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在大理市永安江水环境综合工程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治理在大理市永安江水环境综合工程的应用

生态治理在大理市永安江水环境综合工程的应用

【摘要】结合大理市永安江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实际,详细介

绍了该工程建设中的河道生态治理应用措施,为同类河道治理的设

计与施工提供示范与参考。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永安江河道全长18.35km,径流面积110.25km2,流经大理市境

内6.5km,属弥苴河水系,北起下山口,自北向南贯通,经东湖区后至上关镇北马登入海。永安江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位于马甲邑、青索、马厂村民委员会辖区,排灌溉面积2200亩。河道两边与农田相连,

河堤被当地的农民开荒占用,进入雨季两边的农田经常被洪水淹没,防洪能力较低,河道的污染物较多,生产生活污水乱排乱放。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解决河道的行洪安全

永安江大理市段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理,河堤水毁严重,局部地

段河堤较低,洪水季节经常淹没两边的农田,给当地农民造成粮食

减产,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永安江青索村至入海口段还承担着

对弥苴河的分洪作用,经过治理可分流弥苴河的部分洪水,对下游

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很大的作用。

2.2改善河道水质

永安江是洱海的主要入湖河道之一,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的

5.2%。近年来由于永安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质已下降到V类,

远远达不到Ⅱ类水体功能要求,给洱海带入了大量污染物质,特别

是氮、磷污染,加剧了洱海富营养化进程,通过综合治理工程的实

施,有效改善河流水体质量,恢复永安江水体的水质功能,净化进

入洱海的污染负荷。

2.3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永安江流域是上关镇的畜禽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作为重要的支

柱产业之一,流域内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会对流域及洱海带来

较大的环境污染,威胁洱海水质安全。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通过

控制村落污染源,对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净化河道水质,绿

化美化河岸河堤,从而使由于流域人口增加、畜禽养殖业发展带来

的污染提供有效的污染控制防线,对于促进流域养殖的健康发展,

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大理市永安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范围为从大理市与洱源县交界

处开始至大丽路桥头段,治理河道总长4925m,河堤路4925m,疏浚

河道4136m,拦污闸一座,生态示范段200m,截污沟5657m,种植

柳树150颗,种植白杨树150颗,种植草坪450m2,种植芦苇

450m2,生态砼空心砖1000m2。

4 河道治理的生态模式

4.1 上游河段治理(桩号0+000至4+725)

4.1.1岸坡治理

永安江治理段河道按照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流量为28.1m3/s,河道底坡为1/3000,流速v=1.007m/s,为典型的淤积河道,为了体现河道的自然属性,对该河段进行河道疏浚,随弯就势,原河道超出设计宽度的不进行束窄,主要对原河堤进行修整清削,河堤迎水面坡比为1:1.5,背水面坡比为1:1,河堤高为3.1m(原河堤平均为2.6m),河底宽度为10m,洪水位为2.5m,取粗糙系数n为 0.03。经过削坡治理,保持了原河堤的自然属性,体现了生态河道理念,使河段与周边环境协调,河道满足行洪过流量的要求。 4.1.2河堤治理

河堤进过多年的雨水侵蚀及人为的破坏,岸堤出现严重的高低状况,两岸堤全都需要加高填筑0.21―1.7m不等。设计河堤宽度控制在4-6m,在河堤修整填筑清削过程中,平面轴线根据实际情况作局部调整,但确保基本顺着原河床轴线进行修整清削填平。为了使河道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在两岸河堤内侧种植了垂柳,使河道在

满足防洪度汛的条件下进行河堤的修整填筑,确保原生态植被的尽

快再生与恢复,做到水清、岸绿,实现河道水系生态化。

4.1.3河堤背水面坡脚截污沟治理

为了改善永安江水环境,控制水体持续恶化,减少对河道内水

质的污染,在外堤脚修建了600mm×800mm的C15砼截污沟,整条截

污沟贯通,起到收集治理河段区域农业灌溉产生的废水和生活废水,消减进入永安江的污染负荷作用。截污沟不仅起到截取污水作用,

还是两边农田的灌排沟,更对保护河堤起到关键作用,界定了河堤

的界线,制止了两岸农田对河堤的侵蚀。

4.1.4河床的底泥疏浚治理

永安江河道经过多年的运行,由于河床坡降较缓,加上局部河

堤的坍塌,使的河道淤积严重,抬高了河床,流速减慢,影响了河

道行洪,并使河道两岸农田的排水困难,造成农田减产。根据河道

设计河底高程,该河段平均清淤深度为800mm,清淤方式,采用长

臂挖机,在河堤上沿着从下游往上游疏挖,挖出的淤泥暂时堆放在

河堤上,待水分基本晾干后,利用货车运至附近的苗木基地。通过

底泥疏浚将河道内营养物直接从河道取出,解决了内源污染(磷污染),疏浚出的污泥进行浓缩,运至农田作为肥料。

4.1.5拦污治理

为了保持河道的整洁,降低对水体的污染,在桩号4+653至

4+683处修建一座拦污闸,主拦污闸设两个闸口,闸口尺寸宽

3600mm,高4000mm,栅体尺寸宽3600mm,高3600mm,栅体为Q235滑

轮启闭,拦污闸右侧设旁通,旁通进口宽度5000mm,出口分设两个

拦污栅,栅体尺寸宽3000mm,高3600mm。河道上游的漂浮物经过拦

污闸的拦截,避免了对下游河道的污染,阻止了进入洱海的污染源,捞出的漂浮物集中堆积于在河堤上修建的堆污池内,通过垃圾清运车,拉到垃圾厂处理。

4.2示范段的治理(桩号4+725至4+925)

4.2.1左岸治理

左岸采取梯级护岸式治理。梯级分成5级,各级的宽度均为

1200mm,高度为600mm。第一级阶梯的支护主要采取竖向栽杂木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