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与工程网址大全

材料科学与工程网址大全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成员,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家级学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颗粒学会含学会建设,学会会员,学会活动,科学普及。

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网从事纳米科技研究、开发的研究单位。

纳米科技基础数据库中科院数据库网站,提供国内外纳米科技基础数据研究信息的平台。

纳米科技网含纳米新闻、纳米科技、纳米论坛、纳米产业等内容。

纳米科技网介绍纳米科技。

电子材料大市场含电子材料新闻、资讯、科技、论文、产业等内容。

浙江纳米提供纳米行业信息、科研发展动态。

中国超硬材料网介绍人造金刚石原料、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的行业信息。

中国电子材料网提供信息产业基础产品及材料信息。

中国粉体工业信息网介绍超细粉体研究、动态信息与工程技术开发。

中国功能材料网主要报导中国功能材料领域的现状、动态与信息。

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提供材料学科的各类文献资源以及导航。

材料与测试网提供材料与测试领域的信息服务。

纳米数据中心提供纳米科研成果信息、资源,查询、学术交流的平台。

奈米科学网<BIG5>提供纳米科学相关新闻、活动、文献。

.tw中国玻璃工业网提供行业信息。

中国激光玻璃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玻璃研究室,批量制造激光玻璃及相关玻璃的研究生产机构。

中国纳米网纳米技术的行业信息。

中国银专门介绍纳米银、纳米技术、胶银、银溶液等产品及应用。

材料科学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

/bjkpzc/kjqy/clkx/index.shtml材料科学关于材料科学各方面的介绍。

/gkjqy/clkx/index.htm材料索引提供世界各地25000多种材料的目录。

/works/iii放电等离子烧结<English>介绍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机制及原理,提供国外放电等离子烧结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应用。

广州市纳米技术信息中心含新闻中心,广州纳米科技,纳米产业,纳米人才等。

贵州新材料信息网材料新闻与科研动态,及贵州材料基地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元素、物质、材料第二节材料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2.1 材料与人类的日常生活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2.3 材料与国防现代化第三节怎样得到新材料第四节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要素第二章材料的微观世界第一节固体原子间相互作用和材料分类1.1 元素周期表及电负性1.2 原子结合能与结合力1.3 化学键1.4 材料分类第二节固体中原子的排列2.1 晶体结构2.2 准晶、非晶、液晶结构2.3 晶体缺陷第三节相与组织3.1 相与组织3.2 相的分类3.3 相图3.4 Fe-C 二元相图第四节固体中的电子4.1 单个原子的电子分布4.2 晶体中的电子4.3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第三章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第一节结构材料1.1 材料在承载时发生的变化1.2 金属材料1.3 无机非金属材料1.4 有机高分子材料1.5 复合材料第二节功能材料2.1 功能材料性能简介2.2 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2.3 光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2.4 磁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1.1 材料工艺的重要第四章材料工艺第一节材料工艺的重要性1.2 材料工艺的创新途径1.1 材料工艺的重要1.3 材料工艺的经济性、稳定性和环境兼容性第二节生产工艺2.1 金属材料2.2 陶瓷材料2.3 高分子材料2.4 单晶材料第三节加工工艺3.1 金属加工工艺3.2 塑料和橡胶的加工工艺3.3 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第四节材料工艺性能的表征4.1 直接实验法4.2 相关法第五节新工艺新技术5.1 表面改性5.2 金属雾化喷射沉积5.3 金属半固态加工5.4 自蔓延合成技术第五章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原则第一节产品、工程的质量与材料第二节失效分析及其重要性第三节选材原则与方法3.2 选材方法第四节零件失效分析4.1 失效过程和产生失效原因的特点4.2 失效分析的正确思路4.3 断裂失效4.4 磨损失效4.5 环境介质作用下的失效4.6 金属失效的预防3.1 选材原则。

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认识和了解

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认识和了解

专业介绍与概论作业题目: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班级:学号:姓名: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在上大学之前,我无意中就了解到当今世界的三的经济支柱是材料,信息,能源。

又发现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在高中通过对物理化学的不断学习,才使我在高三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材料科学工程专业,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上大学后,我对本专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咱们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建筑材料工程,表面工程三个方向。

