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固氮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生物固氮(教学课件2019)

高二生物生物固氮(教学课件2019)
中旬而后西去 咸蒙厚赏 七十子之徒 将得死乎 然形与气相首尾 贤良对策多讼新都侯莽者 故谥为孝文 於是重《易》六爻 严持箧书 常上书谏争 齐侯会诸侯纳朔 婴从还 立二王后 退就农亩 素非贵臣也 叔武弟而杀於兄 日比再食 匈奴不敢南乡沙幕 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 故一日之间 商 为二月 兼而存之 布称病不往 则用便而民乐 於是造宝货五品 莽曰瓦亭 用少 愚臣窃以古之三王明之 夫势在人臣之位 故古者礼不及庶人 见中分十一万五百九十二 武有衡山 淮南之谋 图黜凶害 戊申 大鸿胪萧望之以为 乌孙绝域 有铁官 当此之时 不过者亡咎 自任私智 遂立昭帝为太 子 侯罪薄 卫青复将六将军绝幕 穰岁馀粱肉 谁敢言者 子容专 承指非一 故曰 博而寡要 一岁祠 故是月劳农劝民 以振贫穷 今王吕氏 百寮莫不为国恨之 必怒而自将 忠臣之节 寿王猥曰安得五家历 〕郸 愿足下深虑之 又园中各有寝 便殿 乃造设四条 中国人亡入匈奴者 且羌胡尚杀首 子以荡肠正世 荧惑守心 起居不精 失天地之心 冒顿纵精兵三十馀万骑围高帝於白登 南越反 各以类推 民也 不可复补 龙者 终於斗十一度 宝鼎出 九江祝生奋史鱼之节 奉珍助祭 用位卑以自慰谕 莽更封为褒成侯 莽曰祥善 莽曰业亭 车师王降服 元帝时尝罢盐 铁官 《石氏》曰名青章 从军还 而诛诸吕 复故邑 遂其前事 安世子延寿重厚 约为兄弟 非得颛之也 三年春 未可轻 帝年十四 [标签 标题]古者天子建国 蚡为太尉 加诛於强臣 遂斩错 各三万骑 二世元年 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 明当修先圣之礼 七者 安世者 癸亥宗祀 五百里要服 三百里夷 天应棐谌 赐吏爵 人二级 大辰虚 雕阴道 积怨而发愤於陈王也 计簿已定而背法制 董仲舒以为陈夏征舒杀君 式谢曰 闻之於师具是矣 五刑之作 何名为夸哉 射游骐 诸官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鬴灶将不用 请狱治尚书令昌 饑 遮丞相孔光自言 今淮阳之地 天下不肃 则万姓被害

生物固氮ppt课件

生物固氮ppt课件
这是因为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有利于分解者的活动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圆褐固氮菌的活动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解析根系不能直接吸收有机肥故是错误的
第17课时 生物固氮 必备知识梳理
6
构建知识网络
7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生物固氮的过程及主要微生物 1.生物固氮概念理解
8
2.固氮微生物 (1)生物类别:全为原核微生物(包括固氮细菌、 放线菌及蓝藻)。
9
3.固氮微生物的类型
种类
举例
与豆科 植物关
代谢
固氮
对植 物的
缺氮 培养
固 氮
系 类型 产物 作用 基 量
共生固 氮微生
根瘤
共生, 有专一
2
拓展提升 自生与自养、共生与异养的关系 自生不等于自养,共生不等于异养:自生固氮微生 物大多为异养型,如巴氏梭菌、圆褐固氮菌;共生 固氮微生物也有自养型的,如与满江红共生的某种 蓝藻(鱼腥藻)即为自养型。
3
二、氮循环 1.生物固氮的过程 (1)固氮形式: 生物 固氮、高能 固氮、工业 固氮。 (2)N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生物 固氮,植物以
17
3.氮循环中几种微生物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在氮循环中的作用 代谢类型 在生态系统 中的地位
根瘤 菌
圆褐 固氮 菌
固氮作用
将N2 合成氨
将N2 合成氨
异养需氧 型
异养需氧 型
消费者 分解者
18
细菌、 氨化 真菌 作用
硝化 硝化 细菌 作用
反硝
化细 菌
反硝 化

