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
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
![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ttps://img.taocdn.com/s3/m/dee50f235a8102d276a22f91.png)
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社会生物有机体进行 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 斯宾塞在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之前7年就提出了社会进 化的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他认为人类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优秀个人与低能个 人之分。劣等的低能的种族和个人个人应当在竞争中被淘汰。 他还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 而不应人为地干预。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 一卷中。他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了6项类比,得出了 3个结论: 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部分构成的紧 密整体; 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 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 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直接影响了法国 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以及英国的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 B.K.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功能主义社会学思想。
生于1820年4月27日,出 身于教育家庭,他为人所 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 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 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 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 教育及阶级斗争方面。
早期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非规范人》等显示 自由主义者对工人权益及政府责任的观点。
1851年,他这些的观点在他的著作《社会静力学》变得越 来越成熟。当中内容强调个体力量对社会的重要性,但社会 无可置疑地践踏它。可是当中遗漏了他早期著作流行的对工 人阶级的怜悯之心及神的伟大设计。这就是斯宾塞开始确立 对文明的视角,不是人类的人为建造方式,而是自然界中人 类的自然有机产物。 1855年,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面世。它展示了思想理 论是身体在生物学上的互补部份,而不是遥遥相对的部份。 1862年,斯宾塞出版《第一项原则》。它是现实中所有领 域的根本准则的演变理论的展示。正是他早期理论的基础信 念。根据他的定义,演变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事物不断改 进为复杂和连贯的形式。
中国的社会学家
![中国的社会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100e64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f.png)
中国的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家是研究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专家学者。
他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研究和分析,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中国的社会学家在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社会学家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问题等多个领域。
他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探索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对世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社会学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研究,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他们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获取真实的社会信息,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质。
同时,他们也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使得社会学的研究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中国的社会学家在研究内容上关注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热点议题。
他们研究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阶层分化、城乡差距、社会不平等、社会信任等问题,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他们还关注社会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如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老龄化问题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中国的社会学家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们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构建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中国的社会学家在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世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古现代重要社会学家的影响
![中国古现代重要社会学家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769eb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b.png)
中国古现代重要社会学家的影响简介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杰出的学者为我国社会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几位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社会学家,并分析他们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学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之一,被誉为“万世师表”。
他的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上,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学生将其思想整理成《论语》一书,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文献。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他主张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规范人的行为,实现社会和谐。
荀子的社会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教育理念方面。
中国现代社会学家费孝通(1910年-2005年)费孝通,是中国现代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社会学大师”。
他的研究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著作等身。
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用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对中国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关注农村经济、小城镇建设、区域发展等领域,为我国社会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雷洁琼(1905年-2007年)雷洁琼,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女社会学家的开创者”。
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婚姻、妇女地位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
雷洁琼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发展,对中国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几位重要的社会学家及其影响。
他们的思想为中国社会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对我国社会学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继续深入挖掘这些社会学家的思想,为我国社会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https://img.taocdn.com/s3/m/959a8ec40066f5335b812128.png)
说、未定说
中国社会学家
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见P8). 理解:社会 具体科学 综合性 条件和机制
社会学大师
什么是社会学
(一)国外的争论(150年): 1.侧重于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等 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2.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主要代表人物:韦伯等人,形成反实证主义路 线. 3.其他观点.
西方社会学家
(二)国内的争论(90多年)
4.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以其将社会看成是不断冲突与
变迁的以及认为这种冲突与变迁是 由经济力量决定的这些观点而占据 了经典人物的一席之地.
