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遥感专业考研心得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7eac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b.png)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遥感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地球科学、大气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在我学习遥感专业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会到了研究遥感的思想和方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在此,我对遥感专业的思想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遥感技术。
首先,遥感专业注重信息获取。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波信息,对地球表面进行全面、快速、动态、高精度的观测。
这种信息获取方式避免了传统地面观测的限制和偏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遥感专业的思想认为,通过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变化,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遥感专业强调多源数据的综合利用。
地球观测卫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多种遥感平台提供了大量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地表信息,并具有时序性和空间性。
遥感专业思想认为,通过将不同来源、不同分辨率、不同时间的数据进行融合和融合分析,可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有效性,还可以揭示地球表面的潜在规律和动态变化。
第三,遥感专业强调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过程涉及到遥感仪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地表反射模型等多个环节,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遥感专业思想认为,通过建立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框架,利用数学、物理、地理等相关知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挖掘数据中的信息,揭示地表特征和变化的机理和规律。
第四,遥感专业注重数据与地理空间的关联。
遥感数据本身具有地理空间信息,其空间分布和变化与地球表面的地理空间密切相关。
遥感专业思想认为,通过建立数据与地理空间的关联,可以将遥感数据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中,实现对地表特征和变化的定量化、精确化和动态化。
第五,遥感专业强调多学科合作。
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和合作,包括光学、电子、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大气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遥感心得体会
![遥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95f565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6a.png)
遥感心得体会•相关推荐遥感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遥感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遥感心得体会1遥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大的专业课,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后进行上机实验,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几何纠正这次试验本来是我们上周的自主完成试验,我用自己在网上下载的数据按照试验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做了一遍,在选点的时候选择了七个点,完成试验后也不知道怎样判断自己纠正的图像到底对不对,只是发现最终的生成结果中有一个4K大小的东西,结果是我做错了,这次,跟着老师做了一遍试验后,我对ERDAS这个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顺利的完成了几何纠正,也意识到上次做实验时我的错误,首先,我打开来的两张图片并不都是img格式的,我没有将他们进行转换就进行的纠正,其次,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课本上的纠正过程。
我们选点的时候要选择六个以上的点,用来完成建模过程,然后其余的点可以用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以及纠正,我选则的七个点,纠正的结果应该是很差的。
然后,在这次试验课上,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ERDAS软件,然后,带着我们完成的做了一遍试验,试验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显示图像文件(Display Image Files)(2)启动几何校正模块(Geometric Correction Tool)(3)启动控制点工具(Start GCP T ools)(4)采集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5)采集地面检查点(Ground Check Point)(6)计算转换模型(Compute Transformation)(7)图像重采样(Resample the Image)(8)保存几何校正模式(Save rectification Model)(9)检验校正结果(Verify rectification Result)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寻找控制点以及检查点,在寻找过程中,刚开始寻找是很慢的,图像看上去黑乎乎的,完全找不到自己想找的点,后来,顺着河流,道路的交叉点,很顺利的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点,在超过六个点以后找点时就方便了很多,在第一张图片上找点自己想要找的点,然后第二张图片上会自动匹配出点的位置,我们要寻找的范围缩小了很多,这时,我们要做的只剩下看看它匹配的准不准,如果不准,我们将点拖动到准确的点上即可。
遥感心得体会
![遥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8f1ab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9.png)
遥感心得体会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无接触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并进行分析的技术手段。
在我学习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据获取方式。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地球表面的各种数据,如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水资源分布等等。
这些数据对于各种领域的研究和决策制定都提供了依据。
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变化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在农业方面,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农田的植被长势、土壤湿度等,从而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提高农作物产量。
可以说,遥感技术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遥感技术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分析。
遥感技术只是一种数据获取的手段,对于获取的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还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
比如,在遥感图像的解译中,需要具备地理学、生态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知识,才能准确理解图像中的信息。
