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研究进展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人们对中药材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刺五加备受关注。
刺五加,又名防己、防风、羊角刺、五刺,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许多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健康益处。
本文将对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刺五加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刺五加能够增加体内免疫细胞数量,增强免疫力,对抗病毒和细菌感染。
其次,刺五加还具有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对于治疗关节炎、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此外,刺五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性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此外,刺五加提取物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某些癌症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除了药用价值外,刺五加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
在中医理论中,刺五加被认为具有辛温的性味,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解毒和祛风湿的功效。
传统上,刺五加广泛应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血瘀气滞等疾病的治疗中。
例如,刺五加可以用于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以减轻关节肿痛和局部炎症。
此外,刺五加还可以用于风疹、水疱疮和湿疹等皮肤疾病的治疗。
传统应用中,刺五加常常与其他中药材配伍应用,以增强药效,提高疗效。
近年来,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也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和鉴定刺五加中的活性成分,揭示了其药理作用机制。
刺五加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刺五加甾醇、刺五加皂苷和刺五加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刺五加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和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统应用外,刺五加的现代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刺五加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刺五加提取物被用作护肤品的活性成分,可以改善肌肤质量,延缓衰老。
此外,刺五加提取物还可以用于生产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防风功效及临床用药思维的文献研究的开题报告
防风功效及临床用药思维的文献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防风作为一种中药资源丰富的物种,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其具有很多功效,例如防止肝损伤、增强免疫功能、抗菌和抗炎等。
然而,防风的临床应用和治疗作用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
因此,对防风的功效和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探究其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防风功效及临床用药思维的相关文献,探究其药理作用、有效成分、临床应用以及使用方法,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 防风的药理作用、成分及化学组成的研究。
2.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防风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疗效。
3. 系统总结防风的应用方法、药物相互作用和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
4. 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防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分析。
四、研究意义
1. 为研究防风治疗作用提供实证依据。
2. 向中医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3. 为防风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五、预期结果与可行性分析
1. 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全面梳理、掌握防风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和药理作用。
2. 通过分析防风的临床疗效,探讨防风在治疗中的优势和缺陷。
3. 总结防风药物的应用方法,并探讨其在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性。
4. 阐述防风的临床应用展望,对其推广和应用提供支持。
本研究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防风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拥有广泛的研究基础,相关文献比较齐全,可以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同时,防风的临
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防风的药学研究进展
防风的药学研究进展摘要】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防风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防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
栽培或野生。
生产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古及辽宁等地。
春秋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晒干。
饮片分生用(切片)、炒防风和防风炭。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大风头目眩,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
”味辛、甘、性温。
归膀胱、肝、脾经。
辛温祛风解表,通治各种风邪,为风病之主药,“防风”即以功能命名。
1 化学成分防风中含有0.1%挥发性成分。
采用GC—MS分析鉴定出25种成分。
另含色原酮类成分、香豆素类成分、多糖类成分、有机酸类成分、其他类如甘油脂类等。
2 药理作用2.1 解热作用防风煎剂与浸剂10ml/kg分别给予伤寒混合菌苗静注所致发热的兔灌胃,0.5h后出现中等强度的解热作用,煎剂作用较浸剂强,且可持续2.5h以上。
对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致热家兔腹腔注射防风水煎液,在l~2h内解热作用明显。
2.2镇痛作用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鼠尾温浴法镇痛试验中,防风提取物对于热刺激、化学刺激引起疼痛的小鼠均有镇痛作用,采用热板法测定痛阈值,防风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