下面是我分别对这三个方向的了解。

1。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材料这好理解,就是金属做的材料,一般以铁为主,钢一类,使用很广。

热处理可以简单的分为组织结构控制和表面处理。

组织控制就是:淬火、正火、回火、退火,通过控制钢铁的加温温度,将金属原本的缺陷得以弥补,也可以将原来比较软的钢变硬,原来很脆的便的柔韧,这要看具体的工件的工作要求。

在当今社会生产中,金属材料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尤其是钢铁材料,在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建筑以及国防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他。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一点,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研制新材料和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

后者是最广泛,最常用的方法.热处理是一种综合工艺.热处理工艺学就是研究这种综合工艺的原理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从事金属材料的设计、使用、质量控制和检验,热处理,研究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研究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合金、功能材料及特殊性能合金,通过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毕业生应获掌握物理化学、金用学、金属材料学等材料科学的理论;掌握金属材料的冶炼、铸造、冷热加工和热处理等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具有材料的基本检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具有正确选择、合理使用金民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专业解读

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专业解读

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专业解读一、专业解析材料无处不在大千世界中的材料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吃、穿、住、行,每个人每天会碰到诸如金属、橡胶、磁性、光电等众多材料,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科学的身影。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

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

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什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里材料类之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等几个主要的专业方向。

材料类还包含很多专业,主要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一般会安排基础科目的学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C语言、英语等。

高年级以后会开设专业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材料工程基础、材料专业基础实验、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现代材料研究技术,等等。

(专业课程因各校侧重不同会有一定差异)二、专业与就业就业率比较稳定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1.2万人-1.4万人。

就业保持稳定,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一直处于90%-95%之间。

业内人士表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广泛,在工科专业中就业率不算最高,但是还是比较稳定的。

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100%,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多在京、津、沪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北京。

材料学概论1-绪论

材料学概论1-绪论
《材料学概论》
材料是人类文明 发展的物质基础
内容:学习材料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涉及 到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目的:材料类专业的入门课及专业基础课 之一。了解材料的基本知识,逐步扩大材 料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分析和解决有关材 料问题的初步能力。
第一章 绪论
1. 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3. 材料学的形成和发展
晶体管小到用 电子显微镜都 难以观察!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
SiC, GaN, ZnO 等,半导体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 料,是继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硅(Si)和第二代半导 体材料砷化镓(GaAs)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半导 体材料。 在高技术中,尤其是军用和光电子 领域有优势,可以应用于: 1)高温器件
2)高功率器件
3)高频高速 4)发光与激光
SiC与Si使用范围比较
击穿电压
SiC
电子漂移速度
Si
导热率
使用温度
(使用温度>500 º C)
SiC研究和应用现状
高质量大尺寸的 SiC 晶体几乎被美国 Cree公司垄断。我国生产器件用的SiC 晶体全部依赖进口。 2英寸晶片售价为:500-800美元/片
1927~1937 1937~1966 1966~1975 1975~现在
采矿工程与冶金
采矿与冶金 冶金 冶金与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3.3 材料科学的内容
材料科学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四面体来表示,也就 是材料科学是研究一种材料的成分(结构)、合
成(工艺)、性质与效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效能(performance)
2010
2020
在发动机上叶片材料应用的年份
合金晶粒结构的变化(约1970年代)

材料科学概论作业题

材料科学概论作业题

1、简述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之间的辨证关系传统材料是指已经成熟而且在工业生产中已大批量生产的材料。

新型材料是指那些已在发展,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材料。

传统材料可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附加值而变成新材料。

新型材料经过长期生产和应用可转变成传统材料。

传统材料是新型材料的基础,新型材料是传统材料的推动力。

2、按物化成分可将材料分为几大类?他们的性能特征取决于什么?按物化成分可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

它们的性能特征主要取决于化学键。

3、解释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是指人类社会可接受、能经济地制造出有用器件或物品的固体物质。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材料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质和使用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简述合金中两个基本相即:固溶体和化合物的特征及分类?固溶体特征:溶质原子占据溶剂原子晶体中所占部分位置或溶入到溶剂空隙中,并保持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化合物特征:①产生位置总是总是处于固溶体之间的中间位置,也称中间相。

