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1
抗乙型肝炎病毒非核苷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毒 ( e a t i ,H V) 感 染 者 ,每 年 由于 H pti B ves B is
清 GT( P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 )和 G T ( O 谷氨酸 草酰 乙酸转氨 酶 ) ,增强 肝 脏解 毒功 能。初 步试 验 表明 ,单酯化合物较双酯化合物活性更强。
3 苯 丙氨衍 生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B V感染 而 死 亡 的人 数 达 10万 J 目前 ,临床 0 。 上应用 的干扰 素 和 核苷类 抗 HB V药物 虽然 在 治疗 乙肝病 毒 的过 程 中取 得 了一定 的疗效 ,但 免疫调节 剂 的低 应答率 和核 苷类 似药物 耐药性病毒 株的 出现 以及停药反 弹等 因素使其 应用受到 了限制 。非 核苷 类化合物 种类 繁 多 ,结构 不 一 j 2,抗 H V 的作 用 B 机制不 同于 核 苷 类 药 物 ,且 有许 多具 有 较 好 的抗
Le6等 在非 核苷类 HV逆转 录酶 抑制 剂 的研 e I
究基 础 上 开 发 了一 类 新 型 H V逆 转 录 酶抑 制 剂 , B 其中2 ,5一吡啶 羧 酸 衍生 物 N 一 ( 一羟基 一 1 2一
甲基丙基 一2一基 ) 一6一 ( 4一 ( 3一 ( 丁 基氨 异
膦 甲酸钠是 最常用 的焦磷酸类 似物 。它是 特异 性 D A聚合 酶 的非 竞争 性 抑制 剂 ,对人 类 巨细 胞 N 病毒 、单 纯 疱 疹 病 毒 、E B病 毒 等 均 有 抑 制 作 用 。 膦 甲酸钠 能直接 作用 于核酸聚合 酶的焦磷 酸结 合部
—
早 期研究 表 明 ,1 3 4一嗯 二 唑类 化 合 物 具 , , 有抗 R A病毒 的 活性 ,可 通过 结 合 在微 小 核糖 核 N 酸病毒 表 面 的疏 水 口袋 上 来抑 制 病 毒 附着 到 细 胞
乙肝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一、乙肝治疗药物的现况
1、干扰素类:干扰素是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时产生的一种物质,能够增强 人体的抗病毒能力。在乙肝治疗中,干扰素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病毒药物,通过 抑制病毒的复制,帮助恢复肝功能。然而,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且常伴有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2、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是一类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药物,如拉米夫 定、阿德福韦酯等。这类药物起效快,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然而,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耐药性。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是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目前,糖尿病的分型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年轻人和儿童中,发病机制为胰岛素绝对不 足,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成年人中,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多由胰岛素抵抗和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需要综合治疗。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联合治疗和新老药物的组合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 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 孕妇和肝病终末期患者的治疗也需要特别,因为这些人群在药物治疗上面临更 高的风险和挑战。
此外,从预防角度出发,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和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 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增强人们对乙肝的预防意识,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 率,从而减少乙肝的传播和影响。
3、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抗病毒能 力。目前,一些新型的免疫调节剂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二、乙肝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GLS4:甲磺酸莫非赛定(GLS4)是一款由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 制的HBV衣壳抑制剂。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信息显示,该 公司已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IIIa期临床试验, 以评估GLS4胶囊/利托那韦片联合核苷类药物与核苷类药物单药相比,在慢乙 肝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果GLS4的临床试验成功,将为乙肝治疗提供 一种全新的策略。
