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成本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维修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目的
1.加强全员维修成本的管理意识,合理使用设备维修费用,以最少的维修成本投入,获取最佳的设备状态,确保设备功能、精度达标。
2.进一步推进各级维修成本中心的建立、完善,规范成本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落实成本管理责任者。
3.有效控制维修成本投入,顺利完成维修成本目标,以便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4.加强维修成本管理的过程跟踪、控制、平衡、协调,以便维修成本预算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
5.强化成本管理意识,不断积累成本经验、推进点检基础管理。
二、维修成本构成
1.设备维修费用是指为完成生产设备点检维护,由机组组织实施的日、定、年、抢等常规检修、专项检修、改善维修、设备管理等项目所发生的费用,其中包括备件、资材、人工、检测、诊断、测绘等。
责任成本(可控成本) 检修材料费是指设备维修中消耗的主材、辅材、油脂及工器具损耗所发生的费用。
非责任成本(不可控成本)
非责任成本主要指由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的的专项维修费用等。
三、维修成本管理流程
(一)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要按月等不同检修类别进行分类。
2.每年年底生产技术部部署机组设备维修费用预算编制工作。
3.各机组根据有关要求编制下年度成本预算(含检修项目、检修类别、费用科目、费用计划等),并上报生产技术部。
(二)预算计划实施、执行
各机组根据下达的费用额度(责任成本管理目标值)进行分解,编制每月费用计划。
1.各机组做好月度维修成本发生的过程控制,及时平衡与调整,并做好实绩数据的收集与跟踪管理工作。
2.月度预算的执行应进一步实行委托、领用单预算管理,每月将开单费用额度与月计划费用额度对照计算精度。
3.各机组及时做好工程委托与实施后的备件(库领、制作、修复)、材料消耗与检修工时等原始记录,建立台账,做到项目明确、物帐一致、数据准确、费用清晰,以实现各项维修费用实绩的有效管理。
4.检修项目的申请、立项要坚持必要、有效原则,各级责任者与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
5.对检修项目的计划完成率进行分析、评价。
6.备件、资材的领用或消耗必须跟着检修项目走,备件、资材管理人员要进行确认、跟踪。
7.推进、完善检修工时定额标准,坚持检修工时定额覆盖率不断扩大的原则直至全面推广、执行。
8.加强在线零部件的日常检测、维修,提高使用寿命。点检人员要准确掌握在线零部件使用周期,并充分利用下线备件残值,规范备件修复管理,各级严格控制把关,确保备件修复质量,同时还要对修复件上机率及使用情况进行跟踪。
9.报废备件、资材要履行确认手续,并按规定及时回收。
10.班组、每月均要召开维修成本费用实绩分析会,并备书面材料,对照预算、分析差异、提出措施。
四、设备成本控制方法
1.掌握设备的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
设备的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要在初期磨损阶段爱护使用,在正常磨损阶段精心维护使用,在剧烈磨损阶段前及时修理。
相应地,设备的故障变化规律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故障期精心安装、认真调试、强化试运转、严格验收;在偶发故障期和加强维护保养;在进入磨损老化故障期前及时进行预防维修和改善维修,重视经济和技术劣化。在印刷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重视对经济、技术劣化的应对,其基本做法就是提高设备的生产运转效率,防止设备的闲置不用,在技术劣化之前及时进行更新工作。
2.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
预防维修制度是现代企业应该首先考虑的维修制度,在
此维修制度下,又可以分为日常维修、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改善维修、预知维修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的成本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维修方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维修费用。首先,可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选择,如对状态易于监测的故障实施预知维修,对维修方便、故障有规律的实施定期维修等。其次,可根据经济性的不同选择维修方式,将事后维修费、预防维修费、状态监测费、停机损失费等进行比较,选择费用最小的修理方式。再次,按设备不同的劣化形态选择维修方式,预知维修是较好的维修方式。
3.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设备的综合效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对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管理。
其主要评定要素:故障的设备成本的控制不是简单地限制各种支出,而是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主动地降低总成本,而不以单项成本为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设备管理的主动权,掌握设备成本控制的主动权。
综上所述从成本核算费用的观点出发,对复杂的、价格昂贵的先进设备,采用状态维修,虽需付出一定的投资费,但节省了维修费用,减少了停机损失,最后其成本费用必将减少,设备的效益——费用比将提高。
加强维修管理,进行有效的技术革新,对容易产生故障的
设备零部件采取改进设计、更换零部件材质或者改进制造工艺的方法,消除产生故障造成损失的隐患,提高维修工作的社会化水平,提高技术水平和加速设备的国产化水平,提高有关管理和维修人员的素质,这些都是降低设备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4.控制成本,降低变动成本支出
运行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产值范围内,它的总额保持不变,但变动成本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5.加强故障管理
(1)完善基本条件。完善制度,加强考核,使有关人员按期做好设备的清洁、润滑和紧固工作。
(2)遵守使用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不带病出勤。
(3)使设备的劣化得到修复。强化制度规定,明确劣化程度及更换标准。做好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掌握零部件的劣化程度,合理及时地予以修复。
提高操作、维修的技能。企业对操作和维修工人进行多种形式、不同等级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加强对操作要求和应用标准的宣贯工作;对状态监测人员要做好新技术的应用、设备监测、故障分析知识以及仪器仪表使用的培训。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