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合集下载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PPT课件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PPT课件
③ 在任何单个周期内,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 且在间断点上的函数值为有限值。
.
它们都是傅里叶级数收敛的充分条件。相当广泛的 信号都能满足Dirichlet条件,因而用傅里叶级数表 示周期信号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
几个不满足Dirichlet条件的信号
.
三.Gibbs现象 满足 Dirichlet 条件的信号,其傅里叶级数是如
• “非周期信号都可以用正弦信号的加权积分来 表示”——傅里叶的第二个主要论点
.
傅立叶分析方法的历史
古巴比伦人 “三角函数和” 描述周期性过程、预测天体运

1748年 欧拉 振动弦的形状是振荡模的线性组合
1753年 D·伯努利 弦的实际运动可用标准振荡模的线性组合来表示
1759年 拉格朗日 不能用三角级数来表示具有间断点的函数
x[k]h[nk]
x[k]h[n k]
k
.
对时域的任何一个信号 x ( t ) 或者 x ( n ) ,若能将其
表示为下列形式: x(t) a 1 es1 t a 2 es2 t a 3 es3 t
由于 es1t H(s1)es1t
es2t H(s2)es2t
es3t H(s3)es3t
利用齐次性与可加性,有
k
例: y(t)x(t3) ❖ 系统输入为 x(t) ej2t
系统 H(s) ? y(t) ?
H(s) h(t)estdt
❖ 系统输入为 x(t)cos(4t)cos(7t)
系统 y(t) ?
.
*问题:究竟有多大范围的信号可以用复指数信号的 线性组合来表示?
.
3.3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第k次谐波 e jk 0t 的周期为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与解答第三章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与解答第三章

3-1 求图3-1所示对称周期矩形信号的傅利叶级数(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

图3-1解 由图3-1可知,)(t f 为奇函数,因而00==a a n2112011201)cos(2)sin(242,)sin()(4T T T n t n T n Edt t n E T T dt t n t f T b ωωωπωω-====⎰⎰所以,三角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为T t t t E t f πωωωωπ2,)5sin(51)3sin(31)sin(2)(1111=⎥⎦⎤⎢⎣⎡+++=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的系数为⎪⎩⎪⎨⎧±±=-±±==-= ,3,1,0,,4,2,0,021n n jE n jb F n n π所以,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为Te jE e jE e jEe jEt f t j t j t j t j πωππππωωωω2,33)(11111=++-+-=--3-2 周期矩形信号如图3-2所示。

若:图3-22τT-2τ-重复频率kHz f 5= 脉宽 s μτ20= 幅度 V E 10=求直流分量大小以及基波、二次和三次谐波的有效值。

解 对于图3-2所示的周期矩形信号,其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的系数⎪⎭⎫⎝⎛=⎪⎭⎫ ⎝⎛====⎰⎰--22sin 12,)(1112212211τωττωππωττωωn Sa T E n n E dt Ee T T dt e t f T F tjn TT t jn n则的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为∑∑∞-∞=∞-∞=⎪⎭⎫⎝⎛==n tjn n tjn ne n Sa TE eF t f 112)(1ωωτωτ其直流分量为T E n Sa T E F n ττωτ=⎪⎭⎫ ⎝⎛=→2lim100 基波分量的幅度为⎪⎭⎫ ⎝⎛⋅=+-2sin 2111τωπEF F 二次谐波分量的幅度为⎪⎭⎫ ⎝⎛⋅=+-22sin 122τωπEF F 三次谐波分量的幅度为⎪⎭⎫ ⎝⎛⋅=+-23sin 32133τωπE F F 由所给参数kHz f 5=可得s T s rad 441102,/10-⨯==πω 将各参数的值代入,可得直流分量大小为V 110210201046=⨯⨯⨯--基波的有效值为())(39.118sin 210101010sin 210264V ≈=⨯⨯⨯- πππ二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为())(32.136sin 251010102sin 21064V ≈=⨯⨯⨯- πππ三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为())(21.1524sin 32101010103sin 2310264V ≈=⨯⨯⨯⨯- πππ3-3 若周期矩形信号)(1t f 和)(2t f 的波形如图3-2所示,)(1t f 的参数为s μτ5.0=,s T μ1= ,V E 1=; )(2t f 的参数为s μτ5.1=,s T μ3= ,V E 3=,分别求:(1))(1t f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第一零点位置),频率单位以kHz 表示; (2))(2t f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 (3))(1t f 与)(2t f 的基波幅度之比; (4))(1t f 基波与)(2t f 三次谐波幅度之比。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

f (t ) Ci gi (t )
i 1
n
第三章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
13
理论上讲
f (t ) lim Ci gi (t )
n i 1
n
在使近似式的均方误差最小条件下,可求得
t t1 f (t ) gi (t )dt Ci t 2 gi2 (t )dt t1
均方误差
n t2 2 ( t ) [ f ( t ) crgr ( t )]2 dt t 2 t 1 t 1 r 1
第三章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 23
1

