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的严重通货膨胀,且其伴随着高失业率与低经济增长率,这使得凯恩斯主义受到怀疑。同时这场长轮十几年的通胀也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石油危机更使得通货膨胀率一再走高。最终美国政府改变政策,走出了这场危机。

关键词: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石油价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前言:关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 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尽管众多的说法有一定的差别, 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胀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货币派”,强调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认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时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另一类是“物价派”,侧重通货膨胀造成的结果, 认为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出现持续性的普遍上升的过程。同理论一样,目前世界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实际操作的通货膨胀标准。现实中, 对于价格总水平上升多少才算是通胀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尺度。这种判断差异主要取决于经济行为者和社会公众对通胀的敏感度。

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通胀一般被定义为因货币过度发行从而使单位货币购买力下跌和物价水平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货币数量论此时在经济理论界影响很大, 通胀被视为一种货币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政府普遍超量发行货币以弥补赤字和筹措军费的措施导致了各国物价水平剧烈上涨, 这一现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此时判定通胀发生标准的主要是双因素论, 即从原因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判定通胀是否存在,强调货币供给量相对于货币需求过多,以及由此带来的物价水平持续较大幅度的上升, 是衡量通胀是否发生的两个依据。

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凯恩斯主义盛行,传统货币数量论受到批判。他认为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前, 货币数量增加至多只会引发半通胀。只有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后, 货币数量论才是适用的。在这个阶段, 大部分西方经济学都把通胀直接定义为物价水平的全面上涨过程, 先后提出了需求拉上型的通胀、成本推进型的通胀、结构型的通胀理论。这时期主要的通胀判定理论是单一因素论, 即强调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是衡量通胀是否发生的依据。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陷入严重的“滞涨”之中,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收到激烈批判。货币数量增加与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的直接关系被理论界部分接受, 现代货币数量论东山再起。在通胀定义中, 货币过量发行、物价上涨和货币购买力下降作为三个同等的要素予以确定。历史证明,经济发展阶段越高,可忍受的通胀率越低。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可容忍的物价上涨幅度会高一些。

一、通货膨胀类型

(一)爬行通货膨胀

当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物价总水平每年以2 .5 % 左右的速度上升, 对经济的增长可以起到刺激作用。如果这样, 在15 年内货币购买力将降低一半。这种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 谓之爬行通货膨胀。

(二)显性通货膨胀

它是在自由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物价普遍上涨。资本主义国家大都是这种形式的通货膨胀。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里,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通货膨胀也时有出现。

(三)隐性通货膨胀

它是在实行单一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最易出现的一种通货膨胀形式。在单一计划经济条件下, 由于计划包罗万象, 往往出现计划与实际的脱节, 决策失误, 而又缺少灵活有力的调节手段, 这必然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市场商品物资供不应求。但由于国家实行物价、工资、汇率的管制, 通货膨胀并不表现全面物价上涨, 而是适销对路的商品供应短缺, 市场供应紧张,货币流通量偏多, 人们持币待购,购买力不能实现, 这部分购买力就会暂时转化为银行的储蓄, 货币流通速度减慢。银行的储蓄存款大量增加, 其增长幅度过度地超过消费的增长幅度, 便是潜伏着通货膨胀的危险信号。

(四)惯性通货膨胀。

它既由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 又因为工资物价交替上涨从成本方面推动着产品价格上升, 惯性涨价就是这两面合力作用的结果。

(五)恶性通货膨胀。

它指的是使整个国民经济濒于破产的通货膨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财政需要的不断扩大, 通货发行数量愈来愈多, 币值愈来愈低, 而币值愈低, 又要求纸币发行数量愈多, 如此循环反复, 互相影响, 使通货膨胀逐渐加剧, 从而引起生产停滞, 投机盛行和国民经济混乱破产, 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崩溃。

(六)结构性通货膨胀。

它是指在整个经济中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况时, 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使社会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而引起涨价。这称之结构性通货膨胀。

(七)抑制性通货膨胀。

它是指政府实行物价管制, 对主要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实行限量与凭证供应, 物价受压抑不能大幅度捉高。这称之抑制性通货膨胀。

(八)输入性通货膨胀。

它是指由于进口货物价格上升, 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如由于国际石油涨价, 石油进口国的产品成本增加, 致使物价普遍上涨, 从而造成通货膨胀。

(九)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亦称“新通货膨胀论”、“工资冲击性通货膨胀”、或称“成本提高型通货膨胀”。它因成本即各种生产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工资是整个成本主要的可变因素, 因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在于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从而使成本提高, 导致物价上涨, 而物价上涨又会使工资再提高, 这样循环反复, 使通货膨胀不断加剧。

(十)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它是由于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收入增多, 需求增加, 他们会竞相购买供应紧张的商品所造成。

(十一)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

它是“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两种原因交织在一起, 共同起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货币数量说

即通货膨胀的诱因是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于是就引起了物价的上升。著名的18 世纪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就曾讨论过货币数量论。而近年来倡导这种理论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种理论可以解释温和的和超级的通货膨胀。例如,在80 年代末和90 年代初我国的通货膨胀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引起。当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还很弱,地方政府对地方人民银行的影响较大。所以一当地方财政吃紧,地方政府就会向当地人民银行"盘钱",日积月累,央行只能通过大量的印发货币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也引起了严重的通胀问题。1992 年之后,央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地方银行的自主性大大加强,地方财政也不再依赖于制造通货膨胀来增收。到1997 年至1998 年,通胀的势头已经缓解,这时中国的通胀率接近为零。这在世界经济史上都堪称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

(二)需求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我们可以用ADAS模型来解释。我们知道社会物品与劳务供给的公式为:y=C+I+G+NX(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当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如降低利率和扩大财政支出),也就是说I 与G这两个变量提升了,这同时推动了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时我们看到GDP的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物价水平的上升。GDP 上升会带来诸如就业上升等利好结果,但是同时在短期内的通货膨胀也是难以避免的。政府有时习惯用凯恩斯主义的思维去解决经济不景气的问题,但是政府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说政府极有可能在不需要宏观调控时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我们将通过对总供给曲线的分析来解释:在凯恩斯区间中,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工厂大量设备闲置,所以只要价格在轻微的上升,y 就有可能大幅度的增长。这种情况下经济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刺激了社会总产出。在正常区间中,厂商的生产能力逐渐趋向饱和,所以积极货币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有所减弱,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通胀。现在2009 年,我国的经济形势就与此极为符合,我们在看到"保8"无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