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研究

合集下载

江苏典型富硒区表层土壤硒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江苏典型富硒区表层土壤硒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崔晓丹,华明,黄顺生,等.江苏典型富硒区表层土壤硒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42(11):2472-2482.CUI X D,HUA M,HUANG S S,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soil selenium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in a typical selenium-enriched area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3,42(11):2472-2482.江苏典型富硒区表层土壤硒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崔晓丹1,2,3,华明2,黄顺生2,廖启林2,许伟伟2,任静华2,黄标1,3*(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2.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210018;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soil selenium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in a typical selenium-enriched area inJiangsu Province ,ChinaCUI Xiaodan 1,2,3,HUA Ming 2,HUANG Shunsheng 2,LIAO Qilin 2,XU Weiwei 2,REN Jinghua 2,HUANG Biao 1,3*(1.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2.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 Ecological Monitoring &Restoration Project on Land (Arabl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Geological Survey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18,China;3.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 :Yixing,a typical selenium (Se )-enriched area in Jiangsu Province,was select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Se spatialdistribu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ing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4461surface soil samples (0–20cm depth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 content in the surface soil of the study area ranged from 0.06mg·kg −1to 1.74mg·kg −1,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42mg·kg −1,which was 1.45times the national background value (0.29mg·kg −1)and 2.1times the mean value of Jiangsu.Its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43.47%,showing that soil Se contents had a moderate variation.Through semi-variancefunction analysis,the optimal model of soil Se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spherical,with a nugget effect value of 0.568and a range of 30250收稿日期:2023-02-22录用日期:2023-04-19作者简介:崔晓丹(1990—),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特色优质土地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基于植被健康指数的2001—2018年间江苏省农业干旱时空分析

基于植被健康指数的2001—2018年间江苏省农业干旱时空分析

基于植被健康指数的2001—2018年间江苏省农业干旱时空分析一、引言农业干旱是指由于降水不足或者不合时宜而导致土壤中的水分供应不足,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农业干旱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江苏省农业干旱频率和程度逐渐增加。

对江苏省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掌握江苏省农业干旱的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健康指数(Vegetation Health Index,VHI)是一个综合考虑植被状况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出植被对气候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本文通过对2001年至2018年间江苏省的植被健康指数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江苏省农业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干旱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二、数据和方法2.1 数据来源本文利用MODIS 植被健康指数数据,数据时间范围为2001年至2018年。

该数据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植被覆盖信息,能够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程度。

2.2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的MODIS 植被健康指数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包括数据筛选、空间插值、时间序列平滑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分析方法基于植被健康指数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布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2001年至2018年间的农业干旱时空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江苏省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3.1 年际变化趋势通过对江苏省2001年至2018年间的植被健康指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这18年间,江苏省的植被健康指数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植被的生长状况整体呈现出较差的状态。

3.2 季节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在江苏省,植被健康指数在春季和夏季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秋季和冬季波动较小。

这表明春夏季节是江苏省农业干旱的主要时段。

3.3 空间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上看,江苏省的农业干旱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而苏南地区相对较少受到农业干旱的影响。

江苏省仪征市土壤pH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江苏省仪征市土壤pH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酸性 降 雨 的酸 化作 用 .在 短 期 内导致 土 壤潜 在 酸 的
表 1 耕 地 地 力 长 期 定 位 监 测 点 1 8 — 0 5年 监 测 结 果 9820
增长回, 经常性 的酸性 降雨会 导致 土 壤 p 的下 降 。 H 根 23 土壤 p . H变化对 农 业生产 的影 响

相 关I l J ,其 分 布 及 趋 势 曲 线 见 图 3 ,相 关 系 数 r 谢 集 山北 点 . p 下 降幅度 也 明显 少 于谢集点 。 = 其 H 03 9 ★ ( = 2 ) . 8 ★ n 7 1 。由此 可见 , 壤有 机 质含 量 高 、 0 土 缓 222 酸 性 降 雨 是 引起 土 壤 p .. H下 降 的 因 素 之 一 冲能 力强 ,H变 幅小 。 p
作 者 简介 : 付 凤 (9 4 )女 , 科 , 翟 17 一 , 本 主要 从 事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工作 。
— —
4 — 6 —
试 验研究217 01 .
22 变 化原 因分 析 .
摩2i i j 瑚毫 抛
2 . 大量 生理 酸 性 肥 料 的使 用是 引起 p .1 2 HT 降 的
摘 要 : 合分 析 了仪 征 3 综 0多年 来 的 定位 监测 数 据 、 气环境 监 测 数 据 、 虫发 生情 况 以及 土壤 地 大 病
力调 查结果 。结果表 明 , 仪征 市土壤 p 从 1 7 H 9 3年到 2 0 0 5年 下降 了 O5 .1个单位 。空间插 值结 果显
示 , 同 区域 、 同地 形其 下 降 幅度 有 所差 异 , 原 因是 由土壤 有 机 质含 量不 同、 不 不 其 土壤 缓 冲 能 力差 异造成的, 大量使 用 生理 酸性 的低 含 量复合 肥 及 酸性 降 雨是 造成 土壤 p HT 降的 主要 原 因 , 土壤 但 p HT 降并 未对农 业 生产 产生 显著影 响 。 近年 来 , 以真菌 为媒 介 的病 毒病 发 生面积 在 不断 扩 大 . 已 这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