②中间相大多为金属化合物。

③中间相的结合键是各种化学键的混合。

④中间相可用化学式表示,但大多数中间相不遵循化学价规则。

⑤中间相性能:硬而脆,有些具有特殊功能。

固溶体分类:主要为置换型固溶体和间隙型固溶体,置换型固溶体可能是无限固溶体(如Ag-Au、Au-Cu、Mo-W、Cu-Ni、Ni-Fe、Fe-Cr、Au-Ni),而间隙型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Cu-Zn、Ag-Zn)。

化合物分类:正常价化合物—按化合价规律形成(Mg2Si、Mg2Sn、Mg2Pb、BaSe)电子价化合物—按电子浓度规律形成(Cu3Al、Cu5Sn)间隙化合物—过渡金属+小半径非金属元素(C、N、H、O、B)当r非/r金<0.59时——间隙相(过渡金属+ N或H、WC、TiC、VC)当r非/r金>0.59时——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过渡金属+B)、(Cr、Mn、Fe+C)]5、根据所学知识,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首先应考虑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服役环境。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

同学们大家好,祝贺同学们考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

相信在座同学除了对大学生活怎么进行规划感到迷茫,也会对自己所学专业仍然存在疑虑:材料学是研究什么的?我们可以在材料学里学到什么呢?学了这个学科有什么用处呢?因此我们开设这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以解答同学们的这些问题,让咱们对材料学从一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材料的定义首先第一节我们介绍一下材料的定义。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

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

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材料的分类然后我们看材料的分类。

材料可按其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a金属材料(铸铁、碳钢、铝合金)、b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c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d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不同的物质,经人工组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如石墨/铝复合材料、碳/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

按使用用途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的强度、韧性、弹性等力学性能,用于制造在不同环境下工作时承受载荷的各种结构件和零部件的一类材料,即机械结构材料和建筑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不同的物质,经人工组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按照应用领域来分材料可以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按来源可分为人工材料和天然材料。

三、材料的地位和作用1.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我们中学阶段学过经济发展史,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材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切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标志,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石器时代:早在一百万年以前,人类开始进入旧石器时代,可以使用石头作为工具。

一万年以前,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将石头加工成器具和工具如左下角图,在8000年前,开始人工烧制成陶器,用于器皿和装饰品如彩陶双耳罐。

新材料技术概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1页PPT

新材料技术概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1页PPT
线膨胀率是指由室温至试验温度间,样品长度的相 对变化率。
线膨胀系数是指由室温至试验温度间,每升高1度, 样品长度的相对变化率。
通过对材料的热膨胀性能的测量,得到材料的热膨 胀曲线,从而确定材料的特征温度。
α=α石英+ΔL/(L0×ΔT)
(1)
ΔL—— 试样从温度T1至T2时的伸长量
L0 —— 试样在温度T1时的原长 ΔT—— 温度变化的区间
谢谢!
xiexie!
谢谢!
xiexie!
❖ 装上热电偶,使其处在样品正上方。
❖ 接通电源,调整电流,使其按设定的速度 (5℃/min)均匀升温。每5℃作为一个数据记 录点,记录相应的温度和试样的长度。
❖ 结果计算,测定样品线膨胀率和线膨胀系数。 ❖ 绘出材料的热膨胀曲线,确定其特征温度。 ❖ 关闭电源。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数据记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实验器材
激光粒度分析仪 玛瑙研钵/球磨罐 球磨机 电热磁力搅拌器 高温硅钼棒电炉 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陶瓷氧化物粉体,按既定组成化 学计量比称料、配成溶液,加入金属离子总量2倍左右 的甘氨酸,快速搅拌,加热至200℃至发生自燃烧反 应,燃烧产物在高温炉中900℃煅烧,煅烧产物研磨 后即得氧化物粉体。
散射理论和实验结果都告诉我们,散射角θ的大小与颗粒的 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颗粒 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
进一步研究表明,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在 不同的角度上利用光电探测器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将这些 包含粒度分布信息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电脑中, 通过专用软件用Mie散射理论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可 以准确地得到所测试样品的粒度分布。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性能、结构、制备和应用的学科,它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半导体等材料类型。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对于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学科,它关注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制备工艺。

