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异同

合集下载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比较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比较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比较(我好想比较过了,是不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原核:一般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即一个复制子,复制子较长,复制起始点oriC含有3个13bp 的串联重复保守序列,复制起始之后在OriC上形式两个复制叉沿着整个基因组双向等速移动,并且形成θ形中间产物,两个复制叉在距离起点180°处汇合,在快速生长时,一个复制起点上可以形成多个复制叉,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真核:有多处复制起点,复制子相对较小,复制叉的移动速度较慢,由于有多个复制起点,所以后随链是以半不连续的方式复制的,在染色体全部完成复制之前,各个起始点上的DNA 的复制不能再开始。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转录的特点:相同点:都是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核苷酸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不需要引物的参与,按5’- 3’方向合成不同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必须借助辅助蛋白才能与启动子结合;原核生物中一种RNA 聚合酶几乎负责所有mRNA、rRNA、tRNA的合成,真核生物有3类RNA聚合酶:I负责rRNA 合成,II负责hnRNA(前体mRNA)合成,III负责tRNA合成;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区范围较小,而真核生物的启动区范围较大。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这个也总结过了吧)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结构、转录和翻译方面的总体差异:(1)真核细胞中,一条mRNA链只能翻译出一条多肽链,原核生物则以多基因操纵子形式存在;(2)真核细胞DNA与组蛋白和大量非组蛋白结合,只有一小部分DNA是裸露的;(3)高等真核细胞DNA中很大一部分不转录,存在很多重复序列,而且基因内部还存在不被翻译的内含子;(4)真核生物能够有序根据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行DNA片段重排,还能根据需要改变基因的拷贝数,原核生物中则非常少见;(5)原核生物转录的调节区很小,而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调节区则大得多;(6)真核生物RNA在细胞核中合成,需要通过核膜进入细胞质才能被翻译,原核生物中不存在这样严格的空间间隔;(7)真核生物的基因只用经过复杂的成熟和剪接过程才能被顺利翻译为蛋白质。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异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转录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异点:
•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而原核生物的转录发生在细胞质中。

•真核生物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I、II和III,而原核生物只需要一个主要的RNA聚合酶。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修饰包括剪接、5' 帽和3' 末端加工,而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直接成为成熟mRNA。

同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转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包括:
•转录都是DNA信息的复制过程,通过合成RNA来制造蛋白质。

•转录都是通过RNA聚合酶在模板DNA链上进行。

•转录过程都需要启动子、终止子和转录因子的参与。

讨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特点的异同

讨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特点的异同

讨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特点的异同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有一些特点上的异同。

复制过程:
-异同点:原核生物的复制是通过DNA复制酶直接复制DNA分子进行的,而真核生物则需要先形成RNA嵌合体,然后再由DNA复制酶复制DNA。

此外,原核生物的复制速度较快,真核生物的复制速度较慢。

-相同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要保证DNA分子的完整性和准确复制,都依赖于DNA复制酶进行复制。

转录过程:
-异同点: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中没有剪接和旁系转录现象,而真核
生物的转录过程中会发生剪接和旁系转录。

此外,原核生物的RNA分子在
合成过程中可以被直接翻译,而真核生物的mRNA需要经过转录、剪接和RNA后加工等步骤才能成熟并参与翻译。

-相同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通过RNA聚合酶合成RNA分子,都
依赖于一定的启动子和调控因子来启动转录。

翻译过程:
-异同点: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可以同时存在于细
胞质中,而真核生物的mRNA需要先通过核膜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
合才能进行翻译。

此外,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中还存在着剪切、修饰等调
控机制。

-相同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通过核糖体进行翻译,都依赖于mRNA和tRNA的配对,都需要启动子和调控因子来启动翻译。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1. 细胞类型不同: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具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结构;而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并无细胞核。

2. 基因组表达不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表达非常复杂,有多种不同的转录因子可以调节基因表达;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表达相对较简单,只有一些基本的转录机制可以调节基因表达。

3. 细胞代谢不同:真核生物中有复杂的细胞代谢网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原核生物的细胞代谢相对较简单,具有相对较低的适应性。

4. 生殖方式不同:真核生物的生殖方式多样,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而原核生物的生殖方式仅有无性生殖。

真核与原核区别

真核与原核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一、概念1、真核即真核生物是所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根本性区别是前者的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因此以真核来命名这一类细胞。

