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业微生物学ppt课件

农业微生物学ppt课件
二、菌种资源的开发
菌种筛选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步骤: 采集菌样:了解目标菌分布情况、首选样品是土壤 富集培养: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的原理,向所采土样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对象生长的条件,使样品中少量的能分解利用该营养物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以提高其在群体中的比例,使之便于分离。 纯种分离(参见第四章) 性能测定
(1)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特异性的基因资源; (2)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乃至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功能基因组学、生物电子器材等)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 (3)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研究意义:
(五)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工业产品上的霉腐 大量的工业产品都是直接或间接用动植物作原料制成的,例如木制品、纤维制品、革制品、橡胶制品、卷烟、化妆品、中成药等。 有些工业产品如塑料、建筑涂料等很多微生物可以分解、利用。 光学仪器上的镜头,建筑泥浆、钢缆、地下管道、金属材料等,各种电讯器材、文物、书画等也可被多种特殊微生物所破坏。
两种可独立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根际微生物(教材P242)
什么叫根际? 也称根圈,指生长中的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包括根系表面至几毫米的土壤区域。 它是植物根系有效吸收养料和水分的范围,也是根系分泌作用旺盛的部位,因而是微生物和植物相互作用的界面。
淡水的pH值变幅从3.7到10.5,多数为6.5-8.5,因而适合于多数水生微生物的生长。
海洋微生物具有耐压、嗜冷和低营养要求的特点。
(三) 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
一)空气不是微生物良好的生存场所 没有营养物质、充足水分,有紫外线。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 土壤、水、动植物体上的微生物随气流运动被携带至空气中。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共26张PPT课件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共26张PPT课件
的幼苗和根部,均有根、叶增重的结果。
3.解磷微生物菌剂
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的细菌制成的解磷 细菌肥料,使解磷细菌在作物根际形成一个磷
素供应较为充分的微区,因磷细菌在生长代谢 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有机酸和如植酸酶的酶类, 使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形成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 可溶性磷,供作物吸收利用。目前生产上应用 较多的菌种为巨大芽孢扦菌。
4.硅酸盐微生物菌剂
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营养元素,并在 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可以刺激作物生长的激 素类物质,在植物根际形成优势种群,可抑制 其它病原菌的生长,因而达到增产效果 。
5.光合细菌菌剂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生物,广泛分布于 海洋、江河、湖泊、沼泽、池塘、活性污泥及水稻、 水葫芦、小麦等根际土壤中。它能促进土壤中放线 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增强农产品的耐贮 性和提高品质,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其它有
发展并推广这项技术,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从土壤肥力而言 ,根瘤菌肥料还有增加土壤氮素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这是其 它非豆科植物所没有的,因此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农 业和牧草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 2.促进作物生长 3.增强植物抗病、抗虫等抗逆能力 4.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 能保护害虫天敌; 作用机理:①分泌植物促生物质;
大分子降解产酸,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产物为有机酸、氨、H2、CO2; 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如增加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及营养价值,或解毒、脱毒和
➢ 昆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积累有益的中间代谢产物。
甲烷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包括乳酸饲料、粗饲料发酵、担子菌发酵饲料、禽畜粪便发酵饲料等; 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可供食用的真菌有2000多种。

