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内容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主要考点:城市化及其进程。

三、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学会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绘制城市人口增长图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分析出城市化的进程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绘图、合作交流能力。

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

2、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

四、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五、教学难点:城市化的内涵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经历的四个阶段。

六、教学过程:

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们学校最初叫什么名字?对,城郊中学。顾名思义,那时,我们学校不在城里。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周围是一片农田,夏天晚自修的时候,还能“听取蛙声一片”。现在,我们学校叫什么名字了?(常州市安家中学),从这个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们的校址没有改变,但却已经成为常州市的一部分了。从我们学校放眼四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城市景象。我们真切地感受着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的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究的——城市化。

(课件展课题:城市化)

师: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

(板书)一、什么是城市化

师:究竟什么是城市化呢?

生: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师:我们通过地图来对城市化这一现象加以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7“长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师:对比2000年和1985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找一找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哪些城市升级了?

生:对比2000年和1985年长三角地区的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加。无锡、苏州、杭州等城市由大城市升为特大城市,镇江、常州、宁波等城市由中等城市升级为大城市,嘉兴、湖州、绍兴等由小城市升级为中等城市,同时增加了许多小城市,如高邮、姜堰、余航、桐乡、奉化等。

师:由于大量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许多城市等级不断提高,到2000年,整个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由一个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四个等到级的城市组成的一个成熟的城市体系。所以说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市等级升级的过程式;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从两个时代的

城市分布的对比中,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式是相当迅速的,有一些地方在1985年之前还是县城,到2000年已经迅速发展为中等城市,比如张家港、海门、靖江、昆山、丹阳、萧山等。

师:为什么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这么迅速呢?

生:因为在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城市化的进程。

师:对!由此可见,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反过来,合理的城市化有助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过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呢?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这股动力来自于产生源地不同,但方向相同的两个,即拉力和推力。

(引导学生阅读图2.18,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拉力?一般来说拉力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推力?一般来说推力因素又有哪些呢?

生1: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多;现代建筑居家舒适;文化设施齐全;社会地位提高等。

生2: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师: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师:对!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是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基础的发展。城市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师:不同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市化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如何来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呢?

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许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已达70%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在1990年时也只有33%左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很大。为什么呢?这得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说起。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㈠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

师:城市化实际上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请同学们先阅读图2.20。

(本部分整体思路:先进行图2.20内容的教学,同时结合P34案例4完成P35活动题。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师:在2.20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呈现为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请同学们读取图2.20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各段曲线表明了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在某些阶段城市化进程可能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