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杭州湾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 9页)

环杭州湾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 9页)
环杭州湾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 9页)

目次

一、区域发展背景和条件

(一)环杭州湾地区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二)环杭州湾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当前凸现的主要问题

二、区域发展战略总体构想

(一)战略定位

(二)战略方针

(三)战略举措

三、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产业带

(一)以纺织、服装和塑料加工为主体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二)以电子信息和新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三)以石化和钢铁为主体的临港型产业基地

(四)以科研教育、商贸物流和旅游会展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五)以都市型、外向型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基地

四、构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南翼城市连绵区

(一)全面融入大上海经济圈

(二)加快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城市组群

(三)着力构建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

(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进一步加强大型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建设

五、构建一体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建设高速便捷、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

(二)建设互联互通、宽带化的数字信息网

(三)建设安全通畅、一体化的城乡给排水网

(四)建设稳定高效、集约化的能源动力供应网

六、构建和谐、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品质

(二)着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

七、构建促进大开发、大开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框架

(一)强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接轨上海机制建设

(二)突破体制障碍,形成园区整合、建设和管理新机制

(三)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

(四)强化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区域开放型经济的“引擎”作用

(五)建立支撑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与人才资源保障体系

(六)建立高效、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

(七)承接和放大上海辐射效应,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2003年3月的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要求环杭州湾地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打造长江三角洲的“金南翼”。为此,省政府于2003年4月立题开展《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吕祖善省长和陈加元副省长担

任该项研究总协调人,省发展和改革委毛光烈主任和省政府楼小东副秘书长担任协调人。该项研究由省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组织,省经济建设规划院、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承担总报告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在省级有关部门和环杭州湾六市的积极配合下,总报告起草小组于2003年8月完成了该项研究的总报告。

一、区域发展背景和条件

(一)环杭州湾地区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1、从国际背景看,经济全球化与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为环杭州湾地区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强化,国际制造业加速向长三角转移,有利于环杭州湾地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更好地吸纳国际产业转移。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更为环杭州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2、从国内背景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为环杭州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此,国内消费需求将面临新的扩张,多层次、多样化消费结构将有新的升级优化,同时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将带来装备工业的发展高潮,为环杭州湾地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市场机遇。

3、从长三角背景看,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环杭州湾地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上海以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核心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世界经济枢纽城市地位日益突出,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互动发展与一体化进程也在加快推进。充分利用上海要素市场、现代物流、科技教育与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的优势,与之形成合理的产业与城市分工格局,对于提升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功能和区域国际竞争力至为关键。

(二)环杭州湾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当前凸现的主要问题

1、五大比较优势

--地理位置毗邻上海。环杭州湾地区近沪临苏,通江达海,区域内内外交通发达,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沪杭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将进一步推进本地区融入大上海经济圈。

--经济基础比较厚实且富有特色。环杭州湾地区有19个县(市)进入全国社会经济综合百强县行列,民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发达的特色块状经济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初步专业化经济优势,正处于加速集聚、提升发展阶段,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基础。

港口和滩涂资源得天独厚。环杭州湾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航道资源,拥有宁波港、舟山港、嘉兴港等深水港口群。环杭州湾地区又是我省滩涂资源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后备资源达到100万亩左右,为环杭州湾两岸的大型开发区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市场主体充满活力。环杭州湾地区民营经济活力充沛,机制灵活,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市场体系较为发达,市场化进程领先全国,形成了充满创新活力的体制基础。

--高素质人力资源相对富集。环杭州湾地区拥有以浙江大学为旗舰的40多所高校组成的人才舰队,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以及海外的高素质人才,原有的国有经济和发达的民营经济也造就了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是浙江省高素质人才的富集地区,其中企业家资源在整个长三角地区也具有优势。

2、三个主要问题

--对外开放尤其是引进外资相对滞后。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出口923.4亿美元,而环杭州湾地区的外贸出口仅为232.4亿美元;环杭州湾地区实际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6.9%,仅及苏州一个市的62.5%。

--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环杭州湾地区存在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缺乏、技术创新体系与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行政区划分割仍然比较严重。环杭州湾地区区域分工协作不够紧密,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整个区域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控制。

二、区域发展战略总体构想

(一)战略定位

1、在浙江省的定位

--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大力提升工业化,加快信息化,推进城市化,深化市场化,走向国际化,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接轨上海扩大开放前沿区

充分发挥与上海地缘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的优势,全方位接轨上海,融进大上海经济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充分借助上海的国际商务平台优势,积极参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竞争,成为浙江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领头羊。

--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奠定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的地位。