土壤微生物介绍PPT课件

土壤微生物介绍PPT课件
❖ 每克土壤含有多于109个微生物(Torscik et al., 1990)。
❖ 虽然微生物本身仅占土壤有机质的很小部分,但它 是活着的有机体和物质转化的作用(Stevenson, 1986),有机质转化所需能量的95%以上来自微生 物的分解作用
目前已定种的微生物只有大约15万种,远较 动植物为少,但一般认为目前为人类所发现的微生 物还不到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
5/1 6/1 10/1
11/1 23/1 9/1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2、化学组成
我国主要土壤腐殖酸的元素组成
元素(%) HA FA
C 50-60 45-53
H 3.1-5.3 4.0-4.8
O+S 31-41 40-48
N 3.0-5.6 2.5-4.3
习惯上以58%为其平均值,故计算有机质的含 量时,一般以1.724为折算系数。
微生物 动物来源 植物来源 工农业副产品
土壤有机质 5%
0.5%
0.5-2.0% 7%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一、矿化过程与腐殖化过程
1、矿化作用(Mineralization)***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酶 R—(C,4H,养分)+ 2O2
的养料和能量释放很少,对植物生长不利。
二、影响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一)土壤生物的组成与活性 土壤动物促进植物残体的破碎和运输 真菌可促进木质素的分解 细菌和放线菌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二)土壤特性
1、质地 粘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
2、pH值 中性、钙质丰富较好,pH6.5-7.5。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_PPT幻灯片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_PPT幻灯片
(2)、C/N比***
表 2-2 一些有机物质的碳、氮含量及其 C/N 比
有机物质 云杉锯屑 硬木锯屑 小麦秸秆 玉米禾茎
甘蔗渣 黑麦草(开花期)
草坪禾草 黑麦草(营养期)
成熟苜蓿干草 腐烂畜肥 堆肥
嫩苜蓿干草 毛叶苕子 城市淤泥
土壤微生物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土壤有机质 软土 Ap 层 老成土 A1 平均 B 层
7/1
5/1 6/1 10/1
11/1 23/1 9/1
细菌细胞的C/N平均约为5/l,由于组成1份碳, 平均约需4份碳氧化产生能量,供合成细胞物质和 其他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细菌在生长繁殖过 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利用有机质的C/N大致为 25/l。
不是所有微生物在任何条件下,恰恰都是按C/N 为25/1进行的。25/1是从试验中得出的经验数 值,是微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的总估算。
2、植物根际土壤与微生物分布 植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高于根外土壤 根际土壤 ——离根5mm以内的土壤 根际微生物——rhizobacteria 根/土比(R /S):
根际微生物数量和根外微生物数量之比 R /S通常为几到几十
为什么?
禾本科植物的根际分布着较多的需要碳水化合物(有机 酸和糖类)的微生物,豆科植物的根际分布着较多的 要求氨基酸微生物
C%
N%
50
0.05
46
0.1
38
0.5
40
0.7
40
0.8
40
1.1
40
1.3
40
1.5
40
1.8412.1源自402.540
3.0
40
3.5
31
4.5
50
10.0

蚯蚓应用PPT课件

蚯蚓应用PPT课件

04
CHAPTER
蚯蚓在医药和美容产业的应 用
蚯蚓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蚯蚓作为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平喘利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 哮喘、小儿惊风等症状。
蚯蚓在中药配方中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如与蜈蚣、全蝎等配伍可治疗风湿痹痛, 与蝉蜕、薄荷等配伍可治疗小儿惊风。
蚯蚓在中药材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但野生蚯蚓资源有限,因此需要人工养殖以满 足市场需求。
蚯蚓在其他产业的应用Leabharlann 01蚯蚓在农业中的应用
蚯蚓粪肥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提
高农产品质量。
02
蚯蚓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蚯蚓可作为饲料来源,用于养殖业中,提供高质量蛋白质,降低养殖成
本。
03
蚯蚓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蚯蚓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的观赏对象,吸引游客,丰富旅游资源,同时宣
传环保意识。
CHAPTER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蚯蚓在土壤中的功能
疏松土壤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改善土 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促进植物
根系的生长。
增加土壤肥力
蚯蚓的排泄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生 长。
形成土壤团聚体
蚯蚓的活动能够促进土壤中有机物 的分解,形成土壤团聚体,提高土 壤的结构性和稳定性。
THANKS
谢谢
蚯蚓的颜色
蚯蚓的颜色因种类而异, 常见的有棕色、灰色、绿 色等,有些种类还有美丽 的斑纹。
蚯蚓的长度
蚯蚓的长度因个体而异, 通常在10-30厘米之间, 但有些种类可以长达1米 以上。
蚯蚓的生活习性
土壤类型
蚯蚓主要生活在土壤中, 尤其在富含有机质的肥沃 土壤中更为常见。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PPT课件-2024鲜版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PPT课件-2024鲜版
生长曲线的调控与优化 讲解如何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使用特定的生长因子等手段, 调控和优化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以满足实验或生产需求。
10
03
微生物代谢与发酵技术
2024/3/28
11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与调控
糖代谢途径
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 环等,产生ATP和还原
力。
2024/3/28
氮代谢途径
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和 蛋白质的代谢,合成细
2024/3/28
33
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生产抗生素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用于治疗 各种细菌感染。
生产疫苗
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生产疫苗,如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用于预 防传染病。
生产酶制剂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用于促进药 物合成和分解。
2024/3/28
研究微生物生长、底物消耗和 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关系。
发酵设备与技术
包括发酵罐设计、传质与传热、 在线监测与控制等。
2024/3/28
13
发酵产品的分离与纯化
预处理
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杂质等, 提高后续分离纯化效率。
2024/3/28
分离方法
包括萃取、吸附、膜分离等,根 据目标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 离方法。
医学领域
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疫苗和诊断试剂, 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此 外,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在医 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2024/3/28
农业领域
利用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技术,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肥 料和农药的使用。
环境领域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废气等环境污 染物,以及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等工 作。

