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课题申报】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的康复需求分析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的康复需求分析课题申报书《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的康复需求分析》一、课题背景心脏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
心脏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在康复中,心内科护士作为患者的主要护理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功能。
然而,目前对于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了解不足,缺乏系统性研究和分析。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的康复需求,为提高康复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题目的与意义1. 课题目的本课题旨在分析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的康复需求,深入了解心内科护士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改善康复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2. 课题意义(1)提高康复护理质量:通过了解心内科护士在康复过程中的需求,能够针对性地改进护理模式和措施,提高康复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优化心内科护理团队合作:通过深入分析心内科护士的需求,能够为不同学科的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团队合作与协作,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3)提升患者康复体验:通过了解心内科护士的需求,优化护理模式和方法,提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的合作性和依从性。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现状调查:对目前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康复护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包括护理团队组织与管理、康复技术实施、心理支持等方面。
(2)需求分析:通过采集相关资料和访谈,分析心内科护士在康复护理中的需求,确定重要的需求指标和改进方向。
(3)评估工具开发: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开发适用于心内科护士的康复需求评估工具,以客观评估其康复护理需求。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全面了解国内外心脏病康复护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 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心内科护士在康复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心内科护士如何进行心脏康复护理
心内科护士如何进行心脏康复护理610095心内科护士是专门负责心脏疾病患者的护理和管理的专业人员。
他们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心内科护士通过疾病监测和评估、药物管理和治疗、病情教育和指导、康复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工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和康复服务。
他们与心脏专家、康复师、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和管理。
心内科护士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持久的康复效果。
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团队合作,心内科护士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和康复服务。
一、心脏康复护理的意义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脏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心脏康复护理的几个方面意义。
1.促进身体功能恢复心脏康复护理通过适度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和身体的耐力。
康复护理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灵活性练习等,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
2.降低并发症风险心脏康复护理通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康复护理师与心脏专家合作,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安全无虞。
3.提供心理支持心脏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心脏康复护理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和心理压力等问题。
康复护理师与心理学家合作,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提供教育和指导心脏康复护理提供患者和家属关于心脏疾病的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教育。
康复护理师教授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控制饮食、进行适度运动和管理心理压力等技能,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改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护理通过综合的护理和支持,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师与社会工作者合作,提供社会支持和资源安排,帮助患者解决康复后的社会融入问题,提供患者和家属所需的社会支持和服务。
护士如何提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和心血管健康教育
护士如何提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和心血管健康教育一、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类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还应该积极开展患者的运动康复和心血管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在运动康复和心血管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工作。
二、运动康复1. 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在开展运动康复工作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以便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
2.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士需要与医生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合作,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内容,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3. 监测患者的运动效果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运动效果,包括心率、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
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运动中的感受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运动计划。
4. 提供支持和鼓励护士要提供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所需的支持和鼓励。
有时患者可能会面临困难和挫折,护士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坚持运动。
三、心血管健康教育1. 提供心血管疾病知识护士应该向患者提供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等。
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增加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
2.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控制体重合理的饮食和体重控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营养指导,包括饮食结构、食物选择、食物摄入量等,并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3. 讲解药物使用和效果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
护士应该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告知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效果,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4. 提供生活方式建议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建议,如戒烟、限制饮酒、适当休息等。