许多真核细胞中还含有其它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由于具有细胞核,因此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与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也大不相同。

真核生物在进化上是单源性的,都属于三域系统中的真核生物域,另外两个域为同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和古菌。

但由于真核生物与古菌在一些生化性质和基因相关性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时也将这两者共同归于Neomura演化支。

科学家认为,从基因证据来看,真核生物是细菌与古菌的基因融合体,它是某种古菌与细菌共生,异种结合的产物。

[1]最原始的真核生物的直接祖先很可能是一种异常巨大的原核生物,体内具有由质膜内褶而成的象内质网那样的内膜系统和原始的微纤维系统,能够作变形运动和吞噬。

以后内膜系统的一部分包围了染色质,于是就形成了最原始的细胞核。

内膜系统的其他部分则分别发展为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

按照美国学者L.马古利斯等重新提出的“内共生说”(见细胞起源),线粒体起源于胞内共生的能进行氧化磷酸化的真细菌,而叶绿体则起源于胞内共生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

美国学者R.W.惠特克1969年把真核生物分为5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单细胞真菌。

真菌界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多数种类细胞有几丁质的壁,菌体多由菌丝组成。

植物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有纤维素的壁。

动物界营摄食或捕食生活,多数种类能运动,细胞无壁,有复杂的胚胎发育过程。

这种分法现在已经得到了较普遍的承认。

2、原核,完全成熟并且精子已进入卵子后的配子。

原核也指原核细胞(如细菌)的核质体。

结合上一段,可见: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是真核生物,但生殖细胞却都是原核细胞,因此可断定——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细菌的后代。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是生物界两大主要分类群体,它们在转录过程中存在许多异同点。

本文将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为标题,详细阐述两者在转录过程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一、转录定义转录是指将DNA序列转化为RNA分子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转录都是通过RNA聚合酶酶作用于DNA分子,合成与DNA链对应的RNA分子。

二、转录过程的异同点1. 转录起始位点在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在DNA上识别并结合到特定的启动子序列上,转录起始位点通常位于启动子上游。

而在真核生物中,转录起始位点位于启动子序列的TATA盒附近。

2. 前处理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后的RNA分子需要经过前处理过程,包括剪切、修饰和聚合酶II的解离等步骤,形成成熟的mRNA分子。

而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后的RNA分子可以直接作为mRNA使用,不需要前处理。

3. 转录终止在原核生物中,转录终止是由RNA聚合酶遇到终止序列(如转录终止因子、反向重复序列等)时直接停止,释放RNA分子。

而在真核生物中,转录终止需要依赖辅助蛋白和转录终止信号来完成,包括多个信号序列的相互作用。

4. 转录调控在原核生物中,转录调控主要通过启动子上的结合位点和转录因子来实现。

不同的转录因子可以结合到启动子上,促进或抑制转录的进行。

而在真核生物中,转录调控更为复杂,除了转录因子的作用外,还包括染色质结构的改变、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等多种机制。

5. 转录速度原核生物的转录速度较快,转录过程通常在几十秒内完成。

而真核生物的转录速度较慢,转录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三、转录过程的相似点1. RNA聚合酶的作用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RNA聚合酶都是转录过程的核心酶。

它们能够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序列,并与之结合,开始转录过程。

2. 碱基配对规则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RNA合成中都遵循碱基配对规则,即A与U(在RNA中)或T(在DNA中)配对,C与G配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是生物界中两个重要的分类群体。

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包括转录过程。

转录是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第一步,也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转录的异同点来探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差异。

我们来看看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在真核生物中,转录是由RNA聚合酶II(RNA polymerase II)完成的。

转录的起始位点由转录因子的结合来确定,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结合到DNA上的蛋白质。

转录过程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启动阶段,转录因子与DNA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然后RNA聚合酶II结合到复合物上,开始合成RNA链。

在延伸阶段,RNA聚合酶II在DNA模板上进行滑动,合成RNA链。

在终止阶段,RNA聚合酶II遇到终止信号,停止合成RNA链,释放出转录产物。

与真核生物不同,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相对简单。

在原核生物中,转录是由单个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完成的,而不是像真核生物那样分为不同的聚合酶。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与真核生物相似。

在启动阶段,RNA聚合酶与DNA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开始合成RNA链。

在延伸阶段,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进行滑动,合成RNA链。

在终止阶段,RNA 聚合酶遇到终止信号,停止合成RNA链,释放出转录产物。

除了转录过程的基本步骤相似外,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

首先,真核生物的转录需要更多的辅助因子参与。

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因子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转录抑制子等,这些因子能够影响转录的效率和特异性。