2.3镇静作用中国产防风获得的防风脱糖素对实验小鼠的自发运动也有抑制作用。
防风脱糖素对诱发的应激性溃疡成抑制作用。
2.4抗炎作用在巴豆油涂耳致炎实验中,防风水煎液能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对醋酸引起的炎症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5抗菌、抗病毒作用防风及其复方的水煎液具有-定的抑制流感病毒 A3的作用。
在平板法体外抑菌实验中,防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两种酶菌(产黄青酶、杂色曲酶)等均有抑制作用。
炎症、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棉球肉芽肿胀均有抑制作用。
促进中草药防风种子萌发的研究
促进中草药防风种子萌发的研究
师永东;马全伟;张博超;贺栾劲芝;张婕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24()4
【摘要】为促进中草药防风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本试验通过漂选和浸种法,研究了促进口防风、关防风种子萌发的效应。
结果表明,口防风、关防风的人工繁殖种和野生种通过1%次氯酸钠溶液漂选和植物激活蛋白溶液、赤霉素与复硝酚钠混合溶液、EM菌溶液浸种24 h,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3 g植物激活蛋白用2 kg纯净水稀释后所得溶液浸种效果最为理想,可显著促进种子萌发,这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5页(P126-129)
【作者】师永东;马全伟;张博超;贺栾劲芝;张婕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药用植物防风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2.大别山五针松种子特性及促进种子萌发的研究
3.防风种子发芽特性及促进发芽的试验研究
4.促进重楼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
5.超声促进CuSO_(4)/NaAsc水相中高效催化合成N-苯磺酰基苯乙酰胺及其抑制种子萌发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鉴定学实验报告防风
中药鉴定学实验报告防风摘要:一、引言二、防风药材的来源与性状特征三、防风鉴定方法四、防风药材的真伪鉴别五、防风药材的质量评估六、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研究中药的真伪、品质和药用价值的学科,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防风为例,介绍防风药材的性状特征、鉴定方法及其质量评估,旨在为中医药从业者提供实用的鉴定技巧。
【防风药材的来源与性状特征】防风(Radix Saposhnikoviae),又名“东北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ez.)Schischk.的干燥根。
其来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
根呈长圆锥形,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质坚韧,不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皮部淡黄色,中心白色。
叶片呈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
花序梗和花瓣均为白色。
果实为双悬果,侧棱翅状,背棱线形。
【防风鉴定方法】1.药材性状鉴别:观察防风的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特点,辨别真伪和品质优劣。
2.显微鉴别:通过对防风根的横切面和粉末显微镜观察,特征细胞、组织结构和色素颗粒等。
3.理化鉴别:采用水分、浸出物、灰分等理化指标对防风进行鉴别。
4.薄层色谱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防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防风药材的真伪鉴别】防风药材市场上存在较多伪品,如北沙参、南沙参、川芎等。
通过对防风药材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方法的了解,可有效识别真伪。
【防风药材的质量评估】1.水分:防风药材水分应在10%以内,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2.浸出物:采用醇溶性浸出物和醚溶性浸出物指标评估防风的提取效果。
3.灰分:防风药材灰分应控制在2%以内,以保证药材的纯度和安全性。
4.农药残留:检测防风药材中农药残留量,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总结与展望】防风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鉴定方法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防风的中药学研究
三、防风的临床应用研究
防风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肺炎、头痛、关节痛等疾病。研究表明, 防风对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方 面表现出色。例如,防风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慢性疾病的症 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防风还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一些复杂 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
一、防风的化学成分研究
防风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香豆素类、色原酮类、黄酮类等。其中,挥 发油是防风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香豆素类化合 物也是防风中的重要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此外,防风中还 含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生物碱、蒽醌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也具有 一定的药理作用。
2、燥湿止泻:防风具有燥湿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痛、腹泻等病症。对 于湿热引起的泄泻,防风可与黄芩、黄连等药材同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3、升阳散郁:防风具有升阳散郁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疾 病。在临床上,通常将防风与升麻、柴胡等药材搭配使用,以增强升阳效果。
三、防风的药效研究
1、提取物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防风的的药效,研究者对其提取物进行了深 入研究。结果表明,防风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可减轻炎症反应。
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患者对防风过敏,出现 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有些患者服用防风后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因 此,在使用防风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五、总结