Study on Space Differential of Reserving Cultivatable Land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Model of Exploiting Priority Scheduling 作者: 严长清 [1] 袁林旺 [2] 李满春 [3]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江苏,南京,210024[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7[2]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3]
出版物刊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页码: 58-61页
主题词: 耕地后备资源 时序模型 江苏省 空间分异特征 数理统计分析 投入产出比 分布规律资源数量 资源开发 研究结果 开发利用 力系数 密集度
摘要:该文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和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分布规律,构建以投入产出比为基础,并以耕地转化潜力系数、耕地后备资源密集度系数加以修正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模型,得到江苏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时序.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根据开发时序模型提出江苏省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J.ofAgr.Sci.)ꎬ2023ꎬ39(9):1872 ̄1882http://jsnyxb.jaas.ac.cn单㊀捷ꎬ邱㊀琳ꎬ田㊀苗ꎬ等.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ꎬ2023ꎬ39(9):1872 ̄1882.doi:10.3969/j.issn.1000 ̄4440.2023.09.009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单㊀捷ꎬ㊀邱㊀琳ꎬ㊀田㊀苗ꎬ㊀王志明ꎬ㊀王晶晶ꎬ㊀卢必慧ꎬ㊀黄晓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ꎬ江苏南京210014)收稿日期:2022 ̄11 ̄24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22)2001]作者简介:单㊀捷(1986-)ꎬ女ꎬ江苏南京人ꎬ硕士ꎬ助理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农业遥感研究ꎮ(E ̄mail)shanjie@jaas.ac.cn通讯作者:邱㊀琳ꎬ(E ̄mail)qiulin@jaas.ac.cn㊀㊀摘要:㊀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和耕地集聚程度ꎬ可以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耕地保护㊁耕地资源利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ꎮ本研究利用高精度耕地地块数据ꎬ采用耕地指数㊁景观指数㊁核密度估算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江苏省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ꎮ结果表明:①江苏省耕地指数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的特征ꎬ耕地高比重区分布于苏北和苏中ꎬ低比重区分布于苏南ꎻ耕地指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ꎬ呈显著的集聚状态ꎻ耕地高比重集聚区分布在苏北ꎬ低比重集聚区分布在苏南ꎮ②江苏省耕地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ꎬ平均斑块面积指数排序为苏北>苏中>苏南ꎻ斑块密度指数和边界密度指数排序为苏中>苏北>苏南ꎻ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排序为苏南>苏中>苏北ꎻ边界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ꎻ平均斑块面积指数㊁斑块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的空间自相关性均不显著ꎮ③江苏省50%以上地区耕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㊁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大而升高ꎻ全省70%以上地区耕地的边界密度指数和斑块密度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ꎮ关键词:㊀耕地ꎻ景观指数ꎻ核密度估算ꎻ空间自相关中图分类号:㊀F301.21ꎻS127ꎻP90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 ̄4440(2023)09 ̄1872 ̄11Analysisof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cultivatedlandbasedonlandscapeindicesandkerneldensityestimationinJiangsuprovinceSHANjieꎬ㊀QIULinꎬ㊀TIANMiaoꎬ㊀WANGZhi ̄mingꎬ㊀WANGJing ̄jingꎬ㊀LUBi ̄huiꎬ㊀HUANGXiao ̄jun(Institute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ꎬ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Nanjing210014ꎬChina)㊀㊀Abstract:㊀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andaggregationdegreeofcultivatedlandcanprovidetheoreticalreferenceformakingreasonableandeffectivepoliciesoflandprotectionandlandresourcesutilization.Inthisstudyꎬthe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cultivatedlandinJiangsuprovincewasanalyzedbyusingcultivatedlandplotsdatawithhighprecisionꎬbasedonmethodssuchascultivatedlandindexꎬlandscapeindexꎬkerneldensityestimationandspatialautocorrelation.Theresultsshowedthatꎬ1)thespatialdistributionofcultivatedlandindexofJiangsuprovincewashighinthenorthareaandlowinthesoutharea.ThelandswithhighcultivatedlandindicesweredistributedinNorthernandCentralJiangsuprovinceꎬandthelandswithlowcultivatedlandindicesweredistributedinSouthernJiangsuprovince.Thespatialdistributionofcultivatedlandindicesshowedobviouspositivespatialcorrelationeffectonthewholeandexhibitedsignificantaggregationpattern.TheaggregationareawithhighcultivatedlandindicesdistributedinNorthernJiangsuprovinceandtheaggregationareawithlowcultivatedlandindi ̄cesdistributedinSouthernJiangsuprovince.2)ThespatialdistributionoflandscapeindicesindifferentregionsofJiangsuprov ̄incewereobviouslydifferent.Therankingformeanpatcharea(MPS)indexwasNorthernJiangsuprovince>CentralJiangsuprovince>SouthernJiangsuprovince.Therankingforpatchdensity(PD)indexandedgedensity(ED)indexwasCentralJiangsuprovince>NorthernJiangsuprovince>2781SouthernJiangsuprovince.Therankingforareaweightedmeanshapeindex(AWMSI)andareaweightedmeanpatchfractaldi ̄mension(AWMPFD)wasSouthernJiangsuprovince>CentralJiangsuprovince>NorthernJiangsuprovince.BothEDandAWMPFDhadsignificantpositivespatialcorrelationinspatialdistribution.ThespatialautocorrelationsofMPSindexꎬPDindexandAWMSIwerenotsignificant.3)MPSindexꎬAWMSIandAWMPFDofcultivatedlandin50%areaofJiangsuprovincerosewiththeincreaseofcultivatedlanddensity.WiththeincreaseofcultivatedlanddensityꎬEDindexandPDindexofcultivatedlandrosefirstandthendecreasedinapproximately70%areaofJiangsuprovince.Keywords:㊀cultivatedlandꎻlandscapeindicesꎻkerneldensityestimationꎻspatialautocorrelation㊀㊀耕地是人类繁衍生息和生存发展的基础性资源ꎬ也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ꎬ更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保障[1]ꎮ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ꎬ部分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㊁工矿用地ꎬ全国耕地总面积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态势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ꎬ截至2019年底ꎬ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279ˑ108hm2ꎬ比2009年减少了7.523ˑ107hm2ꎮ为有效加强耕地资源保护ꎬ促进耕地质量持续提升ꎬ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㊁«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ꎬ明确提出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㊁ 落实 长牙齿 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㊁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ꎮ政府对耕地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耕地资源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ꎬ都需要加强对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科学研究ꎬ这对于合理规划㊁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ꎮ围绕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ꎬ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ꎬ重点聚焦在耕地的时空变化与驱动力[2 ̄5]㊁耕地景观与生态安全[6 ̄8]㊁耕地集约利用与整理[9 ̄11]等方面ꎮ近年来ꎬ景观生态学方法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耕地资源时空格局变化研究中ꎬ任平等[12]采用核密度估算和空间自相关等研究方法开展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ꎮ李黎等[13]运用核密度估算和景观指数揭示了都江堰市耕地的时空演变特征ꎮ张扬等[14]结合核密度估算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喀斯特山区耕地分布与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ꎮ目前ꎬ已有的关于江苏省耕地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中ꎬ所用的耕地数据多为各类统计数据[15 ̄18]ꎬ但统计数据并不能体现耕地地块的形状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ꎬ而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ꎮ基于此ꎬ本研究拟以江苏省耕地为研究对象ꎬ利用遥感数据提取高精度耕地地块ꎬ综合运用耕地指数㊁景观指数㊁核密度估算㊁空间自相关等方法ꎬ揭示江苏省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ꎬ以期为江苏省耕地的空间格局优化㊁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耕地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ꎮ1㊀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1.1㊀研究区概况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ꎬ北纬30ʎ45ᶄ~35ʎ08ᶄꎬ东经116ʎ21ᶄ~121ʎ56ᶄꎬ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ꎮ江苏省土地面积为1.072ˑ107hm2ꎬ其中耕地面积为4.099ˑ106hm2ꎬ土地资源以平原为主ꎬ土层深厚ꎬ肥力中上ꎬ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ꎬ适宜种植水稻㊁小麦等粮食作物ꎬ被称为 鱼米之乡 