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教学的论文精选四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幼儿教学的论文精选四篇

关于幼儿教学的论文精选四篇

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关于幼儿教学的论文精选四篇,请大家查阅!

范文一

在幼儿园工作几年了,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塞满了我的脑袋,我所看到的和接触到的不只是那么几个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融合在其中的教学理念和正确的教师观、幼儿观。优秀的课堂成为了学习、游戏的载体,每个孩子都是快快乐乐地进教室,兴高采烈地玩游戏,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师。到底有何种魅力,才将孩子深深吸引,让课堂始终充满欢声笑语?

反复思量,我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游戏化课堂姑且称之为“欢乐课堂”,因为整堂教学活动都以游戏为主线,启发幼儿自主探索和操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玩儿得开心,老师教得愉悦。但是看似简单的“游戏化教学”其实一点儿也不简单,首先要具备以下三个重要元素: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科学有效。

《3—6岁幼儿发展》指南,旗帜鲜明地倡导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教师是幼儿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教学过程的观察者,操作进程的支持者。这三种角色的定位,既凸显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学习者主体性,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能动性:

首先,教师的能动性体现在将自己的“教学目标”客体化在情境中,然而幼儿如何作用于教师创设的情境却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因为游戏是体现游戏者自由意志的;其次,教师的能动性体现在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上,细心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他们如何使用材料,如何与同伴互动,他们是顺应了环境,还是改变了环境,或是创造了环境。教师只需以欣赏的眼光认同幼儿的游戏行为,而不必急功近利地加以教导,因为游戏是最能够体现游戏者自由意志的,让幼儿在自主探索隐含着的“教学内容”比教师一遍又一遍复述高效的多;第三,教师的能动性还体现在当幼儿需要的时候帮他们一把,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是能够判断幼儿的当前需要的,比如当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自行解决使同一个游戏无法开展下去的时候,教师必须赶在幼儿即将放弃之前,巧妙地给予建议或材料的支持,以保障幼儿游戏意愿的实现。

真正能够体现“欢乐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无一不体现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在他们富有趣味性的课堂上,有的只是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关注,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如动作、语言)帮助幼儿潜移默化地理解抽象概念,再通过“幼儿教幼儿”的方式将活动中内隐的知识相互传递,促使幼儿主动自觉地提炼出堂课的核心经验,并且加以内化。试问,孩子们自己总结的经验,还会不理解,还会难以接受吗?这样的教师角色才算是真正的课堂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二、课堂教学设计巧妙,游戏和学习的完美结合。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化教学,即活动的本体是教学,创设适当的游戏情境,用游戏化的手段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获得游戏般的体验,两类活动共同构成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老师要能“忍”!首先,要忍住不干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混乱,不理解等情况,此时,如果老师一语道破,那

么就很可能终止幼儿的探索过程,不防给予孩子思维点,放手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第二,要忍住不笼统评价(也就是说不要立刻肯定或者否定孩子),有时候,我们总是给予孩子总结性的评价,哪怕是夸赞,比如你很棒,你真聪明等等,殊不知,我们在总结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也在“洗耳恭听”,他们很可能认为那个受表扬的孩子就是对的,从而埋没自己的想法;第三,要忍住不“包办总结”,在孩子们已经探索出正确的方法时,我们往往会代替他们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拎一拎,还美其名曰“小结”,可是,我们却忘记了,孩子才是主体,既然他们已经通过自主探索得到了应有的经验,何不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去说说方法和秘诀呢?

操之过急的课堂收获不了灵动和欢乐,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我们应该利用儿童这种强烈的活动动机诱导他们,使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生活、去探究、去创造,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我们要坚持以“儿童为本”让儿童在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快乐中主动学习、主动内化、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游戏化课堂和生活、区域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当然,仅仅靠一堂课或者几堂课是无法体现游戏化课堂的可取之处的,必须在平时的生活和区域中保持这份探索热情,贯穿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始终才能够达到更佳的效果。

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经验和思维方式,游戏化课堂也具有阶段性。小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到核心经验,我们就应该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展现思维的过程,为日后自主探索打基础。中班幼儿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就可以在规定游戏规则之后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游戏,多展开一些主题下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并且将游戏更多地投放到区域中,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而大班的孩子应该更加注重“快乐体验”,取材于生活,展开生活化教学,让孩子将生活中的困惑在课堂上通过游戏中得以解决。总而言之,幼儿园课上讲的玩的都是平时生活中可以使用或者进行游戏的内容,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

更要强调的是,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也不应该是脱节的,在尊重幼儿应有的核心经验的基础下,设置层次递进的游戏,将其投放到教学过程和区域中,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对今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很大的帮助。

“快乐课堂”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的追求目标,而游戏在这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里的游戏,不是随意的、生硬地安插在教学、生活中,而是经过老师们精心打造的为教学服务的情境性游戏。所以,它对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轻松的驾驭课堂,使课堂教学精彩愉悦,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欢乐课堂中绽放光彩。

范文二

创造性思维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潜在素质的发展。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他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地表现童心、童趣,可以随意联想、拟人、神化,随意“张冠李戴”。由于他们对社会规范的无知,以及乐于不受限制和约束地思考和做事,所以有着很强的创造倾向。但是,由于成人的过多干涉,使幼儿的种种兴趣和好奇、尝试与探索,不仅得不到赞赏,而且常常受到制止和呵斥。常此以往,幼儿的创造意识日渐淡化,与生俱来的创造性素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扼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桌面游戏,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