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语文教育不仅是一门基础工具课更是一门人文教育课,在语文课堂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树立正确人生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
而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具人文性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力阵地,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拓展并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这是语文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假如离开了情感教育,那么语文教育就会因失去了灵性灵魂而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情感教育缺失
“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感情和高尚风格的美育工作者”,这简单明了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语文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北大语言家陆俭明说,语文是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的。
然而,当今学校教育仍在应试教育的光环下受到束缚,将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的认知情趣和情感受到众多扭曲。
我们忽视了对学生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情感”的倾向比较突出,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本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却把它当作了全部;而把情感世界置于一个微小的角落。
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生的这种扭曲的的情感: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的扶老奶奶过马路,百唱一调的到敬老院做好事等。
从艺术上而言,更是枯燥乏味。
学生其实是在表达一种没有情感的情感。
为没什么好写、想写又不知道该怎么写而烦恼,为了凑一篇600字的作文而挖空心思,甚至反复使用同一名词,美其名曰前后呼应。
由于教育功利性,于是我们的教学中出现了诸如此类现象:由于诵读不足,学生不能凭借自己的感知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由于咀嚼不足,学生难以联系生活体验去感受、品味和吸收,个人情思无法加入;由于讨论不足,本来能引人入胜的思考和情感交流,在教师裁定或给出“正确结论”后了事;由于欣赏不足,不能在阅读过程中倾注自己的情感,披文入境,审美体味,却从中挑出一些知识点,诸如修辞、表达方式、语法结构等,就如把一幅名画大戏卸八块再来欣赏一样……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多少优美的诗篇、有趣的小说,有多少蕴藏着丰富哲理的寓言故事。
它们以优美的
语言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
然而,仍有那么多学生讨厌学语文!教师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始终无动于衷。
学生往往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只有一位深沉的教师讲着枯燥的课。
教师在尽量地奉献,学生也在努力地学,但效果却并不见佳。
语文课本是一门美丽而有情感的课啊!
而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注重“结果”,因此讲朱自清的《背影》总不忘记指出“局限性”——太多的无可奈何的“淡淡的哀愁”,却忘记它正是以渗透着“淡淡的哀愁”的父子亲情才感动着一代代的读者,也忘记了古今中外名著都是浸透着哀愁与喜悦的。
在讲《孔乙已》时,又尽力突出孔的“迂腐不堪、好吃懒做、自欺欺人、麻木不仁、至死不悟”等——怒其不争,而很少去体味作者笔下折射的民众的麻木和人情的淡薄。
同样,在《荷花淀》中写水生夫妻对话,更多的应是表现战争状态下的夫妻之情,而我们总要说这是表现她“坚强乐观、识大局”,太有高调之嫌。
其实,就是我们有的教师懂得文内的普遍人性,也会因种种顾虑而放弃并随大流。
2 情感教育也是初中生主体的客观需求
“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霍姆林斯基语),“人人都有感情,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蔡元培语),“用情感激发人,
好象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
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梁启超语)。
看来,情感是人的基本需求。
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他们个性上许多缺陷甚至情感的缺陷。
学生能否成才,情感因素占主导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想、身心健康。
另外,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情绪易被感染,情感波动大,如果不正确引导他们去感悟美好的情感生活,就无从形成健全的人格,无从激起学生对善良事物的崇敬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感情。
培养情感,形成学生健康的情趣,高尚的情操,是学生接受美的教育的需求。
所谓美就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美的对象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的心理感受。
这种美育不是灌输,而是自我情感的陶冶、自我情感的丰富。
积极情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龙泽元说:“在促进青少年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
”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时,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情感这一无形的教育力量使情感教育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
3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由此可见,不论是读写还是听说,都蕴涵着一个“情”字。
新教材本身已颇具情感性,那些美文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无不是“文质兼美”、形神俱佳、“情感”的喷涌结晶。
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义;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感动、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一笑、嚎啕的大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恼……这些都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中学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
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那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的、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鲜活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了。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能挖掘出教材中内在的人文思想,达到与作者同步思维的境地,和作者一样“发诸真情,出于自然”,并把每一个学生带入“角色”,让他们跟一个个伟大的形象接触,跟种种高尚的思想交流,使之思想、情感、意志、性格受到熏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诗人臧克家说过,“一文未成,多次痛哭,要写出感人的文章来,自己一定要感动过”,同样,要把文章教得使学生感动,教者需自己入境先感动过。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成功的进行情感教育呢?
