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

合集下载

浅谈的“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教学中地作用潘晶晶

浅谈的“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教学中地作用潘晶晶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内容摘要】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局部,他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上下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音的上下关系表现出来。

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上下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展音高、音准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本文试图从柯尔文手势的特色和如何实施柯尔文手势教学进展论述,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的过程中,做到教育、教学的艺术性,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运用方法柯达伊教学法是代表匈牙利当代音乐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的教学体系,它不仅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有完整的教学结构和课程标准。

还有进度严密、艺术质量极高、可供各类学校使用的一整套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国家前景的指导思想。

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也是最为完善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首先对合唱重视无疑,因为合唱是进展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能明确社会的团结,他说:“许多人联合起来做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的事。

在这一方面,每个人的作用都同样重要,而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

〞新课程强调关注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开展,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在同一平台上,师生之间要像朋友一样。

柯尔文手势正是给了我们一个和学生拉近距离的机会。

小学音乐教学要求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的过程中,既应该做到教育、教学的艺术性,保证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柯尔文手势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音乐。

一、眼明手快,巧学音乐语言在音乐教学法中采用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的手势法,即教师用不同的手势与高度代表唱名,让学生跟随教师手势的变化直接唱出唱名的准确高度。

其直观的演示效果对音乐教学很有帮助。

它最大的优势是帮助孩子对音高的掌握。

为了让学生们记住,我用柯达伊手势创编了一个手势游戏。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柯尔文手势》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柯尔文手势》
助学生理解首调
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 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教师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够运用恰当的手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
一起学 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
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 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 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 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 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 予以视觉化,形象。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 课件
1
“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 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 由优翰·柯尔文(John Curwen, 1816–1880)首创 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 势”。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 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 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 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 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 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 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尝试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 学唱简单的音阶;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 觉地减弱了,并且音准的准确性就大大的提高 了。
4
柯 尔 文 手 势
5

柯达伊及柯尔文手势

柯达伊及柯尔文手势

柯达伊及柯尔⽂⼿势 柯达伊(zoltan kodaly 1882-1967)是⼀位匈⽛利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乐教育家。

出⽣于布达佩斯的南部⽂化名城科齐克美特市。

少年时期学习钢琴,⼩提琴,中提琴,⼤提琴等多种乐器。

就学于布达佩斯⾳乐学院,后⼜在该院任教。

1919年任副院长。

曾以《匈⽛利民歌诗节的结构》⼀⽂获博⼠学位。

进⾏过⼤量的民歌收集研究⼯作,曾编辑出版《匈⽛利歌曲》4册,匈⽛利民间⾳乐给其创作以丰富的素养。

主⼈作品有:民谣歌剧《哈⾥?雅诺什》、《塞凯利家的纺纱房》;合唱《匈⽛利诗篇》;组曲《哈⾥?雅诺什》、《组合》、《孔雀变奏曲》、《加兰特舞曲》及室外内乐、交响曲、钢琴曲等。

著有《匈⽛利民间⾳乐中的五声⾳阶》、《论匈⽛利民间⾳乐》等书。

1925年后,柯达伊开始注意青少年⾳乐教育事业,并成为其晚年主要活动。

在他的努⼒下,⾳乐课成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积极倡导歌唱运动并进⾏教材改⾰。

著名的柯达伊教学法享誉全球。

柯达伊⼿势: 根据柯达伊的看法,他认为⼈声是最好的教学⼯具。

唱歌必须是⽆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样。

由这个观点来看,⾳乐教学的实施,祇要具备接受良好训练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则⽆论在都市乡镇,甚或最偏远的地区,都可以实施;⽽且它的教学对象由⼆岁的幼⼉⾄成年⼈,都可以透过歌唱的⽅式来学习⾳乐。

本⽂中的“柯达伊⼿势”提法是错误的。

这组⼿势是英国⼈约翰·柯尔⽂⾸创的,柯达伊把它借鉴到⾃⼰的⾳乐教育体系中来。

并发扬光⼤。

柯达伊本⼈没有发明这个⼿势,请⼤家不要误解。

柯达伊⼿势在⾳乐教学法中采⽤柯达伊的⼿势法,即教师⽤不同的⼿势及⾼度代表唱名,让学⽣跟随教师⼿势的变化直接唱出唱名的准确⾼度。

其直观的演⽰效果对⾳ 乐教学很有帮助。

它最⼤的优势 是帮助孩⼦对⾳⾼的掌握。

柯达伊⼿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的⼀个组成部分,它是借助七种不同⼿势和不同⾼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柯尔文手势》课件01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柯尔文手势》课件01