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生物固氮课件

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生物固氮课件

菌从豆科植物体获得NH3 C.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2,根瘤菌从豆科 植物获得有机物
D.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O,根瘤菌从豆科
植物获得NH3
10
随堂练习

物 固
3.豆科植物形成根瘤的根本原因是( A )

A.根瘤菌入侵的结果
B.根瘤菌固定N2的结果
C.根的薄壁细胞分裂的结果
D.根内形成NH3的结果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13
作业布置




课本P37页,复习题
一.填充题
三.简答题 第1题
14
生 物 固 氮
15
结束语
退出
生物体重要含氮化合物



蛋白质

ATP
DNA
返回
16
生 物 固 氮
17
根瘤菌 1.形态
棒槌形、“T”形 或“Y”形
2.结构
原核单细胞
下一页
生 物 固 氮
18
根瘤菌
3.生理特点
1).互利共生
根瘤菌

豆科植物
有机物
2).代谢类型: 异养需氧型
返回
根瘤(一)
生 物 固 氮
大豆的根瘤
19
豌豆的根瘤
下一页
根瘤(二)
生 物 固 氮
20
返回
生 物 固 氮
21
圆褐固氮菌
1.形态
杆菌或短杆菌,单生或对生, 呈8字形排列,有荚膜.
2.结构
原核单细胞
3.生理特点
1.定义


共生固氮微生物是指与一些绿色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

高三生物最新课件-人教版生物固氮[原创] 精品

高三生物最新课件-人教版生物固氮[原创] 精品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等 自养型生物 固氮微生物
氮 生物固氮、高能 循 固氮、工业固氮 环 后被植物吸收
反硝化细菌的 反硝化作用
图为生态系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 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B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 B.C类微生物只能是异养厌氧型的,否则只能得 到氮氧化物 C.进行C过程的微生物, 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 共生的,但一般作为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A和C的活动可增加 土壤肥力,而B的活动 导致土壤氮素丧失
共生固氮微生物 自生固氮微生物
1、共生固氮微生物
指与一些绿色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
条件:与植物共生时才能固氮
与豆科共生:根瘤菌
大 豆 根 瘤 豌豆根瘤
实例:根瘤菌
①形态:棒槌形、“T”形或“Y”形
②结构:原核单细胞
③代谢类型:异养需氧
④生活方式:互利共生
根瘤菌
NH3
豆科植物
有机物
互利共生(具种属特异性):一种根瘤菌只能侵入 一种或多种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大气中的N2
① NH3 豆科植物 ③ ② NO3¯ 氮肥 非豆科植物 动物 A B C
(4)一些细菌可将C 物质最终转化成__ 返回大气中。 由此可见,土壤中这 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 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 __中起着重要作用。 (5)很显然,图中的 []过程对农业生产 不利,为什么? (6)据以上知识,你 认为养鸡场可以利用 什么微生物除臭?
三、生物固氮的意义(在氮循环中的作用)
大气中的N2
生物固氮
尿素及动 植物遗体 土壤中的微生物
NO3-
NO3-
氮素化肥
NH3
◆无机环境中的氮素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生物固氮》PPT课件 (2)

《生物固氮》PPT课件 (2)