抗病毒中药研究进展

作用,抑制率高达98%。俄罗斯也曾利用甘草提取的甘草酸研制出减 缓艾滋病病毒增殖的新药。我国各种联合抗病毒疗法,即“鸡尾酒疗 法”目前开展的并不普遍。但是在应用中西药物,尤其是以传统中医 中药的方法治疗爱滋病患者、改善病人生命最后阶段生活质量上积累 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在相对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联合抗 病毒疗法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对爱滋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
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具有明显的保肝 作用,能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对乙 肝病毒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经研究发现,苦参碱是对乙、丙型肝炎 病毒均有效的药物。苦参素具有明确的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抗 心律失常,抗病毒,抗寄生虫等药理作用,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 治疗,适应症同干扰素,治疗效果与干扰素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无 干扰素的副作用。
对HBV的治疗,尚没有一种特效的药物能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而 从中草药中可分离得到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肝炎药物。从中草药中分离 有效成分作为先导化合物并进行结构改造,是防治慢性肝炎药物研究 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1/5/21
4
用于乙肝治疗的几种中药
(1)苦参素 苦参素是由苦参及苦豆子中提取的,其中的有效成分苦参碱可减
(5)大黄 用大黄提取液进行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研究。结果表明,药液对
HSV-1和HSV-2的有效浓度分别为50μg·mL-1和20μg·mL-1 ,说明大黄 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HSV感染的药物。且大黄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低, 临床常以煎剂口服,故可作为全身抗HSV感染的治疗用药。实验证实, 大黄不能保护细胞免受病毒的攻击,不能直接杀灭病毒,提示其抗病 毒的作用是在病毒进入细胞后的某个环节产生,故不宜作为预防用药。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 炎是 由乙型肝 炎病 毒 (HBV)引起 的,通 过血 液传播 的肝 炎。据 统计,全球约有 4亿乙肝病毒携 带者,其中主 要 分 布 在 亚 洲 、非 洲 和 南 太 平 洋 地 区 ,我 国是 乙肝 的 高 发 区 。 其主要 的临床症状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 心,呕吐,腹胀 , 黄疸,肝脏和 脾脏 肿大,肝功能异常和 肝组 织有不 同程度 的炎 症 、坏死和纤维化病变。 1 HBV及 其 复 制机 制
例 【J】.新 中 医 ,2001, 23(10): 41—42. 【2】 吴金花 ,中西 医结合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 46例 【J】.实用 中
医杂志 ,2001,17 (2): 28. 【3】朱明 ,中西 医结合 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60例 【】,福建
中 医 药 ,1997(2): 8. 【4】 熊磊 ,张例 ,陈林兴.中西医结合 治疗更年期 综合征 31
病 毒由膜 包裹后分泌到细胞外 以完整 的病毒颗粒进 入到其它 细胞,也可重新 脱去衣壳进入细胞核 内,以维持细胞 核 内超螺 旋 DNA(cccDNA)的数 量 “ 。 2 核 苷 类 似 物
目前 ,临床上用于 治疗 乙肝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有如下几 个:拉米夫定 (Lamivudine),阿德福韦 (Adefovir),泰诺福韦 (Tenofovir),依 曲西 他 平 (Emtricitabine,氧 硫 代胞 嘧 啶 FTC) , L- 脱 氧 胸 腺 嘧 啶 (Telbivudine,L-dt) , Ly582563(MCC-478),B-LF4C(B_L氟一4-脱氧胞 嘧啶),其中, 阿德福韦、泰诺福韦 、Ly582563 、DAPD、是嘌呤核苷类似物: 拉米夫定、依 曲西他平 、克拉夫定 、L一脱氧胸腺嘧啶,B_LF4C 是嘧啶核苷类似物 。拉米夫定,阿德福 韦,通过美 国 FDA批准, 已广泛 用于 临床 。 2.1嘌 呤 核 苷 类 似 物
乙肝治疗药物的现况及研究进展

增 强抗 病毒 能力 。对于 H B e A g( 乙肝表面 抗原 )阴性和 阳 性 患者 的治 疗效果 相 比较 ,其对HB e A g 阳性 的慢性 乙肝 患
者 的疗 效更 明显【 2 l 。 传统干 扰素 需要 隔 日肌 肉注射 , 用 药很 不方便 。现 已开 发 出了 以佩乐 能 、派 罗欣 为代 表 的长效 干扰 素 能在 体 内长 时 间维 持治 疗 浓 度 , 减 少注 射 次数 ( 每 周 注射 1 次) 起到 “ 长 效 ” 的作用 。而且干 扰素 不 良反应大 , 当药 物处于 谷浓 度时