若令 n 趋于无限大, 2 (t )的极限等于零 lim 2 (t ) 0
n
则此函数集称为完备正交函数集
第三章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
15
定义2:
如果在正交函数集 g1( t ), g 2( t ), gn( t ) 之外, 不存在函数x(t)
t2 2 0 x ( t )dt t1 t2 满足等式 x( t ) gi ( t )dt 0 t1
第三章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 8
信号的分量和信号的分解
信号常以时间函数表示,所以信号的分解指的就是 函数的分解。 1、函数的分量 设在区间
t 1 t t 2 内,用函数 f 1(t )
在另一
函数 f 2(t ) 中的分量 C 12 f 2(t ) 来近似的代表 原函数 f 1(t ) 。
f 1(t ) C12 f 2(t )
1 jnt f (t ) An e cn e jnt 2 n n
cn
1 An 称为复傅里叶系数。 2
表明任意周期信号可以表示成 e jn t 的线性组合,加权因 子为 cn 。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例3.1-2 描述一阶LTI系统的常系数微分方程如 式(3.1-3)所示
设 f (t) 2 a 2, b 1 则有
dy(t) 2 y(t) 2 dt
已知初始值 y(0) 4 求 t 0时系统的响应 y(t)
解:第一步,由方程可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 0
2 由此可得系统的齐次解为
2
处理教研室
第三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教学重点:
1、常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解的基本特点; 2、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概念; 3、卷积及其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2020/6/7
信号
3
处理教研室
应用实例:汽车点火系统
汽车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电阻、 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压器等组成。
系数 a,b都是常量。系统的阶数就是其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的阶数。
而 n 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n
dn y(t) dt n
an1
dn1 y(t) dt n1
L
a1
dy(t) dt
a0
y (t )
bm
dm f (t) dt m
bm1
dm1 f (t) dt m1
L
b1
df (t) dt
b0
即yf’(0+) = yf’(0-) = 0,yf(0+) = yf(0-) = 0
对t>0时,有 yf”(t) + 3yf’(t) + 2yf(t) = 6
不难求得其齐次解为Cf1e-t + Cf2e-2t,其特解为常数3,
于是有
yf(t)=Cf1e-t + Cf2e-2t + 3
代入初始值求得

信号与系统 第3章-3

信号与系统 第3章-3

解 若直接按定义求图示信号的频谱,会遇到形如te-jωt的繁 复积分求解问题。而利用时域积分性质,则很容易求解。 将f(t)求导,得到图 3.5-5(b)所示的波形f1(t),将f1(t)再求导, 得到图 3.5-5(c)所示的f2(t), 显然有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f 2 (t ) = f (t ) = f " (t )
ω )为各频率点
上单位频带中的信号能量,所以信号在整个频率范围的全部
W = ∫ G (ω )dω
0

式中
G (ω ) =
1
π
F ( jω )
2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表 3.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3.6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设f(t)为周期信号,其周期为T,依据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 析, 可将其表示为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即
f ( −t ) ↔ F ( − jω )
也称为时间倒置定理 倒置定理。 倒置定理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若已知f(t) ↔ F(jω ),求f(at - b)的傅立叶变换。
此题可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 解 此题可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2) 先利用尺度变换性质,有 先利用尺度变换性质,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2. 时移性 时移性 若f(t) ←→ F(jω), 且t0为实常数(可正可负),则有
f ( t − t0 ) ↔ F ( jω ) e
此性质可证明如下
− jω t 0
F [ f (t − t 0 )] = ∫− ∞ f (t − t 0 )e 令τ = t − t 0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第二版)讲义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第二版)讲义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t0
⎧0 ⎪T cos(mω1t )cos(nω1t )dt = ⎨ 1 ⎪2 ⎩T1
m≠n m=n≠0 m=n=0


t0 +T1
t0
0 ⎧ ⎪T sin (mω1t )sin (nω1t )dt = ⎨ 1 ⎪ ⎩2
m≠n m=n≠0
t0 +T1
t0
sin (mω1t )cos(nω1t )dt = 0 ,对于所有的 m 和 n
n =1
⎧ ⎪d 0 = a 0 ⎪ 2 2 ⎨d n = a n + bn ⎪ an ⎪θ n = arctan bn ⎩
n = 1,2,3,L n = 1,2,3,L
三、虚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任何周期信号 f (t ) 可以分解为
f (t ) =
n =−∞
∑ Fe
n