同时,还需要了解遥感技术的原理和限制条件,比如图像分辨率、波段选择等,才能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另外,遥感技术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遥感传感器和处理方法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同时,对于遥感技术的应用也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比如,目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可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最后,遥感技术需要结合实地调查进行验证。
虽然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地表信息,但有些问题仍然需要进行实地调查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比如,在植被调查中,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植被的分布范围和类型,但对于植被的具体物种和生长状态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验证。
因此,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结果。
总的来说,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数据获取和分析手段。
在学习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它的广泛应用和学科交叉性。
遥感系列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
![遥感系列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fac59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7.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了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我参加了遥感系列课程的学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遥感系列课程的心得体会总结。
二、课程内容概述遥感系列课程主要包括遥感原理、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图像分析、遥感应用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我对遥感技术有了以下认识:1. 遥感原理:遥感技术是通过遥感平台(如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手段。
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能够接收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地面站进行处理和分析。
2. 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获取是遥感技术的基础。
课程中介绍了不同遥感平台(如卫星、飞机、无人机等)的传感器类型、工作原理以及数据获取方法。
3. 遥感数据处理:遥感数据处理是将获取的原始数据转换为可用数据的过程。
课程中介绍了遥感数据预处理、校正、增强等方法。
4. 遥感图像分析:遥感图像分析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中介绍了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图像分类、变化检测等方法。
5. 遥感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地质、环境、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课程中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三、心得体会1. 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学习遥感系列课程,我深刻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不仅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例如,在农业领域,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作物长势、病虫害防治等;在林业领域,可以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火灾监测等;在环境领域,可以用于城市污染监测、水资源管理等。
2. 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平台、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课程中介绍的新一代遥感平台、高分辨率传感器、智能数据处理方法等,使我更加期待遥感技术的未来。
说说我的地科院朝圣路:16年地大地质工程考研
![说说我的地科院朝圣路:16年地大地质工程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018ee9d158f5f61fb736667f.png)
说说我的地科院朝圣路:16年地大地质工程考研昨天看论坛上考研的同志写的总结,想想自己考研一路走来受惠论坛颇多,也总结一下自己的一路风景琐事,成绩不高,文笔不好,希望能给以后的童鞋一点点借鉴。
一、关于是否考研:我个人观点如果只为了去混个文凭找一份好的工作就不要用大好的三年青春去换得一个月比本科生多的几百块+安家费——只是针对我们学校我的专业——CUMT地质工程。
如果你真的有能力三年的工作经验要比你的研究生文凭强得多,而且已经读书这么久,读书越久与社会的隔阂越大,以后就越难融入社会。
我选择考研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够多学一些东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远离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是夕阳产业,而且现在大量的新建矿井,尽管消耗>产出,但由于煤炭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煤价起伏很大,自零几年煤炭黄金期的到来至一二年回落,未来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堪忧。
在煤炭企业目前待遇很好,但是基本上是固定的生活模式,无聊、单调,总之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考上大学之后便对我父母说:“十年之内不要指望我。
”听上去有些不近人情却是我个人的真实想法,现如今四年过去,加上研究生三年——应该更长。
考研是我很早的打算,早到大一下。
我并不是头脑发热做的决定,这几年一直坚持围着这一决定做着努力。
二、关于学校的选择:我不聪明,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而且是一个习惯把目标定的高的人。
开始是将目标定为北地,后来听过本校的研究生毕业答辩后让我十分厌恶放羊式的研究生教育,加上与本校的研究生聊天中了解了他们读研期间的情况,决心只考研究所。
在网上了解到中科院和地科院的情况后决定报考地科院。
原因如下:中科院是理论相当强,我的竞争对手也会是牛人,考虑自己智商不高,就不要鸡蛋碰石头;地科院偏重基础,而且知名度没有中科院高——第一次听说地科院是大一下去北地听同学提起,我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应该不大。
当然最关键的是地科院的就业要相对容易一点。
但诸位选目标时应定要瞄准后不要随意改,定下来就去努力吧!换了之后就会心浮,我对学校的看法只是个人意见,学校名字不一定要响,但专业实力一定要强。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复试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07f4b23a6c30c2259019e82.png)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此专业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下设的一个二级交叉学科,交叉学科代码,第五位为“J”。
复试科目与人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1遥感原理与应用招生人数9人复试时间地点3月23日晚7:00-9:00 《综合地质学》3月24日下午2:30-4:30 《高等数学》3月24日晚7:00-9:00 专业课笔试 (构造地质学专业、地质工程专业专业课笔试时间3月23日晚7:00-9:00)笔试考场安排3月23日在教二楼330室查询复试内容由于学术型研究生报考人数较多,录取名额有限,学术型考生除必须参加专业课笔试外,可自愿参加《高等数学》(初试考数学者免选)和《综合地质学》两门课程考试。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报告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0ea8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a.png)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报告遥感专业思想总结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名遥感专业的学生,我深刻认识到遥感技术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渐渐形成了一些关于遥感专业的思想,特此总结报告。