--民资和外资融合投资集聚区

进一步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使环杭州湾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突破区域特色经济封闭性发展壁垒,实现与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嫁接。充分利用区域特色经济优势,促进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发展,使环杭州湾地区成为民资和外资融合投资的集聚区。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继续推进城市化,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进而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2、在长三角的定位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跨海大桥、高速公路与铁路等交通接轨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契机,强化与上海的产业合理分工、城市功能互补发展,明确城市群中有利的分工定位,与核心城市上海及北翼城市群共同打造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发挥重要的城市功能。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与上海共同建设洋山深水港区的契机,加快宁波、舟山港域一体化进程,尽快把宁波、舟山两港建设成国内最大的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和国际远洋集装箱中转基地,嘉兴港则要强化仓储保税、集装箱分拨中心等与洋山港配套功能,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重要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以电子信息和新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石化和钢铁为主体的临港型产业基地,与沪、苏共同构建长江三角洲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重要的游憩休闲基地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好,风景名胜多和历史文化积淀厚的有利条件,营造适宜的游憩休闲环境,努力打造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游憩休闲基地的核心区。

--长三角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

充分发挥传统的资源与经营优势,积极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与产业化经营手段,大力发挥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力争成为长江三角洲现代农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阶段性目标

到2010年,环杭州湾地区发展阶段性目标是: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11%左右,到2010年达到1200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达到2000亿元以上;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达到700亿美元以上。

---基本完成工业化。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0: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以上,环杭州湾产业带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建立外接内联、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信息网络建设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主要城市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电话普及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数据与多媒体用户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拥有国际化、网络化、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安全稳定可靠的城市给排水设施和能源供应设施网络。

--城市群功能显著提高。杭州和宁波两大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对产业带的城市功能支撑基本形成。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

形成国内一流的科技教育文化体系。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形成功能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到2010年,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0%;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超过800人;城乡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的水平和覆盖率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防洪、御潮、抗旱和供水能力显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趋于合理,生态环境总体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清洁能源达到相当比重;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

--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30平方米以上,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最低社会基本保障率达到100%;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二)战略方针

--坚持一体化发展。要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积极接纳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环杭州湾地区的国际化进程;要加速接轨上海,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要在环杭州湾地区率先实施一体化的城乡规划与建设,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基础设施系统和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跨越式发展。要按照中央关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总量、效益的新跨越,推进发展环境的新跨越,推进城市化的新跨越。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把资源的集约开发与永续利用作为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集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三)战略举措

1、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产业带

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重要平台,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杭州湾区域战略品牌的重要平台,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平台,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平台。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提升环杭州湾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战略目标,强化环杭州湾六市支柱产业、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城市群的联动发展,整合提升各类园区,集成产业优势,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与临港型产业为主导,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与农业为依托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技支撑有力,大园区、城市群、物流网有机融合的长江三角洲南翼“黄金产业带”。

2、构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南翼城市连绵区

围绕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建设需要,强化产业带的城市功能依托,以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要以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为导向,着力推进城市和城市的联合、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城市和产业的结合,努力构建整体优势突出、个体特色鲜明、城市分工合理、城乡协调发展的环杭州湾新型城乡空间体系,使之成为汇聚各种先进生产要素和文明因子的城市群,成为以上海为龙头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长三角南翼城市连绵区。

3、构建一体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围绕环杭州湾产业带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城市群有机组织,强化与上海大都市基础设施网络的衔接,强化环杭州湾地区内部基础设施网络的统一规划与联合建设;以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生态化、人性化的标准统筹构建环杭州湾区域的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推进快速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口航运、清洁能源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从基本适应转向适度超前、从数量扩张转向量与质并重、从为产业与城市配套服务转向引导促进产业与城市的合理布局,形成以交通、给排水、信息、动力等四大基础网络为支撑和保障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构建和谐、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

全面贯彻《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立足环杭州湾地区全局,加强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和区位联动,一体化开发、建设资源和环境,界定区域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临界阈值,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构建环杭州湾地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障体系,营造和谐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

5、构建促进大开发、大开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框架

围绕环杭州湾产业带和城市连绵区的构建,突出体制创新和园区整合提升的作用。着力营造突破行政区划障碍,推进一体化开发开放的体制与政策环境。不断创新园区整合、管理与开发机制,完善吸引外资与民资基础设施投资的机制;建立地区性生态补偿机制;突出发挥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招商引资功能,营造人才高地的优惠政策;集聚政策资源强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公共性支撑平台;形成促进大开发、大开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框架。三、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产业带

围绕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在发挥环杭州湾区域块状经济发达和特色资源禀赋优势基础上,以整合提升各类园区为载体,破除行政壁垒,加速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空间集聚,努力形成五大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