5.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1864-1920) 他对于现代社会学的发展具
有最重要的影响。最为著名的 是对于科层制和资本主义的研 究。
严复、郑杭生:社会运行论
帮助人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3.赫伯特·斯宾塞 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侧重于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其它观点: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问题说、未定说
以其将社会看成是不断冲突与 (3)1895年, “社会学方法论”
(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埃米尔·迪尔凯姆
(EmileDurkheim, 1858-1917) 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确定了社会 学的研究主题,指出了它与哲学、经 济学、心理学和社会改革的区别。 (1)1888年, 在《哲学杂志》上发表 “自杀和自杀率” 一文. (2)1892年,博士论文“劳动分工论” (3)1895年, “社会学方法论”
列斐伏尔空间社会学
![列斐伏尔空间社会学](https://img.taocdn.com/s3/m/6034fd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a.png)
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是法国的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城市和空间问题,并创立了空间社会学理论。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存在,还包含了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意义。
他的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城市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空间的生产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他认为空间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制造出来的,是一种社会产品。
空间的生产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力量,例如房地产开发商、政府规划者、广告公司、景观设计师等等。
这些力量将空间作为商品来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商业化和私有化,使得城市空间成为了富人的享受和贫民的排斥。
二、空间的消费列斐伏尔认为,当代社会的空间不仅是生产出来的,也是被消费的。
城市空间不再只是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而是成为了消费和娱乐的场所。
人们去购物中心、主题公园、酒吧、夜店等等,这些场所不仅提供了商品和服务,也提供了一种社交和娱乐的空间,成为了当代城市的文化象征。
三、空间的权力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仅是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和表达。
政府通过规划和管理城市空间来体现自己的权力和形象,例如修建大型公共建筑、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园、改造老旧社区等等。
政府的权力还体现在对城市空间的控制和监管上,例如限制街头艺人、执法清理街边小摊等等。
同时,商业力量和媒体也通过广告和文化产品等方式来影响和操纵城市空间。
四、空间的反抗由于城市空间的商业化、私有化和权力控制,一些社会群体开始反抗和抵抗。
例如一些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通过城市空间的干预和介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例如创作壁画、举办街头艺术表演等等。
一些社区居民也通过自发的行动来保护和改造自己的居住环境,例如组织社区清理、开展绿化活动等等。
这些反抗和抵抗是对城市空间商业化、私有化和权力控制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城市空间的重新定义和重构。
人类社会学家
![人类社会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046359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7.png)
人类社会学家人类社会学家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者,他们致力于理解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学家试图揭示社会规律、解释社会现象以及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学家的工作内容人类社会学家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他们常常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采访、观察、统计分析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有关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变迁的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人类社会学家通常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结构人类社会学家研究不同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包括家庭组织、职业阶层、群体关系等。
他们分析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和地位的不同表现,并研究这些因素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变革人类社会学家关注社会变革的过程和影响。
他们研究各种因素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等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影响,进而分析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趋势。
社会问题人类社会学家研究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等,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通过调查研究和政策建议,他们帮助社会改善现状、促进社会进步。
人类社会学家的重要性人类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为社会决策、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社会公平、稳定和和谐。
同时,人类社会学家的研究也丰富了人类对社会的理解,拓展了学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在当今社会,人类社会学家的角色愈发重要,他们需要不断更新研究方法和理论,深入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建设更加公正、繁荣的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学家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专家,他们通过研究社会结构、变革和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的工作对于理解社会规律、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社会学名家名录
![社会学名家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fdc635c9aaea998fcd220e00.png)
社会学名家名录(2010.4.28)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又译为布丢)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1977)、《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90)、《语言与符号权利》(1991)、《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1992)。
孔德(1798~1857)Comte,Auguste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1798年1月19日生于蒙彼利埃城,1857 年9月5日卒于巴黎。
16 岁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
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C.H.de 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
后因观点相左,两人分道扬镳。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名涂尔干,也有人译为杜尔克姆。
法国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它两位是马克思及韦伯),主要著作有《自杀论》、《社会分工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等。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组织理论之父德国1864-1920 与法约尔泰勒并称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韦伯是一位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他在组织管理方面有关行政组织的观点对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考察了组织的行政管理,而且广泛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深入地研究了工业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他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其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
