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课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题
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 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路程(千米)
80
第一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第二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5 200
80∶2 200∶5
80∶2=40 200∶5=40
比值相等
202X
比例的意义和 基本性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 你的观点
01 复习1
02 什么叫做比?
03
什么叫做比值? ○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
复习2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 12 ÷ 16 = 0.75
∶ =÷ =
4.5∶2.7 = 4.5÷ 2.7= 10∶6 = 10÷ 6=
(例)6∶9 和 9∶12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因为: 6 ∶ 9 =
因为: 6 × 12 = 72
9∶12 =
9 × 9 = 81
≠ 所以: 6∶9 和 9∶12
不能组成比例.
72 ≠ 81 所以: 6∶9 和 9∶12
不能组成比例.
1.4∶2 和 7∶10
∶
和∶
0.75:0.1 和 7.5:1
验证: 6:10=9:15
∶
= 6 ∶4
外项积是: 80 × 5 = 400 内项积是: 2 × 200=400
2 × 200= 80 × 5
=
2 × 200= 80 × 5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知识点归纳(五四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知识点归纳(五四制)第六章比例一、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二、内外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三、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四、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五、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课件
3:8 = 15:40 3:15 = 8:40 • :8 = 15:3 40:15 = 8:3
:8 3 = 40:15 8:40 = 3:15 15:3 = 40:8 15:40 = 8:3
(2)2.5×0.4 = 0.5 ×2
第三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在括号(kuòhào)里填上适当的数:
5
()
1、 ( ) = 8
2 ∶3 = 4 ∶6
6 ∶4 = 3 ∶2
2 ∶4 = 3 ∶6
6 ∶3 = 4 ∶2
4 ∶2 = 6 ∶3
3 ∶6 = 2 ∶4
4 ∶6 = 2 ∶3
3 ∶2 = 6 ∶4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判断下列(xiàliè)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
⑴ 6 :12 和 4 8:
()
⑵ 24:8 和 0.6:2
2
40cm
第六页,共三十九页。
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fāxiàn)了什么?
= 2.4︰1.6
60︰40
或
= 2 . 4
60
1 .6
40
表示两个(liǎnɡ ɡè)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 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第七页,共三十九页。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bǐlì), 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 比例中的任何(rènhé)三项,就可以求 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bǐlì)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例1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m。北京的“世界(shìjiè)
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
=
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1
20 :5 = 1 :4
2
0.6 :0.2 = :
3
: = 6 : 4
4
√
5
√
6பைடு நூலகம்
×
7
×
04
×
03
有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如果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那么这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 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的整数比。( )
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4、5、12和15。 2、4 、5和10。
02
五、总结与归纳
课堂作业:
1
课本P36 2、5
2
家庭作业:
3
《配套练习册》P22—P24
4
同学们再见!
√
明辨是非
身高4.8米,影长2.4米
树高18米,影长9米
大自然中的比例
星期天,天气晴朗。六年级的张红很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是多少米,就拿了一根竹竿和一把卷尺来到学校,她想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旗杆的高度,你觉得,她能计算出来吗?
12
ⅹ : 4 = 3 : 1
旗杆高度 旗杆影长 竹竿高度 竹竿影长
2. 6 :3 = 8 :5
3. 0.2 :2.5 = 4 :50
1. 2 :3 = :
1
2
1
3
4. 1.2 :0.6 = 10 :5
√
√
×
×
四、反馈与巩固
(对)
(错)
(对)
1、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100
2
200
4
=
⑶
⑴ 3 : 5 = 9 : 15
六年级数学比例重点知识汇总
六年级数学比例重点知识汇总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比例重点知识汇总,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六年级数学比例重点知识汇总(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3、比和比例的区别(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一、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比的应用通过比可以应用一些问题。
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的性质在一个比例中,组成比例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在一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这个求未知项的过程,叫做解比例。
三、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成反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一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二是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
比的意义:两个量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我们通常称之为“比”。
定义:在两个量的比中,我们把数量放在前面,单位“1”放在后面,我们称之为前项,后项。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或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数或分母,比值相当于商或分数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外两项叫做内项,中间两项叫做外项。
如果中间的两项是两个相同的数,这样的比例叫做对称比例。
比例尺的意义: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我们把比例尺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两种。
缩小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公式计算即可;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课件
课件名
做一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cm 1.5cm
2、用图中的4个 数据可以组成多少 个比例?
