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虞晔如 教学实录·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整理精校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虞晔如教学实录·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
必修教案
1207 19:47
::
《赤壁赋》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执教者:虞晔如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师:“如果我生活在苏轼的时代,我一定想方设法嫁给他。
”(学生笑)这不是我说的,是著名女作家方方的话。
苏东坡不仅是一个文学奇才,更是一位通才。
他的赋少而精,借用潘长江的话说,“浓缩的全是精华”。
他的《赤壁赋》是古典散文名篇,前人称其“以江山风月作骨”。
“江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
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你们经得起检查吗?首先,背诵出本篇描写江月的句子。
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生:“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
师:哪里的描写是月影?
生:“流光”,流动的月光。
师:男同学背——“月照”。
生:“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
师:女同学背—“月消”。
生:“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师:难不倒你们!好,来个难一点的!背出本篇中议论江月的句子。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师:我们一起背,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师:这样美的语言,令人陶醉,不诵读品味,怎么对得起它啊!
师: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我们读时,只觉美不胜收,究竟美在何处?先看“景中有情”。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生:“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师:遇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神来之笔,便在文字旁边圈圈画画,写上你的理解,这就是“点评法”。
我请大家用“点评法”来说说,这些句子美在何处?哪一句特别有体验,就点评哪句;可评意境,也可评手法;可就词语点评,也可就句式点评。
生:“清风”二句写风与江,“白露”二句写月与江。
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秋江夜色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引人遐思。
生: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近景:水光遥“接”天边,是远景。
一“横”一“接”,像中国画的大写意,静谧的夜景,简洁又传神。
生:“徘徊”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还透露出了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师:写景带上了感情色彩,抒情又借助了景物的描写。
笔墨极为简练,却蕴涵着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度,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板书:骈散相间形成句式参差之美)
师:再看“情中有景”,又体现在哪里?
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师生齐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生:“纵”“凌”字,多么传神尽兴!既是写景:碧波万顷,水平如镜,一叶扁舟漂在水面上;又是抒情:泛游长江,忘情自然,令人如身临其境。
生:两个叠词用得好:“浩浩”写出了放舟江上的客观景象:“飘飘”。
用想象描绘出飘飘欲仙的主观心情。
生:我最喜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句。
用小舟反衬江面的宽阔,如果是拍电影,可以拉一个远景,把船拍成一个小黑点,气势肯定非常恢弘。
师:我们好像坐在苇叶一样的小船上,有着自由自在、飘飘欲仙的感受。
多妙啊!
(板书:比喻想象形成情感流转之美)
师:文中的悲情从何而来?其一,来自歌词中的“美人”。
苏轼究竟想没想美女,依据是什么?
生:想了,“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师:你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声音大一些!
(生翻译)
师:看来苏轼的确是想美女了。
那么若是巩俐和章子怡来行吗?
生:不行。
我们在学《离骚》的时候有一句话:“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老师说:屈原善于用香草比喻贤良的人。
而用“美人”比喻贤明的君主。
由此断定苏轼的“美人”应该是宋神宗。
生:我认为应该是贤明的君主。
而不应该是宋神宗,我感觉宋神宗不能算作是贤明的君主,他身边后来都是些不学无术的奸佞小人。
生:我认为,“美人”应该是比喻苏轼的美好理想的象征。
我的依据是书下注释。
师:注释也是我们解读课文的重要依据。
一生忠君的苏轼,一心想为大宋王朝分忧,却被贬他乡,怎能不悲!“美人”表现他政治失意的感慨!
师:其二,来自客人悲怨的“箫声”。
你背一下原句,再来点评。
生:(背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五个比喻连缀而下,将不可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
师: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
而“泣孤舟之嫠妇”的想象和夸张,又将我们从乐的云霄带入悲凉幽怨的深潭。
师:其三,来自历史人物。
同桌之间合作一下。
你背原句,同桌点评。
生:“月明星稀……而今安在哉!”
生:英雄如曹孟德者尚且转瞬即逝,蹉跎如我辈者又岂能摆脱命运的无奈?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生活质量太低,与英雄的曹操和周郎相比,我们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怎能不悲哀?二是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转瞬即逝,如何不让人惶恐?
师:把人生的悲苦与茫然放在开阔的时空维度上来加以表现,三言两语,把人生悲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
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
连千古风流人物都无法摆脱宇宙自然的淘洗,遑论我们?三个反问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今安在哉!”的排比,一气而下,反衬悲情。
要读出深沉的感慨!
师:其四,来自个人遭遇和理想幻灭。
这两组背“个人遭遇”,这两组背“理想幻灭”。
师:“况......驾......举......寄......渺......哀......羡”。
侧重于个人遭遇:“挟......抱......知......托......”,侧重于理想幻灭。
(要注意在理解中背诵。
通过背诵来加深理解;在诵读中体会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
师:几番对比,几番感慨啊!生命之短暂如匆匆过客,有志而无为,何况吾与子?至悲至痛哉!
