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中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题中的反思

在教学的这一个学期中,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很容易错的题目,在这些错题中我学到了很多,感悟到很多。

题目1:蛋糕上有一些蜡烛,吹灭了7支,还剩5支,蛋糕上一共有多少支蜡烛?

这一题中有这样一些词:“吹灭了”,“还剩”,每个词语都再暗示我们用减法去做,但是这题偏偏是用加法去做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题显得非常困难。很多小朋友会选择用减法去做。

这道题,我通过从问题出发,师:什么叫做蛋糕上一共有多少支蜡烛?生:就是蛋糕上所有的蜡烛都要算进去。师:那蛋糕上有几种类型的蜡烛?生:两种,亮着的和吹灭的。师:那要求蛋糕上一共有多少支蜡烛?就是把这两部分怎么样?生:把亮着的和吹灭的蜡烛合起来。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什么办法?生:加法。师:那怎样列式呢?生:5+7=12师:12是什么意思?生:是蛋糕上一共有12支蜡烛的意思。

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孩子从加法的意义上充分理解题目意思。避免了学生看到吹灭,还剩这些词就不假思索用减法去做。

这道题也警示教师千万不要出现:看到还剩用减法这一类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貌似学生的正确率提高了,但实际上孩子并不理解题意,他对题目的理解只停留在工具性理解的层次上,但想要孩子真正掌握知识,必须要使孩子对知识点有关系性理解,从而使知识内化,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题目2:图文结合的题:跳绳的有( 5 )人,踢毽子的有( 5 )人,参加运动的一共有()人。

这道题小朋友会数出跳绳和踢毽子的人数,也会根据题意列式5+5=10,但是一共有()人的这一空却常常填错,换句话说他们不知道,列式的答案就是问题要求的。这也许是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不可逆的阶段。他们只会顺向思考,但回过头让他说一说10代表的意思,就会出现困难。

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的回过头来,让他们说一说各个数据代表的意思。训练他们的逆向思维。

题目3

这道题中,看到虚线要列减法算式,并且要用总数去减,这看起来像是一条规定,如果跟孩子这么说,孩子是不可能理解为什么看到虚线要用减法,为什么要用总数去减,即使在后来不断的练习中孩子会做这一类题目了,也只是会把它看成是一条规定,不能理解,多年后也会逐渐忘记。

但是如果你多多搜集生活中的一些包装袋,让学生观察包装袋上的虚线,虚线上方还会有一把小剪刀,告诉学生生活中虚线就是代表去掉的意思,所以看到虚线要用减法做,并且我们总是从整个包装袋上去掉一部分,所以要用总数去减。这样孩子就能理解为什么看到虚线列减法算式,记得也就相对比较牢了。

题目4:

一共有()个,一共有()个,一共有()个,一共有()个。

这一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似乎只要知道各个图形是什么图形,一般不会出错,但实际上,出现了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错误,学生依次填的答案是:9,2,3,3。原来孩子把这题看成了:

一共有()个,一共有()个,一共有()个,一共有()个,。

很明显在这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读题时从左往右开始读,对题目只有局部的把握,他们不注意观察“,”的位置,或者说不理解“,”的意思,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对于题目没有整体的一个把握。

从这一题以及上一题中我体会来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的让学生知道各个标点符号代表的意思,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

题目5:2连续加4:2 , __ ,__ ,__ ,__

在刚开始做这一题时,全班非常多的同学都做错了,倒并非是计算不会,而是压根就没理解题意,在这里孩子们主要遇到了2个问题:

(1)对于标点符号“:”的困惑,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冒号,冒号是什么意思,放在那是干什么的,从而影响了他们理解题意。

(2)对于“2连续加4”这句话的不理解,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短,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首先,学生要搞清2连续加4,是谁在连续加4,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第一个数就是2。其次,要理解什么叫做连续加4。什么叫做连续加4?学生要指出:是不断再得到一个数后对其进行加4。

通过这两步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这一题是什么意思,是要他们做什么。从这题中我们看出学生在学数学时,题意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带领他们去慢慢学会读懂题意非常重要。

题目6:写出下列各数

()()

这题错的人不多,但是我还是觉得值得一提,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写了3,8。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这位学生。原来他理解的题是这样的:写出下列个数。他以为题目是让他写出个位上的数。“各”与“个”音同字不同,意思也不同,一年级小朋友认字不多,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看来要想正确理解题意,真是非常困难,因为防不胜防,总会有这些“意外”。

难怪黄校长一开始就对我说,数学课是边上数学,边上语文的课,我在教学中慢慢的开始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用在数学上也一样可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会读题,因为我们长时间的经验导致我们在读题的时候自觉不自觉的将重点词句读重,孩子在听的时候就能体会的到,这些题目并不是因为孩子不会做,而是孩子们不会读题,无法找出重点词句,所以只是他们不理解题意而已。

我们如果一直这样帮孩子读题,他就很难学会读题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教孩子自己独立读题,找出孩子理解题意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我们得孩子才会真正学会自己读题,准确理解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