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73号系列文件对朝鲜战争走向的影响_任方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朝鲜停战政策(1953-1960)——以美国国家安全文件为基础的考察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朝鲜停战政策(1953-1960)——以美国国家安全文件为基础的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f202d7393b3567ec102d8aa8.png)
收 稿 日期 :20l7 —07 —0l 作 者 简 介 :冯 东 兴 ,男 ,河 南 新 郑 人 ,河 南 大 学哲 学 与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副 教 授 ,河 南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博 士 后 ,历 史 学 博
士 。 (河 南 开 封 475004)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青 年 项 目 “朝 鲜 战 争 遗 留 问 题 研 究 ”(12CGJ004)和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 1953年 3月 恢 复停 战谈 判后 ,围绕未 来停 战 政策 的具 体 执行 及美 国 的朝 鲜 半 岛政 策 ,艾 森 豪 威 尔政府 展 开 了积 极评 估 ,其 停 战政 策 经历 了不 断调 整 变化 的过 程 。 当前 学术 界 围绕 朝 鲜 战争 和停 战谈 判 的研 究 比较 多 ,但对 于停 战后艾 森豪 威 尔政 府 的停 战政 策 研 究 还 明显 不 足 ,在 国 内 ,只 有个 别 学 者 初 步探讨 了艾森 豪 威尔 政府 朝鲜 半 岛政 策 的形成 过 程 、动 因 和特 点 。 国外 学 者 的研 究 则 多从 联 合 国与 朝
2018年 第 4期
国 爵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954_1979年美中在朝鲜半岛上的战略互动_主动威慑与被动威慑
![1954_1979年美中在朝鲜半岛上的战略互动_主动威慑与被动威慑](https://img.taocdn.com/s3/m/686dcf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9.png)
《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5一、引言根据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战略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helling)的定义,“威慑理论是一门关于如何巧妙地运用智慧,避免使用现实武力的理论”[1](P8)。
为了防止别国的侵略和避免陷入战争,实施威慑的国家必须具有足够强的武力和使用武力以对抗侵略的意图,以使对方相信:发动攻击所付出的代价将大于其所得。
如果对方真的认为其发动战争将得不偿失的话,它就不会发动战争,这时的威慑战略就是成功的。
威慑理论还认为,“威慑既是军事技术概念,也是心理-政治概念”,“当威胁的基础是建立在足以给进攻者以‘难以承受的打击’的军事力量之上,同时又有明确的意图和坚定的政治意愿来实施这种惩罚时,威胁才是最可信的”[2](P379)。
所以,虽然实施威慑的最主要手段是军事力量,但成功的威慑不仅仅要依靠足够强的军事力量,同时还要依靠政治、经济和心理等手段。
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支撑,同时也可以给威慑的实施对象以心理压力;而政治手段则可以帮助威慑国传达明确的威慑意图,从而提高威慑效果。
从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上兵戎相见。
这场战争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鲍大可(Doak Barnett)认为:“朝鲜战争产生了互相疑惧,这种疑惧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毒化了中美关系,开始了长达20年的公开敌对”[3](P414)。
不过,鉴于朝鲜战争的教训,为了避免在朝鲜半岛上再次发生战争,美国实施了旨在防止对方发动进攻的威慑战略,而中国也同样如此。
在朝鲜战争结束不久,美国就与韩国建立了政治和军事同盟关系,同时对韩国施予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加强韩国的防卫能力。
此外,美国还在韩国部署了战术1954~1979年美中在朝鲜半岛上的战略互动:主动威慑与被动威慑陈宗权(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从朝鲜战争结束到中美建交这段时期内美中两国在朝鲜半岛上进行的一种威慑性战略互动表现为:美国在朝鲜可能再次发动战争的认知下首先实施了积极主动的威慑,而中国则将美国的威慑行动看成是“备战”行为,于是采取了一种反应式的被动威慑战略。
朝鲜半岛危机简析
![朝鲜半岛危机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99d0b3daef5ef7ba0d3c8f.png)
朝鲜半岛危机简析作者:何银燕陈萱陈黎来源:《现代兵器》2017年第08期2017年2月12日,朝鲜在距2016年10月最后一次导弹试射数月后,也是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第一次成功试验射程至少约2000千米的“北极星”-2弹道导弹,这无疑被美国政府视为又一次挑衅行为。
随后,美国与韩国再次联合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使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再度升级。
朝鲜半岛危机背景2017年3月,美韩与朝鲜双方不断互秀肌肉,对抗持续升级。
3月1日,美韩联合进行代号为“鹞鹰”的大规模军事演习;3月6日,朝鲜向半岛东部发射4枚弹道导弹,其中3枚飞行998千米后落入远离朝鲜海岸线的日本专属经济区,并警告美韩将进行“无情核反击”;3月13日,美韩再次联合进行代号为“关键决心”的军事演习;3月18日,朝鲜在西海卫星发射场成功进行了新型大功率火箭发动机的地上点火试验,金正恩亲临现场并下达点火试验命令。
朝鲜半岛就在朝鲜多次导弹试验与美韩联合演习助推下再次爆发危机。
实际上,朝鲜更加梦寐以求的是实现核武器实用化,多次声称将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
据报道,近几个月美国商业卫星图像拍摄到朝鲜在东海岸的丰溪里核试验场活动频繁,并且开始疏散部分民众,显示出朝鲜新一轮核试验似乎迫在眉睫;同时,朝鲜近期成功进行的新型大功率火箭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表明其发展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进程又迈出重要一步,当前迫切需要继续进行核弹头与弹道导弹两弹合一试验。
一旦两弹合一试验成功,将对美国前沿基地甚至本土构成严峻威胁。
朝鲜半岛危机升级在美韩与朝鲜极度对立态势下,美国和朝鲜均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致使朝鲜半岛局势一度滑向战争边缘。
美国进一步军事行动 2017年4月7日,美国突然对叙利亚政府军一座机场投下了59枚战斧导弹,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强调此举有对朝鲜警告的意味;4月8日又命令“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掉头向北重返半岛海域,更释放出美国可能要对朝鲜动武的信号。
美国广播公司MBC在4月7日援引军方高层消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曾向特朗普提出至少三项应对朝鲜的方案:一是重新在韩国部署核武器,二是对金正恩实施斩首行动,三是出动特种部队摧毁朝鲜的战略设施等。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c4a3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1.png)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第一篇: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朝鲜核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关联度很高。
朝鲜核危机中,中国被动地卷入其中,难以独善其身。
中朝之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和政治联系。
