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苏轼诗画交融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画的相同 之 处 约 有 以 下 几 点。 其 一,题 材 内 容上相互渗透,即入诗者能入画,入画者可入诗,且 诗中所写可用画描摹出来,画所描绘的也可用诗吟 咏出来; 其二,二者都有形象性,诗的语言,画的物态 都能将事物的形象传递给欣赏者,使事物在人们的 眼前或脑海中呈现出来; 其三,诗歌与绘画都具表意 性,诗人与画家在进行创作时,绝少只是单纯地描述 摹写事物,他们都要将自己的主观情思融入作品中, 表达某种思想,抒发某种意趣,使作品形神兼备,具 有蓬勃的生命力。

苏轼诗画交融的理论见于如下两个方面。 ( 一) 提倡枯澹简古 苏轼对陶渊明甚是推崇,他曾发起北宋诗坛的 “宗陶派”,陶诗平淡简古的风格正是苏轼对诗的一 种重要美学追求。《评韩柳诗》中他明确提出: “所 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 厚之流是也。”《书黄子思诗集后》中亦云: “独韦应 物发纤秾 于 简 古,寄 至 味 于 澹 泊,非 余 子 所 及 也。” 苏轼所要求的质朴平淡,有别于其前辈文人如欧、梅 等人提出的平淡。前人倡平淡常是只重质朴而忽略 诗韵,故而质朴有余诗味不足,诗作常给人淡而无味 之感; 苏轼所谓作诗平淡是要以丰厚的思想内涵及 卓绝的创作才华为底蕴的,外枯中膏,似淡实美,要 语淡意深,淡 而 隽 永,是 一 种 浓 尽 而 枯 之 淡,“其 实 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与二郎侄》) 因而这种平 淡是大质大朴,是道家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苏轼论诗提出的质朴平淡 的审美标准,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充分展现。苏轼的 代表画作《枯木怪石图》,以一枯木一怪石结构整幅 画卷,充分体现了质朴枯澹的风格,图中所绘之物简 古澹淡之至,而风骨气韵毕见。宋邓椿《画继》称苏 “所作枯木 枝 干,虬 屈 无 端 倪,石 皴 亦 奇 怪,如 其 胸 中盘郁也”,正是言其画枯古而有深意,所谓尽现苏 轼“胸中丘壑”。 ( 二) 重传形之神 苏轼根据我国古代诗画创造艺术形象的传统审 美标准,指出诗和画都要求形神统一,但更重传形之 神。这集中 体 现 在《书 鄢 陵 王 主 薄 所 画 折 枝 二 首 》 中,诗云“论 画 以 形 似,见 与 儿 童 邻。 赋 诗 必 此 诗, 定非知诗人。”作画不能以形传神,作诗只拘于描写 物态而不能蕴含意趣,定非真知诗画者。书画都应 该“寓意于物 ”而 不 应 该“留 意 于 物 ”。 苏 轼 评 论 画
无论诗人还 是 画 家,只 要 经 过“妙 想 ”,塑 造 出 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情景相生、气韵生动的特定艺 术形象,才可能生发出广阔深远的意境。
苏轼诗画观念的融合,也给人们一个新的启示: 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是息息相通的,可互作参照,作为 研究者应注意从多个角度去考察各个艺术类别,不 但是诗与画,而且书、文甚或舞蹈、音乐各类艺术均 有密切联系,将它们互相观照,可组成一套丰富的艺 术体系,为各类艺术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天 地。
顾恺之《论画》中曾提出绘画要“以形写神”; 谢 赫进一 步 发 展,在《古 画 品 录 序》中 提 出 画 有“六 法”,而首列“气 韵 生 动 ”,即 要 有“神 韵 ”,并 将“虽 不该 备 形 似,颇 得 壮 气,凌 跨 群 雄,旷 代 绝 笔 ”的 卫 协之画列 于 第 一 品,由 此 形 成 他“神 重 于 形”的 主 张。苏轼直接继承谢赫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绘画创 作。邓椿《画继》中曾记苏轼“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 顶,或问何 不 逐 节 分,曰‘竹 生 时 何 尝 逐 节 生 耶?’ ……然先生运思清拔,其英风劲气来逼人,使人应接 不暇。”即是说苏作 竹 不 求 形 似,但 求 其 神 气。 元 · 夏文彦《图绘宝鉴》中称苏作墨竹与枯木奇石“大抵 写意,不求形似”,可谓恰当。

诗歌与绘画有着如此多的共同点,因而诗歌理 论与绘画理论之间也必然有着诸多的通融之处。据 考证战国时 期 屈 原 的 四 言 长 诗《天 问 》就 是 一 首 观 画题壁诗。魏晋以后,山水画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 景的从属地位,获得了独立,文人们在诗中写山水,
在画中画 山 水。 顾 恺 之 把 曹 植 的《洛 神 赋 》绘 成 图 画,并言说: “画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从艺术 实践中体会到绘画描摹人物一个动作比较容易,却 难于展示人物持续进行的动作和丰富复杂的内心世 界。西晋陆机说: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明确地指出诗歌长于言志,绘画善于造型。这是关 于诗画关系的最早考察。到了唐宋诗画的结合主要 体现在创作实践中。欧阳修在《盘车图诗》中指出: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 寡,不若见诗如见画。强调诗画结合,形意并重。他 又说: “意 近 之 物 易 见,而 闲 和 严 静,趣 远 之 心 难 形”。全面的指出诗画结合的利与弊。这些都是诗 人和画家一时之感,散见于作品中,而在中国古代第 一个全面、辩证的解决诗画关系的是精通诗、书、画 的艺术巨匠苏轼。
