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一)

合集下载

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制备

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制备

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制备半导体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具有电学性质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它的电学性质具有温度敏感、电阻率渐进式降低、半导带型式可控等特点。

因此,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板、LED灯等众多高新技术产品都需要半导体材料。

一、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用来制作何种电子器件。

其中最关键的属性是它的电阻率。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用Ohm*cm或Ohm*m表示,一般在10^-2 ~10^8之间,通过杂质掺杂可以将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调节到所需要的范围内。

其次,半导体材料的温度敏感性是其独特性质之一。

当半导体材料温度上升时,其电导率会随之增加。

这种性质被广泛用于制造高精度温度测量器和温度控制器。

半导体材料的导带和价带之间的带隙能量也是其重要的性质。

带隙能量越小,材料的电导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通过控制半导体材料的带隙能量可以改变其电学性质。

半导体材料具有电学性质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与导体不同的是,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不能自由传导,但与绝缘体不同的是,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可以被激发到导电状态。

二、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控制杂质掺入来改变其电学性质。

这种方法被称为半导体掺杂。

半导体材料的制备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 气相扩散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种气体制成相对静止的状态,使其扩散到待制成半导体材料的样品中。

杂质通过热扩散的方式将杂质掺入到半导体材料中。

这种方法制造的材料质量较高,但加工比较复杂。

2. 原位合成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分子束外延等技术将杂质掺入到半导体材料中。

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出高品质的单晶薄膜。

3. 离子注入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离子束将杂质注入到半导体材料中。

这种方法精度高、效率高,但可能会造成杂质的残留,对杂质掺入量的控制不够精细。

4. 液相扩散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在液相中将杂质掺入到半导体材料中。

半导体材料由什么制成

半导体材料由什么制成

半导体材料的制备过程
半导体材料是一种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

它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半导体材料到底由什么制成呢?
原材料的选择
制备半导体材料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通常,半导体材料使用的主要原料包括硅(Si)、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等。

这些原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具体应用以及性能要求。

材料生长过程
水热法生长
水热法是制备单晶半导体材料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水热条件下,将原料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升温和控制压力等条件,使得原料在溶液中沉积并生长出单晶半导体材料。

气相生长法
气相生长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半导体材料的方法。

通过在气相中加入合适的原料气体,并通过控制温度和气压等条件,使得原料在基片表面沉积并生长出单晶半导体材料。

材料处理与加工
生长出的半导体材料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与加工。

通常包括切割、打磨、抛光、腐蚀等工艺,以获得符合规格要求的半导体材料。

检测与测试
最后,制备好的半导体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与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总的来说,半导体材料的制备过程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需要多种工艺流程的配合与控制。

只有经过严格的生长、处理、加工、检测等环节,才能制备出优质的半导体材料,以满足各种应用领域的需求。

半导体材料与工艺之单晶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方案

半导体材料与工艺之单晶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方案

半导体材料与工艺之单晶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方案单晶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是半导体材料与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单晶半导体材料可以提供高电子迁移率、较低的电阻率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因此在微电子器件制造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单晶半导体材料制备的技术方案。

1.单晶生长技术单晶生长是制备单晶半导体材料的关键步骤,目前常用的单晶生长技术包括气相传输(CZ)法、流动增长法(VGF)和外延生长法(EPI)。

其中,CZ法是最常用的单晶生长技术,通过将高纯度的多晶硅加热熔化,再通过拉晶的方式生长单晶硅材料。

VGF法和EPI法则适用于其他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如GaAs、InP等。

2.杂质控制技术杂质是影响单晶半导体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杂质控制技术。

首先是原材料的高纯度要求,通常使用区别于电子级的超高纯度材料,如电镀多晶硅。

其次是在生长过程中采用高纯度的保护气体和容器,以减少杂质的进入。

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生长条件和添加适量的掺杂源来控制杂质浓度和类型。

3.单晶取样技术单晶取样是制备单晶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步骤,主要用于后续的材料表征和器件加工。

常用的单晶取样技术包括悬臂切割法、钻石切割法和溶剂蒸发法等。

悬臂切割法是一种常用且成本较低的单晶取样技术,通过机械切割单晶材料得到所需的单晶样品。

钻石切割法则是使用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割,获得更加精密的单晶样品。

4.单晶材料的表征技术单晶材料的表征是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表征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和拉曼光谱等。

XRD可以定性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SEM可以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粗细度;EDS可以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杂质元素的存在;拉曼光谱可以分析材料的晶格振动信息。

综上所述,单晶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方案包括单晶生长技术、杂质控制技术、单晶取样技术和单晶材料表征技术等多个方面。

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VD)、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溶液法、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简称MBE)等。

1.物理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是一种通过在材料表面沉积薄膜的方法。

主要有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光化学蒸发等。

磁控溅射是一种通过在金属靶表面轰击产生金属离子,再通过惯性或磁场将金属离子聚集到衬底上形成薄膜的方法。

电子束蒸发是利用电子束的热能使固体材料迅速升温蒸发,然后在衬底上冷凝成薄膜的一种方法。

光化学蒸发是利用高能光激发材料分子,使其在激发态下蒸发和沉积成薄膜的方法。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能够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但由于金属靶材的限制,只能制备单晶薄膜。