jnω1t
傅里叶系数:
Fn = 1 t0 +T1 f ( t ) e − jnω1t dt ∫ t 0 T1
f (t )
E 2

T1 2
0
T1 2
t
奇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系数为: a0 = an = 0
4 bn = T1
Fn = −
∫ f (t )sin (nω t )dt
1
T1 2 0
1 π jbn , ϕ n = − 2 2
6
奇函数的 Fn 为虚数。在奇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中不会含有余弦项,只可能含 有正弦项。 3、奇谐函数(半波对称函数) 若波形沿时间轴平移半个周期并相对于该轴上下反转, 此时波形并不发生变 化,即满足 ⎛ T ⎞ f (t ) = − f ⎜ t ± 1 ⎟ 2⎠ ⎝ 这样的函数称为半波对称函数或称为奇谐函数。 奇谐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系数为: a0 = 0 an = bn = 0 ( n 为偶数) ( n 为奇数)

信号与系统课后答案第三章作业答案

信号与系统课后答案第三章作业答案

初始为 0, C2 -4
y f (t) -4e3tu(t) 4e2tu(t)
全响应= yx (t)+y f (t) 4e2tu(t)-2e3tu(t)
3-2 描述某 LTI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d2 y(t) dt 2

3dy(t) dt来自2y(t)

df (t) dt

6
1
1
(2e1 e1 et ) u(t)
e1(2 et ) u(t)
(2)
f
(t)

a[u(t
s) 2

u(t
2)]
h(t) b[u(t 2) u(t 3)]
f
(t)

h(t)

ab[(t

1 2
)
u(t
1 2
)

(t

1 2
)
u(t
1) 2

tu(t)

1 4
(et

e3t
)u(t)

1 2
t
e3tu(t)

[
1 4
et

(
1 2
t

1 4
)e3t
]u
(t)
3-19 一 个 LTI 系 统 , 初 始 状 态 不 祥 。 当 激 励 为 f (t) 时 其 全 响 应 为
(2e3t sin 2t)u(t) ;当激励为 2 f (t) 时其全响应为 (e3t 2sin 2t)u(t) 。求
(1) 初始状态不变,当激励为 f (t 1) 时的全响应,并求出零输入相应、
零状态响应; (2) 初始状态是原来的两倍、激励为 2 f (t) 时系统的全响应。

信号与系统习题答案第三章

信号与系统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习题基础题3.1 证明cos t , cos(2)t , …, cos()nt (n 为正整数),在区间(0,2)π的正交集。

它是否是完备集? 解:(积分???)此含数集在(0,2)π为正交集。

又有sin()nt 不属于此含数集02sin()cos()0nt mt dt π=⎰,对于所有的m和n 。

由完备正交函数定义所以此函数集不完备。

3.2 上题的含数集在(0,)π是否为正交集?解:由此可知此含数集在区间(0,)π内是正交的。

3.3实周期信号()f t 在区间(,)22T T-内的能量定义为222()TT E f t dt -=⎰。

如有和信号12()()f t f t +(1)若1()f t 与2()f t 在区间(,)22T T-内相互正交,证明和信号的总能量等于各信号的能量之和;(2)若1()f t 与2()f t 不是相互正交的,求和信号的总能量。

解:(1)和信号f(t)的能量为[]222222222221212222()12()()()()()()T T T T T T T T T T E f t dt dtf t dt f t dt f t f t dtf t f t -----===+++⎰⎰⎰⎰⎰(少乘以2)由1()f t 与2()f t 在区间内正交可得2122()()0T T f t f t dt -=⎰则有 22221222()()T T T T E f t dt f t dt --=+⎰⎰即此时和信号的总能量等于各信号的能量之和。

和信号的能量为(2)[]222222222221212222()12()()()()()()T T T T T T T T T T E f t dt dtf t dt f t dt f t f t dtf t f t -----===+++⎰⎰⎰⎰⎰(少乘以2吧?)由1()f t 与2()f t 在区间(,)22T T-内不正交可得 2122()()0T T f t f t dt K -=≠⎰则有2222222212122222()()()()T T T T T T T T E f t dt f t dt K f t dt f t dt ----=++≠+⎰⎰⎰⎰即此时和信号的总能量不等于各信号的能量之和。