而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因子相对简单,通常只包括一个启动子。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修饰更为复杂。

在真核生物中,转录产物需要经过剪接、修饰和核糖体扫描等步骤,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

剪接是指将转录产物中的内含子剪除,将外显子连接起来。

修饰是指在转录产物的两端添加5'帽和3'带,以增加稳定性和翻译效率。

真核与原核区别

真核与原核区别

真核与原核区别一、概念1、真核即真核生物是所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根本性区别是前者的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因此以真核来命名这一类细胞。

许多真核细胞中还含有其它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由于具有细胞核,因此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与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也大不相同。

真核生物在进化上是单源性的,都属于三域系统中的真核生物域,另外两个域为同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和古菌。

但由于真核生物与古菌在一些生化性质和基因相关性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时也将这两者共同归于Neomura演化支。

科学家认为,从基因证据来看,真核生物是细菌与古菌的基因融合体,它是某种古菌与细菌共生,异种结合的产物。

[1]最原始的真核生物的直接祖先很可能是一种异常巨大的原核生物,体内具有由质膜内褶而成的象内质网那样的内膜系统和原始的微纤维系统,能够作变形运动和吞噬。

以后内膜系统的一部分包围了染色质,于是就形成了最原始的细胞核。

内膜系统的其他部分则分别发展为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

按照美国学者L、马古利斯等重新提出的“内共生说”(见细胞起源),线粒体起源于胞内共生的能进行氧化磷酸化的真细菌,而叶绿体则起源于胞内共生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

美国学者R、W、惠特克1969年把真核生物分为5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单细胞真菌。

真菌界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多数种类细胞有几丁质的壁,菌体多由菌丝组成。

植物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有纤维素的壁。

动物界营摄食或捕食生活,多数种类能运动,细胞无壁,有复杂的胚胎发育过程。

这种分法现在已经得到了较普遍的承认。

2、原核,完全成熟并且精子已进入卵子后的配子。

原核也指原核细胞(如细菌)的核质体。

结合上一段,可见: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是真核生物,但生殖细胞却都是原核细胞,因此可断定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细菌的后代。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是地球上两大主要类型的生物。

它们在细胞结构和生物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差异。

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转录过程中的异同点。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它是将DNA序列转录成RNA的过程。

本文将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点为标题,详细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转录的基本概念和过程转录是DNA信息转化为RNA信息的过程。

它在细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一部分被复制成RNA分子,形成基因的转录产物。

转录由RNA聚合酶酶依赖性完成。

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转录过程都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起始、延伸和终止。

二、异同点1:转录起始位点的识别在真核生物中,转录起始位点通常由转录起始因子(TF)和RNA 聚合酶II共同识别。

这些转录起始因子结合到DNA上的启动子区域,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从而指导RNA聚合酶II定位并开始转录。

与此不同,在原核生物中,转录起始位点通常由RNA聚合酶本身直接识别。

RNA聚合酶通过与DNA特定序列的非完全互补配对来定位转录起始位点。

这种序列被称为启动子序列,它在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相对保守。

三、异同点2:转录前处理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处理步骤。

这些步骤包括剪接、5'端帽和3'端聚腺苷酸化。

剪接是将转录产物中的内含子剪切掉,将外显子连接在一起。

5'端帽是在RNA的5'端添加一段甲基化的guanosine三磷酸,它有助于稳定RNA分子并促进转录的起始。

3'端聚腺苷酸化是在RNA的3'端添加一串腺苷酸,这有助于保护RNA分子免受降解。

与此不同,在原核生物中,转录产物通常不需要进行剪接和帽修饰。

它们的转录产物是连续的,没有内含子。

此外,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也没有3'端聚腺苷酸化修饰。

四、异同点3:转录终止机制在真核生物中,转录终止机制通常与聚腺苷酸化有关。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原核生物的特点
• ①核质与细胞质 • 之间无核膜因而 • 无成形的细胞核 • (拟核或类核);
• ② 以简单二分裂 • 方式繁殖, • 无有丝分裂 • 或减数分裂;
③ 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 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 (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 器;
• ④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核糖体散在
于细胞质内,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
⑤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等 等。总之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要比真核生物的细胞 结构简单得多。

