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用: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答题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特征如: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答题方法:赋予+事物+人的感情(或生命),生动+思想感情。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XXX《信念——看帆板表演》)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办法。
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答题方法: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答题方法: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表现力。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四十年别井离乡,XXX沉;五百个月缺月圆,XXX牵。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气同等的几个短语或句子。
作用:增加语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2、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
3、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4、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
6、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7、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二、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1、象征: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2、对比:作用是突出强调。
a、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b、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3、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4、伏笔、照应: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情节发展自然、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5、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
6、设置悬念: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7、托物言志:借助于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或说明事理,把要表达的意思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之上,这叫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好处是,能把抽象的道理或含蓄的感情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能引起阅读的兴趣并发人深思。
8、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
“抑”,指按下、贬低。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1、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常见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2、比拟(拟人和拟物)(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4、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是指作家或者演讲者为了增加作品或演讲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修辞手法种类较多,下面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1.比喻: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共同点的相互比较,表达出其中一事物的特性。
比喻能够使描述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例句: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2.拟人:赋予非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和能力。
拟人能够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共鸣感。
例句:大树高举着手臂,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3.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者缩小处理,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夸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例句:他吃了一整天的饭,好像永远也吃不饱一样。
4.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意思,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句: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我们的家园吗?5.排比:用同样的句式和语法结构进行列举,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整齐、流畅,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喜欢写字,有的人喜欢唱歌。
6.比较: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一方的优点或者缺点。
比较能够使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玫瑰花如同一颗瑰宝,娇艳欲滴;蒲公英则像一只小精灵,轻盈自由。
7.对偶:用意义相对、结构相对、语言相对的词、短句或句子进行并列,形成鲜明对比。
对偶能够增强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例句:伤心的时候,你独自承受,开心的时候,你与他分享。
8.倒装: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以增加语言的变化和独特性。
倒装能够使语言更加疑问、强调和夸张。
例句:在山顶上,欢快的唱歌的是一群鸟。
修辞手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强艺术感染力:修辞手法能够让作品更加绚丽多彩,增加其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的文题,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者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者阐明事理。
为了能把事物的特征说明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运用相应的说明方法。
小学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等。
我们可以根据语句中的语言标志来判断文中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经常用的词有:例如、比如、据说等据说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子、列数字)2、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
经常用的词有:像、如、仿佛等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圆里的喷泉一样。
(打比方)3、列数字: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经常用的词有:具体的数字表示(年代除外)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列数字)4、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
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
经常用的词有:也、相对于、比较等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更大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比较)5、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
经常用的词有:一类(一种)、一方面等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分类别)6、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
7、引用:引用一些好词佳句,名言警句。
炫目的时装许多动物时常会更换身上那件漂亮的衣服,这好像是一场“时装表演”。
小学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
小学常见的五种说明方法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语言标志:例如、比如、据说、譬如……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更具体、更详细。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回答举例子的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语言标志:比、而、相对于、较……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回答作比较的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3.列数字(列数据)(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语言标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回答列数字的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各种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作用
各种修辞手法作用一、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的作用就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就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作用就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就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就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就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 设问的作用就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8) 反问的作用就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9) 反复的作用就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10) 借代的作用就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就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与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把什么与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5)画图表: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通过什么图表的展示,使读者对什么的理解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修辞手法及说明方法的使用
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
• 1、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 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3、桥长 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21.6米。 • 4、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
达150米。 • 5、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
样。
说
明
04
方
列数字
法
03Leabharlann 做比较02打比方01
举例子、
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 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 例子。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
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 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
打比方
•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 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 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
•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 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 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 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 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 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