精品文档-信号与系统(第四版)(陈生潭)-第3章

精品文档-信号与系统(第四版)(陈生潭)-第3章

An cos(nt n )
Fne jnt
n 1
n
F0 2 Fn cos(nt n )
其中:
n 1
an
2 T
t0 T t0
fT (t )cosntdt
bn
2 T
t0 T t0
fT (t )sin ntdt
n0,1,2...
1
n1,2...
Fn
T
t0 T t0
fT (t)e jnt dt
fT (t)sin ntdt
A0 a0 An an2 bn2
n 1,2...
n
arctg
bn an
说明:1.周期信号可分解表示为三角函数的线性组合。
2.物理意义:周期信号可分解为众多频率成整数倍
和正(余)弦函数或分量的线性组合。具体有:
a0 A0 直流分量cost, sin t 基波分量 22
fT (t)
Fne jnt
F e j (nt n ) n
F0
2 Fn cos(nt n )
n
n
n1
各谐波分量的角频率nΩ 是基波角频率Ω的n倍且有不同的
振幅和相位,均有傅立叶系数 Fn Fn e jn 反映出来。
为揭示各谐波振幅、初相随角频率变化情况,特画出振幅
及相位随w变化的曲线称其为频谱图。
的模
最小,(此时的C12称为最佳),当C12=0时,Ve的
模最小,此时V1和V2正交。
2.矢量分解
在平面空间里,相互正交的矢量
V1和V2构成一个正交矢量集,而且为
完备的正交矢量集。平面空间中的任
一矢量V都可表示为V1和V2的线性组合 (如上图)。即:
V=C1V1+C2 V2。式中V1、V2为单位矢量,且V1·V2=0。其中:

信号与系统第3章傅里叶变换

信号与系统第3章傅里叶变换

*本章要点
1.利用傅立叶级数的定义式分析周期信号的离散谱。 2.利用傅立叶积分分析非周期信号的连续谱。 3.理解信号的时域与频域间的关系。 4.用傅立叶变换的性质进行正逆变换。 5.掌握抽样信号频谱的计算及抽样定理
将信号表示为不同频率正弦分量的线性组合意义
1.从信号分析的角度 将信号表示为不同频率正弦分量的线性组合,为不同信号之 间进行比较提供了途径。
发展历史
•1822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J.Fourier,1768-1830)在研究热传导 理论时发表了“热的分析理论”,提出并证明了将周期函数展 开为正弦级数的原理,奠定了傅里叶级数的理论基础。 •泊松(Poisson)、高斯(Guass)等人把这一成果应用到电学中去, 得到广泛应用。 •19世纪末,人们制造出用于工程实际的电容器。 •进入20世纪以后,谐振电路、滤波器、正弦振荡器等一系列具 体问题的解决为正弦函数与傅里叶分析的进一步应用开辟了广 阔的前景。 •在通信与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中,傅里叶变换 法具有很多的优点。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为傅里叶分析法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一.三角函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1.正交三角函数集
三角函数系1, cos x,sin x, cos 2x,sin 2x,..., cos nx,sin nx,...
在区间[-π,π]上正交,是指在三角函数系中任何不同的两个函 数的乘积在区间的积分等于零,即
cosnxdx 0(n 1,2,3,...)
傅里叶生平
1768年生于法国 1807年提出“任何周期信号
都可用正弦函数级数表示” 1829年狄里赫利第一个给出
收敛条件 拉格朗日反对发表 1822年首次发表“热的分析
理论”中

信号与系统-第3章

信号与系统-第3章

第3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本章内容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线性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零输入-零状态微分算子与传输算子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卷积积分及其应用卷积积分的概念卷积积分的性质卷积积分在LTI系统分析中的应用LTI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1)建立系统数学模型;2)求解线性微分方程。

由于在其分析过程涉及的函数变量均为时间t ,故称为时域分析法。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物理概念清楚,是学习各种变换域分析法的基础。

其过程可以归结为:线性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01)1(1)(01)1(1)(t f b t f b t f b t f b t y a t y a t ya t y m m m m n n n +′+++=+′+++−−−−L L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y (t ) = y c (t ) + y p (t )(完全解)(齐次解)(特解)经典解法-齐次解不同特征根对应的齐次解的解。

y c (t )的函数形式由上述微分方程的特征根确定。

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0)()()()(01)1(1)(=+′+++−−t y a t y a t y a t y n n n L经典解法-齐次解(续)=)(t y c 例如::则微分方程的齐次解为个根是单根,其余,即有重根,是特征方程的假设 - 211r n r r λλλλ===L ∑+=+nr j tj j e c 1λ∑=−r i t i r i i e t c 1λ经典解法-特解特解的函数形式与激励函数的形式有关。