2cm 4cm
3∶1.5 = 4∶2 3∶4 = 1.5∶2
1.5∶3 = 2∶4 4∶3 = 2∶1.5
课件名
2.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1.6 60 ︰ 40
1∶ 1
36
和
1 ∶1
24
1.2∶ 3
4和54∶5课件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判。
(1)比例是由任意两个比组成的。 ( )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 积的差是0。 ( )
(3)比例式中有四个外项,四个内项。( )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比值。 3、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 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课件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长5m,宽10 m 3
长2.4m,宽1.6m 长60cm,宽40cm
课件名
尝试计算,展开讨论
操场上的国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 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 本性质
= 2.4
60
1.6
40
交叉相乘
2.4×40=96 1.6×60=96
课件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 可以组成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比和比例》第二节《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比例的意义: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掌握比例的组成部分,即比例有四个项,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探究并掌握比例的三个基本性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比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c.通过例题演示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对于比例与比的难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区分:
a.解释比的概念,强调比只是两个数的比较,没有等于号。
b.演示比例的形成过程,说明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构成的。
c.通过对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让学生区分比和比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例的四个项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比例的内外项关系和积的性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商店打折、食谱调整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尺子和绳子按照比例绘制图形,这个操作将演示比例的基本原理。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一、比例的意义。
1. 定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2∶3 = 4∶6,这里2∶3和4∶6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3),所以它们可以组成比例。
2.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a:b = c:d(b、d≠0)中,a和d是外项,b和c是内项。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1. 性质内容。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即如果a:b = c:d(b、d≠0),那么ad = bc。
例如在比例3∶4 = 6∶8中,3×8 = 4×6 = 24。
2. 解比例。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解比例x:2 = 3: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4x = 2×3,即4x = 6,解得x=(6)/(4)=(3)/(2)。
三、正比例。
1. 正比例的意义。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例如: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 正比例关系的表达式。
- 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k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y = kx表示。
例如:当y = 3x时,y和x成正比例关系,k = 3。
3. 正比例图象。
- 正比例关系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例如,当y = 2x时,我们可以通过列表(如x = 0时,y = 0;x = 1时,y = 2;x = 2时,y = 4等)、描点、连线得到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四、反比例。
1. 反比例的意义。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3.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讲解新课: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归纳总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剩余章节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继续编写。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直观理解。
2. 通过数学游戏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比例实例和关键概念。
2. 实物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比例关系。
3. 练习题纸张或电子文档,用于学生练习。
4. 分组学习材料,如小卡片或计算器,用于小组活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理解度评估:通过练习题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比例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生活中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作文30O字
生活中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作文30O字《生活中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篇一在生活中,比例这个概念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悄悄地打开了许多奥秘的大门。
咱先说说比例的意义吧,比例呢,简单来说,就像是一种比较关系的精确表达。
比如说,咱做蛋糕的时候,面粉和糖的比例那可太重要了。
如果面粉和糖的比例失调,那这蛋糕啊,可能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就好比是一场交响乐,每个乐器的声音比例要是不对,那整个曲子就乱套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自己尝试做蛋糕,看着网上的教程,说是面粉和糖的比例大概是3:1。
我当时就想啊,这比例能有那么重要吗?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多放了点糖,心想着甜一点肯定更好吃。
结果呢,烤出来的蛋糕甜得发腻,而且因为糖放多了,蛋糕的口感也变得怪怪的,一点都不像人家教程里那种松软香甜的样子。
这时候我才明白,这个比例啊,就像是一种无形的规则,你得遵守它。
比例的基本性质呢,就更有意思了。
就像在调配颜料的时候,红色和蓝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紫色。
如果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要是把这个比例关系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颜色的本质还是不变的。
比如说,2份红和3份蓝能调出一种紫色,那4份红和6份蓝调出来的还是那种紫色,只不过颜色的深浅可能会有点变化。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许在一个小团队里,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如果这个团队扩大了,变成了4:6的比例,虽然人数变多了,但男女生之间的那种相对关系还是差不多的。
不过有时候,我也在想,比例这个东西是不是太刻板了呢?比如说在艺术创作里,有些画家可能就故意打破色彩的比例,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就像梵高的画,他画里的色彩比例可能就不符合传统的那种和谐比例,但正是这种独特的比例关系,让他的画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独特的魅力。
但反过来说,如果在建筑设计里,要是不按照比例来,那房子可能就盖歪了,甚至会有安全隐患。
所以说啊,比例这个东西在生活中既像是一个严谨的导师,又像是一个可以被挑战的对手。
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比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便能够理解和灵活运用比例。