宿州市食品 药品检 验所 ,安徽 宿 州 2 3 4 0 0 0
侯 毅
摘要 乙肝治疗药物 飞速 发展 ,本文将从抗病毒 药物 、治疗性疫 苗和其他辅助性药 物三个方 面综述 乙肝治疗药物 的现 况及研 究进展 ,就每种 药物 阐述其 治疗机 理 与疗 效及存在 的优缺点 ,旨在指导其合理的选择和 正确 的临床应 用。 关键词 免疫 调 节剂 ; 核 苷 类 药物 ; 治 疗 性 疫 苗
、
又会 出现 病毒 水 平 的反跳 的现 象 ;而 当药 物达 峰浓 度 时常 常会出现发热、肌痛、寒战、头晕和头痛等不良反应 I 3 】 。 1 . 1 . 2胸 腺肽 胸 腺肽 l ( t h y mo s i n O 【 ,T 1 ) T O 【 1 为 一种 含2 8 个 氨基 酸的 人工 合成 的 多肽 ,免 疫调 节作 用较 强 ,可 增加 I L 一 2 高 亲和 力 受体 及T 细 胞前 体 的数 量 ,加 强 I L 2 合成 ,提高机 体 清除HB Vn ‘ u ‘ 力 ,具 有减轻 肿瘤 坏死 因 子( T N F 一0 【 ) 的 细胞 毒作 用 。实 验证 明i I T仅l 在 提 高慢 性 重 型 乙型 肝炎 患者 存 活率 ,改 善患者 的肝 功能方 面 有 显著 作 用 。张 国顺 1 等 人 的研 究还 表 明T l 联 合 乙肝 疫 苗治 疗 慢 性 乙肝 疗效 显著 。 同时 在治 疗慢性 乙型 肝炎结 束 后胸 腺 肽a l 的病 毒清 除效 应 仍在 继续 积 累增加 ,可弥 补拉 米 夫定 不能直 接清 除HB V ( 乙肝 病毒 )的缺 点 。
中医药抗乙肝病毒的研究进展

农 朝 赞 , 丽 王
(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民族 医院 , 西 南 宁 5 0 0 E—malcn n @ yh o cn.n 1 广 301 i zo g ao .o1c ; : 2 .广 西 中 医药研 究院 , 西 南 宁 5 0 2 ) 广 3 0 3
清 热 解 毒 ; 伍 黄 芪 、 芝 以扶 正 固本 ; 参 、 楂 以 活 血 化 瘀 , 配 灵 丹 山 清热解毒 ; 白芍 、 昧 子 柔 肝 、 肝 , 而 使 正 气 复 、 毒 祛 , 五 敛 从 瘀 肝 气 舒 , 气 调 。在 临床 治疗 乙 肝 多 例 常 获 得 较 好 疗 效 。 张 大 志 脾 等 [ 应 用 H p 2 2 1 细 胞 株 体 外 试 验 发 现 四J 产 的 叶 下 珠 在 1 eG . .5 I f 1 0 g ml 1 0 g ml 抑 制 H e 0 ̄/ 和 5> / 时 B Ag表 达 的 作 用 最 强 。 彭 立 生 等【 应 用 He G2. 1 J p 2. 5细 胞 及 建 立 He G2 He G2 —HI p 、 p X V
全 基 因 的 HB 有 抑 制 作 用 , 可 能 直 接 对 X 基 因 表 达 有 抑 制 V 还 作 用 。 张 淑 玲 等 【 报 道 , 下 珠 片 和 至 灵 胶 囊 联 合 治 疗 能 降 低 l ¨ 叶 慢性 H V携带者 H V D B B NA水 平 , 有 一 定 的 H e g阴 转 率 具 BA 和 H e g血 清学 转 换 率 , 观 察 的 18例 H BA 在 5 BV携 带 者 中 , 叶 用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 p t i B Vi s H v) 染 至 今 仍 是 世 界 He ais r , B 感 t u 性 的 医学 难 题 , 是 嗜 肝 H V 引 起 的一 种 高 发 病 率 、 病 死 率 它 B 高 的 传 染 病 。据 统 计 , 目前 全 世 界 大 约 有 2 0亿 人 感 染 过 H V, B 其 中 约 有 3 5 人 是 H V 携 带 者 … 。在 我 国 约有 1 2亿 H V 携 .亿 B . B 带 者 , 年有 3 ~5 每 0 0万 人 死 于 H V 引 起 的 肝 硬 化 或 肝 癌 。 因 B 此 , H V 药 物 研 究 一 直 是 防 治 乙 型 病 毒 性 肝 炎 ( 肝 ) 重 抗 B 乙 的 点 [ 。 中 国传 统 医 药 博 大 精 深 , 些 单 味 中药 和 中药 复 方 治 疗 2 1 一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危害人类健康 的传染病 。全世 界有 3 5亿 慢性携 带者 , . 最高 可达 2 % 的人将死 于乙肝或其 相关并 发症 。HB 5 V慢 性感染 导致了世界性 的巨大疾 病负 担 , 括 高达半 数 的肝 硬化 、 包 终
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 - 。 -
果较好 , 肝硬化患者仍可以用。
[1 2 ]朱铭岩 , 王志伟 , 陈锦鹏 , . 等 胆囊结石患者 C K受体 m N C R A测
定的临床意义. 肝胆胰外科 杂志 ,04,6( ) 2 5— 5 . 2 0 1 4 :5 2 7 [2 2 ]曹 月 敏 , 殿 宾 , 万 星 , 胆 囊 结 石 与 胆囊 收 缩 素 受 体 宁 张 等. (C C K—A) 和血 管活性肠 肽 ( I ) V P 的关 系研究 . 国微 创外科 中
( 收稿 E期 :0 1— 6—2 ) t 21 0 0 ( 文编辑 : 丹云 ) 本 陈
核 苷类 抗 乙肝病 毒药 物 的研 究 进 展
林格
【 关键词】 慢性 乙型肝炎 ; 核苷类药物 ; 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 ( V) 一种在 世界范 围广 泛流行 、 HB 是 严重
患者 的症状 、 L A T及乙肝病毒病原学 指标 J 。药物 不 良反应 较少 、 较轻且短暂 ( 要是 胃肠反 应 ) 而 且对终 末期 肝病效 主 ;
2 阿德福 韦酯 ( df i d i x ) A e v i v i or p ol
自乙肝疫苗和干扰素 、 核苷 ( ) 酸 类似 物等抗病毒 药物相 继问世 以来 , V已经是可 防可 治 J HB 。但最终 的彻底 治疗 目 的 目前仍难 以达 到。 目前 乙肝 的治疗 是 以最 大 限度地 长期