表3-1 不同激励对应的特解A(常数)B(常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1)根据齐次方程的特征根求齐次解;2) 根据激励信号的函数形式求特解;3) 将特解代入原微分方程,根据方程两端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得特解中的待定系数;4) 将系统的n个初始条件代入全解中,确定齐次解中n个待定系数。

线性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续)激励信号在t =0时刻接入系统:由于激励信号的作用,响应y (t )及其各阶导数有可能在t =0时刻发生跳变,为区分跳变前后的数值,我们用0-表示激励接入之前的瞬间,并称此时刻为“起始时刻”;而用0+表示激励接入之后的瞬间,并称此时刻为“初始时刻”。

信号与系统第3章 傅里叶变换

信号与系统第3章  傅里叶变换

P
f
2 (t) 1 T1
t0 T1 t0
f
2 (t)d t
a0 2
1 2
n1
(an
2
bn 2 )
2
Fn _____ 帕塞瓦尔定理
n
结论:周期信号的平均功率等于傅里叶级数展开 式中基波分量及各谐波分量有效值的平方 和,即时域和频域的能量守恒。
五. 周期信f号(t)的频c0 谱 (c三n c角os函(n数1t形 式n )) n1
(1) 偶函数 f (t) f (t)
4
an T1
T1
2 0
f (t) cos(n1t)dt
Fn
Fn
an 2
bn 0
傅里叶级数中不会含有正弦项, 只可能含有直流项和余弦项。
(2) 奇函数 f (t) f (t)
a0 0 , an 0
bn
4 T1
T1
2 0
f (t) sin(n1t)d t
e j n1t
T1 n 2
画频谱图:
c0
a0
E
T1
an
2E
T1
Sa
n1
2
, n
1,2,
cn an
1)令 m
2

2
m
即在
2
m,m为整数处有零点。
2)
2
2
T1
T1
零点间谱线个数
3) c n值为正,相位为0,值为负,相位为π
4)谱线间隔为 1 带宽
2
T1
,第一个过零点带宽定义为信号的
1 3
s in31t
1 4
sin41t
E
1 n1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北京理工大学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北京理工大学

差分方程: y[n] aTy[n] Tx[n]
y[n] 1 y[n 1] T x[n]
1 aT
1 aT
N阶差分方程一般型式:
差分方程的阶数等于其中响应序列y[n]最高序号和 最低序号之差。
N
M
ak y[n k] br x[n r]
k 0
r 0
N
y[n]
ak
y[n k]
N
M
或 ak y[n k] br x[n r]
k 0
r 0
当y[N 1], y[N 2], y[0] 已知,则有唯一解
因果系统: y[N 1] y[N 2] y[0] 0
3 差分方程的解法
A 递推法 例3-1
B经典法 全解=齐次解+特解
C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法 零输入响应:用齐次解的方法求 零状态响应:卷积和的方法
复数,即
ci | c | e j ci1 | c | e j
c是i一1 对共轭
ciin
ci1
n i1
|
c
||
|n
e j(n )
|
c
||
|n
e j(n )
2 | c || |n cos(n )
P80 例3-2
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 y[n] 5y[n 1] 6 y[n 2] x[n] 初始条件 y0[1] 7 / 6, y0[2] 23/ 36 求该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M
br x[n r]
k 1 a0
r0 a0
递归方程 递归系统 (反馈系统)
N=0
y[n] M br x[n r] r0 a0
非递归方程 非递归系统 (无反馈系统)
2 差分方程的形式

信号与系统课程习题与解答

信号与系统课程习题与解答

《信号与系统》课程习题与解答第三章习题(教材上册第三章p160-p172)3-1~3-3,3-5,3-9,3-12,3-13,3-15~3-17,3-19,3-22,3-24,3-25,3-29,3-32第三章习题解答3-2 周期矩形信号如题图3-2所示。

若:求直流分量大小以及基波、二次和三次谐波的有效值。

解:直流分量⎰⎰--=⨯==2222301105)(1ττv Edt dt t f T a TTf(t)为偶函数,∴0=n b)(2cos )(222T n Sa T E tdt n t f T a n πττωττ⎰-==)(21T n Sa T E a F n n πςτ== 基波 =1a )1.0s i n (20)(2πππττ=T Sa T E有效值 39.11.0sin 22021≈=ππa二次谐波有效值 32.122≈a三次谐波有效值 21.123≈a3-3 若周期矩形信号)(1t f 和 )(2t f 波形如题图3-2所示,)(1t f 的参数为s μτ5.0=,s T μ1=,E=1V ;)(2t f 的参数为s μτ5.1=,s T μ3=,E=3V ,分别求:(1))(1t f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第一零点位置),频率单位以kHz 表示; (2))(2t f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 (3) )(1t f 和 )(2t f 的基波幅度之比; (4) )(1t f 基波与)(2t f 三次谐波幅度之比。