音乐记忆训练
教师还可以利用手势的配合,与学生做即 兴的轮唱练习:教师即兴地慢唱旋律,并 伴随着手势,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模仿, 做二声部轮唱,锻炼音乐记忆。
二声部训练
使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训练。教师用两只手 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调整音准、训 练听觉,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或 者是选择学生二声部歌唱中困难的片断单 独进行练习。练习时不看谱、不使用钢琴, 只是按照教师的手势歌唱。
内心听觉训练
例如,老师用手势做出:s l s m,l dˊl m, m dˊs l让学生边看边记但是不准唱出声音, 当老师每做完一组之后,再让学生唱出这 一片段,练习时教师可以哼唱出各片段第 一个音的音高,然后让学生边看老师手势 边唱,或自己做手势唱,如果学生音准教 好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唱。长期训练能很好 地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培养学生的音准。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19日星期二2021/10/192021/10/192021/10/19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2021/10/192021/10/192021/10/1910/19/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192021/10/19October 19,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192021/10/192021/10/1920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 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翰·柯尔 文(John Curwen, 1816–1880)首创的,所 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手势借助七种不同 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 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 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 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试析“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合理运用

试析“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合理运用

门关起来;LA是一座小山峰;SI是指向天空,后面跟着高音DO。

”我们还可用歌曲《哆来咪》的旋律来演唱此儿歌。

低年级的孩子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在直观、形象、有趣的手势游戏中,学生边做手势边玩边唱,每一个手势都能与学生平时生活中熟悉的东西相对应。

“柯尔文手势”和音乐语言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轻松学习、快乐记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眼明手快,“柯尔文手势”教学提高学生音准初学音乐的小学生识谱能力差、音准也差,利用“柯尔文手势”在空间表示位置和运动方向,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识别音级关系。

笔者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柯尔文手势”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音准,确定音高位置。

首先,在钢琴键盘上教会学生认识半音与全音,让学生知道7个基本音中MI、FA和SI、DO是半音关系,其他相邻的两个音节是全音关系。

FA 和SI是孩子们比较不容易唱准的两个音。

在听辨这两个音时,笔者会告诉学生FA的手势是“你真棒的手势倒过来,大拇指朝下”,表示唱FA的时候音高要靠近MI;而SI这个音的手势是“食指指向天空”,也就是唱SI时音高要靠近上面的高音DO。

唱准了FA和SI,其他的音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反复听辨首调音节从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小三度,这样慢慢过渡到四度、五度……教师也可用手势表示出一个短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做内心听觉的训练。

这样层层深入,既培养了学生的音准,又让学生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有趣的学习过程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快乐。

三、多声部卡农训练,“柯尔文手势”教学培养学生建立声部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手势的配合,与学生做即兴的卡农(轮唱)练习:教师即兴地慢唱旋律,并伴随着手势,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模仿,做二声部卡农,锻炼音乐记忆。

有了二声部卡农的基础,教师还可选一些结构短小、节奏简单的曲子做多声部卡农训练。

如《小星星》,教师可先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边唱边做手势先唱一个小节,第二组在第一组唱第二小节的时候起唱第一小节,第三组在第二组唱第二小节的时候起唱第一小节。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文档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文档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文档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音乐课对于中小学课堂教学而言,其始终位于边缘学科,这其中有一些固然属于学科本身特点的局限,但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其认识大有偏差,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都是老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跟新课标相差甚多。

《新课标》要求:“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质,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因此我将在这里对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做个简要的阐述。

一、柯尔文手势简介柯达伊是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翰?柯尔文(John Curwen, 1816?C1880)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

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例如do的位置大致和腰腹部平行,之后的re、mi、fa、sol、la、ti、do′各音级位置依次逐渐升高,高音do′的位置大致越过头顶。

柯尔文手势,能够很好的把音高和这个音的倾向和特性形象的表示出来。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柯尔文手势的使用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柯尔文手势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各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教师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手势从而更好的掌握音准。

二、柯尔文手势的使用每一个音符都有其固定的音高位置,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每一个音高的位置,教师采用柯尔文手势即用不同的手势及高度代表唱名,让学生跟随教师手势的变化直接唱出唱名的准确高度。