(一)以纺织、服装和塑料加工为主体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是环杭州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将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要以块状经济为依托,通过产业园区的差异化竞争和分工协作,贯通跨区域的

产业联系,强化产业优势集成,实现由产品环节优势向产业链优势的突破,由产业制造优势向研发、营销、品牌、人才等多方面优势的突破,重点在纺织、服装、塑料加工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形成一批产业链长、研发、营销、要素供给等支撑体系健全的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高附加值特色产业基地。

1、纺织产业基地,涵盖化学纤维制造、印染、丝绸纺织、针织、毛纺织、棉纺织以及纺织机械、纺织染料、专业市场、会展等行业领域,力争成为以化纤纺织为特色的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

2、服装产业基地,涵盖男装、女装、皮革服装、童装、羊绒羊毛服装、工装及服装辅料等领域,力争成为国际服装制造中心之一。

3、塑料加工产业基地,涵盖塑料模具制造、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制造、日用塑料制造、塑料型材制造、塑料薄膜制造、汽车零部件和家电塑料件制造、以及专业市场等领域,力争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塑料加工中心。

对目前已有一定产业聚集规模,但难以整合研发、产品设计、营销、信息、加工制造等形成强劲整体优势的特色块状经济,通过吸引国内外同类企业投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稳定高效的技术连接网络等方式,进一步扩张产业规模、提高附加值,形成杭州新型包装产业、杭州饮料产业、萧山羽绒产业、上虞铜管加工产业、嘉兴特种纸产业、嘉兴机械标准件产业、嘉兴子午线轮胎产业、湖州特种电缆产业、湖州皮革机械产业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产业基地。

(二)以电子信息和新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按照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医药产业,强化产业支撑功能建设,快速持久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使其成为环杭州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积极培育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涵盖通信设备制造、软件、微电子、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制造、家电视听设备制造以及相关服务业领域,力争成为以通信设备制造为特色的国际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之一。

2、新医药产业基地,涵盖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制药机械等行业及医药教育、研发、试验体系,力争成为以现代中药为特色的国内有影响的新医药制造中心之一。

(三)以石化和钢铁为主体的临港型产业基地

依托环杭州湾地区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和滩涂资源,以及浙江省广阔的上游产品市场需求,抓住全球重化工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机遇,适度发展与本地区加工工业密切相关的石化、钢铁等临港型重化工业,积极拓展临港出口型加工工业,争取成为国内重要的临港型产业基地。

(四)以科研教育、商贸物流和旅游会展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破除地区、部门及所有制的分割,大力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提升产业层次、拓展发展空间。以大中城市为主要依托,突出发展科研教育、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进环杭州湾地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五)以都市型、外向型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基地

充分发挥各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环杭州湾地区农业布局结构调整,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一批有市场依托的大型都市型农业生产基地、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服务上海等大中城市、辐射全国和出口创汇能力。

四、构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南翼城市连绵区

(一)全面融入大上海经济圈

按照“主动接轨上海,全面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环杭州湾地区各城市的比较优势,推进与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北翼城市的分工协作。

--杭州要围绕长江三角洲地区副中心城市、浙江省首位大都市的目标定位,确立“借梯登高、适当错位、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形成与上海合理稳定的功能分工。要充分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平台作用,提升旅游、休闲、会展等杭州特色优势功能的国际化水平。

--宁波要以杭州湾大桥建设为契机,立足于深水港优势和临港型产业基础,发展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临港型产业重地。

--嘉兴要发挥接壤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接轨上海的良好基础,成为全省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内外商投资的首选之地,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湖州要依托邻近沪、苏的区位条件,成为浙江全面接轨上海、加强浙苏联系的门户城市。

--绍兴要坚持“主动呼应、全面融入、多方联动、错位发展”原则,全面推进接轨上海工作,成为上海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扩散基地,上海出口商品加工基地,上海纺织品、食品、农副产品的配套基地,上海大企业、大产业配套产品的供应基地,上海工程建设的依托力量,上海居民外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舟山抓住洋山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成为我省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的“蓝色通道”。

(二)加快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城市组群

适应城市群体化的发展趋势,根据发展条件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性、发展方向的整合性、空间布局的协调性、基础设施的共享性等原则,形成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嘉兴--湖州等三大各具特色、高效协作的城市组群。

杭州--绍兴城市组群要依托研发、产业和市场优势,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以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工业为结合点,成为我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核心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枢纽区域。

宁波--舟山城市组群要依托深水港优势,抓住杭州湾大桥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共同开发港口资源和发展临港产业为结合点,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三角洲临港型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嘉兴--湖州城市组群要依托区位优势,紧紧抓住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的有利时机,以共同接轨上海、扩大对外开放为结合点,成为我省接轨上海和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