首先,遥感专业的核心思想是“看不见的事物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信息”。
遥感技术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数据,从而获取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信息。
这种被动的感知方式解决了人类难以触及或直接观察的问题,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地球和自然环境。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其次,遥感专业思想的核心是“数据为王”。
遥感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是遥感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这个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
遥感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处理、分析和应用遥感数据的能力,从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处理遥感数据的强大工具,例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挖掘和利用遥感数据的价值。
再次,遥感专业思想的核心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遥感技术通过数字方式获取和处理地球信息,使得我们可以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研究。
遥感数据的数字化特性使得我们能够进行更加准确、可靠的科学研究。
同时,遥感图像也能够展示地球表面的视觉特征,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定性的观察和分析。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地球与环境,为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遥感专业思想的核心是“看不见的事物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信息”,核心是“数据为王”,核心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这些思想在遥感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遥感技术。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专业思想也需要不断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463f87f15901020206409cd5.png)
《遥感地质学》地质解译读书报告名: 011101指导老师:号:20101002198日 期:2014年1月4日级: 张旺牛目录、解译目的.二、解译原则.1. 从整体到局部、先已知后未知、先易后难2. 先岩石、地层,后构造,最后矿产解译 三、图片解译. 四、解译结果. 1.岩石地层解译 2.构造解译3. 河流地貌解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申国踰学側)儷觑购斓嶽懈五、心得体会.原则更为重要。
岩性解译普遍认为比构造解译难度大, 有时也可以先构造,后岩性解《遥感地质学》地质解译读书报告解译目的通过学习张旺生老师讲解的《遥感地质学》,我知道了遥感图像客观地真实地记录了地表地物的各个地物特征和综合的景观特征, 从本质上来讲,记录了地表地物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
地物的光谱特征在图像上以不同的色调得以显示出来, 们本身的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及其性质的不同,而且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因此在图像可以以不同的色调或者颜色显示出来, 地物的空间特征指地物的外表特征, 如地物的几何形态大 小、地貌、水系、植被等,在图像上如实的表现出来,不同的地物由于它们的的成份、结构 构造、性质的不同,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构造背景不同,而具有的不同地貌、水系、 植被等影像特征,所以人们可以利用色调、形态大小、地貌、水系、植被等影像特征识别和区别各种地物、地质体、地质现象及其特点,获取地质信息。
此次解译,通过完成作业,也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解译原则1. 从整体到局部、先已知后未知、先易后难先从研究区整个范围入手,进行粗略的解译,了解研究区的岩石、地层分布及构造的基本特点,然后选择对地质情况较熟悉或掌握资料较多的地区进行详细的解译,在解 译过程中,对影像清晰、解译标志明显的内容优先解译, 对解译标志欠佳的内容后解译, 在已知区进行详细解译的基础上,然后在扩大到未知区解译。
2. 先岩石、地层,后构造,最后矿产解译多种构造行迹是通过岩石地层反应出来的,岩石、地层是构造研究的基础。
遥感所 专业课 考研 遥感应用分析考试复习心得
![遥感所 专业课 考研 遥感应用分析考试复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a3aaf6ca98271fe910ef930.png)
这个是我去年备考的时候,我师兄帮我找个考高分的师姐弄的:(1)复习的时候主要照考题的题型去复习,比如哪些地方可能出填空、名词解释、辨析、简答和最后的综述,这样过一遍,那本书也就可以了(2)出综述的地方不多,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样子(3)13页的名词解释几乎都会出一个(4)21页的那个散射和吸收自己整理一下(5)出题会很简单,不过答的语言官方一点总是很好的(6)BRDF有一个计算题吧,就是相差pai的比较简单(7)遥感数据的特征,整理归类一下(8)假设它是一道大题,给你开卷,你会怎么答才完美(9)50~51是重点(10)53页的土壤的光谱特性我和植物的一起记的(11)54页的影响因素也要整理一下(12)这本书考起来,有个宏观的感觉,就是考几何的比较少,考辐射方面的很多,所以公式不用记。
还有几何特征什么的都不重要(13)74~75页也是重点,貌似去年考了的,不过不乏翻来覆去的考(14)天然彩色和彩虹外的对比,那几个层,在书上一看就重要(15)关于75呈什么颜色变化的我觉得都要记(16)再比如76上的那些书上已经归纳出的优缺点啊,肯定还是要记的,可能考简答或是综述的一问(17)TM的数据特点我整理记忆了,有其他的适当(18)104页的复杂性,这是书上都有标出的,我觉得重要吧(19)112~113这个地方不容易注意到,波段选择的,理解了不成之为盲点,觉得重要吧(20)大气校正那块我不是很懂,所以不会归纳,反正考题都是写文字(21)125热红外图像的特点(22)127几个物理名词(23)129的热特征我也整理过(24)微波的优缺点当时我们班的人、帮我整理了两页纸,不过没考啊,我觉得还蛮有特色的(25)雷达成像原理,以前在微波原理上会考的哦,要会描述吧(26)139~开始的一些我都整理了(27)154~156的对物体的识别能力,感觉和植物啊,热特性,土壤特性,都是一类的题型,也比较具有可考性(28)156~159当然是重点了,解译是重点啊(29)161的两个概念连续考了两年,具有再考性(30)第六章都是小的考点,好像考的不多吧,自己整理一下(31)分类方法监督和非监督的整理,优缺点,直接背就可以了(32)误差评定我觉得相当的不重要(33)第七章以前没涉及过,看起来比较痛苦(34)不过基本上我后来发现每一章几乎都会出一道题(35)好像有的时候第六章却啥都没有(36)后面的看一点记一点,这本书几乎没有重点,全看(37)311的定量的基本问题我猜今年考大题哦,去年还是前年只考了填空题,连续都考了两年,很重要(38)前向模型什么的我看了,但没考(39)325的名词解释,别忽视了(40)定量遥感考的不多(41)后面几章是应用了,都是实例,没有要记的(42)当时选了几个案例看一下,因为最后综述会有一道是实际的案例吧,所以至少还有些废话说看起来又比较地道(43)370有一个冠层反射是对前面植物叶片散射特性的补充,看怎么问怎么答(44)371红边位移(45)372植被指数我当时整理了背了,貌似只考虑填空题,我总是怕不保险(46)植被指数与什么的关系也没有考过(47)415水体的光谱特征(48)426一些应用我也看了一些(49)431的名词解释啊,一些小案例,还有就是最后一章考了一个小题,我不会,现在也没有找到地点……(50)好像这本书没有啥重点哦,前半部比较紧。
新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79792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4.png)
新版中国地质⼤学(武汉)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若在⼏⼗年前,我们的⽗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于失业。
⽽如今,他们⼤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前,他们⼤概⽐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条。
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
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希望的学校。