土壤里的微生物ppt课件

土壤里的微生物ppt课件

土壤里的微生物ppt课件目录CATALOGUE•土壤微生物概述•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土壤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与技术01CATALOGUE土壤微生物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

分类根据形态和生理特征,土壤微生物可分为原核微生物(如细菌)、真核微生物(如真菌)和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

物质循环土壤结构植物营养生物防治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01020304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合成,促进土壤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通过分泌多糖类物质和菌丝等,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稳定。

转化和提供植物所需的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提高土壤肥力。

产生抗生素、激素等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意义通过了解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中的施肥、耕作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利用土壤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基因资源,可以开发新的生物技术和产品,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

土壤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净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土壤微生物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

土壤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资源之一,研究土壤微生物有助于揭示生命科学的奥秘。

02CATALOGUE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细菌是土壤中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

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多样,包括分解有机物、固氮、促进植物生长等。

细菌的种类繁多,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芽孢杆菌等。

真菌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同时它们也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常见的土壤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和蘑菇等。

真菌在土壤中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支状菌丝体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土壤中。

它们能够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难降解的有机物,对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第五章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五章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菌丝体
• 第一菌丝体(初生菌丝)
– 一般为单核 – 蘑菇孢子萌发时即为双核异核体,银耳孢子先芽殖形成大量的芽生孢子。
• 第二菌丝体(次生菌丝)
– 锁状联合(子囊菌中的某些块菌、担子菌)
• 第三菌丝体(结实型双核菌丝)
– 菌核:由菌丝密集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休眠体。如口蘑,茯苓,猪苓、雷丸等 – 菌索:由菌丝密集形成的绳索状休眠体。如蜜环菌,小皮伞等。
•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 根据功效分:
– 一类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的 营养状况来提高产量。 – 另一类微生物肥料不仅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分泌 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的刺激作用或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导 致增产。
• 根据作用机理分:
– 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
– 不论快型或慢型根瘤菌,若生长速度变快,往往是菌中退化的表现, 结瘤性变差。
• 根瘤菌生理特性: – 在培养时需加氮源,有机氮源或氨态氮、硝态氮。 – 是好氧菌,液体培养需要通气。最适温度25-28℃,最适 pH6.5-7.5。培养时会产酸,因此,培养基中应加硅酸钙中 和。 – 根瘤菌的专一性
2.磷细菌肥料
子实体
• • • • • • 菌柄 内菌幕和菌环 外菌幕和菌托 菌盖 菌褶和菌管 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三、食用菌制种技术
• 这里所谓的菌种是指用人工方法培养出来的供进一步繁殖用的食用菌的纯 菌丝体,常常包括供菌丝生长的培养料。 • 供生产用的食用菌株必须优良: – 本身的种性,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 – 纯度高,无虫无杂菌。 • 1.制种场所和设备 – 洗涤室(水池,干燥架,洗涤剂,洗涤工具等) – 配料室(水池,天平,搅拌机,装袋机等) – 灭菌室(高压灭菌锅,简易灭菌灶,电热干燥箱等) – 接种室(接种箱,超净工作台等) – 培养室(恒温箱) —工作室(冰箱,显微镜,玻璃器皿等) – 菌种库(菌种架) —原料库 • 2.培养基的制备 • 培养基根据用途可分为: – 母种培养基(一级培养基):用于分离母种或试管扩大繁殖,一般用 斜面培养。也叫斜面培养基。 – 原种培养基(二级培养基):一般装在菌种瓶内(750ml)或罐头瓶内。 也可装在1000ml塑料袋内。 – 栽培种培养基(三级培养基):供食用菌栽培用的菌种培养基。一般 装在菌种瓶内(750ml)或罐头瓶内。也可装在1000ml 单一的微生物肥料、复合的微生物肥料