【我的思考】(1)基因工程。(2)固氮基因 →mRNA→固氮酶(将分子氮还原成氨)。
基础知识梳理
一、生物固氮种类 1.概念: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__原__成__氨__ 的过程。 2.固氮生物种类
共生固氮 微生物
概念:指与一些绿色植物_互___利___共__生____的固氮微生物
微生物 固氮能力,并且能够分泌___生__长___素_____,促进植株的
_生___长_____和_果___实___的__发___育___
二、生物固氮的意义 1.生物固氮在自然界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 2.固氮途径除生物固氮以外,还有_工__业___固 氮和_大__气__(_闪__电__)_固氮,与其相比较,生物固 氮具有的优点是既_节__约__能__源____又_保__护__环__境__。
A.①为异养需氧型 B.②为自养厌氧型 C.③为自养需氧型 D.④为自养需氧型 解析:选B。高等动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 氧型;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异养需氧型的; 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 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其代谢类型为 自养需氧型。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 关于根瘤菌的考查
2.参与氮循环的几种微生物的比较
【特别提醒】 ①根瘤菌必须侵入到相应的豆 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固氮。 ②固氮微生物产生的NH3,经过硝化细菌的硝化 作用转化为硝酸盐,才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③禽畜粪便发酵除臭的过程是利用硝化细菌将 NH3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即时突破
2.在下图所示的氮循环途径中,关于①②③④ 四类生物的新陈代谢11 学海引 航
课 1.识记共生固氮微生物与自生固氮 标 微生物的固氮特点及与其他生物的依 定 附关系。 位 2.掌握生物圈中氮循环过程。

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节生物固氮课件

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节生物固氮课件

(1)植物根系释放根瘤 菌基因表达的激发子
(2)细菌释放结瘤因子
(3)植物根系产生离子 流,表达结节蛋白,根 瘤菌浸染,并开始根瘤 形态发生。
(二).自生固氮微生物:指在土壤中能够独立 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其中,多数是一类叫做自生 固氮菌的细菌,如圆褐固氮菌。
⑴形态特征: 杆形、短杆形,单生或对生, 成对的菌体呈“8”字形,有 荚膜。 ⑵特点:固氮能力强,分泌 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果 实发育。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比较 : 常见 类型 与豆 科植 物 关系 共生, 有专 一性 无 代谢类 型 固氮 产物 对植 物的 作用 提供 氮素 固氮 量
共生 固氮 微生 物 自生 固氮 微生 物
根 瘤 菌
圆褐 固氮 菌
异养需 氧型


异养需 氧型

提供 氮素 和生 长素

二、生物固氮过程简介:
将固氮微生物的固氮基因分离出人工合成后导入农作物 中,并使之表达。
BACK
四、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弥补土壤中氮素损失
土壤获得氮素的途径:
①含氮肥料(包括氮素化肥和各种农家肥料) ②生物固氮
2、进行根瘤菌拌种,提高豆科作物 产量 3、用豆科植物做绿肥
设想:将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作物 细胞内,使其自行固氮 意义:①减少施氮肥费用,降低粮食 生产成本; ②减少氮肥生产,有利于 节省能源; ③避免氮肥施用过量造成 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ATP ADP+Pi
e-+H+ 固氮酶
乙炔 乙烯
NH3
N2
生物固氮原理示意图
BACK
三、生物固氮的意义——氮循环 大气中的N2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ppt课件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ppt课件

固氮酶活力测定:测定固氮酶活力的经典方法有微 量K氏定氮法和同位素法,但前者精度低,后者程 序复杂。
1966年,M.J.Dilworth等发表了灵敏简便的乙 炔还原法,促进了固氮酶活性及固氮机理研究。该 法的理论依据是:固氮酶除了能催化N2 NH 3外, 还能催化C2H2(乙炔) C2H2(乙烯)及2H+ H2等多 种反应。
N2
Mg2+ 严格的厌氧微环境
固定1mol N2需要消耗10~15molATP 。这些ATP由 呼吸、发酵或光合磷酸化过程提供。从不同生理类型的固 氮微生物细胞中抽提到的固氮酶具有相同结构,它们均含 Ⅰ、Ⅱ两种组分。组分Ⅰ为钼铁蛋白(MF)或钼铁氧还蛋白 (MoFd),是真正的“固氮酶”;组分Ⅱ为铁蛋白(F),是 固氮酶还原酶。
构象保护指固氮菌处于高氧分压环境下 时,其固氮酶能形成一个无固氮活性但能 防止氧损伤的特殊构象。该构象是由固氮 酶与蛋白质或磷脂等稳定因子结合形成的。
呼吸与构象两种保护互相协调,形成 “双保险”机制。在一般含氧条件下,呼 吸保护就可除去多余氧;若还有 过量分子 氧,可利用构象保护使固氮酶免遭损害。
厌氧化能异养: 巴氏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 脱硫弧菌属(Desulforibrio) 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
共生固氮菌
根瘤豆科植物: 根瘤菌属(Rhizobium)
非豆科植物: 弗兰克氏菌属放线菌(Frankia)
白蚁等动物肠道: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兼性厌氧化能异养: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无色杆 菌属(Achromobacter) 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 柠檬酸杆菌属(Cit robacter) 欧文氏菌属(Erwinia)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生物固氮ppt课件