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心血管内科护士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职业,他们主要负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1.工作压力大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他们需要面对病人的生死,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以便及时处理病人的突发情况。
此外,心血管内科护士还需要处理大量的病历记录和医嘱,这些工作都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2.工作时间长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时间非常长,他们需要在医院里度过大部分的时间,甚至需要在夜班时段工作。
这种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会影响到护士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
3.职业风险高心血管内科护士的职业风险非常高,他们需要面对各种疾病和病人的突发情况,需要时刻保持警觉。
此外,心血管内科护士还需要处理各种药品和医疗器械,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对自己和病人造成伤害。
二、影响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因素1.医院管理制度医院管理制度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会导致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职业风险高等问题。
2.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
3.薪资待遇薪资待遇也是影响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护士的薪资待遇不高,就会导致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到工作生活质量。
4.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发展空间也是影响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护士的职业发展空间不大,就会导致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到工作生活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需要医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心脏康复护理现状与研究进展
第十三页,共25页。
暂停康复活动指征
1 活动引起心前区不适、气短或心悸 2 HR>110次/分或休息心率+20次 3 活动出现眩晕、头昏等脑缺血症状 4 活动后SBP下降>10mmHg或上升≥20~40mmHg,BP>180/105mmHg或<100/60mmHg 5 ECG:ST段缺血型下降>0.1mv,上升≥0.2mv;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6 明显疲劳(RPE≥14级)
阻抗运动 柔韧性训练
平衡训练
第九页,共25页。
运动强度的确定
通过运动试验、心率储备法、无氧阈法、年龄预计方式、靶心率法、主 观劳累计分方式等评价运动强度。
第十页,共25页。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一般为 15 ~ 60 min,最佳运动时间为20 ~ 40 min。若患者能够耐受,建议持续运动;若患者不可耐受,可采用间歇 性运动方案。出现症状时暂时停止运动,待症状消失后再开始运动。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达到预定的运动时间
最终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第三页,共25页。
1000年前,我国晋代名医许逊提出运动治疗心脏病; 现代心脏康复体系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
1970年之前强调以休息为主;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越来越 多的研究指出早期适量的活动不但不会使病情恶化,反而有助于心 脏的康复,以往观念才得以转变。
第二十页,共25页。
第Ⅱ期 (出院前评定)
协助医生做好运动评定,指导康复运动 出院前,协助医生做好运动评定,为患者
制定院外康复运动处方。在运动过程中,观察 患者的心脏功能及其对运动的反应,如心率、 血压、自感疲劳程度、心电图变化等,确保安 全。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脏疾病,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冠心病介入术来恢复心脏功能。
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心脏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目前,关于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运动康复:适度的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因此,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康复护理中应包括适度的运动方案,如散步、骑自行车等。
膳食管理:合理的饮食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
研究表明,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康复护理中应包括膳食管理,指导患者选择健康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并限制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
心理支持: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
心理支持在心脏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心脏康复护理中应包括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药物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在心脏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作和病情恶化。
因此,在心脏康复护理中应加强对药物治疗的指导和监测,确保患者按时、正确地服药。
教育宣传: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宣传,了解冠心病的知识和相关预防措施。
教育宣传在心脏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教育宣传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因此,在心脏康复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宣传,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预防措施。
总之,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心脏康复护理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工作,需要包括运动康复、膳食管理、心理支持、药物治疗和教育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7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均分,两组患者人数相同。
对于第一组患者,其在日常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后的患者满意度以及依从性等数据,分析健康教育早心血管内科湖中的作用。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其临床治疗依从性达到了76.47%,而对于对照组患者,其仅为44.12%,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另外,对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其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够大大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帮助患者更好的对抗病魔。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血管内科;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非常高,因此,对患者进行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1】。
下面对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报道: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经诊断,这些患者全部符合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症状。
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均分法,技术号码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8:32,患者年龄集中在60到77岁之间,其平均年龄达到了70.25岁,对患者的身高数据进行统计得知,其平均身高为165.3cm。
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患者中的那女比例为1: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5到79岁之间,其平均年龄达到了68.92岁,平均身高达到了163.87cm。
【课题申报】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1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1《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心脏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近年来,心脏手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脏疾病。