(三)着力构建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是一种跨行政区域的大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它既满足了城市规模经济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城市病”弊端,因此成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世界性趋势。环杭州湾地区的杭州和宁波两城市已进入这一阶段,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大都市区建设。

杭州大都市区范围涵盖杭州市区以及富阳、临安、德清、海宁等县(市)的部分区域,呈现以杭州市区为中心、主要对外交通走廊为轴线的圈层状结构。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为界,内圈层重点发展旅游、会展、金融、商贸、信息等为主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外圈层吸纳内圈层的人口、产业功能扩散,形成特色鲜明、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卫星城镇。

宁波大都市区范围涵盖宁波市区和慈溪、余姚、奉化等县(市)部分区域,形成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的带状组团式布局结构。中心城积极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石化、电力、钢铁、造纸等临港工业,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培育纺织服装、日用家电、塑机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外围组团的余(姚)慈(溪)地区随着杭州湾大桥建设将会加速发展,成为制造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区。

(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以全面协调和整合城乡利益关系为着眼点,彻底冲破城乡分割的旧体制,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力。要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把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城市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民有序向各级城市(镇)集聚。要有重点地择优培育一批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之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地。要在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环卫、广电等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五)进一步加强大型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建设

以发展城市新区为目标,切实加强大型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结合。要把大型开发区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统筹考虑开发区与母城的功能分工、产业协作、交通联系和设施衔接,避免大型开发区成为城市发展的“孤岛”。要对大型开发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在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的同时,加快教育、卫生、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为服务业的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要高度重视大型开发区的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主要开发区都应通过ISO14000的环境质量认证。

五、构建一体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建设高速便捷、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

强化快速联接上海的陆路交通通道建设,重点推进城际快速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筑“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公路大交通圈。强化以甬舟港域为中心,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推动环杭州湾组合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以甬舟港域为中心、江海联运、水陆中转、水水中转等多元化集疏运网络,建设“干支直达、集疏成网、配套江海运输”的内河航运体系,形成大运力疏港通道和能源外运干线。强化配套服务上海亚太航空枢纽的机场建设,进一步强化环杭州湾地区的航空体系建设,加快做好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审批手续,促进新型航空运输方式的发展和普及。强化覆盖农村、快捷沟通城乡的公路网建设,加快区域公路运输网络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强区域公路枢纽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强化推动都市区与城市组群发展的城际、市域交通组织建设,根据城市群发展需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城际与大都市圈域的交通组织,推进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序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港口、口岸、园区为中心,集运输、加工、配送、仓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网络建设,加快形成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推进铁路物流,加快建设公路物流,合理发展航空物流。

(二)建设互联互通、宽带化的数字信息网

提高区域信息网的一体化集成与现代化水平。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和网络结构。加强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港建设。以“数字园区”理念推进大型开发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三)建设安全通畅、一体化的城乡给排水网

强化区域给排水一体化建设。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推进城市排污系统建设。加强农村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河道水环境。

(四)建设稳定高效、集约化的能源动力供应网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 调 查 总 结 报 告 调查组:茅以升班第8组 2011年11月11日

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小组负责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启用日期是2008年5月1日。现在我们向各位老师和工作组作简要汇报: 1.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资金来源: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

股份。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建设单位: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 质监单位::交通部质监总站。 设计单位:参与设计的单位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测设计院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3家单位。 监理单位:厦门市路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工程监理部等9家单位。 施工单位:中国中铁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主力军,下属的中铁二局、中铁四局和中铁大桥局三家单位承担了大部分工程的施工。 2.建筑结构设计概况 大桥的结构为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建设期限5年。建成后,宁波杭州湾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5万吨级轮船;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000吨级轮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与分析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 王亚洲 10244025 工程管理

摘要 本文从要求的各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影响、特点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是比较新鲜的,也是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它的影响也是可观的。在受力分析方面的介绍有所匮乏,主要关注的是它的影响以及特点方面,分析跨海大桥的建筑工艺,结合课上所学的诸多因素去分析大桥。总之,从这篇论文里,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整体面貌,以及它的一些缺陷。 关键词 跨海距离;经济圈;工程难点;成就 正文 该项工程的概况及其成就 总的评价: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杭州湾大桥建筑上所克服的难点,以及设计上所做出的突破在中国建筑史上是浓墨重笔的。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标志性建筑,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牢记。这也是其为何而声名远播的原因之一。 数字特征:杭州湾跨海大桥缩短了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是 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 捷通道。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 计,设计时速100公里/h,设计使用年