但拉米夫定短期 治疗不能彻 底清 除病毒 , 且停 药后容 易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rn 两 种 。长 效 IN 治 疗 效 果 优 于 IN—, o A) F F a 其 HB Ag阴转 率分 别 为 3 和 3 , IN一 仅 e 7/ 9 6 5 而 F 组 为 2 , V NA 的 下 降也 较 I a组 明 显 ; 5 HB D F 在 难治 型患 者 中的对 比效果更 为 显著L 。 3 ] 12 0一 腺 肽 . t胸 l o一 【胸腺 肽 (h moi 是从 小 牛 1 ty s T) n 胸腺 中提取 得 到的 多肽 类 激 素 , 增 强机 体 细 胞 免 能 疫功 能 , 强宿 主对 抗原 的生物 调节作 用 , 到清 除 增 达 HB 作用 , V 其不 良反应 极 轻 , 个 别 病人 有 过 敏 或 仅
药治疗 ; 随着疗程 的延长 , 病毒产生突变/ 变异 的几 率极 大增 加 , 出现 HB 聚合 酶 基 因 的变异 ( MD V Y D 变异)产 生耐药性。临床数据显示病人服用 3 C , T 后 1年 、 年 、 和 4年 产 生 耐药 性 的 比例分 别 为 2 3年
的信息传递 , 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 内的繁殖; 同时 , 1N d F — 可增强细胞表面人 白细胞抗原 l 类和 Ⅱ类分
子 的表达 , 通过 细 胞 网络 调 节 白细胞 介 素 ( 1 并 I , I _) L2 和肿 瘤 坏死 因子 等水 平 , 进 细 胞 毒 性 T 淋 促
巴细胞增 殖 , 活 自然杀伤 细胞 和 巨噬细胞 , 激 攻击 靶
免 疫调 节剂 可 以提 高 人体 的免 疫 功 能 , 其是 尤
对 HB 的特异 性免疫 , 以识别 和破 坏 HB 感染 V 可 V
的靶细胞 , 除 HB 清 V。 目前 临床上 主要 用于治 疗慢 性 乙肝 的免 疫调节 药物包 括干 扰素 和 a一 腺肽 胸 11 干扰素 (F 已批 准 上 市 治疗 慢 性 乙肝 的 . IN) 干 扰素包 括 IN e和 聚 乙二 醇 ( E IN-。a干 F - P G)F a 一
抗乙肝病毒相关疾病的药物研究概况

1 乙型 肝 炎 病 毒
11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的形 态 和 结 构 1 7 . 9 0年 . a e发 现 了 乙 Dn
型肝 炎 完 整 的 病 毒 颗 粒 , Da e 丹 氏 ) 粒 , 目前 所 发 现 称 n( 颗 是
的最 小 的具 有 复 制 功 能 的 D A 病 毒 。 完 整 的 乙肝 病 毒 颗粒 N ( a e颗 粒 ) 由 双 层 外 壳 和 一 个 核 心 组 成 的 , 心 直 径 为 Dn 是 核 2 m,是 由 2 0个 核 心 抗 原 分 子 装 配 而 成 的 正 2 7 n 4 0面 体 结 构 , 装 有 病 毒 基 因 组 D A和 D A 聚 合 酶 。 核 心 颗 粒 外 包 包 N N
括 : H V D A聚合酶 : ① B N 目前 , 床 应 用 和 正 在 开 发 阶 段 的 临
抗 H V药物多 以 H V D A聚合酶为靶点 ;②病毒核心颗 B B N
粒 的装 配 : 是 一 个 由 多种 病 毒 和 细 胞 蛋 白及 病 毒 前 基 因组 这 R A 参 与 的 极 其 复 杂 的多 分 子 相 互 作 用 过 程 。因 此 也 是 一 N 个 很 受 关 注 的靶 点 。 在 抗 HB 药 物 的 实 验 研 究 和 临 床 研 究 中 发 现 。 B V H V
发 性 肝 细 胞 癌 ( e a c l tr c ri m , C ) 相 关 疾 病 , h p t el a ac o a H C 等 o u n
全 球 每 年 死 于 乙肝 病 毒 相 关 疾 病 者 约 为 5 0万 ~ 2 10万 人 I t ] 。 乙 型肝 炎病 毒感 染 严 重 危 害 着 人 类 健 康 , 乙型 肝 炎 的 治 疗 已
治疗乙型肝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该药为环戊 酰鸟苷 类似 物 , 有较 强 的抗病毒 具
该药为联苯双脂结构类似 物 , 具有 明显 的肝细胞保 护作用和
一
定 的抗肝炎病毒作用 J 。 该药是含氟的胞嘧啶核苷类似物 , 能抑制 H V、 N B D A聚合 酶
【 稿 日期】 21 — 8 0 收 00 0 — 8
( 文编辑 : 本 程旭然 )
和 HV i2逆转录酶 。该药不能成为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合并 H V一 I 1 感染者首选药物 。
5 中草 药
提取有效抗 H V活性 的中草药 , B 主要有 : 叶下珠 、 扯根草 、 台 湾细叶油柑 、 虫夏 草 、 冬 苦参 素 、 黄芩 素等 都有 抗 乙肝病 毒 的 汉
作 用 J 。
2 2 阿德 福 韦 . 该 药 在 细 胞 内 由 细胞 激 Biblioteka 逐 步催 化 为 其 活 性 代
总之 , 乙型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 的主要疾病 , 目前 为止 , 到 人 类还 没有 找到一种确实有效 的抗 HB V药物 。我们深 信在不久 的 将来 , 乙肝病毒基 因疗法 会取 得重大 的突破 , 也会 给 乙型 肝炎 患
4 依 曲西他 平
一
1 75 一
f 关键词 】 乙型; 肝炎 ; 研 究 ; 进展
乙型肝 炎是 由乙型肝炎病 毒所 引起 , 过血 液传播 , 肝硬 通 是
化和肝 癌的常见致病 因素 , 严重威胁 人类健 康 , 该病发 病机 制复 杂, 有待于进 一步 阐明发病 机制。本 文就 治疗 乙型肝 炎药物 作一
简述 。 1 a一干扰 素 与 CF 1N—d
液 学杂志 ,0 0 1 ( )2 8— 7 . 2 1 ,8 1 :6 2 2
我国抗HBV新药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免 疫 球 蛋 白 与 波 尼 松 龙 联 用 可 显 著 改 善 川 崎 病 患 者 冠 状 动 脉 异 常