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等,而材料的结构则包括原子结构、晶体结构、晶粒结构等。

通过对材料的性能和结构进行研究,可以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其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利用石器、陶器和金属器的时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工业和科技的进步。

20世纪以来,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历了从传统材料到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的演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和应用等方面。

在材料的设计和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需求、工艺条件和成本控制等因素;而在材料的表征和应用过程中,则需要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改进方向。

最后,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能源、环境、医疗、信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类社会对新能源、清洁环境、健康医疗和智能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应用前景都展现了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材料需求的不断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材 料 概 论 (1)

材 料 概 论 (1)

• 目前复合材料的发展以树脂基复合材料为 主,特别是热固性材料,它的技术最成熟, 应用最广。金属基复合材料大部分处于研 究开发阶段,陶瓷基复合材料则尚处于研 究阶段。 • ②材料的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实现结构/功 能一体化,做到多功能应用。研究者已开 始将氧化物结构陶瓷的透明化和光学特性 相结合,开始重视氮(碳)化物陶瓷的介电、 热导、绝缘等特性的应用。科学家预言, 智能材料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将导致材料 科学发展的重大革命。
目录?第1章绪论?11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2材料的地位和作用?13材料的循环?14工程师与材料?15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16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第2章结构材料?21材料的性能?22金属材料?23无机非金属材料?24高聚物材料?第3章电性材料?31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32超导材料?33铁电压电热释电和介电材料?第4章磁性材料?41材料的磁性?42物质磁性的分类?43磁性材料的分类?44几种新型的磁性材料及应用?第5章超导材料?51超导的基本特征?52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53超导材料的发展历史?54超导材料的应用与前景?第6章智能材料?61概述?62形状记忆智能材料?63电磁流变液智能材料?64磁致伸缩智能材料?第7章光学材料?71光纤材料?72光色材料?73红外材料?第8章新能源材料?81概述?82储氢材料和制氢材料?83燃料电池?84太阳能电池?第9章生物医用材料?91组织工程材料?92血液净化材料?93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第10章抗菌材料?101概述?102抗菌机理?103抗菌塑料?104抗菌纤维和织物?105抗菌陶瓷?106抗菌金属?107抗菌材料的应用?第11章环境材料?111概述?112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113材料的生态设计?114绿色包装材料?115生态建材?116环境降解材料?第12章梯度功能材料?121梯度材料的定义及分类?122热防护梯度功能材料?123梯度折射率材料?124其他梯度功能材料?第13章复合材料?131概述?132增强材料?133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134金属基复合材料?135陶瓷基复合材料?136碳碳复合材料?第14章纳米材料?141基本概念?142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143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144纳米结构单元?145纳米组装体系?146纳米固体材料?147纳米材料的应用?参考文献第1章绪论?11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材料一般是指具有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形态和物理性状的物质即人类用以制造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物质

《材料科学概论》课件

《材料科学概论》课件

02
材料的基本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
导热性
描述材料传输热量的能力。金属 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而隔热 材料如玻璃纤维或泡沫塑料则具 有较低的导热性。
电导率
衡量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金属 是电的良导体,而塑料和陶瓷则 是电的不良导体。
光学性质
涉及材料对光的行为,如反射、 折射、吸收和散射等。例如,镜 子利用其高反射性来反射光。
详细描述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的学科,旨在通过实验、理论分析和计算模拟等方法,探索材 料的内在规律和特性,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材料科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材料科学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材料科学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文明进步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新材料的研 发和应用为能源、环保、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磁学性能测试
包括磁导率、磁化强度、矫顽力等, 用于研究材料对磁场的作用和响应。
材料的化学性能测试
化学稳定性测试
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耐候性等,用于 评估材料在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
腐蚀性能测试
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等,用于评估材 料在特定环境中的耐腐蚀能力。
催化性能测试
通过研究材料对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了解 其反应机理和活性。
硬度测试
通过测量材料表面抵抗被压入或划痕的能力 ,反映其硬度。
材料的其他性能测试
生物性能测试
针对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等进行测试,用于评 估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渗透性测试
针对气体、液体等在材料中的渗透行为进行测试 ,用于评估材料的密封性能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复习思考题1剖析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复习思考题1剖析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磁化曲线:磁感应强度或磁化强度与外加磁场强度的关系曲线称为磁化曲线。