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利益、政治外交利益和战略缓冲空间。
如果朝核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一旦发展到武装对抗的地步,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争的波及。
对于朝鲜核问题一直闹得风生水起,直到今天依然是一个国际上的热点话题。
它并非起于今日,对朝鲜核问题争端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通过其卫星得到的可靠资料怀疑朝鲜研发核武器,发表声明要对朝鲜的核实行控制及检查。
朝鲜方面则是对外宣称无意也无能力开发核武器。
同时指责美国部署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危。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根据国际原子能源机构的资料记录,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对核技术的研究。
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今日已经是从朝鲜是否开发核武器演化到国际在处理核问题上积累起来的矛盾的大爆炸。
就我的观点,现阶段对于我国来说,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所希望的,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对周边实行和睦安邻政策。
这个大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区域性大国来说,周边存在着不可控制的因素或者具有威胁性的国家都是不可容忍的。
朝鲜是我们的邻邦,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所以在经济等方面我国对其实行了援助政策。
但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我国是反对的,因为这将是加剧南北朝鲜的对立,甚至有可能危及我国东北边境。
因此我国支持朝鲜和平发展核能,但是坚决反对它发展核武器。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军事安全和政治外交两个方面。
第一,朝鲜的核危机对军事安全的影响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能威胁中国,能打美日,就更能打到北京,在这一点上决定作用的是地理空间。
_挑战_与_变革_冷战后的美国国家安全局_任国军
![_挑战_与_变革_冷战后的美国国家安全局_任国军](https://img.taocdn.com/s3/m/48e275cd08a1284ac850433a.png)
挑战 与 变革!!!冷战后的美国国家安全局任国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471003)摘要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国家安全利益的多元化与新技术革命的加速发展,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情报搜集、分析与处理能力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国国家安全局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功能为基础设立新的机构;赋予旧机构以新职能,提高其行动能力;不断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充分利用先进的民用科技成果等等。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完全弥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行动能力与 利益 和 技术 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
关键词美国国家安全局情报能力美国国家安全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行动最为诡秘的通讯、电子情报机构,一向有 超级情报机构 之称,美国政府所获秘密情报的85%都是由该局提供的。
但是,冷战结束之后,国家安全利益的多元化与新技术革命的加速发展,对国家安全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美国政府的这只 大耳朵 越来越聋,其情报活动能力已难以完全满足 利益 和 技术 的需要。
1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情报能力与国家利益多元化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冷战结束之后,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一些长期被美、苏争霸所掩盖的安全问题像打开了的 潘多拉 盒子一样,愈演愈烈。
同时,恐怖活动、毒品交易、有组织的国际犯罪、非法贸易等 非传统安全 问题也日益凸显。
美国这个 世界警察 所面临的威胁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其情报搜集的重点也转变为应付 全方位 的安全威胁。
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的情报需求面前,美国国家安全局显然还没有完全摆脱冷战时期的工作与思维模式,以致在海湾危机、伊朗导弹 发动机 及 9∀11 恐怖袭击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出现了重大的情报失误,给美国国家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失。
海湾危机使伊拉克 几乎一夜之间由从前的朋友变成了敌人 。
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一直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合作伙伴,对其 根据情报得出结论及收集情报(如信号情报)等方面的实力了如指掌 。
正如时任该局局长的斯蒂德曼所言, 我们的安全系统早已被人渗透,因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向我们当今的对手展示我们的情报实力 。
朝鲜核爆炸与六方会谈
![朝鲜核爆炸与六方会谈](https://img.taocdn.com/s3/m/1206f723453610661ed9f437.png)
朝鲜核爆炸与六方会谈江西邓夏生【社会热点背景】2006年10月9日,朝鲜违背了有关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承诺,宣布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2006年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718号决议对朝鲜表示谴责,要求朝鲜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在相关领域对朝鲜采取制裁措施。
中国政府也坚决反对朝鲜进行核试验,强烈要求朝鲜信守无核化承诺,同时又力促各方重启六方和谈。
六方会谈指由朝鲜半岛与周边国家,即美国、朝鲜、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日本和韩国六国组成的对谈组织,到2005年9月19日,有关各方进行过四轮会谈。
由于朝美双方分歧太大,六方会谈中断了13个月之久。
2006年12月18日_22日,朝鲜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下于北京举行。
经各方代表努力和协调,会议通过了《主席声明》。
通过本次会谈,各方主张更加明确,立场更加靠近,共识不断积累。
各方重新确认了共同声明的精神,重申将认真履行各自在共同声明中作出的承诺,表达了继续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和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意志,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涉及考点概括】一、历史学科1.全球视野中的中外交往:①史论结合:对中国古代史上中外交往规律性认识如目的、基本条件、基本途径、基本格局、基本趋势和基本影响。
孙中山外交思想变化。
现代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基本准则、基本国策、基本立足点、基本政策、根本目标、基本条件和主要影响。
中外关系理论分析法:历史阶段性和阶段性历史分析法;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析法;社会制度和阶级立场分析法。