ꎮ1.2㊀数据来源及处理本研究以2012年覆盖江苏全省的RapidEye卫星影像为数据源ꎬ各期影像质量完好ꎮ首先对各期影像进行预处理ꎬ然后根据野外实地调查资料确定耕地和其他地类的解译标志ꎬ最后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对耕地地块进行人工勾绘ꎬ得到2012年江苏省耕地数据ꎮ在全省范围内随机建立220个500mˑ500m地面样方ꎬ采用亚米级差分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地面样方进行实地测量ꎬ以实测结果对解译的耕地数据进行精度检验ꎬ解译精度高于98%ꎮ本研究所用的江苏省行政区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中的1ʒ250000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ꎮ考虑到研究区耕地数据的统一性ꎬ本研究分别对江苏省各设区市内的市辖区进行合并ꎬ最终得到56个研究单元(图1)ꎮ2㊀研究方法2.1㊀耕地指数为了准确揭示研究区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ꎬ本研究采用耕地指数(Ri)[18]分析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ꎬ计算公式如下:3781单㊀捷等: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Ri=ci/Si(1)式中ꎬci表示第i个研究单元的耕地面积ꎬSi表示第i个研究单元的总面积ꎮ图1㊀研究区研究单元示意Fig.1㊀Schematicdiagramofresearchunitsinstudyarea2.2㊀景观指数本研究参考相关方法[19 ̄21]ꎬ并结合研究区耕地的实际特点ꎬ在斑块类型尺度水平上ꎬ选取平均斑块面积㊁边界密度㊁斑块密度㊁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等5个景观指数ꎬ对江苏省耕地地块的形状特征进行分析ꎬ各景观指数及生态学意义见表1ꎮ2.3㊀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常被用来分析某一变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ꎬ该方法通过判断变量的变化是否取决于其相邻位置的变化ꎬ从而确定该变化是否具有空间自相关性[22]ꎮ空间自相关方法按功能分为2类: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ꎮ本研究借助该方法对研究区耕地的相关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ꎮ2.3.1㊀全局空间自相关㊀莫兰指数(Moran sI)常被用于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ꎬ其表达式为:I=nðni=1ðnj=1wijðni=1ðnj=1wij(xi-x )(xj-x )ðni=1(xi-x)2(2)表1㊀景观指数及其生态学意义Table1㊀Landscapeindicesandrelatedecologicalsignificance景观指数㊀㊀㊀㊀英文缩写公式含义平均斑块面积MPSMPS=1nðnj=1aij反映某斑块类型的斑块平均面积ꎬ面积越小ꎬ斑块的破碎程度越高斑块密度PDPD=nA反映单位面积上某斑块类型包含的斑块个数[23]ꎬ表征了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ꎬ值越大ꎬ斑块破碎程度越高边界密度EDED=ðnj=1eijA反映单位面积上某斑块类型的边界长度[23]ꎮ数值越大ꎬ斑块分割程度越高ꎬ破碎程度也越高[24]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AWMSI=ðnj=10.25Pijaijaijðnj=1aij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当某斑块类型中的所有斑块都是正方形时ꎬ数值为1ꎻ随着斑块形状偏离正方形ꎬ数值也变大ꎬ斑块形状的复杂度越大[25]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AWMPF=ðnj=12ln(0.25Pij)ln(aij)aijðnj=1aij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取值范围为1~2ꎬ当斑块全部为正方形时ꎬ数值为1ꎻ值越接近2ꎬ表示斑块形状的复杂程度越高[25]aij为斑块类型i中单个斑块j的面积ꎬeij为斑块j的边界长度ꎬPij为斑块j的周长ꎬn为斑块类型i包含的斑块个数ꎻA为景观总面积ꎮ㊀㊀式中ꎬxi为变量在单元i处的值ꎬx 为变量x的平均值ꎬwij是空间权重函数ꎮI值变化范围为(-1ꎬ1)ꎬ大于0表示变量是空间正相关ꎬ值越大ꎬ空间相关性越强ꎬ集聚分布越显著ꎻ小于0表示空间负相关ꎬ值越小ꎬ空间相关性越小ꎬ离散分布越明显ꎻ当值接近0表示变量呈随机分布[26]ꎮ通常还要将I标准化为Zꎬ即采用Z检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检验ꎬ进一步判断变量空间相关的正负性ꎮZ的计算公式如下:ZI=I-E[I]V[I](3)式中ꎬE[I]为期望值ꎬV[I]为方差ꎮ当Z为正值且大于1 96时ꎬ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ꎬ呈集聚分布ꎻ当Z值为负值且小于-1.96时ꎬ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ꎬ呈离散分布ꎻ当Z取值在[-1.96ꎬ1 96]时ꎬ空间自相关不明显ꎬ呈随机分布[27]ꎮ2.3.2㊀局部空间自相关㊀由于全局Moran sI仅能描述变量的整体分布状况ꎬ判断变量在空间是否有4781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9期集聚特征ꎬ但其并不能确切指出集聚在哪些地区ꎮ因此ꎬ本研究选取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LocalMo ̄ran sI分析空间集聚区域ꎬ公式为:Ii=xi-x1n-1ðnj=1ꎬjʂi(xj-x )2ðnj=1ꎬjʂiWiꎬj(xj-x )(4)ZIi=Ii-E[Ii]V[Ii](5)式中ꎬxi是要素i的属性ꎬxj是要素j的属性ꎬx 是对应属性的平均值ꎬWiꎬj是空间权重函数ꎮIi为正值时ꎬ研究单元i与周围相邻单元存在正相关性ꎻIi为负值时ꎬ研究单元i与周围相邻单元存在负相关性ꎮ2.4㊀核密度估算核密度估算(KerneldensityestimationꎬKDE)利用核函数计算各样点xi在以h为半径的圆内的各栅格单元中心点的密度贡献值[28]ꎬ估算模型为:fn(x)=1nhðni=1kx-xihæèçöø÷(6)式中ꎬh为搜索半径或带宽ꎬn为带宽内样点的数量ꎬk()为核函数ꎬ(x-xi)为估计点x到样本点xi的距离ꎮ2.4.1㊀粒度的选择㊀核密度估算前ꎬ需要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ꎬ栅格数据粒度的大小会影响估算结果[28]ꎮ本研究参考相关研究[28 ̄29]ꎬ选择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面积差最小时的粒度进行核密度估算ꎮ2.4.2㊀带宽的确定㊀核密度估算时ꎬh增大ꎬ估计点的密度会变得平滑ꎬ但会掩盖密度的结构ꎬh减小时ꎬ估计点密度变化突兀不平[30]ꎮ相关研究[28]选用基于 Silverman经验规则 带宽估算公式确定搜索半径(SR)ꎬ计算公式为:SR=0.9n-0.2SDꎬDm1ln2æèçöø÷min(7)式中ꎬSD为标准距离ꎬDm为中值距离ꎬn为带宽内样点的数量ꎮ本研究根据研究区耕地的特点ꎬ并参考相关方法[21]ꎬ经过对不同带宽的多次试验并与公式(7)进行对比ꎬ确定最优带宽然后进行核密度估算ꎮ3㊀结果与分析3.1㊀耕地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3.1.1㊀耕地指数空间分布分析㊀计算江苏省56个研究单元的耕地指数ꎬ并采用自然断点法对其进行分级(图2):低比重区(0.0967~0.1791)㊁中低比重区(0.1792~0.3646)㊁一般比重区(0.3647~0.4775)㊁中高比重区(0.4776~0.5608)㊁高比重区(0.5609~0.6605)ꎮ江苏省耕地指数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的特征ꎬ中高比重区和高比重区主要分布于耕地资源丰富的苏北5市(徐州市㊁宿迁市㊁连云港市㊁淮安市和盐城市)ꎬ一般比重区分布于苏中3市(扬州市㊁泰州市和南通市)ꎬ低比重区和中低比重区分布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㊁城市化进程较快的苏南5市(南京市㊁镇江市㊁常州市㊁无锡市和苏州市)ꎮ全省56个研究单元中ꎬ处于低比重区的研究单元有3个ꎬ处于中低比重区的有13个ꎬ处于一般比重区的有14个ꎬ处于中高比重区的有12个ꎬ处于高比重区的有14个ꎮ可见ꎬ全省56个研究单元在除低比重区以外的其他4个等级区分布的数量都较为平均ꎮ3.1.2㊀耕地指数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㊀利用GeoDa1.20计算耕地指数的全局Moran sIꎬ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ꎮ江苏省耕地指数全局Moran sI为0 657ꎬP值为0 001ꎬZ值为7.8145ꎬ表明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空间正相关ꎬ呈现显著的集聚状态ꎮ3.1.3㊀耕地指数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㊀在GeoDa1.20中计算耕地指数的局部Moran sIꎬ分析其局部空间集聚特征ꎮ高 ̄高型表示与耕地指数高值研究单元相邻的研究单元都为高值ꎻ低 ̄低型表示与耕地指数低值研究单元相邻的研究单元都为低值ꎻ低 ̄高型表示与耕地指数低值研究单元相邻的研究单元都为高值ꎻ高 ̄低型表示与耕地指数高值研究单元相邻的研究单元都为低值ꎮ图3显示ꎬ耕地指数局部正相关类型中ꎬ高 ̄高型和低 ̄低型的研究单元各有11个ꎻ高 ̄高型集中分布于苏北的盐城市和连云港市ꎻ低 ̄低型集中分布于苏南的苏锡常3市ꎻ局部负相关类型中ꎬ高 ̄低型和低 ̄高型各有1个ꎬ分别是苏南的丹阳市和苏北的连云港市区ꎻ不显著型有32个ꎬ这些地区的耕地指数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ꎮ可见江苏省耕地高比重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ꎬ耕地低比重集聚区分布在苏南地区ꎮ3.2㊀耕地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3.2.1㊀耕地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分析㊀首先ꎬ在Arcgis10.2中将研究区的耕地矢量数据转换为空间分辨率为10mˑ10m的栅格数据ꎬ再利用Fragstats4.2计算景观指数并分级(图4)ꎮ由图4可以看出ꎬ江苏省耕地平均斑块面积指数的分布特征是苏北>苏中>苏南ꎬ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苏北5市ꎬ5781单㊀捷等: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图2㊀江苏省耕地指数空间分布Fig.2㊀SpatialdistributionofcultivatedlandindexinJiangsuprovince图3㊀江苏省耕地指数集聚区分布Fig.3㊀SpatialaggregationdistributionofcultivatedlandindexinJiangsuprovince图4㊀景观指数空间分布Fig.4㊀SpatialdistributionoflandscapeindicesinJiangsuprovince6781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9期指数较低的地区则集中分布在苏南5市ꎮ斑块密度指数和边界密度指数的分布特征均为苏中>苏北>苏南ꎬ除南通市整体较高以外ꎬ其他各市都有高有低ꎮ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分布特征相似ꎬ均为苏南>苏中>苏北ꎬ指数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苏南的南京市和常州市以及苏中的南通市ꎬ苏北和苏中的指数均较低ꎮ可见ꎬ苏南耕地地块形状复杂度最大ꎬ破碎度最高ꎬ其次是苏中ꎬ苏北最小ꎮ3.2.2㊀耕地景观指数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㊀利用GeoDa1.20计算耕地景观指数的全局Moran sI指数ꎬ对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2)ꎮ5个景观指数的全局Moran sI指数均大于0ꎬ边界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Z值均大于1 9600ꎬ说明这2个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ꎬ集聚特征较为显著ꎻ平均斑块面积指数㊁斑块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的Z值均小于1 9600ꎬ说明这3个指数的空间自相关性不明显ꎬ没有明显的集聚特征ꎮ表2㊀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Table2㊀Analysisofglobalspaceautocorrelations指数类型㊀㊀㊀平均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密度指数边界密度指数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全局Moran sI0.08700.09200.31090.11360.3279检验统计量(Z)1.19931.40354.42801.62774.2456Moran sI:莫兰指数ꎻZ:标准化后的莫兰指数ꎮ3.2.3㊀耕地景观指数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㊀利用GeoDa1.20计算各景观指数的局部Moran sI(图5)ꎮ平均斑块面积指数的局部正相关类型有3个ꎬ均为低 ̄低型(南通市区㊁常熟市和高邮市)ꎻ局部负相关类型有3个ꎬ其中高 ̄低型1个(溧阳市)ꎬ低 ̄高型2个(泗阳县和盱眙县)ꎻ其他50个均为不显著型ꎮ斑块密度指数的局部正相关类型有4个ꎬ其中高 ̄高型1个(如东县)ꎬ低 ̄低型3个(宜兴市㊁无锡市区和苏州市区)ꎻ局部负相关类型有1个ꎬ为低 ̄高型(高邮市)ꎻ其他51个研究单元均为不显著型ꎮ边界密度指数的局部正相关类型有9个ꎬ其中高 ̄高型4个(集中分布在南通市)ꎬ低 ̄低型5个(集中分布在无锡市和苏州市)ꎻ局部负相关类型有1个ꎬ为低 ̄高型(高邮市)ꎻ其他46个均为不显著型ꎮ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的局部正相关类型有6个ꎬ其中高 ̄高型3个(南京市㊁镇江市区和扬中市)ꎬ低 ̄低型3个(东海县㊁新沂市和沭阳县)ꎻ局部负相关类型有3个ꎬ其中高 ̄低型1个(徐州市区)ꎬ低 ̄高型2个(常州市区和金坛市)ꎻ其他47个均为不显著型ꎮ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局部正相关类型有10个ꎬ其中ꎬ高 ̄高型4个(集中分布在南京市和镇江市)ꎬ低 ̄低型6个(集中分布在徐州市㊁宿迁市和连云港市)ꎻ局部负相关类型有3个ꎬ其中高 ̄低型1个(徐州市区)ꎬ低 ̄高型2个(常州市区和金坛市)ꎻ其他43个均为不显著型ꎮ可见ꎬ无论是局部正相关类型还是局部负相关类型ꎬ边界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所包含的研究单元个数均高于其他3个景观指数ꎬ这与全局Moran sI指数的结果一致ꎮ3.3㊀基于核密度估算的景观指数空间分布特征3.3.1㊀耕地核密度估算结果㊀本研究采用5kmˑ5km的网格对研究区进行划分ꎬ计算每个网格里耕地比重并分级ꎬ据此建立耕地面积点状空间分布图(图6a)ꎬ从而进行核密度估算ꎮ最终得到耕地密度变化范围为1km20~84.0372点ꎬ并将耕地密度分为低密度区(1km20~9.2639点)㊁中低密度区(1km29.2640~27.7918点)㊁中密度区(1km227.7919~45.6580点)㊁中高密度区(1km245.6581~61.2082点)和高密度区(1km261.2083~84.0372点)(图6b)ꎮ由图6可知ꎬ比重较高的耕地集中分布在中高密度区到高密度区ꎬ如苏北5市和苏中3市ꎻ比重较低的耕地分布在低密度区到中密度区ꎬ如苏南5市ꎮ全省0 52%的耕地分布在低密度区ꎬ5 36%的耕地分布在中低密度区ꎬ19 60%的耕地分布在中密度区ꎬ37 93%的耕地分布在中高密度区ꎬ36 