⼀年的努⼒奋⽃,让⾃⼰从此⾛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秋冬轮回,⼜是⼀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
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章会⽐较长,希望各位能够⼀点点看完。
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的⽅向以及⽅法来⾯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家下载。
中国地质⼤学(武汉)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301)数学⼀(951)遥感原理与应⽤951遥感原理与应⽤参考书为:《遥感原理与应⽤》孙家抦著,2009年06⽉第⼆版,武汉⼤学出版社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第⼀遍,做⼗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考试前2个⽉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遍都是把⾃⼰的答案写在⼀张A4纸上,第⼀遍也就是让⾃⼰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知道英语真题的⼤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错了为什么会错…第⼀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天⼀份的话,半个⽉能做完吧,偷个懒⼀个⽉肯定能做完吧【第⼀遍作⽤就是练练⼿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书选择:⽊糖英语闪电单词+⽊糖英语真题。
关于遥感在地质方面应用的感想
![关于遥感在地质方面应用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2f19067fa45177232f60a24d.png)
读《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论文有感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遥感地质学这门课程,明白了遥感的基本原理以及遥感在地质方面的一些应用,还在实验课上学会了运用软件处理遥感图像的方法。
总的来说,很喜欢遥感这门课程,尤其在实验课上自己独自完成作业,很有自豪感。
所以,最后在写论文读后感的时候,找了很多,也看了很多。
最后选择了我院钱建平前辈发表的《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这篇论文。
文章论述了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包括遥感岩性识别、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地质构造信息提取和植被波谱特征的找矿应用等;总结了遥感地质找矿技术的若干新发展,即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技术、高光谱遥感技、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技术,以及它们在地质找矿应用中的新发展;对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认识及展望。
一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1.遥感岩石矿物识别岩石、矿物的光谱特征研究是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岩性信息的基础。
岩性识别主要是应用图像增强、图像变换和图像分析方法,增强图像的色调、颜色以及纹理的差异,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区分不同岩相、划分不同岩石类型(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或岩性组合。
遥感岩石矿物识别在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围岩蚀变是含矿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的产物,围岩蚀变的类型与围岩的化学成分、相关的矿床类型关系密切。
围岩蚀变的范围通常大于矿化的范围,围岩蚀变可作为有效的找矿标志。
常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云英岩化、青磐岩化、夕卡岩化和褐铁矿化等。
目前应用的数据源主为多光谱TM,ETM+,ASTER数据以及少量高光谱与微波遥感数据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ETM+数据源。
3. 地质构造信息提取野外地质观察表明,矿化蚀变带总是沿一定的地质构造分布,构造是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对内生矿床尤为重要。
地质构造信息的提取主要是线性影像和环形影像的解译。
针对不同的成矿构造环境条件,可以提取不同的成矿构造信息。
遥感个人年度总结(3篇)
![遥感个人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05670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5.png)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在遥感领域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收获颇丰。
现将本年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习成果1. 专业知识学习本年度,我深入学习遥感科学基础理论,包括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讲座、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1)完成了《遥感原理与应用》的深入学习,掌握了遥感信息获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了《遥感图像处理》和《遥感应用技术》两门课程,了解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流程。
(3)参加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交流,拓宽了视野。
2. 实践能力提升(1)参与科研项目,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表覆盖分类、灾害监测等,积累了实践经验。
(2)独立完成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项目,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3)协助导师完成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任务,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三、工作成果1. 参与科研项目(1)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遥感影像快速处理与智能分析技术”的研究工作。
(2)负责项目中的遥感影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等环节。
2. 发表学术论文(1)在《遥感学报》发表《基于遥感影像的地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一文,介绍了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和效果。
(2)在《遥感信息》发表《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一文,探讨了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3. 参加学术会议(1)参加了中国遥感与卫星影像应用学术年会,发表了关于遥感技术应用的研究成果。
(2)在遥感技术与应用论坛上,分享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经验。
四、生活感悟1. 时间管理本年度,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中,我注重沟通、尊重他人,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拓宽社交圈子。
3. 身心健康注重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低分未必无经验:地大16年地球探测技术考研经验
![低分未必无经验:地大16年地球探测技术考研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6a6e1fd172ded630b1cb67d.png)
低分未必无经验:地大16年地球探测技术考研经验看过那么多的经验帖子,好多都是400+,370,380的,说实话我不好意思发这个经验帖。
但是再想想,考研考过了,高分低分都有自己的经验,经验帖也并不是高分者的专利。
所以我还是想写一篇针对基础不是很牢固的同学的经验帖,如果这个能够帮助到你,那么我就会很开心了。
如果看官您呢,注定不是这种水平的,那么您大可不必在这个帖子上花时间了,顶一下呢我会很开心的。