本次演示对防风的中药学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包括基本信息的介绍、功效的 分析、药效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表明,防风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升阳散郁等多种功效,其药效主要依赖于多种活性成分的综合作用。在临床应 用方面,防风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防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52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GZY-KJS-2018-004)作者简介:曹思思(1984—),女,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及中药资源保护。
E-mail:******************通信作者:孟祥才(1967—),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药用植物生物学及栽培。
E-mail:***********************防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曹思思 1, 3,史 磊2 ,孙佳琳4 ,孟祥才1*(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4.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生物产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摘 要:防风药用历史悠久,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之一。
防风中化学成分主要为色原酮、挥发油、香豆素等活性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药理活性。
对近年来国内外防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对未来研究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药防风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防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6427(2021)01-95-08doi: 10.13728/j. 1673-6427. 2021. 01. 021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Saposhnikovia divaricateCAO Si-si 1, 3, SHI Lei 2, SUN Jia-lin 4, MENG Xiang-cai 1*(1. Pharmaceurical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2. Library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3. Medical College of Harbin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rbin 150081, China; 4. College of Biological Industry ofHeilongjiang National V 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66, China)Abstract: A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s in China,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has a long medicinal history. The activ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are chromogen ketone, volatile oil, coumarin, etc. Therefore,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and other aspects. The latest literature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Keywords: Saposhnikovia divaricate (Turcz.) Schisck.;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味辛、微甘,性温,归肝、膀胱、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痉之功效[1]。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高鸿霞;邵世和;王国庆
【期刊名称】《井冈山医专学报》
【年(卷),期】2004(011)004
【摘要】目的了解中药防风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对中药防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配伍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展示了中药防风的最新研究进展.结论掌握中药防风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防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高鸿霞;邵世和;王国庆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省,吉林,132013;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省,吉林,132013;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省,吉林,13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6
【相关文献】
1.中药防风与水防风的鉴别研究 [J], 郑颖霞;陈莉艳;杨莹莉
2.中药广防风的研究进展 [J], 秦丽;洪影雯;梁子宁;朱华
3.中药防风活性成分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柏桂顺;王成功;李江勇;黎丽英;姚姜羽;巩丽虹
4.中药防风愈伤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研究现状 [J], 陈鑫;张东向
5.中药材防风的用途和栽培技术 [J], 唐西斌;程方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李洋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1期摘要: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
防风别名:山芹菜、白毛草、百枝、百种、铜芸、回云、回草、屏风、关防风、川防风。
防风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惊厥等方面药理作用。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
防风主要用于外感表证、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
防风含β-没药烯、花侧柏烯、β-桉叶醇、己醛、香柑内酯、亥茅酚、东莨菪素、苦味甙、升麻素、升麻苷、欧前胡素、香柑内酯(Ⅰ)、异紫花前胡内酯(Ⅳ)、东茛菪内酯(Ⅴ)、补骨脂内酯、JII白芷内酯等多种成分。
本文对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防风;成分;研究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
防风别名:山芹菜、白毛草、百枝、百种、铜芸、回云、回草、屏风、关防风、川防风。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
《日华子本草》记载:“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
”防风主要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等。
《日华子本草》记载:“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
”防风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惊厥等方面药理作用。