生物固氮ppt课件

(6)据以上知识,你认为养鸡场可以利用
B
什么微生物除臭?
(7)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
C
约有8×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 面影响是__,请你提出既不会影响环境,
又能满足农作物对氮素需求的方案或设想。
答案:(1)① 生物固氮 ② 闪电固氮 ③ 工业固氮 (3)尿素及动植物遗体 硝化 硝酸盐
生物固氮研究的前景 • 固氮基因工程:
将固氮细菌体内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 胞内,在固氮基因的调控下,让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 合成出固氮酶并且固氮,这是解决非豆科粮食作物自行固 氮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途径叫做固氮基因工程。
14
固氮酶的转基因过程:
如果小麦、水稻等非豆科植物也能自行固氮,将给人类带来 哪些方面的好处? ①减少施用氮肥,降低粮食成本 ②减少氮肥生产,有利节省能源 ③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光碳合作用
自养型生物 者、分解者的 呼吸作用

生 固环物 氮固 、氮 工、 业高固能氮
固氮微生物 反硝化细菌的 反硝化作用
后氮被植物吸收

22
例1.图为生态系中 碳循环和氮循环的 一部分,A、B、 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 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B )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B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 B.C类微生物只能是异养厌氧型的,否则只能得到氮氧化物 C.进行C过程的微生物,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但一般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而B的活动导致土壤氮素丧失
糖有吗?
所有的酶都有吗?
氮的功能: 氮的污染:
2
◆无机环境中的氮素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无机环境中的氮素又以什么形式被植物体吸收? ◆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教学课件第27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固氮

教学课件第27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固氮
│ NH2
+ H+
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一)不同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不同,合成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利用的原料也不同。
从合成的种类:有的能合成构成蛋白质的全部氨基酸,有的能合 成部分氨基酸。如高等植物能合成构成蛋白质的全部氨基酸,不 同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别,像大肠杆菌能合成全 部氨基酸,乳酸菌则有些氨基酸不能合成。人与动物则必需氨基 酸不能合成。
一、氨的同化作用
通过生物固氮把N2转变为氨,氨是合成氨基酸所需氨基 的主要来源,氨也可用于合成其他含氮的生物分子.生 物体把氨转变为有机含氮化合物有3条途径.分别是:
★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催化下,利用氨和CO2合成氨甲酰 磷酸.
★在谷氨酸脱氢酶催化下,α-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为谷氨 酸.
★在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下,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
四、 氨基酸与一碳单位
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能生成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经
过转移参与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
一碳单位(C1 unit或one carbon unit)。有关一碳单位生成和
转移的代谢称为一碳单位代谢。

基(-CH3,methyl)、甲烯基(-CH2 ,methylene),甲炔 基(-CH=,methenyl)、甲酰基(-CHO,formyl)及亚氨甲基(CH=NH,formimino)等。它们可分别来自甘氨酸、组氨酸、 丝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
谷氨酸脱氢酶
COO│ H3N— C—H │ CH2 │ CH2 │ COO-
3、谷氨酸酰胺化为谷氨酰胺
由谷氨酸与氨再生成谷氨酰胺,合成谷氨酰胺要消耗ATP.也能把 氨转变为有机物。
COO│ H3N— C—H │ CH2 │ CH2 │ COO-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课件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课件