最新人教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1柯尔文手势》PPT课件

最新人教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1柯尔文手势》PPT课件
尝试着用手形得变化及手位得高低调节来学唱 简单得音阶;对识谱得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地减 弱了,并且音准得准确性就大大得提高了。
柯 尔 文 手 势
“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 音乐教学法中得一个组成部 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 优翰·柯尔文(John Curwen, 1816–1880)首创得,所以 称之为“柯尔文手势”。手 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 体前方不同得高低位置来代 表七个不同得唱名,在空间 把所唱音得高低关系体现出 来。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 行音高、音准得调整、交流 得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基本作用
“柯尔文手势”目得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 名体系中音级之间得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 使抽象得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教师用直 观得手势表示出各音得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观 察手势掌握音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运 用恰当得手势起到很重要得符应该
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当地运用 柯尔文手势。由于音符得不同所用得手势也就不 同,不同得手势再辅以不同得空间位置,可使学 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得联想,将学生觉 得难捉摸得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周刊112课堂聚集|教法实践摘 要: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

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小学音乐教育;运用一、柯尔文手势简介柯达伊是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do 的位置大致和re、mi、fa、sol、la、ti、do′各音级位置do′的位置大致越过头顶。

柯尔文手势,二、柯尔文手势使用的意义1.通过手势,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现代教育大多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在教学过程中,2.通过手势,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音乐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而在使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以为是在做游戏,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使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小学生一般都比较好动,喜欢做游戏,音乐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柯尔文手势对他们进行音乐教学,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

3.通过手势,进行二声部的训练众所周知,音乐教学中最为困难的内容之一就是二声部的训练。

在进行二声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跑音或者唱音不准等现象。

而柯尔文手势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进行二声部训练时,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不同的手势对不同的高音以及音准进行训练,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倾听。

这样通过对一个音、一个小节以及一句歌词的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演唱能力。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摘要:以“柯尔文手势”为核心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该手势借助7种不同的手势,位于身体不同的部位,指代高低不同的音阶,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小学生来说,其化抽象为具体,以位置指代唱名的方法,能够让小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柯尔文手势的产生以及柯达伊将该手势引入并发扬到其启蒙音乐教学当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以实际案例来印证柯尔文手势的科学性,最后就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与要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柯达伊教学法;小学音乐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lvin gestureof primary music teachingAbstract: The Kodak eMusic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the core of "colvin gestur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usic of primary school. This gesture with the aid of seven different gestures, locat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to refer to different scal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out the basis of music, its abstract to concrete, and in the position to refer to roll call way, can let the pupil's interest in music learning. To Tyler colvin gestures and kodak, introducing the gesture to the enlightenment of music teach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historical ev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actual case to confirm Tyler colvin gesture is scientific, finally summarized the core and key points of music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and induction.Key words: colvin gesture; Kodak teaching method; Primary school music目录一、绪论 (1)(一)柯尔文简介 (1)(二)柯尔文的影响 (1)二、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及要点 (1)(一)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 (1)(二)小学音乐的教学要点 (2)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2)2.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引导学生对音调的把握 (2)4.引导学生掌握节奏 (3)5.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三、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3)(一)柯尔文手势详解 (3)(二)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 (4)1.直观掌握柯尔文手势 (4)2.音乐节奏练习 (5)3.基于手势视唱简单旋律 (5)4.进行音乐记忆训练 (6)5.积极的心理暗示 (6)6.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7)四、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一、绪论(一)柯尔文简介约翰·柯尔文(John Curwen,1816-1880),英国著名音乐家。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上《1柯尔文手势》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上《1柯尔文手势》PPT课件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基本作用
“柯尔文手势”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 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 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教师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够运用恰当的手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起学 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
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 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 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 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 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 予以视觉化,形象。
尝试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 学唱简单的音阶;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 觉地减弱了,并且音准的准确性就大大的提高 了。
柯 尔 文 手 势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

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与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方式。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运用柯尔文手势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巧用柯尔文手势,让音乐课堂“动”起来柯尔文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平时的音阶训练中,唱“do”时,双手握拳将手的位置放于腹部平行;“re、mi、fa、sol、la、ti、do”各音的位置将逐渐升高,唱到高音do′的位置高举头顶,听着琴声由头顶依次逐渐下行。

这样形象、直观的柯尔文手势相对不同高度的音高与音乐语言来与学生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而且在愉快的氛围中,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二、运用柯尔文手势,建立音高概念小学阶段是音乐学习的黄金阶段,也是解决孩子们音准、节奏的关键时期。