2.磁滞效应及磁化曲线: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磁场强度的变化,这种效应称为磁滞效应。

由于磁滞效应的存在,磁化一周得到一个闭合回线,称为磁滞回线。

3.磁致伸缩:铁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其尺寸伸长(或缩短),去掉外磁场后,其又恢复原来的长度,这种现象称为磁致伸缩现象(或效应)。

4. 硅酸盐材料:化学组成为硅酸盐类的材料称为硅酸盐材料,也称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5. 水泥:水泥是一种粉末状的谁硬性胶凝材料,加入适量水拌合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可将砂、石、纤维和钢筋等材料牢固地念接起来,成为有较高强度的石状体,是建造高楼大厦、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的主要材料。

6. 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材料复合可获得新的材料,这些新的材料保留了原有材料的优点,克服和弥补了各自的缺点,并显示出一些新的特性,这就是复合材料。

7.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

8. 晶体:由结晶物质构成的、其内部的构造质点(如原子、分子)呈平移周期性规律排列的固体。

长程有序,各向异性。

9. 晶粒:结晶物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空间的限制,未能发育成具有规则形态的晶体,而只是结晶成颗粒状称晶粒。

10.晶界:结构相同而取向不同晶粒之间的界面。

在晶界面上,原子排列从一个取向过渡到另一个取向,故晶界处原子排列处于过渡状态。

晶粒与晶粒之间的接触界面叫做晶界。

11.高分子材料: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

12.二、填空题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大类。

材料的电学性能包括电阻率和电导率以及超导电性等。

材料的磁学性能中按照物质对磁场反应的大小可分为顺磁性、抗磁性、铁磁性。

材料的热学性能包括热容、热导率、熔化热、热膨胀、熔沸点等性质。

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资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资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资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涉及材料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学科,其在工程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准备参加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的同学来说,了解相关专业课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备战考研的同学们。

1.《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中的一本经典教材,由陈汝波编著。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晶体结构、缺陷与位错、材料的物理性能、相图与相变等内容。

这本教材逻辑清晰,讲解详细,是初学者入门的首选书籍。

2.《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是由刘汉宏编著,适合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的同学使用。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材料的种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等。

该教材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的学习。

3. 《材料科学基础与材料性能》该教材由陈吉余、陈金星、华夏、秦兆文等编著,主要讲述了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热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这本书不仅内容全面,而且结构条理清晰,适合作为备考参考资料。

4.《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该教材是由杜育朝编著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教材。

该书首先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接着就材料的种类、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详细讲解,还包括了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材料的损伤与断裂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内容全面,适合做为考研备考资料参考。

5. 《材料物理基础》该教材是由黄克智主编的材料物理基础教材,主要介绍了材料物理方面的知识。

该书内容包括晶体物理学、缺陷与非晶体、磁性材料、电介质材料等,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参考。

除了以上推荐的教材外,还可以参考一些学术论文和期刊,以加强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解。

例如,可以阅读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研究学报》、《材料导报》等。

这些期刊中刊载了许多权威的学术论文,对于加深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非常有帮助。

《材料学概论》教学大纲

《材料学概论》教学大纲

《材料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MEN2032课程类别:学科根底课程授课对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课学期:秋季学分:2 学分指定教材:许并社《材料科学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3年一、教学目的:材料学概论是一门专业的根底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确定的根本概念,初步生疏材料世界的概貌,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构造、合成加工与性能特点有确定的生疏,为后面的专业根底课及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一、材料的定义材料与物质的关系二、材料的重要性材料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材料的进展概况、材料是高技术的基石三、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2、教学要点材料定义,材料按化学组成、构造及性能特点分类其次章材料学纲要1、教学内容第一节材料的成分与组织构造一、成分与构造结合键、固溶体与化合物二、材料的组织材料组织、组织构造分析工具其次节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材料的成型方法、自由流淌成型、受力流淌成型、受力塑性成型等第三节材料的性质与使用性能一、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使用性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材料的动载力学性能第四节构造材料的失效脆性断裂、韧性断裂2、教学要点(1)材料成分、材料构造、材料组织的定义。

