消灭或创造规律
B.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D.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
6. 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③ﻩB.①②ﻩC.②④ﻩD.①④
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

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人类能够积极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
8. 2012年8月8日,甘肃举行纪念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两周年活动。

专家称,当地树木被大
量砍伐、耕地扩展,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是此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的重要原因。

这警示我们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④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和保护自然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10.“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②要注意相对静止
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④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1.“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运动是相对的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2.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是因为
A.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事物的发展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认识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规律是客观的,但能被人利用和改变
13.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两寓言反映同一哲理是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1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此次地震造成2万多人遇难。

残酷的事实再一次表明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同自然和谐相处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16.我国部分城镇遭沙尘暴袭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②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③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④要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客观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8.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是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名句。

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A.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静止状态是不存在的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20.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1.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材料三: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

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三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22.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土地沙化非常严重的国家,目前,土地沙化面积达169万平方公里,并且以
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导致我们沙化土地蔓延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利益驱动下的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材料二:面对土地沙化蔓延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对防沙事业日益关注,全民防沙治沙意识明显增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的工作从此进入法制化轨道。

通过努力,我国的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运用“客观规律”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一) 高二政治备课组(9.22) 1-20 CDDBA ADABB CACAB BCBBA
21.(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8分)材料一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整个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与人的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分)
材料二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认为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分)
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分)
(2)材料三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6分)
(2)答: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分)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3分)
22.运用“客观规律”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答: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我国土地沙化的面积不断扩大就是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我国在治理沙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利用规律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