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TP synthaseing(ATP合酶):又称复合体V,由F0和F1的部分组成,F0是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中的质子通道,F1可催化ADP磷酸化为ATP
氨基酸代谢库(AA metabolic pool):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
氮平衡试验 (nitrogen balance):测定摄入食物中的含氮量和粪尿含氮量来研究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种实验
B变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酶聚蛋白与配基结合后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学特性改变的现象
PKU(苯丙酮酸尿症):尿中出现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的疾病
必需氨基酸(EAA):人体内有八种氨基酸不能合成,这种氨基酸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提供
alanine-glucose cycl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丙酮酸和葡萄糖反复在肌和肝之间进行氨的转运的途径
(不)可逆抑制作用 (ir-)reversible inhibition:抑制剂通过非共价键与酶和酶-底物复合物可逆性结合;不可逆抑制作用的抑制剂通过和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须基团以共价键结合,使酶失活。

变构调节 allosteric effect:体内的代谢物与关键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可逆的结合,使酶发生变构,而改变其催化活性,对酶催化活性的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

pasteur effect巴斯德效应: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糖酵解)的现象。

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半保留复制(semi conservation replication):在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分解成两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子细胞中的DNA。

一股链从亲代完整获得,另一股链则完全重新合成。

两个子细胞DNA的碱基序列与亲代一致
1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在DNA分子双链上,一股链作为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但模板链并非总在同一单链上。

2编码链(有意义链)(coding strand):转录时,DNA双链中不作为转录模板的一条链,该链碱基顺序走行放线费与转录生成的RNA链基本相同,只是DNA链中的T正在RNA链中为U,,故称其编码链。

C蚕豆病: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不能经磷酸戊糖途径得到充足的NADPH,难使谷胱甘肽保持还原状态,此时红细胞易于破裂,发生溶血性黄疸,常因食用蚕豆而诱发,故称蚕豆病。

D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溶液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组proteome: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套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 of protein :理化作用下,空间空间结构破坏,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DNA变性与复性: DNA变性:某些理化因素导致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双链DNA解离成单链。

DNA复性:当变性条件慢慢除去后,两条解离的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构。

多功能酶 multifunctional enzyme:多种不同催化功能存在于多肽链。

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几种不同功能的酶彼此聚合形成多酶复合物。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phosphorylation):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

4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大多数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相间排列而成,若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

胆固醇逆向转运途径(RCT):在HDL协助下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至肝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在氧化呼吸链中,参与氧化还原作用的酶和辅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其中传递氢的酶或辅酶称之为递氢体。

传递电子的酶或辅酶称之为递电子体。

由于氢原子含有电子,故递氢体必然递电子。

Electron transfer chain (电子传递体):一系列电子载体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
ornithine cycle:氮循环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的循环过程
蛋白质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合理调配使用,因所含必需氨基酸可相互补充故可提高其营养价值的作用
端粒酶(telomerase):催化真核生物端粒DNA分子复制的酶。

它由一条RNA分子和数种功能特异的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端粒酶具有RNA模板和逆转录的双重作用
E
F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s)细胞内一类可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促进各功能域
和整个蛋白质正确折叠的保守蛋白质。

可与待折叠蛋白质疏水区结合,防止错误的聚集,使肽链正确折叠。

复制(replication):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
反转录(reverse transonption):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反意义链(template strand):又称模板链,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指引转录生成RNA 的一股单链。

反密码子(anticodon):tRNA反密码环中的三联碱基与mRNA中的某密码子反向互补,故称为反密码子。

翻译(translation):将mRNA分子中4中核苷酸序列编码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方式,解链为蛋白质一级结构中20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G共价修饰 covalent modification: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21KJ/mol的磷酸键
高氨血症: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或尿素合成相关酶遗传性缺陷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升高
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
冈崎片断(fragment):由于解链方向与复制方向不一致,子链的复制须待母链解出足够长度才开始生成引物接着延长。

这种不连续复制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H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作用的核糖核酸,主要作用于核糖核酸,为数不多。

核酸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在DNA复制过程中,杂化双链可在不同DNA单链间形成,可以在RNA单链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单链和RNA单链之间形成。

活性葡萄糖:在葡萄糖合成糖原过程中,鸟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称为活性葡萄糖,在体内作为葡萄糖供Respiratory chain(呼吸链):还原型辅酶所带的氢在线粒体内膜上经一系列由递氢体、递电子体组成的酶系作用,最后氧化生产水并释放出能量
Chemiosmotie hypothesis(化学渗透假说)电子经呼吸链传递释放的能量,驱动质子从线粒体内膜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质子电化学梯度而积蓄能量,当质子顺梯度经ATP合酶F0回流时,F1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
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以多种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阻断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互补DNA):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合成的与mRNA碱基序列互补的DNA链
4核糖体循环(ribosomal cycle)广义核糖体循环指翻译过程的起始、延伸,终止三个阶段。

狭义核糖体循环指转录延伸阶段的进位,成肽,转位。

I
J结构域domain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折叠成为多个结构较紧密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
解链温度 melting temperature, Tm:在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A260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

结合酶congugated enzyme: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的酶。

竞争性抑制作用 competitive inhibition:抑制剂可与底物竞争酶活性中心,从而阻断酶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hormone 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脂肪细胞膜表面受体,激活AC,促进cAMP生成,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酶磷酸化活化、水解甘油三酯
解偶联剂:使氧化与ATP磷酸化的耦联作用解除的化合物
基因(gene):位于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DNA片段,基因分为三类:mDNA、tDNA、rDNA。