他的理论是对泰勒和法约尔理论的一种补充,对后世的管理学家,尤其是组织理论学家有重大影响,因而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社会学家。
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英国社会学家汇总简介
![英国社会学家汇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733cb3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a.png)
英国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之一。
1837—1841年任伦敦和伯明翰铁路土木工程师,开始对教育、政治和宗教产生兴趣。
1850年出版《社会静力学》,提出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决心将进化论运用于一切科学,建立一种包罗万象的哲学理论,称之为“综合哲学”。
1860一1893年致力于构建这一体系,撰写了关于形而上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一套系列著作,试图囊括人类全部知识。
哲学上认为知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围,只能局限于现象,只有关于现象的知识才是确实可靠的、实证的。
现象世界(即可知的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表现为进化的过程,进化亦是必然的普遍的。
他把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作为社会学的主导思想,以生物学规律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受生存竞争原则支配,人类夭生有种族的优劣之分,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是天生的优等民族,应成为世界的当然统治者。
以生物进化论解释和论证功利主义伦理观,认为一切有利于自我生存和取得更高生活利益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凡对个人有利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则是恶,追求自我利益而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就是“正义”,既有利于自已又有利于社会的就是“仁爱”。
其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对西方思想界、学术界影响深远,并为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所赞赏和推崇。
主要著作有《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2卷)、《心理学原理》(2卷)、《社会学原理》(3卷)等。
麦克伦南(JohnFergusonMcLennan,1827—1881)亦译“麦克林南”。
英国社会学家、人种学家。
苏格兰人。
致力于研究婚姻和家族的历史。
认为外婚制起源于抢劫婚姻,普遍流行于原始社会;并提出母系先于父系。
主要著作有《原始婚姻》、《古希腊的亲属关系》、《论家长制》等。
布思(CharlesBooth,1840—1916)亦译“布斯”。
英国社会学家、统计学家。
社会学家及其代表作
![社会学家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ba02f8c276a20029bd642d91.png)
•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 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 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 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 劳动分工论 • 自杀论
• 宗教社会学
劳动分工论
涂尔干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 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 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 在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 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 些人迁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 分工制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 能理论的先驱之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 因,这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自杀论
涂尔干把自杀划分为4种类型,即利己型自杀、利他 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 利己型自杀产生于极度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人必须以 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 的生活目标和意义。如教徒的生活目标是宗教信仰。 • 利他型自杀产生于过分地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 义,过密地结合在社会中,以致个人失去了自主。 • 失范型自杀由社会混乱所导致,在混乱中社 会成员的行为失去了规范,增添了痛苦。 • 宿命型自杀是由于社会控制过 度造成的,个人失去了任何希望。
宗教社会学
• “神圣性”历来是解释宗教的关键。迪尔凯姆认为宗教的 神圣来自社会,它不过是被实体化、人格化了的团体力量, 即道德力量。
• 宗教象征以其突出的神圣色彩加强个人对社会的隶属关 系。社会对于个人,就像神对于其崇拜者一样,没有了这 种至高的神圣性,便不可能有社会生活。
社会学中的社会学家
![社会学中的社会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064221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9.png)
社会学中的社会学家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社会组织、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有一批杰出的社会学家曾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他们创立了社会学理论,提出了许多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观点,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社会学之父马克思是社会学之父,他的观点和理论对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及哲学等多个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阶级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他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韦伯:社会学古典大师韦伯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学古典大师”。
他提出了权力三分论,即传统权力、合法权力和魅力权力。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官僚化和理性化,他的学说成为现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此外,韦伯还关注宗教的社会作用,并提出了信仰的不可克服性理论。
韦伯的思想对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尔凯姆:功能主义的代表杜尔凯姆是法国社会学家,代表了功能主义学派。
他主张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系统,强调社会是由各种相互协作的部分组成的。
他的学说认为,社会组织的各个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功能有着特定的贡献,这种贡献使得社会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
杜尔凯姆的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了社会学从简单的描述和阐述到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米尔斯:社会学批判理论的代表米尔斯是一位美国社会学家,代表了社会学批判理论学派。
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应该关注社会系统的一些矛盾、冲突和不平等。
米尔斯主张通过对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探索来揭示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使人们对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米尔斯的思想倡导了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批判和重建,为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结语社会学家们的思想和理论,展现了社会学这一领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他们通过尝试解释和探究社会现象的不同角度和方法,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方向。
社会学家名人名言
![社会学家名人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50100cf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a.png)
社会学家名人名言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有着深刻的认知和洞察。