柯尔文手势的动作是利用从腰部、腹部到头顶这样一个跨度,将音高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直观化。

比如,在学唱歌曲《梦之船》一课,由于旋律八度大跳、音区的频繁变换,这样使孩子们很难找准音高,此时运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通过手势辅助学唱歌谱,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歌曲旋律线条的走向,更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八度之间的高低跨度。

在我们常规的音乐课堂中我们应当智慧地选择柯尔文手势,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唱歌曲。

三、巧用柯尔文手势,优化合唱教学合唱教学是小学歌唱教学中的难点,在合唱训练中音程的训练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手势表示音高的距离,帮助学生借助视觉感受音程的大小、唱准歌曲。

又如,二年级《大钟和小钟》一课,一开始我就分声部让学生根据我的手势把大钟那种坚定有力和小钟那种跳跃的感觉唱出来,通过反复多变的练习学生内心就会有一定的旋律走向,在此基础上,我再让高低声部的学生根据我的手势唱出来,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这样让学生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大大降低了合唱的难度,不断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4-20T10:07:20.656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1月总第438期作者:刘海艳[导读] 音的高低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有些抽象,难以理解。

柯尔文手势将抽象的音高形象化,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音的高低,使学生唱准每个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进而激发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榆林市第十八小学陕西榆林719000柯达伊教学法是国际音乐教学三大体系之一,柯达伊教学法中使用“柯尔文手势”用以帮助小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教师可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

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柯尔文手势,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如何运用的呢?一、借助柯尔文手势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了柯尔文手势的思想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得学生便于理解,学习兴趣也明显增强,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柯尔文手势助力歌唱教学,让抽象的音高形象化,帮助学生唱准音高1.音的高低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有些抽象,难以理解。

柯尔文手势将抽象的音高形象化,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音的高低,使学生唱准每个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进而激发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柯尔文手势大多适用于速度较慢、节奏较为简单的歌曲旋律,对于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歌曲可以只在重要的乐句节点或骨干音处运用。

3.以柯尔文手势贯穿“一领众和”的学习歌唱方式。

在音乐歌唱教学课堂上,除初次识谱时老师对学生的音准进行引导外,基本上采取“一领众和”的方式。

所谓“一领众和”,即老师每次点一位不同学生的名字,被点到名字的学生需要独立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歌唱,随后全体同学模仿歌唱。

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让教师客观了解各个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柯尔文手势_课件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柯尔文手势_课件1


柯尔文手势
柯尔文手势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 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 翰·柯尔文(John Curwen, 1816–1880)首 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手势借助 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 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 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 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柯尔文
手势图
音乐记忆训练

教师还可以利用手势的配合,与学生 做即兴的轮唱练习:教师即兴地慢唱旋律, 并伴随着手势,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模 仿,做二声部轮唱,锻炼音乐记忆。
二声部训练

使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训练。教师用两 只手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调整音准、 训练听觉,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 或者是选择学生二声部歌唱中困难的片断 单独进行练习。练习时不看谱、不使用钢 琴,只是按照教师的手势歌唱。

二年级音乐《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

二年级音乐《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

二年级音乐《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知识课)一、作品分析通过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各种声音,如大钟与碰铃、大鼓与小鼓、老人与年轻人、动物的叫声以及其他各种乐器声音的对比,使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翰·柯尔文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

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培养学生听辨声音高低和音色的特点。

2. 能够准确运用柯尔文手势认识七个音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基本分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记忆柯尔文手势,认识七个音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由教师启发通过两位同学的身高对比,让学生懂得我们这里的高低比较是用眼睛,通过观察来完成的。

2.教师讲解:其实声音也有高、低之分,我们可以用耳朵通过听辨,分辨出声音的高低。

(二)音乐小活动1. 初步感受音的高低(1)教师分别播放牛和羊、老虎和猫的声音。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比较它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2)请学生分别模仿这两组声音。

(3)请学生试着列举出几组动物声音高低对比的例子,并模仿出来。

2. 在乐器的音响中感受音的高低教师语:动物的叫声有高低,我们音乐王国中乐器的声音也有高低之分。

例如:(1)大号和小号教师要求:学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2)大提琴和小提琴教师要求:学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3. 建立音的高低概念(1)教师分别用钢琴弹奏高音区、低音区各一个音。

教师聆听要求: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2)教师总结:我们把听起来比较尖细、轻巧的音叫做高音。