《农业微生物学》课件

《农业微生物学》课件

THANK YOU
《农业微生物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农业微生物学简介 • 农业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 农业微生物的应用 • 农业微生物的未来发展前景
01
农业微生物学简介
农业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农业微生物
在农业生产、植物保护和土壤改 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 。
分类
细菌、真菌、病毒等,每种微生 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和作用。
土壤微生物的特性
土壤微生物具有适应土壤环境的特点,如耐酸、耐盐、耐旱 等。同时,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 繁殖,对土壤的改良和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水体微生物
水体微生物的种类
水体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这些微生物在 水体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净化水质、提供氧气等。
农业微生物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养分转化和土壤结构的改善,提高土 壤肥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提高农作物抗病性
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利用农业微生物资源替代化学肥料和 农药,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农 业生产方式,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 全。
通过接种有益微生物,增强农作物对 病害的抵抗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用,降低环境污染。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植物 生长激素或生长调节剂, 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 。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 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用,降低环境污染。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
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污水中的 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净化水
质。Biblioteka 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毒有害物质,修 复被污染的环境。
空气微生物的特性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全世界约有30多个国家100多家公司生产细菌杀虫剂, 品种可达150多个,并已逐渐应用于蔬菜、林业、园 艺、卫生害虫等领域的害虫防治中
苏云金杆菌(Bt)
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 占生物防治剂总量的95%以上,已有60多个国家
登记了120多个品种 美国用以防治蔬菜害虫和玉米害虫的面积分别占总
3、其它
兽药(如吉他霉素、多粘菌素、杆菌肽锌、 新型抗菌肽和溶菌酶)、疫苗(灭活疫苗、 抗体疫苗)
发酵饲料:发酵豆粕、发酵秸秆 发酵床技术(应用技术非常关键) 水质调节剂:EM、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净
水剂(应用技术非常关键)
二、微生物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投资太少,导致新产品开发的后劲不足,上市 的微生物农药品种也不够齐全;生产结构不合 理、企业生产规模小、研究开发与生产衔接不 力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广泛推广应用的主要是井冈霉素、阿维菌索和 赤霉素3种
广东及海南用药研发方向
杀虫剂:抗性小菜蛾、蓟马、跳甲用药为开发 方向
杀菌剂:青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用 药为开发方向
