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银河中学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科学探究学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 科学探究 知识网络
一:
2H 2O 2MnO 2═══2H 2O+O 2↑(固液不需加热型)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固固加热型)
O 2 收集方法
二: CO 2
原理 H 2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方法
原理及装置 气 体 的 制 取基 本 实 验 技 能安全常识 简单仪器的使用 加热类(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烧杯等) 计量类(托盘天平、量筒) 取存类(钥匙、镊子、胶头滴管、试剂瓶、集气瓶) 夹持类(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 其他(漏斗、水槽) 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和仪器的洗涤等
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和气体的收集等
给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和溶液的配置等
易燃易爆物、浓酸、浓碱的放置和使用以及浓硫酸的稀释 闻药品气味的方法和剩余药品的处理 玻璃仪器的加热、液体的蒸发及物质燃烧等 量筒量取液体及托盘天平称量物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配制溶液
基本操作 误差分析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Zn+2HCl==== ZnCl 2+ H 2↑ Zn+H 2SO 4==== ZnSO 4+ H 2↑
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向下排空气法
气体
三:溶液
碳酸盐——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过滤
结晶
四:
洗气——适用于气体混合物
沉淀法、气体转化法及金属置换法
设计
五:
评价
沙场练兵
1.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2.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A. 要粗略地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 要制取少量的NaOH溶液:将KOH和NaNO3溶液混合后过滤
C. 判断稀盐酸和NaOH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测定该溶液的pH
D. 要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先加适量Ca(OH)2溶液,再加过量稀盐酸
3.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氢气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甲烷
4.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检验与鉴别
O2——带火星的木条
CO2——澄清石灰水
H2——点燃
设计与评价
分离与提纯
实验原理的确定
仪器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实验步骤的安排
蒸发结晶
冷却结晶
反应装置和操作原理等的分析
现象、结论和误差等的分析
装置、操作等的完善和改进
测pH值
酸碱指示剂等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5.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A.1.8g铝粉和1.8g 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 锌粉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6.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7.右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2℃时,b的溶解度比a的溶解度大
C.在t1℃时,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在t2℃时,将20 g a物质加到100 g水中,得到是饱和溶
液
8.已部分变质的Ca(OH)2固体试样10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2.2g CO2,则该固体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
A . 30 %
B . 40 %
C . 50 %
D . 60 %
9.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
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10.在CuSO4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
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是________(填名称),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氢气,进行氢气在氯气(Cl2)中燃烧的实验。纯净的氢气可以在黄绿色的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该装置制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长颈漏斗插入以下的原因是。
⑵在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 ______ ,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⑶根据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谈谈你对燃烧的新认识:。
⑷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
12.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如果该实验选择图㈠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药品为(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㈡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端通入。
(3)图㈢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 。
(4)为验证图㈢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㈣装置进行证明,则图㈣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5)称取5.0 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㈢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 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