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2003年11月14日开工,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计划于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桥面铺装,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晚11时58分正式通车。2008奥运火炬传递中穿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无疑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创举,令国人心潮振奋。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大桥共需要钢材76.7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的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第一。 大桥所获得的成就:这个由我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的特大型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一组组天文数字背后,是一条条艰难的创新之路。 1.投融资体制创新——民营资本首度进入“国字号”工程。 2.科技创新——9大自主核心技术,诸多“中国创造”跃然海上 3.管理创新——36公里长海工地“数据化”一目了然。如此庞大的施工现 场,靠人力无法完成施工管理,指挥部决定创出一条信息化、数字化管 理之路。 4.杭州湾跨海大桥“智能”灯光照明既美观又节能 5.世界十二大奇迹桥梁之一 6.获2010—2011年度建筑工程“鲁班奖”,以及“詹天佑”奖。 随着时间的推进,杭州湾大桥将发挥它各方面的公用,也将被更多的人熟知。或许有一天我们还可以亲身去体会一下杭州湾大桥的气魄,相信那必然是很令人难忘的事情。

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目次 一、区域发展背景和条件 (一)环杭州湾地区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二)环杭州湾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当前凸现的主要问题 二、区域发展战略总体构想 (一)战略定位 (二)战略方针 (三)战略举措 三、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产业带 (一)以纺织、服装和塑料加工为主体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二)以电子信息和新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三)以石化和钢铁为主体的临港型产业基地 (四)以科研教育、商贸物流和旅游会展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五)以都市型、外向型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基地 四、构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南翼城市连绵区 (一)全面融入大上海经济圈 (二)加快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城市组群 (三)着力构建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 (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进一步加强大型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建设 五、构建一体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建设高速便捷、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 (二)建设互联互通、宽带化的数字信息网 (三)建设安全通畅、一体化的城乡给排水网 (四)建设稳定高效、集约化的能源动力供应网 六、构建和谐、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品质 (二)着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 七、构建促进大开发、大开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框架 (一)强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接轨上海机制建设 (二)突破体制障碍,形成园区整合、建设和管理新机制 (三)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 (四)强化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区域开放型经济的“引擎”作用 (五)建立支撑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与人才资源保障体系 (六)建立高效、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 (七)承接和放大上海辐射效应,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2003年3月的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要求环杭州湾地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打造长江三角洲的“金南翼”。为此,省政府于2003年4月立题开展《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吕祖善省长和陈加元副省长担任该项研究总协调人,省发展和改革委毛光烈主任和省政府楼小东副秘书长担任协调人。该项研究由省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组织,省经济建设规划院、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承担总报告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在省级有关部门和环杭州湾六市的积极配合下,总报告起草小组于2003年8月完成了该项研究的总报告。 一、区域发展背景和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城市战略规划研究

城市战略规划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城市化、环境动态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城市成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的竞争;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城市竞争的范围和程度。而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下,城市要获得长远的、持续性的发展,就需要针对多变的环境进行长远的谋划。我国现有的以城市物质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规划体系已难以为城市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形成有效的指导,引入为城市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城市战略规划,可以解决形体规划指导作用不强,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情况下城市发展等问题。 城市战略规划目前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框架,尤其是我国的城市战略规划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于是选择城市战略规划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更能指导城市发展、较为完善的城市战略规划的理论体系和模式。主要任务是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在充分论证城市企业化趋势的前提下,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构筑城市战略规划的理论模式,并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对城市各个组成部门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对战略的概念与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各类活动的战略定义,认为战略是针对人类各类活动,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谋划。 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人类活动,城市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城市发展具有长期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符合战略的特征,所以也能应用战略规划的手段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谋划。城市战略规划就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而做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本研究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城市战略规划结合,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城市战略规划的研究,提出了城市战略规划的模式:即城市战略规划的内容可以划分成城市总体战略(主要内容为城市战略远景与战略目标);城市竞争战略(主要内容为城市竞争力及在竞争环境中的策略选择);城市部门战略(包括城市经济战略、城市社会战略、城市建设战略和城市生态战略)。编制的基本程序可分为:资料调查——资料分析、问题诊断——战略分析、战略制订——战略实施——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研究提出在城市战略规划中应将原有重视的城市性质定位的规划模式,改变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11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 理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桥梁建设的地域逐步向近海拓展,海上特大型桥梁工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海上大桥施工工程量大,涉及施工建设单位多,海上施工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多变、点多线长、人员分散、设备较多、交通不便和人员活动范围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笔者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工程项目在海上施工时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于杭州湾北侧海盐县境内的何家头,经乍浦港以西约6公里的郑家埭入海,跨越杭州湾北航道和南航道,经南岸滩涂上跨十塘海堤