解:(1))(1t f s μτ5.0= s T μ1= E=1V 谱线间隔:khZ T 10001==∆带宽:KHzB f 20001==τ(2) )(2t f s μτ5.1= s T μ3= E=3V间隔:khZ T 310001==∆谱线带宽:KHzB f 320001==τ(3) )(1t f 基波幅度:ππτ2)2cos(4201==⎰dt t T E T a )(2t f 基波幅度:ππτ6)2cos(4201==⎰dt t T E T a幅度比:1:3(4) )(2t f 三次谐波幅度:ππτ2)23cos(4203-=⨯=⎰dt t T E T a 幅度比:1:13-5 求题图3-5所示半波余弦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T

内,对于有限带宽信号类来说是一个完备的正交 函数集。这里
sin x S a ( x) x
称为抽样函数。
15
诸燕平
2015年春
X
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
3.2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

三角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函数的对称性与傅里叶系数的关系
设f1(t)和f2(t)是定义在(t1, t2)区间上的两个实变函数
(信号),若在(t1, t2)区间上有

t2
t1
f1 (t ) f 2 (t )dt 0
则称 f1(t)和f2(t) 在(t1, t2)内正交。
8
诸燕平
2015年春
X
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
若f1(t),f2(t), …, fn(t)定义在(t1, t2)区间上,并且在 (t1, t2) 内有

这两组条件并不完全等价。它们都是傅里叶级 数收敛的充分条件。相当广泛的信号都能满足这 两组条件中的一组,因而用傅里叶级数表示周期 信号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
Signals that violate the Dirichlet conditions
(b) the periodic signal of eq. x(t)=sin(2π/t) which violates the second Dirichlet condition



(1)在一周期内,如果有间断点存在,则间 断点的数目应该是有限个; (2)在一周期内,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数目应 是有限个; (3)在一周期内,信号是绝对可积的,即 t T t f (t ) dt 等于有限值(T1为周期)

信号与系统第3章习题和重点

信号与系统第3章习题和重点

ZB
3-26
已知 f (t) = f1(t) + f2(t)的频谱密度函数 F(ω) = 4Sa(ω) − j
4
ω

为偶函数, 为奇函数, 且 f1(t)为偶函数, f2(t)为奇函数,试求 f1(t)和 f2(t) 。 解:由题意知
f1(t) ↔4Sa(ω) = AτSa( 2 ∴f1(t) = 2g2(t)
F = n 1 T 1 T
∫ ∫
3T 4 T 4
f (t)e− jnω0tdt
L − 2 L 2 2 2 −2T −T 0 T 2T t
() 1
− jnω0 T 2 ) = 1 (1−e− jnπ )

=
T 1 δ (t) −δ (t − )e− jnω0tdt = (1−e T 2 T − 4
0
T
ZB
3-4 已知周期信号 f (t)的前四分之一周期的波形如图所 且其余每一段四分之一周期的波形要与之相同, 示,且其余每一段四分之一周期的波形要与之相同,试 整个周期的波形。 就下列情况分别画出 f (t)整个周期的波形。 为偶函数, 解:(1) f (t)为偶函数,且只含偶次谐波
f (t)

F(ω) =
∫ = e e ∫
=
−∞ 0 2t − jωt
e2tε(−t)e− jωtdt dt
−∞ (2− jω)t 0 e
2 − jω −∞
ZB
1 = 2 − jω 《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
3-19 设 f (t) ↔F(ω) ,试证: 试证: (1) ∫ ∞ f (t)dt = F(0) ) −
解: (2) 为非周期信号 T →∞

《信号与系统》第3章

《信号与系统》第3章

信号与系统讲稿
• 这部经典著作将欧拉、伯努利等人在一 些特殊情形下应用的三角级数方法发展 成内容丰富的一般理论,三角级数后来 就以傅里叶的名字命名。 • 《热的解析理论》影响了整个19世纪分 析严格化的进程。
信号与系统讲稿
3.1
周期性信号的频域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周期性信号频谱的概念, 会用傅里叶级数表示周期信号。
或 E 2 E f (t ) T1 T1 n1 Sa 2 n 1