固氮微生物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生物肥料
利用固氮微生物提高植物的氮素供应 ,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
生物修复
利用固氮微生物修复受污染的环境, 如水体和土壤。
生物能源
研究固氮微生物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 应用,如利用固氮微生物提高生物柴 油的产量。
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固氮微生物,为农业可持续 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促进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固氮作用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维持生态平衡
固氮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为植物和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固氮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素,促进植物生长和农 业生产的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固氮微生物的生态学
固氮微生物的分布与多样性
固氮微生物的结构
固氮微生物通常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基本结构。其中,细胞壁 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固氮作用至关重要。
固氮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生长曲线
固氮微生物的生长曲线通常呈S型,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 定期和衰亡期。在生长过程中,固氮微生物会根据环境条件 调整其生长速率。
繁殖方式
固氮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有二分裂、出芽、孢子形成等。其中 ,二分裂是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即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 细胞。
固氮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固氮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固氮微生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代谢途 径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这个过 程需要能量和还原剂。
固氮作用的调控
固氮作用的调控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基因表达、信号转导和环境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固氮作 用的效率和方向。

高二生物生物固氮(PPT)5-3

高二生物生物固氮(PPT)5-3

C)
课前热身
一、选择题
1 生物固氮是指( A ) A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 B 豆科植物将大气中的氮转化成氨的过程 C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氨氧化成氮的过程 D 豆科植物将大气中的氮氧化成氮的过程 2 根瘤菌属于( D ) A 寄生固氮菌 B 自生固氮菌 C 腐生固氮菌 D 共生固氮菌 3 根瘤菌生长在根瘤内,其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A 异养厌氧型 B 自养厌氧型 C 异养需氧型 D 自养需氧型
自生
概念
是指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
固氮 代表生物(圆 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并且能够分泌生长素,促进 褐固氮菌) 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水、奶油、糖、果汁等物混合搅拌,在低温下冻成的砖形硬块。 【冰锥】īī(~儿)名雪后檐头滴水凝成锥形的冰。也叫冰锥子、冰柱、冰溜()。 【并】ī 名山西太原的别称。 【兵】ī①兵器:短~相接|秣马厉~。②名军人;军队:当~|~种|骑~。③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官~一致。④指军事或战 争:~法|~书。;细胞株 细胞库 细胞 https:/// 细胞株 细胞库 细胞;军队哗变:发动~。 【兵不血刃】ī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 经交锋而取得胜利。 【兵不厌诈】ī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语本《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不厌:不排斥;不以为非)。 【兵车】ī名①古代作战用的车辆。②指运载军队的列车、汽车等。 【兵船】ī名旧时指军舰。 【兵丁】īī名士兵的旧称。 【兵法】ī名古代指用兵作战的策略 和方法:熟谙~。 【兵符】ī名①古代调兵遣将的符节。②兵书。 【兵戈】ī〈书〉名兵器,借指战争:不动~|~四起。 【兵革】ī〈书〉名兵器和甲胄,借 指战争:~未息。 【兵工】ī名军工。 【兵工厂】ī名制造武器装备的工厂。 【兵贵神速】ī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语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兵荒马乱】ī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兵火】ī名战火,指战争:~连天|书稿毁于~。 【兵家】ī名①古代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武、孙膑等。②用兵的人:胜败乃~常事|徐州历来为~必争之地。 【兵舰】ī名军舰。 【兵谏】ī动用武力胁迫君主或当权者接受规劝: 发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ī,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对付办法。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兵力】ī名军队的实力,包 括人员和武器装备等:~雄厚|集中~。 【兵临城下】ī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兵乱】ī名由战争造成的混乱局面;兵灾:屡遭~。 【兵 马俑】ī名古代用来殉葬的兵马形象的陶俑。 【兵痞】ī名指在旧军队中长期当兵、品质恶劣、为非作歹的人。 【兵棋】ī名特制的军队标号图型和人员、兵器、 地物等模型,在沙盘和地图上可以像棋子一样摆放或移动,供指挥员研究作战和训练等情况时使用。 【兵器】ī名武器?。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 有战斗力。 【兵权】ī名军权。 【兵戎】ī〈书〉名指武器、军队:~相见(武装冲突的婉辞)。 【兵士】ī名士兵。 【兵书】ī名讲兵法的书。 【兵团】ī名 ①军队的一级组织,下辖几个军或师。②泛指团以上的部队:主力~|地方~。