本文对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防风的化学成分实验研究发现防风含甘露醇、戊醛(Pentanal)、辛醇(Octanol)、乙酰苯(Acetophenone)、α-蒎烯(α-Pinene)、β-没药烯(β-Bisabolene)、花侧柏烯(Cuparene)、β-桉叶醇(β-Eudesmol)、己醛(Hexanal)、香柑内酯、亥茅酚、东莨菪素(scopoletin)、异紫花前胡内酯(maml~in)、苦味甙、升麻素(cimifugin)、升麻苷(prim-O-glucosylcimifugin)、3ˊ-O-当归酰亥茅酚、5-O-甲基齿阿密醇、香柑内酯(bergapten)、欧前胡素(imperator'in)、β-谷甾醇、甘露醇、半乳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阿拉伯糖、戊醇(Pentanol)、己醇(Hexanol)、辛醛(Octanal)、木糖、香柑内酯(Ⅰ)、花椒毒内酯(Ⅱ)、亥茅酚(Ⅲ)、异紫花前胡内酯(Ⅳ)、东茛菪内酯(Ⅴ)、香草酸(Ⅵ)、岩藻糖、壬醛(Nonanal)、7-辛烯-4-醇(7-Octen-4-ol)、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蔗糖、、胡萝卜甙(Daucoster-ol)、甘露醇(Mannitol)、D一甘露糖、B一谷甾醇、甘露醇、汉黄芩素、腺甙、葡萄糖、半乳糖醛酸、亥茅酚(hamaudo1)3'-0-乙酰亥茅酚(3-0-acetylhamaudo1)、补骨脂内酯(psoralen)、香柑内酯(Bergapten)、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花椒毒素(xanthotoxin)、JII白芷内酯(anomalin)、防风色原酮(1ede-bouriello1)、亥茅酚苷(sec-glucosylhamaudo1)、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4'-O-13-D-glucosyl-5-O-methylvisammino1)、珊瑚菜内酯(phellopterin)、石防风素(deltoin)、紫花前胡甙原(nodakenetin)、异紫花紫花前胡甙(mamaeinen)、锌、锶、铬、镍等多种成分。
生药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生药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高咏莉
【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35)002
【摘要】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n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主产于东北和华北等地。
防风是传统中药,其功效祛风解表,除湿止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防风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了使防风的研究更加深入,现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216-218)
【作者】高咏莉
【作者单位】深圳市药检所中药室,深圳,518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防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窦红霞;高玉兰
2.防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J], 孙凤影;王九洲
3.防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曹思思;史磊;孙佳琳;孟祥才
4.防风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陈雨秋;张涛;陈长宝;王雪霓;姜奇宏
5.防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J], 辛国;李鑫;黄晓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草药防风的双向作用——防风的药理学研究
中草药防风的双向作用——防风的药理学研究中药防风的双向作用——防风的药理研究导语:防风,古称“屏”(见《名医别录》),意思是风像屏障。
味辛而甘,性微温而湿,为“风药中的润剂”。
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功效及相关药理研究。
请阅读以供参考。
双向防风功能它可以出汗,停止出汗。
“用防风的也一定要用荆芥,因为它能渗透到皮肤里驱散耳朵”(见《本草求真》),“如果是外感证,用麻桂太热太猛;天太冷不能用银桥的时候,X适合方婧”(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
可见,荆芥和防风具有理毛、发汗、祛邪的功效,相辅相成。
张苏园四季治外感,防风羌活(九味羌活汤)无汗;刘和建以防风加荆芥、硝酸钠、黄散(防风童生散)治三焦实热。
前者为解表祛湿热剂,后者为解表内证剂。
用防风和白术,即玉屏风散。
黄芪的方子有保健功效,防风可祛邪不扰外,白术可培中固内,内强脾。
俗话说“防之于气,用之于术”,内外兼顾,是止汗的好方法。
笔者用此方加麻黄、龙骨、牡蛎、浮小麦、乌木治疗自汗盗汗,均取得较好效果。
可以止泻通便。
配柴胡、独活等。
能祛风胜湿,清泻止泻。
也就是说,《内经》云“当气清,则生气而泄”;“湿胜肃反”也是如此。
吴鞠通服补中益气汤,加防风清阳止泻。
孙一奎用白术防风汤治疗腹泻,也阻止了风能升脾阳,止泻。
临床上,脾胃虚弱、嗜睡、肢体酸痛、大便溏薄、大便次数少的患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治疗,每次均有效。
若因外伤及风邪,肝木取脾,谷不融,乃泻,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曹流创方),取风健脾泻肝化湿,为通经必备之药。
防风和枳实(壳)可以缓解便秘。
如方《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健脾清气,与枳壳、大黄配伍,舒肠顺气,治疗中风,因秘风秘气,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
以王防风合苍术、甘草为散(参术散),加姜、葱,煎服,治内伤外感寒邪而不发汗之冷饮。
临床上,笔者取此方,加枳实、麦芽治疗心虚,以行气消痞,消食化滞。
能止血通经。
“防风,除芦头,烧红,治崩”(《经验后方》)。
防风传统炮制方法与现代炮制工艺的研究进展
防风传统炮制方法与现代炮制工艺的研究进展
巩丽虹;吴英俊;李孟全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24(31)10
【摘要】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且被誉为上品之药。
古书及各朝代名医推崇防风的主要功效有解表和祛风等,对由风寒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头疼、风湿痛等症有治疗效果。
李时珍写有“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对其名称的由来进行了解释。
防风作为一味有悠久应用历史的祛风要药,其炮制的历史也久远且方法众多,除目前仍然采用的炒防风、炭防风和蜜防风外,历代古籍文献记载其他炮制方法还有酒浸、炙制、麸炒、煮制法等。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今文献并进行梳理,对防风的传统炮制方法进行概述,并对其现代炮制工艺进行总结,有助于规范防风炮制技艺、优化防风炮制工艺,为提高中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4页(P190-193)
【作者】巩丽虹;吴英俊;李孟全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牡丹江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
【相关文献】
1."中药炮制学"传统炮制工艺综合性实验的开展
——以王不留行为例2.酒仙茅的微波炮制工艺建立及与传统炮制法的比较3.经方
中半夏的炮制方法与现代半夏炮制方法的去毒效果实验分析4.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与现代半夏炮制方法的水溶性小分子成分的比较分析5.京帮炮制品种——法制陈皮的传统炮制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植关防风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植关防风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关防风(scientific name: Perilla frutescens)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和蔬菜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关防风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