川 病 是 一 种 以 全 身 性 血 管 炎 为 主 要 病 变 的 小 I崎
严 重 副 作 用 相 同 ,均 为 胆 固 醇 较 高 和 嗜 中 性 白血
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减 少 。 此 前 , 注 射 免 疫 球 蛋 白 的 标 准 疗 法 能 改
kg 尼 松 龙 , 直 到 l 后 C 应 蛋 白 浓 度 恢 复 正 波 d 5 反
强 的 阳 性 对 照 药 拉 米 夫 定 的 抗 病 毒 作 用 相 当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 异 噻 氟 定 不 仅 强 烈 抑 制 野 生 型 病 毒 株 的 H V D A复 制 , 而 且 对 拉 米 夫 定 耐 药 病 毒 株 的 H V B —N B — D A同 样 具 有 强 烈 的 抑 制 作 用 , 将 为 临 床 出 现 的 核 苷 N 类 药物 耐受 乙肝 病 人 提 供 新 的治 疗 希 望 。
尼 尔 一 森 公 司 收 到 美 国 南 卡 罗 来 纳 州 法 官 开 杨
活 动 中 利 用 “ 公 平 的 、 欺 诈 性 的 行 为 ” 欺 骗 医 生 不
法 部 华 盛 顿 检 察 官 否 决 了 2 月前 强 生 公 司 与 费 城 个
联 邦 检 察 官 达 成 的 支 付 1 5 亿 美 元 和 解 针 对 其 精 .8
神 病 药 物 Ri Pe d l 控 的协 议 , 并 要 求 重 新 展 r a指 S
开 谈 判 。 当 时 达 成 和 解 协 议 后 , 强 生 公 司 还 表 示
为精 神病 患 者 开 出Ri p r a 药 。美 国 F A 发 出 ed 1 S D 也
药物抗病毒治疗慢乙肝的最新研究进展

目前,抗 HBV 治疗中存在以下难点:(1) cccDNA 可 隐藏于肝细胞核的微染色体内,而临床治疗方法无法深入 细胞核内完成 cccDNA 清除。(2) 外源性 DNA 进入可刺激 体内免疫反应产生 IFN-Ⅰ,加快病毒清除,但肝细胞缺乏 上述反应。(3) HBsAg 内存在非感染性亚病毒颗粒,可致 使宿主对 HBV 耐受。(4) HBV 存在 10 种基因型,感染后 不同基因型存在一定差异,临床治疗需囊括常见及少见的 基因型。HBV 复制特点:HBV 属于双链环状 DNA 病毒, 其为球形结构,由脂质包膜的病毒表面蛋白、核心蛋白及 核衣壳组成。当 HBV 侵入肝细胞后,可脱壳转化为双链 DNA,进入细胞核后形成 cccDNA,cccDNA 会将转录的病
脏损害,缓解临床症状。然而常见的干扰素及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无论单一或联合使用均无法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达到彻
底治愈效果。但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深入了解,多种针对不同作用靶点的药物研发取得较大进展,给慢乙肝治疗带来新的
选择。本文就抗病毒药物治疗慢乙肝的最新研究进展素;核苷酸;治疗性疫苗
[3] 姚仲彩. 替诺福韦酯对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 效 及 安 全 性 分 析[J]. 中 国 药 物 与 临 床 , 2019, 19(24): 4334-4336.
[4] 马兴梅. 胸腺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 效 及 对 外 周 血 T 淋 巴 细 胞 亚 群 水 平 的 影 响[J]. 河 北 医 药 , 2018,40(23): 3525-3529,3534.
[5] 刘永萍,顾慧华,徐晶,等.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 IL-32 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 中华实验 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9,33(1): 79-82.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52页】

0.84
0.80 0 12 3 45 67 8
生存时间 (年)
Chen G et al. 55th AASLD, 2004. Abstract 1362
9 10 11 12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能降低疾病进展
3年内贺普丁组仅7.8%(34/436)出现疾病进展*,安慰剂组则有17.7%(38/215)(P=0.001)出现疾 病进展*,贺普丁治疗使出现疾病进展*的风险概率降低了55% (Hazard Ratio 为0.45)
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 对慢性HBV病人必须进行严 格管理
已形成的共识:
ALT水平与抗HBV疗效 密切相关。
HBeAg血清转换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75
71
65
60
62
54
55
50
45
39 39
40
43
35
30
28
29
25
22
15
13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通用名 Zidovudine (ZDV或AZT) Didanosine (ddI) Zalcitabine (ddC) Stavudine (d4T) Lamivudine (3TC) Abacavir (ABC) Combivir (AZT+3TC) Trizivir (AZT+3TC+ABC)
现阶段的治疗终点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 血清HBV DNA转阴 – ALT复常 – HBeAg血清转换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 没有明确的治疗终点 – HBsAg血清转换? – 持续的血清HBV DNA阴转,ALT复常?