比例的意义: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同类型的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比例可以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数量之间的比较,以及抽象的概念之间的相关性。
比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打折、食谱中的分量等等。
比例的基本性质:1.同比例关系:比例中的两个数成比例,表示它们之间有固定的比值关系。
例如,如果两个比例相同,即a:b=c:d,那么a与b的比值等于c与d的比值。
2.交叉乘积相等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这个性质常用于解决比例问题中的未知量。
3.图形的比例:当两个图形之间的边长成比例时,它们的面积也成比例。
例如,如果一个矩形的边长是另一个矩形的两倍,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4:1比例的应用:1.实际问题求解:比例可以应用于各类实际问题中。
例如,如果购买商品时打八折,可以通过比例计算出实际支付的金额。
又如,如果食谱上需要加入一种调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就可以确定所需的数量。
2.图形的相似性:两个图形的相似性可以通过比例来判断。
如果两个图形的边长成比例,那么它们是相似的。
对于相似的图形,我们可以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其其他属性,如周长、面积等。
3.统计与数据分析:比例也可以应用于统计与数据分析中。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比例来描述人口的结构,一些地区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关系。
在学习比例时,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和图形的相似性验证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总结:。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比例的定义比例是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比关系。
如:$\\frac 23$ 是2与3的比,记作2:3或2÷3。
其中,2叫做比例的第一项,3叫做比例的第二项,用a:b表示。
比例的两个量叫做“比”或“项”。
二、比例的意义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意义有以下几点:1.比例是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关系。
在比例中,第一项与第二项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较,比较了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比例之间可以进行等比变化。
即使改变了比的大小,但第一项与第二项的比较关系保持不变。
例如,2:3=4:6。
3.比例可以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比例可以用于描述两个事物的关系,如长度的比例可以用于计算缩小或放大的比例,重量的比例可以用于计算材料的比例等。
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首项与末项乘积等于其他两项的乘积。
即:a:b=c:d,则 $a\\cdotd=b\\cdot c$。
2.如果比例中一个量增加(或减少)k倍,则其余各量也依次增加(或减少)k倍,这时比例仍然成立。
3.如果各比例项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k,则比例仍然成立。
4.如果两个比例相等,则其四个比例项成比例。
即:a:b=c:d,c:d=e:f,则有 $\\frac ab=\\frac cd=\\frac ef$。
四、比例的求解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已知的比例来求解未知量。
比例的求解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1.纵向比例法。
使用纵向比例法时,需将比例中的各项按照相同的单位写在竖列中,然后通过乘法或除法计算出未知量。
例如,已知一条跑道的长度与宽度的比是5:2,且跑道的长度为40米,求跑道的宽度。
解:设跑道的宽度为x米,则由比例的定义可知,$\\frac{40}{x}=5:2$,即$\\frac{40}{x}=\\frac 52$。
将两边同时乘以x,得到$x=\\frac 45\\cdot 40=32$。
故跑道的宽度为32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含答案)人教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是一个等式。
注意:写比例时,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既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读法相同。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a :b =c : d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用字母表示,如果a:b=c:d (b 、d 均不为0),那么ad=bc 。
注意: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后,内项和外项并不改变。
如b a =dc (b 、d 均不为0),a 、d 仍然是外项,c 、d 仍然是内项,这时求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就是把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即ad=bc 。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内项外项方法1: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判定等式两边的比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方法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再看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是否相等。
若相等,则假设成立,能够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三)解比例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是解比例。
解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转化成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相等的形式,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检验: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比例中,看比例是否成立。
知识点一:比例的意义例题1.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的填入()中0.9:1.2和8:651:61和6:5 0.6:0.4和43:41 1.2:43和54:5( )练习1. 12:9的比值是( ),31:41的比值是( ),所以这两个比( )组成比例(填“能”或者不能)。
练习2.(判断) 8:2=4是比例( )例题2.用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练习. 12的因数有( ),用其中的4个因数组成比例是( ):( )=( ):( )知识点二:比例的基本性质例题1:在24:9=8:3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两个量的相对大小。
3.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探讨中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比较价格,引入比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题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为你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设计一些综合应用题,评估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其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软件或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比例相关的游戏和练习。
2.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小研究,探究比例在历史上的应用,如商业、建筑等领域。
3. 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在现代社会中的例子,如广告中的比例、设计中的比例等。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14篇)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1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练习六的练习题。
2、说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
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分两段来进行教学:第一段教学比例的意义,通过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概括比例的意义;第二段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比例中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关系。