②以和为贵与和平崛起:中国古代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实;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及成果;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和日本以及“冷战”时苏联“战争崛起”的教训并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再崛起的经验;2003年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崛起”思想。
2.历史上的中朝关系和朝韩统一进程:①古代时的中朝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交流。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新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情报评估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新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情报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fefba2e3e87101f69f3195a7.png)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新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情报评估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20年第7期朝鲜战争在美国国内被称为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对比当时中美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加上美国还掌控着联合国,又由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却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客观地说就是失败。
“联合国军”之所以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主要是由于中朝军民的英勇斗争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但也与美国中情局没有为美国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以及正确的情报评估有直接关系。
一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决策层立即把战争与苏联的全球战略联系在一起,把朝鲜的行为看成是苏联支援和怂恿的,是苏联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因而作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应,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1950年6月25日、26日晚,杜鲁门连续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朝鲜事态,决定向韩国军队提供全面援助。
6月27日,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制裁朝鲜的决议。
与美国的强烈反应不同,苏联却很低调。
6月29日,苏联发表声明称“不干涉他国内政”,并召回苏联在朝鲜军队中的顾问,甚至一架苏军轰炸机在朝鲜附近海域被美军击落,苏联也保持沉默。
苏联的这一反应被中情局充分注意到。
7月28日,美国驻莫斯科大使柯克报告说,从苏联报纸或官方声明中看不出苏联会在形势不利于朝鲜时作出反应。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文件认为,如果“联合国军”到达三八线之前,苏联或新中国(在苏联支持下)不占领朝鲜,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苏联已决定实施不干涉政策”。
以此为基础,美国决策层认为苏联不会、也没有能力“在1950年实施大规模的核条件下作战”。
随着“联合国军”抵达三八线,苏联没有任何实质行动。
美国逐渐放松对苏联干涉朝鲜的警惕。
虽然基本排除苏联直接干预朝鲜战争的可能性,但新中国在苏联支持下出兵朝鲜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6月30日,中情局提交的报告指出,在必要的时候,苏联可以将中共军队投放到朝鲜战场,从而尽可能地使美国人的卷入代价高昂且威望受到损害。
中央情报局解密文件显示美国曾演练对朝鲜进行核打击
![中央情报局解密文件显示美国曾演练对朝鲜进行核打击](https://img.taocdn.com/s3/m/fa3290661eb91a37f1115c7f.png)
重庆8 月 内7 名处 级 以上 “ 程 贪官” 落 马 个 5 工
今 年1 月 ,重 庆 有7 名 处 级 以 上 千部 因在 工 程 建 设领 域 贪 至8 5 污 受贿 而 落 马 ,其 中包 括 5 厅 级 干 部 。 检 方表 示 , 目前 工 程 建 名 设 已成 为腐 败最 多 发 、最 易发 的领 域 。 包 括 这7 名 被 查 处 的处 级 以上 干 部 在 内 ,今 年 1 月 , 重庆 6 至8
盖 茨 表 示 对 朝 鲜 不 会 放 弃 核打 击 。 朝 鲜 方 面 认 为 ,正 是 因 为 美 国 的核 威 胁 , 因 此 不 可 能放 弃 核计划。
承 担 了 供 应 世 界 大 多 数 稀 土 的 角 色 ,结 果 付 出 了 破 坏 自身 天 然 环 境 与 消 耗 自身 资 源
福 调 查 显 示 , 中 国 人 的幸 福 感 仍 在 下 降 。
现 在 的 中国 人 没 有 1 年 前 快 乐 了。 0 英 国莱 斯 特 大 学 的 社 会 心理 学 家 们 也
对 现代 中 国 人 幸 福 感 下 降 的原 因 进 行 了 分
重庆 市 检 察 院表 示 , 目前 工 程 建 设 已成 腐 败 最 多发 、 最 易 发
中 国 商 务 部 发 言 人 姚 坚 指 出 , 中 国 近 期 对 稀 土 的开 采 、 生 产 和 出 口环 节 采 取 了 必 要 的 限 制 措 施 , 是 耍 保 护 环 境 , 实现 可
持 续 发展 。
1 6 年 ,朝 鲜 在 日本 海 击 落 一 架 美 国 侦 察 机 之 后 , 时任 美 9 9 国 总 统 的 尼 克 松 准 备 对 朝 鲜 实 施 核 报 复 。 不 过 ,在 最 后 时 刻 放 弃 报 复 , 因 为 不 知 道 当 时 的 前 苏 联 会 对 美 国 动 武 进 行 何 种 反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多次进行核部署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多次进行核部署](https://img.taocdn.com/s3/m/e1f7c2ab102de2bd9705880f.png)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多次进行核部署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第04期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曾多次威胁要对还没有核武器的中国使用核武器。
朝鲜战场失利,美国想用核弹对付中国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加入朝鲜战场。
自负又自傲的美军被志愿军的突然袭击打得大败。
面对失败,美国上下都在考虑如何对付“敌对国家”。
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朝鲜战争,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他在开场白中说:“我们会用所有的武力去对付这样的攻击(指中国出兵朝鲜)。
”接着他的话,有记者问,包括原子弹吗?对此提问,杜鲁门态度“含糊”。
这让“核武器”立即成为记者会的核心话题。
在记者招待会后,美国要使用原子弹对付中国,就成了一条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
在1994年解密的1950年11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绝密文件,有一个骇人听闻的题目:“为反击共产党中国入侵朝鲜,关于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所需考虑的问题”。
这份文件由两项内容组成:首先是复述美国安全委员会早先通过的“在敌对情况中”和“在战争状态下”可以使用原子弹的决议;其次是一旦考慮使用原子弹,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考虑的诸项问题。