抗乙肝病毒新药恩替卡韦的研究进展

抗乙肝病毒新药恩替卡韦的研究进展
李颖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04(18)4
【摘要】近年来,乙肝病毒感染及其治疗一直是个值得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研制和开发抗乙肝病毒药物也一直是个热点.恩替卡韦是一种新的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使用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综述该药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李颖
【作者单位】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3001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抗乙肝病毒新药--恩替卡韦的临床应用 [J], 董伟;刘丽;王爱荣
2.浅谈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 [J], 谭海宏
3.抗乙肝病毒新药--恩替卡韦 [J], 李霖;李玉珍
4.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处方前研究 [J], 蒋瑞;王腾腾;汤胜男;张艺雯;张鹏;张春燕
5.恩替卡韦在抗乙肝病毒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J], 龙思琴;喻秀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已成为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乙肝病毒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疗策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病毒学特征HBV属于部分双链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途径传播。
其特点是高度感染性、变异数、潜伏期长、易产生慢性感染和发展为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毒复制及毒力机制的研究进展1、病毒复制机制病毒复制是HBV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对其复制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发病机制。
目前已确定HBV复制过程中的环节和关键酶,如HBV DNA聚合酶、转运酶等,这些都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
2、毒力机制HBV毒力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经发现HBV病毒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HBx蛋白,它是HBV中的一个非结构蛋白,参与了HBV 的复制和发病过程。
三、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安泰、恩替卡韦等。
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慢性乙肝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治疗中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指利用干扰素、肝炎丙种球蛋白以及植物碱等药物来调节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
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体细胞或组织进行干预,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乙肝方面,基因治疗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
四、未来展望在治疗HBV方面,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新策略,例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
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靶点不断被研究和发现,将会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精准度。
同时,人们也需要增强自我预防和控制的意识,积极参与进行乙肝防范工作,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总之,随着对HBV病毒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高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最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综述摘要:乙肝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毒性传染病,已知有超过2.5亿人正在受到疾病的侵袭。
虽然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显著,但由于病毒具有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的特点,疫苗的普及程度还需要继续提高。
此外,三价和四价乙肝疫苗并不总是能够在慢性感染者中消除病毒。
因此,发展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对于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这篇综述文章将概括当前已经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说明正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的新药。
关键字: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临床试验1. 引言乙肝是一种使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
它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常常附着在感染者的肝脏中。
HBV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性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由于病毒是在细胞内复制,其治疗十分困难。
然而,通过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患者可以进入缓解期或完全摆脱病毒。
这篇文章将对当前已经上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综述,并且考虑正在进行的新药临床试验。
2. 目前上市的抗病毒药物2.1 恩替卡韦恩替卡韦是目前治疗乙肝的”黄金标准”,它既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还可以减轻症状。
尽管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和胃部不适。
2.2 阿德福韦阿德福韦也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并且在临床工作中没有复制性的发生。
该药可以直接降解病毒复制,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护。
其副作用相对较低,包括轻微的肝功能异常。
2.3 他达拉韦它达拉韦是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乙肝。
它与其他抗病毒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信号通路来抑制病毒复制。
在不良反应方面,它可能会导致一些心血管副作用。
2.4 依法韦伦依法韦伦是一种治疗乙肝的新药,主要通过抑制病毒DNA在细胞内的复制来缓解症状。
在临床试验期间,它的耐受性相对较好并且是高度有效的。
它的主要副作用是血液生成下降,但这可以通过减小药物剂量以及调整治疗计划来减轻。
3. 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3.1 LeflunomideLeflunomide是一种已上市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2022慢性乙型肝炎新药研发进展

2022慢性乙型肝炎新药研发进展(全文)目前全球仍约有2.57亿慢性HBV感染者, 如不进行治疗, 会有20%甚至更多的慢性感染者发展为终末期慢性肝病, 如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CC)[1]。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最重要的治疗, 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HBV的复制, 减轻肝细胞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 以减少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以及HCC的发生[2]。