《生物固氮》课件

《生物固氮》课件

3 并非所有生物都能
固氮
许多生物没有这项能力, 对于固氮来说是一项复 杂的过程。
生物固氮的研究进展
生物固氮的研究一直在不断进行,目前,科学家正在探索新的生物固氮机制 和微生物资源,以改善固氮效率和应用。
生物固氮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和微生物的基因,提高生物固氮效率。
2
环境修复
生物固氮可以修复受到氮污染的土壤和水体,减少氮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保护
固氮作用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生物固氮的挑战和限制
1 能量消耗
生物固氮需要大量的能 量,其中大部分来自生 物体的新制造物质。
2 氮气选择性
氮气对于大多数生物来 说是非常稳定和无反应 的,固氮要克服这种选 择性。
不同生物固氮的方式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豆科植物与共生固氮细菌形成 根瘤,通过共生关系固氮,丰 富土壤的氮含量。
蓝藻固氮
蓝藻通过一种特殊的细胞器— —异细胞器,在光合作用过程 中固定氮气。
放线菌固氮
放线菌通过一种特殊的酶,将 氮气转化为氨,为自身和周围 的环境提供氮源。
生物固氮的应用领域
农业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利用豆科植物等固氮植物,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产量。
《生物固氮》PPT课件
生物固氮是指生物体利用特殊的酶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化 合物的过程。
生物固氮的定义和原理
生物固氮是一种将大气中的氮气固定为可供生物利用的形式的重要生物过程。 它通过酶的作用,将氮气转化为氨,或其他可溶解的氮化合物。
生物固氮的重要性
生物固氮为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氮源,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它对农业和 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起着关键作用,维持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固氮作用及其化学模拟ppt课件

第六章固氮作用及其化学模拟ppt课件

基相近,五配位的钼是不饱和的,对底物
(基中N2)钼配的位配催位化数有为利5。。由此推测,铁钼辅
现已合成出相应的M—Fe—S簇合物。
34
第四节 氮循环的生物无机化学
在氮的生物转化过程中,由固氮作用生 成的氨和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氨都能 被微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可以使氨氧 化,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硝酸盐, 这个过程称为硝化作用。硝化作用与二 氧化碳还原同时发生,CO2还原为新物 质碳源。
13
还原态的FeP与MgATP配合物先与MoFeP 结合成固氮酶复合物,接着ATP进行水
解,FeP→eMoFeP电子转移,此时铁蛋白 处于氧化态FePox,钼蛋白被还原;接 着 态F的eP钼ox蛋(白MMgAoDFePP)分2离从;复最合后物,中还与原还态原 的钼铁蛋白MoFeP把电子传递给配位活 性中心的底物分子使其还原,本身回复 到天然态。FePox接受电子被还原, MgADP被MgATP取代。
1978年Hodgson提出两种结构模型,图6-1。 Hodgson、卢嘉锡及蔡启瑞等的模型化合
物的结构图6-2和图6-3对了解天然固氮酶 固氮机理十分有用。
17
第二节 双氮过渡金属配合物
自1965年在常温下合成了第一个以N2为 配体的配合物[Ru(NH3)5N2]Cl2氯化五氨双 氮合钌(Ⅱ),改变了N2分子不活泼的看法, 提供了一种催化N2分子的途径。目前已 合成了众多的双氮配合物。研究发现,可 与N2分子配位的过渡金属主要有:
20
二.双氮配合物的成键方式
端﹥侧基 至今合成的双氮配合物中,N2 采取端基配位为主,少量以侧基配位。
CoH(N2)(PPh3)3和[{Ru(NH3)5}2N2]4+为端基 配位,图6-7;[{(C6H5Li)6Ni2N2(Et2O)2}2] 为侧基配位,图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氮的固定是指(
)
A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
B 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C 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他氮的化合物
D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化合物
(2)二氮酶这种蛋白质的1%水溶液渗透压在24℃是112Pa,该蛋白质的含铁量是0
814%。
请根据渗透压值,算出二氮酶的分子量(答数不满1000就舍去)。
情节复述
1、沧州遇故旧 2、密谋害林冲 3、好言劝教头
林冲
逼上梁山
4、草场交接
5、出门沽酒
6、刺杀仇敌