而社会学家则是这个领域里的专门研究者,他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众多的理论和观点,给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在这些社会学家中,不乏有着深刻见解和富有启发性的名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名言是如何通过几个典型的社会学家的视角来呈现的。
1. 马克思与恩格斯:剥削与阶级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社会学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社会转型和变革。
他们认为,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用“资本”和“劳动力”这两个概念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认为资本家只有通过剥削雇工才能获得利润,而雇工则被迫无休止地付出自己的劳动力,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阶级固化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
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来推翻资本家的统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和平等。
2. 韦伯:社会科学的对象和自然科学的区别韦伯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而不是自然界中不具有自我意识和目的的客观事物,因此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自然科学有着本质区别。
他提出了“理解型社会学”的概念,认为社会学者应该较多地关注人的意识和主观感受,通过对人的行动进行深入解读和理解,来揭示社会的本质规律。
3. 杜尔几斯: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对主义杜尔几斯是一位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他主张文化和人类社会是多样性和变化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人的行为和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他强调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认为不应该把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模式套用到所有的人群和文化背景中去。
他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学家对于不同的文化现象应该以审慎和理解的态度去看待。
4. 费洛塔夫:符号学和人类相互理解费洛塔夫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符号学家,他主要从语言和符号的角度来审视人类社会的现象。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2261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0.png)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埃米尔·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社会事实的研究以及他提出的社会学方法论对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迪尔凯姆通过对社会事实的研究,试图揭示出社会的规律和秩序,并通过提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它们是社会行动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的行动。
社会事实具有强制性和客观性,它们可以限制和引导个体的行为。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包括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等,它们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
迪尔凯姆提出了一种集体意识的概念,即社会事实存在于社会中的集体意识中。
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化的过程,将社会事实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并通过遵守社会规范来实现社会秩序。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对个体的行动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个体的行动是社会事实的体现和延续。
为了研究社会事实,迪尔凯姆提出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即社会学方法论。
他强调要用社会实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即通过实证和数据来验证社会理论。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应该是一门客观而科学的学科,它应该通过建立理论框架和进行实证研究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迪尔凯姆还提出了一种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即比较研究法。
他认为,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的社会事实,可以揭示出社会现象的共性和特殊性,并进一步理解社会的规律和变化。
迪尔凯姆的比较研究法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思想,它对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迪尔凯姆的方法论引领了社会学从哲学和历史学走向科学的转变,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提供了启示。
总之,埃米尔·迪尔凯姆通过对社会事实的研究,揭示了社会的规律和秩序,并通过提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https://img.taocdn.com/s3/m/e9dda44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4a.png)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一、吴文藻(1901 -1985)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黄华节、瞿同祖、黄迪、李有义、陈永龄均曾师从吴文藻先生。
吴文藻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反对完全是照搬西方的理论,他公开站出来抨击洋人垄断社会学的不正常状态,大声呼吁学术界的同仁们共同起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使中国式的社会学“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上”。
有感于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脱节,吴文藻先生到燕京大学后亲自为每一门课都编了一种汉文教材,并且每年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得材料加以修改和补充,使之日臻完善。
比如,“家族社会学”一课原来以泛谈世界家族制度尤其是原始社会的家族制度为中心内容,吴文藻在接过这门课后,着重以中国宗法制度为中心内容,把社会学的教学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结合了起来。
1933年,吴文藻先生担任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这一职务的获得给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主张的吴先生带来了更多便利。
他认为,社会学要中国化,最主要的是要研究中国国情,即通过调查中国各地区的村社和城市的状况,提出改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参考意见。
吴文藻先生把此概括为“社区研究”。
二、陈达(1892-1975)中国社会学家,别号通夫,浙江余杭人。
1912~1916年在北京清华学校(游美预备班)学习。
1916~1923年在美国留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
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创办社会学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学的主要人物
![中国社会学的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85d6bfdd49649b6648d74765.png)
中国社会学主要人物孙本文孙本文是中国早期社会学的领军人物,在中国早期社会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孙本文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是早期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最高成就的代表性人物,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理论自觉意识尤其值得珍惜;二是孙本文通过界定社会学研究对象、推进社会学本土化和彰显社会学的应用价值,积极为社会学立法,是解放前推进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壮大的代表性人物;三是孙本文身上体现出了中国社会学者报国为民、增促社会进步、有学派无宗派以及勤奋治学的精神,是体现中国社会学学科精神的代表性人物。
吴文藻吴文藻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国社区学派的奠基人。
他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并提倡开展实地的社区研究,作为推进社会学中国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同时,吴文藻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基础知识与学术研究能力并进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批社区研究的人才,在日后的社区实地研究及社会学中国化中成为骨干力量,如费孝通、林耀华。