60%的耕7781单㊀捷等: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地分布在高密度区ꎮ可见ꎬ江苏省70%以上的耕地集中分布在中高密度到高密度区ꎮ图5㊀江苏省耕地景观指数集聚区分布Fig.5㊀SpatialaggregationdistributionofcultivatedlandscapeindicesinJiangsuprovincea:耕地比重ꎻb:核密度估算结果ꎮ图6㊀耕地比重与核密度估算结果分布Fig.6㊀Spatialdistributionofcultivatedlandproportionandkerneldensityestimationresults㊀㊀分别对各耕地密度等级区分布的研究单元个数进行统计ꎬ由表3可知ꎬ随着耕地密度等级的提高ꎬ各密度区的分布范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ꎮ中密度区分布范围最广ꎬ分布在全部56个研究单元中ꎬ低密度区分布的研究单元个数最少ꎬ只有37个ꎮ㊀㊀对各个研究单元包含的耕地密度等级个数进行8781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9期统计ꎬ由图7可知ꎬ全省56个研究单元中ꎬ25个研究单元包含5个等级(低密度区至高密度区)ꎬ约占所有研究单元的44 6%ꎬ集中分布在苏北5市和苏中的南通市ꎻ22个研究单元包含4个等级ꎬ占比约39 3%ꎬ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苏南5市(低密度区至中高密度区)ꎬ少数分布于苏北和苏中(中低密度区至高密度区)ꎻ9个研究单元包含3个耕地密度等级ꎬ占比约16 1%ꎬ集中分布在苏南的镇江市(中低密度区至中高密度区)㊁苏州市南部(低密度区至中密度区)ꎮ可见ꎬ苏北的耕地等级结构复杂且耕地密度等级较高ꎬ其次是苏中ꎬ苏南的耕地等级结构简单且耕地密度等级较低ꎮ表3㊀不同耕地密度等级区分布的研究单元个数Table3㊀Numberofresearchunitsfordistributionofdifferentculti ̄vatedlanddensitygrades研究单元㊀低密度区中低密度区中密度区中高密度区高密度区个数3753565440占比(%)66.0794.64100.0096.4371.43a:各研究单元包含的耕地密度等级个数ꎻb:各研究单元包含的耕地密度区间ꎮ图7㊀耕地密度等级空间分布Fig.7㊀Spatialdistributionofcultivatedlanddensitygrade3.3.2㊀不同耕地密度区的景观指数变化特征分析㊀分别对各研究单元内不同耕地密度等级区内的景观指数求平均值ꎬ由表4可知ꎬ随着耕地密度等级的提高ꎬ各密度区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的均值呈上升趋势ꎬ在高密度区达到峰值ꎬ其他4个景观指数的均值都是先上升后下降ꎬ在中高密度区达到峰值ꎮ表4㊀不同耕地密度区的景观指数的平均值统计Table4㊀Averagevalueoflandscapeindicesincultivatedlandswithdifferentdensities景观指数㊀㊀㊀㊀低密度区中低密度区中密度区中高密度区高密度区平均斑块面积指数4.57847.38708.02159.075712.5279斑块密度指数0.16990.65261.70002.87441.7797边界密度指数1.42776.946623.784842.897836.2160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1.81841.92322.25792.71142.6387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1.09201.09851.11431.12901.1226㊀㊀对不同耕地密度区内各研究单元的景观指数进行统计ꎬ分析各景观指数在不同密度区的变化特征(图8)ꎮ㊀㊀(1)平均斑块面积指数:34个研究单元的平均斑9781单㊀捷等: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块面积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ꎬ集中分布在徐州市㊁宿迁市㊁淮安市㊁扬州市㊁泰州市㊁南京市㊁镇江市和常州市等ꎻ7个研究单元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ꎬ集中分布于泰州市北部及其相邻的张家港市ꎻ7个研究单元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呈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再上升的趋势ꎬ主要分布于南通市中部和盐城市北部ꎻ8个研究单元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ꎬ分散分布于苏北㊁苏中和苏南ꎮ可见ꎬ全省60%地区耕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由低到高逐渐增大ꎮ图8㊀景观指数随耕地密度等级变化趋势空间分布Fig.8㊀Spatialdistributionoflandscapeindiceschangingwithcultivatedlanddensitygrade㊀㊀(2)斑块密度指数:14个研究单元的斑块密度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ꎬ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连云港市和盐城市ꎻ41个研究单元的斑块密度指数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ꎬ集中分布在徐州市㊁宿迁市㊁淮安市㊁苏中3市和苏南5市ꎻ仅有扬中市的斑块密度指数下降ꎮ可见ꎬ全省73%地区耕地的斑块密度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由低到高逐渐增大再减小ꎮ(3)边界密度指数:13个研究单元的边界密度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ꎬ集中分布在盐城市ꎻ42个研究单元的边界密度指数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ꎬ集中分布在徐州市㊁宿迁市㊁淮安市㊁苏中3市和苏南5市ꎻ仅有扬中市的边界密度指数下降ꎮ可见ꎬ全省75%地区耕地的边界密度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由低到高逐渐增大再减小ꎮ(4)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30个研究单元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ꎬ集中分布于盐城市㊁淮安市㊁徐州市与宿迁市的交界地区㊁泰州市㊁镇江市㊁常州市和苏州市ꎻ10个研究单元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ꎬ集中分布在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北部ꎻ2个研究单元(金湖县和高邮市)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ꎻ5个研究单元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再上升ꎬ分散分布于徐州市㊁宿迁市和盐城市ꎻ7个研究单元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先下降再上升ꎬ集中分布于宿迁市㊁连云港市和淮安市的交界地区ꎻ2个研究单元(徐州市区和南京市区)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先下降再上升最后再下降ꎮ可见ꎬ全省54%地区耕地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由低到高逐渐增大ꎮ0881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9期(5)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30个研究单元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ꎬ集中分布于盐城市㊁淮安市㊁徐州市与宿迁市的交界地区㊁连云港市南部㊁泰州市㊁镇江市㊁常州市和苏州市ꎻ10个研究单元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先上升再下降ꎬ集中分布在南通市ꎻ3个研究单元(金湖县㊁高邮市和东海县)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呈下降趋势ꎻ4个研究单元(邳州市㊁泗洪县㊁响水县和滨海县)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再上升ꎻ7个研究单元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先下降再上升ꎬ集中分布于徐州市㊁宿迁市和淮安市交界处ꎻ2个研究单元(徐州市区和南京市区)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先下降再上升最后再下降ꎮ可见ꎬ全省54%地区耕地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随着耕地密度由低到高逐渐增大ꎮ4㊀结论本研究以江苏省为研究区ꎬ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耕地数据ꎬ在此基础上采用耕地指数㊁景观指数和多种空间分析方法ꎬ探讨江苏省耕地地块的空间分布特征ꎬ结论如下:(1)耕地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江苏省耕地指数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ꎬ耕地高比重区集中分布于耕地资源丰富的苏中和苏北地区ꎬ耕地低比重区集中分布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㊁城市化进程较快的苏南地区ꎮ(2)耕地指数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江苏省耕地指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很强的空间正相关ꎬ呈显著的集聚状态ꎻ耕地高比重集聚区分布在苏北地区ꎬ耕地低比重集聚区分布在苏南地区ꎮ(3)耕地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平均斑块面积指数总体分布特征是苏北>苏中>苏南ꎻ斑块密度指数和边界密度指数总体分布特征为苏中>苏北>苏南ꎻ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总体分布特征为苏南>苏中>苏北ꎻ苏南耕地地块形状复杂度最大ꎬ其次是苏中ꎬ苏北最小ꎮ(4)耕地景观指数的空间自相关特征:边界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ꎬ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ꎬ集聚特征较为显著ꎻ平均斑块面积指数㊁斑块密度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的空间自相关不明显ꎬ没有明显的集聚特征ꎮ(5)不同耕地密度区的耕地景观指数空间分布特征:江苏省70%以上的耕地集中分布在中高密度到高密度区ꎻ随着耕地密度等级的提高ꎬ各密度区的分布范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ꎻ全省50%以上地区耕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㊁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大而升高ꎻ全省70%以上地区耕地的斑块密度指数和边界密度指数随着耕地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再下降ꎮ同时ꎬ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ꎬ如未对形成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ꎬ所以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并结合苏北㊁苏中㊁苏南的自然㊁社会㊁经济等因素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ꎮ另外ꎬ在今后的研究中ꎬ将对江苏省耕地地块数据进行实时更新ꎬ并运用如耕地重心模型㊁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模型㊁土地利用转移矩阵㊁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ꎬ对江苏省耕地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㊁演变特征及驱动力进行探索和分析ꎬ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及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ꎮ参考文献:[1]㊀傅泽强ꎬ蔡运龙ꎬ杨友孝ꎬ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ꎬ2001ꎬ16(4):313 ̄319. [2]㊀张国平ꎬ刘纪远ꎬ张增祥.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ꎬ2003ꎬ58(3):324 ̄332.[3]㊀李景刚ꎬ何春阳ꎬ史培军ꎬ等.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J].地理学报ꎬ2004ꎬ59(2):274 ̄282. [4]㊀赵晓丽ꎬ张增祥ꎬ汪潇ꎬ等.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ꎬ2014ꎬ30(3):1 ̄11. [5]㊀程维明ꎬ高晓雨ꎬ马廷ꎬ等.基于地貌分区的1990-2015年中国耕地时空特征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ꎬ2018ꎬ73(9):1613 ̄1629.[6]㊀沈㊀萍.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演变与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ꎬ2018ꎬ39(6):87 ̄92.[7]㊀王㊀千ꎬ金晓斌ꎬ周寅康.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及空间聚集格局[J].农业工程学报ꎬ2011ꎬ27(8):338 ̄344.[8]㊀束邱恺ꎬ高永年ꎬ刘友兆ꎬ等.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生态价值测算评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ꎬ2016ꎬ18(6):787 ̄796. [9]㊀刘婧鸣ꎬ侯现慧ꎬ王占岐ꎬ等.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相关特征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ꎬ2017ꎬ31(12):51 ̄59.[10]刘㊀晶ꎬ金晓斌ꎬ徐伟义ꎬ等.江苏省耕地细碎化评价与土地整治分区研究[J].地理科学ꎬ2019ꎬ39(5):817 ̄826.[11]张黎黎ꎬ李子君.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ꎬ2022ꎬ43(1):124 ̄134. [12]任㊀平ꎬ吴㊀涛ꎬ周介铭.基于GIS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的耕地1881单㊀捷等:基于景观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的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江苏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江苏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第32卷第2期2020年
江苏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孙玲,王晶晶,邱琳,单捷,黄晓军,王志明
第32卷第2期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
Fig.1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1.2 数据获取
该文2011—2019年的水稻地块空间分布信息全部来自江苏省耕地遥感数据库。