这样便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为此,教学时先复习比的基本知识,使知识间发生迁移,再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最后深化新知,为以后学习解比例等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应以知识与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四方面来阐述,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与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下学期)数学:比例的意义及应用
问题1、比的意义和性质是什么?问题2、已知两个数的比和其中的一个数,如何求另一个数?例如:已知两个数的比是4:5,其中一个数是20,另一个较小的数是多少?【知识梳理】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它是判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依据之一。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它的项,分为内项和外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它是判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另一重要依据。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例1 如果两个比的比值和互为倒数,那么a 、b 、c 、d 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怎样的比例?写出比例式?例2 判定、、、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b a d c1012131032经典例题剖析 知识梳理知识重难点题目【举一反三】1、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7与7:740.25:0.75与0.3与0.92、用比例的性质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9与12:2734096543:与:例3、 甲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比乙少几分之几?例4、如果5X=4Y=3Z ,那么X:Y:Z=( )【举一反三】1、如果4A=5B ,那么 A:B=( )。
2、甲数的54等于乙数的76,甲乙两数的比是( )。
3、X:Y=3:4,Y:Z=6:5,X:Y:Z=( )4、甲数的41等于乙数的51,等于丙数的61,甲:乙:丙=( )4372例5、已知三个数12、16、9,如果再添上一个数,使之能与已知三个数组成比例式,这个数应该是多少?【解题技巧指点】1.用求比值的方法组成比例时,注意四个数如何分成两组:一是将较小的两个数分成一组,将较大的两个数分成一组;二是将较小和较大的两组数中的较小的分成一组,较大的分成一组。
如:1,2,4,8。
可以将1、2和4、8分成两组,即1∶2=4∶8或2∶1=8∶4,也可以将1、4和2、8分成两组即1∶4=2∶8或4∶1=8∶2。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比例时,分组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用最小的和最大的组成一组,其余两个组成一组:如3、4、6、8四个数:可以将3、8和4、6组成两组。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精选11篇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精选11篇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师: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这节数学课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播放视频,生观察,并说看到的内容)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兴奋、骄傲、自豪……)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
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
(板书:比例)(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生动手写比、求比值)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比例的意义(生汇报求比值的过程)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小练习,课件出示)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自学比例的名称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打开书34页,自学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一、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数学中,比例通常用冒号表示,例如a:b = c:d,这里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 反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乘积为常数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2. 直接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比值为常数时,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3. 比例的性质:如果a:b = c:d,那么ad = bc。
三、比例的应用1.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
2. 比例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如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等。
四、比例的计算1. 比例的求解: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项。
2. 比例的简化:将比例化为最简形式,即比例的前后项为互质数。
3. 比例的转换:将比例转换为分数形式进行计算。
五、比例的类型1. 直接比例:两个量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2. 反比例:两个量的乘积保持不变。
3. 合比例:多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六、比例的例题解析1. 例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
他们想要平均分配苹果,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解析:首先计算比例5:3,然后根据比例分配苹果。
2. 例题: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
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解析:根据比例3:2,可以计算出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七、比例的拓展1. 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是比例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为百分之几。
2. 利率与比例:利率是本金与利息之间的比例关系。
八、比例的实践1. 实践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比例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例知识。
九、总结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化的知识点总结,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和补充。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详细阐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比例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例的应用。
具体章节为:比例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的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两袋糖果,一袋有40颗,另一袋有20颗。
我提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两袋糖果的比例,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们需要计算两袋糖果的颗数比。
”2. 例题讲解:我写出比例的定义:“比例是两个数或量之间的比较关系,通常表示为a:b或a/b。
”然后我展示一个比例问题: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它1小时可以行驶多远?学生回答:“60公里。
”我接着问:“如果我们想要表示这辆汽车的速度和时间的比例,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写出比例60:1。
”3. 随堂练习:4. 教学难点与重点讲解:我再次强调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图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概念。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出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标注重点内容。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写出比例5:7和15:21的等价比例。