而在吴文藻及其弟子组织和指导下建立的社区研究机构,深入边疆的部落社区、殖民社区、农村社区及移民社区等地进行实地研究,用静态的社区研究分析社会结构,动态的社区研究了解社会过程,并通过双方兼顾,同时并进的方式,揭示社会组织与变迁的整体。
在吴文藻等社区学派代表人物的努力下形成的众多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及社会学中国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社区学派成为中国社会学此后发展的主流,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费孝通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第一大贡献是指导思想方面的。
他认为,重建中国社会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
第二大贡献是队伍建设上的。
在1979年中央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后,费老回国组织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并举办了两期中国社会学讲习班,培养了一批社会学人才。
第三大贡献是教材建设上的。
他组织人编写了《社会学概论试讲本》。
第四大贡献是方法论上的。
他用人类学的田野文化方法研究现代社会,是对社会学的个案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发展。
社会学中的社会学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社会学中的社会学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a4e14e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7.png)
社会学中的社会学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社会学是一门探讨人类群体及其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于人类在社会中互相影响和互动的过程。
而社会学史学派则是社会学发展史上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它主要研究的是社会学思潮的演进及其影响力,以及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学研究的贡献。
以下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社会学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一、传统社会学派传统社会学派也称欧陆社会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以统一的社会规范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生活受到制度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支配。
1. 费尼斯特费尼斯特是传统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倡导建立社会学理论体系,以对现代社会进行深入分析。
2. 柯斯柯斯是另一位传统社会学派的代表,他认为社会规范是在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并且社会发展是通过人们的实践和经验逐渐演化而来,最终形成法律和习俗等社会规范。
二、功能主义社会学派20世纪初期,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功能主义社会学派是其中最有名的方向之一,主张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系统。
1. 坎特坎特是功能主义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各个部分都有独立的功能,这些功能相互协调和调整,形成一个完整而稳定的社会体系。
2. 德里克德里克是英国著名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功能是由社会行动的目的而决定的,而且如果社会功能在一定情况下失效,那么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三、符号交互主义社会学派符号交互主义社会学派强调个人行为和个体心理在社会中的作用,认为社会是由各个人的不断互动所产生的结果。
1. 布莱默布莱默是美国著名的符号交互主义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们通过交流和互动获得自我认知和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参与到社会中。
2. 戈夫曼戈夫曼是另一位符号交互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面具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人总是会在不同场合下穿上不同的面具,以适应不同的角色和社会地位,而永久的自我却无法被任何面具所替代。
社会学代表人物,论点总汇
![社会学代表人物,论点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b4304cbaaaea998fcd220e81.png)
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人物:孔德、马克思、斯宾塞(1)孔德,法国人,实证主义权威代表,被称为“社会学之父”;代表:《实证哲学教程》;社会学思想:①科学的分类;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③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2)马克思,代表作:《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3)斯宾塞,英国人;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社会学原理: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人物:涂尔干、韦伯(1)涂尔干,法国人,代表作:《社会分工论》、《社会方法的准则》、《自杀论》;社会学观点: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首要和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做物来研究;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功能分析将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后果,历史分析则揭示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2)韦伯,德国人,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社会学概念:①理解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②社会行动类型: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性行动、传统性行动(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③理想类型:为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式;④科层制理论。
3、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芝加哥学派、结构功能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1)芝加哥学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
社会学家A.W.斯莫尔189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为主而形成的社会学流派。
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简介
![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e711a1a31126edb6f1a10a4.png)
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简介1、严复(1854-1921年)代表作:《原强》(1895)、《论世变之亟》(1895)、《辟韩》(1895)、《救亡决论》(1895年)、《天演论》(译作,1898)、《原富》(译作,1901)、《群学肄言》(译作,1903)、《法意》(译作,1909)、《严复集》(1986)等。
思想背景:达尔文、斯宾塞和赫胥黎为代表的进化论思想,孔德、穆勒为代表的实证论思想,边沁、穆勒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世界上的社会方式有三种: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事社会,中国是宗法制社会,社会组织以宗族主义为中心,西方社会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学术上没有“黜伪而崇真”的精神,政治上没有“屈私而为公”,这都是因为不自由;而西方国家的长处根本的在于政治与学术,他们相互竞争,而竞争的机理与结果相反又相成,西方文化的要点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个体是群体的基础,民智、民力、民德的高下,关系一个民族的强盛,只有进行教育提高它们,才能把发挥个人群体的作用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才能取消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人民如果不自由就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国际竞争中就不会取得国家的自由,因此,民主与自由是变法的最重要内容,中国要富国强民,进行社会改良,就需要治群学;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和政治改革相结合,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2、陶孟和(1887-1960年)代表作:《社会调查》(1918)、《书评——乌格朋<社会变迁>》(1924)、《孟和文存》(1925)、《北平生活费之分析》(1930)、《社会与教育》(1934)、《中国劳工生活程度》(1932)、《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1951)等。