江苏省耕地遥感数据库以2012年RapidEye 5 m分辨率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和遥感图像编辑及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8.4),通过人工目视解译的方式勾
2020年4月
图6 水稻种植稳定性分布
Fig.6 Distribution map of rice planting stability
 水稻调减面积动态分析
软件对2011—2019年水稻空间分布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年水稻地块空间分布和变化信息,以及水稻地块的多年属性信息。

水稻地块属性信息包括多种组合,因研究区多年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此仅分析多年水稻
第32卷第2期
图7 调减水稻面积占比分布
Fig.7 Reduced distribution of rice
2020年4月
第32卷第2期
2020年4月。

耕地管理条件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区——以湘乡市为例

耕地管理条件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区——以湘乡市为例

72--农业经济与管理 引用格式: 周雅茜. 耕地管理条件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区:以湘乡市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2024(1):72-78. DOI:10.16498/ki.hnnykx.2024.001.014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命脉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1],具有位置不可移动性、可持续利用性和稀缺性等特征[2]。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对比显示,2009—2019年间,我国耕地净减少7 533 333 hm 2,现有127 866 670 hm 2,中低等地占所有耕地面积的70%,优等地仅占30%[3]。

我国明确提出要施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保护形势仍然不容乐观[4]。

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多项耕地保护措施,各地推动建立“田长制”,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5],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这也为村域的耕地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2021—2022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减少势头。

为完善耕地保护措施,根据耕地属性和空间条件进行管理条件评价和分区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前我国对耕地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耕地保护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方面,例如朱振华等[6]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耕地数量减少的原因,得出了主要的驱动因素;黄凯等[7]扩展了耕地分析的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影响该区域耕地数量减少的因素;漆信贤等[8]通过统 耕地管理条件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区——以湘乡市为例 周雅茜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摘要: 以湘乡市2022年耕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HP 层次分析法构建耕地管理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了湘乡市村域的耕地管理条件,并运用GIS 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空间特征分析与分区。

结果表明:湘乡市耕地管理条件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并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耕地管理条件较好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市域中北部和中南部地区,耕地管理条件较差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市域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江苏省农用土地分等1

江苏省农用土地分等1

江苏省农用土地分等的初步研究*张侠周颖周峰彭补拙(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摘要: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研究与调查制定出了一套统一的规范。

江苏省作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省份,对其农用土地进行分等研究,一来可以验证全国统一规范的实用性;二来可以对江苏省内部农用土地的等别分布有定性及定量的了解,为江苏省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土地税收以及土地流转等提供背景资料。

本文根据《规程》提供的基本程序与步骤对江苏省农用土地进行了分等研究。

通过参照《规程》及其他一些相关区划,确定江苏省耕作制度及基准作物。

在分等单元的划分上,运用了土壤组合的概念,试图在农用土地自然等别与自然土体之间建立联系。

选取了有效土层厚度、表层质地、有机质含量、剖面构型、距障碍层深度、PH、盐渍化程度以及粉粘比等因素。

并查取基准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以及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通过运算,得出江苏省农用土地的自然质量分等结果。

在农用土地自然质量分等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各分等单元的土地利用系数与土地经济系数,最终得到江苏省农用土地综合质量分等结果。

对于农用土地综合等别来说,则土地利用系数与土地经济系数的修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农用土地分等江苏省1 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急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土地的粮食生产力必然涉及到对耕地的研究;而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的扩张导致农用土地的占用问题;加上对耕地过度集中的利用,并且不重视相关生态系统的保护,造成土地退化,土壤退化;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必须考虑到土地的承载力;等等问题相互关联,相互嵌套,从而显出对农用土地研究的重要性。

在对农用土地的研究中,对农用土地等级的划分是相当基础的工作。

对于农用土地分等或评价,目前已有了针对各方面的研究[1-5],如黄裕婕等(2000)对土地的经济评价,Wang Jiuli(1998)对土地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价,彭补拙等(1994)对农业区土地分等定级模式的研究,彭补拙等(1994)对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Gordon(2000)着重于气候变化的土地评价研究等等;关于土地分等的技术方法也有了多方面的进展[6-8],如赵庚星等(1999)对GIS支持的土地评价方法的研究,S.D.Kirkby(1996)对在ES/GIS两个系统支持下的土地分等进行了研究及F.D.Vescovi(1999)在农用土地分等中对遥感数据的应用;也有一些学者谈到在进行分等时对评价指标的选择[9-12],如丁生喜(2000)、冷疏影(1999)和J.Dumanski (2000)等。

乡镇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研究r——以北京市礼贤镇为例

乡镇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研究r——以北京市礼贤镇为例

乡镇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研究r——以北京市礼贤
镇为例
林丽萍;赵华甫;陈思宏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17(0)27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为例,基于2010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数据,分析礼贤镇耕地质量等别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数量上看,2010-2016年礼贤镇耕地面积减少213.71 hm2,整体呈减少趋势;从质量上看,礼贤镇耕地质量等别范围为9~12等,耕地质量局部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差异较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区域的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林丽萍;赵华甫;陈思宏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芜湖市4区为例
2.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县为例
3.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4.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高质量就
业中的作用r——以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开展职业指导为例5.省级指标耕地区域自然质量等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十次周练 地理试题(教改班)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十次周练 地理试题(教改班)

寿县一中高三文科教改班第十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

读下图,完成第23-24题。

23.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24.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A.环境污染加剧 B.就业压力增加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下图为华北某地两熟(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月降雨量和蒸发量变化曲线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M点蒸发量极高的原因是A.气温异常偏高 B.上月降水异常偏多C.大量引水灌溉 D.南水北调地表水量增加26.关于该地区农业用水情况表述正确的是A.全年均需引水灌溉 B.夏玉米灌溉需求量最大C.全年均无需引水灌溉 D.冬小麦灌溉需求量最大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27-29题。

27.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B.天山 C.南岭 D.祁连山28.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A.1000米以下 B.1000米至1500米C.2000米至2500米 D.3500米以上29.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从东向西水汽增加 B.从西向东温度降低C.从东向西海拔降低 D.从西向东风力增大如今的江汉平原一般被认为是历史上的云梦泽,古云梦泽的范围广阔,主体发育在河谷的凹地和低洼地区,水陆相间,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大小湖泊与沼泽,江湖不分,洪水时一大片,枯水时几条线。

云梦泽从形成、发展,到消亡,全过程历时约7000年左右。

由于云梦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它的消亡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

据此完成30-31题。

30.促使云梦泽消亡最直接的原因是A.大量的泥沙淤积 B.人们的围湖造田C.上游径流量减少 D.地表水大量下渗31.云梦泽的消失促使该区域在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中A.气候逐渐变暖 B.人居环境趋于恶化C.不宜植物生存 D.江汉平原不断扩大下图为 2012年11月20日亚洲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图,据图回答32-33题。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提要:利用国家、省、县三级行政单位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

揭示出:1减少的耕地主要是分布在东部地区质量较好的耕地,而增加的耕地主要是质量较差的边际土地;2非农产业占地的多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仍十分敏感;3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程度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建议重新检讨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出了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向“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转移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耕地损失/驱动因子/政策启示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1].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

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

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

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

在“谁来养活中国”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3].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

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

近10年江苏省土地利用重心与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对比分析

近10年江苏省土地利用重心与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对比分析

收 稿 日 期 :2010-01-06;修 回 日 期 :2010-02-25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的碳排放效应与调控研究(200811033);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 苏 省 环
太 湖 地 区 国 土 资 源 承 载 力 及 调 控 措 施 研 究 ”项 目 作 者 简 介 :张 兴 榆 (1982~ ),男 ,江 苏 省 丹 阳 人 ,博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土 地 利 用 与 规 划 .E-mail:xingyuzh@163.com *通讯作者 E-mail:hxj369@nju.edu.cn
2 研究方法


∑ ∑ X= xiMi/ Mi
i=1
i=1
(1)