2.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是利用气体在表面上化学反应沉积薄膜的一种方法。

主要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气相开关化学气相沉积(GS-CVD)、原子层沉积(ALD)等。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在低压下,通过将以气体形式存在的反应物送到反应室中与衬底表面反应沉积的方法。

气相开关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在高压下,通过快速切换反应气体进行气相沉积的方法。

原子层沉积是一种通过依次将反应气体在表面上循环反应沉积的方法。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能够制备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并且可以控制薄膜的厚度和成分,但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表面的化学反应,操作复杂。

3.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通过浸渍、涂覆或电化学方法将溶解了的半导体材料溶液沉积到衬底上的方法。

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将溶解了的半导体溶液或胶体经过控制沉积、干燥和烧结等工艺制备薄膜的方法。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对气相反应物料进行电离和激发,然后再薄膜表面沉积的一种方法。

半导体八大工艺名称

半导体八大工艺名称

半导体八大工艺名称1. 硅晶圆制备工艺硅晶圆制备是半导体制造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它是指将高纯度的硅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转化为薄而平整的硅晶圆。

硅晶圆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单晶生长单晶生长是将高纯度的硅材料通过熔融和凝固的过程,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单晶结构。

常用的单晶生长方法包括Czochralski法和区熔法。

(2) 切割切割是将生长好的硅单晶材料切割成薄片的过程。

常用的切割方法是采用金刚石刀片进行切割。

(3) 研磨和抛光研磨和抛光是将切割好的硅片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变得平整光滑的过程。

研磨通常使用研磨机进行,而抛光则使用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

(4) 清洗清洗是将研磨和抛光后的硅片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杂质。

清洗过程通常采用酸洗和溶剂清洗的方法。

2. 光刻工艺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制造中的一项关键工艺,用于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转移到硅晶圆上。

光刻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涂覆光刻胶涂覆光刻胶是将光刻胶涂覆在硅晶圆表面的过程。

光刻胶是一种敏感于紫外光的物质,可以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来改变其化学性质。

(2) 曝光曝光是将硅晶圆上的光刻胶通过光刻机上的光源进行照射,使其在特定区域发生化学反应。

曝光过程需要使用掩模板来控制光刻胶的曝光区域。

(3) 显影显影是将曝光后的光刻胶进行处理,使其在曝光区域发生溶解或固化的过程。

显影过程通常使用显影液进行。

(4) 清洗清洗是将显影后的硅晶圆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残留的光刻胶和显影液。

3. 离子注入工艺离子注入工艺是将特定的离子注入到硅晶圆中,以改变其电学性质的过程。

离子注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离子种类和能量选择合适的离子种类和能量是离子注入工艺的第一步。

不同的离子种类和能量可以改变硅晶圆的导电性质。

(2)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将选择好的离子通过离子注入机进行注入的过程。

离子注入机通过加速器将离子加速到一定的能量,并将其注入到硅晶圆中。

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大全

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大全

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大全1.半导体材料准备:制造过程的第一步是准备半导体材料。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硅、砷化镓和磷化镓等。

这些材料需要通过晶体生长技术来制备出高纯度的单晶硅片或外延片。

2.掩膜制备:接下来,需要在半导体材料上制备一层掩膜。

掩膜是一种特殊的光刻胶,能够帮助定义出待制造的电子器件结构。

通过光刻技术,在掩膜上曝光并使用化学溶解剂去除暴露区域的光刻胶,从而形成所需的图案。

3.制造掩模:根据所需的器件结构,需要制造掩模。

掩模通常由透明的石英板和掩模背面涂上的金属膜组成。

使用电子束或激光刻蚀技术将所需的图案转移到金属膜上,然后再去除背面的掩膜光刻胶。

4.器件制造:将制造好的掩模放在准备好的半导体材料上,通过离子注入、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在材料上制备出所需的器件结构和电路连接电路。

5.清洗和拷贝: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洗掉不需要的杂质和残留物,以确保器件性能的稳定。

此外,对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还需要使用光刻和蚀刻等技术进行电路拷贝。

6.热处理和退火:在器件制造的后期,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热处理和退火工艺。

这些工艺可以改变器件的电学和结构特性,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7.电极制造:最后一步是制造电极。

使用金属薄膜沉积技术,在器件上制备出电极连接电路。

这些电极可以用于对器件进行电压和电流的刺激和测量。

半导体制造是一个高度精密和复杂的过程,需要使用多种材料和技术。

根据所制备器件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材料和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涌现,使半导体制造工艺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以上只是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的一个简要概述,实际的制造过程会更加复杂和详细。

不同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和研发机构可能会有特定的流程和工艺参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材料特性来设计和优化制造工艺流程。

硅基半导体的制备技术

硅基半导体的制备技术

硅基半导体的制备技术硅基半导体是一种在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其制备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硅基半导体的制备技术,包括传统的晶体生长方法、薄膜制备技术以及新型的纳米结构制备方法。

一、晶体生长方法1. 液相生长法液相生长法是一种传统的晶体生长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硅溶液缓慢冷却,使硅原子有序排列形成晶体结构。

这种方法制备的硅基半导体晶体质量较高,但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

2. 气相生长法气相生长法是一种常用的晶体生长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硅原料气体分解并沉积在衬底上形成晶体结构。

这种方法制备的硅基半导体晶体质量较好,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3. 溅射法溅射法是一种将硅靶材溅射到衬底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可以制备出较薄的硅基半导体薄膜。

