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1 透镜 课件
![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1 透镜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6bbfa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8.png)
课后探究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装 有液体的透明饮料瓶,这是为什么呢?你能通过 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
下课
*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主轴) 2.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点, 通过这点的光线穿过透镜时方向不变。
光心
主光轴
O
C1
C2
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主轴) 2.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这点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不改变方向。
光心
主光轴
测凸透镜焦距
【合作探究】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
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A.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B.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 侧,来回
f
移动,使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
C.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到凸透镜的距
离就是该透镜的焦距。
测凸透镜焦距
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1、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 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课堂小结
1.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几个基本概念: 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又叫发散透镜。 能力要求: 1、会从外形和聚散光特点区分两种不同的透镜;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会画两种透镜三条特殊的光路图.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ab6d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d.png)
3-2.[中考·内江] 如图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 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 4 眼镜的度数
知4-讲
1. 透镜焦度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焦度,用Φ 表示, 即Φ =1f,透镜焦度的单位是m-1。
知4-讲
2. 眼镜的度数 (1)眼镜的度数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 课时讲解 眼睛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及其矫正
2 课时流程 眼镜的度数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眼睛
知1-讲
1. 眼球的主要结构 角膜、睫状体、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视神经等, 如图1 所示。
3. 眼睛的调节 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知3-练
解题秘方:根据眼睛成像位置判断眼疾类型和矫正 所用透镜。 解析:由题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B
知3-练
方法技巧:利用补偿法记忆近视眼及远视眼的矫正。
3-1. 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通常是指( A )
知3-练
A. 远视眼 B. 青光眼 C. 近视眼 D. 白内障
③ 明视距离: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 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 作明视距离。
知1-讲
深度理解 眼睛成像与照相机成像光路图的对比:如图3 所示。
知1-讲
方法技巧 通过逆向思维推测出眼睛的调节方式: (1)首先,分析物距变化导致的像距变化。 (2)然后,结合实际像距不变的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最后,推测出晶状体厚薄的变化。
知4-练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第1节 透镜5.1透镜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第1节 透镜5.1透镜](https://img.taocdn.com/s3/m/cbab57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5.png)
交流总结 思考:在主光轴上会聚成的这一点F是什么?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 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 f )。 思考:凸透镜有几个焦点?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
合作探究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F
F
f
f
不同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入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任务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分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 如:远视眼镜、放大镜等 。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如:近视眼镜、猫眼的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作薄透镜 。
任务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归纳掌握
➢ 透镜是一种折射镜,是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它的表面 至少有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光通过透镜经两次折射 后改变光路,透镜遵守光的折射规律;
任务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聚与发散作用
会聚与发散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射出 的光线跟原光线相比靠拢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 用叫作会聚作用;射出的光线跟原光线相比远离 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叫作发散作用。
思考探究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F
f
O F
f
不同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入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2.如图,表示对入射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B )
A.(a)图和(b)图 B.(a)图、(b)图和(c)图 C.只有(a)图 D.(a)图、(b)图、(c)图和(d)图
3.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 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移动白纸使光斑最 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 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 此透镜的焦距为( B )
合作探究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F
F
f
f
不同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入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任务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分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 如:远视眼镜、放大镜等 。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如:近视眼镜、猫眼的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作薄透镜 。
任务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归纳掌握
➢ 透镜是一种折射镜,是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它的表面 至少有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光通过透镜经两次折射 后改变光路,透镜遵守光的折射规律;
任务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聚与发散作用
会聚与发散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射出 的光线跟原光线相比靠拢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 用叫作会聚作用;射出的光线跟原光线相比远离 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叫作发散作用。
