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展示

中国文化展示

一、文化定义: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等,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人文:最初出现在《周易》里:“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楼宇烈《中国的品格》Definition:

In general, culture is the achievement of creative practice and theories, including values, thinking ways, lifestyle, belief and customs. It is related to national history and tradition.

Humanity: It firstly occur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t is a civilization.

二、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核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The core of human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eople oriented and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1.以人为本

1)惟人万物之灵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种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所以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天地是万物之母,而人则是万物之灵。

先秦的儒家思想家荀子曾经把天地万物分成四类,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能治理万物的原因:人有礼义廉耻。

2)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人的伦理关系起源:(维齐非齐---《书经》)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相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2.天人合一

1)顺自然

自然非天地万物,而为本然

三、和为贵

举例:中医阴阳的思想反映的是平衡,气分阴阳,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最根本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展活动策划书

中国传统文化展活动策划书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人们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可谓是数不胜数,这种文化模式我们将其称为民俗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进步,地球的范围越来越小,中西方文化接触越来越亲密,“全盘西化”、“拿来主义”在当代中国不可谓没有,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的已濒临绝种,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在现伟大的民俗风景,谱写华传学子的风情,促进新闻传播学院学子团结协作、相互交流。2011届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策划将在三月举办首届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展览会”。 春风拂面,欣欣向荣;夏季到来,万物繁盛…… 这个三月,请您关注来自文明古国的民族风情; 这个三月,请您支持我们学生自己的展会; 这个三月,请您光临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民俗; 这个三月,请您欣赏令人震撼的古朴纯美; 这个三月,请您感受内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莘莘学子的一份激情…… 一、展会名称:新闻传播学院文化艺术节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展 二、活动主题:舞动的中国传统文化 展会主题:年—再现民俗文化,谱写学子风情 三、展会标志:中国结 四、展会时间:2012年3月15日 五、展会地点:行政楼二楼大厅 六、主办单位: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班委 七、运筹资金:人民币3000元整 八、展品范围:1、饮食文化 2、建筑文化 3、服饰文化 4、民俗风情 5、民俗工艺品 展会形式则以:实物、图片、文字说明及现场书法展示为主 九、专业指导老师:黄鹏 项目总策划: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班委 十、办展目的:通过模拟整个专业展会的全部运作流程,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 知识,丰富校园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会展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进一步扩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影响力,打出传媒专业的知名度。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许庶王怡豪刘倩楠祝献捷范楚璇 2015年5月

文房四宝和汉字相伴相随已经1700多年了,它既承载了中华文化,也是最具中国元素的符号之一。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个“国宝”衰弱。 ——姜昆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其融中国绘画、书法、艺术雕刻、文化装饰为一体的特性,成为中华文化之“宝”,统称为“文房四宝”。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徽笔,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所以文房四宝均源于安徽。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的雅称,在我国多个地区拥有品牌,其中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等闻名。可以说,“文房四宝”是中国式书写的基础,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房四宝”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逐渐失去其实用性,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市场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文房四宝”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亲身前往北京琉璃厂参观的旅途中,我们有幸亲自瞻仰到一位国画大师亲自创作的过程。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笔一点描绘出中国山水之间的幽静。然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也向我们表达了对文房四宝,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担忧,一部分是社会的现状,一部分是我们当代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还有就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挑战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冲撞 我国各个产业的生产都在快速地现代化,但是笔墨纸砚的生产技艺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方式。在宣州,宣纸生产要经过108道工序,仅处理原料青檀皮就要三蒸四洗,还要经过日晒雨淋,竹条鞭皮、捶打,历时一年。其中,捞纸工双手整天浸泡在水中,体力消耗大;而烘纸工则常年处于高温作业之中。尽管耗费了那么大的体力和精力,但市场销售并不理想。除宣纸外,笔墨砚的产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砚,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而今歙砚的生产,基本上是依托少数几位良工来维持。墨的生产方式原始、陈旧,规模难以做大,市场更小。 挑战产业发展与后继乏人的冲撞 让人揪心的是,由于从事笔墨纸砚生产的工人普遍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从业者日渐稀少,后继乏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仅湖州善琏一个地区的制笔从业者就有2000多人,而到了2009年,整个湖州地区的从业者只剩下499名。糟糕的是,有些关键工序的技术人员,近10年都招不到人,只能延聘退休人员。其中的高端技艺,如徽墨墨模、徽砚的雕刻,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承;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1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 精华与糟粕并存,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 2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 政府要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团体。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四、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1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五、结束语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范例精选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 国故事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九零后视频博主李子柒在网络走红。采桃花酿成桃花酒,摘枇杷制成琵琶酥,手工造纸,养蚕缫丝,制作各种精美家常食品……她的视频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拍摄得很有诗意。有人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体现了对生活、家乡、文化的热爱,充满了正能量;有人认为她的视频带有鲜明的个性符号,是她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真实写照;有人认为她的视频让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了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贡献;也有人认为她的视频是有团队在精心包装,并不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作文题以“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的方式,罗列三种看法,逗引考生思路的延伸与拓展。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第五种看法的,当然值得鼓励。在考场上,建议考生从题目所给的三种看法里择一申说,一般以认同处之。 第一种看法认为李子柒视频的走红时因为其“慢生活”理念契合全球“慢美学”思潮。考生的申说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越是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东西越是容易为世界认同,一是我们做事应该紧跟时代,勇做新思潮的弄潮儿。 第二种看法认为李子柒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美好,是成功的文化输出。考生申说这个观点时,建议突出李子柒这种行为的主动性。拟题有: 积极展示自我,才能拥有成功 好酒也怕巷子深 把中国故事讲好要当仁不让 …… 第三种看法则是批判李子柒视频里展示的生活图景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乖离,算不上文化输出。考生倘对此有过思考,又有相关知识的积累,可就此作些申说。 【佳作赏析】: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淡定