2. 如果一名学生以70米/分的速度跑步,那么他6分钟可以跑多远?答案:1. 5:7和15:21的等价比例分别为6:9和14:21。
2. 如果一名学生以70米/分的速度跑步,那么他6分钟可以跑21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投影出示例1,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一次
3第二次
买练习本的钱数(元)
1.22
买的本数
5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1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
师: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这节数学课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播放视频,生观察,并说看到的内容)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兴奋、骄傲、自豪……)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
2、师板书题目:
(1)4:520:25(2)0.6:0.31.8:0.9
::7.5(4)3:89:27
[评析:开门见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渐进,为新课做好准备。因为这些题目还要用到,所以不惜费时板书——有效的呈现方式]
二、丝丝入扣,深挖比例的意义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4、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板书出示:4:5
前项后项
(2)板书出示:4:5=20:25
内项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
[评析:由练习题中先写比、再写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区别,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称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一气呵成。]5、小结、过渡:
师:问想一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外还可以根据什么去判断?(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是什么样的?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见课件)
四、汇报学习收获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学设计教案三
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小练习,课件出示)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自学比例的名称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打开书34页,自学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生自学名称,汇报,师板书名称)(2)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测
预设:生1、长和宽的比值相等;生2、宽和长的比值相等,
(2)小组验证
每个小组任选两种规格国旗,验证一下每种国旗长和宽之间存在的规律。
(3)展示交流小组验证结果,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得出结论。
预设:每种国旗的长和宽的比都是3:2,他们的比值相等。
每种国旗的宽和长的比是2:3,他们的比值相等。
教师小结:240:160与144:96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式子写成240:160=144:96或
(1)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评析:这两道练习题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环节,一学生对于“为什么”设计到了正反比例的知识,教师也不失时机予以评价,不但使该生兴致勃勃,也引得其他学生投来艳羡的目光,生成地精彩!]3、刚才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再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特性呢!你们想去发现这个特性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指名读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合作学习发现的规律。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呢?分组验证课前写出的比例式。
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比例的意义及其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大家有兴趣吗?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投影出示:
你能运用3、5、10、6这四个数,组成几个等式吗?(等号两边各两个数)2、独立思考,并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学生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比例的意义
(生汇报求比值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
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根据学生回答,师相机引导并板书:3×10=5×63:5=6:10
3:6=5:10
5:3=10:6
6:3=10:5……
3、引导发现规律
(1)还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吗?(没有,交换因数的位置还是一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板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议一议,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5、质疑:有三个比,他们的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吗?
[评析: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教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议一议,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的理解。让学生像一个数学家一样真正经历知识探索和形成的全过程,无时无刻不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猜想与验证、观察与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学设计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挖掘学生生活经验)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明同学们平时认真观察,是个有心人。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一:探究比例的意义
1.你了解到哪些关于国旗大小的知识?
学生交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
2.你们仔细观察,结合我们上节课学的比的相关知识,估计一下每种规格国旗长和宽或者宽和长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规律?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2,其中一个外项是2.4,另一个外项是()。
4.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5.根据3a=5b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四、自主反思、深入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学设计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数学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学习正、反比例意义和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对比的意义、性质和比值的意义以及求比值的方法有了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不经意间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三组式子比值相等,一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新旧知识的完美衔接。]
3、同学们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4、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黑板上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板书:比例)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
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生动手写比、求比值)
(一)认识意义
1、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写上比值。
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等)
2、是啊,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