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墓及其石雕研究的回顾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去病墓及其石雕研究的回顾及思考
沈琍
【作者简介】沈琍,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市710065
【摘要题】中国美术史研究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conduct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Huo Qubing tomb and sculptures affiliated to this burial during last century. To be more specific, this review covers studies from the initial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naming of sculptures to later researches and concepts like designs, themes, factors in fash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yl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关键词】霍去病墓/石雕/百年/研究/回顾
Huo Qubing tomb/stone sculpture/century/research/review
位于陕西兴平县境内的西汉霍去病墓石雕刻群,上世纪初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汉代石雕艺术的主要对象。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对其墓葬及石雕的研究,从最初的考古调查、石雕定名、到之后的设计理念、布局方位、题材内容以及艺术风格等等,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并以此提出问题进而反复地考证辨析。作为汉代雕塑乃至中国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研究价值不仅仅是作品本身,也是对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及时代风尚等相关问题探讨研究不可替代的珍贵物象。时至今日,对霍去病墓及其石雕艺术研究做一个整体的回顾,进而提出疑问及思考,有利于深入探讨其雕塑形成的各种因素,进一步拓宽对汉代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的研究领域,解读汉代石雕的源流关系,还原石雕形成的历史面貌等等。为此,本文试图就收集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
将当前讨论的主要问题及不同观点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对霍去病墓石雕的调查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基本可确定在上世纪初至30、40年代。近代对霍去病墓及其石雕首先展开调查并发表论著的是欧、美、日学者。1914年3月,法国艺术史学家色伽兰(Victor Segalen)、拉狄格(Jean Lartigue)一行,开始了对茂陵及霍去病墓石雕的考古调查,并于1915年在《亚细亚学报》上发表文章[1](图一)。随之引起了国外相关学者的关注,由此霍墓及其石雕很快进入西方学者的视野,法国的C. Hentze(亨采)[2]、J. Lartigue(拉狄格)[3]、H. D'Ardenne(阿登)[4],德国的H. Gluck(格留克)[5],瑞典的Osvald Sirén(奥斯伍尔德•喜仁龙)[6]、美国的C. W. Bishop(毕士博)[7]、J. C. Ferguson(福开森)[8]等相继赴霍去病墓考察并发表论述,在介绍霍去病墓石雕状况的同时,就石雕题材内容、造型风格等方面分别表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图一1914年色迦兰拍摄的霍去病墓
其实日本学者对霍去病墓的调查早于西方学者。1907-1909年间,桑原骘藏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中国考察,第一站即是长安,并从1908年3月开始,在日本《历史地理》杂志分期连载他的旅行报告,标题为《雍豫二州旅行日记》[9],
后又整理成《考史游记》并于1941年出版。另一学者足立喜六则于1906至1910年在陕西高等学堂任教,期间对西安附近的历史遗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地考察。1910年回到日本后整理撰写成《长安史迹研究》[10]。两位学者就当时霍墓及其石雕状况的描述,为之后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参考资料。
1933年,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前往霍墓对其石雕进行系统研究,在对之前欧美学者文章进行评述的同时,阐明了与之不同的观点[11]。
海外研究成果的陆续发表,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霍墓及其石雕的研究逐渐转向国内,王子云、滕固、黄文弼等先后到此考察。滕固于1934年在《金陵学报》上发表文章[12],成为国内学者就此发表的首篇文章。1940年初,王子云率领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到达西安后,曾几次到霍去病墓进行考察,此时西京筹备委员会已经在霍墓两侧修建瓦房,有9件石雕移至房内。由于雕塑方位不再具有原始状态,考察内容大多关注于石雕艺术本身,考察及研究成果发表于数年之后[13],考察团成员何正璜1945年在上海《旅行杂志》上撰写的《茂陵夜话》,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状况[14]。
由于这一时段对霍墓石雕进行的最初调查研究多为欧美西方学者,不免在石雕的造型、题材、风格等问题上带有西方学者的视野,显示出先入为主的导向作用。此后凡涉及到此类问题的研究,大多是沿着这一思路,或是赞同或是提出异议而进行讨论的。此外,这一时期的考古调查是在霍墓原始状态情况下进行的,石雕还没有进行收拢整理,因此,此阶段的调查为之后墓上石雕布局的研究提供了真实资料。
对霍墓石雕研究的全面展开,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上世纪50、60年代,可称其研究的第二时段。1955年,王子云、顾铁符同时发表文章。王先生从雕塑造型语言的角度,对霍墓石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15]。顾先生则对水野清一所引述的格留克、拉狄格等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论证[16]。这一时期考古调查成果的出现,也为研究相关课题提供了重要依据。陈直于1958年发表文章,
通过文献资料,对1957年发现的石刻文字“左司空”及“平原乐陵宿伯牙造”进行了专题研究,这对霍墓石雕制作年代及组织机构的确定起到了关键作用[17]。
随着雕塑家进入这一研究领域,更加拓展了对霍墓石雕形体的认知。1964年,傅天仇发表论文,以雕塑家特有的视角在“形和态”、“性格”等几个方面对石雕造型本身进行了分析[18]。
在同期刊物上,马子云发表了他20多年前所作《西汉霍去病墓石刻记》一文[19],对早期霍墓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由于海外学者的文章时隔甚远,且受文字翻译的局限,加之上世纪30年代西京管理委员会已将石雕分置于霍墓两侧的廊坊内,国内学者对早期霍墓的原始状态了解有限,马先生的文章虽发表在20余年之后,但在新一轮霍墓石雕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进入霍墓及其石雕研究领域的均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美术史学家及雕塑家,他们的专题研究不仅拓宽了研究领域,同时为之后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对霍墓及其石雕研究的第三时段,是上世纪改革开放的80年代之后。这一时期的研究逐步由深到广,显示出崭新的局面。程征、包亚明、阎文儒、梁佐、何汉南等相继发表文章。程征从设计理念入手对霍墓整体设计进行了探讨[20],包亚明以美学角度对霍墓石雕进行了评述[21],阎文儒对石雕的风格与题材进行了分析[22]。何汉南将早期陈列的9件石雕及1957年修整陈列的7件统一进行了梳理,同时指出其石材出自秦岭北麓的河道和山口河谷中[23]。
随着丝绸之路考古新发现的不断涌现,霍墓及其石雕研究所涉及的背景因素及相关问题,呈现出新的研究领域。考古学家林梅村运用考古学与文字学的研究方法,相继发表多篇论文,探讨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的关系[25]。又在之后的论著中[26],以考古文献为依据,提出关于霍墓石雕艺术源流的新观点。
雕塑家徐人伯[27]、邢永川[28],均对霍墓石雕的造型艺术特性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