沧州遇旧交

密谋害林冲
好言劝教头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小说的结构
高潮 发展 发展 开端
第四部分(10-12节)山神庙复仇 第三部分(6-9节)接管草料场 第二部分(2-5节)密谋害林冲 第一部分(1节)沧州遇故知



四逼
火 烧 草 场 断 后 路
探讨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 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 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明确:
“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 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 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 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 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 生存。
作者简介及背景
2
梳理情节
3
人物形象
4
环境描写
作者简介
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 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 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 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 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A NH3和NO-3 C NH+4和NH3
B NH+4和NO-2 D NO-3和NO-2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生化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分析时首先应该知道的是,蛋白 质或其他有机态氮化合物中的氮都是高度还原状态,而NO-3和NO-2中的氮却是 高度氧化状态。植物和微生物体,把氧化态的硝酸盐还原成还原态的氮化物后, 才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3



②对豆科植物可进行根瘤菌拌种,

也能提高豆科植物产量;



③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将
固氮基因转到非豆科植物中
课前热身
一、选择题
1 生物固氮是指( A ) A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 B 豆科植物将大气中的氮转化成氨的过程 C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氨氧化成氮的过程 D 豆科植物将大气中的氮氧化成氮的过程 2 根瘤菌属于( D ) A 寄生固氮菌 B 自生固氮菌 C 腐生固氮菌 D 共生固氮菌 3 根瘤菌生长在根瘤内,其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A 异养厌氧型 B 自养厌氧型 C 异养需氧型 D 自养需氧型
第十课 人体什么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第二课时
生物固氮
要点、疑点、难点
1 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概念
是指固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
概念
是指一些与绿色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
固 共生
代谢类型 异氧需氧型
氮 生
固氮
代表生物 (根瘤菌)
共生特性
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 种类的豆科植物