这种方法制备的硅基半导体薄膜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适用于薄膜电子器件的制备。

二、薄膜制备技术1.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薄膜制备技术,通过在高温下将硅原料气体分解并沉积在衬底上形成薄膜。

这种方法制备的硅基半导体薄膜质量较高,可以控制薄膜厚度和成分,适用于集成电路的制备。

2. 分子束外延法(MBE)分子束外延法是一种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将硅原子逐个沉积在衬底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硅基半导体薄膜。

这种方法制备的薄膜具有较好的晶体结构和界面质量,适用于光电器件的制备。

3. 气相深度反应离子刻蚀法(DRIE)气相深度反应离子刻蚀法是一种通过离子束刻蚀硅基半导体薄膜形成纳米结构的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纳米结构。

这种方法制备的硅基半导体纳米结构具有较好的形貌和尺寸控制性能,适用于传感器和存储器件的制备。

三、新型纳米结构制备方法1. 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一种利用表面张力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在衬底上形成有序排列的纳米结构的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周期性结构的硅基半导体纳米阵列。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具有较好的周期性和一致性,适用于光子晶体和纳米光学器件的制备。

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

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

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单晶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光电子、新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和应用效果,因此研究和掌握其制备方法对于提高材料性能和开发新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并重点介绍其常见的制备技术。

一、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单晶薄膜制备方法,其主要流程是通过蒸发或者溅射等方式将源材料转化为气态,在衬底表面进行沉积形成薄膜。

有机金属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分子束外延(MBE)等技术是常用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

这些方法具有制备温度低、成膜速度快、薄膜质量高等优点,在微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制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气相反应使源材料分解产生薄膜成核和生长的一种方法。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和液相外延(LPE)是常见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它们具有操作简单、生长速度快、成膜均匀等特点,适用于大面积薄膜的制备,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光伏电池、平板显示等领域。

三、溶液法溶液法是将半导体材料的前驱体以溶液的形式沉积到衬底上,再通过热处理或者光照等方法将其转化为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可制备大面积薄膜、适用于柔性衬底等特点,尤其适合低温、大面积、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

四、激光多晶硅薄膜法激光多晶硅薄膜法是利用激光对多晶硅薄膜进行局部熔化再结晶形成单晶薄膜的制备技术。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制备速度快、能够制备大尺寸单晶硅薄膜等优点,适用于平板显示器件、光伏电池等领域。

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应用需求。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相信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其在光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材料支撑。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备技术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备技术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备技术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工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之一。

人们熟悉的电脑、手机、平板等都离不开半导体器件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备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半导体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半导体的导电性是通过控制其材料内部的杂质浓度和形成PN结等方式实现的。

因此,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特点都与其材料本身和制造工艺密切相关。

二、半导体加工技术1. 半导体晶片的制作半导体晶片制作的第一步是在硅晶圆上进行掩膜光刻。

在掩膜中预设芯片的结构图案,然后使用掩膜光刻机将这些结构刻在硅晶圆上。

随后,使用化学腐蚀或等离子体刻蚀机将掩膜刻蚀掉,即可得到芯片的初始形态。

接下来是掺杂,即在硅晶圆表面和内部注入少量惰性原子或掺杂原子,来改变晶圆的电学性质。

个别掺杂的原子数可以达到一个亿分之一。

掺杂后的芯片要进行多次清洗和高温烘干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2. 半导体器件的制作半导体晶片通过漏洞(Via)连接到导线,形成晶片内部电路。

漏洞的制作依靠与光刻机类似的掩膜光刻。

制作出的漏洞上覆盖有金属覆盖层,连接到先前预留的金属线上,形成电路。

金属导线的制作是通过先将金属层涂在整个晶圆表面上,然后利用光刻机进行掩膜光刻和腐蚀来制作的。

三、半导体制备技术1. 溅射沉积溅射沉积是一种化学气相沉积法,它将固体半导体材料置于靶面,利用高速惰性气体原子轰击靶面并溅射出材料,形成晶体沉积在衬底上。

该技术制备的薄膜薄、质量好、成本低。

2. 分子束外延分子束外延是一种常见的薄膜制备方法,在超高真空下通过半导体材料块分子束与衬底反应生成薄膜。

该技术制备出的薄膜有良好的结晶性和均匀性,晶粒大小也比较小。

3.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以金属有机气体为原料的化学气相沉积法。

它利用金属有机气体在高温下分解,并与衬底表面材料反应来制备薄膜。

半导体主要工艺段

半导体主要工艺段

半导体主要工艺段半导体是现代电子工业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光电元件、功率器件等领域。

半导体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六个工艺段,分别是晶圆制备、掩膜制备、光刻、离子注入、沉积和蚀刻、封装测试。

一、晶圆制备晶圆制备是半导体工艺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的成功与否。

晶圆制备主要包括单晶生长、晶圆切割和抛光。

单晶生长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将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晶种放入溶液中,使其快速生长形成单晶。