听起来比较粗重的音叫做低音。

(三)认识柯尔文手势(1)分步认识柯尔文手势教师语言:请你看这个手势,这个手势代表着do这个音,依次介绍。

论柯达伊教育体系中科尔文手势在教学中的应用

论柯达伊教育体系中科尔文手势在教学中的应用

论柯达伊教育体系中科尔文手势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刘娇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6期摘要:柯达伊教学法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高标准的艺术、审美要求,成为当代最具影响的音乐教学体系之一。

其探讨了一系列音乐教育观念和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是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

将柯达伊手势教学法融入教学实践中,能使抽象化的音高具体化、形象化,遇到的音准难题迎刃而解,更有助于演唱者理解和吸收演唱技巧、经验,使演唱者方便明了。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科尔文手势;科尔文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在音乐课上,孩子们根据手势视唱单音,根据有节奏的手势进行视唱。

在手势游戏中,孩子们们边做手势边唱音高,这样孩子们不但很快的记住了音高,而且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既完成了课堂教学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用于识谱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

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学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学唱简单的音阶;新歌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识谱,这样边唱边动学生们很感兴趣,于是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地减弱了,并且音准的准确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二、用于二声部使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训练。

每一位教中、高年级的音乐老师都会知道,在教唱有二声部歌曲的时候,二声部的演唱是最困难的。

学生们常出现音不准,随其他声部跑音的现象。

柯达伊手势把这个“难题”也解决了。

在学习二声部歌曲之前用两只手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调整音准、训练听觉,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

一个音、一个小节、一个乐句,就这样慢慢练习,当学生完整演唱二声部的时候,他们自己都觉得有进步了。

谈科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谈科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谈科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严安莲【摘要】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

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与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方式。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运用柯尔文手势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巧用柯尔文手势,让音乐课堂“动”起来柯尔文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平时的音阶训练中,唱“do”时,双手握拳将手的位置放于腹部平行;"re、mi、a、so、la、do"各音的位置将逐渐升高,唱到高音do′的位置高举头顶,听着琴声由头顶依次逐渐下行。

这样形象、直观的柯尔文手势相对不同高度的音高与音乐语言来与学生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而且在愉快的氛围中,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二、柯尔文手势在音准教学中的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准的训练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教学法是运用各种手势在身体前方的不同高度,表示音阶中各音的高低。

在小学音乐音准教学中,教师运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各音的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正确掌握音准。

例如小字一组do的位置大致和腰腹部平行,之后的remi、fa、sollati、do’各音级手势位置依次升高,小字二组do的位置大致越过头顶。

这种找音高的方法对学生掌握音准甚是有用,尤其是在合唱教学中,两只手同时表示不同的声部效果较好。

柯尔文手势教学法能够很好的把音高的倾向以及特性形象地表示出来。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柯尔文手势法的运用可以体现在多方面。

(一)柯尔文手势在音阶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柯尔文手势在空间表示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帮助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和识别音阶关系非常有益。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刚接触音乐课,音乐基础比较差,识谱能力较弱,对音阶的掌握程度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870年优翰·柯尔文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

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教学方法
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

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学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学唱简单的音阶;新歌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识谱,这样边唱边动学生们很感兴趣,于是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地减弱了,并且音准的准确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内心听觉训练
教师不出声歌唱,仅仅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短小的乐汇片段,要求学生唱出它们的音高,做内心听觉的训练。

例如,老师用手势做出:s l s m,l dˊl m,m dˊs l让学生边看边记但是不准唱出声音,当老师每做完一组之后,再让学生唱出这一片段,练习时教师可以哼唱出各片段第一个音的音高,然后让学生边看老师手势边唱,或自己做手势唱,如果学生音准教好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唱。

长期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培养学生的音准。

音乐记忆训练
教师还可以利用手势的配合,与学生做即兴的卡农(轮唱)练习:教师即兴地慢唱旋律,并伴随着手势,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模仿,做二声部卡农,锻炼音乐记忆。

二声部训练
使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训练。

教师用两只手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调整音准、训练听觉,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

或者是选择学生二声部歌唱中困难的片断单独进行练习。

练习时不看谱、不使用钢琴,只是按照教师的手势歌唱。

音阶调式转换训练
利用手势辅助,做同主音的音阶调式转换,这是熟悉音阶调式、在首调唱名中进行转调练习的很好方法。

柯尔文手势是具有线谱音位和简谱形象的“图谱”,是“具有音高的指挥动作”,是“音乐的体操、不花钱的乐器”,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和学都变得具体基本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