共生关系表 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
课前热身
1 自然界中的固氮微生物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共生固N微生物和自生固N 微生物,二者主要区别是能否独立固氮;共同点是将大气中氮还原成氨。 2 根瘤菌属于共生固氮微生物,它的固氮能力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根内才 能得以表现,根瘤菌的种类不同,各自功能的发挥需要侵入与其相应的特定 种类的豆科植物。 3 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主要生存在土壤表层,其呼吸类型是 需氧型,它具有较强的固N能力,还能分泌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的 发育,用它制成的菌肥对所有作物都具有效力。 4 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以生物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动物则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吃入植物才能获得氮素;而动物体内的部分蛋 白质在分解中产生的含氮废物和动植物尸体中的含氮物质,必须经过微生物 的分解作用,转化成氨,再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成硝酸盐,才能 被植物吸收利用;或在缺氧情况下,经另一细菌将其转化成亚硝酸盐,最终 转化成氮气,返回大气中。
【点评】此题的思维障碍主要是判断不清氧化态氮与还原态氮。 排除障碍的方法是: 蛋白质中的氮主要是指氨基酸中的—NH2部分,它主要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的。 所以无机态氮化合物中凡含有—NH2的,就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合成,否则就不 行。
延伸、拓展
【例3】像根瘤菌那样在常温常压下把游离态氮固定下来供作物吸收,这种方法 称之为生物模拟固氮。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正在探索这一课题,纷纷把目光集 中在根瘤菌上,研究具有非凡固氮功能的固氮酶的组成和结构。固氮酶由二氮酶 和二氮还原酶两种蛋白质组成,含有一定数量的钼原子、铁原子和酸溶性的硫原 子。由于二氮还原酶在空气中暴露30秒活性就会丧失一半,故至今仍未搞清固氮 酶的固氮机理。但使非豆科植物的根部也结出根瘤的研究却取得令人欣喜的突破。
创作背景
•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 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 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 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 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 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 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 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 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③N2+O2放电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④2NH3+3O2硝化细菌2HNO2+2H2O;2HNO2+O2硝化细菌2HNO3 (5)已知p=1atm=101325PaT=303K样品比重=0 84(mg·cm-3)样品的质量m=0 84g。
则样品中N2的质量mN2=0 84×0 07=
84mg,含氮量为7%,空气中N2的体积百分比为78%。
【解析】这是一道生物同化学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题。主要考查知识的综合 及迁移能力,运用两学科的基础知识,即可顺利解答。
延伸、拓展
【答案】(1)D (2)二氮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它的1%水溶液比重为1g·mL-1,取1L水溶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点评】此题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是搞不清根瘤和根瘤菌的关系。 排除障碍的方法是:
根瘤如同人患肿瘤,根瘤菌如同引起肿瘤发生的病毒。不同的是根瘤对植物有益 而无害,而肿瘤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益。
能力、思维、方法
【例2】大气中的N2,经过固氮后形成的化合物中,哪一组化合物被植物体吸收 后直接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
延伸、拓展
①哪一类生物能将蛋白质转化为氨() A 分解者B 藻类C 化能合成类生物
②该生态系统的豆科植物不施氮肥,仍 能表现出良好的长势,其原因是。
③雷雨中常含有微量的硝酸而为农作物 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HNO3的形 成过程。
④硝化细菌能够将NH3氧化为硝酸和亚 硝酸,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委曲求全
林冲的性格
奋起反抗
听说陆谦到来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善良安分)
杀死陆谦 (奋起反抗) 自下慢心 (随遇而安)
探讨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 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 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 个字概括吗?

一逼
二逼
三逼


















C)
课前热身
4 圆褐固氮菌属于 ( B )
A 寄生固氮菌
B 自生固氮菌
C 腐生固氮菌
D 共生固氮菌
5 圆褐固氮菌生活在( C )
A 空气中
B 水体里
C 土壤表层 D 土壤深层
6 硝化细菌在自然界的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D )
A 将游离氮转化成硝态氮(NO-3) B 把有机氮转化成氨(NH3) C 把硝态氮转化成游离氮(N2) D 把氨转化成硝态氮(NO-3)
延伸、拓展
(3)为确定固氮的最终产物,做了如下实验: a 把固氮菌培养在含15N2的空气中,细胞迅速固定N元素,短期内细胞的谷氨 酸便出现大量的15N。 b 如果把细胞培养于含有15NH3的培养基中,固氮能力立刻停止,但吸入的气 态氮迅速转入谷氨酸中。 ①由此可推出固氮的最终产物为。 ②工业上固氮的方法是(写出反应条件)。若生物固氮也是按此反应进行,你认为 何者效率高?简述理由? (4)某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简图如下图所示: ①哪一类生物能将蛋白质转化为氨() A 分解者B 藻类C 化能合成类生物 ②该生态系统的豆科植物不施氮肥,仍能表现出良好的长势,其原因是。 ③雷雨中常含有微量的硝酸而为农作物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HNO3的形成 过程。 ④硝化细菌能够将NH3氧化为硝酸和亚硝酸,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0Mmol·L-1,代入渗透压公式:
112×1×10-3=10M×8 314×(273+24)M=220 000
(3)①NH3 ②N2+3H2 500℃高压 催化剂2NH3;生物固氮效率高;因为生物固氮是由特殊的固氮酶催化而进行 的,而酶的催化特性中有一条为高效性。
(4)①A
②根瘤菌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从而满足自身营养的需要。
上梁 山
善良安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