⑥ 没有性行为,有的种类有时有通接合、 转化或转导,将部分基因组从一个细胞传递 到另一个细胞的准性行为(见细菌接合);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生殖方式 真核生物动植物中为有性的 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或出芽生殖、 减数分裂式的受精、有丝分裂, 裂变。
遗传重组 真核生物遗传重组为减数分裂 原核生物为单向的基因传递。 过程中的重组,
鞭毛 呼吸作用
真核生物鞭毛为卷曲式,主要 原核生物鞭毛为旋转式,由鞭毛
由微管蛋白组成,。
蛋白组成
真核生物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 原核生物通过膜进行呼吸作用。 作用,


核糖体
80S
70S
大小
1真核生物细胞较大,一般 10~100纳米,
原核生物细胞较小,大约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纳 米。
代谢途径 真核生物新陈代谢为需氧代谢 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多种多样。 (除了amitochondriats),
细胞壁
真核生物由纤维素或几丁 原核生物真细菌中为肽聚糖。 质组成,动物没有细胞壁,
细胞核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糖体组成异同点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糖体组成异同点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糖体组成异同点生命是一个神奇的现象,每个人都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然而,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是,生命的存在和演化是由生物大分子控制的。

其中,核糖体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机器之一。

在生命的进化中,出现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种类型,而它们的核糖体在组成上存在异同点。

一、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原核生物是一类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在原核生物中,核糖体从概念上分为70S和80S两种。

但是,真实情况更加复杂,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存在许多亚单位的形式。

70S核糖体的组成为50S和30S亚单位,其中50S亚单位的组成为23S和5S rRNA以及34种蛋白质,30S亚单位的组成为16S rRNA和21种蛋白质。

80S核糖体虽然在原核生物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结构,但在表现基因型的亚类原核微生物中有被发现。

它也可以被认为是70S核糖体延伸领域的一种类型,其组成类似真核生物的40S和60S亚单位,由40S亚单位和60S亚单位组成,其中40S亚单位为18S rRNA和33种蛋白质,60S亚单位为28S、5.8S、5S rRNA和46种蛋白质。

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真核生物是一类有细胞核的生物。

在真核生物中,核糖体可以分为40S和60S两种亚单位,它们为80S结构体的组成部分。

40S亚单位是由18S rRNA和33种蛋白质组成,60S亚单位由28S rRNA、5.8S rRNA、5S rRNA和46种蛋白质组成。

相比之下,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在组成中的差异不太大,但是它们的组织结构不同。

原核生物中R(核糖体)中的rRNA与蛋白质组成为单一颗粒;而真核生物中,核糖体的rRNA和蛋白质分别以球状和线状形式分布。

三、异同点分析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rRNA序列有了显着的区别。

例如,在原核生物的23S和16S rRNA中,含有大规模的内部短序列,而真核生物的18S、5.8S和28S rRNA中则不含有这些短序列。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古菌 通常 1µm - 1条,环行染色体+质粒 环行染色体+ - - 无或蛋白质亚单位, 无或蛋白质亚单位,假胞壁 质,无胞壁酸 含异戊二烯醚,甾醇, 含异戊二烯醚,甾醇,有分 支的直链 - - -
细菌 通常 1µm - 1条,环行染色体+质粒 环行染色体+ - ? G + 或 G - ,总是含有 胞壁酸, 胞壁酸,枝原体属中无细胞 壁 含脂肪酸脂,甾醇稀少, 含脂肪酸脂,甾醇稀少,无分支 直链 - - -
( 3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的蛋白 质合成都是在核蛋白体上进行, 质合成都是在核蛋白体上进行,但大小 不同, 不同,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为 70S ,而 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为 80S ,其细胞器 的核蛋白体也为 70S 。而且它们各自的 亚单位构成也不一样, 亚单位构成也不一样,原核生物的核蛋 白体是由 50S 和 30S 的两个亚单位构 成,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是由 60S 和 40S 两个亚单位构成,各亚单位的构成 两个亚单位构成, 上也有区别。 上也有区别。
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 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 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氏体。 次氏体。而真核生物主要包括真 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原 核 生 物
真 核 生 物
比较项目 细胞大小 核膜 遗传物质染色体 有丝分裂 组蛋白 细胞壁
原核生物 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 是指一类细胞核 无核膜包裹, 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为核区 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 的裸露 的原始单细胞生 物。包含真细菌和古生菌个两 类群。 类群。 •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具有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所有的 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真核生物都是由一个类似于细 胞核的细胞( 孢子等) 胞核的细胞(胚、孢子等)发 育出来, 育出来,包括除病毒和原核生 物之外的所有生物。 物之外的所有生物。