然而,心脏手术仅仅是治疗的开始,术后康复是确保患者获得良好长期预后的关键环节。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旨在研究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为改善患者康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具体作用,包括护理干预方式、护理知识和技能、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等方面,并分析相关因素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职责和任务。
2. 心内科护士在康复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
3. 心内科护士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要求。
4. 心内科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技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部分将随机选择500名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对比心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的康复效果;定性部分将通过深入访谈数名心内科护士和心脏病患者,了解他们对心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的评价和视角。
四、研究预期结果预计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内科护士能够提供专业且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身体自理能力。
2. 心内科护士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适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 心内科护士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康复心态的建立。
4. 心内科护士能够与患者建立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关切,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服务。
五、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明确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为医院提供合理分配护理资源的依据,提高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此外,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心内科护士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的指导,促进心内科护士在康复护理中的发展与创新。
心内科护士对PC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心内科护士对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尹 玲,梁倩倩,张雪芹摘要 目的:调查心内科护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4名心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㊁心脏康复知信行问卷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㊂结果:心内科护士对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识得分为(15.83ʃ3.69)分㊁态度得分为(23.19ʃ3.27)分㊁行为得分为(17.42ʃ3.7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知信行的因素有工作年限㊁职称㊁年龄(P <0.05)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t =4.071,P =0.001)㊁职称(t =2.612,P =0.003)是影响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的因素㊂结论:心内科护士对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识较为欠缺,护理管理人员应引起重视㊂加强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方面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改善对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态度和行为㊂工作年限短㊁职称低的护士应给予特别关注㊂关键词 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知信行;影响因素K e yw o r d s c a r d i o l o g y n u r s e ;c a r d i a c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k n o w l e d g e -a t t i t u d e -p r a c t i c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8.04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C I )病人也在逐年增加㊂P C I 术后病人需要长期进行心脏康复训练[3],心脏康复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4-5]㊂国外研究者已经认识到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重要性,临床护士作为病人心脏康复干预的一线人员,是心脏康复的主要执行者,在病人心脏康复㊁疾病治疗㊁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㊂临床护士对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识㊁态度㊁行为均会影响病人的身体康复和自我管理能力[7-8]㊂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心内科护士对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心内科护士的心脏康复培训提供参考依据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4名心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具有护士职业资格证;知情同意;在心内科工作时间大于12个月㊂排除标准:进修护士;外出学习㊁休产假的护士;无法参与本次研究者㊂根据K e n d a l l 提出的样本量粗略估计法,样本量为自变量个数的5~10倍㊂本研究涉及24个变量,最终纳入样本量为104人㊂作者简介 尹玲,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50101,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梁倩倩㊁张雪芹单位:250101,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尹玲,梁倩倩,张雪芹.心内科护士对P C I 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4,22(8):1570-1572.1.2 调查工具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护士的性别㊁年龄㊁职称㊁工作年限㊁学历㊁婚姻状况等㊂1.2.2 心脏康复知信行问卷本研究采用吴秋敏等[9]编制的心脏康复知信行问卷㊂态度方面包括心脏康复实施计划㊁危险因素管理㊁心脏康复优点认识㊁心脏康复计划制定㊁营养治疗态度㊁能认识病情评估重要性6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 5级评分法,从 完全不同意 到 完全同意 赋值1~5分,总分100分㊂知识方面包括危险因素监控知识㊁心脏康复运动治疗知识㊁心脏康复基础知识㊁心血管知识㊁药物治疗知识㊁营养咨询㊁康复基础知识7个维度,共25个条目,总分100分㊂行为方面包括健康指导及延伸护理㊁指导病人实施心脏康复计划㊁详细病情评估㊁全面进行危险因素管理㊁与病人共同制订心脏康复计划5个维度,共16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 5级评分法,总分80分㊂该量表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931㊂1.3 调查方法研究者首先向心内科护士详细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同时讲解填写问卷的要求,征得心内科护士同意后,方可发放问卷㊂问卷匿名填写,现场收回㊂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10份问卷,有漏填项目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有6份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4.55%㊂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符合正态㊃075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pr i l 2024V o l .22N o .8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验㊁单因素方差分析㊁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识㊁态度㊁行为的得分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识得分为(15.83ʃ3.69)分㊁态度得分为(23.19ʃ3.27)分㊁行为得分为(17.42ʃ3.71)分㊂具体见表1㊂表1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识㊁态度㊁行为得分(xʃs,n=104)单位:分项目得分心脏康复态度方面23.19ʃ3.27心脏康复实施计划3.26ʃ0.71危险因素管理4.52ʃ0.69心脏康复优点认识4.48ʃ0.65心脏康复计划制定4.36ʃ0.59营养治疗态度3.17ʃ0.58能认识病情评估重要性4.14ʃ0.73心脏康复知识方面15.83ʃ3.69危险因素监控知识2.64ʃ0.48心脏康复运动治疗知识2.73ʃ0.51心脏康复基础知识2.15ʃ0.64心血管知识2.48ʃ0.75药物治疗知识2.39ʃ0.62营养咨询3.21ʃ0.71康复基础知识1.61ʃ0.68心脏康复行为方面17.42ʃ3.71健康指导及延伸护理3.68ʃ0.69指导病人实施心脏康复计划3.49ʃ0.63详细病情评估4.03ʃ0.72全面进行危险因素管理3.62ʃ1.28与病人共同制订心脏康复计划4.29ʃ0.85 2.2影响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知信行的因素有工作年限㊁职称㊁年龄(P<0.05)㊂见表2㊂2.3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以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赋值见表3),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㊂结果显示,工作年限(t=4.071,P=0.001)㊁职称(t=2.612,P=0.003)是影响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的因素㊂见表4㊂表2影响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的单因素分析(n=104)单位:分项目人数(%)心脏康复知信行总分性别男12(11.54)53.68ʃ10.52女92(88.46)56.72ʃ10.68t值-0.318P0.752年龄20~<30岁35(33.65)50.38ʃ11.47 30~<40岁61(58.65)56.71ʃ10.69 ȡ40岁8(7.69)58.49ʃ11.72 F值4.168P0.018职称护师及以下65(62.50)50.28ʃ11.45主管护师24(23.08)56.49ʃ10.34(副)主任护师15(14.42)59.52ʃ11.48F值5.612P0.005工作年限1~5年41(39.42)48.71ʃ11.58 >5~10年32(30.77)53.81ʃ10.72 >10~15年13(12.50)56.51ʃ12.47 >15年18(17.31)59.73ʃ11.53 F值4.465P0.006学历专科48(46.15)55.41ʃ10.42本科51(49.04)56.51ʃ11.57研究生5(4.81)56.61ʃ10.71F值0.321P0.675婚姻状况未婚36(34.62)55.54ʃ11.31已婚68(65.38)57.48ʃ10.28t值0.884P0.379表3自变量赋值自变量赋值方式年龄20~<30岁=1;30~<40岁=2;ȡ40岁=3职称护师及以下=1;主管护师=2;(副)主任护师=3工作年限1~5年=1;>5~10年=2;>10~15年=3;>15年=4㊃1751㊃全科护理2024年4月第22卷第8期表4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t值P常量17.4214.5313.8450.001工作年限4.7311.1624.071<0.001职称3.5811.3712.6120.003注:决定系数(R2)=0.317,调整后R2=0.311,F=19.553,P<0.001㊂3讨论3.1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识㊁态度㊁行为的现状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识得分为(15.83ʃ3.69)分㊁态度得分为(23.19ʃ3.27)分㊁行为得分为(17.42ʃ3.71)分,与国内相关研究[10]结果一致㊂本研究发现,心内科护士对心脏康复护理的知识有所欠缺,其中心脏康复基础知识㊁心血管知识得分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心脏康复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相关的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心内科护士对此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11-12]㊂同时也反映出,医院在心脏康复新技术培训方面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临床护士心脏康复新技术的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对临床护士心脏康复知识的培训㊂本研究还发现,心内科护士对心脏康复行为的得分中,指导病人实施心脏康复计划㊁全面进行危险因素管理等方面得分较低,说明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识掌握得较少,不能给予病人有效的康复护理,导致错误地指导,影响病人身体的恢复[13-14]㊂虽然心内科护士能够认识到病情评估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心脏康复知识的培训,导致对心脏康复知识的掌握较差㊂因此,今后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方面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心内科护士的心脏康复知识水平㊂3.2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识㊁态度㊁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年限(t=4.071,P=0.001)㊁职称(t=2.612,P=0.003)是影响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信行的因素㊂说明工作时间越长的临床护士,临床经验越丰富,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学习,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护理病人[15-17],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18]结果相一致㊂本研究还发现,职称越高的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知识㊁态度㊁行为的得分越高,说明职称越高的心内科护士,对心脏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年资护士好,职称越高的心内科护士,越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学习,学习的机会较多,接触的新技术㊁新理念较多,因此职称越高的心内科护士对心脏康复知识的掌握越好[19-20]㊂作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心脏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㊂4小结心内科护士对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知识较为欠缺,护理管理人员应引起重视㊂加强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方面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工作年限短㊁职称低的护士应给予特别关注㊂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今后应选取多家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不同等级医院㊁不同科室临床护士心脏康复知识的调查研究,弥补本研究的不足㊂参考文献:[1]迪里夏提㊃斯提,林丽云,李昂,等.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在冠心病P C 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2,31(6): 661-665.[2]李晓,石双娇,秦宁,等.P C 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12):70-75. [3]蒋莉,高春红,胡晓琳,等.云平台管理模式在老年P C 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12):1296-1299;1303.[4]热衣拉㊃买买提,熊英.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P C 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9):28-31. [5]蒋慧娟,尚亚东,陈培,等.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 C I术后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4):3375-3378.[6] Q U B M,H O U Q L,M E N XZ,e t a l.R e s e a r c h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K A B Pn u r s i n g m o d e li nc a r d i a c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i n f a r c t i o n a f t e r P C I[J].A m e r i c a n J o u r n a lo f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2021,13(4):3022-3033.[7]范敏,韩辉武,张京慧.心肺专科护理人员心肺康复护理知信行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2,21(5):52-55.[8]张彦伟,胡瑞斌,郭红菊,等.我国心血管疾病专科护理门诊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22,36(10):1821-1823.[9]吴秋敏,叶桂连,郑小兰.外科护理人员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22,28(15):165-168. [10]郑栋莲,喜得鹏,米光丽,等.宁夏10所医院临床护士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22,37(5):13-16. [11]祝灿,顾静雯,陈方缘,等.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0):20-23.[12]吴俊平,王璐,谢赫男.