目前,关防风的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人们对保健品和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关防风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关防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种植可行性,为推动关防风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种植区域的适宜性评估、关防风的种植技术研究、产量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等。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区域选择:选择南方、北方、西南等地区的关防风种植基地,利用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种植条件进行评估。
2. 种植技术研究:结合前期实验和文献资料,探索关防风的最佳栽培方法,包括种子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
3. 产量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种植条件对关防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四、研究结果1. 关防风种植区域适宜性评估: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关防风的生长,但需要注意防暑防雨;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关防风生长周期较长,需选择早熟品种;西南地区气候多变,坡地适合种植关防风。
2. 种植技术研究:采用覆膜和灌溉技术,可提高关防风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在田间管理中,定期疏除杂草、适时施肥、合理配比施肥等都是关防风种植的关键。
3. 产量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关防风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
合理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关防风的产量和品质。
五、研究结论1. 关防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种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和技术。
2. 种植关防风的关键在于合理管理和控制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未来需要深入研究关防风的药理作用、种质资源保护等问题,促进关防风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中药防风是一种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部,经过风干之后入药的名称,还被人们称作东防风、关防风。
防风的根部风干入药以后味道辛、甘,性情温和,能够解除表征、促进发汗,还能够祛除风寒、去除潮湿,主要的功效是治疗风寒感冒、头疼发热、关节疼痛以及破伤风等。
除了防风根能够入药以外,防风草的叶子和花瓣也能够入药发挥功效,因此防风草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防风草最要生长在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四川等地,分布广泛且数量较多,野生的防风草主要生长在丘陵地带的山坡草丛之中最地道的防风当属东北地区出产,因此更是具有“关防风”的美誉。
1、形态体征介绍防风草由于其外貌特征又被人们称作山芹菜、白毛草,还有许多别称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等。
防风为多年生草本,高30-2000px。
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
基生叶呈现三角形状卵形,长度大约6~20cm,最终裂片条形到披针形;叶柄长度约为 2.1~6.4cm,顶部叶子简化且扩展。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
宜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中种植。
2、育苗播种防风在种植时既可以直接种子播种,也可以先育苗然后移栽繁殖。
虽然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都很高,但是经过人们的不断研究,实践发现,通过第一年育苗,在第二年春季进行移栽的方法不仅幼苗成活率较高而且种子使用量较少,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方便管理。
通过集中进行幼苗的管理能够起到节约用地最大化使用土地的效果,在有限的土地上能够中出高产的防风,这才是我们种植的最终目的。
同时,高效利用土地也是另一种高产的方法。
除了用种子育苗之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使用根段进行繁殖,利用根断萌生以及根茎繁殖。
开春之际进行开沟,将5~6cm长的根段截取,开始进行根段栽培。
每一亩(666.67平方米)土地大约使用根段36~42Kg。
防风在生物技术行业的应用
标题:防风在生物技术行业的应用一、引言防风,学名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为伞形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止痛、祛湿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防风在生物技术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防风在生物技术行业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二、防风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1. 生物活性成分防风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香豆素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黄酮类等。
这些成分在防风的药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作用机制(1)抗炎作用:防风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2)免疫调节作用:防风中的挥发油类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3)抗氧化作用:防风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4)抗肿瘤作用:防风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三、防风在生物技术行业中的应用1. 药物研发防风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为新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研究人员从防风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机制,并开发出一系列药物。
例如,以香豆素类成分为基础的抗炎药物、以挥发油类成分为基础的免疫调节药物等。
2. 生物农药防风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生物农药活性。