1993年。国内第一个昆虫病毒杀虫剂—棉铃虫核 型多角体病毒(HaNPV)完成了产品注册登记,标 志着我国昆虫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开始从实验室走 向实用化
斜纹夜蛾NPV(虫瘟一号)、茶尺蠖NPV、茶毛虫 NPV、黄地老虎GV及菜青虫GV杀虫剂
微生物杀菌剂
微生物杀菌剂是一类控制植物病原菌的制剂,主要有农 用抗生素、细菌杀菌剂、真菌杀菌剂和病毒杀菌剂等类 型。微生物杀菌剂主要抑制病原菌能量产生、干扰生物 合成和破坏细胞结构。内吸性强、毒性低,有的兼有刺 激植物生长的作用。
新型微生态制剂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案例探讨培训ppt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案例探讨培训ppt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CRISPR-Cas9等工具,实现对作物基因的精准编辑,以达到改 良作物性状的目的。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为 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微生物肥料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的原理
微生物肥料通过施入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 用量,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持。
04
生物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 生潜在风险,需要进行长期的安全性 评估和监测。
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农业 领域的应用也需要考虑潜在的安全性 问题,如脱靶效应和基因突变等。
基因编辑技术有助于快速培育抗病、抗虫、抗旱等性状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 动来增加植物养分供应的肥料,具有提 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
生长等作用。Leabharlann 微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 低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
转基因作物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有 效地将优良基因导入到传统育种中难 以改良的性状,缩短育种周期,提高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通过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以达到改 良品种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系统,它能够高效、精准地编辑生物体 的基因组,为农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课件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课件
不同根瘤菌种的类菌体形状不相同。 eg:苜蓿根瘤菌的类菌体一端稍膨大呈棍棒状 大豆根瘤菌的类菌体呈细长稍弯的杆状,偶尔一端膨大或分叉 紫云英根瘤菌的类菌体则一端膨大呈茄子状:豌豆根瘤菌的类菌体分叉 呈Y、T、X等形状 根瘤菌腐败后,类菌体散入土壤中,崩解成小球状曲体,最后又发育 成有鞭毛的短杆状菌,进行分裂繁殖。
➢复合菌种:用同一根瘤菌的不同菌株复合的,也有用根瘤 菌与其他微生物,如假单胞菌、粪产碱菌等合用以增强其结 瘤性能,国外有人将此种制剂称为第二代接种剂。
➢在我国的产量和质量发展都不快的主要原因 :
根瘤菌接种剂对生产条件要求较严格 根瘤菌的代时较长,快生菌为3~6h,慢生菌为8~10h 应用对象仅限于豆科植物 结瘤竞争问题 菌株选育 应用条件
维生素 维生素对根瘤菌的发育影响较大,特别是B族维生 素可使根瘤菌的生长速度加快几倍到几十倍。
根瘤菌的培养特性 根瘤菌为好气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25~28℃,最适pH值为6.5~7.5。培养过程中产酸,因此培 养基中需加入碳酸钙中和。
➢根瘤菌的专一性
各种根瘤菌都与各自相应的豆科植物建立共生关系,形 成根瘤,表现了根瘤菌的专一性。 eg:豌豆根瘤菌只能在豌豆、蚕豆的根部形成根瘤 大豆根瘤菌只能在黑豆、黄豆、青豆的根部形成根瘤 豇豆根瘤菌只能在豇豆、花生、绿豆、赤豆、羽豆,利刀豆的 根部形成根瘤。
➢ 消毒:将清洗后的滤膜放入滤器中一起进行蒸汽 热压灭菌处理121℃30分钟,也可采用其它灭菌 方法处理。
➢ 过滤液体时滤膜必须处于湿润状态,否则将影响 过滤速度。若因灭菌处理使滤膜呈干燥状态,需 用无菌水润湿后使用。
微孔滤膜运输与保存 ➢ 纤维素滤膜为易然品,在运输和贮存时要