就RNA病毒而言,基因也可以是RNA片段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基因通过转录、翻译生成具有生物学功能分子的过程
基因组:某一物种拥有的全部遗传物质,从分子意义上说,指全部的DNA序列
校读:把错配的碱基水解下来,同时补回正确配对的碱基,复制可以继续下去,这种功能叫
8.Splicesome:(剪接体)由snRNA和hnRNA结合,使内含子形成套锁并拉近上下游外显子距离的复合体。

K Km:当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抗体酶 abzyme: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称为抗体酶。

抗脂解激素: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

L: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经氧化反应和一系列外基因转移反应,生成CO2、NADPH、磷酸核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
LDL receptor(LDL受体或apoB,E受体):广泛存在于肝、动脉壁细胞都等全身各组织的细胞膜表面,能特异性识别结合apoE或apoB100的脂蛋白
Creatine phosphate(磷酸肌酸):高能磷酸键的能量储存形式。

ATP充足时,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

当迅速消耗ATP时,磷酸肌酸可将高能磷酸键转给ADP生成ATP
领头链(leading strand):在DNA复制中,解链方向与复制方向一致,因而能沿5’→3’方向连续复制的子链
M模体(Motif or 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由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

酶enzyme: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和核糖核酸。

酶的专一性specificity: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化学键催化一定化学反应并产生一定产物的特性。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使底物稳定结合,并使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

酶的转换数 turnover number:酶被底物饱和的条件下,每个酶分子每秒钟消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分子数。

酶原及酶原激活 zymogen: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或在其发生催化功能前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这种无活性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酶原激活即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salvage pathway):利用体内游离的嘧啶或嘧啶核苷,经过简单反应过程合成嘧啶核苷酸
N methionine cycle(鸟氨酸循环):鸟氨酸与氨、CO2结合生成瓜氨酸,瓜氨酸接受一分子氨而生成精氨酸,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并重新生成鸟氨酸的循环过程
内含子:(intron)隔断基因线性表达,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对真核生物的mRNA 而言,内含子只转录不翻译。

1密码子(codon):mtRNA分子上5’→3’方向,由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这种三联体密码称为
O
P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真核细胞中一个转运在糖酵解过程中传出的电子跨越半通透性的线粒体内膜以进行氧化磷酸化的生物化学体系
P/O比值: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mol氧气所生成ATP的摩尔
de novo synthesis of purine nucleotide(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

Q起始区:存在于DNA上的一段独特碱基序列能够被复制起始因子特异性识别并结合,从而控制复制的起始启动子:(promoter)存在于一个可转录单位,可转录部分上游的一段独特碱基序列,它能够被原核生物的子因子,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特异性识别并结合,从而控制转录起始或为转录起始提供信号。

R Cori循环(乳酸循环):乳酸通过细胞弥散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可被肌肉摄取所构成的循环
S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cycle or citric acid cycle or Krebs cycle)一个由一系列酶促反应构成的循环反应系统。

从草酰乙酸和乙酰CoA合成柠檬酸开始,经4次脱氢、2次脱羧再生成4分子还原当量和2分子CO2与草酰乙酸的循环过程。

三碳途径:摄入的大部分葡萄糖先在肝细胞中分解成丙酮酸、乳酸等三碳化合物,再异生成糖原,合成糖原的途径。

Biological oxidation:生物氧化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组织细胞内进行,又叫组织呼吸、细胞呼吸。

glucogenic and ketogenic amino acid(生糖生酮氨基酸):体内可以转变为糖可以转变为酮的氨基酸
随从链(lagging strand):在DNA复制中,接连方向与复制方向不一致,不能沿5’→3’方向连续复制的子链
7.SnRNP小分子核糖核蛋白:是由snRNA和数种功能特异的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参与hnRNA 中内含子的剪接,从而促进mRNA的成熟。

T肽单元(peptide unit),]肽键中的4个原子及相邻的2个α-C原子重复形成的长链结构。

同工酶 isoenzyme: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糖酵解及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 or glycolytic pathway):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即糖酵解途径,第二阶段是由丙酮酸还原成乳酸,均在胞质中进行。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糖异生(glyconeogenesis):从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的合成,由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为糖原的分解。

酮体 (ketone bodies):脂酸在肝细胞分解氧化时产生的特有的中间代谢物,包括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
U
V
W外显子(exon):在断裂基因和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力称为RNA的核酸序列,对真核生物mRNA而言,外显子既转录又翻译。

X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力。

血糖:肠道吸收,肝糖原分解或肝内糖异生生成的葡萄糖释入血液而形成。

血脂:血液所含的脂类。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位于新生的分泌型蛋白质部分膜结合蛋白质,溶酶体蛋白质N末端的一段富含疏水性氨基酸的肽段,它能够被信号肽识别颗粒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参与新生多肽链跨内质网膜的转运,信号肽在内质网腔中被信号肽酶切除
3信号肽识别颗粒(SRP,signal peptide recognition particle):由六个多肽亚基和1分子7SKNA构成的复合体,它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新生含肽链的N末端信号肽,参与新生多肽链跨内质网转运。

Y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的耦联过程
One carbon unit(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遗传信息(genetic mformation):存在于核酸一级结构中的抽象化学信息,具体表现为碱基的排列顺序引发体(primosome):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起始复制区域的复合结构
引物(primer):由引物酶催化合成,是DNA生物合成所必须的短链RNA可提供3’-OH末端
Z增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 :在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

脂肪动员(fat mobilization):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脂,被酯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通过血液运输至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

Apolipoprotein(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中心法则(the central clogma):遗传信息从DNA向RNA再向蛋白质的传递。

随着研究,完整的中心法则还包括DNA复制、RNA复制、及RNA逆转录生成DNA
TF:(转录因子 transcription factor):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并结合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从而帮助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参与转录起始前复合物形成的一类蛋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