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4):599-600.[13]李如雪,罗丹,李明子.心血管疾病病人居家心脏康复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21,35(12):2159-2162.[14]瞿佳嫣,陆静波,姚蓉,等.冠心病P C I术后心脏运动康复护理知信行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研究,2021,35(9):1644-1648.[15]冯青静,胡同秀,孙丹丹.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1):1-5.[16]邵柳俊,王咏梅,邹海英.冠心病患者疼痛心理弹性与康复运动知信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2020,27(5):460-463;467.[17]瞿佳嫣.冠心病P C I术后心脏运动康复护理的护士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18]郭丽君,鲍勇.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3):2925-2929.[19]付丽娜,李静,郭晓霞.心脏运动康复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P C 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4):730-733.[20] A B R A H AM LN,S I B I L I T Z K L,B E R G S K,e ta l.E x e r c i s e-b a s e dc a rd i a cr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f o ra d u l t sa f t e rh e a r tv a l v es u rg e r y[J].T h eC o c h r a n eD a t a b a s eo f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s,2021,5(5):C D010876.(收稿日期:2023-01-26;修回日期:2023-09-28)(本文编辑李进鹏)㊃275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p r i l2024V o l.22N o.8。
心血管内科实习护士总结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心血管内科实习护士总结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因其危害性和复杂性,对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总结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工作,并探讨其中的一些重点内容。
首先,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工作应始终以患者为中心。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温暖和安全的护理环境。
此外,护士还应教育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控制血压、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其次,针对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护理重点也有所不同。
对于冠心病患者,护士需加强对心绞痛的监测和评估,掌握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护士还需在心梗、PCI等手术前后提供详细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减轻恐惧和疼痛感。
对于高血压患者,护士的护理目标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除了监测血压变化,护士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护士应在药物治疗方面给予指导,教育患者按时服药,合理搭配饮食,注意休息和减压,以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数据,掌握心律失常类型和频率变化等信息。
同时,护士也需要向患者传授一些自我监测和急救的技能,以便患者在发作时能够及时处理。
对于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护士还应在手术前提供相关的准备和指导,并在手术后进行术后护理。
最后,康复指导在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锻炼,监测运动耐受性和心血管功能的恢复情况。
在康复指导中,护士需与康复师团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评估康复效果。
此外,护士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信念,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实习护士在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关心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加强康复指导,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康复效果。
【课题申报】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估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估《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估》一、申请人基本情况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职称:心内科护士学历:硕士研究生二、课题背景与意义心脏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残和致死疾病之一,占总死亡人数的1/3。
心脏康复是一种综合性、多学科的治疗手段,旨在通过心理、医学、康复等方面的全方位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护士作为心脏康复团队的核心成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对于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尚未有系统的评估和研究。
因此,本课题拟对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与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心内科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评估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和效果;2. 研究内容:(1)收集和整理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工作内容和方法;(2)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效果;(3)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调查患者对心内科护士工作的满意度;(4)分析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和效果,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依据。
2. 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构建合适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心内科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收集客观和主观的评估数据。
3. 访谈: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心内科护士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在心脏康复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方法。
4. 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方法,比较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通过质性分析方法进行患者满意度数据的解读。
五、预期成果1. 系统地总结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工作内容和方法;2. 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和效果;3. 明确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4. 提升心内科护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心脏康复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心脏康复研究
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 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护理与心脏康复重要性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全面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监测、药物治疗、生活指导等,以 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动训练、心理干预等手段提高 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无法满足身 体各组织代谢需要,表现为呼吸 困难、水肿等。
护理评估与诊断方法
01
02
03
身体评估
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 率等生命体征,检查有无 水肿、发绀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血液检查等,以了解心 脏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