第一,情感,在“动”听中激发。
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根据不同的作品,恰到好处地创设情景,为“激”情准备条件,让学生在听中“激”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如教学《春》时,配合播放相关的音乐,学生静静地听着泉水的叮咚声,小鸟的宛转的歌声,牧童的短笛声……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热爱生活与大自然的感情便油然而生。
在配乐诵读中体验情感,语文的表达加上旋律的伴奏,可凸现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学生沉醉在这样的情感世界中,更能激发心中沉睡的情感。
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组织大家听配乐后再朗诵这首诗。
当《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响起,同学生一面听着朗诵者之咏叹抒情,一面也随音乐诵读,感受着那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仿佛走进醉人的早春三月的江南水乡,悠扬的旋律如桃花春雨般飞扬飘洒,深切而浓郁的思乡思亲的各种情思,如花一样鲜艳,像露一样清新。
同学们在动听的朗诵中进行了诗情的熏陶。
第二,情感,在美看中生发。
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把“绘画”渗透到课堂中来,景中有情,让学生面临实景似的感知形象美。
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其景物、其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人间词话》)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沁园春·雪》里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飘逸邈远的意境,《珍珠鸟》中活泼可爱而又通人性的珍珠鸟这样的境界时,我们心中能不产生审美情感?
如教学《沁园春·雪》时,为了使学生感知“北国风光”之美,可播放投影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雄伟的长城、起伏的山峦、滔滔的黄河,广袤的高原等,使学生感知了美的画面,为进一步领会诗人抒发以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奠定了基础。
第三,情感,在诵读中品味。
文章“不是无情物”。
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已出”的境界。
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通过朗诵,充分调动目、耳、口、心,做到目观其文,耳闻其音,口诵其声,心通其意,真正做到“口而诵,心而惟”的境界,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有些好诗本身就是诗人一唱三叹吟出来的。
读者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中方能真切体验出诗人复杂情感。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远离大陆故乡的怀念之情,学生对这首诗的情感主要通过诵读来体验的。
又如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时,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喜—悲
—壮”的变化,前两段写壮美的山川秀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南昌美景,在诵读时应用昂扬稍快的节奏,读出作者饱览美景时的欣喜激动之情。
而到了“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时,作者的心情便开始了从“喜”的高峰向“悲”的低谷的跌落过程,因此在诵读时,应用缓慢的节奏和低沉的语调,读出王勃空有报国之志而无报国之门的悲凉无奈之感。
到了第四段,王勃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变化,他在“时运不齐”的悲哀和“不甘沉沦”的豪情的夹缝中最终完成了由“悲”到“壮”的飞跃,唱出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壮歌。
因此诵读的节奏应由缓慢到急促,声调由低沉到激昂,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的流程表现出来。
第四,情感,在想象中放飞。
鉴赏美须凭借想象,创造美也离不开想象。
而情感就像想象力的发酵剂,像托起想象力的风,只有让学生在想象中倾注情感,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境。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极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曲前三句用名词点出多种景物,如何把几种景物组成有机画面,从而领悟其中的意境呢?就得运用联想了。
首句以“枯、老、昏”来描述“藤、树、鸦”的特征,也使它们有鲜明的个性。
通过联想,读者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在深秋晦暗的暮色里,那枯藤老树上,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盘旋着,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透出温暧的光亮,乌鸦归巢,家人团聚,而在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奔波在荒凉古道口的游子尚
不知投宿何处。
联想和想象中构成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对诗人所揭示的元代下层小知识分子那种“儒人不不如人”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第五,情感,在语言中流动。
“感人心者,莫先夫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形象、动情的语言,创设语言情境,可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并为之动情。
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朱自清的《春》时,用满含诗意和激情的语言这样开课:“每个人谈起春天,都可能会浮想联翩,都有自己的不同感受。
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而李煜却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但这些诗人从几句诗一二个角度来描述春天的感受。
我们现在要品味的散文却是另一番天地,告诉我们春天的美在哪里……”
如教学《曹刿论战》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作导语:“同学们,远离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怎能带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是公元前84年的一天,鲁国上下阴云密布……”这样有效地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进入文中,达到最佳效果。
对不同文体还要采用不同的语言艺术,比如: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并茂;说明,平实明了,简洁科学;议论,头头是
道,逻辑严密;抒情,出自肺腑,亲切真诚。
真诚希望我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中,让情感教育在语文课中放飞。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努力做到动听、美看、诵读、想象、语言的有机相融、和谐统一,从而促使情感教学优化,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修荣.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尽情绽放——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学刊,2009(10):25.
[2]赵宝珺.论中小学生情感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5):51.
[3]万昭敏.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现代语文,2010(7):154.
[4]吕栋权.真情诱导,情境探究——谈中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70.
[5]陈海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华章,2010(2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