虽然它最终并没有付诸实施,但无可否认,它是军事参考方案之一,并在以后的日子里,被多次提及。
9架B-29轰炸机携带核弹头飞往战区1951年3月下旬,美国获悉,中国在鸭绿江一带重兵集结,准备发动一场春季攻势,并准备首次使用空军;斯大林则意味深长地命令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解决亚洲问题,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萨哈林岛南部一带集结了大批潜艇和部队。
杜鲁门得出结论,所有这些意味着中国人和苏联人准备将美国逐出朝鲜,并“企图占领日本诸岛,以潜艇切断我们通往日本和朝鲜的补给线”。
4月11日,杜鲁门向全国发表讲话,警告莫斯科和北京,不要对“联合国军”进行空中攻击。
然而,朝鲜战场上的地面战斗依然照常进行。
杜鲁门下令向关岛地区紧急运送核部件,9架B-29轰炸机受命飞越太平洋,接着美军举行了公开的核战演习。
美国军事部门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
![美国军事部门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3363fdb7f1922791688e835.png)
军事历史2008年第1期战争史研究美国季事部n习中圈出乒朝鲜豹惜提评估邓峰关键词:朝鲜战争美国军事部门中国出兵朝鲜情报评估中图分类号:K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2—4883一(2008)01—0036—05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十分关注中国是否出兵朝鲜,帮助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统一朝鲜半岛。
在美国决策层看来,当南朝鲜军队迅速溃败、被北朝鲜军队压缩在釜山环形防御圈时,一旦中国出兵,那么战争很快就会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令美国意外的是,中国当时并没有介入朝鲜内战。
及至美国出兵朝鲜、特别是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仁川登陆,使朝鲜内战演变成一场国际战争之后,美国高层同样担心中国是否会介入战争,阻遏美国的攻势。
在评估中国是否出兵的过程中,美军第8集团军、第10军,以及驻东京远东司令部等军事部门提供的战术情报、战略情报和它们得出的判断结论,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美军远东司令部情报部的意见,更是被华盛顿决策层奉为政治情报评估的圭臬,同时成为他们制定战争决策的最主要依据。
考查美国军事部门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前后及战役过程中对中国军事动向的评估,探讨其判断失误的多种原由,对于深入了解美国军事部门的战争决策过程,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950年9月底10月初,当南朝鲜军队及美国军队企图越过“三八线”时,中国政府公开发出一系列严厉警告,劝诫美军不要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否则中国不会“坐视不管”。
面对这些非同寻常的警告,美军远东司令部亦开始重视中国出兵朝鲜的可能性。
其情报部门于10月5日首次把有关中国增援北朝鲜的能力的情报列为最优先评估的对象。
可是,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非常短,在第二天它就从最优先评估的位置下降至第二位,在10月9日更降至第三位,并且该情况一直持续至10月13—36一日。
直到威克岛会议召开前,远东司令部才再次把中国出兵援朝的情报提升到最优先评估的位置。
(RoyE.Appleman:<<SouthtotheNaktong,NorthtotheYalu>>,PP.760.Washington,D.C.: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92)美军之所以不断调整有关中国出兵情报评估的位次,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美国对朝鲜政策特点及其影响
![美国对朝鲜政策特点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c8a3d3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7.png)
美国对朝鲜政策特点及其影响
夏立平
【期刊名称】《国际问题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美国是影响朝鲜核问题走向和东北亚安全架构与形势的主要因素.当前美国对朝主要以诱拉为主,着重通过交流与对话解决与朝鲜在朝核等问题上的分歧,且取得明显成效.这对朝美关系的改善与朝核问题的解决,很有裨益,并将对东北亚安全局势及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美国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朝以压促变的政策,朝核问题和半岛局势仍存变数,东北亚安全模式尚处于十字路口.
【总页数】8页(P14-21)
【作者】夏立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71.231.25
【相关文献】
1.美国“反恐”扩大化对朝鲜半岛安全形势的影响:当朝鲜被称为“邪恶轴心”——朝鲜半岛和平根基面临新的考验 [J], 李浩源
2.浅谈认知偏见对情报分析的影响r——以美国对中国出兵朝鲜评估失误为例 [J], 常逸昆
3.美国对朝鲜经济金融制裁演进、影响及启示 [J], 陶士贵;郭孟琪;
4.论朝鲜战争前美国从南朝鲜撤军的过程及影响 [J], 冯东兴;刘沛
5.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73号系列文件对朝鲜战争走向的影响 [J], 任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如何评价朝鲜战 争
![美国如何评价朝鲜战 争](https://img.taocdn.com/s3/m/3ca5cd7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3.png)
美国如何评价朝鲜战争美国对朝鲜战争的评价是复杂且多面的。
这场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既是军事战略上的一次挑战,也是政治决策上的一次重大考验,同时在社会层面和国际形象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最初对于介入朝鲜战争抱有相当的自信。
他们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及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
然而,战争的进程却超出了美国的预期。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意想不到的困难。
美国军方在战后的评价中,不得不承认对手的顽强意志、出色的战术以及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遭遇了多次挫折和失利,这让他们对自身的军事战略和作战能力进行了重新审视。
在政治层面,朝鲜战争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是一次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当时的美国政府低估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和苏联介入的可能性。
战争的长期化和巨大的人员伤亡、物资消耗,引发了美国国内民众的不满和质疑。
政治对手借此对执政当局进行抨击,指责其在战争决策上的鲁莽和失误。
这使得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决策更加谨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的对外政策走向。
从社会层面来看,朝鲜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创伤。
大量士兵的伤亡让无数家庭破碎,民众陷入悲痛之中。
战争的高昂代价也引发了社会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反战情绪的兴起。
这种社会情绪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社会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于战争的审慎态度。
在国际形象方面,美国的介入和战争的长期化使其在国际社会中面临诸多指责。
一些国家认为美国的行动是对地区和平的破坏,是霸权主义的体现。