首先,插句话,我要先感谢下论坛内能够耐心读完我上一篇帖子——被火烧过才能出现凤凰:我的北地地学考研之路。
我很感动!!我真的很感动!!再来说下我的情况,正如前面所说的,我的初试成绩不高,只有311分,政治63,英语51,数学93,专业104。
考的这个成绩,只能怪自己复习的不到位吧。
但是说实话,这比我刚考完预想的还要好。
而成功被录取也是我刚刚考完所不能想象的。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考研的复习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也是不同的,复习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不要完全的照搬别人的方法,要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政治政治复习不需要太早,不要把战线拉的太长,一般都是在暑期的时候开始对政治进行全面的了解。
主要是对政治的整个框架有一个了解,并弄框架中包含的内容。
比如看到剩余价值学说就想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看到价值观就想到思想道德修养,看到抗日战争,那当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了。
在暑假期间可以了解这些就OK了,期间可以买肖老师或者任老师的练习题来做加强记忆和做题的感觉,只要做选择题。
进入10月份,政治的冲刺背诵就要拉开序幕了,各种小册子什么的人手一本,其实我觉得那个时候大家都挺盲目的,要背的太多,大家只能不停的背了忘忘了背。
政治真正的重头戏是在考前一个星期左右,肖老师和任老师都会出终极预测的试卷,我买的是肖老师的终极4套卷,一个星期内狂背,命中一道一模一样的大题。
二、英语英语其实我这一年复习没用多长的时间,倒不是我对自己的英语很自信,只是我觉得我的数学实在是太差了,所以把时间都给数学了。
遥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2篇)
![遥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e3522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33.png)
第1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地球科学、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遥感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遥感相关专业和课程。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遥感课程设计,通过这次实践,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遥感课程设计的背景遥感技术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从遥远目标获取的电磁波信息,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及其大气、海洋等空间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的一种手段。
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遥感课程设计。
二、遥感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遥感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数据收集: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方式获取遥感影像数据。
2. 数据预处理:对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处理,以提高影像质量。
3. 信息提取:运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图像分类、特征提取等操作,获取地表覆盖信息。
4. 数据分析:对提取的地表覆盖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以揭示地表覆盖变化规律。
5. 报告撰写:根据设计要求,撰写遥感课程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
三、遥感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遥感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遥感相关的理论知识,如遥感原理、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应用等,还亲自参与了遥感影像的获取、处理、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实践环节。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遥感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2. 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遥感课程设计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如ENVI、ArcGIS等。
这些软件在遥感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遥感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遥感课程设计是一项团队协作项目,需要同学们共同完成。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范文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a52b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e.png)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范文遥感专业思想总结遥感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理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在过去几十年中,遥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并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遥感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深感到遥感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前景,这也促使我对遥感专业的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遥感技术的思想是全面的。
遥感技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方法和思想。
遥感技术通过采集和处理大量的遥感数据,可以获取到地表和大气的各种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植被覆盖度等等。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对地理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和预测。
遥感技术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是其思想的重要特点。
因此,在学习和应用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其视为一种思想和方法,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信息。
其次,遥感技术的思想是开放的。
遥感技术与其他学科和领域关系密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学科交叉性。
在遥感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和合作,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遥感技术要求我们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和视野,不仅仅是简单地运用遥感技术,还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遥感数据。
再次,遥感技术的思想是科学的。
遥感技术是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它使用光学、电磁、热学等物理现象来观测和探测地球表面,通过对这些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地表特征和变化的信息。
因此,在学习和应用遥感技术时,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学思维。
我们需要学习物理学、光学、地理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
最后,遥感技术的思想是应用的。
遥感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农业、环境、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