Cos( n1t )
若将展开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由式(8)可得:
1 Fn T1

T1 2 T 1 2
E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n1t
E n1 dt Sa T1 2
幅度谱cn和相位谱 见书P104页。
特别注意:书P103 1. 2. 3. P105 “对称方波信号有两个特点: (1)它是正负交替的信号,其直流分量(a0 等于零。 (2) 它的脉宽等于周期的一半,即 ”
信号与系统讲稿 第三章

信号与系统讲稿
二. 三. 四. 五.
周期锯齿脉冲信号(书P106,自学) 周期三角脉冲信号(书P106,自学) 周期半波余弦信号(书P108,自学) 周期全波余弦信号(书P108,自学)
n 1

a0 d0 2 dn
2 2 an bn 1
n tg
an bn
n次谐波的初相角
信号与系统讲稿
三. 频谱的概念
f ( t )为时间函数,而c0、cn、n为频率函数, 所以,信号从用时间函数来表达过渡到用频率函 数来表达。 1. 幅度频谱:cn 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用图 来表示就叫幅度频谱。 2. 相位频谱:n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用图 来表示就叫相位频谱。

信号与系统教案第3章

信号与系统教案第3章

2. 差分方程
包含未知序列y(k)及其各阶差分的方程式称为差分方程。
将差分展开为移位序列,得一般形式 y(k) + an-1y(k-1) +…+ a0y(k-n) = bmf(k)+…+ b0f(k-m)
差分方程本质上是递推的代数方程,若已知初始条件和激励, 利用迭代法可求得其数值解。
第3-3页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3-6页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信号与系统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例:若描述某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P88例题3.1-2 y(k)+ 4y(k – 1) + 4y(k – 2) = f(k) 已知初始条件y(0)=0,y(1)= – 1;激励f(k)=2k,k≥0。求方程的
全解。 解: 特征方程为 λ2 + 4λ+ 4=0 特征根λ1=λ2= – 2,为二重根,差分方程齐次解为 yh(k)=(C1k +C2) (– 2)k 特解为 yp(k)=P (2)k , k≥0 代入差分方程得 P(2)k+4P(2)k –1+4P(2)k–2= f(k) = 2k , 解得 P=1/4 所以得特解: yp(k)=2k–2 , k≥0 故全解为 y(k)= yh+yp = (C1k +C2) (– 2)k + 2k–2 , k≥0 代入初始条件解得 C1=1 , C2= – 1/4
求单位序列响应h(k)。 P97例题3.2-1给的是框图 解 根据h(k)的定义 有 h(k) – h(k –1) – 2h(k –2) = δ(k) h(–1) = h(–2) = 0 (1)递推求初始值h(0)和h(1) 方程(1)移项写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
随着n的增加,均方误差将逐渐减小,若
n , e2 (t) 0
说明这时信号的正交分解是精确的分解,称 这样的函数集为完备的正交函数集。此时正 交函数集合中含有无穷多个函数。
完备正交函数集的两种定义方法: 1.若用正交函数集{gi (t)}在区间 (t1,t2 )近似
表示函数 f (t),
n
f (t) Ci g i (t) i 1
均方误差:
e2 (t)
t2
1 t1
t2 t1
[e
(t
)]
2
dt
1
t2 t1
[t2
t1
f
(t )
n i 1
Ci gi (t)]2 dt
选择系数 Ci ,使均方误差为最小。即令
e2 (t) 2
C j
t 2 t1
t2
n
[ f (t) Ci gi (t)] g j (t)dt 0
T
t1
02
nm0 nm
t1 T t1
sin
nt
sin
mtdt
T 2 0
nm0 nm
t1T cosnt sin mtdt 0 n 0,1,2, , m 1,2. t1
Ci gi (t)] dt
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e
2
(t )
0
,可得系数为
C j
C j
t2
f
(t )
g
j
(t )dt
t1
1
t2
g
j
(t)
g
j
(t
)dt
kj
t1
t2
f
(t )
g
j
(t )dt
t1
j 1,2, , n
由此得均方误差为:
e2 (t)
1 [
t 2 t1
t2 t1
f
2 (t)dt
第三章
§3.1 引 言
信号分析
信号具有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本章
讨论信号的频域特性,其目的一是掌握信 号频域特性的分析,二是为系统的频域分 析方法作准备。
§3.2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分解
一、正交函数集
函数正交可以从矢量正交引申得来,因
此首先来看矢量正交的概念。
两矢量
A1 , A2
若满足
A1 • A2 0
f (t) C1g1(t) C2 g2 (t) Cn gn (t)
n
误差函数: e (t) f (t) Ci g i (t) i 1
均方误差:
e2
(t)
t2
1
t1
t2 t1
e
(t
)
e
(t
)dt
1
t2 t1
[t2
t1
f
(t)
n i 1
Ci gi (t)][
f
(t )
n i 1
1[ t2 t1
t2 t1
f
2 (t)dt
n
Ci2 ki
i 1
n
2 Ci2ki ]
i 1
1 [
t2 t1
t2 t1
f
2 (t)dt
n i 1
Ci2ki ]
其中
ki
t2
g
2 i
(t
)d
t
t1
Ci
1 ki
t2
f (t) g i (t)dt
t1
t2
f (t) g i (t)dt Ci k i
t1
i 1
解得
j 1,2, , n
C j
t2 t1
f (t) g j (t)dt
t2 t1
g
j
(t)
g
j
(t )dt
1 kj
t2 t1
f (t) g j (t)dt
j 1,2, , n
由此产生的均方误差为
e
2
(t )
t2
1
t1
t2
[ f (t)
n
Ci g i (t)]2 dt

