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中含情,情由境生——浅析皎然诗歌的意境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中含情,情由境生

——浅析皎然诗歌的意境论

摘要:中国诗歌意境理论发轫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魏晋六朝时期,而兴盛于唐代。在中唐时期,诗论内容丰富多彩,这一时期的皎然对诗歌的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对后世的诗人诗歌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皎然诗歌意境理论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作为中唐时期代表人物的杰出地位。关键词:皎然意境论探析影响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皎然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僧和文学理论家,将佛学里的一些概念引入诗学理论范畴,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学理论的内容和范围。他在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方面贡献很大,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和诗学创作有很大的启发。

一、皎然的特殊身份与他的诗歌意境理论总括

(一)对皎然的认识

说他身份特殊,是因为他是一位禅僧,他重佛,所作的诗歌受到禅意影响甚大,但他又不囿于佛道。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人(今浙江长兴),据《高僧传》称皎然是“康乐候十世孙”,即谢灵运的后裔,还说他“幼负异才,性与道合”,不以名利为重,他早年学儒,后来改学道,中年后入佛教,这使他思维开阔,在诗学的阐述中不仅有佛家的思想,还有儒道思想的融合。他的诗文俊秀,在诗歌创造上深有造诣,在诗歌史上地位颇高。

皎然的一生横跨安史之乱,他的文学创作主要在安史之乱之后,当时的江南因为远离战乱中心,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平静,这决定了江南诗人的创作较少涉及动乱的现实而侧重于山水情趣,在诗学思想上也侧重于对诗歌内部艺术特质的探讨,皎然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二)皎然诗歌意境理论总括

意境是诗歌创作的一个核心,对意境的了解就成为一个关键因素,何为“境”就显得特别重要,引用梁启超的话:“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造之境为真实。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荡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同样,景物何得而高,何得而逸? 高、逸皆在心也,心缘景物而发,方为“境”。这样说“境”本身便是主客观的融合,不过有时它偏指客观。所以说这里的“境”,指意境。

皎然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意境观、“取境”的诗歌意境创造方法和“采奇于象外”的意境审美特征,大大发展了唐朝的意境论。

二、皎然对“境”的独到理解

皎然论诗重视“意境”,这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境”是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佛学原有自己的境界说。佛学境界说大致以心为境,以“心之所游履攀缘者”为境,故以心感物便叫做“以镜照境”。皎然从佛经中拈出一个“境”字,写入诗歌中,创造一种诗境与禅境合一的诗歌美学理论。

“境”是一个既抽象又具象的概念,说他抽象是因为他可以指的是作者抑或读者心中所想所造之境,对外人来说是无法用肉眼能看得到的,是一个理想之境;具象是说这个“境”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比如幽静的森林、奔腾的河流、夕阳照耀下的一缕炊烟等等,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诗歌创作通过将抽象的和具象的景物融合起来表达某种感情,于是就有了情与景、情与理的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创造出景物有限而情意无限的境界。

皎然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对“境”的理解不同于常人,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诗议》中,皎然阐释了他对于“境”的理解:“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像,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此外,皎然还对“境”做出了具体的划分与阐释,一是“禅境”,也就是能够体现佛理禅趣的事物,多为自然景物。二是“物境”,也叫“外境”,是以心外之物,特别是以自然景物为境,如以风、烟、云、石等物为境。三是“心境”,也叫“内境”,以“意象”为境。这是一种审美意象,也是审美心境。四是“意境”,这是物境与心境的审美统一。

皎然在“辩体有一十九字”中解释“情”字云“缘境不尽曰情”,指出诗歌是通过描绘境来抒发思想感情的,他所说的境,既要求外观“气象氤氲”,又要求内涵“意度盘礡”,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和构思而产生的。

三、皎然意境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意境论的主要内容

皎然在其《诗式》谈到了意境论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诗情缘境发”的意境观、“取境”的诗歌意境创造方法和“采奇于象外”的意境审美特征,并对其做出了具体的解释。

皎然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一诗中说:“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强调诗中情的表达缘于诗境,情由境生;“采奇于象外”即指诗歌意境的特点在于整体意象背后所表现出来的情味,诗的整体意境虽为诗中具体形象所构成,但它却在具体形象之外;“取镜”就是意境的创造,皎然继承王昌龄的主张,很重视意境的创造,认为这是决定诗歌艺术水平高下的关键。在“辩体有一十九字”说:“夫诗人之锐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1】这便阐明了取境是诗歌的全局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境之偏高偏逸,影响所及是整个作品举体所呈现的艺术风格的迥异,艺术水平的高低。因而诗思初发,便要取境,取境不仅到现实生活中去取,也要到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取,诗境的创造虽然是人为的,却要有真率自然、天生化成之妙感。在《诗式》总序中,皎然还提出“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表。”

(二)皎然意境论的主要特点

中唐时期,诗歌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内容丰富多彩,主旨鲜明,论述简明而有系统,是唐代诗论最发达、成就最突出的一个阶段,皎然《诗式》中的意境论因内容详实、特点突出而成为一大代表。

1、以禅喻诗

作品能反映出作者的创作精神与特质,人生的经历也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在作品当中,这在皎然身上有明显的体现。皎然早年学儒,后来改学道,中年后入佛教,他虽为一名禅僧,但他“栖禅不废诗”,能以禅而兼容儒、道,重视对儒道

佛三家思想的兼容并包,所以他的诗歌中处处透出浓浓的禅意,显得空灵,在他的诗歌中,“风、烟、云、石、寺”等充斥其间。

诗歌意境理论经历了先秦两汉的发轫期、魏晋六朝的酝酿期而至唐代的兴盛期,可以说它的产生和形成受到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交错影响,至皎然则将这三家思想融会论诗,直接催生了意境观的成熟和深化。

王昌龄的《诗格》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三境”说: 物境、情境、意境。皎然提到了取境,这些意境论,基本上只藉用到佛教思想“心”、“境”之关照方法与名相语言,皎然在继承王昌龄论境的基础上,吸收佛教的认识论,以禅之心境来品评诗歌创作,完成了佛教境界说到艺术境界说的转变。

皎然在品评诗作时自觉地将禅境融入了诗境,皎然认为只有把禅境和诗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达到了意静神王的创作境界,也才能实现妙用无体的极致追求。他主张以诗境来表现所领悟的禅境,《诗式》卷一:“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穴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谓淼淼望水,沓沓看山,乃谓意中之远。”【2】都是用禅境来表现诗境。

2、以比兴论诗

自古以来,人们都注重诗的教化作用,“诗教”成为一个普遍的认识,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强调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的这种教化作用决定了诗的温柔敦厚的特点,这在儒家思想中的体现就是中庸之道,因此,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要求诗歌创作必须遵守“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皎然虽然作为一名禅僧,但他早年曾经学过儒家之道,其思想也自然而然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使他在论诗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诗教”,比兴就自然地成为他论诗的一大特点。

3、以意象论诗

意象作为意境理论的基础,最初它是属于哲学领域的范畴,后来经过后人的不断推进、演变,才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老子》四十一章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盛唐时期殷璠提出了“兴象论”,即自然景物和诗人由此触发的感受所构成的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唐代的禅学自弘忍之后分为南北两派,皎然受到南宗禅的影响甚大,而南宗禅受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又是佛教思想与道教思想的融合,皎然学道与学佛的经历也让他更加容易受到影响,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