研究人员将防风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纯化,制备成生物农药,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环保、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功能性食品防风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功能,可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
研究人员将防风的生物活性成分添加到食品中,制备出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4. 生物医学材料防风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发。
防风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Taraxacumofficinaleleavesextractsagainstdifferentbacterialpathogenicstrains[J].JournalofPharmacognosyandPhytochemistry,2014,3:15-17. [80]邱志宏,张彩虹.蒲公英水提物对临床耐药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5):125-126.[81]OseniLA,YussifI.ScreeningethanolicandaqueousleafextractsofTaraxacumoffinaleforinvitrobacteriagrowthinhibition[J].Journal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alSciences,2012,20(6):1-4. [82]QiaoH,SunTJ.AntibacterialactivityofethanolextractandfractionsobtainedfromTaraxacummongolicumflower[J].ResearchJournalofPharmacognosy,2014,1(4):35-39.[83]纪晓宇,彭苑霞,刘 敏,等.蒲公英不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活性的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1):116-120,184-185.[84]ValenzuelaMEM,PeraltaKD,MartínezLJ,etal.Taraxacumgenus:extractexperimentalapproaches[M]//HerbalMedicine.IntechOpen,2018,14:271-304.[85]TetteyC,OclooA,NagajyothiP,etal.AninvitroanalysisofantiproliferativeandantimicrobialactivitiesofsolventfractionsofTaraxacumofficinale(dandelion)leaf[J].JournalofAppliedPharmaceuticalScience,2014,4(3):41-45.陈雨秋,张 涛,陈长宝,等.防风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9):43-48.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9.007防风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陈雨秋,张 涛,陈长宝,王雪霓,姜奇宏(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防风是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未抽薹植株的干燥根,含有色原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等药理作用,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且应用广泛。
中药广防风的研究进展
中药广防风的研究进展秦丽;洪影雯;梁子宁;朱华【摘要】通过查阅广防风相关研究文献,对广防风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其鉴别、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广防风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广防风为唇形科广防风属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L.)的全草,为民间常用草药,民间常将其与豨莶草、广藿香混淆;广防风主要有效成分为防风内脂(Ovatodiolide)、广防风苷(Aepimeredinoside)等,具有抗炎、降压、细胞毒性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广防风来治疗风湿性感冒、肠炎、肾阴虚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目前还未发现广防风的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制定广防风的质量标准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7(019)010【总页数】3页(P53-54,78)【关键词】广防风;鉴别;活性成分;应用【作者】秦丽;洪影雯;梁子宁;朱华【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广防风又名防风草、土防风、假豨莶、假紫苏、落马衣、马衣叶、臭草(《生草药性备要》)、豨莶草(《岭南采药录》)、土藿香、臭秽草、秽草(《新华本草纲要》)、排风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臭苏头、鸭儿蔑(《陆川本草》)、臭苏(《福建中草药》)等,为唇形科广防风属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 (L.)Rothm.的全草,为民间常用草药。
产两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南部等地;为一杂草,生于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的林缘或路旁等荒地上。
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辛,苦,微温。
祛风解表,理气止痛。
用于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痛,胃痛,胃肠炎;外用治皮肤湿疹,痈疮肿毒等。
壮药称之为白紫苏、牙坏,治百日咳、感冒、鼻衄、风湿、皮肤疮疡、骨髓炎;瑶药称之为假藿香,治百日咳、感冒、鼻衄、上吐下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 冈 山 医 专 学 报 !"#$%&’ "( !)%**&%*+,&% -./)0&’ 0"’’.*.
\5G@ !! ]1 [^W_@ "%%1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高鸿霞,邵世和,王国庆
# 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省 吉林 ’ 摘要 ( 目的 了解中药防风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 !$"%!$ &
第 !! 卷
第2期
高鸿霞, 邵世和, 王国庆: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另有研究表明,补骨脂素、东莨菪素等也有抗肿瘤活性。 #$ # 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 !#& !" ’ #$ #$ ! 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防风多糖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 的脾脏重量,有增加荷瘤小鼠胸腺重量的趋势。 #$ #$ # 对胸腺细胞、脾 (, ) 细胞增殖的影响 防风多糖 可明显高胸腺细胞对 *+,- 的增殖反应,明显提高 ./0 诱导 的脾 ), ( 细胞增殖。 #$ #$ " 对 1! 吞噬功能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的细胞毒作用。 #$ #$ 2 对 34、 .-4 细胞活性的影响 防风多糖能提 高 34 细胞的杀伤活性,与 5. 6 # 联用时 34 活性更高,说 明 防风 多 糖 促 进 了 5. 6 # 对 34 细 胞 的 激 活 , 有 助 于 提 高
% !! , !# ’
!
"$ !