然后,将单晶材料切割成薄片,再进行抛光,得到平整的晶圆。

二、掩膜制备掩膜制备是指在晶圆上涂覆一层光刻胶,并使用掩膜将光刻胶部分遮挡,形成所需的图形。

掩膜制备主要包括清洗晶圆、涂覆光刻胶、预烘烤和烘烤等步骤。

清洗晶圆是为了去除晶圆表面的杂质,以保证光刻胶的附着性。

三、光刻光刻是利用光刻胶的光敏特性,通过曝光和显影的过程,将掩膜上的图形传输到晶圆表面的工艺。

光刻主要包括对掩膜和晶圆进行对位、曝光、显影和后处理等步骤。

对位是将掩膜与晶圆进行对准,确保曝光的准确性。

曝光是使用紫外线照射光刻胶,使其在受光部分发生化学反应。

显影是通过溶剂将未曝光的光刻胶溶解掉,形成所需的图形。

四、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将掺杂物注入到半导体材料中,改变其导电性能的工艺。

离子注入主要包括对晶圆进行清洗、对位、注入和退火等步骤。

清洗晶圆是为了去除晶圆表面的杂质,以保证注入的准确性。

对位是将掩膜与晶圆进行对准,确保注入的位置准确。

注入是将掺杂物以高速注入到晶圆中。

退火是通过高温处理,使掺杂物在晶格中扩散,形成所需的电学性能。

五、沉积和蚀刻沉积和蚀刻是半导体工艺中常用的两个步骤,用于制备薄膜和图形的定义。

沉积是将材料以气体或溶液的形式沉积在晶圆表面上,形成所需的薄膜。

常见的沉积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

蚀刻是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将晶圆表面的材料部分去除,形成所需的图形。

常见的蚀刻方法有湿法蚀刻和干法蚀刻。

半导体的制备工艺

半导体的制备工艺

半导体的制备工艺半导体是一种材料,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导特性。

制备半导体材料是制造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器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晶体生长、晶圆制备、掺杂和薄膜沉积等过程。

1. 晶体生长半导体晶体的生长是制备半导体材料的首要步骤。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固相生长、液相生长和气相生长。

固相生长是将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与掺杂剂共同加热,使其在晶体中沉积。

液相生长则是在熔融的溶液中使晶体生长。

而气相生长则是通过气相反应使晶体在基底上生长。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

2. 晶圆制备晶圆是半导体制备的基础材料,通常使用硅(Si)作为晶圆材料。

晶圆制备的过程包括切割、抛光和清洗等步骤。

首先,将生长好的晶体进行切割,得到薄片状的晶圆。

然后,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对晶圆进行抛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

最后,对晶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3. 掺杂掺杂是为了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通常将杂质原子引入晶体中。

掺杂分为两种类型:n型和p型。

n型半导体是通过掺入少量的五价元素(如磷)来增加自由电子的浓度。

而p型半导体是通过掺入少量的三价元素(如硼)来增加空穴的浓度。

掺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如扩散、离子注入和分子束外延等。

4. 薄膜沉积薄膜沉积是制备半导体器件的关键步骤之一。

薄膜可以用于制备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

常见的薄膜沉积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

PVD是通过蒸发或溅射的方式将材料沉积到晶圆上。

而CVD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气体中的材料沉积到晶圆上。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

总结起来,半导体的制备工艺涉及晶体生长、晶圆制备、掺杂和薄膜沉积等步骤。

这些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参数,以确保半导体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半导体工艺的精确性和效率不断提高,为电子器件的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半导体制备工艺流程

半导体制备工艺流程

半导体制备工艺流程1.原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半导体材料的原料,如硅、锗等。

这些原料通常以多晶体或单晶体的形式存在,并需要进行纯化和化学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2. 制备单晶体:在这一步骤中,需要通过一种称为Czochralski方法的技术,将纯化后的原料制备成单晶体。

该方法利用一个熔融的原料,通过加入引导晶体和控制温度的方式,使晶体在慢慢生长的过程中形成。

3.切割晶片:获得的单晶体需要进行切割,以获得具有所需尺寸和形状的晶片。

这通常通过使用金刚石工具进行切割,因为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可以有效地切割晶体。

4.磨削和研磨:切割后的晶片可能会有表面不平整或粗糙的问题,需要进行磨削和研磨处理。

这一步骤将使用机械磨削和化学机械研磨的方法,逐渐将晶片表面磨平和研磨至所需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5.清洗和去除杂质:在晶片表面研磨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和去除杂质的处理。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酸、溶剂或等离子体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有机和无机杂质,并提高单晶片的表面质量和净化度。

6.氧化处理:经过清洗和净化的单晶片需要进行表面氧化处理,以形成一层氧化膜。

氧化处理可以通过热氧化或湿氧化的方法进行,其中热氧化是利用高温下的氧气将晶片表面氧化,而湿氧化则是在有水蒸汽的条件下进行。

7.控制掺杂:在制备半导体器件时,通常需要对晶片进行掺杂处理,以改变其电子性能。

掺杂可以通过离子注入或扩散的方式进行,其中离子注入将所需的杂质离子直接注入晶片中,而扩散则是将杂质担体直接接触至晶片表面,然后通过高温处理使其扩散至晶片内部。

8.图案化处理:在制备半导体芯片时,需要根据所需的电路设计,在晶片表面进行图案化处理。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光刻、蚀刻、沉积和清洗等工艺步骤,以逐步形成器件所需的结构和层次。