遥感技术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然资源。
遥感实践总结及心得体会
![遥感实践总结及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a3d70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7.png)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远距离探测目标的技术,通过分析地面物体反射、辐射的电磁波,获取其信息。
近年来,我国在遥感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本人在参与遥感实践过程中,收获颇丰,现将实践总结及心得体会如下:一、实践总结1.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遥感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遥感基本理论,包括遥感成像原理、遥感数据类型、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遥感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后,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处理、图像分析等环节,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遥感应用能力。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遥感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采集遥感数据,包括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如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分类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掌握了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技能。
3. 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遥感图像分析是遥感实践的核心环节。
我们学习了遥感图像分析方法,如目视解译、特征提取、变化检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灾害监测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遥感图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 遥感技术应用与发展遥感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农业、林业、环境、城市规划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心得体会1.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遥感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结论。
这要求我们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
通过实践,我明白了科学态度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2.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遥感实践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环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项目。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心得体会
![遥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4f33b1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c.png)
遥感心得体会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无接触式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如地形、植被、水文、气象等,对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预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学习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
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波辐射的技术,它利用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反射、辐射和散射的电磁波进行接收和处理,从而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因此,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规律、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熟悉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遥感数据的处理是遥感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
在处理遥感数据时,我们需要熟悉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
遥感数据的获取包括数据的获取方式、数据的预处理和数据的校正等方面。
遥感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分类、数据的融合和数据的分析等方面。
在处理遥感数据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掌握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预警、城市规划等方面。
在学习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以便更好地应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使用遥感软件遥感软件是遥感技术应用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使用遥感软件,如ENVI、ERDAS、ArcGIS等。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遥感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提高遥感技术应用的效率和精度。
培养实践能力遥感技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遥感技术。
在学习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实践。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力。
总结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预警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遥感实验课程心得体会(2篇)
![遥感实验课程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c05c4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8.png)
第1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解释地球现象、监测环境变化、预测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我有幸参加了遥感实验课程的学习,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遥感技术的魅力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遥感实验课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遥感技术的魅力。
首先,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观测周期短、信息获取迅速等特点。
通过遥感图像,我们可以实时、全面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遥感技术具有多源信息融合的能力。
在遥感实验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将不同传感器、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提高遥感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遥感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在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环保、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遥感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实验课程的学习,我意识到遥感技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巨大潜力。