远离火源。 ➢ 微孔滤膜必须在常温和相对湿度60%条件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放线菌的孢子和细菌的芽 孢及酵母。不同环境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很大差异。 公共场所、街道、畜舍、屠宰场及通气不良处的空气中微生 物的数量较高。空气中的尘埃越多,所含微生物的数量也就 越多。室内污染严重的空气微生物数量可达106个/m3,海洋、 高山、乡村、森林等空气清新的地方微生物的数量较少。空 气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病原微生物、它们直接来自人或动物呼 吸道、皮肤干燥脱落物及排泄物或间接来自土壤,如结核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流感嗜血杆菌和病毒等。 患病者口腔喷出的飞沫小滴含有1~2万个细菌。
第一节 微生物农药
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在细胞内形成杀虫的伴胞晶体和水 溶性的外毒素(苏云金素)。伴胞晶体被敏感性昆虫的幼 虫吞食后,在其碱性的中肠溶解成原毒素,并进而在昆虫 肠道被蛋白酶水解激活,产生毒素核心片段(δ内毒素)。 它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能快速并不可逆 地插入细胞膜,形成孔洞,从而破坏细胞的膜结构与渗透 吸收特性,使中肠上皮细胞裂解崩溃,最终导致昆虫的死 亡。
第一节 微生物农药
1.细菌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简称Bt杀虫剂,是当今使用 最广泛和产量最大的细菌杀虫剂。它是由昆虫病原细菌苏 云金杆菌的发酵产物加工而成,能防治直翅目、鞘翅目、 双翅目、膜翅目等上百种害虫,如稻纵卷叶螟、棉铃虫、 茶毛虫、玉米螟等。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之所以成为目 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深受欢迎的农药,除其杀虫效果 好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畜无伤害;对植物不产生药害, 不影响农作物的色、香、味;也不伤害害虫的天敌和有益 的生物,能保持使用环境的生态平衡;对土壤、水源、空 气环境不造成污染,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12、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12、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Bacillus(杆菌) Enterobacter(肠杆菌) Pseudomonus(假单胞菌)
最重要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lus thuringiensis, Bt)
(1)Bt生物杀虫剂简介
G+,短杆菌,形成芽孢,周身鞭毛或无鞭毛;
伴孢晶体;
1902年发现,1951年发现商业价值;
寄生130多种鳞翅目幼虫中; 膜翅目、翅目、直翅目和鞘翅目体内控制毛虫、 毒蛾、白菜金翅夜蛾、烟草天蛾等; 各亚种、各菌株所毒杀的昆虫对象不完全相同。
第一节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
菌肥,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或
有效磷、钾的含量,或将土壤中一些作物不能直 接利用的物质,转换成可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或提高作物的生长刺激物质,或抑制植物病原菌
的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的营养条
件,提高作物产量。
一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1. 氮肥:增加土壤氮素和作物氮素营养,如 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 2. 分解土壤有机质的菌肥:有机磷细菌肥料、 综合性菌肥等; 3. 分解土壤中难溶矿物质,钾细菌、无机磷 细菌肥料等; 4. 防治植物病害,刺激植物生长:芽孢杆菌 制剂,抗生素肥料等; 5. 增加作物根吸收营养能力:菌根菌肥料等。
由我国研制的绿僵菌农药,虽速效性较低,但
7-9天可使蝗虫集中大量死亡, 能有效控制蝗
虫种群数量。药后持效期15天以上。
3、病毒杀虫剂
昆虫受病原微生物侵染死亡很常见,如病毒、细
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已发现的昆虫病毒有
1200种。
优点:病毒杀虫剂宿主特异性强,能在害虫群内传 播形成流行病。也能潜伏于虫卵,传播给后代,持 效作用长。 缺点:需通过寄主昆虫才能增殖,宿主范围;窄致 死的时间太长(杀虫慢);施用效果受环境、温度、 阳光、气候的影响大。