防风的配伍与临床应用
配祛风解表药,治外感表证 防风配荆芥、葛根,可治 “ 风邪伤卫,有汗恶风”,防
风配葛根、薄荷、连翘等,可治外感风热而致的恶寒发热, 头痛目赤;防风配连翘、石膏、大黄,可疏风泻热通便;防 风通圣散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菏叶、芒 硝、石膏、黄苓、桅子等组成,用于 “ 风热拂郁,筋脉拘 倦,肢体焦痿,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 ……肠燥结,热结,便溺经闭”。玉屏风散,由防风配黄 苓、白术组成,有祛风邪,固己表之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 实,防风煎剂或水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有降温和解热作用,故 可认为,防风的祛风解表作用是通过解热和降温而起效的。 "$ # 配祛风通窍药,治偏正头痛 临床上防风为治疗偏正头痛之要药,多与祛风活血通窍 之品如白芷、川芎等同用,以增强祛风通窍止痛作用;《 普济 方》 载有用防风、白芷二味等分制成的丸药,用于治疗 “ 偏 正头痛,痛不可忍”,如偏正头痛,属风热上扰,清窍不利 者,可配黄芩、黄连、川芎、柴胡等同用。现代药理研究证 实防风有镇痛作用,与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是吻合的。 "$ " 配祛风胜湿药,治风湿痹证 在临床上防风多与其他祛风湿之品如羌活、独活、威灵 仙、桂枝等同用,以增强祛风湿除痹痛之效;痹证寒邪偏胜 者,症多见疼痛较剧,肢体困重,则多配用穿乌、草乌、附 子等散寒止痛药物,以增强祛风散塞、除痹止痛之功。现代 药理学证明,防风除有止痛作用外,还有抗炎作用,故可用 于风湿痹痛以达抗炎止痛效果。 "$ 2 配透疹止痒药,治麻疹及皮肤瘙痒 防风配荆芥、薄荷、蝉衣等具有祛风透疹疗效的药物一 起应用,可增强透疹作用,用于治疗麻疹初期透发不畅,治 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瘙痒症,防风为首选药,如风胜者,常配 白鲜皮,刺蒺藜等同用,以增强防风祛风之效;湿胜者,常 配地肤子、苍术同用,以祛风利湿止痒;血热甚者,配生 地、丹皮、赤芍等,以凉血、祛风、止痒。 "$ 7 配息风止痉药,治破伤风,惊风及中风 防风入肝经,其祛风功效常用于治闻肝经风动之症,如 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小儿惊风痉挛抽搐,以 及中风引起的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防风用于息风定惊须 配伍其他平肝息风止痉药,如天麻、钩藤、天南星、白附 子、蜈蚣等同用;治小儿惊风,常配清热息风止痉药如龙胆 草、青黛、钩藤、牛黄等;古防风汤由防风配伍羌活,甘草 组成,主治 “ 卒中,口眼歪斜,言语蹇涩,四肢如故,别无 所苦”。现代药理学以证实防风有息风定惊作用,实验表明 防风液和水提物均能对抗电刺激引起的动物惊厥或使惊厥发 生期延长。另有报道,防风配蜈蚣可治面神经麻痹。
!
化学成分
!, ! 香豆素 由防风中得到的香豆素类成分包括:香柑内 酯 # CD>E34;D6 & 、 欧 前 胡 素 # =F4D>3;5>76 & 、 补 骨 脂 内 酯 # 4B5>3GD> & 、 珊 瑚 菜 素 # 4ADGG54;D>76 & 、 花 椒 毒 素 # H36;A5;5H76 & 、石防风素 # IDG;576 & 、东莨菪素 # B:545GD;76 & 、川 白芷内酯 # 365F3G76 & 、异紫花前胡内酯 # F3>FDB76 & 、紫花前 胡苷元 # 65I38D6D;76 & 、异紫花前胡苷 # F3>FD76D6 & 。 !, " 色原酮 由防风根中共分离到 J 种色原酮化合物 ’ ! ( , + 种吡喃色原酮力 1 种呋喃色原酮。分别为: #! & 吡喃色原 酮:亥茅酚 # A3F3=I5G & ,乙酰亥茅酚 # $ K L K 3:D;MG K A3F3=/ I5G & , 当 归 酰 亥 茅 酚 # $ K L K 36EGD5MG K A3F3=I5G & , GDID/ C5=>7DGG5G,亥茅酚甙 # BD: K L K EG=:5BMGA3F3=I5G & # " & 呋喃色原 酮 : 升 麻 素 # :7F7N=E76 & , 升 麻 甙 # 4>7F K L K EG=:5BMG K :76/ F7N=E76 & , + K L K 甲 基 维 斯 阿 米 醇 # + K L K FD;AMG97B3FF7/ 65G & , + K L K 甲 基 维 斯 阿 米 醇 甙 # 1 K L K ! K O K EG=:5BMG K + K L K FD;AMG97B3FF765G & 。 !, $ 聚乙炔类 !J*0 年,日本学者首次从防风根中分离 出 $ 种聚乙炔类化合物: # J? & K ! , J 二烯 K 1 , - K 二炔 K 十七碳二醇 K $ , * # N3G:3>76I75G & 、 # *? & K ! , * 二烯 K 1 , - K 二炔 K 十七碳二醇 K $ , !% 和 # J? & K ! ,J 二烯 K 1 ,- K 二炔 K 十七碳醇 K $ # 4363HM65G & ’ " ( 。 有 机 酸 类 丁 安 荣 ’$ ( 等 由 防 风 根 中 得 到 木 蜡 酸 !, 1 # G7E65:D>763:7I & 。郭德安 ’ 1 ( 等又从防风根中分得香草酸 # P K :5=F3>7:3:7I & 。王建华等 ’ + ( 首次应用 QR K S2 分析法对防风 根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研究,从中鉴定出 !J 中脂肪酸。肖 永 庆 等 ’ - ( 从 防 风 乙 醇 提 取 物 中 分 离 到 丁 烯 二 酸 # " K C=;D6D I73:7I & 、 1 K 羟 基 K $ K 甲 氧 基 苯 甲 酸 # 1 K TMI>5HM K $ K 收稿日期:"%%1/%$/"+ 作者简介:高鸿霞 # !J01/ & , 女,吉林省四平市人,助教,硕 士研究生 , ・ !"・
防风多糖能
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剂量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34 活性;防风多糖在一定范围内可显著增加 5. 6 # 诱导的 .-4 细胞杀伤活性,并且防风多糖单独应用即可增强脾淋 巴细胞的杀伤活性,推测其作用机制与促进 5. 6 # 的活性、 诱导淋巴细胞高表达 5. 6 # 有关。 #$ " 止痛作用 薛宝云等 % !2 ’ 研究表明应用小鼠扭体法和小 鼠甩尾法,防风色原酮甙类成分升麻甙和 7 6 8 6 甲基维斯 阿米醇甙对腹膜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及温度刺激引起的小鼠 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风甲醇提取物中色酮类如 9:; <=>:?=@+A B C D AE9EF+G>:EAA+A B H D 和 亥 茅 酚 I=J=G9+A B K D 均 可 抑 制 小鼠扭体。 7 JL M NL 甘油酯类也能显著抑制小鼠扭体。 # 6 氧 6 葡糖基亥茅酚 B ! D 在小鼠尾压实验和炎症实验中有提高 痛阈作用。 #$ 2 抗炎作用 有研究 % !" ’ 表明升麻甙和 7 6 8 6 甲基维斯 阿米醇甙均能显著抑制二甲基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皮肤肿胀, 降低炎症反应。灌服防风水煎剂与乙醇浸液 !O L M NL,对大 鼠蛋清性脚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7 ’ 。 #$ 7 解热作用 防风煎剂与浸剂对人工发热家兔,用药后 半小时即出现明显解热作用,并可维持 # I 以上。有研究表 明 % !2 ’ 升麻甙和 7 6 8 6 甲基维斯阿米醇甙对酵母致热大鼠有 一定退热作用,可维持 " P 2 I。 #$ H 抗凝作用 朱惠京 等研究了防风正乙醇萃取物对大 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防风正丁醇萃取物可显著降
防风又名屏风、风肉、茴芸、茴草,是伞形科植物防风 ’ 23456785973 :3;3 # <=>:?@ & 2:A7B:A8 ( 的根,始载于 《 神农本草 经》,谓: “ 防风,味甘,温。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 邪,木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书中所记 防风的主治病证,其症因均与 “ 风邪”有关。明代的 《 本草 纲目》云: “ 防风,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后世一 直认为防风为 “ 治风通用”之药,其功用可归纳为祛风解 表、祛风止痛、祛风除痹、祛风透疹、祛风止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