• 1、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4、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6、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7、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小学语文学习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
小学语文学习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小学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等。
一、举例子概念: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使说明的对象更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增强说服力。
例句: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答题技巧:例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具体说明了事物的……特点,易于读者理解,增强文章说服力。
二、列数字概念: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
(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使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加精确、科学令人信服。
例句:我国曾经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答题技巧:例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通过精准的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令人信服。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三、作比较概念: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易于理解,使读者印象深刻。
例句: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答题技巧:例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通过与我们所熟知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了该事物……的特点,易于读者理解,印象深刻。
四、打比方概念: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科学小品文中也有修饰文辞的作用)例句: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答题技巧:例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五、分类别概念: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五上说明方法、修辞手法、动静态描写作用梳理
五上说明方法、修辞手法、动静态描写作用梳理一、说明方法举例及其作用: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来进行具体的说明,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清往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一)列数字:准确、具体、严谨。
课文举例:太阳距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作用: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太阳距离我们很远的特点。
(二)举例子:具体、清晰、真实……有说服力课文举例: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用: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清晰地说明了太阳距离我们很远的特点,更有说服力。
(三)作比较:具体、鲜明课文举例: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作用: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地球与太阳作比较,具体、鲜明地说明了太阳大的特点。
(四)打比方:生动、形象课文举例: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二、动静态描写及其作用(一)静态描写静态描写是记叙文中对人物或景物静止状态的描摹,具体、形象、准确、鲜明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某一特点,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情感。
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静态描写具体、形象、鲜明、准确地写出了秋天傍晚山中的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等景物,突出了秋天傍晚山中“宜人、宁静”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之情。
(二)动态描写写出了人物或景物的运动状态及变化,赋予客观事物运动感、生命力和变化感,给人以动态美,从而丰富所描写的人物或景物形象,使之更具体、生动、鲜明,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一动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浣女嬉笑、渔舟晚归的动态画面,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热闹,赋予山林以生命力和变化感,丰富了山林景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三)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赋予人物或景物以静态美和动态美,进而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
法及其作用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引用
1.比喻:把比作 ,使语句更加生动、形象、具体、逼真。
2.拟人:把当作人来写,能使事物人格化,使语句更加生动、形象、逼真。
3.夸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
增加语言感染力。
4.排比:加强语气,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
5.对比:使语言色彩鲜明,使事物的性质、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6.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图表
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对象更加形象、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对象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将比作,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分类别的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形式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洁、更直观。
下定义:用简洁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加以说明,从而更本质、更科学的说明事物的特征。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每种修辞手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
下面介绍15种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作类比,以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用“他是个守护百姓的狮子”来形容一个勇敢的警察,使形象更加丰富。
2.拟人拟人是给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大树伸出长臂,欢快地和风儿玩耍”,使树显得有情有义。
3.夸张夸张是指对描述对象进行放大、夸大,以增添文章的幽默感或戏剧效果。
如“他跑得飞快,比闪电还快”,使得主题更加突出。
4.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使其中的差异和特点更加鲜明。
如“他面庞白皙如雪,她则黑白分明,宛如黑炭”,用对比描写了两个人的肤色。
5.排比排比是指通过将同一类事物进行列举,使句子结构平衡,起到强调和增加气势的作用。
比如“我想要勇气,我想要坚强,我想要自信”,用排比的方式表达了三种愿望。
6.音律音律是指通过语言的音韵、声调等特点的组合运用,使文章更加动听、抑扬顿挫。
如“扑哧一声,蝉落在了泥土上”,通过“哧”和“落”两个字的音律,突出了落蝉的声音。
7.反问反问是指提出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并不希望对方回答,而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肯定、否定或嘲讽等情绪。
如“这是我们的责任吗?”,用反问表达了责任的重要性。
8.景物状语景物状语是指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特点和变化,来给读者传递感情和思想。
如“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点缀着幽暗的天空”,通过描写星星的出现,使文章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
9.感叹10.推理推理是通过对现象、事实等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推测,从而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如“他成绩这么好,肯定用了很多时间和努力”,通过推理引出人成绩的原因。
11.对联对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常由两句平行的诗句组成,形式上对应,义上互补。
在写作中,对联可以起到烘托气氛、点题等作用。
如“春色满园花自笑,夏天美食让人垂涎”,用对仗的对联形式,增添了文章的韵律感。
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事物去描写抽象的事物。
作用: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天空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2、拟人: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蟋蟀有特别好的建筑工具吗?没有。
6、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7、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白公鹅》)8、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一、举例子。
举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
比如说,要说明“水果富含维生素”这个事儿,咱就可以举例子:像橙子呀,它里面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橙子对身体可好了;还有猕猴桃,维生素含量也特别高呢。
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一下子就能让别人更清楚地明白“水果富含维生素”这个道理啦。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就是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说得更具体、更明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二、列数字。
列数字就是在说明事物的时候,用具体的数字来体现事物的特征。
比如介绍长城的时候,咱们可以说“长城大约长21196.18千米”。
这个具体的数字一下子就让人对长城的长度有了很清晰的认识。
再比如说,地球的直径大约是12742千米。
用数字来说明,是不是特别直观呀?列数字的作用就是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让读者对事物的特征有更确切的了解。
三、打比方。
打比方其实就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对事物进行说明。
它把抽象、复杂的事物比作具体、生动的事物,让人更容易理解。
比如说,把弯弯的小河比作一条蓝色的绸带。
这样一比喻,小河的样子就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啦。
还有,把皎洁的明月比作一个大圆盘,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人对月亮的形状有了更清晰的印象呢?打比方的作用就是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四、作比较。
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多种相关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中某一事物的特征。
比如说,要说明鲸很大,就可以把鲸和大象作比较:鲸比大象大得多,有的鲸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
通过这样一比较,鲸的巨大就更加明显啦。
再比如说,把沙漠和绿洲作比较,突出绿洲的生机勃勃。
作比较的作用就是能突出事物的特征,让读者对事物的特点有更鲜明的认识。
五、下定义。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说明。
比如说,“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式的作用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式的作用修辞方式的作用: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揭露事物本质,衬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发联想成效。
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如此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到效。
5.对偶:整齐匀称,节拍感强,高度归纳、易于经历,有音乐美感。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情感。
7.设问:提示人们试探,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8.反问:用确信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确信。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到效。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按说反话的方式增强表达到效。