【参 考 文 献 】
[1]于安澜. 画史丛书[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2]俞剑华. 中国画论类编[M].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苏轼. 苏轼文集[M]. 中华书局,1986. [4]陶文鹏. 苏轼诗词艺术论[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 22 —
wk.baidu.com
[作者简介]高娃,女,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语言文学系讲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 文艺美学。
— 21 —
古文观止
高娃 / 简述苏轼诗画交融理论
即要求自然清新,画中有诗意,诗中有画境,二者在 “境”和“情”上一致,在神理与意趣上相似。诗画结 合理论,在苏轼的作品中多有体现,如他的很多题画 诗,正是以诗和画,诗画交融之作。另外他的诗文作 品中亦多有画的意境,如其《前赤壁赋》中写月下江 天“清风徐来,水 波 不 兴”、“白 露 横 江,水 光 接 天 ”, 宛如一幅清丽的江水图展于书卷。
马主要是“取其意气所到”,而不能像低劣的画工那 样“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 便倦”( 《又跋汉杰画山》) 。而诗人善于运用比兴寄 托等手法,造成“言有 尽 而 意 无 穷”、“美 在 咸 酸 之 外,可以一 唱 三 叹 ”的 艺 术 效 果。 反 之,言 尽 意 尽, 或意尽而言不尽,一览无余,诗味淡薄,就是对诗的 无知。真可谓“作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了。他在 《评诗人写物》中说: “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他木殆不可当此。林逋《梅花》诗云‘疏 影横斜水 清 浅,暗 香 浮 动 月 黄 昏’,绝 非 桃 李 诗”。 强调诗人要有“画龙点睛”的传神之笔,既传达出事 物的神采风韵,又从中抒写作者的特定感情和感受。
语文学刊
2011 年第 3 期
简述苏轼诗画交融理论
○ 高娃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语言文学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 诗歌创作与绘画创作所遵循的艺术规律有许多共通之处。在中国古代,较早的系统的将诗画
两种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的是苏轼。他提出诗画兼善,才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在创作实践中彰显了其枯澹 简古、传形之神的诗画风格。
苏轼诗词文书画无一不精工,在中华文化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之所以能将诗画观念统一 起来,固然与诗画两种艺术类别之间存在的共通点 有关,但更得益于他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多样的艺 术创作,使苏轼能够触类旁通,突破旧有诗学理论框 架的约束,将各种艺术创作中的心得体会融会贯通, 提出一套 相 辅 相 成 的 具 有 立 体 性 的 理 论 主 张。 在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苏轼提出了“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的 理 论。 “味 摩 诘 之 诗,诗 中 有 画,观 摩 诘 之画,画中有诗。诗曰: ‘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斜。 山路元无 雨,空 翠 湿 人 衣 ’此 摩 诘 之 诗,或 曰 非 也, 好事者补 摩 诘 之 遗。”《书 鄢 陵 王 主 簿 所 画 折 枝 二 首》中“诗画一体律,天工与清新”,指出诗和画共同 的基本特征,就是要塑造巧夺天工的艺术形象,使作 品清新活泼,激起欣赏者思想感情的共鸣。抓住了 艺术的本质,也体现了苏轼诗画美学观念的统一性,
[关键词] 苏轼; 枯澹简古; 以形传神 [中图分类号]I207.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10( 2011) 03 - 0021 - 02
诗歌是一种时间艺术,是艺术的表现,它以语言 为媒介塑造 艺 术 形 象,而 语 言 本 身 是 观 念 的、概 括 的,所以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 者的感官,只能借助于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唤起意 象,不具有直现性。绘画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艺术的 再现,它以线条、色彩等物质材料,塑造人们可以直 接见到的平面形象,具有直观性,就此而言,二者有 着极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又相通相融,在许多方面 具有共通之处,这一艺术规律被古今中外许多艺术 家捕捉到。 宋 代 诗 人 张 舜 民 提 出“诗 是 无 形 画,画 是有形诗”,同代的孔武仲有 “文者无形之画,画者 有形之文,二 者 异 迹 而 同 趣 ”之 论,西 方 也 有“诗 是 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 主义和浪漫主义》,普鲁塔克言) 的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