9.金属化处理:在芯片制备的最后阶段,需要进行金属化处理,以将电路连接至芯片的引脚或电极。

这一步骤通常涉及金属沉积、刻蚀和清洗等工艺步骤,以形成电路和引脚之间的良好电气连接。

半导体材料表征和制备技术

半导体材料表征和制备技术

半导体材料表征和制备技术半导体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电子、光电、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半导体材料的表征和制备技术则是保证其性能及应用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半导体材料的性质、表征和制备等方面来探讨其相关技术及应用。

一、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半导体材料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比金属导体更小的电导率,而比绝缘体大,能够控制电荷流动。

这种材料的电性质由其半导体能隙和掺杂程度决定。

半导体能隙是指固体中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量差距,如果这个差距小到一定程度,光子能够激发束缚在价带中的电子到达导带,从而产生很大的电导率。

因为这种材料的电性能随其掺杂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制备和运用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控制其掺杂程度,以达到特定的电学性能。

二、半导体材料表征技术半导体材料的表征技术包括电性、结构及物理性质的表征。

其中电性表征主要是基于晶体管的测试技术,如I-V特性、C-V特性等,可以通过实验对材料的电学性能进行分析。

结构表征主要是基于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可以表征其晶体结构、热稳定性、晶体质量等方面。

物理性质表征主要是基于光学性质、热性质、传热性质、磁性质等技术,可以表征其能隙、光发射和吸收等特性。

三、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分为三种,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和薄膜制备。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是制备多晶硅、氮化硅等材料的重要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特点是使用化学反应或热源等工具将固态材料转化为气体,然后通过化学反应使其在半导体材料上沉积,最终形成一个晶体。

薄膜制备则是将材料溶解于溶液中、通过蒸发等方法来制备半导体薄膜的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在基板上制备优质的薄膜材料,为半导体市场带来更多的应用。

四、材料表征和制备技术的发展随着半导体材料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游戏机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动车、智能网格和新能源等领域的逐步升温,材料表征和制备技术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半导体制造技术手册

半导体制造技术手册

半导体制造技术手册半导体产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其涉及到半导体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

为保持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制造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手册将介绍半导体制造技术的相关知识。

1. 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半导体制造的第一步是材料制备。

半导体材料包括硅、砷化镓、磷化铟等等。

这些材料的制备技术包括熔融法、气相沉积法、分子束外延法等等。

其中,熔融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纯净的半导体材料熔融,并利用晶体生长技术来获得晶体。

2. 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后,就需要将其转化为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器件制造的主要步骤包括光阻涂覆、曝光、显影、刻蚀等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曝光技术,它可以通过光刻机将电路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并形成光刻图案。

此外,刻蚀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可以将光刻图案转移到半导体材料上。

3. 应力控制技术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应力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高应力会影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因此需要通过应力控制技术来控制应力。

应力控制技术包括晶体生长技术、离子注入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在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控制应力,来提高器件的性能。

4. 清洗技术清洗技术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清洗可以去除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氧化物,并提高器件的品质。

清洗技术包括化学机械抛光、电解化学抛光、离子束清洗等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表面的污染,提高半导体器件的品质和产量。

总之,半导体制造技术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掌握半导体制造技术,我们可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品质和产量,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希望这个手册可以为大家提供有关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半导体材料是电子器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本文将从制备工艺和表征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半导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半导体材料的制备过程包括晶体生长、晶体切割、薄膜沉积等多个阶段。

其中,晶体生长是半导体材料制备的核心工艺。

1、单晶生长技术单晶生长技术是制备高质量半导体材料的主要工艺之一。

常见的单晶生长方法包括Czochralski法、区域熔法、溅射法等。

其中,Czochralski法是最常用的单晶生长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晶体质量高、生长速度快、成本低,但是也存在晶体取向不易控制的问题。

2、薄膜沉积技术薄膜沉积技术是制备半导体材料薄膜的主要工艺之一。

常见的薄膜沉积方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溶液法。

其中,PVD具有成膜速度快、成膜温度低、成膜均匀等优点,但是只能制备较厚的薄膜;CVD可以制备较厚和较薄的薄膜,但是成膜速度慢、成膜温度高,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

3、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纳米材料制备是半导体材料制备领域的热点。

常见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法、气相法、热处理法等。

其中,溶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的制备方法,但是控制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分布比较困难;气相法可以制备高纯度、高品质的纳米材料,但是设备成本高、工艺难度大。

二、半导体材料的表征方法半导体材料的表征是制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当前,常用的半导体材料表征方法包括材料结构表征、物理性能表征和电学性能表征等。

1、材料结构表征材料结构表征是表征半导体材料晶体结构和缺陷结构的重要方式。

常见的材料结构表征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其中,X 射线衍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结构表征方法,通过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确定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衍射峰位置,从而评估材料质量和晶体缺陷等信息。

2、物理性能表征物理性能表征是表征半导体材料物理性质的重要方式。

半导体制作流程

半导体制作流程

半导体制作流程一、引言半导体是一种具有特殊导电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中。

半导体制作流程是指将原始材料转化为成品半导体器件的一系列工艺步骤。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半导体制作流程,包括晶体生长、晶圆制备、掩膜光刻、腐蚀、沉积、刻蚀、清洗等环节。