真核与原核生物的异同

真核与原核生物的异同

生物大分子范围内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异同1.从遗传物质上: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以双螺旋DNA 构成的一条染色体,仅形成一个核区,没有核膜包围,无核仁,称为原核或拟核,无组蛋白与之相结合。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以双螺旋DNA 构成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条染色体群,形成一个真核,有一核膜包围,膜上有孔,有核仁,明显有别于周围的细胞质,并有组蛋白与之相结合。

而且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携带有自己的DNA ,可自主复制。

2.从细胞结构上: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质由细胞膜包围,并有细胞膜大量褶皱内陷入细胞质中形成中间体或称为间体。

不含其他分化明显的细胞器,只含有核糖体。

真核生物细胞同样由细胞膜包围,但不内陷,内含多种细胞器,如主要进行呼吸能量代谢的线粒体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等。

各种细胞器有各自的膜包围,细胞器膜与细胞膜之间无直接关系。

真核细胞具有由染色体、核仁、核液、双层核膜等构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故无真正的细胞核,仅有由核酸集中组成的拟核。

真核细胞有由肌动、肌球蛋白等构成的微纤维系统,后者与胞质环流、吞噬作用等密切相关;而原核生物却没有这种系统,因而也没有胞质环流和吞噬作用。

原核细胞功能上与线粒体相当的结构是质膜和由质膜内褶形成的结构,但后者既没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也没有自己特有的合成系统。

真核生物的植物含有叶绿体,它们亦为双层膜所包裹,也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和合成系统。

与光合磷酸化相关的电子传递系统位于由叶绿体的内膜内褶形成的片层上。

原核生物中的蓝细菌和光合细菌,虽然也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膜结构,称之为类囊体,散布于细胞质中,未被双层膜包裹,不形成叶绿体。

3. 从蛋白质的合成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都是在核蛋白体上进行,但大小不同,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为70S ,而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为80S ,其细胞器的核蛋白体也为70S 。

而且它们各自的亚单位构成也不一样,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是由50S 和30S 的两个亚单位构成,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是由60S 和40S 两个亚单位构成,各亚单位的构成上也有区别。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辨析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辨析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辨析四川省南充高中新校区胡川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结构和功能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对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相关知识的迁移与融汇贯通,是同学们应当注重辨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下面笔者就对此问题加以辨析,以帮助同学们理解。

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根本在于组成它们的细胞结构不同,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这两种细胞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

①细胞壁: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肽聚糖)。

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②细胞器:原核细胞一般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和叶绿体等其他任何带膜结构的成形细胞器。

真核细胞则有多种细胞器。

③细胞核:这是划分两者的依据。

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其核只能叫拟核。

真核细胞则有核膜。

2、常见的原核生物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细菌、放线菌、蓝藻、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细菌有球菌、杆菌、螺形菌(包括螺菌和弧菌)三种基本形态。

故凡“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和“弧”字的都属于细菌,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

乳酸菌呈杆形,实为乳酸杆菌,通常省略“杆”字,也属于细菌。

除此之外,固氮菌(根瘤菌)也属于细菌。

而硫细菌、铁细菌、硝化细菌等,不必说,肯定是细菌。

常见的放线菌如链霉菌(故一般除链霉菌外,其他带“霉”字的菌类通常可判为真核生物)。

其他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菌类都属于真核生物。

藻类中蓝藻(如色球藻、念珠藻、颤藻、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如衣藻(单细胞)、团藻(多细胞)]、红藻(如紫菜、石花菜)、褐藻(如海带)属于真核生物。

3、几个认识误区①认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无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对于真核生物来讲,其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在线粒体中,无线粒体则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

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细胞膜的内侧附着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所以虽无线粒体,却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9.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80S型,原核生物的为70S型,两者在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10.真核细胞含有的线粒体,为双层被膜所包裹,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核酸合成系统与蛋白质合成系统,其内膜上有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电子传递链。

11.真核生物细胞较大,一般10~100纳米,原核生物细胞较小,大约1~10纳米。

12.真核生物一般含有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原核生物的细胞器没有膜包裹。

13.真核生物新陈代谢为需氧代谢(除了amitochondriats),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多种多样。