风险评估
评估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 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等。
护理与心脏康复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措施和 心脏康复方法,为患者提供更 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分析护理与心脏康复在心血管 疾病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实 践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心血管疾病护理与心脏康 复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 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足患者的需求。
03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但很多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和技
能,导致病情恶化。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护理和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未来心血管疾病护理将 更加个性化,实现精准医疗。
远程医疗和智能护理
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医疗和智能护理,提高护理效 率和质量。
护理人员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词 : 心血管疾病 ; 心脏康复 ; 护理 人 员 y s i s o f t h e s t a t u s qu o a n d i nf l u e nc i ng f a c t o r s o f c a r di a c r e ha bi l i t a t i o n K AP o f nu r s i ng pe r s o n ne l
护理研 究 2 0 1 5年 l 1 月第 2 9卷 第 1 1 期 中旬 版 ( 总第 5 2 0期 )
・4 0 0 7・
护 理 人 员 心 脏 康 复 知 信 行 现 状 及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刘 素花 , 杨 展, 张 辉
摘要 : [ 目的 ] 了解 心 内科 护 士 心 脏 康 复 训 练 知 信 行 现 状 。 [ 方 法] 采用整 群随机抽 样 法, 抽 取 郑 州 市 4所 三 级 甲 等 医 院 心 内科 护 士 2 8 9人 , 通 过 自行 设 计 的 护 理 人 员心 脏 康 复 训 练 知 信 行 问 卷 进 行 调 查 。[ 结果] 心 内科 护 士 心 脏 康 复 训 练知 信 行 得 分 分别 为 ( 5 4 . 8 4 1 1 3 . 7 9 ) 分、 ( 7 6 . 9 6 士7 . 7 8 ) 分、 ( 6 0 . 9 5 - 4 - 1 0 . 1 4 ) 分, 知 识 方 面及 格 率 3 8 . 8 , 良好 率 1 . 1 , 护龄 和 职 务 是 其 影 响 因素 。 [ 结论] 心 内科 护 士 对 心 脏 病 病 人 心 脏康 复 训 练 态度 积 极 , 行 为较规范 , 但 心脏康复训练知识有待进 一步提 高, 应 针 对 性 地 进 行 心 脏 康 复 训 练 知 识
【课题申报】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一、课题背景及意义心脏病是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最常见、最危重的疾病之一,其术后康复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护士是重要的康复团队成员,其专业知识、技能和关怀能力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究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及其价值,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研究内容包括:1. 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的现状分析;2. 心内科护士在术后康复中的角色定位;3. 心内科护士在术后康复中的具体工作与技能要求;4. 心内科护士在术后康复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5. 探讨并提出心内科护士在术后康复中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和综述,了解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2. 调查问卷:设计问卷,针对心内科护士开展调查,了解其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具体工作与需求;3. 专家访谈:选择心内科护士以及心脏病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心内科护士作用的看法和建议;4. 实践观察:观察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具体工作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5. 数据分析:使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问卷和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预期成果1. 形成《心内科护士在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的学术论文,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2. 提出心内科护士在术后康复中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培训要求,并与相关部门沟通,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3. 针对心内科护士在术后康复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为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提供参考;4. 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增进其对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的理解和关怀能力。
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关系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心血管患者护理依从性,提高患者临床恢复质量,效果明显。
标签:健康教育;心血管病;临床康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心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越来越的人受到心血管病的困扰。
研究显示,在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中加入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护理质量。
基于此,我院在收治的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了健康教育,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观察组,男48例,女35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8.2±5.8)岁,病程0.6~17年,平均病程(6.7±4.2)年,心脏病17例,高血压34例,冠心病12例,高脂血症20例;对照组,男50例,女33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9.4±6.3)岁,病程0.8~18年,平均病程(7.2±4.6)年,心脏病15例,高血压36例,冠心病11例,高脂血症2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的饮食调理、病房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健康护理计划,教学方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单独辅导为辅,教学内容如下。
【课题申报】心内科护士的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
心内科护士的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心内科护士的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一、课题背景心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造成许多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心脏康复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包括体力锻炼、心理支持、教育等,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功能,减少再次发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大部分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存在着应用不足和不规范的问题。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和指导,提高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工作中的能力水平,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推进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过程。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 探讨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工作中的核心能力;3. 