二、晶体生长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是晶体,晶体生长是半导体制作的第一步。

晶体生长主要有两种方法:Czochralski法和分子束外延法。

Czochralski法是通过将原料溶解在熔融的溶剂中,然后逐渐降温使晶体生长。

分子束外延法则是利用分子束沉积原理,将原子逐层沉积在衬底上,形成晶体。

三、晶圆制备晶圆是半导体制作过程中的基础材料,一般采用硅材料制成。

晶圆制备包括切割、抛光和清洗等步骤。

首先,将晶体锯成薄片,然后通过机械抛光和化学机械抛光等方法将薄片抛光成规定厚度的圆片。

最后,对晶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染物。

四、掩膜光刻掩膜光刻是半导体制作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的芯片图案。

掩膜光刻主要包括制作掩膜、涂覆光刻胶、曝光和显影等步骤。

首先,制作掩膜,即将芯片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

然后,将光刻胶均匀涂覆在晶圆表面。

接着,通过光刻机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其固化形成芯片图案。

最后,通过显影将未固化的光刻胶去除,形成芯片的图案。

五、腐蚀腐蚀是半导体制作中的重要工艺,用于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腐蚀分为湿腐蚀和干腐蚀两种。

湿腐蚀是利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对晶圆表面进行腐蚀,去除多余材料。

干腐蚀则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特定温度和气氛下,使晶圆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并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六、沉积沉积是半导体制作中的重要工艺,用于在晶圆表面沉积新的材料。

常见的沉积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是通过将气体反应在晶圆表面,使新材料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则是通过蒸发、溅射等物理方法将材料沉积在晶圆表面。

七、刻蚀刻蚀是半导体制作中的重要工艺,用于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刻蚀分为湿刻蚀和干刻蚀两种。

实验1 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半导体材料

实验1 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半导体材料

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半导体材料一、实验目的1.了解水热法合成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特点;2.掌握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方法及具体操作流程。

二、实验原理水热法材料合成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釜中,以水作为溶剂,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和水的自身蒸汽压,创造一个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高温高压水热体系中,水的性质将发生很大变化。

例如:水的离子积和蒸汽压变高,介电常数、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均变低等等。

此时,物质在水中的物性与化学反应性能均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水热反应与普通反应有很大的差别。

一些热力学分析上可能进行,而在常温常压下受动力学条件影响进行缓慢或难于进行的反应,在水热条件下变得可行。

相对于传统制备无机功能材料的方法,水热法有以下特点:1) 低中温液相控制,能耗较低,且适用性广,可以合成各种形态的材料;2) 原料相对价廉,工艺较为简单,反应产率高,可以直接得到物相均匀、结晶完好、粒度分布窄的粉体,而且产物分散性好、纯度高;3) 合成反应始终在密闭反应釜中进行,可控制气氛而形成合适的氧化还原条件,实现其它手段难以获取的某些物相的生成和晶化,尤其是有利于有毒物质体系,尽可能减少污染。

目前,水热合成法作为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纳米制备技术,在纳米晶的液相合成和控制方面已经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相信其在新兴材料制备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采用Ti(SO4)2为前驱物制备TiO2粉体的反应机理如下:Ti4+ + 4 H2O → Ti(OH)4 + 4 H+( 1 )Ti(OH)4→ TiO2 + 2H2O ( 2 ) Ti(SO4)2在水中溶解生成Ti4+离子,Ti4+离子经过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Ti(OH)4 ,Ti(OH)4聚集在一起形成初级粒子,脱水生成TiO2颗粒。

反应( 1 )是个可逆反应,存在一个平衡点,随着水热反应的进行,生成越来越多的H+,H+的增多会促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抑制Ti4+的水解。

高纯半导体原料及化合物制备技术

高纯半导体原料及化合物制备技术

高纯半导体原料及化合物制备技术
高纯半导体原料及化合物制备技术包括多种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
1. 直拉法(Czochralski):这是制备半导体单晶最常用的技术。

将经过提纯后的原料置于坩埚中,而坩埚则置于适当的热场中。

在加热过程中,原料在坩埚中逐渐熔化。

此后,提拉预先放置的籽晶,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进而生长出符合条件的单晶。

这种工艺的优点包括可以较快速度获得大直径的单晶;可采用“回熔”和“缩颈”工艺来控制成本和效率;可观察到晶体的生长情况,进而有效地控制晶体的生长。

2. 区熔法:将一个大的单晶锭切成小块,然后将这些小块晶体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定向再熔化。

由于小块单晶锭的熔点较低,因此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单晶的定向生长。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备得到的单晶纯度高、缺陷少,但是制备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熔化过程。

3.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在衬底表面生成一层单晶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面积的衬底上制备单晶薄膜,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调控单晶薄膜的成分和性能。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为复杂的反应条件,同时成本也较高。

4. 外延法:在已有的单晶衬底上生长一层与衬底晶体结构相同或不同的单晶层。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与衬底晶体结构相同或不同的单晶材料,并且可以通
过控制生长条件来调控单晶材料的性能。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严格控制生长条件,同时成本也较高。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备高纯半导体原料及化合物。

半导体材料的生长与制备技术

半导体材料的生长与制备技术

半导体材料的生长与制备技术半导体材料是现代电子产业的核心,它是制造晶体管、光电器件等电子元件的基础。

它的生长和制备技术是电子产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和制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这些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一、半导体材料的生长技术半导体材料的生长技术主要包括晶体生长、薄膜生长和量子点生长等方面。