14.真核生物细胞壁由纤维素或几丁质组成,动物没有细胞壁,原核生物真细菌中为肽聚糖。

15.真核生物动植物中为有性的减数分裂式的受精、有丝分裂,原核生物通过一分为二或出芽生殖、裂变。

16.真核生物遗传重组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组,原核生物为单向的基因传递。

17.真核生物鞭毛为卷曲式,主要由微管蛋白组成,原核生物鞭毛为旋转式,由鞭毛蛋白组成。

18.真核生物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原核生物通过膜进行呼吸作用。

3.什么是菌落?试讨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答:菌落即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因不同形态、生理类型的细菌,在其菌落形态、构造等特征上也有许多明显的反映,故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现象,如,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球菌通常都形成较小、较厚、边缘圆整的半球状菌落;长有鞭毛、运动能力强的细菌一般形成而平坦、边缘多缺刻、不规则的菌落;有糖被的细菌,会长出大型、透明、蛋清状的菌落;有芽孢的细菌往往长出外观粗糙、“干燥”、不透明且表面多褶的菌落等等。

5: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遵循何种规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在大多数化能异养微生物培养基中,除水分外,碳源含量最高,其后依次是氮源、大量元素和生长因子,它们间大体存在着十倍序列的递减趋势要素:H 2 O >C+ 能源>N 源>P 、S >K 、Mg >生长因子含量:( ~10 -1 )( ~10 -2 )( ~10 -3 )( ~10 -4 )( ~10 -5 )( ~10 -6 )。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差异描述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差异描述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差异原核生物指的是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而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并且真核生物种类特别多,小到微生物,大到动植物,都是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此处仅指微生物)的差异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细胞结构方面:原核生物没有细胞骨架,而真核生物有细胞骨架。

原核生物的鞭毛属于亚显微结构,细而简单;而真核生物的鞭毛属于显微结构,有微管组成,并且粗而复杂。

原核生物的细胞壁中多糖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核生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几丁质。

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也不含甾醇和胆固醇,但有呼吸或光合的组分,真核生物与之相反。

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也常缺少固醇,细胞质结构也简单,没有微管结构,没有流动性,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呼吸系统位于质膜或中体。

相比之下真核生物的细胞质结构就复杂得多。

另外,原核生物的核糖体是70S的,而真核生物是80S的。

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无核膜包裹的拟核。

原核生物的拟核中没有核仁,没有组蛋白,仅有由环状DNA分子构成的单个染色体,但其DNA含量高。

在真核生物中染色体是由线状DNA和组蛋白组成的。

原核生物基因的重复顺序、重复次数极少,所占基因组的比率很低,同时重复片段小,没有高、中重复顺序之分。

而在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重复顺序DNA 普遍存在,不仅重复次数多,而且所占基因组比率高,并具多样性。

不仅如此,基因组内基因的排列在原核生物中功能相关的基因有高度集中的表现, 且愈是简单的生物愈是集中,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功能相关基因的排列更多的是处于分散状态,在一条染色体上常被一些不编码的顺序所隔开。

二、个体形态学方面原核生物的细胞体积一般较小,只有1~10微米,而真核生物体积较大,一般是10~100微米。

原核生物的个体形态也简单,且形状较少,。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而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含有至少一个染色体。

细胞器: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真核细胞除了核糖体之外还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

增值方式:原核细胞是通过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扩展资料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代表生物
真核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真菌;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等等(口诀:放一只细篮子)。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差异:1•有无真核(nucleolus),原核没有,真核有。

2•有无细胞器。

3•核糖体,原核生物的为70S,而真核生物的为80S。

原核生物(广义的细菌),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

根据外表特征,可以把它们分为细菌(狭义),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氏体和衣原体。

细菌的一般形态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球状:细胞个体呈现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杆状: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直径)比较稳定,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

假单胞菌:不行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这是一群营养需求简单的化能有机营养细菌。

假单胞菌群分布广泛,在土壤和水体中具有重要生态意义,能够分解动植物材料中许多可溶性化合物。

分支杆菌:分支杆菌不同于放线菌,其菌丝容易分裂成杆状或球状体,分支杆菌好氧,接触酶阳性。

芽孢杆菌属是芽孢杆菌目中数量很大的一个群体。

革兰氏阳性杆菌,产芽孢,化能异养,周生鞭毛,能运动。

好氧,厌氧或兼性厌氧,接触酶阳性。

梭菌:厌氧,并能形成抗高温芽孢,是引起食品甚至罐头食品腐坏的主因,破伤风梭菌引起破伤风。

螺旋状:弧菌:大多数为端生鞭毛,有些种为周生鞭毛。

氧化酶阳性,弧菌能够发酵,兼性厌氧。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形似“C”字或逗号,鞭毛偏端生。