《微生物工程》课件

《微生物工程》课件

基因工程的工具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质粒载体 等。
外源基因的导入
通过转化、转导、接合等方法将外源基因导 入微生物细胞内。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实现外源基因的表 达和调控。
微生物的发酵工程
发酵的定义
在一定的条件下,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特定的代谢产物。
发酵的类型
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等。
微生物的纯化
在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其他杂 菌,获得纯培养物,即单一菌种。
微生物的计数
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 等方法,对微生物的数量进行测定。
微生物的鉴定
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等方法 ,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 类。
微生物的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定义
通过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内 ,实现基因重组和表达。
真核微生物
总结词
真核微生物是一类具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 藻类等。
详细描述
真核微生物具有较为复杂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 遗传物质呈染色体状态。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 固氮等,同时也有一些对人类有益的应用,如发酵、食品加工等。
21世纪初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 物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
20世纪40年代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如青霉素 的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微生物工 程进入工业化时代。
20世纪70年代 基因工程的兴起,通过基因重组 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造,提高了 微生物工程的效率和灵活性。
05
CATALOGUE
微生物工程的未来展望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二、无菌技术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 防止杂菌污染 , 主要包括 消毒 和 灭菌 。
无菌技术除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
还有什么作用?
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
二、无菌技术 1.消毒 (1)概念
使用较为 温和 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 表面 或内部 一部分 微生物。 (2)消毒方法
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 接种结束后 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接种环共需灼烧 几次?
6次
【问题探究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避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问题探究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 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划线后,线条末端酵母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 少 ,每次从上一次 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酵母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 减少 , 最终能得到由 单个 细胞繁殖而来的 菌落 。
培养、分离出 特定微生物
鉴别不同种类 微生物
【注意】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生物,只能在活细胞中营寄生生活,目前不能
利用人工培养基来培养。
一、培养基的配制 4.培养基的营养构成:(1)基本成分
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组分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100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组成
含量
怎样才能保证无处不在的杂菌不混入发酵物呢?
应该先对制作用具和原料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纯的菌种,并 控制发酵条件,避免杂菌进入。
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 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
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 ①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
②确保其它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 ——无菌技术、微生物的纯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微生物农药的种类
• 细菌杀虫剂 • 真菌杀虫剂 • 病毒杀菌剂 • 农用抗生素 • 微生物除草剂
20
微生物农药的特点:
对脊椎动物和人类无害,不污染环境; 对植物无毒害; 能保护害虫天敌; 昆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自然传播感染能力:有些昆虫病原微生物,可
在昆虫群落中自然传播感染成流行病; 容易进行大量生产。
6
但不同形状的类菌体,受寄主细 胞的制约,如花生根瘤中呈球形,蚕 豆根瘤中常呈梨形或膨大杆状,大豆 根瘤中主要以稍大有杆状存在。形态 上高度分化的成熟类菌体一般不能再 分裂繁殖(只有形态上分化不明显的 类菌体大部份在培养基上可以再分裂 繁殖,如大豆),它们将随着根瘤的 衰败而解体,释放到土壤中,呈小杆 状、球状。
4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 2.促进作物生长 3.增强植物抗病、抗虫等抗逆能力 4.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5