最能代表中国的七大文化

最能代表中国的七大文化 五千年浩瀚文明史,留下的不只是岁月的印迹,更多的是数不清的文化资源,在这些厚重又独特的文化资源中,我们还应该向世界推荐什么? ---------题记-------- 一种精神——茶道精神

君山银针、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树叶"以其色、 香、味俱全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外国人的心。绿茶的清淡、红茶的幼滑、普洱的愈存愈香…… 品完之后回味无穷,清香留在唇齿间。这都是中国茶叶所独具的魅力。 除了舌尖的诱惑之外,饮茶所浓缩的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 这就是茶道精神,值得中国向全世界推荐。 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 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一两好茶、一壶沸水、一套古韵犹存又契合茶叶特性的茶具,一个洒落阳光的午后, 煮一壶好茶,看茶叶在沸水间上下翻腾,最后静静沉落,凝练成最适宜的颜色,

清香溢满心间。 就像是看人生起伏,繁华过后见真淳。掬一杯好茶,满足味蕾,更体会中国人的智慧。 如此之魅力,如此之精神,怎能不向全世界展示? 一种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出来的。十大古曲、各种传统乐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有着庞大的体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 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从西周开始民间就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以及生活形态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等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7000多年优秀文化的统称。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后衍生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农历 - 武术- 二十八宿 - 对联 - 龙 - 五行学说 - 八卦 -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哲学- 儒家- 气- 道 - 茶艺学科类 1.数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三国时刘徽著);祖冲之;算盘等... 2.天文学:天象观察记录,发明观测仪器:圭表;浑仪;简仪;高表;仰仪,制定历法(农历) 3.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黄帝内经》... 4.农学:《齐民要术》贾思勰著,《水经注》郦道元著... 5.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6.建筑:园林、庙宇、宫殿、故宫、阿房宫、塔、万里长城、窑洞、徽派建筑...

7.绘画:国画 ... 8.书法: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 9.音乐:民族音乐、戏曲、民歌... 10.舞蹈:古代舞蹈、周朝雅乐、汉朝乐府、唐朝乐舞... 11.戏曲:京剧,评剧,越剧,粤剧,各地方戏中... 12.曲艺:相声,歌仔戏,皮影戏,布袋戏,南曲,高甲戏 ... 13.服饰:中国服饰... 14.饮食:筷子、中国菜... 菜系 川菜(四川菜)湘菜(湖南菜)粤菜(广东菜)苏菜(江苏菜)鲁菜(山东菜)浙菜(浙江菜)闽菜(福建菜)徽菜(徽州菜)... 教育 国子监,太学,科举制度,私塾,书院,翰林院... 文学 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神话、中国寓言、中国典故... 体育 象棋、围棋、武术、气功、点穴......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展示中国文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doc

《展示中国文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 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 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 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

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 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住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

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 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 《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 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全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器和印纹硬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原始瓷作为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

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剪纸与民俗 中华,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钤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民俗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到薄薄的纸片上,灵巧的双手,一剪一刻一琢磨,便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代代传承的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 现在过新年,贴窗花仍是中国某些农村的重要民俗。因为较少受到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景式展示