开展相关培训和指导,提高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工作中的能力水平;4. 评估培训和指导的效果,并总结经验,形成具有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的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模式。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并对其进行分析;2. 文献研究:对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经验;3. 培训和指导: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计划,包括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心内科护士的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能力;4. 效果评估:通过比较培训前后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应用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估培训和指导的效果;5. 经验总结:根据研究过程和结果,总结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6. 模式构建:基于经验总结,形成具有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的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模式,提供给其他医疗机构参考和借鉴。
四、研究意义1. 提高心内科护士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工作中的能力水平,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2. 减少心脏病患者的再次发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3. 推动心脏康复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促进心脏病患者的整体康复;4. 积累和创新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借鉴。
【课题申报】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的康复管理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的康复管理课题申报书一、选题依据及背景分析心脏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对患者的康复管理至关重要。
而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的康复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如何进行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的相关研究。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的康复管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1) 探讨心脏手术后的康复管理涉及的范围和内容。
(2) 分析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中的角色与职责。
(3) 研究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2. 研究意义:(1) 为心内科护士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培训和指导。
(2) 促进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3) 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 心脏手术后的康复管理范围和内容。
(2)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中的角色与职责。
(3) 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2.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和归纳总结,了解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心脏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心内科护士康复管理的需求和意见。
(3) 实地观察:到心脏手术后康复科实地观察和记录心内科护士的康复管理工作及其效果。
(4) 专家访谈:对心内科护士进行个别或小组访谈,了解其在康复管理中的经验和观点。
四、进度计划本研究计划总时长为一年,具体进度如下:1月-3月:文献综述、问题调研及问卷设计。
4月-6月: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
7月-9月:实地观察、专家访谈。
10月-12月:数据分析、撰写论文、成果宣讲。
五、预期成果及应用前景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心内科护士在心脏手术后康复管理中的角色与职责、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等结果,并总结出相关的康复管理经验和指导原则。
心血管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常见影响因素及对策
心血管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常见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常见的影响因素,找出对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通过对病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问卷调研,并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
结果除了依靠单纯的药物治疗外,更应积极利用讲课、录像、讨论、示范等方式向全社会普及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结论健康教育以提高健康人与心血管疾病病人的自我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影像因素;对策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以人为中心理念的深入,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提高病人的自我照护能力、疾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对护士的满意度都大有裨益。
本文旨在了解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实施的现状及效果,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1 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80倒,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在35-86岁之间。
其中男性患者有吸烟、嗜酒爱好的占93%,肥胖率占76%。
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50例.男性、女性均为25例,年龄在21-64岁之间,男性有吸烟、嗜酒爱好的占40%,肥胖率占62%。
1.2 纳入标准选择发生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危急并发症的几个病种作为研究对象。
病种选取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高脂血症六个病种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2 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2.1患者相关的因素及对策。
2.1.1患者和家属缺乏学习动机,不愿意接受健康教育。
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素质水平分布严重不均,客观上造成了对健康教育知识接受程度和重视程度的差别[1]。
在调查中,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或家属对健康教育表示不知情或认为没有必要。
在此背景下,要求我们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教育需求,根据需求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宣传方法。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对疾病各阶段的反应,灵活机动地做好指导工作,确实解决患者的需要,同时给予家属必要的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心血管疾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陆多凤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
【年(卷),期】2002(009)005
【摘要】@@ 21世纪,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居死因的首位.心血管疾病大多没有确切的原因,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到社会、文化、习俗、心理、饮食、生活及行为等诸多因素,病情呈渐进性,时好时坏,阶段发作.心血管疾病迄今尚无特效药,控制疾病的发展主要靠社会医学、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1].自从开展病人教育以来,其效果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国外从60年代起就着手进行病人教育效果的研究,现将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病人教育效果的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陆多凤
【作者单位】田东县人民医院,内科,广西,田东,53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护理体会