∑ ∑ Y= yiMi/ Mi
i=1
i=1
(2)
式中:X、Y 分 别 表 示 某 一 个 区 域 某 种 属 性 的
“重心”经度值和纬度 值;xi、yi 分 别 表 示 第i个 次 一 级区域中心 的 经 度 值 和 纬 度 值;Mi 表 示 第i个 次 一 级区域的某种属性的量值。此处以江苏省作为研究
第1期 张兴榆,等:近10年江苏省土地利用重心与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对比分析
15
连云港、盐城、淮 安、宿 迁),2006 年 全 省 GDP 总 额 达21 582.09亿元,其中3次产业间分别为 1 439.54 亿 元 、12 265.97 亿 元 和 7 876.58 亿 元 。
图 1 研 究 区 域 示 意 图 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向西北方向移动,其移动的空间距离为 8.09km;交 通用地与居民点工矿地重心的空间迁移轨迹表现得 较 为 一 致 ,重 心 移 动 轨 迹 为 1997~2001 年 左 右 向 西 移动,2001~2006 年 重 心 向 东 南 方 向 移 动,10a间 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工矿地重心移动的空间距离分别 为14.82、9.49km。 从 土 地 利 用 重 心 经 纬 度 上 来 看 ,发 现 江 苏 省 土 地 利 用 重 心 的 经 向 移 动 变 化 较 小 , 而在纬向上体现的较为 明 显,1997~2006 年 耕 地 重 心经向移 动 0.02°,而 纬 向 移 动 了 0.07°;交 通 用 地 经度 重 心 移 动 0.03°,纬 度 重 心 移 动 0.13°,其 中 2005~2006年骤 移 0.08°,其 重 心 移 动 表 现 较 为 强 烈;居民点工矿地经 度 重 心 移 动 0.03°,纬 度 重 心 移 动0.08°。说明江苏省 土 地 利 用 在 东 西 方 向 趋 于 均 衡而在南北方向上趋于不均衡。 江苏省近 10a土 地 利 用 重 心 迁 移 轨 迹 很 好 地 反映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演变过程。耕地 重心的迁移轨迹是 向 苏 北 方 向 移 动,而 交 通 用 地 与 居民点工矿地总的迁移轨迹是向苏中地区进一步偏 移 ,这 与 江 苏 省 的 土 地 利 用 实 际 情 况 较 为 吻 合 ,江 苏

宿州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宿州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utrients in cultivated land in Suzhou CityDING Qixun 1,ZHAN Xuejie 1,ZHANG Tian′en 1,XU Nuo 2,MA Xiuting 3,ZHANG Changkun 3,MA Youhua 1*(1.Key Laboratory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of Anhui Province,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2.Suzhou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ureau,Suzhou 234000,China;3.Anhui Huacheng Seed Co.,Ltd.,Suzhou 234000,China )Abstract :Analyz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soil nutrients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lementing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sustainable soil management.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total N,available P,and available K in arable soil in Suzhou City in 2010and 2019were analyzed by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nutrients of arable soil in Suzhou increased slightly in 2019compared with 2010.The soil organic matter of arable soil was relatively scarce in Dangshan County,Xiaoxian County,and Sixian County,and abundant in the middle towns of YongqiaoDistrict,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7.95g·kg -1,an increase of 6.15%.The area with intermediat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ccounted for76.00%of the total cultivated land area;the soil total N content was the same,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06g·kg -1.The area with medium宿州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丁琪洵1,詹雪洁1,张天恩1,许诺2,马秀婷3,张长坤3,马友华1*(1.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肥230036;2.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安徽宿州234000;3.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宿州234000)收稿日期:2021-11-26录用日期:2022-03-02作者简介:丁琪洵(1997—),女,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

中国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动态分析_关兴良

中国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动态分析_关兴良

第25卷 第12期自 然 资 源 学 报V o l .25N o .12 2010年12月J O U R N A L O F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D e c .,2010 收稿日期:2010-04-22;修订日期:2010-08-18。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006B A J 05A 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 Z C X 2-Y W-321-05)。

第一作者简介:关兴良(1985-),男,江西吉安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E -m a i l :g u a n x l .09b @i g s n r r .a c .c n*通信作者简介: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研究。

E -m a i l :f a n g c l @i g s n r r .a c .c n中国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动态分析关兴良1,2,方创琳1,鲁莎莎1,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采用罗伦兹曲线、重心模型等G I S 技术,利用1980s 和2000年两期覆盖全国跨度10多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构造耕地指数、耕地变化指数对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

主要结论:①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黑、川、蒙、豫、鲁等北部和中部省份,其中苏、粤、冀、鲁、浙等19个省份的耕地有所减少,黑、蒙、吉、新等13个省份的耕地有所增加;②胡焕庸线之东南40%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全国88%的耕地;西北60%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全国12%的耕地,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可划分为高度稀疏区、低度稀疏区、一般过渡区、低度集聚、高度集聚区等5种类型;③中国耕地变化区域类型可适度划分为高度增长区、中度增长区、低度增长区、基本不变区、低度减少区、中度减少区、高度减少区等7大类型。

耕地资源空间集聚度评价及影响因素①--以江苏省睢宁县为例

耕地资源空间集聚度评价及影响因素①--以江苏省睢宁县为例

耕地资源空间集聚度评价及影响因素①--以江苏省睢宁县为例李鑫;李宁;马晓冬【摘要】耕地空间集聚是农地整治目标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现有研究大多是从景观格局视角用多指标对耕地空间集聚进行评价,为了探寻耕地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单指标评价法。

首先综合考虑耕地图斑的位置、形状、面积,定义了耕地图斑的空间集聚度公式,并用程序代码求取每一图斑的集聚度大小;其次以不同图斑的集聚度为因变量,选择相关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计量分析;最后以江苏省睢宁县为例做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当设定半径指数为2000 m时,2013年睢宁县耕地空间集聚平均值是0.5677,总体水平较高,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生产;坡度、高程、人均GDP、人均耕地、与城市距离、路网密度、基本农田建设对耕地空间集聚水平都有显著影响,且坡度与基本农田建设对耕地集聚的作用弹性较大,而城市距离对空间集聚的作用弹性最小。