(2)材料的性质与使用性能如金属晶体可以经受较大的塑性形变的缘由。

第三章金属材料1、教学内容第一节铁及铁基合金概述一、纯铁纯铁特点、铁的同素异构体二、碳钢碳在铁碳合金中的作用〔共晶转变线、共析转变线、珠光体〕、碳钢分类、碳钢的牌号及用途其次节钢的热处理一、钢的热处理根本原理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冷却时的组织转变二、钢的常规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第三节合金钢一、概述合金钢的分类、合金钢的编号、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二、工程构件用钢工程构件用钢的化学成分特点三、合金渗碳钢钢的渗碳、渗碳钢应具有的性能、渗碳钢的化学成分特点四、不锈钢合金化〔成分〕的特点第四节铸铁一、概述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铸铁的组织和分类、铸铁的性能特点二、灰(口)铸铁灰(口)铸铁的成分三、球墨铸铁球墨铸铁的成分和球化处理、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四、蠕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黑心可锻铸铁第五节非铁金属及其合金一、铝及其合金纯铝、铝合金二、钛及钛合金纯钛、钛合金、钛合金的进展三、轴承合金轴承合金的性能、常用轴承合金2、教学要点(1)了解铁碳合金相图分析。

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

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

《材料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小时))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54(54小时主讲人:杨振国室407室办公室:先进材料楼407电话:65642523话: zgyang@ 电子信箱:电子信箱电子信箱::本课程主要教学参考书课教参考1. W. F. Smith & J. Hasgemi,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ed)McGraw Hill and Engineering (4th ed) , McGraw Hill , ed) , McGraw Hill , 20062006 2. 石德珂主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R.W. Cahn, The Coming of Materials Science, Elsevier, 2001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注:(中译本)《走进材料科学走进材料科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4. 冯端、师昌绪、刘治国,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5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材料科学基础5. 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6. 胡赓祥、蔡珣主编,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1课教参考本课程主要教学参考书7. 顾家琳编著,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J. P. Schaffer,The Science and Design of Engineering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9Materials,McGraw注:《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中译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D. R. AskelandAskeland,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9. D. R.9D R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5th), Nelson , Division of Thomson Limited, 200610. W. D. CallisterCallister,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10. W. D.Introduction, John Wiley & Songs Inc.,200711. Y.W. Chuang,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7本课程网址:http://10.108.0.74/s/255/t/550/main.jspy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材料与物质1.1 材料与物质材料的分类1.2 材料的分类会1.3 材料与社会发展1.4 材料科学与工程1.5 材料科学在工程中的作用1.6 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重点1.1 材料与物质●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B)一、中翻英1、铝;铜;银;镍;磷;金;白金;铁;铝镁合金;1、aluminum ; copper ; silver ; nickel;phosphorus;aurum;platinum;iron;aluminum-magnesium alloy; 2、先进陶瓷;黏土;陶瓷材料的制作工艺;硫2、advanced ceramics ; clay ; manufacture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of ceramics ; sulfur3、玻璃;水泥;耐火材料;陶器3、glass ; cement ; refractory materials ; pottery4、连锁反应;先进无机材料;传统陶瓷;瓷器4、chain reaction ; advanced inorganic materials ; porcelain5、铸铁;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陶瓷装甲片5、cast iron; structural ceramics; functional ceramics;ceramic armor plate6、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稀有金属;复合材料;6、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organicmaterial;polymers;metallic material;rare metals;composite material;英翻中1、classification of materials ; mechanic property1、材料分类;力学性能2、Composite materials ; nano-ceramic2、复合材料;纳米陶瓷3、Composition of glass ; microstructure of ordinary ceramics3、玻璃成分;普通陶瓷显微结构4、chemical bond and synthesis method ; crystal phase4、化学键合和合成方法;晶相5、simple cubic lattice ; titanium5,简单立方晶格;钛6、atom structure;covalent bond;mechanical behavior;6、原子结构;共价键;机械性能二、选择题(D)1、Which are not metal materals below __?A. aluminumB. copperC. silverD. Cement1、不属于金属材料__?(D)A.铝B.铜C.银2、The castironincludes——。