后,经九塘、八塘到达桥的止点,是同江—三亚沿海大通道跨越杭州湾的最便捷的通道。 减小海上风险的措施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中部,各种灾害性天气多,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龙卷风、雾和雷暴。对施工影响的的水文条件主要有:潮汐、风浪和冲刷。为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和最大限度减小海上施工风险,施工单位针对上述不利条件应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正常施工。 1、防台风措施 浙江是每年台风的高发之地,在这里施工,为确保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施工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方案,统一了指导思想和组织机构:全体职工团结一心,确保项目部在大桥施工中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项目部成立防台领导小组,负责每年的防台工作。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2020年(发展战略)杨村桥洋溪区域发展思路研究

(发展战略)杨村桥洋溪区域发展思路研究

建德市大城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审议稿) 引言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壹种世界性现象,世界发达国家无壹例外地经历过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过程。21世纪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表现出区域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区域网络化的趋势和特征。国家“十壹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把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我省也提出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城镇集聚。杭州市提出了“壹化带四化”、“壹化七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网络化大均市和城市国际化建设,合力推进五县市发展。从上世纪末以来,建德市壹直把加快推进城市化放于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于新型城市化潮流中,如何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小城镇集群发展和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壹体化,成为建德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壹个重大战略问题。 建德地势狭长,地形破碎,地理特征特殊,城市化发展应由主城区单极化发展向多极化发展转变,这是建德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杭黄铁路、临金高速、十里埠综合作业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洋溪、下涯、杨村桥、梅城等乡镇的区位优势将日益凸现,这壹区域,位于建德主城区以东,城镇较为密集,人口相对集中,交通较为便利,经济发展较快,生态环境优美,

竞争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具备率先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壹体化的自然禀斌和客观条件。通过加快对这壹区域的规划建设,该区域必将成为杭州乃至浙江西部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重要区域,也是建德市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载体。因此,提出大城东新城发展思路、加快新城规划建设,显得尤为迫切。第壹章规划依据、范围和期限 壹、规划依据 《杭州市域总体规划》、《杭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杭州西南部中小城市集群发展规划研究》、《建德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建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建德市“十壹五”交通发展规划》、《“俩江壹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安江泷江分区规划》、《建德市“十壹五”旅游发展规划》、《建德市环“三江口”经济圈发展规划》、《建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 二、规划范围 杭新景高速新安江出口以东,以新安江和320国道为主轴,涵盖洋溪、下涯、杨村桥、梅城、三均五个乡镇(街道)的核心区域,规划面积约120平方km。 三、规划期限 2010-2030年,其中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基准年为2009年。 四、规划目的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项目背景 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那个地点将成为21世纪杰出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都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持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进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进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时期的特点,距现代都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按照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都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都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都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和谐进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都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畴为东莞都市总体规划范畴2 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尽管发达,但都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同意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专门是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阻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升的趋势。 城区的都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都市职能。沿交通干线进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都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那个地点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都市化相伴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纷乱。 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进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都市进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因此都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都市形状规模(大都市)远不相称。 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作为新时期的进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进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都市进展和产业进步起到专门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竞争态势与都市功能定位 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差不多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亮对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关注内容: 1、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性、定位、定向。 2、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生态格局、交通系统。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战略目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城市建设指标 战略重点:城市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城市发展的薄弱环节,城市空间结构与拓展方向 战略措施:基本产业政策,结构产业机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改变,空间开发的顺序,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区域分析内容与方法 城市发展是城市空间现象、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的综合体现。城市发展条件分析是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对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开放观——城市发展的区域在市场,不是行政属地 竞争观——扩大影响,争取腹地 整体观——区域一体,城乡一体 动态观——区域随市场而变 自然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 社会因素:包括历史沿革、社会制度、人口发展、地方文化传统、民俗民风 经济要素:经济总量、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产业布局、经济增长等常用分析方法 区位分析方法:地理位置、空间距离关系、空间相对关系 自然条件分析方法:因子综合法、用地评定法、环境综合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城市演变分析 动态分析: 系统分析: 图表分析: 模型分析及概念模型分析 两个常用模型:SWOT分析与城镇发展综合条件评价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火田镇发展条件SWOT分析