论文提出的耕地空间集聚度评价方法可为基本农田划定及农地整治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The spatial compactness of arable land is an important objective of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basic premise for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There are already some studies involved in the spatial compactness of arable land,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applied multiple indicator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ecology, which could not eliminate multicollinearity among adoptive indicators. In order to gain accurate spatial compactness value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this paper presented a new method with a single index. Firstly, we defined the formulation of spatial compactness from shape, area and location of arable land patches and calculated it with the program code in Matlab; Secondly, we deemedspatial compactness value of farmland patch a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applied econometric method to determine its influence factors; Lastly, Suining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taken as a cas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value of arable land spatial compactness in Suining County was 0.567 7 in 2013, when the radius was set at 2 000 meters, suggesting a high compactness level and good fitness for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selected factors of DEM, slope,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 farmland, distance to town, density of road network an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affected the arable land spatial compactness obviously, of which slope an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had high marginal function to compactness, while the factor of distance to town had the least marginal func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research could provide technical assistance for basic farmland planningand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期刊名称】《土壤》【年(卷),期】2016(048)005【总页数】7页(P1042-1048)【关键词】空间集聚;耕地;计量模型;影响因素;睢宁县【作者】李鑫;李宁;马晓冬【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1;K909耕地空间集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耕地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条件。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任亚;方斌【摘要】In this paper,based on panel data and spatial data,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patial Gini coefficient,centralization index and combinatorial coefficient.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in Jiangsu increases from south to nor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 shows a general trend-northern Jiangsu>southem Jiangsu>central Jiangsu.Inland beaches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the reserveresources,which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oastal area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ancient lake.(2)With strong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high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about 70% of the county have a single class combination type and the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3) The future of Jiangsu province is to develop tidal flat resources,carrying out remote compens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province.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draw the conclusion: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is revealed and quantized by Gini coefficient,centralization index and combinatorial coefficient,which interpret the agglomer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xploitation measures.%利用面板数据和空间数据,借助空间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组合系数等方法,探讨了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由南向北依次递增,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出苏北>苏南>苏中的趋势,内陆滩涂为省内后备资源的主要来源,且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于沿海沿湖及古黄河故道沿岸地区.(2)境内各地类空间集聚性强,各县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化程度高,70%左右的县域为单一地类组合类型,利用结构相对单一.(3)江苏省未来开发应以滩涂资源为主,并辅之异地占补,从而实现省内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和组合系数等方法相辅相成,揭示并量化了各县域耕地后备资源地类集聚程度及分布特征,可为挖掘后备资源分布特征、解译耕地后备资源集聚效应、制定开发利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0)001【总页数】7页(P120-126)【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江苏省【作者】任亚;方斌【作者单位】扬州市国土资源局广陵分局,江苏扬州225000;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11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多地少”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巨大的人口基数造成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匮乏,可见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已成为我国补充耕地的一种重要途径,了解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为科学制定相关耕地保护政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决策支撑.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区域也多集中于宏观尺度的全国[1]、中观尺度的省域,如:江南四省[2](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中部五省[3](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 省域尺度下,对耕地后备资源的研究多集中于质量数量分级评价[4]、数量类型空间分异[5]、开发适宜性评价[6]等. 国外对耕地后备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以土地资源评价居多[7],土地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焦点,其研究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而通过微观视角,为反映区域各因素的综合特征,针对县域单元对耕地后备资源分地类的空间分布状况尚待深入探讨.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商品粮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江苏省县域单元的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以期探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保护策略,为差别化的政策设计提出针对性建议.1.1 研究区概况江苏,简称“苏”,位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地处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 全省面积10.26万km2,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 截至2012年,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市(1个副省级市、12个地级市)、24个县级市、24个县、54个市辖区,共计102个县(区)级行政区,按照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可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 2012年全省农用地655.58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1.14%;建设用地220.5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57%;未利用地196.0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8.28%.1.2 数据来源本研究原始数据源包括面板数据和空间数据. 其中面板数据包括2012年江苏省内各县域单元的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质量评价指标数据及农业经济数据,耕地后备资源数据来源于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库. 因本研究中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基础数据为2012年度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所以文中土地利用现状来源于江苏省国土厅《江苏省2012年度土地利用现状表》,农业经济数据来源于《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空间数据来源于2012年变更调查底图.1.3 主要研究方法1.3.1 空间基尼系数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指标的一种,由克里格曼在1991年提出,当时用于测算美国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8]. 该方法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衡量耕地后备资源各地类分布的空间集聚程度. 其公式如下:式中,Sij为第i个评价单元j地类面积占全省同一地类的比重;Xi为第i个评价单元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占全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比重;Gj为第j种地类空间基尼系数. Gj的值在0和1之间,若Gj的值越接近0,那么该地类分布越均衡,若Gj的值越接近1,则该地类的集聚程度越强.1.3.2 集中化指数为了测度江苏省各县耕地后备资源地类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分析其地类结构,采用集中化指数,测算江苏省各县耕地后备资源地类集中化程度. 集中化指数越大说明该地区地类集中化程度越高,即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地类少,反之则越小[9].将各区域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百分化,依大小顺序排列获取累计面积百分比,进而测算其单元集中化指数. 集中化指数的优点在于能精确地度量、分析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地类集中化程度. 集中化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Ii为第i个评价单元集中化指数;Ai为第i个评价单元耕地后备资源各地类累计面积百分比之和;M为假设耕地后备资源都集中分布时累计面积百分比之和,江苏省 M值为700;R为假设耕地后备资源均匀分布时累计面积百分比之和,江苏省R值为400.1.3.3 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为了确定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组合类型,采用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法. 该方法原理是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假设分布(假设相对面积百分比)逐步逼近其实际分布(实际相对面积百分比),得到一个最接近实际分布的近似分布[10]. 运用最小方差计算耕地后备资源组合假设百分比分布和实际百分比分布之差的平方和N,当N愈接近0,说明市域耕地后备资源实际分布最接近于理论分布,该组合类型即为区域土地组合类型,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地类组合系数,并由此确定其地类组合类型.2.1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现状第二次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中,将待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从地类上分为其他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和裸地. 根据第二次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各地类中内陆滩涂面积占全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占比54.50%,为江苏省最主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其次为其他草地,占全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7.30%;其他耕地后备资源地类数量较少,沼泽地、沙地仅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22%和1.45%.2.2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情况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整体分布不均匀,呈沿海沿湖分布的特征,结合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在以下几类地区:(1)沿海县,如射阳县、大丰市、东台市等县;(2)古黄河故道沿岸县,如新沂市、沭阳县、灌南县等县;(3)洪泽湖、太湖周边县,如洪泽湖沿岸的盱眙县、金湖县、高邮市,太湖沿岸的宜兴市、溧阳市.从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来看,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 苏北地区泉山区、铜山区、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大丰市、东台市等地耕地后备数量均在2 000 hm2以上,占全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64.26%,耕地后备资源非常丰富. 苏南、苏中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整体较为匮乏,但苏南各县市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普遍多于苏中地区. 其中,宜兴市、武进区、金坛市、溧阳市等苏南各县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均在1 000 hm2以上且分布集中;苏中地区除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等沿海县外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均在1 000 hm2以下(见图1).2.3 省内分地类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各地类中,沙地基尼系数最大,为0.96接近于1,集聚程度极高;内陆滩涂基尼系数最小,为0.02,分布最为均匀. 其他地类中,其他草地基尼系数为0.04,分布均匀;沿海滩涂、盐碱地、沼泽地、裸地基尼系数分别为0.16、0.24、0.22、0.22,分布相对集聚(见表1).省内各县均有内陆滩涂分布,其中在内陆水系沿岸县内分布面积较大,这种分布特征主要与其自然属性相关,内陆滩涂是河流湖泊常水位与洪水间的滩地,所以洪泽湖、古黄河流域等内陆水系影响范围内的县域内陆滩涂面积较大. 沙地分布最为集中,分布在运河两岸的县,如丰县、姜堰区、高港区、浦口区、如皋市、靖江市等,其分布特征一方面与其土壤母质有关[11],另一方面也受河流水系的影响,如丰县沙地的形成主要与其境内大沙河有关. 沿海滩涂与盐碱地分布基本一致,呈条状集中分布在沿海县,如大丰市、如东县、灌云县、启东市、射阳县等均分布有较多数量的沿海滩涂和盐碱地. 这两种地类分布特征的形成均受黄海影响,沿海滩涂主要因海水冲击形成,盐碱地因海水浸渍形成. 沼泽地、裸地空间基尼系数相同,说明空间集中化程度一致,对比图2,两种地类主要分布地区有所差别:沼泽地主要分布于徐州沛县、泉山县、铜山区,南京六合区、栖霞区、下关区、浦口区,盐城射阳县、建湖县域内;裸地则集中分布在徐州郊区铜山区、泉山区、睢宁县、贾汪区等,零星分布在东海县、宜兴市及溧水县(具体见图2).2.4 耕地后备资源组合类型2.4.1 集中化程度江苏省86个县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化指数介于0.72~1.00,平均为0.93,其中,有17个县为绝对集中,52个县集中化指数介于0.90~0.99之间,表明江苏省各县耕地后备资源地类集中化程度极高. 耕地后备资源土地类型的集中化与多样化是负相关双变量,即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化程度高的县,耕地后备资源土地类型多样化程度相对较低,说明江苏省各县耕地后备资源土地类型单一. 江苏省各县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化指数具体见表2.2.4.2 组合类型运用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对江苏省各县耕地后备资源地类结构进行分析,江苏省86个县中共有15种组合子类型,根据组合类型中主要地类划分为Ⅰ、Ⅱ、Ⅲ、Ⅳ四大组合类型,Ⅰ类为以其他草地为主要地类的地类组合类型,Ⅱ类为以沿海滩涂为主要地类的地类组合类型,Ⅲ类为以内陆滩涂为主要地类的组合类型,Ⅳ类为以盐碱地为主要地类的地类组合类型.从组合类型看,31个县为Ⅰ类组合、2个县为Ⅱ类组合、51个县为Ⅲ类组合、2个县为Ⅳ类组合,其中Ⅲ类组合中县数量最多,占县总数的59.30%,其次为Ⅰ类组合,占县总数的36.04%. 组合子类型中,以单一内陆滩涂后备资源为组合地类的县共44个,占县总数的51.16%,说明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组合类型以内陆滩涂为主,也从侧面反映出江苏省内陆滩涂后备资源不仅分布广而且数量多. 从组合类型地类个数看,大多组合类型为1-2种地类组合,其中61个县为单一地类组合,23个县为2种地类组合,2个县为3种地类组合,表明江苏省内各县耕地后备资源地类单一,与集中化指数测算结果一致. 具体见表3.南京大部分县、徐州部分县及沿海县地类组合以I类组合为主,如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江宁区及贾汪区为单一其他草地组合子类型,如东县、大丰市、海安县为其他草地-沿海滩涂组合子类型. 通州区、启东市地类组合以Ⅱ类组合为主,通州区为单一沿海滩涂组合子类型,启东市为沿海滩涂-盐碱地组合子类型. 因内陆滩涂大面积分布,洪泽湖、古黄河流域周边县地类组合以Ⅲ类组合为主;徐州丰县、盐城东台县以Ⅳ类组合为主,丰县主要为盐碱地-沙地组合子类型,东台市为单一盐碱地组合子类型. 具体组合类型分布见图3.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需要占用的耕地,以保证耕地的动态平衡,缓解人地矛盾,而这一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尤其重要. 基于此,本研究以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为背景,将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以县为评价单元,对其分地类数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主要有:(1)就其数量而言,总体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就其类型而言,主要以内陆滩涂(54.50%)和其他草地(17.30%)为主;就其空间分布而言,苏北>苏南>苏中,且集中分布于沿海沿湖及古黄河故道沿岸地区.(2)基于基尼系数可知,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各地类空间集聚程度差异较大,沙地(0.96)集聚程度最高,内陆滩涂(0.02)集聚程度最低,主要受境内水系、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3)集中化指数结果表明江苏耕地后备资源整体集中化程度极高,且各县多属于极度集中化,结合耕地后备资源组合类型,70%左右的县域为单一地类组合类型,耕地后备资源地类结构相对单一.(4)江苏省滩涂资源丰富,各县地类结构单一,未来开发应以滩涂资源为主. 但由于滩涂资源生态价值颇高,开发时需严格论证,尽量实现滩涂资源的动态平衡,并预留部分资金,用以缓解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压力. 同时,应以苏北为主要补给源,辅助开展省内异地占补工作,并通过试点逐步推广.(5)由于数据局限性,本研究只能反映县域耕地后备资源情况,未能以后备资源地块为评价单元,准确地评定其分布特征及质量潜力.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县入手,以地块为评价单元对县耕地后备资源特征进行探究.【相关文献】[1] 易玲,张增祥,汪潇,等. 近30年中国主要耕地后备资源的时空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6):1-12,293.[2] 肖林林,杨小唤,陈思旭,等. 江南四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J]. 资源科学,2015,37(10):2 030-2 038.[3] 陈超,曹磊. 中部五省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2):38-43.[4] 王亚坤,周生路,张红富,等. 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研究[J]. 土壤,2010,42(3):492-496.[5] 严长清,袁林旺,李满春.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58-61,73.[6] 刘康,陈伟,吴群. 沿海滩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4):430-436.[7] 王莉莉. 黄河三角洲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D]. 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1:4-6.[8] 张琳,陈逸,张群,等. 基于基尼系数的耕地保有量分配优化模型[J]. 经济地理,2012,32(6):132-137.[9] 王颖,邓良基.四川省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24(2):194-200.[10] 方琳娜,宋金平,岳晓燕.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2):329-334.[11] 刘斌. 丰县大沙河林场治沙经验对我省风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启示[J]. 江苏绿化,1995(3):8-9.。