对xx传统文化的全景式展示 作者:xx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9年第03期 王霁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全面介绍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该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第一章详尽论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阐释了天人合一、阴阳变易、贵和尚中等理念,展示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魅力。第二章介绍了中华传统美德,从正心修身、与人为善、君子怀德三个方面出发,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力量。第三章立足于中国的传统宗教,主要介绍了佛教和道教,以及儒释道的融合。第四章转到艺术领域,对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阐释了中国书画的笔墨意境。第五章介绍了中国的诗词歌赋,深刻阐述了中国诗歌的文化精神和旨趣。第六章聚焦中国的音乐、舞蹈、戏曲,对黄钟大吕、霓裳羽衣进行了生动的介绍。第七章介绍了中国医药的发展。第八章阐述了中国崇德尚武的传统。第九章和第十章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服饰、习俗。第十一章介绍了中国的建筑和园林。最后一章阐述了中国的传统工艺,如青铜器、玉器、陶瓷、雕刻等。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全景式的展示,能够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该书立足新时代,体现出新思路、新理念,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为推动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理论基础。该书在论述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部分,融入了很多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思考和新见解,提出了很多颇具见识的观点。同时,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介绍的过程中,该书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对其中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具有理论深度。 该书对传统文化的全面阐述与解读,对读者具有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是语言通俗易懂。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时,该书摒弃了艰涩的方式,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展现文化的魅力,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二是案例丰富。该书运用大量案例,使叙述更加生动和具体,趣味性强,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三是图片精美。该书加入了

《展示中国文化》阅读答案

《展示中国文化》阅读答案 《展示中国文化》阅读答案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 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 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 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 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 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 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 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 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 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 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

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 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 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 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 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 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 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 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 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 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 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 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汇编)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面广,门类众多,其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而不可能是同步的。但从历史行程看,也有其一致性,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阶段。 (一)雏形期 历史学家习惯地把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称为远古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萌芽于这一现代人看来极为遥远的时期。我们常说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也就有了人在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远古源头正是因此而被逻辑地确定的。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呈多元状态,不但黄河流域,而且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甚至东北地区等北方地区以及青藏高原,都有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广泛发现。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到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再到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山顶洞人,在这样一个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萌生并发展起来。 与多元状态相联系,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也就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原始人不仅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而且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长了才智,不断有所创造发明。于是,创造了文字,出现了绘画、雕刻、音乐和舞蹈,出现了原始宗教。 原始文化如黄河源头,她的每一片积雪、每一朵浪花,都直接孕育了华夏文化;原始文化的丰富,最终才流淌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在走过了远古的萌芽期之后,至夏、商、周三代伴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逐渐具备了雏形。 关于夏代的文化,虽因文献不足,还看不到它的全貌,但正如孔子所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夏代文化为商、周两代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的珍贵的科学知识,这是无庸置疑的。 商代是我国历史进入青铜时代的兴盛时期。这时的文化取得了不少新成就。商代的历法继承夏历。在夏历的基础上把我国最早实行的阴阳合历逐步加以调整,使它逐渐趋于完备。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甲骨上的刻辞为最多。这种刻辞书体非常美观,是一些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商代的雕塑艺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在许多青铜器上面,装饰有绚丽的花纹,有些玉、石、陶、骨、牙的制品上也雕刻出精美的花纹。当时的音乐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已有成组的乐器,现在已发现的有陶埙、石磬、铜铃、铜铙、鼓等,都适于演奏乐曲。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西周的文化又有了新的进步。西周很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就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六艺”。这种全面的教育,奠定了后代教育的基础。《诗经》中的《周颂》、《大雅》、《小雅》和《国风》中的《周南》、《召南》等篇章,是西周时期的作品。他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面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表现。 西周时期,诗歌与音乐是结合在一起的。十五国风是十五种地方性的民歌,各有不同特点、声调和风格。雅与颂也各有不同的格律,都能配乐歌唱,组成一定的乐章,这些乐章是国家制定的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相当广泛。在当时贵族教育中,对诗和音乐都非常重视,这对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西周音乐的发展还表现在乐器种类的增多和音乐理论的发展上。当时的乐器除编钟、编謦和大小不同的鼓铙等打击乐器外,还

中国文化展示

一、文化定义: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等,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人文:最初出现在《周易》里:“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楼宇烈《中国的品格》Definition: In general, culture is the achievement of creative practice and theories, including values, thinking ways, lifestyle, belief and customs. It is related to national history and tradition. Humanity: It firstly occur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t is a civilization. 二、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核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The core of human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eople oriented and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1.以人为本 1)惟人万物之灵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种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所以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天地是万物之母,而人则是万物之灵。 先秦的儒家思想家荀子曾经把天地万物分成四类,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能治理万物的原因:人有礼义廉耻。 2)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人的伦理关系起源:(维齐非齐---《书经》)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相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2.天人合一 1)顺自然 自然非天地万物,而为本然 三、和为贵 举例:中医阴阳的思想反映的是平衡,气分阴阳,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最根本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课课程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课课程展示