这使得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损,国际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然而,也有部分美国观点认为,朝鲜战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维护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但这种观点往往忽视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道灾难。
总的来说,美国对朝鲜战争的评价是充满矛盾和反思的。
这场战争让美国深刻认识到,军事力量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对于国际局势的误判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
![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https://img.taocdn.com/s3/m/f65dba5c25c52cc58bd6be50.png)
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文/沈志华朝鲜战争的爆发,引起美国对朝政策乃至远东政策骤然发生转变。
1950年初美国政府曾公开宣布朝鲜半岛处于美国远东战线的防御圈之外,美国对朝鲜问题的一切计划都是以从朝鲜脱身为基点的。
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杜鲁门1月5日的声明、艾奇逊1月12日的演说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方案则是2月初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东京制定的“非橄榄球”作战计划。
然而战争爆发后,美国在仅仅五天之内,连续做出一系列决策,而且步步升级,终于全面卷入了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华盛顿来讲的确是出乎意料的。
然而,美国的反应却异常迅速而且激烈。
从最初获得战争消息感到震惊和慌乱,到做出全面介入战争的最后决定,前后不过几天时间。
我们列出一张时间表,通过美国政府决策的不断升级过程,可以看出美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朝鲜战争泥淖的端倪。
6月24日,星期六美国官员正在度假晚上9时稍过,在华盛顿的美联社总社收到驻南朝鲜记者报道朝鲜发生战事的第一封急电,称北朝鲜军队发动了进攻,“开城已告失守”。
国务院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打电报向驻汉城的美国大使馆询问。
大约在同一时间,即21时26分,国务院收到穆乔大使的电报:根据朝鲜军队的报告(此项报告已部分地为朝鲜军事顾问团的战地顾问的报告所证实),北朝鲜的部队今天清晨已向大韩民国领域的好几个据点进犯。
开始行动的时候大约在上午4时。
瓮津遭受北朝鲜炮火的轰击。
6时左右,北朝鲜的步兵开始在瓮津、开城和春川等地区越过三八线。
据称水陆两栖部队已在东海岸江陵的南部登陆。
开城据说已在上午9时陷落,北朝鲜大约有10辆坦克参加了这次战斗。
北朝鲜部队以坦克为前锋,据称已向春川逼近。
江陵地区的战斗详情不明,但似乎北朝鲜部队已将公路切断。
我们今天上午正在同朝鲜军事顾问团的顾问们和朝鲜的官员们进行会商,研究当前的局势。
从进攻的性质和发动这次进攻的方式看来,这似乎是对大韩民国的一场全面攻击。
档案解密美国曾演练对朝鲜进行核打击
![档案解密美国曾演练对朝鲜进行核打击](https://img.taocdn.com/s3/m/b7219f4f6bd97f192279e978.png)
档案解密:美国曾演练对朝鲜进行核打击作者:来源:《档案天地》2010年第10期档案解密:美国曾演练对朝鲜进行核打击2010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了一系列曾经被视为绝密的文件,另外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根据《信息自由法案》也获得了部分文件,文件显示从朝鲜战争到现在,美国政府从未放弃对朝鲜使用核武器。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军曾经派飞机携带核弹模拟对朝鲜进行核攻击,只是最后一刻放弃实施。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在日本海击落一架美国侦察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准备对朝鲜实施核报复。
在最后时刻尼克松本人放弃进行军事报复,因为不知道当时的前苏联会对美国动武进行何种反应。
1975年,美国官方公开承认在韩国部署有核武器,2010年4月美国公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表示对朝鲜不会放弃核打击,所有的选项都放在桌面上。
朝鲜方面认为,正是因为美国的核威胁,因此不可能放弃核计划。
从这些解密的文件看,美国对朝鲜的核威胁的确存在。
(摘自上海档案信息网)承德市档案局举办《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承德旅游发展档案照片回顾展》近日,承德市档案局编辑制作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承德旅游发展档案照片回顾展》。
此次展览展出新老照片180余张,设计展板23块,共分四部分:承德旅游的起步、承德旅游的振兴、承德旅游的发展、承德旅游的展望。
通过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资料,采用图文并茂,活泼向上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展示承德旅游的起步、振兴、发展、前景。
此次回顾展获得社会好评,《承德电视台》、《承德日报》专题进行了报道。
(承德市档案局)张家口市以“三提升”活动为契机推动档案工作全面提升今年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以“提升能力、提升标准、提升效率”为内容的“三提升”活动。
张家口市档案局以“三提升”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实际,对标省内外档案工作先进局馆,提出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瞄准目标、加快发展”为主题,始终坚持“资政惠民”的前进方向,强力推进档案馆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法治建设、档案队伍建设等“五大建设”,在实现“两个翻番”和强化“六项服务”(为重点建设项目服务、为破产改制和民营企业服务、为党政机服务、为社区建设服务、为社会民生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上取得新突破。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df0aec0b1c59eef9c7b487.png)
(2)图1反映的事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事件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的认识。
【答案】(1)变化:国家统筹推进,重视科技发展;多领域取得突破和成就;体系完善,水平领先。
(2)原因:党和政府的重视;科研队伍壮大;经费投入增加;教育水平提升;科学家的努力;综合国力的提高等。
(3)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国家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表中“中国科学院组建、制定实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科技研究和科技人才,统筹全局;据“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等可知我国在许多研究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据“……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可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发展体系,总体居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2)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图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以上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请你归纳这些成就呈现的特点?