耕地质量等别划分与分区研究——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

耕地质量等别划分与分区研究——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

耕地质量等别划分与分区研究——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孔波;黄涛珍【摘要】在原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以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全面调查句容市耕地自然质量状况、土地利用状况、投入-产出状况,以经过论证的耕地质量等级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参数体系等为基础,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的思路与要求,更新评价耕地质量等别,形成完整、实用的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其结果可以为基本农田划定选区、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划定选区、高产农田规划项目选址等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9【总页数】6页(P973-977,990)【关键词】耕地质量;农用地分等;等别分区;ArcQIS;句容市【作者】孔波;黄涛珍【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1耕地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耕地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耕地保护不仅要求耕地数量稳定,而且更要注重耕地质量的稳定,最终达到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1]。

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增长导致耕地资源日益短缺,另一方面土地退化、土壤污染等造成的农用地质量下降和农业生产能力低下,已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坚持1.2亿hm2耕地红线的基础上,提高耕地质量是实现我国农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

针对耕地质量等别的划分,全国通过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农用地质量和价值状况,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科学的农用地等、级、价体系,实现了全国耕地等级的可比较可折算,从技术上为跨省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而江苏省的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反映的是基于1∶5万至1∶10万比例尺上的2003年耕地质量的状况,由于比例尺过大,无法满足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更新。

在划定基本农田时,如何划入耕地质量好且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时,如何对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实施前后耕地的质量等级、产能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在高产农田规划项目选址时,如何知晓区域最佳选取位置;在等级折算应用时,如何对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与被占用耕地等级挂钩并进行折算,实现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平衡。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动趋势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动趋势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动趋势研究作者:黄艳平马松林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09期[摘要]土地是社会中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也是实现我国粮食、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城市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土地精华的耕地被大量占用,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发生很大的变化,耕地资源的稀缺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通过对全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分布、三大区域耕地面积的变动趋势分析,了解我国耕地面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控制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耕地面积;空间分布;区域分析作为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巾国,用不足世界7%耕地,养育着20%的世界人口,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

一方面,建设用地和人口增加带来的住宅需求导致对耕地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的扩大,导致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土地质量的下降。

再加上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原因的限制,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坚守我国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迫在眉睫[1]。

1 我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分布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据《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 956.6干公顷,全国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9 068.2千公顷。

表1是2016年我国31省市耕地面积数据排名,名列前茅的依次是黑龙江、内蒙卉‘和河南;后三名是分别是天津、北京和上海。

2 我国耕地面积的趋势分析1949-2017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见图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图1可看出,1949-2017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阶段性增长和阶段性减少的波动增长型发展趋势。

1949-1957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增长趋势,从98000千公顷增加到112000千公顷;尤其是1949-1952年,平均每年保持约3333.3千公顷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已处在被逼近边缘,粮食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布与变化进行研究,力图揭示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
鉴于此,国内学者对我国耕地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 格局与变化规律,从而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耕地保护
进行大量研究,有学者用 GIS 叠加技术分析耕地非 农化去向及其空间差异[4-8],有学者用洛伦茨曲线和 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9-10],也有
单元的依据,对原行政单元进行归并以计算其耕地 以显示集聚稀疏程度与耕地分布级别,其中耕地指
数据,如将江宁县数据归并至南京市区等),并在 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Arcgis9.4 软件中将其作为属性字段赋予矢量图形, 空间相关分析在 Geoda 软件中完成。 1.2 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
空间自相关是 ESDA 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反映区域单元上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与邻域 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的相关程度,是空间集聚度 的一种度量,它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 相关两类。全局自相关是对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 性在整个区域上的空间特性描述,判断空间上是否 存在集聚特性,但不能够确切指出集聚区的具体位 置,而局部空间自相关却能推算出聚集地的空间位 置和范围。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一 种是 散点图法,一种是 LISA 聚集图法。 散点图可 定性区分每一区域与周围区域关于某种现象的相互 关系,它是以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作为横轴,其表达 式是[14]:
制[11-13]。然而目前关于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研究大 多以评价单元相互独立为前提条件,忽视单元之间 的相关性[9-13],这可能致使研究结果不能客观揭示耕 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本文通过构建耕地指数与 耕地变化指数,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ESDA)对江苏省 1980-2009 年近 30 年耕地空间分
distribut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attern in which Suzhou and Wuxi Urban are in High- High area and Shuyang and
Lianshui Counties in Low-Low area, also leading to 2000-2009 diversificat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attern where
Key words:cultivated l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Jiangsu Province
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与生态安全起到根本保 学者从社会经济因素出发构建耕地时空变化驱动机
障作用,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耕地减少问 题却日益严重,建国初期人均耕地面积 0.18hm2,随 经济发展,耕地流失严重,1978-1994 年,平均每年 净减少 29 万 hm2 [1],1997-2009 年间,净减少 820 亿万 hm2 [2],2008 年国土资源部统计全国耕地数量 1.22 亿 hm2 [3],若以此递减速度计算,1.2 亿 hm2 警戒红
LI Xin, OU Ming-hao
(Collage of Land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Abstract:Reveal of the law which cultivated land spatially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reasonable
地面积的 3.49%,且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 定显著性水平下的集聚区域显示于具体图中,以反
快,耕地非农化现象日趋严重,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加 映集聚区位置与范围。
大。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建设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1.3 耕地指数与耕地变化指数
是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典型代表。1980-2009 年 64
and reduced areas mainly in Suxichang Region, cluster and increased or basically stable areas mainly in Suzhong Region
and Subei Region; cultivated land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ha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henomenon, leading to 2009
n
Σ Ii=(xi-x) wij (xj -x) j=1
(1)
以自相关指数标准化的 Zi 值作为纵轴,Zi 的表 达式是:
Zi=Ii-E(I)i / 姨Var(Ii )
(2)
式中 n 表示 64 个市 (县),xi 和 xj 表示第 i 和 j
个单元的耕地指数或耕地变化指数,wij 表示第 i 个
和第 j 个评价单元的空间链接矩阵,表征空间单元
积 10.26 万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 1.1%,辖 64 个市 三象限会存在较强空间正自相关,第二和第四象限
(县)。2009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5 万亿,占全国 存在较强负自相关。LISA 聚集图是在 散点图基础
GDP 的 10.16%,耕地面积 468.8 万 hm2,不足全国耕 上,把四个区中的散点与显著性水平相结合,将在一
Low-Low area includes Suzhou city and High- High area included Baoying and Xinghua Counties; compared to 1980,
2009 cultivated land distribution centroid shifts towards the northeast.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分析 计算江苏省 64 县(市)耕地指数,采用 ArcMap
中数量分级方法将江苏耕地空间布局划分成 4 种类
准差。文章用 Geoda 软件生成基于 Rook 方式的空 型(图 1),耕地指数实质表示区域耕地面积比重,江
(4)
式中 st 是 t 时刻的耕地面积,st-1 是 t-1 时刻的
耕地面积,δt是耕地变化指数。
1.4 空间重心统计分析方法
耕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故在其分布
平面上会有一个重心,这里引入地理学中的重心统
计来分析耕地空间分布变化。描述重心位置的指标
很多,包括平均重心、标准偏差、标准距离和标准偏
和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土地和矿产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机制研究(编号:09&ZD046);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基本农田保 护的农户利益补偿政策研究(编号:20090097110022)。 作者简介:李 鑫(1986-),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土地利用;通讯作者:欧名豪(1964-)男,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是土 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1- 06- 21,修回日期:2011- 09- 27
若只考虑各单元耕地面积,不考虑行政区大小,
个市(县)的耕地与土地总面积数据来自历年《江苏 则不能准确揭示耕地空间分布格局,为真实显示耕
统计年鉴》(1980-2009 年间江苏省县市进行多次行 地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文章构建耕地指数,即耕地
政区划调整,本文将 2009 年江苏 64 县(市)作研究 面积与行政区面积的比值,用分级图方式进行表示,
潜在相互作用力量,E(I)i 表示期望值,Var(Ii )表示标
Ri=ci / si
(3)
式中 Ri 表示第 i 县 (市) 耕地指数,ci 表示第 i
县市耕地面积,Si 表示第 i 县(市)行政区土地面积。 文章用耕地变化指数考察各县(市)不同时点间耕地
变化水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δt=(st-st-1)/ st
盐城中东部与宝应县、兴化市;相比 1980 年,2009 年耕地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偏移。
关键词: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空间自相关;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11)06-0730-05
Study on Cultivated L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in Jiangsu Province
which may not cause the results un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With the
help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del and gravity center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1980-2009 cultivated land spatial
第 32 卷第 6 期 2011 年 11 月
农业农业现现代代化化研研究 究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Vol第.3232No卷.6 Nov. 2011
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研究
李 鑫,欧名豪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揭示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耕地保护和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以往关于耕地空
间分布与变化研究大多以单元间相互独立为假设条件,忽视单元之间相关性,这可能致使结果不能客观揭示耕地
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本文构建耕地指数与耕地变化指数,借助空间自相关与重心分析模型,对江苏省 1980-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