螺菌:螺旋形弯曲杆状,端生鞭毛运动。

菌体回转如螺旋,螺旋数目和螺距大小因种而异。

鞭毛二端生。

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

螺旋体:菌体细长,柔韧,弯曲成螺旋状而得名。

螺旋体靠轴丝伸缩运动,无鞭毛。

不产生芽孢,裂殖。

属于化能异养型,有腐生和寄生两大类。

轴丝位于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轴丝的超微结构和化学组成类似于一般细菌的鞭毛,轴丝和原生质柱状体由多层膜结构的外鞘包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3个方面,叙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得异同。

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得不同点
A、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复制得不同点:
1、真核生物DNA得合成只就是在细胞周期得S期进行,而原核生物则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可进行DNA合成
2、原核生物DNA得复制就是单起点得,而真核生物染色体得复制则为多起点得。

真核生物中前导链得合成并不像原核生物那样就是连续得,而就是以半连续得方式,由一个复制起点控制一个复制子得合成,最后由连接酶将其连接成一条完整得新链。

3、真核生物DNA得合成所需得RNA引物及后随链上合成得冈崎片段得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

4、原核生物中有DNA聚合酶Ⅰ、Ⅱ、Ⅲ三种聚合酶,并有DNA聚合酶Ⅲ同时控制两条链得合成。

真核生物中有α、β、γ、ε、δ五种聚合酶。

聚合酶α、δ就是DNA 合成得主要酶,分别控制不连续得后随链以及前导链得生成。

聚合酶β可能与DNA修复有关,聚合酶γ则就是线粒体中发现得唯一一种DNA聚合酶、
5、染色体端体得复制不同。

原核生物得染色体大多数为环状,而真核生物染色体为线状。

末端有特殊DNA序列组成得结构成为端体。

B、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得不同点:
1、真核生物得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原核生物则在拟核区进行。

2、真核生物mRNA分子一般只编码一个基因,原核生物得一个mRNA分子通常含多个基因。

3、真核生物有三种不同得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而在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催化所有RNA 得合成。

4、真核生物得RNA聚合酶不能独立转录RNA,三种聚合酶都必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得协助下才能进行RNA得转录,其RNA聚合酶对转录启动子得识别也比原核生物要复杂得多。

原核生物得RNA聚合酶可以直接起始转录合成RNA。

C、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翻译得不同点:
1、氨基酸得活化:原核起始氨基酸就是甲酰甲硫氨酸,真核就是从生成甲硫氨酰-tRNAi开始得。

2、翻译得起始:原核得起始tRNA就是fMet-tRNA(fMet上角标),30s小亚基首先与mRNA模板相结合,再与fMet-tRNA(fMet上角标)结合,最后与50s大亚基结合。

真核中起始tRNA就是Met-tRNA(Met上角标),40s小亚基首先与Met-tRNA(Met上角标)相结
合,再与模板mRNA结合,最后与60s大亚基结合生成起始复合物。

3、肽链得延伸:没有区别
4、肽链得终止:原核含有三种释放因子RF1,RF2,RF3。

真核只有eRF1与eRF3。

5、蛋白质前体得加工、蛋白质得折叠、蛋白质得合成抑制这三步过程过于复杂,因具体物种而异
二、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得相同点
A、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复制得相同点:
都就是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双向复制,在复制中需要得原料、模板、引物都相同,都有前导链与滞后链,都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三个过程。

B、RNA转录:
RNA合成方向都就是从5’到3’,都需要DNA链作为模板,都需要RNA 聚合酶与其她蛋白因子,原料都就是四种核苷酸
C、翻译:
原料都就是氨基酸,tRNA,都需要消耗能量,都需要氨基酰—tRNA聚合酶,都就是从5’到3’端翻译,氨基酸翻译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加工。

三、转录与复制得相同点:
1、都以DNA链作为模板
2、合成得方向均为5→'3'
3、聚合反应均就是通过核苷酸之间形成得3',5'-磷酸二酯键,使核苷酸链延长。

不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