思考探究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F
f
O F
f
不同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入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任务三、理解焦点和焦距
2.如图,表示对入射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B )
A.(a)图和(b)图 B.(a)图、(b)图和(c)图 C.只有(a)图 D.(a)图、(b)图、(c)图和(d)图
3.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 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移动白纸使光斑最 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 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 此透镜的焦距为( B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63805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b.png)
如答图5-1-1所示。
6. (202X贵港)请在图5-1-6中画出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 图。
如答图5-1-2所示。
思路点拨:作图口诀可记为“过心不变”“过焦平 行”“平行过焦”。
课堂巩固
1. 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5块,其截面如图5-1-7 所示,
再将这5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曲折程度 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A(、填C字母)凸 透镜做实验。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几束与主光轴 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5-1-10 乙、丙所示。 (2)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凸透镜表面越凸, 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小
(3)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 距大小与_________透__镜__材__料___的关系”。
谢谢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 镜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2 知识点精讲 03 课堂巩固
课程要求
1. 能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 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 会用三种特殊的入射光线表示透镜对光的作用。
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1 透镜
1.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 元件,它通过对光的折射作用来改变光路或成像。 2. 透镜的分类: (1)中间_____厚____、边缘______薄___的透镜叫凸透镜。 (2)中间____薄______、边缘_____厚___的透镜叫凹透镜。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焦_,点用字母“F”表示。 7.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用字母“f”
6. (202X贵港)请在图5-1-6中画出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 图。
如答图5-1-2所示。
思路点拨:作图口诀可记为“过心不变”“过焦平 行”“平行过焦”。
课堂巩固
1. 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5块,其截面如图5-1-7 所示,
再将这5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曲折程度 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A(、填C字母)凸 透镜做实验。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几束与主光轴 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5-1-10 乙、丙所示。 (2)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凸透镜表面越凸, 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小
(3)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 距大小与_________透__镜__材__料___的关系”。
谢谢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 镜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2 知识点精讲 03 课堂巩固
课程要求
1. 能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 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 会用三种特殊的入射光线表示透镜对光的作用。
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1 透镜
1.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 元件,它通过对光的折射作用来改变光路或成像。 2. 透镜的分类: (1)中间_____厚____、边缘______薄___的透镜叫凸透镜。 (2)中间____薄______、边缘_____厚___的透镜叫凹透镜。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焦_,点用字母“F”表示。 7.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用字母“f”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7def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7.png)
显微镜
显微镜 :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 透镜。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凸透镜。
物镜 :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 :象一个放大镜,将像再次放大
望远镜
物镜 :远处的物体在焦点 附近成实像
目镜 : 象一个放大镜,将 像再次放大
天文望远镜 :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注意: 1.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调整在同一直线上。
2.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 应调整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口诀)(实验)
序号 条件
特点
像
应用
1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2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测焦距
3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凹透镜 概念 中间薄边缘厚
光学性质 发散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点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物近像近
像变小(虚)
照相机 利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过虚焦点。
光线,折射后平行 于主光轴。
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答: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 张白纸放在它 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 小、最亮。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 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制作望远镜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制作望远镜](https://img.taocdn.com/s3/m/83203e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e.png)
假设物体距离物镜很远,请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推理并 论证成像的最佳距离。
最佳成像间距约等于物镜焦距
与目镜焦距之和,即f物+f目。
通过两个凸透镜组合使用,两次成像,可以使我们看清楚 远处的物体。通过光具座可以实现共轴调节。相较于手持望 远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制作及使用望远镜
观察手持望远镜,尝试使用凸透镜、瓦楞纸、剪刀、胶带 等材料,通过小组合作,自制一个望远镜,实现望远功能。
试一试用焦距10 cm的凸透镜看粉色A4 纸上的字。
[思考与讨论] 1. 估测字到凸透镜的距离,结合给定的焦距,分析与论证 该凸透镜为什么会成这样的像? 2. 当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凸透镜所成像大小会怎么变化 ?有什么办法可以看清楚这个像?
尝试使用两块凸透镜组合,观察粉色A4纸上的字时,可 以试着像望远镜那样,调节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以达到最 佳的观察效果。 建议:固定物镜,前后移动目镜,观察成像的情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5 制作望远镜
课程导入
课程讲授
习题解析
课堂总结
课程导入
课程讲授 望远镜组成是怎样的?原理是怎样的呢?我们能否自制望远镜?
太阳表面的黑子 原九大行星
设计实验
望远镜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如何使用?