然而当下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清除感染肝细胞中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这也是当前的抗病毒药物不能治愈CHB的主要原因[3-4]。
随着现代医药水平的进步以及对HBV 复制周期的深入了解, 不同靶点的新型药物正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 这些药物对于治疗CHB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治疗CHB的新药大致分为两类[3]。
第一类主要针对HBV的生命周期:包括阻止HBV进入细胞、直接靶向cccDNA、靶向HBV基因表达、抑制核衣壳组装和HBsAg释放等。
第二类主要针对宿主的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由于针对不同靶点的新药种类众多, 在此仅讨论临床试验数据较详尽的代表性药物。
1 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团队[5]于2012年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钠离子- 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是HBV进入人体肝细胞的特异性受体°NTCP 是一个多重跨膜的蛋白分子, HBV通过L-HBsAg的前S1区与肝细胞表面的NTCP结合, 介导HBV进入细胞[6]。
这一发现不仅大大促进了HBV 感染相关的研究, 同时为HBV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标。
基于Myrcludex B的使用, 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医院Stephan Urban团队[7]提出了HBsAg阻断策略Myrcludex B是L-HBsAg的前S1结构域内47个氨基酸衍生的肉豆蔻酰化脂肽, 通过竞争性与NTCP受体结合, 进而抑制HBV进入肝细胞[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09-5-27 14:33:58 来源:中国创新医学网推荐徐颖,黄正明,梁光义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药学部【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目前,临床上抗HBV药物主要以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免疫调节药物为主,此外,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抗HBV治疗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对抗HBV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以便明确其发展趋势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从而推动新型高效药物的研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核苷类似物;中草药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0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其中3.5~4亿为HBV慢性感染者,每年由于急慢性HB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00万,并呈上升趋势。
而我国是乙肝大国,占据其中的1/3,有1.2亿HBV携带者。
从数据而知,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对HBV感染者有效的抗HBV治疗在全世界特别是在我国显得尤为迫切。
国内外在治疗HBV感染研究中,认为HBV的持续感染是造成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且可导致病情发展、恶化至肝硬化、HBV相关性肝细胞癌。
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治疗HBV感染最基本的病因治疗,以抑制肝炎病毒复制为依据。
本文就抗HBV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种细胞因子[1]。
主要分为α、β和γ三型,其中IFN-α和β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
自1992年IFN-α2b被批准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以来,迄今为止仍是被FDA 批准的首先药物。
目前全球获准上市的IFN有12个,以IFN-α居多,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IFN的抗病毒机制包括免疫调节作用和直接抗病毒作用,并以前者为主[2]。
近年发现,IFN 在还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目前,IFN-α在抗HBV治疗中的问题是效果有限,抑制病毒复制但难以清除病毒,而且停药后有复发现象。
近年来国内外均倾向于采用重组干扰素,激素撤除合并干扰素疗法以及干扰素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结合疗法治疗HBV感染。
如聚乙二醇IFN-α[3]是聚乙二醇(PEG)与重组IFN仅结合形成的长效干扰素。
2 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HBV为双股DNA病毒,其复制需经过逆转录过程,该类药物可抑制HBV-DNA逆转录酶活性,从而达到破坏病毒的作用。
2.1 拉米夫定(lamivudine,LMV)是一种嘧啶核苷类抗病毒药,作为酶底物dCTP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逆转录酶及DNA多聚酶,终止病毒DNA链延长,故可使HBV-DNA很快减少。
清除HBe和促进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减少血液和肝脏内的病毒载量。
Schmilovitz Weiss等[4]的临床研究表明,给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口服LMV后,能有效、迅速地抑制HBV-DNA 的复制,使患者获得病毒学、肝组织学和肝脏生化功能的改善,且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但长期用LMV易导致的HBV突变株而降低疗效,且价格较贵,口服吸收率低,停药后极易产生“反跳”现象,且YMDD的存在影响肝病理的改善。
2.2 阿德福韦(adefovir,ADV)是为无环腺嘌呤核苷单磷酸,可绕过第一步磷酸化,后者常常是核苷类药物在细胞内转化的关键步骤并影响药效。
它不需要转化成三磷酸形式,只要二磷酸形式就能抑制HBV-DNA聚合酶与逆转录酶。
体内外研究表明,ADV可明显抑制HBV野生型和LMV诱导病毒变异株的复制。
对由LMV耐药病毒株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较早加用ADV,能减缓或终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5]。
目前尚未发现有对ADV耐药的病毒株,故其有望成为治疗对其他核苷类似物耐药病毒株的有效药物。
2.3 其他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已经批准上市,其他一些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克拉夫定(clevudine)Ⅰ期临床研究已经完成。
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和替诺福韦(tenofovir)正在Ⅲ期临床研究中。
另外,如利巴韦林(病毒唑,ribavirin)、阿糖腺苷及其单磷酸盐、阿昔洛韦(无环鸟苷,acyclovir)、膦甲酸酯(phosphonoformate,foscarnet,PFA)、聚肌胞(双链多聚核苷酸,Poly:C)等也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病毒DNA-P的广谱抗病毒药,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具有易复发等缺点。
同时,很多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正在进行抗HBV的评估,继续研究设计新的核苷类似物也可防备耐药突变株的出现[6]。
无论如何,这类药物为抗HBV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希望。
3 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许多具有抗HBV的中草药被发现,受到国内国外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
总的来说,中草药一般同时具有多种活性:能减轻肝损伤症状,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下降,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使肝组织坏死区迅速修复;或者抑制HBV-DNA聚合酶,在DNA水平上阻断病毒的复制;或者具有HBsAg结合活性,阻断病毒颗粒装配成有浸染活性的病毒颗粒。