二、课程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遥感实验课程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受益匪浅。
1. 理论知识学习课程首先介绍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图像处理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系统的认识,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环节,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软件应用能力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如ENVI、ArcGIS等。
通过学习这些软件,我能够熟练地进行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分析、制图等操作,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遥感实验课程需要团队合作完成,这使我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我们共同讨论、分析问题,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对遥感课程的心得体会(2篇)
![对遥感课程的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bec47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f.png)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名遥感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遥感课程的学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遥感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器、航天器等平台,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观测和探测的一种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地球表面信息,如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水资源、气象、环境等。
遥感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远程性:遥感技术可以在远离地面观测点的位置获取地球表面信息,不受地面环境的限制。
2. 实时性: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地球表面信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3. 综合性: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多种地球表面信息,为多学科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4. 大范围:遥感技术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地球表面,有利于区域性和全球性研究。
二、遥感课程的学习内容遥感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遥感基本原理: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如电磁波理论、遥感传感器原理等。
2. 遥感数据获取:介绍了遥感数据的获取方法,如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
3. 遥感图像处理:介绍了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分类、变化检测等处理方法。
4. 遥感应用: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水资源、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5. 遥感技术发展动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如新型遥感传感器、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等。
三、遥感课程的学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遥感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跨学科知识融合:遥感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
通过学习遥感课程,我意识到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遥感课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2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遥感原理与应用考研真题
![2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遥感原理与应用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fdff77b84ae45c3a358c07.png)
1.均值平滑和中值平滑
2.轨道倾角和太阳同步
3.微波遥感和高光谱遥感
4.反射率和发射率
(记不太清了,应该是这些,把历年真题的名词解释好好整理一下就没有问题)
二、计算题(20)
是直方图匹配的计算过程。
三、简答题
1.目视解译的方法和步骤
2.点状噪声的去除
3.纯净平静水体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及雷达影响上的颜色并表述原因
4.基于HIS变换原理,说明遥感蚀变信息与地球化学信息融合的步骤
5.线性影像的解译特)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和技术,论述地层岩性的计算机填土与制图
2.这个就是之前考的—用于国土与资源的国产卫星及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遥感专业考研心得
一.初试阶段
其实这是现在你们最在乎的内容(我自己这个阶段压根不知道复试种种事,总觉得进复试再说)。
大概这个时候我就报了某考研机构,跟着课程的节奏走,但往往跟不上。
之后,自己制定复习计划,慢一点,但很踏实。
当然也去听课。
英语(59):主要用书何凯文阅读解析、1575单词、长难句、作文,陈正康阅读(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后期才买的,3本,黑色)。
英语复习时间很长,但进展很慢,我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直用着考研机构发的书:何凯文系列。
英语最关键的是阅读,在我做阅读的时候,仅参考何凯文阅读解析,由于前期单词储备太差,每篇真题阅读生词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有道出来的(效率低,费时,有的单词意思不对),大约暑期过后了才刚来一轮,之后听说陈正康的阅读书逐句翻译,生词也有解释,才从网上买的。
真的相见恨晚,极力推荐在前期就该结合这本书,把阅读里的生词,典型句子搞懂。
阅读题解法有方法,这个我觉得何凯文的题目解析还行(我自己就看的这个,不了解别的书)。
单词一定要背的,越早越好,每天一点点,不要停。
1575我觉得挺好,都是真题里的单词,出现频率挺高。
建议早早拿下。
作文的话真的不用担心,到最后10月以后再考虑就好,把英语所有的经历放在单词,长那句,阅读(解题技巧)上吧。
要同步进行。
数学(80):是我花时间最多的科目,考的分数相当差劲。
总结经验如下:课本看的太慢了(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不到最后都逼不动自己),建议大家给自己定个时间,必须在这个时间段看完。
基本知识点都明白就好,一边看书,一边把课后习题做明白(动笔算),暑期上了一个多月的考研课,我觉得我就是去记笔记的,跟不上啊,痛苦死了。
大约8月中旬上完的,然后回家月底回来的。
基本一个多月数学上没啥收获。
数学我觉得得自己有一定的学习之后再听考研课才好。
接下来就猛攻数学,我用的是发的考研用书(汤家凤系列),又买了橘黄色那本特厚复习全书(旧书,李元正,李永乐版),复习全书知识点特别全,但我看得晚,特别难的直接略过。
建议大家有一定基础之后再看(至少课本都吃透之后)。
我是把汤的笔记全弄懂之后才看的复习全书,老实说,汤的书(高数,现代)也很好,适合初期看。
我直到后期才做的真题,做了近10年左右。
检验自己,不会的回顾复习全书的知识点,模拟题就做了汤的,做了5套左右吧。
想说一下考场答题经验:今年数学偏难,我考了80,考完后对答案,选择填空共对7个,28分。
大题3道题白着的。
时间有限,这次数学计算量大,我把太多时间放在大题上,就是那种明明有思路就是算不出来,心里不干一直算,最后还是没结果白白费时,导致选择填空没检查,得分率低。
希望大家考试时明白先易后难,该放手就放手,总分高才是王道!