镜筒
目镜
物镜
了解望远镜
使用一个凸透镜可以实现望远功能吗?
f = 5 cm f = 10 cm
制作及使用望远镜
①如图所示,分别用瓦楞纸包裹物镜、目镜,制作镜筒。
②根据测算的最佳距离,确定镜筒的长度范围。裁出凹槽, 作为目镜和物镜前后调节的轨道。 ③将两个镜筒嵌套在一起。根据需要,调整目镜镜筒的粗细 ,以便实现共轴调节。
物镜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5b13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1.png)
[答案] 20 缩小
2.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该装置 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透镜成实像。
[答案] 凸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3. 如图5-14所示是用一个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所组成 的眼睛模型示意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边的 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其中,属于近视眼模型的是( )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典例2: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例2 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
镜头、放大镜都用到了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不同的是照相机与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像,放大镜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8. 如图5-9所示是近视眼看物体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 眼睛近视是因为( )
A.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B.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D.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答案] B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9. 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如果与课堂上“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实验对比,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视网膜 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 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 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如果小莉仍坐在原 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 当度数的用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2.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该装置 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透镜成实像。
[答案] 凸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3. 如图5-14所示是用一个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所组成 的眼睛模型示意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边的 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其中,属于近视眼模型的是( )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典例2: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例2 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
镜头、放大镜都用到了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不同的是照相机与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像,放大镜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8. 如图5-9所示是近视眼看物体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 眼睛近视是因为( )
A.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B.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D.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答案] B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9. 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如果与课堂上“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实验对比,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视网膜 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 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 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如果小莉仍坐在原 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 当度数的用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33f95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1.png)
1.[苏州模拟]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的实验时:
(1)如图,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 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 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__1_0_.0__cm。
知1-练
知1-练
(2)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一条与光具座 平行的直线上的目的是_使__像__呈__现__在__光__屏__中__央___。
当成实像时,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透镜位 知2-练 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像距减小,即向左移动 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 错误;透 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 0 cm 刻度线处,物距减 小,像距变大,即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 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将蜡烛移到4 5 cm 刻度线处, 物距为5 cm,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 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D 错误。答案:C
(2)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即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近,
像越小;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3)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
3. 凸透镜成像图解(图4)
知2-讲
知2-讲
深度理解 凸透镜成像时,1 倍焦距分虚实,2 倍焦距分大小;
知1-讲
实验结论:(1)物体在2 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像在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
(2)物体在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像在2 倍焦距之外。
(3)物体在1 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 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知1-讲
科学推理物体在凸透镜的2 倍焦距处成什么性质的像?像 距是多大?
知1-练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 凸透镜的主___光__轴_上。 解析: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要调节烛焰、光 屏的中心都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c40bf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a.png)
新课学习
平行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光线的变化。
光线通过凹透镜,向四周发散。
新课学习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知识巩固
1.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 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D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新课学习
为了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 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注意
每次光屏上的像最明亮、最清晰时,才记录数据。
新课学习
记录数据
物距与 焦距的 关系
物距u/cm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像距v/cm
新课学习
分析论证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1)组装器材:小明小组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他们接下来还需 要进行的调整是: 向下调整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详细写出 需要调整的器材和具体的调整方法)。
课堂练习
(2)调整完成后,老师安排各个小组都使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并把其中七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画在了同一幅图中,其中1′是蜡烛放在1位置所 成的像,2′是蜡烛放在2位置所成的像,分析 4、5 两组数据可知,当物体 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 缩小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 的实验,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 大镜”).若要观察蜡烛在6和7两个位置时所成的像,小明等同学观察的方 法是 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课件2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3347c301f69e31433294e2.png)
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透镜的分类及画法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的基本概念 1.凸透镜的焦点
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
⑵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透镜的基本概念 2.凸透镜的焦距
⑴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⑵两边的焦距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练习题
【例1】完成下列光路图。
【例2】完成下列光路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三棱镜、凹面镜、凸面镜 0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三条特殊光线
⑴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⑶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
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三棱镜
凹透镜是三棱镜的组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凹面镜和凸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缩小的虚像。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应用:汽车观后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640c3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5.png)