菏泽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修编

菏泽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修编 有奖问卷调查 一、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了解程度及评价 1、您对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了解程度: A、了解 B、部分了解 C、仅听说过 D、一无所知 2、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城市规划或城市建设的信息(可多选) A、报纸 B、电视 C、网站 D、政府文件 E、会议 F、从别人那里听说 G、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觉得近年来菏泽市城市建设怎么样? A、很好 B、较好 C、一般D较差E、很差 4、您对菏泽市的工业布局一一菏泽市城东工业园(菏泽市经济开发区)、菏泽高新区(牡丹工业园区)的看法是? A、合理 B、不合理,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不好说 5、在您日常出行、工作、生活中,与哪个城市联系较为紧密? A、济宁 B、济南 C、郑州 D、商丘 E、徐州 F、濮阳 G、开封 H、其他______________ 6您到这些城市的主要目的: A、工作需要 B、探亲访友 C、购物休闲 D、交通换乘 E、其他 7、您觉得菏泽城区应重点向哪个方向拓展? A、向东 B、向西 C、向北 D、向南 E、主要致力于现有建成区的提升改造 8、您认为菏泽目前旧城改造进行得如何?

9、您认为菏泽目前新区建设进行得如何? A、好 B、不好,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不好说 10、您认为目前菏泽市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限选三项) A、大力发展工业 B、加快住宅建设 C、改善城市交通 D、增加各种公共服务设施 E、加快新区建设 F、加快老城区改造 G、增加城市绿地和广场等开敞空间H、保留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I、保护生态环境J、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菏泽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看法 II、您认为近年来菏泽与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周边城市相比发展速度怎样? A、最快 B、较快 C、一般 D、较慢 12、您认为菏泽与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周边城市相比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可多选) A、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 B、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发向上 C、石油化工基础较好 D、煤炭资源丰富 E、林业资源丰富 F、牡丹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G、农业基础较好 H、生态环境优越 I、城市建设品质较好J、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您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有关 政策的了解程度: A、了解 B、部分了解 C、仅听说过 D、一无所知 14、您对巨野-东明产业长廊的了解程度: A、了解 B、部分了解 C、仅听说过 D、一无所知 15、您认为巨野-东明产业长廊有哪些优势(可多选): A、煤炭资源丰富 B、石油化工 C、交通便捷 D、产业基础较好 E、农林业资源丰富 F、现有城镇发展基础较好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项目背景 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这里将成为21世纪卓越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城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不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发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阶段的特征,距现代城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根据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城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协调发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城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围为东莞城市总体规划范围2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东莞的的经济虽然发达,但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接受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尤其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影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高的趋势。 城区的城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城市职能。沿交通干线发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城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这里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城市化伴随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混乱。 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发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城市发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所以城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城市形态规模(大城市)远不相称。 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作为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城市发展和产业进步起到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竞争态势与城市功能定位 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已经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东莞面临的区域

新形势下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作者:金剑时间:2004-7-9 9:54:21阅览次数:32 【内容提要】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 形势下,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和应采取的对策措 施。 【摘要题】园区建设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and countermeasures to be taken by ETDZ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being coming,and China becoming members of WTO and world economy unification. 【关键词】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对策措施 ETDZ/development strategy/countermeasures 18年前,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奠基;18 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年后的今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该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一)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和科技在经济生 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形成“知识产业”、“智力经济”等一系 列概念。一般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推动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由知识经济社会的本质所 决定,社会和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很大变化,最根本的变化则体现在 知识经济条件下对创新型劳动力的无限需求和非创新型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之 间的矛盾。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劳动的最突出特点是创新,创新活动分布广泛, 各行各业都存在创新,但社会对创新型劳动力的需求仍无法得到满足,社会上 存在着对创新型劳动力的近于无限的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上大部分劳动者 只能向社会提供总需求量相当少的非创新型劳动,非创新型劳动的供给相对于 其需求来说几乎是无限的。其结果是一方面社会存在非创新型劳动的无限供 给,另一方面又存在对创新型劳动的无限需求,二者同时存在,但却由于劳动