【答案】(1)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4a686b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5.png)
略决策2023-11-05•朝鲜战争背景•美国的军事战略•美国的军事行动•战争结果与影响•战争反思与经验总结目录01朝鲜战争背景朝鲜半岛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即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的朝鲜和南部的韩国长期对峙,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分裂状态为爆发军事冲突埋下了伏笔。
朝鲜半岛的分裂与紧张局势朝鲜战争爆发时,正值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激烈的角逐。
美国试图通过干预朝鲜事务,阻止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从而维护其在亚洲地区的利益。
冷战背景下的大国博弈早在1950年,美国便派遣军队进入朝鲜半岛,协助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
美国政府的决策层认为,如果任由朝鲜统一半岛,那么共产主义的影响将在亚洲地区进一步扩大,这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美国的干涉与介入02美国的军事战略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采取了“围堵与遏制”战略,旨在包围并阻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定义背景实施二战后,美国希望防止共产主义的进一步扩张,并维护其在亚洲地区的利益。
美国通过在朝鲜半岛周围集结军事力量,对朝鲜进行围堵和遏制,阻止其进一步扩张。
03“围堵与遏制”战略0201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还采取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即通过使用大规模的军事力量来报复共产主义的侵略行为。
“大规模报复”战略定义美国认为,共产主义是全球性的威胁,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遏制其扩张。
背景美国通过在朝鲜半岛上空投放核武器,以示对共产主义的强烈反击,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遏制其侵略行为。
实施背景美国希望避免直接卷入战争,同时又需要维护其在亚洲地区的利益。
定义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还实施了“战争边缘”政策,即在战争的边缘上进行军事部署和战略调整,以避免直接参与战争。
实施美国通过在朝鲜半岛周围部署军事力量,并在战争的边缘上进行战略调整,试图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压力,同时避免直接参与战争。
“战争边缘”政策03美国的军事行动仁川登陆战是朝鲜战争中的一次关键战役,美国选择在仁川进行登陆作战,旨在切断朝鲜军队的后勤供应线,改变战争的动态。
越过三八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
![越过三八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e5fca5d8a58da0116c1749d0.png)
越过三八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沈志华朝鲜战争中敌对双方的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都是围绕三八线展开的:沿三八线开始的军事冲突引发了朝鲜内战;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击迫使中国出兵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过三八线而被联合国扣上了"侵略者"的罪名;麦克阿瑟也因再次主张越过三八线等战争叫嚣被杜鲁门总统所罢免;停战谈判是沿三八线的停火而开始的;战争的最后结局仍然是大体以三八线做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
周而复始,终点即是起点,这就是围绕三八线而进行的朝鲜战争的始末。
本文旨在分析美国军队在联合国军在名义下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的决策及实施过程,从而说明美国军队这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决策,是美国政府精心策划的关于朝鲜战争战略意图重大改变的标志,是美国政府在朝鲜战争中所犯的最严重的战略错误,也是导致战争升级和美国军队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而无法自拔的根本原因。
越过三八线问题的提出和争论关于美国的战争行为是否限制在三八线以南的问题,最早在6月29日,即战争爆发的第四天就已经提出来了,显然这与美国参与朝鲜战争的整个战略意图有关。
当时,陆军部长佩斯的意见是,目前美国的军事行动应限于三八线以南,"对于授权在三八线以北进行军事行动的问题上,应当特别慎重,而且我们应当对这种行动明确地加以限制"。
但是艾奇逊认为,空军在执行任务时不应受到这种限制,不应把三八线做为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线来严格遵守。
参谋长联席会议战略计划处副处长林塞在讨论这一问题时,转达了麦克阿瑟的意见,他要求美军的行动不受三八线的限制。
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詹姆斯·莱则认为,如果中共正规军进攻朝鲜,美军就可以在三八线以北行动。
凯南同意这一看法,并在他起草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73号文件中提出,如果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就意味着战争扩大,"应视情况发展考虑行动"。
杜鲁门从战略意图的角度发表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所希望的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迫使北朝鲜人退回三八线以北去。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对外决策中的地位作用及改革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对外决策中的地位作用及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c99b4f0de87101f69e3195ec.png)
2 0第 14期 ) 0 ( 6年 第 5期 总 8
学 术 论 坛
N 520 O. .0 6
D I F R M E C O U
( u u t e O.8 ) C m li l N 14 av y
美 国安 委会 对 决 中 地 作 及 革 国家 全 员 在 外 策 的 位 用 改
一
的对外 政策 决策 过 程 中 , 国家 安 全 委 员 会 ( 以下 使 成员 , 国 务卿 来 获 得情 报 和 建 议 , 如 因此 虽 然 N C S 用英 文缩 写 N C) S 作用 日益 凸显 , 统 越 来 越 依 赖 也 向总统 提供 情 报和建 议 , 国务 卿 通 常是 首席 对 总 但 NS C班 子 和总 统 国家安 全事 务助理 ( 称 国家安 全 外政 策发 言人 和 总统顾 问 , C主要 起 咨询和顾 问 亦 NS