知4-练
例 4 在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 投影仪成像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反射成像的是② B. 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C. 成实像的是①③④ D. 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解题秘方:根据各种仪器的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知4-练
解析:小孔、照相机、投影仪成的是实像,放大镜 成的是虚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小孔成像 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知1-练
1.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将凸透镜对 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 上可以得到景物_倒__立___(填“ 倒立”或“ 正立”)的 _缩__小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 2 投影仪
1. 投影仪的简单结构:如图2 所示。 (1)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图案,
知1-练
(1)小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_大__于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 解析:照相机底片离镜头的距离较小,而拍照时被照的 对象离照相机较远,远远超过照相机底片到镜头的距离。
知1-练
(2)小宇离照相机镜头越远,小宇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 __小___。 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人离照相机越远,成的像越小。
答案:C
教你一招:常见光现象图解:
知4-练
实 图示
像
小孔成像 照相机成像 投影仪成像
原理 光的直线传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图示
虚
像
平面镜成像 看到的鱼变浅 放大镜成像
原理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4-1.下列现象中,只能成虚像的是( B ) A.照相机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凸透镜成像 D.小孔成像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63bd7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6.png)
投影仪成像特点: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像。像距大于物距。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 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3.如图是利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文字的情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D )
A.左图看到的像是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小 B.右图看到的像是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 C.若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同,则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近 D.若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同,则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
4.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 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C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一般为倒立
一般为正立
能用光屏承接
不能用光屏承接
1.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 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虚像 D.云和鱼都是实像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眼睛能看到成在光屏上的像 B.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 C.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 D.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相机记录的美好
相当于光屏
照相机
取景窗 快门 胶片
光圈环 调焦环
镜头 胶片相机
相当于凸透镜
数码相机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电荷耦合器件代替胶片。
2024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3-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024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3-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1ad2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3.png)
1.作业本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对应练习。
2.实践性作业: 尝试用身体上的尺估测家中物品的
长度。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1)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 (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放大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3)若将蜡烛左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此时将光屏向 左 (填“左” 或“右”)移动,像又会变清晰。
①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可用于照相机。
任务一、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②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可应用于投影仪。
任务一、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③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可应用于确定焦距。
任务一、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④
折射光线为平行光线, 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 u=f 不成像; 可应用于得到平行光
规
律
u主=焦光f,点轴、不、焦光成距心像距、
的
应 u<f,正主立光、轴放、光大心虚、像焦点;、应焦用距距:放大镜
用
1.王大爷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B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发现烛焰在光屏 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工作原理与此 现象相同的是 ( B )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投影仪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新优秀课件ppt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新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8d78b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6.png)
·· ·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2f>u>f )
成 倒立的、 放大的、 实 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大于物体(像大)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像距大)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规律二: 物距大于焦距 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在减小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在增加 物距小于焦距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减小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规律三 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 物、像异侧 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 物、像同侧
物像位置 像的特点 像的性质 异 侧 倒立.缩小 实 像 异 侧 倒立.等大 实 像 异 侧 倒立.放大 实 像
同 侧 正立.放大 虚 像
2、凹透镜成像规律 同侧、正立、缩小、虚像。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思考:
物体到凸透镜 像 的 情 况
的距离 倒立/正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应
用
大于2倍焦距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照相机
在2倍焦距和 焦距之间
倒
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小于焦距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放大镜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2f>u>f )
成 倒立的、 放大的、 实 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大于物体(像大)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像距大)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规律二: 物距大于焦距 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在减小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在增加 物距小于焦距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减小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规律三 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 物、像异侧 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 物、像同侧
物像位置 像的特点 像的性质 异 侧 倒立.缩小 实 像 异 侧 倒立.等大 实 像 异 侧 倒立.放大 实 像
同 侧 正立.放大 虚 像
2、凹透镜成像规律 同侧、正立、缩小、虚像。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思考:
物体到凸透镜 像 的 情 况
的距离 倒立/正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应
用
大于2倍焦距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照相机
在2倍焦距和 焦距之间
倒
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小于焦距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放大镜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课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课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https://img.taocdn.com/s3/m/9b7519a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6.png)
3.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 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D )
A.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 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 伸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 缩一些
4.如图所示的投影仪,其中凸透镜是使透明胶 片通过透镜成_倒__立__、_放__大__的实像。平面镜的
3.许多博物馆会在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凸透 镜,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什么 样的?像在凸透镜的哪一侧?