思想背景:威斯特玛克和霍布浩斯的社会学思想,英国的维伯夫妇以及萧伯纳的思想,特别是主张以社会调查推动立法实现社会主义的“费边学说”。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考究人群关系的原理,解释人群生活的状态,是各学科里最后发达的一种研究人群的科学,它可以分为四部分:社会起源、演化、组织和改良;教育不仅应当使个人获得健全的身心,还应该使他与所居住的人群环境相调和,并对那个环境有积极的贡献;社会学与教育的关系,就是应用社会学知识改良教育。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整理版]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3d03a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0.png)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一、吴文藻(1901 -1985)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黄华节、瞿同祖、黄迪、李有义、陈永龄均曾师从吴文藻先生。
吴文藻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反对完全是照搬西方的理论,他公开站出来抨击洋人垄断社会学的不正常状态,大声呼吁学术界的同仁们共同起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使中国式的社会学“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上”。
有感于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脱节,吴文藻先生到燕京大学后亲自为每一门课都编了一种汉文教材,并且每年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得材料加以修改和补充,使之日臻完善。
比如,“家族社会学”一课原来以泛谈世界家族制度尤其是原始社会的家族制度为中心内容,吴文藻在接过这门课后,着重以中国宗法制度为中心内容,把社会学的教学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结合了起来。
1933年,吴文藻先生担任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这一职务的获得给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主张的吴先生带来了更多便利。
他认为,社会学要中国化,最主要的是要研究中国国情,即通过调查中国各地区的村社和城市的状况,提出改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参考意见。
吴文藻先生把此概括为“社区研究”。
二、陈达(1892-1975)中国社会学家,别号通夫,浙江余杭人。
1912~1916年在北京清华学校(游美预备班)学习。
1916~1923年在美国留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
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创办社会学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
1952年后,先后在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劳动部劳动干部学校任教授。
1975年1月16日逝世。
主要著作有:《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1923);《中国劳工问题》(1929);《人口问题》(1934);《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938);《华南侨乡》(英文版,1940);《现代中国人口问题》(英文版,1946)等。
如何成为一名杰出的社会学家
![如何成为一名杰出的社会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62508e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f.png)
如何成为一名杰出的社会学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学科。
社会学家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专家,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来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杰出的社会学家呢?下面,就来分享一些建议。
第一,对社会充满好奇心。
社会学家需要对社会现象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需要有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可以驱使他们去深入探究各种社会现象,不断探索其根源和影响因素。
只有保持好奇心,才能让他们对研究充满激情。
第二,具备批判思维。
社会学家需要有超群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客观地分析社会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其根源和影响因素。
他们需要具有开放的心态,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并对其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
第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研究的基石,在社会学研究中尤为重要。
优秀的社会学家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从理论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只有掌握了社会学理论的精髓,才能进行有效的研究。
第四,善于发现问题。
社会学家可以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
他们需要善于发现并关注这些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优秀的社会学家往往能够在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第五,在实践中进行学习。
社会学家需要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
他们需要不断深入实践,探索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第六,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
社会学家需要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能够将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简化和解释,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够理解。
他们需要有很好的演讲和写作能力,让社会大众了解他们所研究的社会问题,并探究解决方案。
第七,善于合作与交流。
社会学家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公众进行合作和交流。
他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与不同领域的人员共同探讨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要成为一名杰出的社会学家,需要具备强大的求知欲、批判性思维、坚实的理论基础、善于发现问题、实践中进行学习、清晰的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德:法国实证社会主义学家,社会学创始人,主张“人道教”重要概念有:实证哲学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代表作:实证哲学
韦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科学代表作经济与社会
托马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科学
齐美尔: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强调“冲突论”是最早研究社会互动的社会学者《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
郑杭生: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卡尔马克思:冲突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认为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是推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代表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帕金森(美):功能社会主义理论
乔治霍曼斯:主张“社会交换论”
斯宾塞(英):讲“进化论”用于社会学研究社会有机论
查尔斯库利(美)--“镜中我”理论
乔治米德:“角色借用”理论最先将“角色”引入到社会化中创立了“符号互动论”
埃文戈夫曼(美):提出“拟剧论”
哈罗德加芬克尔(美):提出“本土方法论”
怀特:社会网络分析法
西蒙:将组织目标分为生存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
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
梅奥巴纳德: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古尔耐:首先使用“科层制”—官僚病
皮埃尔布迪厄(法):“知识文化维度”对社会进行分层提出了“惯习”“场域”“文化资本”“文化再生”代表作区分:品味判断的社会学批评
腾尼斯(德):首先提出“社区”
罗斯:社会控制理论
塞林:文化冲突理论
科恩:亚文化群理论
米德:社会角色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米德是创始人)
马克思.韦伯:科层制
费孝通:差序格局
迪尔凯姆:实证范式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帕克:社区研究(滕尼斯最先提出“社区”)帕累托:精英循环
孔德:实证哲学
克鲁伯:文化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