常见的说明方式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概念、作诠释、打例如、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讲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明白得,这种说明方式叫举例法。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式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依照必然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式,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式。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式,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能够采纳列数据的方式,以便读者明白得。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必然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便是估量的数字,也要有靠得住的依照,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能够用具体的或大伙儿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取得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小学语文常用必考修辞手法分类解析与说明方法的作用
小学课内的修辞手法分类及说明方法的作用
1.比喻: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A描绘B。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把物当做人来描写,赋予人的思想。
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言过其实的夸张描述。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用一连串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又一致的语句表达相关内容。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干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关的两个句子/短语,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同或相连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干记忆,有音乐美感。
7.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干读者理解。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
分类别--条理清晰;
作比较--鲜明突出;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
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修辞手法的作用
1.增强言辞的艺术性:修辞手法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丰富了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感情表达,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使读者更易被作品所吸引。
3.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修辞手法通过使用一些情感色彩浓厚的修辞手段,如感叹、反问等,使语言更有感染力,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
5.营造良好的阅读体验:修辞手法可以通过运用一些诙谐幽默的修辞手段,如讽刺、幽默等,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欲望,使读者更加投入到作品中。
二、说明方法的作用
1.增强阐述的清晰度:说明方法通过使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将观点或主题展开,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要阐述的内容,避免了语义模糊和歧义,使观点更加清晰明了。
5.增强读者的参与感:说明方法通过使用一些互动的手段,如反问、疑问等,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欲望,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阅读的乐趣。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修辞手法通过丰富言辞的艺术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等,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说明方法通过增强阐述的清晰度、丰富内容的细节、增加说服力和提升可信度等,使文章更易理解和接受。
修辞手法和说明方
法的运用不仅能提升作品的文学性和说服力,还能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参与感,使作品达到更好的表达和传达效果。
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
(一)修辞手法掌握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⑴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⑵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⑶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⑷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⑸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⑹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⑺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⑻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⑼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⑽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⑾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二)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作用:科学准确的揭示本质特征答题模式:用简明而科学的语言揭示(概括)了××(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使说明更加严密、科学。
2、作诠释:介绍或解说事物、事理的性质与特点。
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识,更便于理解。
答题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读者对×××(它的特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通常两者采用“什么是什么”的模式。
修辞手法及作用_说明文特点
比喻:在记叙中,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是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是使文章表达更生动,给人鲜明的印象,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是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构成。
作用是增加语气,起到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设问: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引导读者思考。
用在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反问句里包含着答案,也就是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是加强语气,起到强调作用,使读者印象更深刻。
另外不常见的两种修辞:1、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使读者印象深刻,增强感染力。
2、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类似于对联。
作用:句子显得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的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与中心思想有关的事件。
)作用:对主要情节和人物描写起补充、铺垫、衬托的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重点语句的作用一般可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说明文的三要素: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常见的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常用的三种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说明方法作用常见答题模式:1、举例子:用例子(要点出是什么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特征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类型及作用
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类型及作用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反问、设问。
二、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下定义、摹状貌、引用。
三、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的作用: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或讲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易于理解。
2、拟人的作用:使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3、排比的作用:加强气势,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4、夸张的作用: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5、对偶的作用: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的作用:增强语气,突出思想感情。
7、反问的作用: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8、设问的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使所要强调的意思更加突出。
四、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的作用:真实、有力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一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的作用:从多种角度阐述了事物的某一特点,使说明更清楚、更有条理。
3、列数字的作用:更具体、更准确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一特点。
4、作比较的作用:通过将A事物和B事物的比较,突出A/B事物的某一特点,化深为浅,化繁为简,更清楚、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5、打比方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某事物的某一特征,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便于读者理解。
6、画图表的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一特征,便于读者理解。
7、下定义的作用:科学、准确地说明某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8、摹状貌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某事物的本质特点,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9、引用(典故)的作用:用典故来说明某事、某道理,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
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
的香味来了。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7.设问: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8.反问: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
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
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
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
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
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
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
“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
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8)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9)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
法叫摹状貌。
(10)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
引资料的范围很
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
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