然相 反 的意见 而处 于决 策 的两 难 境地 。这 时 , S 难 以发挥 重 要作用 。 NC 2 作 用提 升 并 占优 势 阶 段 (0年 代 末 ~2 0 . 6 01 就会起着综合协调不 同部门意见 , 拿出主流性看法 供 总统 决策 参考 的作 用 。NS C在美 国政 府 中发 挥 年 ) 尼克松 时期, 由于他坚 持 要 白宫主 管外交 政 着 任何 一个单 一 的部 门都不 能发 挥 的 作用 , 的班 它
的对 外 政策具 有 意义 。 成形 。在 其任 后 期 , N C 中建 立 了两 个 机 构 间 在 S
委员会来协助准备正式会议和预测政策实施情况,
一
、
美国国家 安全委 员会 的建立 及地 位 这 两 个委 员会 都 由 国家 安全 事务 助理 主 管 , S N C工
论朝鲜战争前美国从南朝鲜撤军的过程及影响
![论朝鲜战争前美国从南朝鲜撤军的过程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c55cda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e.png)
Withdrawal of American Troops from South Korea before Korean War: Decision Process and Influence 作者: 冯东兴[1];刘沛[2]
作者机构: [1]河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2]河南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出版物刊名: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2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撤出美军;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NSC8号文件;朝鲜战争
摘要:1949年6月,美国从南朝鲜撤军.但围绕撤军问题,美国政府内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出台了NSC8号系列文件作为撤军政策的指导性文件.出于自身战略利益,把撤军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美国事先作了颇具心思的各项安排,有意把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积极推动联合国组建朝鲜问题临时委员会并观察南朝鲜选举建国,逐渐让联合国担负起南朝鲜安全的道义责任.在推动朝鲜问题国际化并分裂朝鲜的进程中,美国积极扶植南朝鲜成为其在朝鲜半岛战略利益的维护者.美国内部围绕撤军问题的争论,反映了国务院和军方对半岛战略地位认知的差异,更体现了美国撤军决策的谨慎.但美国立足宏观的对苏冷战战略,无视朝鲜半岛人民实现民族统一的强烈诉求,操纵联合国,
单方面扶植李承晚傀儡政府,加速了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
朝鲜战争中美国盟国及亚洲阿拉伯国家对美国扩大战争政策的抗衡
![朝鲜战争中美国盟国及亚洲阿拉伯国家对美国扩大战争政策的抗衡](https://img.taocdn.com/s3/m/0103e93358f5f61fb63666d8.png)
The US Allies and the Arab--Asian Group Make Resistance to the U. S. Policy of War Escalation in
the Korean War
作者: 任方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0-7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朝鲜战争;联合国;美国;扩大战争;抗衡
摘要:朝鲜战争前期,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干预和扩大朝鲜战争的决议,其实很多对决议投赞成票的国家并非无条件追随美国。
对美国扩大战争的倾向,美国的部分盟国及以印度为首的亚洲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内外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抗争,成为推动朝鲜战争局部化的重要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7月 第4期 C o l l e c t e dP a p e r s o f H i s t o r y S t u d i e s J u l y ,2010 N o .4 收稿日期:2009-10-09作者简介:任方,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崔丕教授。
①[美]迪安·艾奇逊著,上海《国际问题资料》编辑组译:《艾奇逊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265页。
·博士论坛·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73号系列文件对朝鲜战争走向的影响任 方(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朝鲜战争初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为研判苏联动向而拟定的N S C 73号系列文件,从全球战略视角出发,既明确了要避免因朝鲜战争而引发世界大战,提出了战争局部化的战略目标;又强调要夺回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主动权,为越过三八线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迫使中国出兵朝鲜。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出兵朝鲜和苏联的牵制作用,对朝鲜战争走向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关键词:朝鲜战争;国家安全委员会73号文件;战争局部化政策朝鲜战争爆发之初,美国政府认为“进攻是由苏联发动、支援和怂恿的”。
①因此,准确预测苏联在朝鲜半岛及世界其他战略要地可能采取的行动,对美国的战略抉择至关重要。
按照杜鲁门总统的命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以研判苏联及其卫星国的动向和美国的应对方案为主要内容,从1950年7月1日到8月25日,先后五易其稿,拟定了国家安全委员会73号系列文件(N a t i o n a l S e c u r i t y C o u n c i l R e p o r t 73,N S C 73)。
文件从全球战略的视角出发,既确定了要把朝鲜半岛的战争局部化,又提出了要夺回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主动权,为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决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学术界对朝鲜战争的研究正在步步深入,但尚未对该文件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准确解读N S C 73号系列文件,有助于深层次认识美国对于朝鲜战争的决策过程,揭示美国有限战争政策提出的初衷及其走向,并深化对朝鲜战争的研究。
一、N S C 73号系列文件提出的战争局部化思想及其为越过三八线决策所作的铺垫 N S C 73号系列文件题目为《美国对苏联根据朝鲜态势可能做出的进一步动向的立场及行动方案》。
1950年7月1日匆忙提交的N S C 73号文件只有对苏联动态的概略阐述而没有应对方案。
文件明确指出:“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前提将指引着我们。
”在对苏联意图和行动的分析中,文件虽考虑到朝鲜战争可能是苏联发动世界大战总体计划的一部分或是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但更倾向于认为朝鲜118战争的爆发表明苏联没打算马上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