1. 晶体生长技术晶体生长通常是通过在高温熔解状态下,在单晶种子上生长单晶体。

晶体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合金元素的添加、温度、压力、晶体生长速率等因素。

常见的晶体生长技术包括:固相生长、液相生长、气相生长以及分子束外延等技术。

2. 薄膜生长技术薄膜生长技术通常是在具有特殊表面能的衬底上通过物理蒸发、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束外延等方式来生长制备。

其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特定的参数,如蒸发速率、气压、反应温度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是薄膜生长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

3. 量子点生长技术量子点生长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薄膜生长技术,它能制备出尺寸在几个到几十个纳米的半导体量子点。

量子点具有比基材内部物质更大的限制和量子效应,自然地表现出不同的电学和光学属性。

其生长技术主要包括原位处理、结构上生长和自形成等方法。

二、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加工技术、光电子加工技术、光刻技术等方面。

1. 微电子加工技术微电子加工技术是制备半导体芯片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前端工艺和后端工艺两个部分。

前端工艺主要是通过光刻或电子束刻蚀等方式制备出光刻胶层图形,然后将胶层用于约束理化腐蚀等技术制备出所需的图案结构。

后端工艺则包括金属化、制造管孔和封装等步骤。

2. 光电子加工技术光电子加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光刻和光刻胶压印等方法来制造精确的微纳米结构。

光刻技术具有极高的图形形成精度和可重复性,通过在光刻胶层上的光学显影过程,将图案转移至掩模芯片上,使得芯片上的所需结构与掩模芯片上的图案几乎完全一致。

半导体主要工艺

半导体主要工艺

半导体主要工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半导体技术在现代电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半导体主要工艺是指将半导体材料制备成器件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本文将从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器件的加工和封装三个方面介绍半导体主要工艺。

一、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半导体材料是制备半导体器件的基础,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

制备半导体材料的主要工艺包括单晶生长、外延生长和薄膜沉积。

单晶生长是指通过熔融和凝固的过程,在半导体材料中形成大尺寸的单晶。

常见的单晶生长方法有Czochralski法和Bridgman法。

Czochralski法是将纯净的半导体材料加热至熔点,然后将单晶种子慢慢拉出,通过凝固形成大尺寸的单晶。

Bridgman法是将半导体材料加热至熔点,然后缓慢降温,使熔体凝固成单晶。

外延生长是在单晶基片上生长一层与基片具有相同晶格结构的薄膜。

外延生长主要有分子束外延和金属有机气相外延两种方法。

分子束外延是通过加热源产生的高能量粒子束将半导体材料的分子沉积在基片上。

金属有机气相外延则是通过将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气相反应,使半导体材料沉积在基片上。

薄膜沉积是将半导体材料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

常见的薄膜沉积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是通过将蒸发的半导体材料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则是通过在基片上反应生成半导体材料的气相化合物,使其沉积在基片上。

二、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半导体器件的加工是指将半导体材料加工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

常见的半导体器件有晶体管、二极管和集成电路。

晶体管是一种能够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器件,它由三个或更多区域的半导体材料组成。