(二)微生物肥料种类
1.根瘤菌菌剂 用于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接种剂。
是用人工选育出来的高效根瘤菌株经大 量繁殖用载体吸附制成的,是迄今为此 世界上研究最早、应用时间最长、生产 量最多、应用最广泛和效果最稳定的微 生物肥料之一。
11
3.解磷微生物菌剂
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的细菌制成的解磷 细菌肥料,使解磷细菌在作物根际形成一 个磷素供应较为充分的微区,因磷细菌在 生长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有机酸和如 植酸酶的酶类,使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形成 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供作物吸 收利用。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菌种为巨 大芽孢扦菌。
应用多年的“5406”即属此类,应用后不仅有 肥效作用而且能抑制一些作物病害,刺激和调 物肥料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或一种微生物 与其它营养物质复配而成的一种新型肥料。
18
二、微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物来防治植物病虫害和杂 草危害的一类微生物制剂。当这些病原体和拮 抗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为昆虫吞食、接触或病 菌感染后,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毒素的作用而 使害虫和病原菌的新陈代谢受影响,破坏其机 体器官,影响其发育繁殖或变态,从而达到灭 菌防病的目的。
12
4.硅酸盐微生物菌剂
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营养元素, 并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可以刺激作物 生长的激素类物质,在植物根际形成优势 种群,可抑制其它病原菌的生长,因而达 到增产效果 。
13
5.光合细菌菌剂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生物,广泛分 布于海洋、江河、湖泊、沼泽、池塘、活性污 泥及水稻、水葫芦、小麦等根际土壤中。它能 促进土壤中放线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增强农产品的耐贮性和提高品质,降解土壤中 残留的农药及其它有毒物质。与生产应用关系 密切的光合细菌主要是红螺菌科中的一些种、 属。
7
有效性:类菌体的高效的固氮能力。但 并不是能够结瘤的菌株都能固氮,据它 们在根瘤中是否固氮而分为有效菌株和 无效菌株,它们形成的根瘤分别称为有 效根瘤和无效根瘤。许多无效根瘤的结 瘤能力比有效根瘤强 。
8
互接种族:从一个属植物根瘤中分离 的根瘤菌能够在其它属植物上结瘤, 人们将这种能相互利用同一根瘤菌菌 株形成共生体系的豆科植物称为“互 接种族”。如:大豆族只有大豆一属 植物;豇豆族包括豇豆、花生、绿豆、 赤豆、猪屎豆和胡枝子等许多植物。
10
2.固氮菌菌剂
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固氮能力比共生固氮的根瘤菌 要少得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更易受到环境条件中 氮素含量的影响。但在实践中发现,它们对作物的 作用除了固氮外,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产生多种植 物激素类物质。1991年Coppla等从圆褐固氮菌细胞 浸出液中发现了植物刺激物质;1974年Barea等用 雀稗固氮菌培养物处理几种植物的幼苗和根部,均 有根、叶增重的结果。
第六章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1
一、微生物肥料 二、生物农药 三、食用菌 四、微生物饲料 五、沼气
2
(一)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及主要作用
国际上对于广泛用于农业生产的菌肥称为生物肥料 (Bio-fertilizer),我国称之为微生物肥料(Microbial fertilizer)。
3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和国际上一样,是从豆科 植物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始的。起初只称为大豆或花生 根瘤菌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一些生物固氮组织近 二十年来发展并推广这项技术,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 从土壤肥力而言,根瘤菌肥料还有增加土壤氮素提高土 壤肥力的作用,这是其它非豆科植物所没有的,因此豆 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农业和牧草生产上有重要意 义。
21
三、食用菌
• 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可供食用的 真菌有2000多种。
• 常见栽培品种有双孢蘑菇、草菇、金针菇、 平菇、香菇、猴头菌、木耳、银耳、灵芝、 和茯苓等。
9
根瘤的形成
①根瘤形成过程的主要步骤:特定的根瘤菌与相应的豆 科植物相互辩认使根瘤菌特异地吸附在根毛上 二者 相互作用使根毛变形,主要表现卷曲或分枝 细菌进 入根内 形成侵入线 侵入线发展,进入根皮层后 导致一部份细胞转化为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根 瘤开始发育 根瘤菌从侵入线内释放到根瘤细胞中繁 殖,而后转化成类菌体形态 豆血红蛋白出现,固氮作 用开始。
14
7.促生菌剂
指通过接种在植物根际增殖且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土 壤细菌称为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 作用机理:①分泌植物促生物质;②改善植物根际的营 养环境。加强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促进了植物营 养元素的矿化,增强了对作物营养的供应;③对作物 病害的生物控制作用,主要是能够产生抗生素、胞外 溶解酶、氰化物和铁载体,还有可能是改变根际微环 境平衡,促进作物生长;④对污染物的降解;⑤对豆 科植物结瘤的促生作用。
15
6.菌根菌剂
使用的菌种包括由多数内囊霉科属或种形 成丛枝状菌根,简称AM真菌。目前的土法生 产已能够解决小批量生产问题,用于名贵 花卉、苗木、药材,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6
8.抗生菌肥料
指用分泌抗生物质和刺激素的微生物制成的 肥料产品,使用菌种通常是放线菌,如细黄链
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sis)。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