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课堂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
第一篇绪言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这一概念是由恩格斯提出的。
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重点在科学研究的方法,科技创新的方法。
二、古代自然观
(一)中国古代自然观
1、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五行说:商以前。“五行”的正确顺序为水、火、木、金、土。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之,以成万物。土是核心。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世界万物,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二)古希腊的自然观
2、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0-470,古希腊
(1)火为世界的本原
(2)罗各斯,该词逻辑一词的本原。事物按各种逻各斯变化,逻各斯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3)万物皆流,即事物总是在运动变化的。
(4)对立面的同一、转化和斗争
蜜月正常,蜜年不正常;七年之痒正常,七十年之痒不正常;快乐一阵子正常,天天都快乐,就不正常了。这些都是辩证法在起作用。
3、毕达哥拉斯学派
该学派对数学的重视对西方后来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可惜中国没有这样一个学派,要不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一定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1)数既万物。一切数量都可公度。所谓公度,就是指一个事物用一个规定好的单位去度量,必定是一个整数或者分数。
2)和谐说
(3)灵魂转世说:灵魂不灭,可以转世
医学哲学与它的历史哲学命运
1 这个学科,这个事,这段历史,一种观念
“个体发生是种系发生的简洁、快速的重演。”这就是恩斯特·海克尔(Emst Haeckel,1834-1919)对其重演理论简练精辟的申明,这一观念,非常哲学地说明,个体发育的过程,尤其生命的高级形态的个体发育,是以相应的次序相当精确地重复或重演了地球上生命演化历史循序渐进的阶段,这个后达尔文主义进化思想被介绍给我们的先辈,甚至因为严复们的推波助澜,搅乱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那是哲学,是医学的政治和医学的辩证法,是
医学的神圣宣誓。1
2 怀旧与去神圣化
如此,我们就要在回顾的同时,品评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眼下,就好似市场经济的风暴夺获了诗意、浪漫、价值与意义,功利的涌潮改变了生活中一切美丽、光明、高尚的东西,丑陋、贪婪、琐屑充斥于我们的生活,我们躯体与精神的生命也面临被啃噬或蚕食的命运。人们被狂躁、抑郁所压挤,就此,美德被很多人扔进了荒蛮的沼泽地。
文化是不能复兴的,我们心向往之的是没有伤痕的未来。我们无法脱离环境的囹圄,去创造未来,那几位了不起的学者:钟林、彭瑞聪、艾刚阳、杜治政、邱仁宗、程之范、梁浩才、张慰丰、阮芳赋、马伯英、石大璞、何兆雄……等等,值得我们感激,他们以其正义的冲动,和整个时代的“辩证法运动”的脉率几乎同步,把那个哲学重新返注入沉闷的生命科学,启发和复苏了科学家与医生们的哲学良知,并很早用“医学辩证法“、通过引进“生命伦理”和“社会医学“等,集合了一批智者,开了很多有意义的回忆,培训了一批继承人,译写和编辑了一大批书刊,发表了很多启蒙时代的论文,真的兴起了一场思想规模化的运动。这本身就值得追忆与纪念。
3 为了书写正义
人生而平等。对平等的追求是一种人类的精神,包括对罗尔斯“差异原则”即如何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正义理论,是医学社会的伦理内核。生命伦理必须保证“无知之幕”下的最弱者的健康利益选择与保健权利的充分享有的可能性,这一伦理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立法来表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哲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它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10正义理念的三项基本原则,主要围绕平民权利的价值,合理性原则、民主原则和道德限度原则都是为追求人民的正义,而法律的强制性特征必须由道德加以证明
4 “医学与哲学”,行动在继续
任何没有体系的东西都是模糊而沉重的,由于缺乏条理使理论也陷于混乱。我们需要更为精致的思绪,使我们的精神成为细腻的、清晰的、明达的目的论的伦理化构成。医学哲学与生命伦理学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丢失了基本骨骼,多年来一直是一种浑沌的集合,在“混合后果主义”(mixed consequentialism)的主宰下,发育迟滞、思维鲁钝、肉身畸形,医学人文精神应努力补偿这一学科发育中的缺陷。
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
器官移植中主要的伦理学问题是提供器官的供者在什么情况下提供的器官:是否自愿或事先有无同意捐献器官的意愿?是否供者可以不需要这个器官而保持其生活质量?抑或供者已经不再需要所提供的器官?答复如果都是肯定的,器官移植就可视为符合伦理学。
器官移植在二十世纪以前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二十世纪初期,医学界对治疗那些身体某个器官功能严重衰竭的病人依旧束手无策。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器官移植在当时只是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到了五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医生开始进行人体试验,但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器官移植的效果不尽人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诺华公司发明了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新山地明)。环孢素的发明使移植后器官存活率大大提高,器官移植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是二十世纪尖端医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用自然辩证法指导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