ux
,
uy为单位正交矢量。
该正交矢量空间为二维正交矢量空间。
三个彼此正交的矢量构成的空间叫三维正交
矢量空间 。
y
Ay

A
A
Ax Ax
ux
Ay Ay
uAyz
Az uz
uuz y
0
ux
Ax
Az
ux
•uy
uy
• uz
uz
•ux
0
x
ux
•ux
uy
•uy
uz

uz
1
z
ux , uy , uz 为单位正交矢量。
n
C
2 i
k
i
]
i 1
关于完备正交函数集的定义同前。
例:三角函数集合{1, cos t, cos 2t, , cos nt, ,
sin t, sin 2t, , sin nt, }
在区间 (t1, t1 T )上构成一完备正交函数集。其中
T 2
T n m 0
t1 T
cos nt
cos
mtdt
若 n , e2 (t) 0
则称此函数集合为完备正交函数集。
2. g1(t), g2 (t), , gn (t) 在区间 (t1,t2 )上构成 一个正交函数集,若在区间 (t1,t2 )内再也 找不到一个非零函数与这 n 个函数中的 任一函数正交,则称此函数集为完备的 正交函数集。
复正交函数集的定义:
则称这两个矢量彼此正交。正交矢量构成的
集合叫正交矢量集,由它们所张成的空间叫 正交矢量空间。
二维空间中的任一矢量就可以分解成两个彼 此正交的分矢量的和。
y
A y uy
0 ux
A
Ax
x
A Ax Ay
Axux Ayuy
其中
ux,uy
满足
ux •uy 0 ux •ux uy •uy 1
假设有 n 个复函数 g1 (t), g 2 (t), , g n (t) 构 成一函数集合,这些函数在区间 (t1,t2 )内满足以 下的正交特性:
t2
t1
gi
(t)
g
j
(t
)dt
0ki
i j i j
这里
g
* j
(t
)

g
j
(t )
的复共轭,则称此函数集为复
正交函数集。
f (t) 是区间 (t1, t2)上的任一能量有限信号,则
t1
i 1
1
t2 t1
[t2
t1
f
2 (t)
2
f
(t)
n i 1
Ci gi (t)
n i 1
Ci gi (t)
n
C j g j (t)]dt
j 1
1 [
t2 t1
t2 t1
f 2 (t)dt
n
Ci2
i 1
t2 t1
gi2 (t)dt
2
n i 1
Ci
t2 t1
f (t) gi (t)dt]
n 维空间中的任一矢量就可以分解成 n 个彼 此正交的分矢量和的形式。
定义:假设有n个函数 g1 (t), g 2 (t), , g n (t)
构成一函数集合,这些函数在区间 (t1, t2 ) 内满足以下的正交特性:
t2
t1
gi
(t)
g
j
(t)dt
0ki
i j i j
则称此函数集为正交函数集。
在区间 (t1,t2 ) 上的任意能量有限信号 f (t) 可 以象矢量分解那样在正交函数集合中近似分解, 即用正交函数集合中的函数的线性组合来近似 表示,即:
f (t) C1g1(t) C2 g2 (t) Cn gn (t)
信号的这种分解叫信号的正交分解。上面的近 似表示所带来的误差函数记为 e (t),则
e (t) f (t) [C1g1(t) C2 g2 (t) Cn gn (t)]
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即误差函数的方均值为 最小的准则)确定待定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