①7月29日,修改后的N S C 73/1文件,除补充和完善对苏联动态的分析,还增加了美国对苏联可能行动的应对方案。
文件首次明确了全面战争与局部战争的界限:如果“苏联军队有组织地公开进攻”,或通过卫星国进攻伊朗、土耳其、希腊、南斯拉夫、西德、奥地利和日本等战略要地,美国应当准备执行紧急战争计划,并进行相应的动员,在时机有利时进入全面战争。
如果苏联卫星国武装军队进行一次单独的、公开的军事侵略,美国应当主动将冲突局部化。
②这就是说,美国虽然不会把南朝鲜拱手让给苏联,但南朝鲜也不是美国势在必得的战略要地,只要苏联不公开出兵,就不会演变为全面战争。
这是美国确定朝鲜战争局部化战略的首次明确表述。
该文件经参谋长联席会议修改后,作为N S C 73/2文件提供给8月10日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
文件认为,从1945年以来,苏联一直在极大地增强能力以准备世界大战。
尽管不能得出苏联打算马上发动世界大战的结论,“但苏联蓄意或是由于判断错误而诉诸战争的危险会由于朝鲜战争而增加,甚至立即解决朝鲜危机也不能消除这种危险”。
美国的军事能力不足以应付当前的义务和责任,应当尽量避免单方面行动,而是努力在联合国这个体系中行动。
作为威慑,也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世界大战,应当立即开始增加自由世界的现有兵力,以便有足够的能力实施抵抗进一步侵略的集体安全行动。
③经讨论后于8月22日出台的N S C 73/3文件,进一步重申了战争局部化的思想,提出用政治手段制止侵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如果出现“北朝鲜军队单独或加上隐蔽行动的增援部队,迫使联合国军在朝鲜撤退”的局面,“南朝鲜政府应当从朝鲜大陆上撤离”。
如果联合国决定追究苏联对北朝鲜的侵略所承担的责任,“美国在不严重危害到执行紧急战争计划能力的情况下,采取所有的反击措施,继续将战争局部化”。
④8月25日出台的N S C 73/4文件,与前一份文件相比改动不大,只是申明,“不能将联合国当成保卫美国基本安全利益的唯一手段来依靠”。
⑤应该看到,N S C 73号系列文件形成过程,正是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对是否越过三八线争论不休的时期。
早在6月29日晚美国政府研究向朝鲜派出地面部队的同时,N S C 73号文件起草班子第一次开会就谈到了越过三八线的问题。
负责起草该文件的乔治·凯南在文件中埋下了伏笔:如果中共军队介入朝鲜战争,就意味着朝鲜战争的扩大,美国应该修正在朝鲜的军事使命的概念。
⑥N S C 73号系列文件从总体上虽然一再强调战争局部化的思想,但其所作的分析和结论对美国政府最终形成越过三八线的意见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这在表面看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有其内在逻辑,相关因素有三:第一,面对“共产主义的扩张”,美国决心夺回主动权。
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对N S C 73/1文件的修改意见中提出,美国应该明白,纯粹消极、防御性的措施,即使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也不足以使苏联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减少到可以控制的程度。
“美国必须考虑通过少量的战争机会,对苏联准备并发动政治、经济及心理攻势,来阻止克里姆林宫统治世界的计划”,“将苏联置于守势”。
⑦这段话在N S C 73/2文件中表述为:“现在美国及盟国应该采取行动来重新夺回主动权,阻止进一步的侵略,并且增强我们战胜侵略的能力。
”⑧从这期间美国拒绝英国、印度等国关于通过谈判在三八线上恢复和平的提议看,显然美国认为这样不足以显示遏制扩张的决心,也不能阻止苏联及其卫星国发动新的战争。
第二,判断苏联既不会出兵朝鲜,也不会立即引发大战。
N S C 73号系列文件认为,苏联策划北朝鲜进攻南朝鲜,其目的无非是取得对南朝鲜的战略控制权,并不打算引发全面战争或是与美国摊牌。
“有119①②③④⑤⑥⑦⑧N S C 73:AR e p o r t t o t h e N a t i o n a l S e c u r i t y C o u n c i l b y t h e E x e c u t i v e S e c r e t a r y o n T h e P o s i t i o n a n dA c t i o n s o f t h e U n i t e dS t a t e s w i t hR e s p e c t t oP o s s i b l e F u r t h e r S o v i e t Mo v e s i n t h e L i g h t o f t h e K o r e a n S i t u a t i o n ,J u l y 1,1950.D i g i t a l N a t i o n a l S e c u r i t y A r c h i v e (以下简称D N S A ),P r o Q u e s t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L e a r n i n g C o m p a n y ,P D 00195.N S C 73/1,J u l y 29,1950.D N S A ,P D 00196.N S C 73/2,A u g u s t 8,1950.D e c l a s s i f i e dD o c u m e n t s R e f e r e n c eS y s t e m (以下简称D D R S ),G a l e 集团,C K 3100431913.N S C 73/3,A u g u s t 22,1950.D N S A ,P D 00198.N S C 73/4,A u g u s t 25,1950.D N S A ,P D 00199.董宝训、张立华:《从停战到和平?———危机笼罩下的“板门店”报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0-71页。
R e v i s e d D r a f t o n t h e P o s i t i o n a n d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w i t h R e s p e c t t o P o s s i b l e F u r t h e r S o v i e t M o v e s i n t h e L i g h t o f t h e K o r e a n S i t u a -t i o n ,A u g u s t 9,1950.D D R S ,C K 3100431933.N S C 73/2,A u g u s t 8,1950.D D R S ,C K 3100431913.苏联军队亲自在朝鲜参战的危险,但实际的冲突很可能发生在美国和苏联的卫星国之间”。
而且苏联非常乐于看到美国的力量不断消耗在朝鲜战场上。
美国正是利用苏联的不出兵政策和坐山观虎斗的心理,策划越过三八线摧毁北朝鲜武装力量,以期尽快结束朝鲜战争。
第三,判断苏联会“将中国共产党军队引入到朝鲜战争中”,但中国首先进攻台湾的可能性更大。
“最有可能的是在朝鲜使用中共部队,并攻击福摩萨,但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①即使中共部队公开进入朝鲜,联合国军只要能进行有效抵抗就应继续此种行动,并扩大到“在朝鲜以外对共产党中国采取相应的空军和海军行动”。
②上述判断为其后不久出台的N S C 81号文件越过三八线的决定解除了最主要的顾虑,从而使美国背离了战争局部化的初衷,走上了扩大战争的道路。
二、N S C 73号系列文件对苏联动态的判断及其影响美国准备在朝鲜战争中走得越远,对苏联的疑虑就越重:一是担心苏联可能会对欧洲、中东、日本甚至美国本土发动攻击,而朝鲜战争不过是其对美国实施战略牵制的手段;二是担心苏联坐山观虎斗,利用朝鲜战场不断地消耗美国的军事实力;三是虽然相信苏联不会马上发动世界大战,但认为世界大战迟早会爆发,美国不能把有限的军事实力都投入到朝鲜战场上;③四是担心苏联会利用不直接出兵的特殊地位,策划和平攻势来分化美国及其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