国外学者从大量中草药中筛选了很多具有抑制HBV表面抗原和HBV-DNA聚合酶作用的草药,而且研究发现具有HBV-DNA聚合酶抑制作用的草药还有刺激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
有人对60种中药的抗HBV作用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发现有28种对HBV-DNA抑制率达50%以上,18种达25%~50%,主要为清热解毒药,其中部分可降解HBV-DNA。
3.1 苦味叶下珠1982年印度学者Thyagajan等首次报道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 amarus L)体外对HBsAg有灭活作用[7],叶下珠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ia L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主要治疗腹泻下痢、尿路感染、肝炎等[8,9]。
刘庄等[10]的研究表明不同叶下珠品种和制剂在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HBV活性,而未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相同剂量下,药物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较对HBV-DNA抑制效果好,提示药物对病毒颗粒产生的抑制不仅在转录前水平,可有对mRNA翻译水平、蛋白分泌等环节也有影响。
3.2 垂盆草中药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地蜈蚣草、佛甲草,我国分布广泛。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11]。
广泛的临床应用已证明垂盆草及其制剂具有显著的抗肝炎作用。
1979年方圣鼎等分得一水溶性氰苷类成分:2-氰基-4-O-β-D-葡萄糖反丁烯-2-醇,并指出其为抗肝炎活性成分[12]。
诸国华等[13]研究发现垂盆草甙是抗肝炎的活性成分;其水溶性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14]。
3.3 水芹水芹(Oenanlbe Japanica)在临床中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防治作用。
研究发现,水芹甲醇撮物(100mg/kg)可明显降低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15]。
水芹[16]可以通过减少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生产是CC14所致的肝细胞空泡样变性、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等病理损害减轻,抑制HBV-DNA 的复制,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3.4 其他有效的抗HBV的中草药很多,还有多糖类如猪苓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等等,它们都有一定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并且在治疗中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其作用机制尚待研究。
中药汤剂对HBV也有一定作用。
但中药治疗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将中药与现代药物研究技术有机结合,采用随机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才能从中寻找和筛选出真正有效的药物,为人类造福。
4 免疫调节药物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对HBV的特异性免疫,还可以识别和破坏HBV 感染的靶细胞,达到清除HBV的目的。
但应用免疫调节剂对HBV-DNA和HBeAg的阴转率尚未见报道,目前多作为辅助或与其他抗HBV药物联合治疗。
胸腺肽α1(thymosin-α1,Tα1)是一种人工合成、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高纯度多肽,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增强T细胞和NK的应答功能及刺激IL-2和IFN的产生,增加IL-2受体及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在淋巴和非淋巴系细胞的表达,因而有利于机体清除肝炎病毒;同时还可以减轻TNF-α的细胞毒作用,减轻肝细胞的免疫病理损伤,促进肝脏功能的修复[17]。
国外有一项关于T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用Tα1治疗24周,72周后1.6mg组HBV-DNA阴转率30%(bNDA法)和15%(转录介导扩增法,TMA),HBeAg 阴转率达22.8%;0.8mg组的效果类似[18]。
其他免疫调节剂还有胸腺因子、左旋咪唑涂布剂、免疫核糖核酸、HBV特异性转移因子等。
免疫调节剂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目前还缺乏针对性,疗效不确切,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HBV的S和前S2治疗性疫苗、CTL多肽疫苗、DNA疫苗、反义核酸等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预计这种新疫苗将成为人类战胜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1 Manesis EK,Hadziyannis SJ.Interferon alpha treatment and retreatment of hepatitis Beantigen-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Gastroenterology,2001,121:101-109.2 Nakao K,Nakata K,Yamashita M,et al.p48(ISGF-3gamma)is involved in interferon-alpha-induced suppre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enhancer-1 activity.J Biol Chem,1999,274:28075.3 Marcellin P,Lau GKK,Bonino F,et al.PeginterferonAlfa-2a alone,lamivudine alone,and the two in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N Ensl JMed,2004,351:1206-1217.4 Schmilovitz-Weiss H,Ben-Ari Z,Sikuler E,et mivudine treatment for acute severe hepatitis B:a pilot study.Liver Int,2004,24:547-551.5 Hosaka T,Suzuki F,Suzuki Y,et al.Adefovir dipivoxil for treatment of break-through hepatitis caused by lamivudine-resistant mutants of hepatitis B virus.Intervirology,2004,47:362-369.6 相洪琴.金刚烷胺有望用于治疗丙肝.国外医学情报,1997,18(3):10.7 ThyagarajanSP.Ind,JMed Res,1982,76(Suppl):124.8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536.9 DRGupta.J Nat Prod,1984,47(6):958.10 刘庄,傅希贤,张乃临,等.中草药叶下珠不同品种和制剂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11(3):282.11 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药品标准(上册),1987,10.12 方圣鼎.有效成分垂盆草甙的分离与结构.药学学报,1979,(9):431.13 诸国华,周启霆,白冬鲁.Synthesis of sarmentosin.药学学报,1999,34(1):34-38.14 林以宁,赵浩如,刘康,等.垂盆草制剂水溶性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6):19-20.15 张红英.水芹甲醇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中药杂志,1995,120(1):44.16 黄正明,杨新波,曹文斌.水芹水提物在鸭原代肝细胞培养中对DHBV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1):720.17 Liaw YF.Thymalfasin(thymosin-alpha 1)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4,19:S73-75.18 Lino S,Toyota J,Kumada H,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ymosin alpha-1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2005,12(3):3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