(ABD)A. whitecastironB. alloycastiron、C. pigironD. graycastiron2、铸铁包括-。

(ABD)A.白铸铁B.合金铸铁、合金铸铁C.生铁D.灰铸铁3、Whichis/arethenonferrousmetals——?(ABC)A. aluminumB. copperC. goldD. wroughtiron3,这是/是有色金属-?(ABC)A.铝B.铜C.金D. 熟铁4、Whichis/areinorganicnonmetallicmaterials——?(CD)B. cementC. plasticD. lead4,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CD)A.玻璃B.水泥C.塑料D.铅5、Which process below does not belong to the traditional ceramics __?(C)A. mixingB. formingC. so-gel methodD. drying and sintering5、以下过程不属于传统的陶瓷__?(C)A.混合B.形成C凝胶法D.干燥和烧结6、Thealuminumdoes not havethefeature(s) of——。

A. willnotrust(CD)B. easilymachinedC. yellowcolorD. veryhard6、铝铝不具有()的特征。

(CD)A.不锈B.容易加工C.黄色D.很硬7、Polymerscienceismadeupof——。

(ABC)A. physicofpolymerB. chemistryof polymerC. processofpolymerD. applicationofpolymer7,高分子科学是由-。

(ABC)A.物理聚合物B.化学聚合物C.过程聚合物D.应用聚合物8、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include __?(ABCD)A. maerials behaviorB. costC. environmental acceptabilityD. synthesis and production method8、影响材料应用的因素包括__?(ABCD)A.材料行为B.成本C.环境可接受性D合成与生产方法9、Which isarethestepsoffreeradicalpolymerizationreaction——。

(C)A. initiationB. propagationC. poly condensationD. termination9,哪一个不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步骤-。

(C)A.起始B.传播C.缩聚D.终止10、Which characteristic(s) is/are belong to ceramics __?(CD)A. low ductilityB.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C. high melting pointD. good heat resistance10、特征(S)是属于陶瓷__?(CD)A.低延性B.高抗压强度C.高熔点D.耐热性好三、简答题1.What are metallic materials ?2.what are polymers ?3.what is the Portland cement ?4.please clarify the concept of setting for cement ?1什么是金属材料?2.什么是聚合物?3.什么是波特兰水泥?4.请简述澄清水泥凝固的概念?5.解释水泥制作工艺1.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

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Metal material refers to metal elements or metal elementsmainly composed of me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 collectively. Including pure metals, alloys, metal materials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special metal materials.2.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ar compound):所谓高分子化合物,是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Compound (high molecular compound) (macromolecular): theso-call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refers to those by a large number of atoms or atomic groups mainly covalent bonding and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more than ten thousand of the compounds.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化合物。

(可分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ompounds having a relatively large molecular weight and having a repeating structural unit formed by covalent bonding of thousands of atoms. (can be divided into inorganic polymer compounds and organic polymer compounds)是由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高分子、大分子等。

大多数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到百万之间,其分子链是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

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

高分子通常由10^3~10^5个原子以共价键连接而成。

由于高分子多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因此也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用于聚合的小分子则被称为“单体”。

A compound of a relatively high molecular weight molecule, also known as a macromolecule or macromolecule. The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f most polymers is between ten thousand and 1 million, whose molecular chain is formed by repeated linkage of many simple structural units through covalent bonds. Generally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higher than 10000 of the molecule called polymer. Polymers are usually covalently linked by 10^3 ~ 10^5 atoms. As polymers are made from small molecules through polymerization, they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polymers or polymers ".举例:纤维素、蛋白质、蚕丝、橡胶、淀粉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以高聚物为基础的合成材料,如各种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与粘接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