解:通过凸透镜看到正 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 凸透镜的同侧.
4.请你利用本节“想想做做”中自制的模型照 相机。说一说在使用时,如果想让像变大一些 ,应该怎么操作?
解:减小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同时拉动纸 筒增大凸透镜和薄膜间的距离,就可以让像变大.
【教材P119“练习与应用”】
习题解答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图中的树在照 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解:树在照相机的胶片 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是很多光学仪器的主要元件。请说出 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解:相同点:都成倒立的实像; 不同点: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知识点二 投影仪
投影仪
幻灯机
1.投影仪构造
(1)凹面镜:光源位于凹
面镜焦点,光线经凹面镜
反射使照在投影片上的光
增强。
(2)螺纹透镜:聚光。
(3)平面镜:改变光路。
(4)凸透镜:成像。
凹面镜
2.投影仪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 取下,将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 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 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 正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凹透镜折射后将成为跟主光轴平行的光。
4、四个光路图:
F ·F.
F
.
F
.
F
F
·
作业:P93动手动脑学物理!
谢谢!
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 焦点, 用“F”表示。左右都有一个,一共2个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主光轴 主光轴
O
F
f
F
四, 凹透镜
O
五、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作用
F
O
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发 散射出,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个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 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左右都有一个,一共2个 焦点.
1,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如果它们的延长线能经过凹透镜的 焦点,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将如何射出?
..
F
·FOFra bibliotek主光轴
F.
·
F
六、知识延伸: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红色虚线的 直线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红色虚线的直线 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
七、小结:你学到了什么吗?
第五章
复习
1、什么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一条光线通过三棱镜时大致的光路。
第五章 第一节 透镜
一、两种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比如远视眼镜镜片,放大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比如近视眼镜镜片)
图3.1-1
C
C'
图3.1-2
二、透镜的两个概念:主光轴和光心
图3.1-1
C
C'
图3.1-2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光心:每个透镜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
不 变,这个点叫光心。
三.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
O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
O
F
f
2、焦点和焦距
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凸透镜对光会聚作用:
C
C'
(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图3.1-1
图3.1-2
(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
3、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 。 (2)射向凹透镜的这些入射光线,如果它们的延长线能经过凹透镜的焦点,经过
4、四个光路图:
F ·F.
F
.
F
.
F
F
·
作业:P93动手动脑学物理!
谢谢!
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 焦点, 用“F”表示。左右都有一个,一共2个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主光轴 主光轴
O
F
f
F
四, 凹透镜
O
五、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作用
F
O
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发 散射出,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个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 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左右都有一个,一共2个 焦点.
1,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如果它们的延长线能经过凹透镜的 焦点,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将如何射出?
..
F
·FOFra bibliotek主光轴
F.
·
F
六、知识延伸: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红色虚线的 直线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红色虚线的直线 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
七、小结:你学到了什么吗?
第五章
复习
1、什么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一条光线通过三棱镜时大致的光路。
第五章 第一节 透镜
一、两种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比如远视眼镜镜片,放大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比如近视眼镜镜片)
图3.1-1
C
C'
图3.1-2
二、透镜的两个概念:主光轴和光心
图3.1-1
C
C'
图3.1-2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光心:每个透镜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
不 变,这个点叫光心。
三.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
O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
O
F
f
2、焦点和焦距
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凸透镜对光会聚作用:
C
C'
(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图3.1-1
图3.1-2
(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
3、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 。 (2)射向凹透镜的这些入射光线,如果它们的延长线能经过凹透镜的焦点,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