制备晶体管的主要工艺包括扩散、腐蚀和光刻。

扩散是将掺杂物通过高温扩散的方法引入半导体材料中,形成具有特定导电性的区域。

腐蚀是通过化学腐蚀的方法将半导体材料的一部分去除,形成所需的结构。

光刻是利用光敏胶和光刻机将光图案转移到半导体材料上,形成所需的结构。

二极管是一种只允许电流单向通过的器件,它由正负两个区域的半导体材料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适用范围:硅单晶和锗单晶,
砷化镓等化合物单晶
高压液封直拉法。选用B2O3作为液
封剂石墨或BN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4
a
5
3.1.3 区熔法(Floating zone, 简称FZ)
1、原理
2、特点
无坩锅也无石墨加热器和碳毡保 温系统
以多晶棒为原料
易与材料的区熔提纯结合
常用于生长纯度要求比直拉单晶 高的高阻晶体
第三章 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a
1
3.1 晶体生长技术
晶体生长通常指单晶锭的生长
单晶锭通常在特殊装置中通过熔体的定向 缓慢冷却获得
3.1.1.布里奇曼从法一(端Br开id始gm沿a固n)定
1、原理
Ge,
GaAs
方向一按渐点籽凝一晶固点的地列晶逐体取向排
a
2
2、布里奇曼法的特点
装置和方法都比较简单,典型的正常凝固过程 晶锭截面形状与石英舟相同 导致舟壁对生长材料的严重玷污 存在高密度的晶格缺陷 (热膨胀系数不同,热应力) 水平布里奇曼法产生的热应力低于立式(熔体的开
精馏结果,塔顶冷凝收集
的是纯低沸点组分,纯高
沸点组分则留在塔底。精
馏塔有多种类型,如图所
示是泡罩式塔板状精馏塔
的示意图。
a
16
a
17
a
18
精馏是一种很有效的提纯手段,一次全
过程,SiHCl3的纯度可从98%提纯到9 个“9”到10个“9”,而且可连续生产,
故精馏是SiHCl3提纯的主要方法。
低温氯化法。即将氯气用紫外线照射并与硅合 金反应制备四氯化硅。低温(75~80℃)
a
13
3、 三氯氢硅制备(西门子法)
粗硅经氯化氢处理即可得到三氯氢硅
S i 3 H C l 2 8 0 ~ 3 0 0 0 C S iH C l3 5 0 .0 k c l/m o l
副反应
S i 4 H C l S i C l 4 2 H 2 5 7 . 4 k c l/m o l
生长大直径晶体困难较大(6”) 3、适用范围:硅单晶的制备,也同样适合于砷
化镓等其他半导体
a
6
a
7
3.1.4 升华法PVT
1、原理
基本过程是:结晶物受热在熔点以下不经过液态而直 接由固态转化为气态,并在一定条件下同样不经过液
态而直接结晶。 适合于用来生长高温下饱和蒸气压较高的晶体,例如
CdS和其他II-VI族化合物。
放面较大)
3、适用范围:硒化镉、碲化镉和硫化锌等II-
VI族化合物-立式布里奇曼
砷化镓和磷化镓等在凝固时体积要膨胀的III-V
族化合物材料-水平布里奇曼法生长
a
3
3.1.2.直拉法(Czochralski,简称CZ)
1、原理 2、特点 晶体生长过程是在液面之上进行的,不受容器的
限制,克服了应力导致晶体缺陷的缺点,污染减 轻。 保温与坩锅材料对晶体玷污 氧、碳含量 偏高 拉制大直径的单晶体
a
11
1、 工业硅制备 硅铁
工业硅,一般是指95~99%纯度的硅,又称粗 硅,或称结晶硅。原料:石英砂、焦炭
S iO 2 3 C 噲 垐 1 6 垐 0 垐 0 ~ 1 8 垐 0 垐 0 0C 唸 垐 S iC 2 C O
2SiC SiO 2噲 垐 ? ?3Si2C O
含杂质主要有Fe、Al,C,B.P.Cu
S i 2 H C l S iH 2 C l2 (微 量 )
抑制副反应
催化剂:用Cu5%的硅合金;并用惰性气体或氢气稀 释氯化氢,以及控制适宜的温度。
西门子法:产量大、质量高、成本低。故应用广
a
14
4、 精馏提纯
氯化硅中还含有游离氯。提纯的目的就是要除 去粗三氯氢硅和粗四氯化硅的杂质
精馏是蒸馏时所产生的蒸冷汽凝器
与蒸汽冷凝时得到的液体相
互分作 和用 液,相使中气低相 沸中 点高 组沸 分点 以塔组 相板
反来方达向到进较行完多全次分冷离凝混和合汽物化的,塔釜
过程。
热水
a
15
精馏
实际生产中,在精 馏柱及精馏塔中精馏时, 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是 同时进行的。
精馏是多次简单蒸馏的组
合。精馏塔底部是加热区,
温度最高;塔顶温度最低。
S iH 4噲 垐 4 0 垐 0 垐 ~ 5 0 0 垐 垐 0 C ? ?S i 2 H 2 1 1 .9 k c l/m o l
a
20
7、多晶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1、高耗能问题 2、副产物四氯化硅的安全和污染问题 四氯化硅 silicon tetrachloride 分子式:SICl4分子量:169.89 密度:1.50 熔点: -70℃ 沸点:57.6℃ 折射率:1.412 性状:无色透明重液体,有窒息气味,是一种具有强
工业硅的纯化 酸浸法 化学提纯
酸浸法所用酸有:盐酸、硫酸、王水、氢氟酸
及其不同组合的混合酸。
a
12
2、 四氯化硅制备
工业上主要采用工业硅与氯气合成方法
S i 2 C l2 噲 垐 4 5 垐 0 垐 ~ 5 0 0 垐 垐 0 C ? ?S iC l4 Q (放 热 )
温度过低,易生成大量的氯硅烷(如SiCl6) 降低 了四氯化硅的产率。 温度高对于四氯化硅产物质量不利。因为,粗 硅中的杂质,在高温下也被氯化而生成氯化物, 它们的挥发温度比四氯化硅高。
a
8
升华法立式生长坩埚示意图
a
9
II-VI族化合物晶体的生长方法: 升华法、布里奇曼法和高压液封直拉法
碳化硅 升华法基本上就是其大尺寸晶体生长的唯一有 效方法
2、PVT法生长晶体的生长速率 对II-VI族化合物一般为0.5-1mm/h,对碳化 硅则一般只有0.2mm/h左右
a
10
3.2 多晶硅制备
腐蚀性的有毒有害液体,在潮湿空气中水解而成硅酸 和氯化氢,同时发白烟,对皮肤有腐蚀性。
a
21
外媒报洛阳中硅污染 多晶硅产业再起喧嚣
来源:中国工业报 2008/5/2
3月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太阳能 公司把垃圾留给中国》的文章迅速成为网络焦点。
“村民不敢相信所看到的情景:卡车在玉米地和 小学操场中间停下来,一桶桶浮着泡沫的白色液 体被倾倒在地上,卡车径直开走。”
a
19
5、四氯化硅或三氯氢硅的氢还原法制取多晶硅
SiCl4用H2还原制取多晶硅的反应式为
SiCl4+2 H2=Si+4HCl 方法比较简单, 制备过8~9个“9”的高纯硅 易于掌握
SiHCI3用氢还原法制取多晶的反应式为 SiHCI3+H2=Si+3HCl (温度900度)
6、硅烷热分解法制取多晶硅 外延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