政治(68):关注时政,每天一点点(反押题严重,你不知道哪个就会考到),建议关注肖秀荣,蒋中挺微博,时时看看。
初期做的肖1000题(没做完,后边就做了绿体的),今年真题中出现了原题多选题,(但早已忘记答案,感觉白做了,可能也出现在了肖八中,好多人说肖八压中了题目)。
主要跟着考研机构上课,基本没自己花时间看,11月份做、背肖四。
大题必须都背完。
又做了各种模拟题的选择题(蒋中挺,风中劲草,任汝芬等)。
专业课(118):我离复试还有5天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跨考,需要加试两门!我大学学过遥感概论,我以为不算跨考。
然而……,因此,决定考哪个专业时,对自己是否跨考你们不拿准时,一定要给研招办打电话问清楚!问清楚!问清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地院比较在意跨考,一但被定为跨考,不仅仅面临加试两门的重任),好在我较幸运,沾了同学的光(没加试,你懂的)。
我起初压根不知道考研帮有这么多资料,资料给学姐要的,自以为挺全(结果考研帮
上更全面)。
拖延症又犯,初期没管专业课,想着虽然没学过遥感导论,但之前哪本考试不是一本书背三天上考场的。
太高估自己了,后来才发现,根本看不懂。
幸好后期找同学帮忙讲解,又抄答案的,既节约时间又懂了好多,加上今年重复率较高,才考这般分数。
所以一定要找到和你考一样的同学,你们不仅是竞争者,还是对方的老师和督促者,信息决定决策,合作才能共赢。
我在这方面收益太多,在此感谢他们。
二.复试阶段(可以先收藏,等你初试完后再看)
自我感觉分数不高,就自愿调为专硕,直接准备的综合地质学,其实最后考试才明白,判得真的很松,因此答卷是要写满!写满!写满!复习要先过一遍书,结合真题等考研帮上资料学习,读图题要看懂。
就可以了。
专业课面试考研帮上资料已经很完美了,就差你的努力了。
专业英语面试没你想的那么恐怖,专业词汇要背背,翻译不会时可以自己猜一下,不要停、翻译过去,实在猜不出老师会告诉你,读英语的时候要自信,注意语调。
还有我想说,四六级以及口语证是你英语水平的体现,能考下来会对你的复试以及选上心仪的导师有大大的作用。
所以,即使是12月份的四六级考试,若是你没过也要去参加,那时也是你英语的巅峰,争取一举拿下。
若是你大学丰富多彩,获奖颇多,那么你在选导师时,会有优势。
分数差不多时(其实最后大家分数就是差不多),你的奖状和经历就是他人有区别于你的筹码。
你的每一份努力和积累终将会回馈给你,在关键时刻。
因此,彷徨之时,想想努力的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忍耐一下,就过去了。
有个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心态,致敬曾经拼搏的自己。
最后想把我的q签名搬过来~还好,大家都在,都是同窗~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学长学姐,版主以及亲人,感谢!
ps:直接报学硕还是专硕孰好孰坏真的不确定,一年一个样。
今年学硕专硕各刷了10人,专硕复试还压分了(其实初试仅是英语一,二对的区别)。
因此,若是你想考学硕,就试试吧(仅说的是录取情况,若是想真的录上学硕,得看本校名气,这个肯定的)。
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