三、课程描述 课程基本信息表 四、课程目标

五、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

七、教学条件与设施 多媒体教室 八、考核内容与方式 课程考核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 课程考核方式、:1.形式:笔试 2.考试范围:上课所讲内容 3.总成绩计算:考勤20%+课堂表现2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 九、教材与参考资料 1、课程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参考文献 ?南怀瑾《论语别裁》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可泓《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老子《道德经》《四库全书·子部精要》金沛霖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国世界语出版社联合出版 1998年6月。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陈顾远著. 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书店,1992 ?岳庆平著. 中国的家与国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 ?司马迁著. 史记·礼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刘叙杰主编. 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1册、2 ?宗白华《美学散步》 ?陈振濂《书法美学通论》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吴钊、刘东升编著中国音乐史略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卷1科学出版社,1975, 3 ?南京中医药研究所编写组中医学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中医养生学》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8 3、参考网址 ?历史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007129.html, ?灿烂中华--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与实践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007129.html, ?哲学在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007129.html, ?“孔子文化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007129.html,/culture/Index.asp ?道家http://www.confucius2000,com/taoist. ?中国道教: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007129.html,. ?佛教在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007129.html, ?中国民俗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007129.html,/mainpage.htm ?中华五千年-中国建筑艺术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007129.html,/JS/jian/jian-index.htm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 冯友兰曾说: 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 ”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 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_展现名校学子风范-演讲稿

xxxx传统文化,展现名校学子风范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名校学子风范》!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薪火传承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孟子的高尚情操又激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七”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由苏秦刺骨的精神、苏武牧羊的精神、孔融让梨的精神、屈原问天精神、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等无数崇高的精神组成的。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昌中学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启迪学生非凡智慧以师为先,缔造教师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德学并进、博技竞真的优秀学子”为目标,引领潮流,开拓创新,扬起远航的风帆,正朝着辉煌、灿烂,美好的明天前进…… 展现名校学子风范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知,重在行。那么作为一名学子,我们应该怎样去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名校学子风范呢?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用实际行动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讲稿五篇_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讲稿五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有诗云: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1 / 9

大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1)班的梁小雨,今天我所讲故事的题目是《学习经典应从读准字音开始》。 六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叫《索溪峪的“野”》,大家还记得吗?文中在描写“山是野的”时有句话“……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我们当时在上这课时,常有同学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 9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九零后视频博主李子柒在网络走红。采桃花酿成桃花酒,摘枇杷制成琵琶酥,手工造纸,养蚕缫丝,制作各种精美家常食品……她的视频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拍摄得很有诗意。有人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体现了对生活、家乡、文化的热爱,充满了正能量;有人认为她的视频带有鲜明的个性符号,是她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真实写照;有人认为她的视频让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了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贡献;也有人认为她的视频是有团队在精心包装,并不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作文题以“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的方式,罗列三种看法,逗引考生思路的延伸与拓展。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第五种看法的,当然值得鼓励。在考场上,建议考生从题目所给的三种看法里择一申说,一般以认同处之。 第一种看法认为李子柒视频的走红时因为其“慢生活”理念契合全球“慢美学”思潮。考生的申说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越是具有民

族传统特色的东西越是容易为世界认同,一是我们做事应该紧跟时代,勇做新思潮的弄潮儿。 第二种看法认为李子柒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美好,是成功的文化输出。考生申说这个观点时,建议突出李子柒这种行为的主动性。拟题有: 积极展示自我,才能拥有成功 好酒也怕巷子深 把中国故事讲好要当仁不让 …… 第三种看法则是批判李子柒视频里展示的生活图景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乖离,算不上文化输出。考生倘对此有过思考,又有相关知识的积累,可就此作些申说。 【佳作赏析】: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淡定从容,诚然让人颐然生羡、肃然起敬。但在崇尚效率、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酒香”了,要卖得快,卖得好,也“怕巷子深”,酒好也得吆喝。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让世界对你有较深的认识,要让人民有自信,也得积极展示文化特色,讲好本国本民族的故事。 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走红海内外,她的视频通过展示中国农家的传统生活图景,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慢生活”的魅力,讲好了中国故事,拓宽加深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她的成功,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