2.心血管疾病病人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
3.健康教育在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5.心血管疾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调查,我 国 心 血 管 病 (CardiovascularDiseace,CVD)现 患 人数 2.9亿,其中冠心病患者为 1100万,仅次于脑卒中(1300 万)居第二位 [1]。冠 心 病 的 发 生 发 展 与 生 活 方 式、心 理 社 会 等 可干预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心肌梗死的诸多危险因素中, 90%以上是可干预因素,干预的关键是促进患者生活行为方式 的改变 [2]。心脏康 复 是 通 过 有 处 方 的 运 动 锻 炼、医 疗 教 育、心 理、营养、职业和社会咨询指导等方式,使患者重新获得正常或 接近正常活动状 态 的 综 合 方 案,包 含 康 复 (恢 复 和 提 高 患 者 的 功能能力)和预防(预防疾病再发和死亡)的双重含义,是一种 国际公认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模式。我国心脏康复正处于发展阶 段[3],有研究指出,心脏康复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能 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再次入院的几 率[4]。而健康教育贯穿心脏康复的全过程,是心脏康复的重要 组成部分 [5],亦 是 护 士 在 心 脏 康 复 中 的 主 要 职 能。 换 言 之,促 进患者生活行为 方 式 改 变,首 先 必 须 对 患 者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6]。 心脏事件发生后,住院期间是患者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7]。本 研究旨在了解心血管内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现状及 影响因素,为探索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湖南省长沙市 4家三级甲等医院,对 4家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 1年以上的 102名护士进行整群调 查。排除不参与直接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的护理工作人员,如 主班护士、预备组护士等。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自我认知调节模型的指导下,结合
工作单位:410011 长沙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周杰楠:女,硕士在读,护师 通信作者:李乐之 收稿日期:2018-12-12
相关文献[8,9],并与资深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专家及护理教育 专家反复讨论修改后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分为四 部分:①第 1部分为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护龄、学 历、专业技术职称;②第 2部分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推荐现状, 调查内容包括对护士对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态度、效能和行为; ③第 3部分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心脏康复健康教育 分为 3个方面[7](健 康 教 育 者、健 康 教 育 对 象 及 系 统 /其 他 因 素)10个条目,选项为“无影响、很少影响、有时影响、经常影响、 总是影响”分别计分“0、1、2、3、4分”,得分越高,该因素越影响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开展。该部分末尾增设了关于心脏康复健 康宣教方式的多项选择题,提供的选项包括现行的印刷本、互联 网资源(网站、视频)、电 子 学 习 模 块 (录 像、幻 灯 片 )、讲 座 等 选 项,最后一项设置为开放式主观填空,旨在了解护士对心脏康复 健康教育的建议和意见;④第 4部分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困难 程度,根据 Ghisi[8]的研究,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分为心脏基础知 识、饮食管理、运动锻炼等 10个方面,从“没有困难、有点困难、 一般困难、比较困难、非常困难”分别计分“0、1、2、3、4、分”,得 分越高,表明实施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困难程度越大。调查问 卷经 6位护理专家审核,具有良好的表面信度。调查前随机抽 取心血管内科护士 10名进行预调查,两周间隔重测信度系数为 0.86。 1.2.2 资料收集 研究者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交代注意事 项,发放问卷 108份,当场收回 105份,剔除资料填写不完整 1 份,问卷填写呈明显规律者 2份,实际有效问卷 102份,回收率 97.22%,有效率 97.1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 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表示。统 计推断方法为皮尔逊极差相关。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参加本次调查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 22~51
·168·
TODAYNURSE,August,2019,Vol.岁;护龄 1~29年,平均(8.45±7.07) 年;从事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 1~29年,平均(6.87±7.16)年; 初级职称 76名(74.51%)、中级职称 24名(23.53%)、高级职 称 2名(1.96%)。 2.2 心脏康复教育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63.7%的护士认为心 脏康复健康教育非常重要,28.43%认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比较 重要,仅 7.84%认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一般重要。研究对象认 为患者住院期间接 受 的 健 康 教 育 时 间 平 均 为 (28.88±10.29) min,仅有 21名护士(20.59%)认为患者出院前做好了自我管理 的准备,81名研究对象 (79.41%)认 为 患 者 出 院 前 几 乎 没 有 或 者很少做好自我 管 理 准 备。102名 心 血 管 内 科 护 士 中,不 熟 悉 心脏康复者 35名(34.31%),一般熟悉 48名(47.06%),非常 熟悉 19名(18.63%)。以心脏康复推荐频率从“从不、有时、多 数、经常”分别计分为“0、1、2、3分”评价护士对心脏康复的推荐 程度,结果表明,在 心 血 管 指 南 推 荐 适 合 心 脏 康 复 的 六 种 疾 病 中,心脏康复的整体推荐频次均令人担忧,其中对稳定型心绞痛 (1.85±0.86)分和 PCI术后患者(1.83±0.83)分的推荐心脏 康复的频次相对较 多,其 他 依 次 为 心 力 衰 竭 (1.81±0.88)分、 急性 心 肌 梗 死 (1.70±0.89)分、冠 脉 搭 桥 术 后 (1.58±0.86) 分、心脏瓣膜术后(1.57±0.84)分。 2.3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各影响因素得分情况 根据心脏康复 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得分的平均分排名,第一位的是心脏康复健 康教育者不了解健康教育对象的知识 /信息需求,其次是心脏康 复健康教育对象健康素养的不足,再次是教育者缺乏时间,详见 表 1。
当代护士 2019年 8月第 26卷第 23期(中旬)
·167·
心血管内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周杰楠 黄伶智 李乐之
摘要 目的 调查并了解心血管内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湖南省长沙市 4家三级甲 等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 4家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工作 1年以上的 102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资料、心脏康 复健康教育推荐现状问卷、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影响因素问卷和实施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困难程度问卷,了解其心脏康复健康现状并分 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2.16%的护士认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但仅 20.59%的护士认为患者在出院前做好了 自我管理的准备。影响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有:不了解患者的信息 /知识需求、时间缺乏,患者健康素养等。护士实施心脏 康复健康教育的效能感较低,倾向于视频、电影等便捷的健康教育形式。结论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实施现状令人担忧,应加强对患 者心脏康复知识的需求评估,对护士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士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自我效能感,并积极探索简便、有效的健康 教育方式,从而提高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心血管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9)23-01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