(板书:反问叠用形成文势起伏之美)
师: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两层,“且夫”是标志。
生: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
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不对。
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观审视角度的偏差:认为,要说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
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
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起,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公共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
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可以尽情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
这是“共适论”。
用我们今天的话归纳一下:一是换位思考,痛也可视作乐的催化剂;二是亲近自然,一切来自社会的痛都会在开放的大自然的怀抱中稀释殆尽。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背诵文中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
)
变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 (月)
曾不能以一瞬(人) 无尽也(我)
师:人是变的,好理解,为什么人又是不变的?
生: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生: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
师:请从古诗词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生:不变和变。
师:新学期,面对又一批朝气蓬勃的新同学,老师就要情不自禁想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生:变和不变。
师:爱情甜美却易逝。
校园里也有早恋的,我们不妨借用这两句诗送给他们。
师:从什么角度来论述苏子的态度?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
取的是“清风明月”,不取的是“非吾之所有”。
重点讲“取”。
师:一般的人,写到这里就收笔了,留下一丝淡淡的惆怅。
但苏轼就是苏轼。
既然物各有主不可强求,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
你看这清风,到了我耳朵里就有了声音,明月进了我的眼睛就成了景象,是上天给我们的绝好的恩赐啊,我们好好享用吧!
苏轼就是这样求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大自然真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啊!
师: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物人
客:无穷不变须臾变化 (片面) (悲)
苏轼:物与人都有变与不变的两面 (全面) (喜)
生:客人的观点是片面的,也是悲观的;苏轼的观点是全面的,也是乐观的。
师:世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的,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好事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人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
都要看到另一面,就像天空中的月圆月缺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必然、必然的自然:这就是生命旅程上的一曲永远的”二重奏”。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师:“客”之疑问和“主”之超旷,实际上都是苏轼自己。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虽然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但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不是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借客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其实是虚构,借“客”之口,来写自己对人生的多种感悟,借“客”之口道出自己对于人生的悲观的一面。
然而悲过之后,又能重新审视人生,表现出积极的那一面。
师:说得对。
这样写,一则有助生发义理,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体现了苏轼思想上的矛盾以及所选择的解决矛盾的方式。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
二则行文显得奇崛多变,好似此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和、自说自话,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
客:体现了作为“儒者”的苏轼——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悲观)
主:体现了作为“释道”的苏轼——因缘自识,随遇而安(达观)
师:“盖......而......则......且夫......苟非......虽......惟......”,仔细体会这些虚词的作用及要表达的内容。
(板书:关联相扣形成义理奇崛之美)
师:这真是:江山无尽,风月长存,声色俱美,“共识”而乐!课文中有哪些月亮?有什么异同?
生:写到两种月亮,一是第一段写到的月亮,一是第三段写到的月亮。
师:其实,再想一想,是写到了三种月亮。
三种月亮都给我们以美感。
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呢?
生:现实中的水月,是实写的,而历史中的水月和哲理中的水月,是虚写的。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之感超越生命(虚)
师:好一个苏东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忘却痛苦,即使李白,浪漫诗情中也脱不了苦闷的抑郁,但悲哀和不幸降临,东坡总是微笑接受。
有人形象地说,人类的内心要表达产生了文学,人类的苦闷欲求宣泄,于是又继生了哲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哲学便都是苦闷的产物。
而苏轼的《赤壁赋》呢? 生: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是哲理化的文学。
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
师: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那么,对生命的感悟、阐释,就成为最富灵性的文字。
师:东坡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
生:得和失是相对的。
生命是一种感受。
生:淡泊一点,有一种爱叫放手。
享受自然,顺其自然,一切都会过去的。
生: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
懂得变通,才会生存。
生:尝试过的人总比听任自然的人多一份可能,也善于调节精神的压力。
师:同学们说得好!生命享受着生活的欢乐,但有时还承载着生活的苦难。
面对仕途风雨,坦然相对,就会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佳境。
愈是优秀的作品,愈存在巨大的解读空间。
只要调动我们的体验,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赤壁江月”来。
如果你和苏东坡相遇,你将要同他说些什么? 生:“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放弃”,在儒家看来,独善其身也是一种生命选择,否则在不利于自己的境况下还要硬碰硬地干,那这个人的生命就很脆弱。
师:当然也有宁折不弯的悲壮典范,像屈原投江,老舍沉湖,为了自己的理想决不苟且。
但更多的是像苏东坡,化困为通。
如果苏东坡跳到江里死了,中国历史上就缺少一个伟大的文人了!
生:天之高,无极也。
天就是人生的理想。
心有多高。
你就能触摸到它。
师:“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
真文章在孤灯下。
”1082年,他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
在苏轼看来,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在山水中沉淀灵魂。
于是他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在孤灯下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人们在阅读玩味苏轼文章诗词的同时,就是在解读品味着自己生命的真谛。
苏轼,真君子啊!一个旷世奇才,一个伟大的智者,人世间不朽的精灵!试问能达到苏轼这样人生境界的又有几人?我想方方说执意要嫁给苏轼,其实更多的是表达她对苏轼的景仰与崇拜!
——选自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