杭州湾跨海大桥钻孔桩施工方案

G01~G08现浇段钻孔桩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一、编制依据 1、《杭州湾大桥Ⅹ合同段工程施工设计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 4、《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5、《杭州湾跨海大桥专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工程概况 50+80+50m及4×50m连续梁基础为φ1.5m钻孔灌注桩,共计76根/6552米。其中,G01、G02、G08桥墩的桩长为85m,其余均桥墩的桩长为87m。G02和G03墩单幅桥采用7根钻孔桩,梅花形布置,分布半径为4.0m;4×50m连续梁及80m连续梁边墩采用4根钻孔桩,分两排布置,顺桥向、横桥向间距均为4m。 三、施工部署 1、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G01~G08现浇段所在区域的地形情况,拟在桥轴线西侧设置专门的生产区域,该区域主要包括60m3/h拌和站一座(4136m2)、钢筋及钢结构加工区域(352m2)、泥浆池及泥浆沉淀池(12600m2),并预留有提梁站设置区域。整个生产区域按当地水利局要求的远离十塘20m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详细情况见附件1:《G01~G08现浇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计划 由于G01~G08现浇段钻孔桩具有桩长、地质情况较复杂、海工耐久混凝土灌注难度大等特点,因此,拟选择扭矩大的钻机进行成孔,并配置相应的泥浆泵、泥浆处理器,形成完善的泥浆循环系统。混凝土及钢筋施工设备按常规设备配置。G01~G08现浇段钻孔桩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3、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G01~G08现浇段钻孔桩工程量和施工设备配置情况,现场施工作业拟配置施工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测量人员3人(与其他施工作业测量共用);每台钻机按两班制配置钻工8人,6台钻机共48人;钢筋工和混凝土工按一班制配

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规划的思考

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提出和规划层次 从“概念规划”的产生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风云突起;对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是城市规划领域应对市场经济冲击而提出的一种规划技术内容的扩展和探索。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则是为解决招商引资所需的土地投放和国家宏观土地调控政策出现矛盾所寻求的合理平台。其实质乃是一个以政府目标和城市问题为导向的一种“研究”。 市场经济促进城市区域化,城市在区域空间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应该是“战略规划”研究的主题。城市发展用地的增长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转换,研究城市边缘增长的控制及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更是“战略规划”提出的初衷。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性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势必成为“战略规划”的必要课题。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赋予城市规划立足之地的根本,因此生态保护、城市特色是“战略规划”研究要追求的目标。 然而就此四大课题内容而言,此规划尚属于“研究”范畴,是为城市政府提供城市发展思路,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指导的一种规划工作方法。实际上,此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中提到的专题报告中已被采用,同时该四大课题也就是“纲要”编制中必须明确的内容。但是在“战略规划”中将这些专题作了扩充和深化研究。内容更详尽、范围更扩大。在时序和空间上超越了“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规划目标期和控制的规划辖区范围;在内容上弱化了“城市总体规划”强调的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等几大要素;强化了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分析、空间结构、支撑体系和生态保障等核心问题的研究。 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应从“研究”走向“实施控制”

目前,各城市编制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大有取代“城市总体规划”之势。当然,作为“战略规划”要成为城市规划管理行政执法的依据,其成立与否是有待于通过行政法规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确认。但是要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实施的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必须进一步深化建设时序和城市空间拓展的关系;提出分期建设规划和分期建设实施政策;解决由于规划建设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影响)而对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产生的影响;提出规划实施、监控、检讨制度和措施;充实规划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将交通网络和生态安全在空间上予以落实,将宏观的研究落实到微观的控制上来,使市场经济变化而产生的多状态建设环境不至于破坏城市总体发展的目标,确保城市沿着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才有可能上升为法定规划,“战略规划”也才能真正达到城市政府目标和解决相应的城市问题。 三、“近期建设规划”应成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操作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是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之后中央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的一项重点工作,也可说是一项强制性任务。其实,“近期建设规划”从来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必要内容。只不过在以往的总体规划编制中往往将它置于总体内容的最后章节甚至虎头蛇尾地作为附录。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城市建设环境不定因素较多,对“近期建设规划”进行检讨、更新和滚动修编应该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城市问题的一个好举措。尤其在当前以城市经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更需有一个及时适应环境,能够具体指导建设项目,既有权威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来进行调控。调控解决城市重大建设项目与“十五”计划的结合;调控解决“城市经营中土地投放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市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关键词:东部沿海城市化战略城市体系 一、东部地区的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世纪。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2000年全球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 ,2010年达到55% ,2025年达到65% ,其中发达国家将达到83% ,发展中国家将达到61%.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约在30% 左右,不仅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迅速加以提高。 我国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且长期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促进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产业投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需要解决户口、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了城市社会事业投资,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 其次,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被现代城市吸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城市化上寻找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在人口分布重新调整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三,城市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生产要素越集中,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也越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在这种辐射过程中,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区域内部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专家估计,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城市化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 增幅增加0.5 个百分点。迅速推进城市化构成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的战略性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落差,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39% ,西部地区约为28%.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地区,已经产生了一批特色明显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然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表现得也更为突出。迅速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仅是保持东部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以东带西”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具备比较好的城市化发展基础条件,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 二、对小城镇战略的历史反思 在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大中城市有限容纳力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城市化发展初期强调控制城市规模,对小城镇发展给予很大关注,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化指导原则。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在东部沿海地区表现得尤其突出,“离土不离乡”的“小城镇战略”一度被一些学者评价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